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从来不淡定-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箬停╪ai,四声,翻译成现代名就是史大果)率六千兵马取道梁山(黄河沿岸小山)过河。在河西结营,等候大军!”随后,李渊自己也过河了。
    他跟唐军先头部队碰头之后,与王长谐等人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谈:“屈突通精兵不少,和咱们相聚五十里地,不敢过来找事儿,那是因为他知道他所带领的部队不中用。但是,屈突通又怕上头怪罪,所以又不敢不出战。现在有两种情况:第一,屈突同志放弃河东攻打我们,我们就趁虚攻打河东,河东必然不守;第二,如果屈突同志命令全军守城,那咱就阻绝他的河运,先前归附的那些郡县和我们现在所处之地又对河东形成包围之势,前后掣肘,他不逃,就会生生被我们活捉。”
    让人捉摸不透的李渊没有像众人想的那样攻取河东,他选择了绕过河东,屯兵河东之西,直取长安的策略——这是一步险棋。长安不下,屈突通再咬住尾巴,自己便腹背受敌。这样想的人会被李渊抽一个大嘴巴。他的计划是,既听从从当地招降来的豪杰的劝告,直取长安大兴城,又按照自己的想法,攻陷河东城。此时,一个神奇的人物出现了。
    这个人是大家的老朋友,名叫裴寂。
    裴寂同志很幽默地对全局进行了深入人心的剖析:以我军实力,攻长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知道从哪儿得出来的结论)。长安人都巴望着屈突通,屈突通一死,长安自然落入我们的手中。
    李渊点头称是,那么,围河东吧!
    九月初十,秋高气爽,甚至还有些寒冷。十几万人的军队将河东团团围住,李渊同志负责指挥(当然,他又过河跑回来了)。黄河东岸的李渊实在是够忙活的,除了准备战斗之外,还要迎接不远百里而来的名士,这些人有的风流得很不像话,有的则是很不像话的盲流。总之,唐公旗下人员壮大,呈几何方程式的增长速度往上猛窜。密不透风!
    屈突通死定了,一月之内必破。
    此时,有一个人趁大军屯在河东,屁股蹲儿还没坐热之前,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的意见没有人能反驳,因为唐军只要按照他的想法办的战役,基本上没有失败的。这个人就是李世民。
    他说:“裴大叔的说法固然正确,长安人都巴望着屈突通,因为只有屈突通才能救长安。现如今我军节节胜利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京师,长安人望风震撼,人一旦濒临危险,就容易脑残,智不及谋,勇不及断。大军破之如摧枯拉朽,我们何必跟屈突通干靠,耽误事日不说,还让众人产生沮丧心里。一个屈突通,还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大费周章?”
    李渊激动了,一开始他还在犹犹豫豫,不敢去攻打长安,只好派兵围攻河东。现在,一个眼神犀利的少年站出来,一语道破了这场战争的要害,岂不快哉?唔,事情越来越明朗了,对,就按自己一开始头脑闪现的想法:一队打河东,一队取长安!
    事到如今,轮到李渊蛋疼了。派谁去打长安?熟悉地形的孙大侠?骁勇善战的李建成?无敌于世的李世民?还是精明强干的刘文静?都不行,我不放心,我去(留诸将围河东,自引军而西)。
    河东城内的屈突通很憔悴,对于一个六十岁的老头来说,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折磨人了。李世民等将领和李渊同时撤下包围,一同又往河西去了。这些家伙,又不是小马,天天过河玩儿。屈突通认为,他们是看自己守城守得天衣无缝,才想到退回河西,决断河道,断我军粮。此等方法甚是可恶,看来要想招了。
    不用想了,您还是洗洗睡吧。
    有人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屈突通两个都听。好消息是,李渊大军不打算真的打你,屈突通惨然一笑;坏消息是,李渊带兵去打长安了,屈突通脸色煞白。什么?什么时候的事儿?九月十五。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
    我勒个去!这货怎么这样?我没见过这么打仗的!围上我两天觉得不爽,又直接奔长安去了。屈突通年纪大了,每月总有几天脑子不开窍,未及多想,他便派鹰扬郎将尧君素同志留守河东城,自个儿杀向长安营救复圣。屈突通行军生猛,过河,两个时辰就到了潼关,他只怕自己再慢,长安不保,大隋可就覆灭了。潼关距离长安三百里地,照现在这个情形,恐怕……
    用不着恐怕了,屈突通正在行军途中策马,却遭遇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恰在永丰仓附近扎营,两军打起来了。这支扎营的军队是刘文静同志的,他奉命在永丰仓屯兵守卫。刘文静智谋果敢,屈突通害怕在此地耗费太多时间耽误行程,立马掉头回撤,杀向潼关。潼关有自己的人,屈突通确认。潼关守将刘纲还未被招抚或是杀害,去投奔他吧。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决定。


但是,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决定。
李渊旗下统军王长谐同志得知屈突通即将投奔刘纲,就先行夺取潼关,将刘纲杀死,专等屈突通前来。估计王总比较喜欢看人惊愕的脸色,等到屈突通军返回潼关的时候,果然露出了一副脸色,不是惊愕,是恼怒。屈突通随便砍了几下,不想多耗费军力,于是退守北城。
纵观黄河东西两岸,气氛异常紧张。河东城迟迟没有攻打下来,李渊自己率领的大军已经占领了长安旧城,就等着逼进长安新城大兴。这个世界是紧张的,但即便是世界杯,也有中场休息。
中场休息不是指战斗凝滞,而是凝聚力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做这项工作的人有很多,从李建成到柴绍,再从刘弘基到殷开山,值得一提的是,李渊的女儿李氏也参与其中,功劳毫不逊色于这几个男人。我国现代伟大搞笑诗人范德彪曾经作诗道:谁说女子不如男?不简单呐不简单。用在此处,再好不过。独孤皇后、窦夫人、李氏、长孙皇后……位高名显者方有笔墨记载,其她人,最多一句话。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能垂名青史者,定是臭名远播或者功勋卓绝,李氏属于后者。早些时候,李氏率兵攻破鄠县、盩厔、武功、始平,到现在为止,她所带领的军队此时已经达到了九万之众。她的军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娘子军,不过,都是男的。
男人被叫做娘子军不和现在似的,都以为是一群妇女。娘子的意思类似于郡主、禁卫,李氏是女人,所领军队自然也以娘子命名。和李氏一起掌管娘子军的还有一个人,他是李氏的弟弟李世民。李世民此时也忙得不亦乐乎,他和李氏一样,招降了很多地方的土匪和山贼,百姓和长官。
当他来到渭北的时候,完全没遇到什么抵抗。他见过太多不抵抗的城池,对于这些城市,他一般都采取安抚的策略。这样既可以防止每城必反,也可以顺应民心,招纳贤才,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每天,李世民都像公交司机听刷票声一样接纳那些数不尽的贤能之人,虽然有的人贤能,有的人显摆,但终究还是有些收获的。人很多,可没几个我想要的。但这一切,都将随着隰城一个人的出现而终止。
李世民正在军门,突然有人求见。
谁?
城尉。
唔,让他过来吧。
那人过来了,气宇不凡。
李世民见到他的时候,觉得前世一定与此人相见过。那音容笑貌,也彷佛梦里出现过。嗯,就是这个人,这个人我认识的。李世民不是完全的权谋家,他也有贾宝玉一样的情怀,当这个人出现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前世有缘。
你叫什么名字?
房玄龄。
房玄龄?
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了一段感情,房玄龄让李世民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幻觉。和房玄龄交谈的时候,李世民没有任何的生疏感,虽然以前没有见过面。有人说,有的人每天在一起,老死不相往来;有的人一辈子只见过一次面,却能念念不忘。李世民和房玄龄属于后者,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不只见过一次面。

第十一章    两面出击的效果
随着守门员一声哨响,下半场比赛开始了。韩大嘴用他那磁性的声音诠释了物我两忘是个什么样的境界,而此时,李世民自己所带领的兵马已经足足有13万之众。他不仅自己物我两忘,还要求将士们也挑物我两忘中的一忘进行深入落实。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活命,忘我是不大可能,那就忘物吧。对,忘物。这也是李世民对大家的要求,秋毫无犯。你们如果不能秋毫无犯,就等着我给你秋后算账。要么要老百姓东西不要命,要么老老实实在军队里面呆着,有功自然重赏,无功必慰苦劳。这是丑话,但必须说。
李世民是吸取了教训的。
前几个月的时候,远在江都的杨广同学花天酒地,却发现周围的大将一个个都溜号了。大怒,但怒不起来了。于是很蔫地问:我该咋办?旁边儿出主意的人糊弄杨广说:“大家乱跑是因为都没结婚,结了婚的人都不乱跑。”此言论相当先进,连脑门儿锃亮的杨广同志都信了。于是下令,全军立刻集合,又令全江都百姓女儿未出嫁者及宫女(终于放得下了,我膜拜杨广)排列成型,任将士挑选。但这并不是两元超市,买啥都两元,随便挑随便选。顺序当然有,官职排列,然后是威信力,然后是长幼顺序。鉴于之前江都守军都不大务正业,喜欢溜出军营去城中百姓家中强奸妇女,或者跑到妓院骑马射箭,所以杨广同志决定:以前被强奸过的女子可以指认犯罪嫌疑人,由犯罪嫌疑人与之结婚;剩余的本着自愿为主,逼迫为辅,主辅颠倒的原则,统统予以婚配。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天底下最无耻的精神!大军选在同一时间段结婚,江都成了一座集欢天喜地与鬼哭狼嚎于一体的城市。为求留住军队,杨广可谓是费尽苦心,夜不能寐。
只可惜,该跑的还是跑。江都周遭的百姓也都反了,城中百姓纷纷外逃。
李世民知道,自己这是在顺天,不是在逆天。和李世民一样,李渊也吸取了杨广的另一个教训。
上个月河南和山东发大水,淹死了不少人。同时,百姓的粮食早就断绝,灾难加上饥饿,让这群人纷纷病死在道路上。我曾经说过,杨广这辈子和隋文帝晚期一样,不愿意给人家加班费,也不愿意给人封官加爵,更不愿意开仓赈灾。但现在不同了,身在江都的他连命都快保不住了,就不怕别人和自己同吃国库粮食了。他下令开仓赈济,以他五十岁的身躯,完成了一生当中最后漂亮的一击。只可惜,下级政府部门行政执法人员故意误解皇上意图,硬是不开仓,活活饿死了上万人。山东、河南恰好是李密联军的地盘儿,李密现在就是盘住几个大仓不放,开仓赈济灾民,才使得瓦岗寨势力越来越大的。
李渊也开仓赈济长安旧城百姓,百姓欢欣鼓舞,投军热情空前高涨。此时的他在长安旧城做的事情简直是三个有利于,四项纪律八大注意。他遣散所有宫女,有家的回家过日子去,没家的可以跟着哥混。京城百姓可以跟着军队,也可以自顾自修养,有才能者尽管来,还发给你官阶编号。
在完成最后一击前,他首先确认了一点:不能毁灭城池。他下令说:“诸将士不得毁庙杀代王及其宗室,违令者夷其三族!”吸取了杨广同志教训的李渊军队,原本是一匹饿狼,现在,变成了一群纪律严明的狼。攻击大兴城的战斗开始了。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斗争,长安新城大兴的百姓此时很想知道那个给自己官做的李渊到底是个什么货色。他们以为战斗会初一十五婆婆妈妈的不肯结束,然而,战斗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史书上对这场战争的记载只有一行:孙华中箭身亡,军头雷永吉先登,遂克长安。这场战争持续时间相对于其他战役还是比较长的(从农历的十月二十七到十一月初九),但实在没什么可写的,大兴城破,大隋帝国落入了李渊之手。没啥悬念和没啥意义完全是两码事儿,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件!
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李渊成功了,费了比攻打河东要少得多的力气。而屈突通此刻,正与李渊东军纠缠不清,李渊军队二三十万,屈突通不敢过河。什么都不用考虑了,屈突通、王世充、刘武周……都爱干嘛干嘛去吧!臣李渊攻陷帝师,为的是护卫幼主,为的是大隋江山!嗯,都知道,您不用重申,您也该干嘛干嘛吧。
身在长安大兴东宫中的代王杨侑还是个孩子,十二岁,史书上写的是十三岁。当唐国公的军队像饿狼一样蜂拥而来之前,自己身边的侍卫已经全跑光了。这怨不得他们,谁会甘心为一个临死之人搭上自己一条命呢?李渊狡猾得很,打旗号和干实事儿完全是两码事。但有一个人一直守卫在代王身边,他叫姚思廉,文人。
当一干士兵来到东宫殿的时候,殿上就只剩下杨侑和姚思廉两个人了,形影不离,却不堪一击。走,上去,把那个小孩儿给撵下来,这宫殿是咱的了。姚思廉突然怒喝道:“唐公举的是义旗,为的是匡扶我大隋大业,你们休得无礼!”殿下的士兵听到,顿时没了生气,为姚思廉的声威所震慑,竟然像臣民一样均匀分布在下面,不敢吱声。随后赶来的李渊同志来迎接代王了,把杨侑安排到了顺阳阁,让姚思廉照顾好他最最心爱的代王,然后哭了两声,辞拜而去。
据我推测,李渊哭不是哭代王,而是哭自己,因为他家祖坟让人给掘了。顺便哭,不失为一种风度。入城之后,李渊并没有停止他反贪反反(这词儿扭别)的决心。
严重符合贪污和反动的人还真有十几个,李渊同志本着以民为本以己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将这十几个人处死,赢得一片热烈的掌声。其余人不再过问,不管你之前如何。
有一个人除外。
此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一直被李世民称作靖兄,他就是李靖。
李靖(571—649),字药师(黄药师名字出处),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
李靖同志战场上是一员猛将,平日里是个性情中人,与李渊同朝为官。李靖当年年纪小,梦里不知道有没有梦见过李渊想要杀自己,但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篡权者,不能因为一点儿P大的事儿就把我这么优秀的将军给杀死。李渊不管他那一套,当初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这个李靖头向杨广打的小报告。像你这样的败类,杀一千遍都难解我心头之恨。
李渊的一席话,让李世民坐不住了。李世民素来知道靖哥哥为人实诚,喜欢读书,熟知兵法,而且用兵如神。老爹只不过是因为他向自己的领导举报了自己同事的不端行径就想要杀了他,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了。出于平常心,他要结交这么一位贤人;出于私心,他要用他做自己的幕僚。李渊心头正痒,可看到儿子那果决刚毅的脸,听到儿子为这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固陈利弊,李渊让步了:你带走吧,反正我不要他!作为一名优秀篡权者的儿子,李世民比他老爹还优秀,他在预防一件可能要发生的事情。
李靖的老舅是隋朝大将韩擒虎,此人功勋彪炳,曾经砍过无数敌军大将的脑袋,还砍过南陈第一美女张丽华(详情请咨询网络)的脑袋。韩擒虎喜欢和人谈兵法,但后来发现跟谁谈就发现谁是军事白痴,后来干脆就闭口不谈。李靖给了他磨嘴皮子的机会。韩擒虎发现,我堂堂大隋猛将,有时思想竟不如这个孩子先进,实在是我朝的重大发现!于是说:“可与言将帅之略者,独此子尔!”
但现在,不是我朝,而是李渊的朝廷了。李渊果真如李靖所言,是一名优秀的篡权者,他与民约法十二条,废除隋朝苛禁。但凡是个人的都知道李渊同志的想法,所以,众人请封李渊N项官号,鉴于此封号实在无聊,所以不予公布。总之,李渊在众人举着拳头高声呐喊之后,觉得众怒难犯,才很不好意思地接受了册封。长安实际操控者和九千岁李渊,一个从死亡谷里逃出来的人,终究会应了民间盛传的那个谶语。
要知道,现在占据长安并不代表天下太平,唯我独尊了。能与李渊对抗的人不在少数。我们且坐下来数一数:
占据河南、山东等地,很自信很自信,敢放任李渊攻占长安的瓦岗首领翟让、李密。
正在与李密酣战,跟着杨广混,操控军国大部分兵力的流氓宠臣王行满王世充。
占据扶风兴兵三十万之众窥伺长安的薛举、薛仁果(不是薛仁贵)。
占据河北等地思想品德良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与李渊相媲美的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
窝在江都跟随杨广做最后战斗准备的隋末各大将。
有潜力成为对头的萧铣等人。
屈突通、尧君素等誓死保卫城池的隋朝忠臣。
李密等人之前签订的什么协议随着李渊攻入长安成功占据京师而作废了,其他人,如果不能顺利招安,就会成为我统一江山的对头。现在李渊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但依旧虎踞龙盘的世界。该怎么办才好?李渊心里有数。现在要做的,就是攻陷河东!
在这个纠结的时刻,刘文静与屈突通的对峙更加纠结起来。屈突通死活不降,他是个硬骨头。刘文静驻守驻得花都快谢了,眼皮正在打架之时,忽然听见奏报说屈突通来人了。
唔?要降?
NO!要杀。


第十二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



刘文静军此时正在河边睡大觉,当屈突通军杀过来的时候,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屈突通虽然老迈,但每月总有那么二十几天脑子是清醒的。他知道,要想改变局势,绝不能坐以待毙。敌军有二三十万,自己所带领的不过几万,这样下去,不被攻陷也得被憋死。于是,他命令部将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要求:死也要给我把刘文静弄死!
桑显和算是一员虎将,他摸黑前进,来到刘文静军营前,杀了刘大脑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桑显和,请务必提醒你自己,现在不是一对一的比赛,而是一小股没脾气的白蚁骚扰了一大批正在睡头上的黑蚁,杀死一小片,剩下一大片不会对你客气的。人说,宁惹醉汉,不惹睡汉。这场战役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伟大的,桑显和是来拼命的,刘文静、段志玄带领的人马刚从睡梦中惊醒,打的是一场防守战,更是一场为日后能睡个好觉的保卫战。刚开始,桑显和兵马势力强大,精神亢奋,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头了。
自己是来玩儿命的,可刘段军……他看见一群睡眼惺忪的家伙拿着兵器,表情刚毅不说,还骂骂咧咧的。刚开始还好,自己的军队能和刘文静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可到后来情况急剧变化——刘文静四面包抄。咱这是把刘段大军给惹毛了!其实不惹毛结果也是一样的,在士气差不多的时候,战法和人数决定两军胜负。屈突通和刘文静相持了一个多月,谁都不愿意妄自出动,因为谁先动,便是放弃优势。除非突袭。屈突通让桑显和夜袭军营,就是为了能够杀敌于其未患,既瞧不出我的阵型,又看不到我的虚实。这样做有用么?

还是有点儿用的。
刘文静戮力苦战,总算是把桑显和军的强势给压下去了。后边刚被召集令吵醒的士兵们杀上来,将桑显和军围在一起,桑显和败走,自个儿带着几个能从人群中冲出去的猛人回见屈突通了。刘文静笑了:桑显和的军队几乎被我军全部俘虏,屈突通这个老头算是完蛋了。
桑显和回归之后,军中不停有人劝屈突通说:“将军,我们降了吧!”屈突通从来都是一个答案:“大隋两位君主养了我几十年,食人之禄,却要背叛人家,这种事我不会做!”他时常模仿杨广同志,抚摸着自己的头颈说:“当为国家受此一刀。”屈突通对待下士态度非常好,到这种地步,他还慰问士兵,体贴之极,让大家很感动。此时已经到了国家危亡,命悬一线的时刻,李渊却恰到好处地送来了一颗重磅炸弹。

我们知道,隋朝末年是没有移动联通小灵通,网络电视收音机的,所以,李渊大军攻破长安的消息屈突通还不知道。为了让屈突通知道李渊攻破长安而且代代王(别以为哥结巴,第一个代是动词)封为丞相,同时劝他投降,李渊命令自己的一名家仆来到屈突通军中对其进行沟通。长安被攻破了,您的家属都在咱们丞相家里喝茶,就等着您回去给您封官,享受新政府带来的新生活呢!好毒辣的中国话……喝茶?这是赤裸裸的要挟!

屈突通是条汉子,但此时也从内心(这词儿用得好)流泪了。奸臣篡国,还能如此厚颜无耻地对我进行劝降?你又哪里来的勇气敢说自己是为大隋江山而奋斗?李渊,你真不要脸。对于不要脸的人,屈突通是有一套的。他命令手下将李渊家奴杀死,可怜李家仆人,只说了一句话就被人做掉了。常言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屈突通斩的不是来使,也不是寂寞,他是要坚定自己与贼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杀了李渊的人,我就无路可走了。
无路可走的意思是没有退路,只能与李渊斗争到底。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退路的。西京陷落,其他地方一片狼藉,就只能去洛阳了。

真的吗?
真的!
太好了,那走吧!
嗯,当然,即刻动身。但是只是我去,你不能去。

听到这话的桑显和差点儿没哭出来,合着是你自己要去东都,让我留下来守城?是的,桑显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