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从来不淡定-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刀——下——留——哇——人”,人就得救了。张楚金等人得救,喜极而泣,相互拥抱,站起来高喊万岁,欢呼雀跃。阴云下,独有一人安坐自如,众人这才注意到这个一直淡定得非比寻常的魏元忠。
有人喊他起来,他动了动嘴唇,说:“真假未知。”
凤阁舍人王隐客,受太后令,骑快马飞奔而来,高喊有赦,气贯长虹,刚才那个刀下留人就是他喊的。王隐客过来看魏元忠,让他起来。魏元忠看了看王隐客,说:“等宣赦呢。”王隐客这才发现自己慌忙飞奔,光喊有赦却还没宣赦,于是正儿八经地读赦书。读完去看,魏元忠缓缓起立,像平常上朝一样再拜,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高兴或者悲伤的神色。
此时,阴云突然散去,天湛蓝如洗,阳光晴好。(是日,阴云四塞,既释楚金等,天气晴霁。)
如果说这是天意,倒不如说是太后顺应了天意。但对周兴,太后还是让他们放手去做,继续往里头拉人,她负责点头或摇头。这件事情过后,周兴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他偷偷观察了还在宰相位置上赖着的魏玄同,忽然咯咯冷笑道:
太后老了……
第十三章 太阳当空照
周兴想破了脑袋,终于想出了陷害魏玄同这只老狐狸的方法,在周兴心目中,很难让人找出破绽的魏玄同竟然也会有他意想不到的缺陷。实在来说,周兴趴在粪坑等人家拉这泡屎等了很久了,就等某一天太后问起自己,自己就像苍蝇一样飞过去,做出一副舐犊情深的样子。
魏玄同不喜欢拉帮结派,但喜欢和一些人泡在一块儿,裴炎就是其中一个。
裴炎赴死的时候,魏玄同是陪伴他少有的几个朋友之一,其他人,要么是畏惧太后发威,要么是畏惧酷吏挑事儿,没敢做出朋友该有的举动。裴炎落难,魏玄同对他的友情始终不渝,连洛阳街上的小贩儿都知道这回事儿,无不称叹,都说魏玄同是个可以做长久朋友的人(谓之耐久朋)。
呵呵,找这么一个人的茬实在不容易。
周兴就很不容易,他憋了好几年,到最后终于想出一绝招。这一绝招可谓是集龌龊于一体,把恶心人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太后问周兴朝廷的事,谈话间就说到了宰相,也就扯起了魏玄同。周兴先是斟着头夸奖人家人品好,转而说此人对皇朝有忠心,然后特地加了一句:“玄同还说了,他说太后老了,不如奉嗣君(李氏皇子)更好。”
太后不听则已,一听大怒,二话不说,赐死魏玄同,让他在家自杀,不必朝见。
周兴感觉挺好,大仇得报,也不枉这二年费尽心机想办法,他至今不能忘记魏玄同劝他回家时候的口气,那是多么阴险、刻薄,不能忘,这一辈子不能忘!我用残酷的手段杀死自己的对手,看谁还敢跟我作对?我背后站着的是太后,你们呢?
魏玄同临刑,负责监督的监刑御史房济劝他说:“先生怎么不去告密,告密才有可能被召见,就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魏玄同慨然长叹曰:“被人(太后)杀还是被狗(周兴)杀有什么区别么?大丈夫当光明磊落,岂能做告密那种卑鄙的事情!”言罢,慷慨赴死,只留下一生清明。
周兴害死魏玄同后,胆子越来越大,我怀疑中国未来的坏局势跟这家伙脱不开干系。
接下来遇害的人就是夏官侍郎崔察(这人真该死),然后是彭州长史刘易从(这个应该记得,他是刘审礼的儿子,忠孝人)。崔察是负责官员调动的,手握重权,曾害死过不少人,出在他身上的最大案子就是整死裴炎,死有余辜。可是这个刘易从死得就真是冤枉,他为人仁孝谨慎,在市场行刑的时候,官吏和百姓集结起来,人山人海,方圆百里之内几乎成了人肉库,他分纷纷解衣投地,带着哭腔说:“我等为长史求福!”
有司见群情激奋,情况不妙,便立刻批准,顷刻间,为刘易从求福的文钱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
从上面的事实来看,酷吏不光杀贤者,还杀恶人,只要他们想杀,没有什么人可以幸免。周兴诬告了这些人后,玩弄了几千遍几万遍的刑具沾满了鲜血,但他并不满足,以前他是杀死对头,现在他要杀人逞威。周兴最看不得有人比他强,凭什么百姓和军士都夸奖你?畸形变态的心理让他把目光投向了大唐的左武卫大将军……
黑齿常之。
周兴乐了,他咯咯直笑,一个百济夷狄,恬不知耻地在中原混,还混上了燕国公,跟着他的人也都脑残,一口一个大将军。黑齿常之,你知不知道你在我眼里连坨屎都不如?也罢,让你享受了这么多年的好日子,今日就诬陷你一把,否则我在太后那儿就没存在的意义了。周兴微微挑动眉毛,一封向四面八方发出去的信发出去了。
几日后,各地状告黑齿常之与左鹰扬将军赵怀节谋反的密信纷纷呈现在了太后眼前。这年(公元689年)初冬,黑齿常之因无法忍受周兴的酷刑而自杀身亡。事情出来以后,朝廷百官纷纷扼腕叹息,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死后,国再无横扫千军的将军,万一吐蕃与突厥再次侵扰,你又能派谁去打?
何况,黑齿常之的人品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周兴才不管吐蕃杀死多少人,更不管山东被突厥抢走有何危害,他认为,只要能可劲儿揭发别人,陷害别人,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自己的爱好和太后的殷切期望,自己就没白来这个世界走一遭。这种于公于私都顺顺利利的事情,别人想做都还没机会呢!你有我这两把刷子么?你有我这么酷么?你有我这么受太后信任么?
万马齐喑!
愤怒的大有人在,可谁又敢站出来呢?
在众人恐惧的眼光中,周兴看到了自己的得意,似乎他比太后都牛,以前很多人瞧不起他,现在没人敢反对他了。呵呵,这就是周兴想要的。然而,周兴高兴得太早了,一片沉默过后,一个长相秀气的俊俏书生站了出来,骨子里却有那么令人畏惧的胆魄和威武。我,陈子昂,敢以死上谏,愿陛下无伤无辜,宽仁为怀,天下大安!
陈子昂,你不怕死么?
周兴罗织一下你的罪名,你不死都难。
我怕死,可是,当一个国家因为怀疑自己的百姓而沦落到如此恶毒的地步,死,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今日不说,明日不说,待他人死尽,我陈子昂何处藏身?又能盼望谁为我登高一呼?我今日说话,便畅快我心,纵便赴死,也如沐春风。
陈子昂的上疏,显然被太后扣下了,并且根本没有做出任何回答,从后来发生的事情能看出的确如此。周兴一直埋头苦干,在这一年的年末他又害了李唐的六个宗亲;武承嗣一直抬头做事,十一月初一,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太阳打南边儿升起来了。武承嗣等人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立刻拥奉太后驾临万象神宫,并在这天大赦天下(对酷吏来说大赦就是快杀咒)。
【历法和文字】
太后光临万象神宫后,头等大事便是宣布使用周正,还搞了一套非常特别的仪式,宣布永昌元年的十一月就是载初元年的正月,永昌元年的十二月就是载初元年的腊月,第二年的正月不是正月,叫一月。请不要糊涂,这事儿挺淡定,可以这样认为:载初这个年号就一个载初元年,而且只有两个月,一个是载初元年正月,一个是载初元年腊月。
第二年是什么年号先别操心,反正第一个月改叫神马元年一月。
有人问,那以后正月就都不能叫正月了?
答曰,以后正月还是正月,不叫一月。
再问,那太后搞这么一出有什么意思么?就把某一年的最后两个月当一年看?
答曰,你的理解能力很强,赞一个!
不过,不可忽略的是,不管是频繁更换年号还是更换办公室,太后的做法无非是为了给人一种心理暗示,暗示一个火红火红的太阳就要绽放出无比璀璨的光芒。随后,太后宣布下一年的年号为“天授”,天授神图,万象更新。既然万象都更新了,那汉字方面是不是得有点儿表示?
当然,神皇御临万象神宫,汉字也得改。
我一直认为汉字不可以随便改,搞简化字的时候并不是奔着简化字去的,而是想用汉语拼音代替汉字,幸亏一等学者极力反对才取消提案。否则,时至今日,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我们只能称之为“天书”了。简化字之前,汉字极少变动,简化字以后,每月总有几天要给汉字动手术。
前几年一批人奋战八年,苦心研究出来一套简化字美观方案,遭到网民一致炮轰,说明我们的文化水平真的提高了不少。中国的汉字意义非常,譬如“天”,很大很大的东西,只有一种东西在上,那就是“天”;譬如“地”,地就是土,土也,用两条横线代表地面,一条竖线代表植物,这是万物之源。
再譬如“党”,古字是“黨”,这就告诉我们,这个字代表的就是身为此物,头等大事要使手腕儿,中间要会说话,心底要腹黑。可是,经过大刀阔斧的改观,下头就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兄”了,我们就很自然地接受了这种创造,还真把他当兄弟看。
在文化发达的年代,中国字很难被改变。
那日,凤阁侍郎一行人送来了改造出来的“天”,“地”等十二个字献给了太后。时至今日,就留下一个“曌”字。但这个字,说实话,也很少见了。因为不管是唐人还是现代人,都极少用到此字。对于唐朝人来说,“曌”字一出来,便被武则天命为自己的名字,古人又讲究避讳,不能呼唤尊者名字,写的时候也不能直接写,只有拿另外的字取代,于是“曌”字刚被创造出来就消失在了笔下,只留下一个“瞾”当替代品。
仔细观察,前者是日月当空,后者是双目当空,不一样。
这天以后,武瞾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她威严强者的样子镌刻史册。也就是这天过后,司刑少卿周兴恰到好处地上了一份奏表,强烈要求神皇除掉所有李唐宗亲,他负责组织组织,杀人他最在行。太后并没明确表示,未来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大家彻底明白了太后的真实想法,她直接用行动告诉陈子昂,告诉周兴,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一场集中式的大屠杀正式开始了。
第十四章 大屠杀
天授元年一月(不是正月),武承嗣顺利升迁为当朝文昌左相,岑长倩升迁为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凤阁侍郎武攸宁当上了纳言,邢文伟守内史,左肃政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王本立罢为地官尚书(户部尚书)。
太后如此安排是很有心机的,首先,武承嗣、武攸宁为武家人,属于外戚一派,完全值得信任;其次,作为岑文本一手抚养带大的侄子,岑长倩刚直不阿,可以调节朝内紧张气氛;再次,邢文伟等人的博学在江、淮乃至全国都十分闻名,任用这些人,表明了太后对待能人的一种态度。
但无论如何,最主要的还是把武家支撑起来。
对别人我不敢怎么多说,可对武承嗣和武三思二人,我可以拍着胸脯打保票,他们就是出来给武家丢人的。武家二兄弟才低位高,仗着姑妈的脸面在朝中横行霸道,宰相都比不上他们。前任地官尚书(户部尚书)韦方质生病的时候,为尽同僚之宜,武承嗣和武三思前去慰问。
见到他哥俩来,韦方质坐在胡床上对他们爱答不理,搞得他们非常没面子。
有人劝韦方质,说您老消消气,好歹他俩也是神皇的人呐。韦方质却说:“死生有命,大丈夫安能阿谀外戚苟且偷生!”不久以后,韦方质就被武家兄弟的好朋友周兴构害,流放儋州,全家籍没。前任地官尚书韦方质就这么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中,几天后,现任地官尚书王本立薨;次月,以敢于直言著称的苏良嗣薨;再次月(四月),春官尚书(礼部尚书)范履冰因曾经举荐过被周兴诬告的谋反者而被杀;随后,豫章王李亶被杀,横州刺史裴贞诛灭九族;接着,胜州都督王安仁父子相继被杀;紧接着,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被杀、肃州刺史许王李素节及其支党全部被杀。
杀了李家皇子和反对派,杀死很多无辜者后,太后和酷吏的手腕儿开始转向宰相和公主了,当然,姓李的王一个也不能放过。
八月份的时候,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被杀;几天后,尚书左丞张行廉被杀;过了几日,南安王李颍等李姓皇族十二人被集体杀害;原先的太子李贤两个儿子被酷吏用鞭子抽死,李家能活下来的老弱者全部被流放到岭南,并诛灭亲党数百家几千人。李唐彻底完蛋了,这个朝廷姓武了。这是所有人的感触,许多人说,其实武后持政是为了替唐朝找一个更加合格的继承人,免得让李显这样的窝囊废祸害国家。
我认为不是这样,人非圣贤,纵便是有大视野、大手段的武则天,也不免有自私之心,如果说她之前灭掉李氏是为了自保,那未来想要传位给武承嗣又是为了什么呢?所以说,现在的太后,正朝着自己的目标快速前进。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归结为两个字——篡唐!既然要把这个国家稳稳拿在手中,那么,李氏一族就不能留活口。
最起码,不要有任何人对我有威胁,哪怕一丁点儿的威胁。
有人问:那就真没有侥幸的了?
答:有,千金公主。
小太后几岁的老公主眼见四周亲戚全部被杀,不由得新生恐惧,鉴于自个儿跟太后关系好,干脆脸也不要了,直接跑到太后面前给她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要求认太后当亲娘。太后一听就乐了,合着你成我闺女了?千金公主确定地回答说,是,娘。太后不知道这事儿怎么闹的,挥手道,那你以后也不能姓李了。
不姓李姓什么?
姓武,而且再不能用李家给你起的千金公主这名号,改叫“延安大长公主”吧!
千金突然松了一口气,死不了了,活下来比什么都好。
【朝中成分】
太后的政策让朝廷人员良莠不齐,因为告密者往往突然间就从市井上的小混混拜为五品或五品以上大员。
举例如下:
醴泉人侯思止,先前靠卖炊饼为业,因人缘奇差,又是街面儿上头等的泼皮无赖,所以买卖没得做,只能跑到一游击将军那里当仆打工。在这里,侯思止认识了很多和他一样的人。有一天,一单买卖突然自动找上门来,改变了他的一生。
找他的人是一个判司,在恒州本地管审判,整日贪赃枉法,被刺史得知,在大堂上打了他一顿。恒州判司恨恒州刺史裴贞恨得牙痒痒,直接找到了侯思止。侯思止得知此事,先是臭骂了裴贞一顿,又问判司有何贵干。判司暗示侯思止说,太后可是想听天下事情,你去告裴贞和某个皇子谋反不就成了!如此,我大仇得报,你升官发财,两全其美,岂不快哉?侯思止大喜,再拜而去,骑上驿马飞奔洛阳,将裴贞和舒王李元名谋反的事情捅给了太后。这年初秋,李元名流放和州,杀死他儿子,裴贞被诛九族。
事后,侯思止被拜为游击将军(五品下)。
侯思止为人诡诈,在游击将军上呆烦了,就想弄个御史当当。对太后来说,这是个笑话,她这辈子就没见过不识字的人当御史。于是她问侯思止:“卿不识字,哪有当御史的能力?”侯思止立刻摆出一副慷慨的样子,辩驳道:“獬豸(音:谢至;一种神兽,《西游记》上判断真假悟空的那个东西)何尝识字?靠个人感触便可!”
太后听罢,认为此人机智聪敏,非常高兴,立刻加拜朝散大夫、侍御史。
侯思止很会讲话,他知道太后爱听既显得正值又把她烘托得很高的言辞,于是一有机会就如此表现。太后对侯思止印象不错,心想卖炊饼的都能有如此才干,看来国家真是不缺人才!某日,干脆送了他一套住宅。令太后想不到的是,侯思止却当面拒绝了她。太后问,为何?侯思止稳健地回答说:“臣讨厌反逆之人,不愿意住在他们的宅子里头!”
太后从疑惑变成了大喜,原来这家伙是嫌我赐给他的宅子是谋反者的,看来此人很高洁嘛!
侯思止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别人奋斗一辈子都不太可能到达的高度,只需要动一动嘴皮子便可到达,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道义,呵呵,开玩笑,没钱没势谁跟你讲道义!
侯思止的故事影响了谁我并不十分清楚,但肯定对衡水人王弘义触动很大。王弘义是酷吏之一,他每当官儿之前也是个泼皮,某日口渴,喝水觉得不爽,就跑到邻居家要瓜。邻居一看见他就来气,不给。王弘义赌气就走,直奔县衙而去。到了大堂,王弘义给县令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归纳起来,中心思想就是:
我邻居家的瓜田里有一只小白兔!
白兔?!
是的,白兔!
县令大惊,那肯定是月宫掉下来的玉兔(古代灰、黑色兔居多,白兔极少见,是祥瑞的象征),如果献给太后,那……废话少说,全体人员给我操家伙去搜!于是,县府全体工作人员带着工具朝王弘义老邻居家的瓜地飞奔而去,也不顾正熟透待采的西瓜,踏着就过去,一同搜索过后,不见白兔,却见邻居瓜地瓜皮、瓜瓤烂成一片。
王弘义报仇以后,喜滋滋地跑到赵州、贝州等地旅游避难,游览风光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些外地人在县里头的庙上做斋。王弘义看不懂这是些干什么的,举起来这么多人磕头拜佛的,如果我告他们谋反,让官兵突然围起来,他们是不是有口难辩?想通了这些,王弘义忽然哈哈大笑,咋咋呼呼地跑到驿站要了快马把事情告诉给了太后。
做斋的两百多乡亲们就这么被杀了,而王弘义却官拜五品(依然是游击将军),随后升任殿中侍御史,和侯思止等人同僚。在任上,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胜州都督王安仁谋反。审案子的时候,王安仁不服,王弘义很生气,一刀砍下了王安仁的脑袋。他杀死刺史不打报告,就没人能管?
当然没人管,觉得杀死一个不够,他又跑到胜州把王安仁的儿子逮捕杀头,用匣子装着脑袋跑回洛阳请功。回洛阳的路上,王弘义路过汾州,汾州的毛司马和他一起吃了个饭。吃饭间,王弘义忽然冲着毛公骂道:“赶紧给我滚下去!”毛公不解,但还是照做。王弘义忽然抽刀砍死毛公,割下头颅,用枪插着回到了洛阳,见到此景的人无不战栗。
王弘义在丽景门做事,他每天都能看到那帮没脸没皮要死要活的大臣来到这里,他感觉他这辈子值了。
在周兴、万国俊、来俊臣、索元礼、王弘义、侯思止等人的带领下,武氏的酷吏政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整个国家的司法已经为他们掌控,没什么道理可言,更别说什么青天。司刑人员中,酷吏占到大多数,只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二人还算公道。在被告者中流传这么一句话:“遇来、侯必死,遇徐、杜必生。”
这就要看太后把他们安排给谁处理了。
徐有功是个很宽厚的人,从来不搞小动作,酷吏诬陷的罪犯,能活下来的,大多都是他的功劳。徐有功一人救了几千家几万人的性命,所以此人不得不说。有时候他能为了替人伸冤跟太后对骂,太后生气的时候非常可怕,左右都大气不敢喘,徐有功却神色不屈,越争越带劲。太后虽然杀人成性,但直到徐有功正直,所以非常敬佩忌惮。
许王李素金(王皇后子)才名俱显,武承嗣早就看出太后想整死他,也就安排周兴把他给弄死。现在,有一件头疼事儿摆在太后面前,大家都是知道的——太平公主成了寡妇。薛绍参与谋反,死了。为了安慰太平公主,太后给她找了个好婆家,那就是自己侄子辈儿的亲戚武攸暨。
众人惊曰:武攸暨有老婆!
太后曰:那就让太平做小。
众人惊曰:公主做小,不可以吧!
太后有点儿怒了:我说可以就可以。
可是过了几天,大家就明白了,武攸暨的原配夫人不知怎么就死了,可真是奇怪。太后深爱太平公主,难得找到一个跟自己这么对路的孩子,太后心里喜欢,表面儿上也喜欢,常常找她进来商量天下事。先前的制度都是公主再牛也不能有超过三百五十户的封邑,太平不同,太后爱她爱到不行,竟然给了她三千户,简直就是九千岁的待遇。
太后深爱的人,是最让她闹心的人。所以,除了太平,另外一个叫薛怀义的家伙也让太后费尽了心思。
第十五章 则天称帝
永昌元年(公元六八九年)五月,突厥从紫河(今天的浑河,山西以北,内蒙古之南)之外闹出了动静,太后想要找一个得力干将将其一举击退。于是,她想到了很多人。裴行俭、刘仁轨这样的老前辈死得早,而下面的呢?
还有一个韦待价,他是隋朝民部尚书韦冲之孙,贞观尚书左丞韦挺之子,十分有才。但太后认为此人不可调动,因为此时的韦待价正在寅识迦河跟吐蕃大战。太后想不到的是,韦待价初战告负,大败之后,那地界又纷纷扬扬下起来了大雪,援助的粮食又运不上去。更令太后想不到的是,看起来挺有才的韦待价,竟然会是一个军事白痴。
韦待价不会打仗,更不会统兵,他所在的据点防守比国脚还差,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既然都已经如此,不如突围。韦待价不,他非待士卒冻死、饿死大半以后才引军而还。回来以后,他被太后流放到了绣州。太后已经够给他面子的了,找了个替死鬼,把副大总管给杀了。
安西副都护唐休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