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从来不淡定-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如指掌的二线将军,顺利成为了征战四方的一流元帅。这个时候,西州都督唐休璟上奏,请求夺回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
武则天下敕,以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一起奔赴吐蕃战场。王孝杰身居吐蕃内部十余年,对吐蕃各部门再熟悉不过,十月份,他与阿史那忠节一道,杀得吐蕃找不着北,未及吐蕃有任何反击的动作,唐军(对不起,称呼习惯了)已杀入安西四镇,重新占据了西域广袤地带。随后,娄师德也被安排到了河源地带,当上了河源等军检校营田大使。
延载元年二月,武威道总管王孝杰再度出征,大破吐蕃、突厥联军六万余人(各三万多人)于山野之间。这一天,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大破泥熟俟斤(突厥某部)等万余人。这一刻,我们应该庆贺。可庆贺完了,头脑就应该冷静,因为如果你是军队里头的士兵,你会发现最近两天大家吃的怎么全都是稀饭!
伙夫告诉你,能喝上稀饭已经很不错了,钱都让大法师和梁王(武三思)花光了,没钱不办事,后来拿农具炼铁,米也就没有了。
将士们在外头打仗,总不能不被敌人打败,却被尔等活活饿死吧!武则天安排娄师德再去河源营田,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再不拿出粮食来,要么军队哗变,要么就地解散,等着突厥和吐蕃把刚夺回来的地盘夺过去。武则天下令百官赶紧想招,否则她就发怒。事情压到宰相那里,就成了宰相们着急了。
原本宰相们只有李昭德一人拿主意,现在李昭德走了,大家就可以商量。
宰相之中,有一人,名曰“豆卢钦望”。 豆卢钦望一度受制于李昭德,李昭德获罪的时候,也跟着倒了点儿霉,不过很快就官复原职了。见众人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豆卢钦望就做主干了一回大事。豆卢钦望的方案,是让九品和九品以上的官员奉献自己两个月的俸禄(工资)供应军饷,购买粮食。
让人拿两个月工资出来,那人家这两个月怎么活?
知道大家肯定不乐意,豆卢钦望又办了一件很不靠谱的事儿:给百官发帖,帖子上只说有事开会,不可缺席。
既然宰相都说要开会了,那咱就开会去吧!朝堂之上,百官云集,你拜拜我,我拜拜你。此时,豆卢钦望出现了,他站出一步宣布了两个月工资的事儿。此言一出,全体官员哗然。拾遗王求礼(八品在京官员)上前一步,第一个表示反对:“明公(豆卢钦望)工资高,什么都不缺,贡献两月工资自然无妨。但卑职一家满门都要一人养活,位卑薪低,拿出两个月工资来就只能去喝西北风。”
众人心里暗喜,乐的是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卑职贫迫,明公怎么就不事先告诉我们,骗我们到这里捐款呢!”
豆卢钦望摆正了自己的身姿,拜了拜这个拾遗,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在豆卢钦望看来,国家有困难,普通官员和百姓是不可以坐视不管的。在王求礼看来,军费有困难,不代表国家有困难,政府历来不是没钱,只是有钱不给老百姓花,现在出了事还让老百姓捐钱,美其名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第二天,朝会。
豆卢钦望上奏,表示九品和九品以上官员一致同意舍小家顾大家,捐钱捐物,让我们的军队有吃有喝。武则天非常高兴,此时,王求礼站了出来,看了看武则天,坚定地说:“陛下富有四海,军国有大量储备,如今,又怎能欺负我们九品一样的官员,把自己活命的钱拿出来救火!”
武则天脸红了,但谁都看不出来,连伺候她的宫女都看不出。武则天七十岁,平日里特别会打扮,涂脂抹粉又有分寸,竟然看不出衰老,反而很有味道。如今,她面对一个小小拾遗,想想曾经浪费的钱财,实在是过意不去。这时,姚璹(姚思廉孙)看出了武则天的赧然,跳将出来,上奏说:“求礼不识大体。”
王求礼不见好就收,倒是拜了拜武则天说:“姚璹同志一定很识大体,别说两月工资,就算拿出一年的来,肯定也不心疼!”
姚璹遂无语。
王求礼何许人也?诸位也许不会知道,该生不知办了多少不着调的好事,曾几何时,百官上书讨论明堂的构造,该生的意见十分个性:我感觉明堂弄成个草屋不错。是的,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明堂,非有大堂之谓也,有明主之谓也!但总结来说,王求礼就是想让武则天把明堂造成草棚,这样即便失火也不心疼。没想到后来果然失火,让武则天对此牛人刮目相看。
王求礼的话基本靠谱,武则天下令不再捐款,拿出军国储蓄而已。冯小宝死的那些天,王孝杰被任命为朔方道行军总管,出击突厥。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孝杰才是真正令敌人胆寒的选手。战争过程略,九个月后,突厥阿史那默啜遣使请降,武则天大喜,册封其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王孝杰主要还是对付吐蕃,打突厥只是他的兼职。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的秋天,吐蕃进犯临洮,王孝杰被任命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将兵击之。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春,王孝杰迎来了他的搭档,肃边道行军副总管娄师德。两人一起配合,向吐蕃发起了挑战。
一个是心宽体胖的富态老好人娄师德,一个是身在敌人内部十二年的彪悍将领王孝杰,一旦遭遇吐蕃战神论钦陵,又将会有怎样的效果呢?三月,唐军与吐蕃论钦陵、论赞婆兄弟大战于素罗汉山(甘肃临洮界),几回合下来,唐兵大败,被论钦陵杀成了散沙。……有些事情就是这么无奈,你明明知道对方的弱点,却还是会被强悍的对方打倒。就好比你明明知道李小龙的腿位过高,却还是撂不倒他一样。
武则天闻讯大怒,免王孝杰为庶人,贬娄师德为原州员外司马。
瞧瞧这命,刚建成一组合就沦为废人。命好点的娄师德成了原州(甘肃平凉)员外,就是在边陲地域的官员编制以外的小官的司马。一般是刺史的佐官,实际上屁都不是。娄胖子慢吞吞地走去官署办迁移手续,问管事的:“我这是贬哪儿去了?”“原州员外司马。”娄师德早就做好了该有的心理准备,但听到这里,他还是差点儿晕过去,大惊道:“啊!官爵全没了!?”“是啊,没的很彻底。”
想了七秒钟,咽了口唾沫,娄师德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也好,也好!”(亦善,亦善!)于是拿起官牒,抖了抖屁股,又慢吞吞乐呵呵地走了,屁股依然很有节奏感地颤着,他要去原州赴任。他们离开朝廷的时候,武周正遭遇着大喜大悲,所喜,是有了些贞观遗风;所悲,是隐藏在背后的危机,瞬间像黑夜一样吞噬开来。
第二十二章 嵩山的金色书简
武则天时代,朝廷整日里打打杀杀,但百姓的生活还是很平静的。突厥请降的冬天,武则天让各部门做好准备,她终于要去中岳封禅了。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腊月(其实是上一年的腊月),大部队从神都洛阳出发,十几天后,嵩山迎来了武则天的封禅。既然是在封禅,那么,既要封,也要禅。
封中岳嵩山为神岳,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于是,浩荡队伍脚下的嵩阳地段,就改名成了登封县。
武则天做事不惊死人是不会罢休的,本来为了造神器赋税就花光了,只能用以往储蓄,她还下令免去百姓今年一年的租税,万众欢呼,设宴九天。四天后,禅于少室山。随后,武则天在朝觐坛接受贺礼。封禅接连进行了近一个月才宣告结束,总算是大功告成。但后续工作并没有因此停下来,武则天开始有意识地给神岳(嵩山)的山神改号。
二月,武则天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黄帝,灵妃为天中黄后,夏启为齐圣皇帝,夏启母亲为玉京太后。
武则天喜欢在大事上标新立异,以往皇帝全都去泰山封禅,她为何去嵩山呢?有一个很普遍的说法,是嵩山离洛阳近,车队容易过去,花费也少。但据某观察,封禅这东西,对武则天来说,花费应该是最不应该放在心上的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是嵩山山神和武则天是同一个姓。本人进行细致考察,发现中岳大帝的名字的确和武则天有着十分诡异的联系。
《龙鱼河图》有云:中央嵩山君神,姓寿名逸群。可见,在《重修纬书集成》旗下的《鱼龙河图》认为嵩山山神是叫“寿逸群”的。《古今图书集成&;#8226;神异典》卷二五曾经引述过《五岳真形图》中所说:中岳恽。又引用东方朔《神异经》所言:嵩山神姓恽,讳善。这两者都说天中黄帝应该叫“恽善”。
但同一本古籍,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后来,它又引《无上秘要》所言:中岳嵩山君,姓角讳普生。由此可见,嵩山也叫“角普生”。
都说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好,中岳大帝也是,我认为这就是他们之间最诡异的联系。其实,在我看来,中岳之所以成为武则天的首选,乃是由于武则天年轻时候曾经出家,与佛有缘,又笃信她在天地正中央罢了。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不想步人后尘,就像女人当皇帝一样,为什么不可以?
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的区别就在于,嵩山山岚最纯,为世界山川谷泽丛林草木之主,也是佛家兴盛之地;泰山山最深沉,为三界众生各道人鬼神仙之主,是道家兴盛之地。武则天自然是对佛家更熟悉,对嵩山更熟悉,对独树一帜更感兴趣。为了纪念这一奇异恩典,几年后,武则天给嵩山神写了一封信,派人投到了嵩山的隐秘地带:
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封金简信的最后一句是日期和署名,前面所说,只有一个意思:“武瞾特别写信与嵩山诸位神仙,希望免去我之前的罪恶。”由此可见,武则天到底还是忏悔以前的罪过了,这是真心忏悔,因为她把信投到了自己曾经封禅过的地方。这封金简信在嵩山消失,一千多年来音讯全无,本不该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真相的揭开,往往缘于偶然间的发现。
谁都不知道这封一斤重的大片金简落到了哪个角落,直到1286年后的1982年5月,登封县(那时还是县)一位山上采药的农民突然在石头缝中发现了一大片金子。这就是武则天的金简,它被丢在了峻极峰北侧的某个地方。这块金简现在被河南博物馆收藏,鉴于武则天墓暂时未开,这块金简便成了她流传后世的唯一一件文物。
说不定某天,我们能唤醒纯金原子的历史记忆,能复原历史场景,则功德无量!
嵩阳县,不,现在应该说是登封县,在封禅大典过后,迎来了一位新客人。这个人,曾是武周王朝的左千牛卫将军,也是太平王,名叫武攸绪。和武承嗣、武三思不同,武攸绪不爱揣测武则天的圣意,也不太会拍马屁;和武攸宁不同,他的确有真才实学,可惜恬淡寡欲,虽说是风流倜傥,却跟朝廷里头的权臣说不上话。
武攸绪不愿意和武承嗣来往,所以武承嗣绝不会把他当成对手,这是他的智慧。
他知道,武承嗣的下场绝对不会好;他也知道,与其跟随武家满门被驱,还不如找个山林野景,和喜爱人,做快乐事,自由自在地过一辈子。
这就是我的梦想,难道不好吗?
武则天盯着武攸绪,从嵩山封禅回来,这个侄子就一直请求去山林生活。她不明白,一个人,放弃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还有别人的尊崇和拥戴,艳羡和佩服,去那缈无人烟的山林做什么!此事一定有诈,不过,武则天还是答应了武攸绪,她想用这个缓兵之计来看看这个平日里有无数豪杰当朋友的人到底有何企图。没有官爵,没有俸禄,你愿意这样过一辈子么?
臣愿意。
武则天哈哈大笑,许了武攸绪,为了监视他,武则天时常派人送些钱财和器玩。多次以后,武则天彻底服气了:武攸绪,山林之士,与那些蝇营狗苟、沽名钓誉之人不可同日而语。送器玩的大臣到了嵩山山林,看见一个草民打扮的人在山岩谷溪之间尽情游乐,冬天的时候,他就在茅草屋里头读书,夏天就在林下石室安歇,石室之上,常有清泉流过,在室门外落成一道雨帘。
武攸绪以前领的固定工资,甚至有无数额外奖励,这些钱他都用来买仆人了,然后在山脚耕种。至于那些器玩,据前往探望他的大臣汇报,已经扔在石室很久很久,早被灰尘铺满。看来,此人的确不会反。
武则天终于放心了,三月份的时候,有一件不悲不喜的事情。新明堂建成,规模虽然较小,但也算满意。落成典礼有四夷酋长道贺,大食国(阿拉伯)的表现着实让武则天感动。他们表示要献上国宝给新明堂助兴,这个国宝就是狮子。中国是不出产狮子的,在东方,也只有印度西部才有狮子。所有关于狮子的记录,都是国外进贡而来,汉朝就有了。
所以我们看到门口两头狮子,一头公狮子,脚下踩的是绣球;一头母狮子,脚下踩的是小狮子。这都是中国古代匠人的艺术创造,可谓是天马行空。大食国很能猜透武则天的心思,他们进奉的狮子,在佛教里头非常重要。
传说佛初生时候,有五百头狮子从雪山之中走来,守候门前迎接佛。武则天特别开心,准备笑纳这份途经万里送来的厚礼。此时,一向很有公心的姚璹上疏反对:“狮子是肉食动物,远道而来也是要吃肉的,太过劳费。陛下不养鹰犬,禁止垂钓,是有仁爱之心,如何现在却从牙缝里挤出东西来给一头畜生吃呢!”
我估计武则天差点崩溃,但她很有当皇帝的素养,想了想,制度为重,于是把送狮子的上奏推辞掉了。在武则天的经营下,国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不仅突厥降服,大食进奉,吐蕃也开始屡次请求和亲。很多人开始得意,但武则天并没有把这一切当回事儿,她知道,表面的平静,往往是灾祸的开始。
几日后,契丹(辽河附近)造反。
几个月后,突厥阿史那默啜非要认武则天当娘,还上门为自己女儿招女婿,他献上的财礼的确很丰盛:原东突厥所有将士,河西所有土地全部奉还。武则天好不容易感动一把,为了表彰默啜同志,她派遣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左卫郎将摄司宾卿田归道册授默啜为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
契丹造反那是因为受不了营州都督赵文翙,老赵刚愎自用,契丹年景不好的时候从来不说开仓救济,把人家的酋长当奴才用。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因此大怒,他们认为武周的官员都这样对待契丹人的。干脆,领兵攻陷营州,杀死赵文翙解恨。李尽忠、孙万荣二人的举动让武则天十分愤怒,她认为自己对待契丹已经很好,却不料他们还造反。
乃派遣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率领几十万大军前去征讨。为了安抚群众,武则天特派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河北北部)安抚大使,姚璹当副使,除了安抚,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防备契丹偷袭。
武则天越想越生气,到最后想不出别的好办法恶心反叛者,就给人家改名。就这样,李尽忠改名“李尽灭”,孙万荣改名“孙万斩”。唐军官兵说他俩名字的时候,时常忍不住捧腹大笑,同时十分佩服皇帝爱好幽默的优良品质。
第二十三章 契丹
中原人对契丹人原本是毫无感觉的,倒不是因为契丹老实,而是因为他们实力的确很弱。但后来的情况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契丹在往后的几百年里迅速壮大,成功取代突厥,成为北疆盟主。对于世界各国的危险来说,按下葫芦浮起瓢,这是不变的定律。契丹人大概不会知道,日后欺压他们的,会是与之长相厮守,却比任何部落都弱,永远是别人附庸的靺鞨人。现在突厥老实了,契丹浮了起来。
李尽忠(或者说是李尽灭)和孙万荣(或者说是孙万斩)率领的反军很受大家的支持,因为和他们一样,营州都督赵文翙是绝对不会把他们当人看的。我们有满腔的豪情,却要像狗一样忍受赵文翙的侮辱,当有时候当狗还要每天担心被杀的时候,我们就站起来反抗!营州反军同仇敌忾,孙万荣领军四下攻城,所向皆下。
不日间,营州反军就已经扩大为了数万大军,进围檀州(北京市密云县东北)。
檀州城并非要地,但也是一道屏障,如契丹攻破檀州,进取昌平,后果不堪设想。恰在此时,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领着突击队杀了过来。对于刚刚自称“无上可汗”的李尽忠来说,到底为谁尽忠很成问题,想到最后他想明白了,人,一定要为自己尽忠。张九节大呼李尽灭的名姓,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从檀州将反军扫了出去。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八月二十八日,硖石谷(河北迁安)。
在这里,双方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斗法。战斗打打杀杀进行了不长时间,唐军便败下阵来。此时的契丹,并没有萧峰那样的单兵作战能力奇强的武士,他们能把唐军打得落花流水,是用了一种十分不厚道的方法。前几天攻陷营州后,契丹俘虏了几百个唐兵,把他们关在地牢饿着。
听说唐朝大军袭来,李尽灭同志有点儿慌乱,就让狱卒骗这些唐兵说:“我们的家属,饥寒交迫,活不下去,这才起来反抗,等唐军来了我们就投降。”
唐兵们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就没听说过把州城攻破还有主动投降的道理。狱卒说完,就有人下令把他们拉出去,几天没吃饭的唐兵发现眼前有人亲切地送来了糟糠煮的粥。李尽忠和蔼可亲地对他们说:“我养你们没粮食,杀你们又不忍心,你们走吧!”唐兵竟然就这样被放走,披星戴月地跑了百里地,来到了幽州。
熟知敌情的营州士兵把城内情况告诉给了唐军,各位将军纷纷请战。大军很快就进军到了黄麞谷,一幅辛酸的画面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但见道路上,有老弱前来拜会投降,路边上尽是些老牛瘦马。曹仁师等人一眼便看出这是李尽忠搞的鬼,二话不说,骑上马,领着三军骑兵就往前追去。
此时,反军已经等在设好的陷阱旁很久了。
张玄遇、麻仁节率领的骑兵冲锋至此,却被伏横阻挡,骑兵回旋之际,突然杀出一彪人马,扬起奇形怪状的东西(飞索),将唐兵将领生擒。如此,张玄遇、麻仁节都被活捉。唐军被几万契丹大军围困,斩杀殆尽,几乎没有活着出去的。将士流血成海,尸体填满了山谷。由此可见,李尽忠、孙万荣是铁了心要独霸一方,之前说的话肯相信的一定要自我反省一下,这是血的教训。
李尽忠拿到了军印,伪造了一份官牒,令张玄遇等人签名,发给唐军总管。官牒上是这么写的:
官军已经破贼,如果杀到营州,他们的军将都已经被斩,我们的兵可就没功了!(官军已破贼,若至营州,军将皆斩,兵不叙勋。)
唐军其他总管收到信息,立刻启程,昼夜兼行,寝食不顾地往营州方向杀去。而契丹,却躲在半路上,专等唐军出现。伏兵再一次将唐军包围起来,疲惫不堪的唐军被契丹包圆,全军覆没。李尽忠不愧为李尽灭,他把唐军全部剿灭后,竟考虑着杀入河北、山东,把唐军在东部的势力消灭干净。
九月,眼见北征军全军覆没,武则天让人出主意。有人给出了一个馊点子:武周不是囚犯多么?不如把囚犯和骁勇的家奴征发起来,由官府出钱买下,出击契丹。如果此办法可行,我们就会看到蛮、夷、戎、狄、昆仑、突厥、大食、吐蕃、吐谷浑、獠……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代表大唐出征。
武则天赞许地点了点头。
左武威卫大将军同州刺史建安王武攸宜率领山东各州府库兵设立骑兵团,他担任清边道行军大总管,着急忙慌地去讨伐契丹了。武攸宜军府参谋是个侠客,武则天不得已采用囚犯打仗,在他看来,实在是一件太跌分子的事儿。“陛下施恩,免除天下罪人罪过,募集各色人种出兵讨伐契丹,实际上是一种应急措施。这些人绝非天子之兵,况且最近刑狱减少,罪人也减少,家奴又从未远征过,他们都根本不能用。当今天下,忠勇之士,万分未用其一,契丹小小孽障,就守在那里等死,怎可兴师动众地让官府出钱赎奴,有失大体!臣窃以为此策不可威视天下。”
署名:建安王府参军右拾遗陈子昂。
陈子昂的确是有远见卓识,很多年以前,如果说大唐无帅才猛士可用,似乎不为过,但现在不一样了。两年前,武则天开创了武举考试,为朝廷选拔了很多骁勇猛人,现在契丹大闹,为何舍本逐末、舍近求远,去征发罪犯和奴隶呢?陈子昂的上疏还有一层意思,威视天下的明君,是要懂得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资源的。
于是,就在这个十月,突厥阿史那默啜为表忠心,带着大军抄了契丹老窝松漠城。默啜同志是武则天的干儿,又是联姻的亲家,他的表现着实让全天下人震惊了一把。默啜同志的大军席卷松漠,同时不忘发扬突厥作战的优良作风,把李尽忠、孙万荣的老婆们都给抢跑了,把孙万荣气得够呛。
都说突厥人打仗没头没脑,其实只是粗线条而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