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子决定脑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位子决定脑子——中国历代王朝更迭原由透析》
作者:田夫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潜心三年,遍涉古今典籍,力图勘破史局的倾情之作。作品从位子决定脑子入手,透析一再循环的历史宿命和历代王朝的丧乱败亡之由,以及世故人情中的诸多无奈。作品视角独特,实证精到,行文力透纸背,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破惑奇书。

作者介绍:
    田夫,昔从商海隅,今卖文天涯;昔裘衣肥马、享不尽荣华,今煮字疗饥、历无穷劫难。不胜今昔之余,遂成此书。

文章试读:
  看中国人挤公交车,很有意思。
  车下的人拼命往上挤,生怕被落下,嘴里嚷着:“等等,还有人!”可一旦上了车,马上就变了:“快开车,还等什么等!”车上车下,一步之差,态度却迥异。
  在车下时,作为竞入者,希望机会人人均等;一旦到了车上,便成了既得利益者,巴不得杜绝别人竞入来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车上人多座少,于是又分为三六九等。有座之人,从容不迫,怡然自得;座旁的替补者,占据有利地形,随时准备把握机遇,同时严防环窥之人;离位遥遥,明显无望者,有的绝不轻言放弃,虎视眈眈,作进取状;有的甘居一隅,自成一方天地,犹能自得其乐,作无所谓状;有的心犹未甘,却只能认命,作无可奈何状;有的眼现不屑,故作鄙视状;有的深恨自己落在人后,作懊悔状;有的痛骂公交公司之欺人,作慷慨激昂状;至于特殊人群如老弱病残等,若无贤者礼让,只能徒叹世风日下,或摇头作愤世嫉俗状。
  有无座位——也就屁股大的一个地方,却能让种种世相纤毫毕现。
  车上一局棋,人生一出戏。位子决定脑子,立场决定思想,一个人在位还是不在位,他的想法截然不同。


 
  ?鲁稚
  看中国人挤公交车,很有意思。
  车下的人拼命往上挤,生怕被落下,嘴里嚷着:“等等,还有人!”可一旦上了车,马上就变了:“快开车,还等什么等!”车上车下,一步之差,态度却迥异。
  在车下时,作为竞入者,希望机会人人均等;一旦到了车上,便成了既得利益者,巴不得杜绝别人竞入来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车上人多座少,于是又分为三六九等。有座之人,从容不迫,怡然自得;座旁的替补者,占据有利地形,随时准备把握机遇,同时严防环窥之人;离位遥遥,明显无望者,有的绝不轻言放弃,虎视眈眈,作进取状;有的甘居一隅,自成一方天地,犹能自得其乐,作无所谓状;有的心犹未甘,却只能认命,作无可奈何状;有的眼现不屑,故作鄙视状;有的深恨自己落在人后,作懊悔状;有的痛骂公交公司之欺人,作慷慨激昂状;至于特殊人群如老弱病残等,若无贤者礼让,只能徒叹世风日下,或摇头作愤世嫉俗状。
  有无座位——也就屁股大的一个地方,却能让种种世相纤毫毕现。
  车上一局棋,人生一出戏。位子决定脑子,立场决定思想,一个人在位还是不在位,他的想法截然不同。
  手上正好有本《位子决定脑子》,对这个道理是极好的映证。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历代王朝更迭原由透析”。看过之后发现,其实不光是写王朝更迭,更多的时候,作者是通过对官场日常运作的观察,分析中国历代统治者的阶级特性。在作者眼中,每一个具体的官儿,虽然都有各自的身世和个性,但他身处在那个制度中,就必然带有制度的烙印,就有了“官”的共性。位子决定脑子,不管你是贪官还是清官,统统脱不了干系。
  作者田夫,据书后的“作者简介”记载,“昔从商海隅,今卖文天涯;昔裘衣肥马、享不尽荣华,今煮字疗饥,历无穷劫难。”虽然有点模糊,但大概还是看出来,此人曾经发达,现在比较困顿。曾经发达,便有了接触上层的机会,于是长了见识,知道了发达阶层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如今的困顿,却决定了他的立场和爱憎,决定了他的文字所具有的批判性质。大凡具有批判精神的著作,无不出自艰难困顿之人,裘衣肥马、荣华富贵,可以养出一身脂肪,却难以养成遒劲的思想。这本书里,田夫的眼光冷峻到近乎刻薄,剖析的刀锋直指历代统治阶级,对身处下层的平民百姓,却处处透着关怀和同情。这也是由他自身所处的“位子”决定的。
  很明显,作者带有极强的倾向性,使得这本书批判一针见血,行文痛快淋漓,读来甚是过瘾。固然,历史需要考证和归纳,需要冷静的记叙。但我们在知道了一些基本事实之后,更想知道的是作者对这个事实的看法,需要的是思想,是对事实的洞察。
  所谓“中立”的写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即使传统的考证派史学家,也都有他的选择性和目的性。没有绝对中立的历史,即使伟大如司马迁,他在材料的取舍和夹叙夹议的写作中,其态度也鲜明可见。
  田夫这本书,好就好在他的态度鲜明,并且总是有独到见解,仿佛有一只苍劲的手,在历史的故纸堆里,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最后总能刨开浮尘,将那史料背后的道理揪出来。
  大家都歌颂清官,他偏看出了清官的不可靠,指出清官同样可能做坏事,“清官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为?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清官常常空有满腔热情,却没有现实的手段,打破了常规,却建立不起大多数人都能遵守的制度,想当然地出台各种政策,反而造成混乱无序,损失还是要由老百姓来埋单。清官治国心切,便不愿受公法限制,以为动机是好的,就可以不顾法纪……读到这里,不禁概叹,只要个人没有捞好处,造成再大的损失似乎都可以原谅,这其实就是“清官”心态的遗害啊。
  现在,信息技术已经高度发达,要像传统的写作方式一样,搜集大量资料,堆砌到一个理论框架里,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因而,现在写史,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和确凿的事实,而且还要有如火的热诚,要把那些从故纸堆里搜寻出来的枯燥事实,组织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还要挖掘出故事背后的意义。说实话,史学家越来越像个侦探,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找出蛛丝马迹,如柯南一样进行推断,最后揪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道理。
  因而现在的历史书也就越来越有悬念,越来越有看头了。我们会发现,随着阅读的深入,你离最初的印象越来越远,终于在某一刻,突然领悟到一个词——颠覆,是的,读史就是一次对历史的颠覆。往往如此。
  2006…7…21
  通讯:北京昌平区东关南里小区22号楼2单元602
  鲁智
  102200
第1节:红楼无梦(代序)
  编辑手记
  ?古古
  烟花飞三月,漓江浸淫雨。
  为了和作者讨论《位子决定脑子》这部书稿,专程去了桂林。我从北京前往,作者田夫是从深圳前来,我们俩被双方的朋友陈植武先生安排住进了广西师范大学的红楼宾馆。
  这校区其实是一个王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城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有承运门、承运殿。围绕宫殿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院、亭阁轩室;构成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这里住过12代14位藩王。现今王府风貌保持相当完好,可见广西师范大学历任领导的良苦用心。
  和田夫这厮信步登上王府中60多米高的独秀峰,一览桂林小,才知道当年的王爷可真是不一般,在此风水宝地上建造了四四方方、霸气十足的王府,很有眼光,很有头脑。可见王爷的位子决定了他的脑子,才有了远见卓识,才有了颇具匠心。
  老子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话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如同烹小鱼儿一样需要掌握火候,切忌翻来覆去地猛炒。可皇帝老儿和帮凶们坐在其位子上,手握大铲,在国家这口大锅里,翻过来、翻过去的烹你、炒你、煎你、熬你。身为鱼肉的小民百姓岂有不难受之幸。
  位子决定脑子,脑子决定“老子”,如此才有位高皇权重的官僚大爷们动不动就老子、老子地自诩。他们不敢如皇帝老儿口口称朕,只得以老子自居。老子是谁?老子就是我,就是当下坐在这个位子上的我。所以你才会看到那些鸟人离开官位,成为草民后,就不再敢以老子自称了。位子都没有了,还老子个鸟啊。再称老子,看给你龟儿子几砣子。
  世事沧桑。王爷的王府后来在民国时期曾经作为孙中山先生集师北伐的驻地,王爷的位子被革命先行者坐了。前者坐着这个位子是偏安一隅,以保朱朝;后者坐这个位子是志在天下,以救民众。
  徜徉在王府中,流连于历史的反反复复。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话……当是位子决定的。民谚云: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小民百姓的朴素认识富含最深刻的玄机,想来就是位子决定脑子的最好诠释。
  位子决定脑子,也即是屁股决定脑袋,作者本意如此,民意如此,天意如此。
  所以才有人动不动就比谁屁股大,古有之,今有之,将来还有之。穷人少读历史,如果读懂了历史中点点滴滴的细节,穷人就会唏嘘不能自持:我靠,历史就是如此这般。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胜利者就是指的富人,穷人起义造反,最后坐了天下,演变成新的富人,还是那一套国家机器,还是那一套去管理小民百姓,接下来就是新穷人活不下去了,又造反,又坐天下……如此循环往复,命运弄人。其实,仔细想想,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比谁屁股大的历史。
  田夫这厮不简单,可以手提夜壶,云游天下。他不怀好意地摸了一把历史的屁股,还摸出了一些道道,摸出了一些真相,不简单,真是不简单。从他口若悬壶中一一道出的历史,真的需要掩鼻而思。历史的夜壶,臊气太重,只能高手提之,高人用之。
  没有夜壶的历史,古人如何小解?
  好在今天的红楼,卫生间有了马桶,一屁股坐上去,脑子里就可以胡思乱想了。
  天下有事,红楼无梦。
第2节:引子
  引子
  位子决定脑子,看似浅显,却有真理在,无奈,我们的先人却虑不及此。他们往往只懂得责备昏君之误国,却不曾唾弃君位之助纣为虐。数千年来,我们所能做的,仅是举天下以待一人。自夏商易代至今,我们一路走来,一部二十五史,多少个王朝更迭,却始终未能走出寻找开明君主的单一革命模式。
  董仲舒说:“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董仲舒《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我们的先人一直希望能有一个不世出的明主降世,来拯救万民于倒悬,只有失败者才会被目为盗匪。这便是成王败寇的由来。
  “村干部”刘邦(刘邦曾任泗水亭亭长。《史记正义》载:“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秦代的亭约略相当于现在的村。)出差到秦都咸阳,目睹始皇帝出巡时的盛大威仪,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此也。”(见《史记?高祖本纪》)破落子弟项羽则说:“彼可取而代之。”(见《史记?项羽本纪》)
  从这两位即将成为革命领袖的造反者的话里,实在看不出有丝毫救民于水火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对皇权的无尽羡慕和难以压抑的政治野心。革命领袖们不加掩饰的志向或许会令普天下盼着翻身得解放的小百姓们失望,但这却是太史公的直笔,是不加处理的领袖语录,是领袖们真情流露之下的大实话。
  始皇帝的赫赫威仪非但未能震慑造反者们的觊觑之心,反倒燃起他们的霍霍欲望,这实在是个绝妙的讽刺。
  项羽因为是楚国贵族出身,起事时便打出光复楚国的旗帜以广招徕,并且立了楚国王族之后心为怀王,等到他目的一达到,革命的旗帜便成了扎眼的钉子,旗帜越是大放光芒钉子越是扎眼,于是怀王心之死也就变得无可避免。
  与项羽争天下的刘邦偏要假戏真做,人弃我取,打着为怀王心复仇的幌子起兵。刘邦告诸侯的文告是: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土,南浮江汉以下,愿以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当然是明白刘邦的伎俩。一次两军对垒,心直口快的项羽便同刘邦说:“天下混乱不堪,几年不能平息,都是因为你我二人之故。我要跟你单挑,决一雌雄。不要再因为我们两个人,使百姓们白白受苦。”(《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
  项羽的大实话告诉我们,楚汉相争,绝非什么义战,不过是一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二人战争。项羽最后的良心发现说明他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以他的失败无疑是注定的。
  事实证明刘邦一开始便走对了,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无论如何也要比公然行一己之私要高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走对路子的刘邦终于黄袍加身,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
第3节:别指望奴才
  别指望奴才
  封建王朝的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旧的一拨人下来,新的一拨人上去,但是专制的本质并未被触动,于是王朝的更替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欣喜的。
  元英宗时的大臣拜让有一句名言:“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元史?拜让传》)意思是水是没有形状的,盛水的盘子如果是圆的,水的形状就是圆的,盛水的杯子如果是方的,水的形状就是方的。
  如果用水来喻人的话,那么社会无疑就成了盛水的容器。你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你所设身处地的外在环境,而不是人本身。
  民国狂生老宣说:不遇国难,人人全是志士。不逢强敌,人人全是勇士。不见金钱,人人全是廉士。不遇美女,人人全是正士。不经试验,人人全是名士。正如不见骨头,狗全是好狗。(参见老宣的《疯话》)这话说得虽嫌偏激点,却不无事实根据。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可算是清末的反腐英雄,正是这个刘鹗,一面作书讽刺晚清官场的种种丑态,一面却到处跑官、跑项目。
  翁同龢的日记记载:“刘鹗者,镇江同乡,屡次在督办处递说帖,携银五万,至京打点,营干办铁路,昨竟敢托人以字画数十件餂余。记之以为邪蒿之据。”(乙未年(1895)五月廿一日日记。)
  刘鹗认为有利可图,竟以五万两银子和数十件字画作敲门砖,还向时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的翁同龢行贿,企图“承包”铁路工程,怎奈翁同龢不念同乡之谊,不为重金所动,刘鹗的这笔大买卖才没有做成。
  刘鹗的做派,颇具启示。在他没有机会踏足官场时,他嘲讽官场最力。在他没有机会腐败时,他抨击腐败最力。一旦有了机会,他的钻营功夫可一点也不落人后。那时候,承揽工程同现在一样,也是个来钱极快的肥差。
  今日之我的所作所为,正是昨日之我所激烈反对的。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位子决定脑子,古今皆然。
第4节:“犬”的退化问题
  “犬”的退化问题
  晋国的乐师师旷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左传?襄公十四年》)话里的意思是管理和生养百姓不使其迷失良善的本性是君主的职责。当时一个国家的规模同后来的一个郡差不多,有的甚至仅等同于后来的一个县,君主临民,大概还不会有太过于吃力的地方。到始皇帝扫平六国,一匡天下,舍封建而行郡县,天下于是成了一家一姓之天下,若再由君主一个人来治理,就变得不大可能了。汉承秦制,所以《史记?孝文帝本纪》才会有“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的提法。
  由君主牧民到由官吏牧民,粗看似乎只是个管理权转移的问题,细究这其中的奥妙变化,对小百姓的命运之影响却大不一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小百姓原本就是君主的私有财产,由财产所有者直接司管理之责,因为财产的损益直接关系到所有者的切身利益,靠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手段来获取短期收益自然是一个高明的经营者所不屑为的,他得考虑可持续发展等较长效的问题。李世民就曾教导太子李治说:“(马)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则可有马也。”(《自鉴录》,意思是民众如牛马,不竭其力,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赋税收入。)明太祖朱元璋也同样教导太子朱标要体恤民力。饭不可一代人吃光吃尽,“但保方寸地,留于子孙耕”,当君主的都得保证自身乃至子孙后代都会有一个可期冀、可保障的收益。所有这一切,均要求他必须做长期的规划而不能着眼于短期利益。
  而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更不可能完全重叠,这就意味着有些代理人的出轨并非不可能。有些代理人可能会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委托人的嘉奖进而提高收益并确保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些代理人则会靠贪渎手段直接获取收益进而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后者之所以这么做并非毫无道理,直接动手毕竟比别人的赏赠要来的快且方便。
  清人的小说《明珠缘》,描写了一位姓冯的道台和一位姓程的中书冲突的故事,前者是一位很尽责的官吏,后者却是一位司牧制度的破坏者,一位奸贪之徒。小说第九回说到污吏程中书激发民变,众商民在冯道台的鼓动下,将他的座船打碎,金银礼物扔的扔,丢的丢,一时散尽,最后还把这个贪官用绳子捆了。事件过后冯道台去见顶头上司。抚院问他:“贵道鼓大勇以救商民,固为盛举,但如君命何?”他说:“本道为民司牧,岂可任虎狼吞噬?”
  冯道台说话的口吻很像一个尽心尽责的牧场看护,殊不知程中书同他一样,也是一位负有司牧之责的朝廷命官,并非野地里跑出来的兽类。
  我们依冯道台的意思,姑且把负司牧之责的官吏比作牧羊之犬,而把散居于四海之民比作羊,这么一来,一个颇为奇怪的公式便会显现出来,进而颠覆我们的惯常思维。那便是:导致一个王朝最终覆没的,并不是由于羊的普遍进化,进而自觉地摆脱身上的枷锁。而是因为犬的退化变质,也即原先的牧羊犬已普遍退化为吃羊的狼,就像小说中的程中书,羊们不胜其吃,只得揭竿而起。
  所以说犬的退化问题,才是危及王朝统治者们的心腹大患。
第5节:王朝的循环规律(1)
  王朝的循环规律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据说参加过元末的农民战争,应该是亲身经历了元政权的倒台和明朝的建立,对王朝更迭算是有比较切实的感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开篇,用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来概括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之所以会被一再传诵,并不是因为罗贯中真的说出了让人振聋发聩的大道理,实在是这样的循环太过于频繁的缘故。
  一个王朝的存在,就好比是一张四平八稳的椅子,影响椅子使用寿命的原因不外乎有三种:一是自然老化;二是人为的不当使用;三是出厂时的粗制滥造或是构件不合理。
  我不知道罗贯中写这句话时,是否联想到了他屁股下面的物件,不过从他斩钉截铁的态度来看,他应该是找到了某种宿命的理由。我用椅子来形容一个王朝的存在,大概还不至于太过牵强。
  如果我们有兴趣把罗贯中的那个“久”字分拆开来,加以细致的编排,很快便可得出一个一再被复制的王朝的循环模式:
第一代君主通常都会吸取前朝覆没的教训,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希望把“椅子”做得越扎实越好,这样就可以确保传代时间的久远。
  经过第一代君主的不懈努力,到王朝的第二代、第三代,往往便可走向所谓的盛世。如周有成康之治,汉有文景之治,唐有贞观之治,明有仁宣之治,清有康乾盛世。
第二代、第三代若不能走向大治,就可能转而走向灭亡,如秦二代而亡,西晋三代而亡,隋二代而亡。这里头有“使用不当”的原因,如隋炀帝的倒行逆施导致隋朝的过早夭折。也有“出厂时的质量问题”,如西晋的封建诸侯,造成八王之乱,最后引得异族入侵。还有“使用不当再加上质量问题”的,如秦以酷法治天下,弄得道路以目,再加上二世皇帝的胡乱折腾,大秦帝国的分崩离析也就不可避免。
  所谓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章句下》),即是说开国君主的英明神武,绝不会一代又一代传诸无穷,到王朝的第四代、第五代,国家承平已久,侈靡之风渐长。后来的君主,生在深宫之内,长于宦寺之手,无不天生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