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史并不如烟-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跟大家客套一下。
李世民只是跟大家客套一下,还真有人不跟他客套,这个人就是他的堂叔淮安王李神通。
李神通腾地站了起来,直愣愣盯着李世民说道:“当年起兵,我首先响应,如今论功却让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只会耍笔杆子的人排在我前面,我不服!”
李神通发炮,其实正中李世民下怀。李世民正等着拿这样一个老牌皇亲开刀。李世民望着自己的堂叔,看似温和而又不失威严的说道:“当初起兵,叔叔是第一个响应,可你也是为了自己躲避祸事;窦建德征战山东时,叔叔你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作乱时,叔叔你望风而逃。相比之下,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人运筹帷幄,策划军机,安定社稷,论功在你之上难道不对吗?你虽是朕的叔父,但无功也不能滥赏!”
李世民的话说完,李神通眼睛直扫地面,恨不得找个地下室钻进去。其他原本还有牢骚,还有不忿的都把话咽到了肚子里,连皇叔都没有资格争功,其他人就更没有资格了。
总体而言,秦王府资深旧人基本都得到重用,但并非滥用。因为李世民知道,此时的他是大唐皇帝,是一国之主,而不只是秦王府一府之主。这时的李世民要做到胸怀天下,泽被众生,就绝不能因私废公。
在此次论功行赏之后,秦王府已经成为过去,李世民用人再也没有府第的区分。无论是前太子府,还是齐王府的人,只要能用,只要有才,那么你就能成为李世民的螺丝钉。
起用魏征
魏征在历史上的名望实在太高,高过了长孙无忌,高过了房玄龄,高过了杜如晦,更被树成了“千古良臣”的典范。
事实上,我要说,魏征被严重拔高了,甚至被拔高到不像人而像仙的地步。历史上的魏征,其实很务实,很功利,很会投李世民所好。他与李世民的君臣际遇与其说是千古君臣之典范,不如说是君臣二人联袂给世人演出的政治双簧。他俩演的是相声,互为捧逗,彼此都是对方的托。
李世民为什么要起用魏征呢?一是因为魏征确实有才,二是因为魏征身上的符号意义:太子余党。
在当时,没有比魏征更大号的太子余党。当年正是他和王珪劝说李建成出征刘黑闼,抢了李世民到手的战功。再后来甚至屡次建议李建成早点动手除掉李世民,对李世民下黑手到这个程度,魏征不是太子余党谁又是呢?
原本李世民对于这个魏征也是恨之入骨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找来魏征,冷冷地扔出一句话:“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
魏征倒是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坦然模样,故作平静地说道:“太子如果早点听从我的话,就没有今天的灾难了!”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魏征与李世民的一问一答,与汉初韩信谋士蒯通与刘邦的问答几乎如出一辙,结局也有惊人的相似。所不同的是,蒯通只是免除了杀身之祸,而魏征却就此搭上了唐朝的权力快车。
看着倔强的魏征,李世民突然没有了怒火,甚至发现眼前的这个人有一点可爱。事实上,现在要杀魏征对于李世民而言太容易了,而杀了魏征又有什么意义呢?毫无意义。
李世民死死盯着魏征,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人不就是自己所需要的吗?以他的经历,终其一生是不可能与秦王府的旧将融成一体的,因为他注定进不了秦王府旧将的圈子。如果自己将他大赦,进而重用,那么他能不对自己肝脑涂地吗?此人不正是制衡秦王府旧将势力的最佳人选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他了!
李世民随即和颜悦色,对魏征以礼相待。杠头魏征没有等来杀身成仁的机会,等待的却是李世民的格外垂青,当场被任命为太子宫总管府秘书官。从此以后,你魏征就是我李世民的人了。
魏征,你愿意成为李世民的下属,无论生死,无论贫富疾苦吗?
魏征在心口刻上了三个字:我愿意。
与魏征同时被重用的还有魏征的两位前同事,被李渊发配到雋州(今四川西昌)的王珪和韦挺。王韦二人被紧急从雋州召回,一路忐忑不安下定决心杀身成仁,结果等来的却是李世民的委任状,双双出任门下省谏议大夫,从此与魏征一起成为李世民的朝臣。
第五章 目标东突厥
往日恩怨
公元五世纪后叶,突厥族开始强盛。公元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此时中原政权与突厥族直接接触的是东魏和西魏,随后是由东魏和西魏演变而来的北周和北齐。无论是哪一个北方政权对于突厥这个庞然大物都无可奈何,只能用金钱向突厥人买和平。以至于突厥可汗生活非常奢侈,奢侈之余还不忘叫嚣:“我在南方有两个孝顺儿子,我想要什么,他们就会送什么!”
突厥族的黄金时代并不长,前后也只不过三十年。三十年以后,突厥族开始走下坡路。公元582年,突厥人的好日子到头了,已经强大起来的隋朝可以跟突厥人叫板了,而突厥人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内讧了。
公元582年,突厥沙略可汗命阿波可汗南侵,结果被隋军击败。猜忌成性的沙略可汗藉口阿波可汗先行撤退,悍然袭击了阿波可汗,阿波可汗不得已只能投奔西部达头可汗,两人联合与沙略可汗对立。于是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两汗国。东突厥沙略可汗在隋北境,西突厥达头可汗在隋之西北。
分裂后的东西突厥再也没有往日的强盛,而此时,轮到中原政权隋朝发威了。隋文帝杨坚乘机出兵,专攻东突厥。东突厥屡战屡败,一度沦为隋的附庸国,尔后隋出兵大破西突厥,其余部奉隋命迁往河套一带。
然而中原政权的好景也不长,由于隋炀帝杨广太能折腾,三征辽东耗干了帝国的精力,而东西突厥则在不被人注意的情况下东山再起。公元609年,隋册封的东突厥“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立,娶隋朝义城公主为妻。随后势力不断壮大,到公元615年,始毕可汗已经有了叛隋的资本,居然把视察边防的隋炀帝杨广困于雁门。所幸有义城公主好言相劝,杨广方才得救,史称“雁门事变”。
“雁门事变”成了东突厥与中原政权的势力对抗的分水岭,自此中原政权又处于东突厥的刀锋之下。无论隋朝末年,还是李渊的唐武德年间,中原政权对于东突厥人只能卑躬屈膝,这个态势一直延续到李世民登基。
登基之初的李世民也没有跟东突厥人叫板的资本,他同样需要退让,所以有了渭水之盟。尽管唐代的史书上没有提及公元626年李世民与东突厥人谈判的细节,但是渭水之盟的背后,唐朝一定是下了血本。以至于后来李世民大破东突厥,让颉利可汗连本带利一共偿还了三千匹马,一万只羊。由此可见,渭水之盟的时候,唐朝也一定送给了东突厥大量的牛羊马匹。
登基不到两个月,东突厥人就给李世民来了这样一个下马威,这让李世民的内心非常不爽。当初老爹李渊一再对东突厥人退让让他很恼火,而轮到自己,他终于明白老爹退让中有多少无奈。现在的唐朝根本没有本钱跟东突厥死磕。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朕要让东突厥人对大唐称臣。
自此,李世民将心中的目标锁定在东突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亲力亲为,亲自引兵在显德殿前操练,每天参与操练的有数百人。他亲自担任主考官,士兵表现优异的直接赏赐弓、刀、帛,将领表现优异的则登记在册,择机提拔。每次操练之后,李世民还不忘训话:“我不让你们去干那些搬搬抬抬的体力活,就让你们好好操练射箭。平常无事时,我是你们的教官,有敌入侵时,我就是你们的将军。相信这样操练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大唐就可以永保平安!”
无疑,皇帝李世民是在营造大唐的尚武之风。在他的带动下,士兵在唐朝的地位得以提升,而能够进入皇帝亲自指挥的卫队更是当时青年的梦想。唐朝的军力在君民心中急速膨胀,在将来的某一瞬间将会集中爆发,而他们的目标之一正是东突厥。
东突厥的多米诺骨牌
渭水盟誓后,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踏上了回家路,这样的情形对他而言已经很熟悉,这一次只不过是昔日重现。心情不错的阿史那咄苾怎会想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对唐朝耀武扬威,因为从此时开始,他已经走下坡路了,因为他的内部已经出现问题。
东突厥的人心向背形势,如同多米诺骨牌,只要有人开了头,骨牌倒下的态势就无法避免。
引发东突厥骨牌倒塌的人其实是个熟人,定杨天子刘武周的老部下苑君璋。
刘武周殒命之后,苑君璋继续盘踞在东突厥的屋檐下,担任东突厥进攻中原的向导,公元623年东突厥人袭击马邑就是他带的路。原本苑君璋准备跟着东突厥人一条路跑到黑,可是手下人却不这么想。他的手下都是汉人,这些汉人向往的是李渊的正统唐朝。因此这些人纷纷抛弃了苑君璋转而投入了唐朝的怀抱。而遭遇手下抛弃的苑君璋一看自己要成为光杆司令,索性也向李渊表明了投降的愿望。
在李渊将免死金券送到苑君璋面前的同时,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使节也到了。他们也是来做苑君璋工作的,他们希望苑君璋继续留在东突厥的阵营当中。拿不定主意的苑君璋咨询自己的亲信郭子威,郭子威给苑君璋支出了一招,说道:“如今东突厥强盛,应该向它靠拢,不过在靠拢的同时还要等待天下的变化,不能任由别人摆布!”
郭子威的话给苑君璋定了位:先挂靠东突厥,再随机应变!
时间过的很快,一直处于随机应变状态的苑君璋时刻都在观察着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动态,在他看来,东突厥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随时有可能分崩离析,况且阿史那咄苾的领导能力非常糟糕,国势不会长远。
公元627年五月,看透了阿史那咄苾的苑君璋放弃与东突厥的挂靠关系,转而向唐朝投降。随即他被任命为隰州都督、芮国公,而苑君璋的反水也在无意之中推倒了东突厥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事实上,东突厥走下坡路完全是阿史那咄苾自己作的。
原本东突厥人性情敦厚,民风淳朴。因为文化水平比较低,政治法律反而简单明了,即便如此东突厥汗国的运营也比较正常,向心力也非常强。然而自从阿史那咄苾重用汉人赵德言之后,东突厥汗国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
风俗被强令更改,习惯也被强令更改。政令也不再简单明了,而是繁琐不堪,这让本来习惯简单生活的人民有些恼火。而更令他们恼火的是,阿史那咄苾越来越信任外族人,反而对本族人非常疏远。更要命的是,获得阿史那咄苾信任的那些外族人趁机搞起了贪污,这让东突厥人更加气愤。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东突厥人的愤怒慢慢积累的同时,老天也跟阿史那咄苾过不去了,东突厥汗国的上空下起了多年不遇的大雪,都说瑞雪兆丰年,可这大雪得有个度,要是连续下一两个月都不带停的,那就是大雪成灾了。
很不幸,阿史那咄苾遭遇的就是成灾的暴雪,积雪厚达数尺,本来连年征战就没有多少储备,这下成灾的大雪更让东突厥人的日子雪上加霜。要知道东突厥人靠的主要是牧业,而雪太多了,牲畜会冻死。更可怕的是大雪封山,储备的草料用完,成批的牛羊只有饿着肚子等死的份了。
这一年,东突厥人的牛羊冻死饿死不计其数,损失惨重。而令他们更心痛的是,他们的可汗阿史那咄苾居然在这个时候还增加了赋税,理由是可汗家也没有余粮啊!真是不让人活了。
东突厥汗国的灾情牵动着唐朝上下的心,别误会,他们不是准备援助,而是在研究作战的时机。
李世民向左仆射萧瑀、右仆射长孙无忌询问:“颉利现在是老糊涂了,马上就要完蛋了。现在打他吧,有点背信弃义,不打吧,又错失良机了。”意思是说,颉利可汗的日子很难过,趁这个机会出兵吧,碍于去年刚跟他渭水盟誓,不出兵又恐怕丧失机会,该怎么办呢?
左仆射萧瑀主张出兵,一雪前耻,而右仆射长孙无忌却说道:“东突厥人没来侵犯而我们却去攻打,有些背信弃义,不是王者之师的做法!”
事实上,长孙无忌的话是装大尾巴鹰的,“王者之师”的论据并不足以打动李世民,只不过久经沙场的李世民比他们看的更远。他知道,此时的颉利可汗尽管国内生活困顿,但还没有到分崩离析的地步,此时出击并非良机,弄不好还会激起东突厥人同仇敌忾。
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可以慢慢耗掉了东突厥人的锐气。
随着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威信的日益下降,原本依附于他的薛延陀部落、回纥部落、拔野古部落先后效仿苑君璋,转身背叛。以前高高在上的颉利可汗已经被他们在心中抛弃,从此这些部落不再效忠于东突厥,而颉利可汗更不能像以往一样对他们指手画脚。
一个苑君璋背叛不算什么,然而三大部落一起背叛,这让阿史那咄苾恼火到了极点,盛怒之下派出自己的侄子阿史那欲谷率十万大军攻打回纥部落。没想到马鬣山一战,阿史那欲谷的十万大军居然被回纥酋长药罗格菩萨的五千骑兵击败,十万大军被五千骑兵打的满地找牙。
回纥酋长的五千骑兵一直追到了杭爱山,顺便还劫掠了大批东突厥的部属。本着“有便宜大家占”的原则,薛延陀部落也趁机出兵击败了东突厥四名将军带领的军队。几番打击下来,阿史那咄苾锐气被打没了,眼看着回纥部落和薛延陀部落的挑衅,他却一声叹息,无能为力。
其实阿史那咄苾对回纥部落、薛延陀部落的挑衅无动于衷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唐朝。阿史那咄苾知道,回纥和薛延陀部充其量只是捣乱,而唐朝一旦发兵后果可能就是灭国。基于此,他忍下两口恶气,把关注的目光死死的放在唐朝,他甚至直接以狩猎之名率兵到了朔州边境,不为别的,只为加强对唐朝的防御。
阿史那咄苾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此时的唐朝也正将矛头对准了东突厥,这支矛迟早会从大唐戳出,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此时唐朝鸿胪卿郑元寿奉李世民之命出使东突厥,回国之后立刻向李世民禀告:东突厥百姓饥饿,牲畜枯瘦,亡国不会超过三年。
对于这个报告,李世民非常认同,事实上,这与他先前盘算的时间相差无几,看来三年之内有望解决东突厥了。
李世民的三年计划知道的人并不多,多数大臣还蒙在鼓里,大臣们听到郑元寿的汇报后,一个个摩拳擦掌,纷纷建议李世民趁机出兵,攻打东突厥。
此时的李世民早已胸有成竹,怎么会因为众臣的建议就改变自己的计划。李世民冲众臣摆摆手,“刚跟人家结盟就违约,不信;利用天灾去攻击,不仁;乘人之危去取胜,不武。”
李世民用“不信、不仁、不武”回绝了众臣的建议,并表明一定要等到东突厥有罪再行攻击。事实上,这些话就如同电视购物的广告,不是糊弄人的,就是糊弄鬼的。李世民之所以不出击,不是因为“不信、不仁、不武”,只是因为时机不到而已。
君心似海,深不可测,此言不虚。
突利可汗的求救信
老鼠向猫发出了求救信,如果是你,你信吗?李世民信,我也信!
向李世民发出求救信的居然是阿史那咄苾的侄子、亲密战友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阿史那什钵苾为什么要向李世民发求救信呢?因为他在他叔叔的手下快活不下去了。
原本在东突厥汗国,阿史那咄苾是大可汗,是整个汗国都认可的大可汗。而阿史那什钵苾在幽州以北设立王庭称小可汗,管理汗国东方的领土。东突厥的政治体系有一点松散联邦的味道,大可汗是名义上的最高首领,而小可汗则是接受大可汗领导的区域首领。只不过大可汗与小可汗的关系并非中原政权那种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而已。
本来突利可汗在幽州以北设立王庭的日子过的很舒服,没想到随着颉利可汗威信日益扫地,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突利可汗治下原本也有奚等数十个部落受他管理,然而随着东突厥汗国日薄西山,这些部落纷纷投入了蒸蒸日上的唐朝怀抱。如此以来,颉利可汗自然对突利可汗非常恼火,因为部落流失就意味着赋税流失,收入减少,等于断了财路,颉利可汗当然要大动肝火。
这些部落刚流失,薛延陀部落和回纥部落就开始向颉利可汗发难,颉利可汗派出侄子阿史那欲谷率领十万大军结果被回纥部落打的满地找牙。不甘心失败的颉利可汗再次派出突利可汗进行讨伐,没想到突利可汗这个侄子跟阿史那欲谷一样,又被回纥部落打的狼狈不堪,最后只剩突利可汗一人骑马逃出了战场,其余手下不是阵亡,就是被俘虏。这让气火攻心的颉利可汗火上加火。
火爆脾气的颉利可汗盛怒之下将不争气的侄子突利可汗关押了十几天,还动不动拿皮鞭抽打解气。十几天下来颉利可汗的气解了,突利可汗的心却动了,他再也不想跟随这样的大可汗,他再也不想认这样的叔叔。
随后的几个月,颉利可汗依照惯例向突利可汗征兵,而突利可汗却不动声色跟他装起了糊涂,既不回绝,也不应征,就让颉利可汗自讨没趣,下不来台。而私下里,突利可汗加强了与结盟兄弟李世民的联系,在给李世民的信中他居然说:想去长安朝见。
突利可汗与李世民结为兄弟是在公元624年八月,当时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联合进军到了五陇阪(今陕西彬县)。早就知晓东突厥并非铁板一块的李世民与突利可汗取得了联系,利用其叔侄二人的相互猜忌趁机与突利可汗结成了兄弟。随后颉利可汗得知二人背着自己结为兄弟便对侄子突利可汗不再信任,联合作战无从谈起,十几万联合大军被李世民的结拜给瓦解了。
现在结拜兄弟的信送到了长安,李世民喜不自胜。在他看来,这是大唐国力强盛的标志,东突厥的小可汗要向大唐皇帝求援了,这在以前不敢想象。
好事总是一件连着一件,就在李世民还在为上一封信喜悦的同时,突利可汗的又一封信到了。这封信的口气比上一封信更加谦卑,更加迫切,因为他已经遭到了颉利可汗的攻击,处境非常糟糕。
看完信,李世民有些为难,与突利可汗他有兄弟之约,兄弟有难不可不救;而与颉利可汗,他又有渭水盟誓在先,究竟怎么办呢?李世民一时拿不定主意,兵部尚书杜如晦站了出来,说道:“东突厥不讲信义,早晚会反叛的。现在不趁着他们混乱收拾他们,将来后悔的是我们。”显然杜如晦不赞成遵守所谓的“渭水盟誓”,既然东突厥内乱,那么何不趁乱出兵?
杜如晦的话是对的,李世民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在他看来东突厥的乱还没有到极点,不着急,我们还可以再等一等。
殊途同归的梁师都
李世民没有给突利可汗答复,也没有与颉利可汗翻脸。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而敌人和朋友其实是可以不断转换的。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四月二十日,一个部落从敌人变成了朋友,这个部落是原本归顺东突厥的契丹部落。这一天契丹部落正式归顺唐朝,敌人也就变成了朋友。
契丹部落的背叛让颉利可汗非常恼火,他实在不愿意看到归顺的部落一个个离他而去,因此派出使节与李世民来谈一笔交易:唐朝把契丹部落交给东突厥处置,东突厥将唐朝痛恨的梁师都交给唐朝处置。
点对点的物物交换,用梁师都换契丹部落,听上去还不错,然而这笔交易还是让李世民否决了。契丹与突厥是两个种族,突厥凭什么要回契丹。至于梁师都,他只不过是大唐锅里的一条鱼,抓住他,只是时间问题。
后来的事实证明,颉利可汗的换货合同确实是不成立的,因为李世民略施小计就征服了梁师都,压根用不着跟颉利可汗交换。
说起来,唐朝惦记梁师都不是一天两天了,唐朝的士兵想死梁师都了。
要说这个局面还是梁师都自己造成的,他自从造反那天起就寄居在东突厥的屋檐下。历次东突厥入侵中原,都少不了梁师都这个向导。李世民恨透了这个向导,也想死了这个向导,几次写信规劝,梁师都就是不搭理,没有办法,李世民只能来硬的了。
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和司马刘兰成受命清理梁师都,为了梁师都,两个人还是花了一番心思。
首先,刘旻不断从本部派出轻骑兵,深入梁师都所谓的梁国国境,这些骑兵的任务只有一个:践踏庄稼,让梁师都吃不上粮;
其次,刘旻又派出一批闲人,他们的身份是间谍。这些闲人间谍专门钻营梁师都的核心层,任务就是挑拨梁师都与手下的关系,总之让梁师都的梁国形势越乱越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经过间谍们的忽悠,梁师都的手下人心思变,准备投奔唐朝的人越来越多。手下大将李正宝甚至计划发动政变,准备擒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