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史并不如烟-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隆基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把刀。

刀!一刀两断!随后,荆州长史崔日用也来了,他同样劝李隆基动手,并且建议动手之日一定要先收取禁军兵权,然后再铲除逆党,先后顺序一定要分清楚。

李隆基点了点头,随即将崔日用留在了长安——别回去了,就地当吏部侍郎吧!至此,李隆基已经下定了决心: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斗垮太平公主一党,那就让他们的肉身消失吧!公元713年七月初,右散骑常侍魏知古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太平公主计划于本月四日作乱,令常元楷、李慈以羽林兵突入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在南衙(政府所在地)举兵应之。

时间、地点、人物,全齐了,看来对方准备动手了!有道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完全相信史书的记载,我们多半是无法得知真相的。

以上这些记载向我们表明:李隆基之所以要铲除太平公主一党,其实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被迫自卫。

这个说法,是不是跟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有些相像呢?都是强调对方已经起了杀机,而本方是出于自卫,而且是标准的正当防卫。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怎么说都是本方有理,毕竟对方已经是死人了,你见过死人写国史吗?综合分析,魏知古带来的这条消息可能是假的,为的就是激发李隆基一方的斗志,进而提高起兵的胜算。

得到魏知古的消息之后,李隆基随即召集了自己一方的官员。

相比于太平公主的阵营,他的阵营多少有些寒酸,其中的多数,都是跟他拐弯抹角的兄弟或者亲戚。

主力名单如下:岐王李范(兄弟)薛王李业(兄弟)兵部尚书郭元振(大臣)中书侍郎王琚(大臣)龙武将军王毛仲(家奴)殿中少监姜皎(大臣)太仆卿李令问(大臣)尚乘奉御王守一(大舅哥)内给事高力士(贴身宦官)果毅李守德(亲信)这就是李隆基起兵的主力名单,有兄弟,有大舅哥,有贴身宦官,还有几个比较得力的大臣。

在这份名单中值得说道的是王毛仲。

他本来是高句丽人,后来成为李隆基的家奴,在唐隆政变时预定的名单上就有他,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居然脚底抹油溜了,直到政变后数天,他才露头,又回到了李隆基的身边。

李隆基非但没有怪罪他,还将他一直留在了身边。

这一次,居然又把他列进了名单。

这一次,王毛仲靠得住吗?这一次,王毛仲没有辜负李隆基的信任。

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开始动手,他的身后是这些核心成员,在这些核心成员后面,则是王毛仲调集的三百多人和三百匹马,这就是李隆基起兵的全部家当。

按说这个阵容有点寒酸,但李隆基的心里却很有底,因为此时此刻,他的身上穿着一件普天之下最合法的外衣——皇帝的龙袍!如果是太子李隆基率领三百余人进宫,那就是逼宫作乱,而现在皇帝李隆基领兵,这就不是作乱,而是清理门户!领兵起事的李隆基一路畅通无阻,从武德殿入虔化门后,他命人召来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和代理右羽林将军李慈,只说了一个字:斩!随后,李隆基又到了内客省(礼宾馆),火速逮捕了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

接下来李隆基来到了朝堂,一进门便看到了萧至忠和岑羲,没有二话:斩!尚书左仆射窦怀贞消息灵通,提前溜了,不过跑进山沟之后自觉没有生路,就在一棵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即便这样李隆基还是不准备放过他,命人割下了窦怀贞的脑袋,并且赐了一个姓:毒!事情异乎寻常地顺利,看来有无合法外衣的差别实在不小。

不过毕竟是三百多号人在乱哄哄地闯宫,还是惊动了太上皇李旦。

李旦知道这是李隆基起事了,但他并不知道李隆基的底线,万一这孩子……这时李旦的身边还有一些大臣,于是李旦高喊一声:愿意助朕者留下,不愿意的走!片刻犹豫之后,大臣们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作鸟兽散,一部分拥着李旦跑到了承天门。

兵部尚书郭元振原本是支持李隆基的,而在这个时候,他却护着李旦一起跑到了承天门。

这是为什么呢?或许是他的职责使然。

身为兵部尚书,如果不能救君于危难之中,那还算一个合格的兵部尚书吗?正是一念之差,郭元振临时跑到了护送李旦的一边,并且一起登上了承天门。

承天门上,李旦命人写下了在场大臣的名字,这份名单,就是将来论功行赏的证物。

承天门下,李隆基已经带兵扑了上来。

对于这段历史,李隆基遮遮掩掩,但是历史的真相还是若隐若现。

实际上,李隆基不仅与太平公主有矛盾,与父亲李旦也有矛盾。

虽然李旦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但在李隆基看来,父亲李旦的态度是暧昧的,正是他的暧昧态度,导致自己处处受姑姑掣肘。

如果父亲旗帜鲜明地站到自己一边,那么姑姑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他偏偏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李隆基这次起兵,目的是一箭双雕:一只雕是姑姑太平公主,另一只雕便是父亲李旦。

他既要一举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同时也要逼父亲彻底让位,成为一个真真正正有职无权的太上皇。

父子两人就这么在承天门上下对峙,场面一时僵化,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和事佬儿,出来给李旦、李隆基父子披上一块遮羞布。

到哪里找和事佬儿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兵部尚书郭元振啊!别看了,没错,就是你。

郭元振此刻也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和一把稀泥了,于是便上前一步说道:皇上刚才是奉您的命令诛杀窦怀贞等人,现在已经没事了,陛下不必惊慌!李旦虽然受到惊吓,但他很快反应了过来,自己下没下过诛杀窦怀贞的诏书他比谁都清楚,不过事到如今,他只能顺坡下驴了。

李旦点点头说:好,很好!然后李隆基便登上了承天门,父子相见,双方都五味杂陈。

这种复杂的感觉,可以参考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相见。

还是那句话:皇家的父子,是世界上最不正常的父子。

一天之后,李旦下诏:自今以后,所有军国大事一律由皇帝处理。

朕追求清静无为,修心养性,以遂平生心愿。

至此,李旦由一个管大事的太上皇,彻底转变成了不管事的太上皇,他也是继高祖李渊之后,唐朝的第二个太上皇。

不过他并不孤独,后面还有两个呢。

讽刺的是,这接下来的一个,就是他的皇帝儿子李隆基。

机关算尽太聪明说了半天热闹,太平公主哪去了?她跑了!眼看苗头不对,她便一溜烟地跑到了山上的寺庙之中,躲了整整三天。

然而太平公主知道,这种事情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是没有意义的,天下之大,已经没了她的藏身之处,只能回去找侄子李隆基再碰碰运气了。

回来之后,太平公主便听说了李旦彻底退位的消息,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劫难逃了:如果李旦没有彻底退位,自己还有一线生机,现在李旦已经退位,自己的前路一片漆黑。

千算万算,还是让侄子给算计了,自己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误了自己的性命。

回想当年的唐隆政变,从那时起自己就犯下了一个错误,就不应该把自己那位软弱的哥哥推上皇位。

本来是把他们爷俩请来给自己打工的,现在人家翅膀硬了,自己却无家可归,无路可走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就像是大梦一场,辉煌过,没落过,得意过,失意过,现在,这一切都要结束了。

在绝望中,太平公主在家中自杀,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也结束了为他人做嫁衣的一生。

与太平公主一同结束生命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

在太平公主三个儿子中,只有薛崇简成为漏网之鱼,各种缘由,主要是因为他曾经跟李隆基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而在那之后,他一直站在李隆基一边,而不是自己母亲一边。

不过从此之后,漏网之鱼薛崇简再也不能姓薛了,他只能跟李隆基的姓了——李隆基说,你跟他们不一样,朕就赐你姓李吧。

不知道薛崇简在谢主隆恩的同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他是在庆幸自己站对了队,还是欲哭无泪呢?在太平公主之后,另外两个聪明人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们分别是太子少保薛稷和中书令崔湜。

薛稷在唐朝历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他工于书法,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称初唐书法四大家。

他的书法师傅是褚遂良,他的曾祖父是隋朝名臣薛道衡,而他的外祖父更有名——唐朝名臣魏征。

薛稷原本在李旦的手下混得不错,他的儿子还娶了李旦的女儿,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

李旦二次登基之后,薛稷更是受尽恩宠。

然而,在站队的问题上,六十多岁的薛稷没有擦亮双眼,一不小心就站到了太平公主那一边,结果这次不小心,将他的一生断送,最终被李隆基赐死,一代书法大家就这样告别了人世。

在薛稷之后,聪明人崔湜也宣布报废了。

他的人生,定格在了四十二岁。

原本崔湜还是有翻身的机会的。

李隆基起兵之前,一度想将崔湜收为己用,可惜大好的机会被崔湜错过了。

在他晋见李隆基之前,他的弟弟崔九(崔涤)提醒他:皇帝问你什么,你一定要如实回答!结果崔湜不以为然,便错过了解套的机会。

李隆基起兵成功之后,崔湜也受到了清算。

不过相比于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李隆基认为他的危害不大,只是以他曾经与太平公主上床为由,将其流放到了窦州(广东信宜市)。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流放的路上,崔湜一直在庆幸自己捡了一条命。

然而,崔湜的庆幸并没有维持多久,不久,他的庆幸就到头了。

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在临处斩前把崔湜给咬了出来,他悲愤地说道:叛乱的密谋最先是崔湜提出来的,现在我要被处斩,而他却还活着!崔湜完了!随后,宫女元氏又招供:崔湜曾经授意自己下毒毒害皇帝!!神仙也救不了了。

不久,已经走到湖北荆州的崔湜接到了新的处罚:勒令自杀!聪明人的日子走到头了!到这时,李隆基的宰相班子空了一大半: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全都作了古,他们都是聪明人,只可惜选错了主子,站错了队。

如果他们地下有知,他们应该会羡慕同样由太平公主推荐的陆象先了——人家为什么立场那么坚定,出淤泥而不染呢?历史事实证明,陆象先的处世哲学他们学不了。

陆象先除了平时谈吐高雅,给人高人一等的感觉外,在关键时刻,他的品格更是令世人敬仰。

前面说过,危难时刻,李旦曾经大喊一声助朕者留,不者去,并且留下了一份跟随李旦登承天门的名单。

起兵结束之后,李隆基派陆象先去找这份名单,他要看看到底有哪些人,在关键时刻站到了太上皇那一边。

然而陆象先却空着手回来了。

李隆基好奇地问:名单呢?陆象先说:烧了!烧了,陆象先你有没有搞错?李隆基顿时大发雷霆。

没想到陆象先却一脸平静:起兵之时,惊恐慌乱,那些保护太上皇登承天门的官员是忠君之事,救君之难。

陛下何苦再追查,难道君王有难,一个个都逃跑才是对的吗?义正词严,掷地有声,陆象先的一番话,让李隆基没了脾气。

本来还想追查,现在只能不了了之了。

这就是陆象先,既有原则,又机智过人,怪不得正品崔湜栽了,而他这个买一赠一的赠品却依然屹立在朝堂之上。

总结陈词:崔湜是小聪明,陆象先是大聪明。





第六章 彻底退位


来来往往重新洗牌公元713年七月四日,随着太上皇李旦的彻底退位,唐朝历史进入了真正的李隆基时代。

从这时起,李隆基开始洗牌。

在李隆基起兵之前,朝中总共有七名宰相。

经过李隆基的整肃,现在只剩下三名,分别是陆象先、郭元振和魏知古。

这三个人会继续留在李隆基的朝堂之上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久李隆基接见了陆象先,对于这位陆宰相,他已经神交已久了。

陆象先当初是作为太平公主买一赠一的赠品进入宰相行列的,碍于面子,他还是经常参加太平公主组织的宰相聚会。

在一次聚会中,太平公主提议将李隆基废黜,与会的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当即表示同意,唯独陆象先却提出了反对意见:既然太子是因为建立功勋而被立的,那么要废就必须是有罪才能废,而现在太子并没有罪,公主却提议废黜,我陆象先不敢苟同!后来这句话辗转传到李隆基耳朵里。

这次接见,他说了一句话,让陆象先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天气寒冷才知松柏不凋,先生您做到了!按理说,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陆象先理应受到李隆基的继续重用,然而事与愿违,十余天后,陆象先就被免去了宰相职务,改任益州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从此他的人生与大唐王朝宰相再无交集。

虽然陆象先从此之后再没有担任宰相,但也不影响他青史留名。

在他担任地方官员任内,一向主张宽仁施政,与民生息,并且留下了一句名言: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扰之。

庸人自扰即由此而来。

开元二十四年,七十一岁的陆象先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李隆基给他的谥号为文贞。

在陆象先之后,淡出宰相行列的是兵部尚书郭元振。

他的出局看上去有些冤。

原本在李隆基起兵成功后,郭元振被当做功臣晋封为了代国公,享实封四百户,赐物一千段。

从这个赏赐来看,李隆基确实把郭元振当成了功臣,郭元振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错觉一直延续了三个月。

三个月后,李隆基翻脸了,起因是一次阅兵。

公元713年十月十三日,李隆基在骊山之下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参加阅兵的有二十万人,旌旗绵延五十里。

李隆基的脸上一片阳光灿烂,他对眼前的大场面非常满意。

然而随着阅兵的进行,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从阳光灿烂转化为晴间多云,最后转化成了阴云密布:军容不整,兵部尚书罪无可赦!这就是诚心找茬了,找的就是兵部尚书郭元振的茬。

一声令下,刚刚还在陪同检阅的兵部尚书郭元振就被五花大绑地押到了军旗下,李隆基要将他问斩治罪。

这时刘幽求和张说一看不好,赶紧跪下来替郭元振求情:郭元振有大功于社稷,不能杀,请陛下开恩。

李隆基勉强同意了:不杀也行,那就流放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吧。

流放郭元振后,李隆基还不解气,又命人将给事中、代理礼仪官唐绍问斩,理由是由他制定的军礼不够严谨,导致军容不整。

本来李隆基嚷嚷着要将唐绍问斩只是虚张声势,为自己扬威,出出气而已,并不是真想要他的脑袋,因此,只要有人出来为他说一下好话,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这时一员将领——金吾卫将军李邈站了出来。

只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高喊了一声:得令!一挥手:斩!李隆基的虚张声势演砸了,他没想到金吾卫将军李邈居然是这么个死心眼,根本没看出里面的阵势。

君无戏言,李隆基只能将错就错地任由士兵将唐绍处斩,只可惜唐绍白白赔上了一条命,怪只怪李邈给个棒槌就当针(真)了。

不久,李隆基给李邈下了一道诏书:免除所有官职,回家养老,永不起用!拍马屁是个技术活,李邈这样的死心眼玩不来。

同唐绍的冤死相比,郭元振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他本以为自己会成为李隆基的肱骨之臣,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就被推下了万丈深渊。

他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皇上。

谁让你不好好站队呢?!答案就在三个月前的承天门上。

李隆基起兵时,按理说他是李隆基的人,而他却保护着太上皇李旦跑到了承天门,虽然保护太上皇是忠君之事,但这个举动,却给了李隆基这样一个印象:郭元振是太上皇的人。

不是李隆基自己的人,李隆基还会用吗?想都别想。

只是当时形势需要,需要给群臣树立一个榜样,李隆基这才不得不把郭元振树为了典型,并给予一系列封赏。

实际上,这都是做给群臣看的。

还有一点,那就是郭元振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他亲眼见证了太上皇李旦和皇帝李隆基的最后博弈,只要他在李隆基面前出现,李隆基就会想到当天的承天门。

结合以上两点,郭元振的宰相生涯就到头了。

被流放新州不久,李隆基给了郭元振一个台阶,将他委任为了饶州司马。

然而这个台阶对于郭元振来说是不够的,这位从武则天时代就兢兢业业的老臣一直心绪难平,耿耿于怀,结果在前往饶州赴任的路上即告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十年后,李隆基追赠郭元振为太子少保,算是给了他一个事后补偿。

山歌里说,山路十八弯,或许在李隆基的心里,有八十道弯。

郭元振之后,硕果仅存的宰相便是魏知古了,他的处境还算不错,虽然李隆基免去了他的宰相职务,但还是将他派往东都洛阳主持选官工作,相比于陆象先、郭元振,也算得到了重用。

如同麻将,一局过后,前面的牌被推倒,李隆基仔细地洗了一下牌,然后又竖起自己的新牌:刘幽求、张说、姚崇。

翻身做主一朝天子一朝臣,用在李隆基和刘幽求身上尤其合适。

在七月四日之前,刘幽求还是流放封州的要犯,靠着桂州都督王晙的保护才勉强保住了一条命,苟延残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都需要买份保险。

七月四日之后,刘幽求拨得云开见日明,他的主子李隆基终于将帝国的权柄全部握在了手中,刘幽求的好日子也随之来临了。

八月二日,流放犯刘幽求被擢升为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大事,他再一次成为了宰相。

某一年的春节晚会上,黄宏有一句经典台词:你要是能从街道办,跐溜升到国务院,全家跟着都灿烂。

相比于刘幽求,从流窜犯到国务院,一切都来得那么理所当然。

与刘幽求一样,曾经被太平公主和崔湜排挤到洛阳的张说也翻身了,由尚书左丞直接擢升为中书令,再次成为宰相。

张说这个人也很神奇,他的一生先后三次出任唐朝宰相,这是他第二次当宰相,多年之后,他还有一次当宰相的经历。

现在刘幽求、张说已经各就各位,该到姚崇了。

姚崇也是一个老熟人了,在唐朝,诸多宰相中,他的知名度至少可以排到第三位的。

而他前面的两位,则是著名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唐太宗贞观年间的一对宰相组合,而姚崇则跟宋璟组成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最佳宰相搭档。

很难说这两大宰相组合到底孰高孰低,毕竟所处时代不同,硬要比较,那就是韩复榘他爹的关公战秦琼了。

公元713年的姚崇已经六十三岁了,这个老资格的大臣已经走完了人生的大部分旅途,他的一生经历比较奇特,仅是名字就变来变去的。

姚崇本来不叫姚崇,而叫姚元崇。

姚元崇这个名字一直叫到了五十余岁,却再也叫不了了,因为武则天不让他叫了。

管天管地管空气,难道还管姚崇的名字?武则天并非空穴来风,她是有原因的。

原来这个时候,正好突厥的叱利元崇向武则天的周朝进攻。

武则天非常讨厌听到他的名字,于是就让姚元崇改了名字,省得与那个突厥人相提并论。

这一改,姚元崇就改为了姚元之:《旧唐书》上说,姚元之是武则天赐的名字;《新唐书》则说,元之本来就是姚元崇的字,只不过此后不叫名了,直接叫字。

等到李隆基将年号改为了开元,姚元之也不能叫了,得避讳,中间的元字只能收藏了。

而此时武则天早已作古,索性姚元之又将名字改回姚元崇,再把中间的元字收藏,六十三岁的老头终于有了不需要再改的名字——姚崇。

说完姚崇的名字,再来说姚崇的第三次拜相。

姚崇和张说一样,一生中也是先后当过三次宰相。

第一次当上宰相,是武则天的时代,当时的职务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第二次当宰相,是睿宗李旦登基之后,职务依然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在与宋璟一起打压太平公主不成后,姚崇和宋璟便被赶出了长安,担任地方刺史,这一任就是两年。

李隆基登基后,开始洗牌,他将原来的七名宰相清洗干净之后,就把刘幽求和张说推上了前台,不过他最大的目标是姚崇——如果能让姚崇出任宰相,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时代就有可能来临。

十月十四日,骊山阅兵一天后,李隆基来到渭川打猎。

按照惯例,天子巡守时,方圆三百里的地方官都有义务前去面圣。

姚崇正准备动身,结果李隆基的使节却先到了:陛下想见你,请速速动身。

经验老到的姚崇知道,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召见,既然召见,就一定有大事发生,他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想好了应对之策。

君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