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鹿崇祯末年-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现在我们只有靠自己了。”王绍禹不无悲壮的说。“洛阳城内不还有数千人马呢吗?都给我长点精神,如果能够守住洛阳。寡人将上题本,保奏你们,让皇上重重赏赐你们。”
王绍禹见福王还用虚无缥缈的重赏来激励自己,不由大为生气,只是他不敢与福王发脾气,只好带着祈求的语气说:“殿下,现在城中守军已经数月没有发饷,士气低落,近日军中也有怨言,请殿下速发几万饷银,以固军心。不然……”
福王看到王绍禹再次提到军饷之事,不由冷哼了一声,漫不经心的说:“寡人不过一个藩王,你们军队欠饷,应该找总理大臣孙传廷要,怎么都来找我。”
“殿下,总理大人刚移驻开封,不说他没有,就是他有军饷,现在也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吗。”
福王挪动了一下肥胖地身体,喘着粗气说:“钱,钱,一说守城,你们就朝我提钱。大明花那么多银子养着你们,难道到喂给了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的时候,大家你好我好,谁也不说什么,怎么一到用兵,就这个事,那个事的都出来了。”
王胤昌见王绍禹眼睛都快瞪出来了,恐怕他控制不住自己,忙朝着福王说:“殿下,你也应该知道,军队欠饷自神宗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到现在已经成了痼疾。不打仗还好,但是一打仗没有钱,哪有士兵会听你地命令,请殿下体谅一下下官的难处。”
“难、难、难,你们就知道自己的困难,你可知道寡人的困难,王府又不是摇钱树,王府现在已经入不敷出了。”
“殿下,纵使有钱难买命,要是没有银子恐怕没有兵会愿意守城,到时候洛阳城破,殿下的钱能保的住吗?万安王就是前车之鉴啊。”看到福王仍是一毛不拔,王绍禹的口气渐渐硬气起来。
听到王绍禹提起万安王,福王的心里也不由打了一哆嗦,他当然听说了万安王的事情。当李自成攻打永宁的时候,城中地万安王和乡绅仕宦也不愿意出钱,致使兵士无心守城,李自成轻而易举地便攻破了城池,最后将万安王斩首。兔死狐悲,福王叹了一口气,带着无奈地口气说:“好吧,既然你们有难处,寡人也体谅体谅你们。”
听到这个话,王绍禹等人精神不由一震。如果有了银子补发军饷,那么凭着洛阳城之坚,他们有信心守上一两个月。如果能守上一两个月,那么田羽也该攻破虎牢关了,到时候孙传廷一来。自己就能卸下这副重担了。到时候即便天塌下来,自有个大地扛着。
“念众军守卫城池劳苦,寡人赏一千两银子犒赏好了。”往外拿银子就像要福王的命,一千两银子废了他九牛二虎之力,说完大口地喘气。
福王这句话一出口,将王绍禹等人刚构筑好的梦境一下子打破,王绍禹急着说:“殿下,全城数千将士。一千两银子如何够,再说又集结了那么多青壮。这一千两银子下官实在是无法向将士们交代。恐怕这一千两银子不但提不起士气,反而会更加打击士气。”
“那怎么办?寡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地。也是一分一分赚回来的。”
“请殿下三思。”王胤昌几乎带着哭音。
看到王胤昌的样子,福王又想了一下。大声说:“三千两,三千两可是够了吧。”
“殿下。”王胤昌匍匐于地,连连叩头,声泪俱下:“殿下,现在已经是生死关头,请殿下再多赐一些银两。”
福王看到王胤昌如此,不由大怒,一把将身后为他按摩的太监推开,大声说:“王胤昌,你休要逼我。再逼我一两银子也没有。”
“殿下。请你为身家性命着想。没有银子洛阳城朝夕不保啊,下官之命不过一草芥而已。可是殿下天潢贵胄,岂能**于贼。”
福王无力的摆了摆手:“罢了。罢了。寡人出银子一万两犒赏大军,再多一两就没有了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王胤昌等人便不再恳求,叩头辞出。王绍禹刚回到总兵衙门不久,副王府地太监就押着一万两银子送来。王绍禹将一万两自留了二千两,给了副将刘见义一千两,又给王胤昌送去三千两,剩下的四千两用来犒赏守军。王绍禹手下的军官又是层层克扣,最后发到普通士兵手上的银子不过一钱多一点。而那些被召集来的青壮更是少,每人才得到五分左右。这样一来,大军骂得更凶,已经毫无斗志。王绍禹却充耳不闻,守城的事情听天由命。
虽然王绍禹已经将守城的事情托付给上天,但是吕维祺却仍然四处奔走,为守卫洛阳摇旗呐喊。吕维祺自从南京兵部尚书任上卸任后,便回到洛阳老家,建立书院,讲学布道,在洛阳缙绅中颇有声望,因此虽然洛阳城已经岌岌可危,但是吕维祺却没有打算逃离洛阳,而且百般想法守卫洛阳。听说福王召见了洛阳城中的文臣武将,忙赶到王绍禹地总兵衙门。
王绍禹听说吕维祺来访,连忙将吕维祺让入大堂。吕维祺也不和王绍禹客套,开门见山的说:“这次见福王,福王可曾拿出银子发饷。”
王绍禹因为截留了一部分,因此含糊的说:“发了,发了,现在兵士们已经得到饷银,士气有所增长。”
吕维祺听完不由抚掌说:“这下好了,只要众兵士齐心,凭着九朝古都的优势,李自成破城难也。不知道王大人对洛阳城守卫布置地如何。”
王绍禹知道吕维祺素来知兵,不敢怠慢,忙胡诌了起来,当然王绍禹能够当总兵,也是有两把刷子,说得头头是道。吕维祺听完也觉得王绍禹的布置非常完善,但是他哪里知道王绍禹所说的大部分都是虚构出来的,而且兵士的士气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怨气更大。
“我看城外的兵势越来越大,李自成极有可能今晚便攻城,即便是最迟也不过明日一早,我们应该严加防备。”
“吕大人的想法与绍禹不谋而合,绍禹正想着去四城转转,督促士兵。”
“四城的路程那么长,恐怕一旦开战鞭长莫及,我看不如寻可靠之人分守四城,即可凭着情况当机立断,又可遥相呼应,这样的话洛阳城便固若金汤了。”
“吕大人所见极是。我和刘见义可以各守一方,王大人我去说说,让他守一处。还有一处,要不看看冯知府……”
吕维祺摆了摆手,说:“冯一俊那里需要安抚城中百姓,担子也不轻。如果让他分守一处,城中的事情由谁负责。”
“绍禹少虑了。大人素来知兵,不知道能不能分担一些。”
“老朽已经赋闲在家,本来不该插手守城一事,但是现在全城军民需同舟共济,度过难关。这个担子老朽担了。”
“多谢大人。我看这样,南城由我来负责,东城由刘见义负责,西城由王胤昌大人负责,北城就有劳吕大人劳心了。”
“绍禹放心,只要有老朽一条命在,就不会让北城陷入流寇之手。”
第一百五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自成的兵马围困洛阳已经是第二天了,李自成将自己的中军扎在了城外的一个关帝庙。关帝庙外面同时驻扎满了各营将士,李自成觉得攻打洛阳的准备都已经完成,另外由于刘芳亮那里压力很大,李自成攻打洛阳的想法更是急迫。虽然刘芳亮给自己的口信中说一定能守住虎牢关,但是李自成还是有些担心,一旦田羽攻破了虎牢关,那么对于他攻打洛阳来说不啻于迎头一棒,弄不好攻打洛阳的计划就得破产,因此他将众将还有牛金星等人召集到了大殿中,商议攻打洛阳的事情。
这些日子,流寇连连大捷,将士们兴奋都写在了脸上,虽然洛阳城墙坚固,但是大家早就对它不屑一顾,觉得只要发兵,取洛阳轻而易举,只不过是什么时候攻打而已。听说闯王召开军事会议,大家知道攻打洛阳的最终时刻来临了,一个个早早就来到了大殿。
李自成看了看众位将领,然后朝着牛金星问说:“城中布置的如何?”
“我已经派去了不少的细作,一面传播谣言,一面寻找机会,鼓动饥民起义。”
“恩。好。里面的变兵怎么样了?”李自成说的是一股从偃师逃入洛阳的一支明军部队,那支部队的千总和流寇已经多次接触,准备献城邀功。
“王绍禹非常谨慎,对这支部队防范很严,起义很难。不过城中军兵欠饷严重,我想利用细作散布谣言,不但逼反这支部队,同时勾引其他部队哗变。”
李自成闻言不由一愣,带着疑惑问道:“逼反?索登远不是已经同意作为内应了吗?”
“据咱们细作传回来的消息,索登远看到王绍禹防备他,已经变心,再次死心塌地为大明卖命。我让咱们细作将他和咱们的约定散布出去。哼,这次让他不得不反。”
“好,那就这么办。城中的百姓对于咱们攻打洛阳有什么想法。”
牛金星看了李岩一眼,然后笑着说:“自从李岩的歌谣传入城中,老百姓都盼着咱们能够打破洛阳呢。”牛金星所说的李岩便是李信,原来李信与田羽有了半年之约以后,一直蛰伏在豫东的山中,后来田羽数次上疏也没有使皇上赦免李信的大罪。李信接到田羽充满歉意的书信后,虽然失望,但是对田羽还是蛮感激地。后来李仙风剿灭豫东山贼流寇,李信也处在打击之列,在敌众我寡情况之下,加上红娘子的劝说下,李信投奔了李自成。到了闯营之后,改名为李岩。字林泉。由于李信本来就和宋献策熟悉,又拉来不少的兵士,因此大受闯王重用。李信也就是李岩编制了大量的歌谣,为李自成攻打洛阳做前期的宣传造势。李岩的歌谣传播很广,许多百姓都是通过歌谣了解到闯王的。
“哪个歌谣?”李岩素来喜欢编制歌谣,当举子的时候就编制了劝赈歌,到了闯营后。又编制了大量地歌谣,因此李自成有此一问。
“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我们还在洛阳散播了田羽在虎牢关大败地消息。熄了洛阳城外有援军之念。”
李自成闻言不由哦了一声说:“虎牢关离洛阳不远。洛阳城中能信吗?”
牛金星笑着说:“如今兵荒马乱。谣言丛生。任何无根之言都容易被人轻信。而且田羽被芳亮阻于虎牢关已有数日。城中地官吏莫不望穿秋水。还以为田羽没有尽力。本来就疑神疑鬼。听风是雨。有了这个谣言不怕他们不信。就是将信将疑。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错。至少可以打击对方地信心和士气。”
宋献策接口说:“我觉得城中地人信地几率大一些。即便是明白过来。恐怕也是得破城以后地事情了。”
李自成与田羽数次交手。对于田羽地印象很深。同时也知道田羽是大明有名地悍将。当年蛰伏在商洛山间地时候。因为李过之死。李自成就没有少关注这个人。后来田羽在山东凭着疲卒败兵生擒岳托。打败多尔衮地事情也传到了李自成地耳朵里面。因此李自成对田羽还是比较惧怕地。因此不放心地问:“芳亮那里怎么样了。我听说山东镇有三万兵马呢。火器也很多。芳亮能不能守住。”
“昨日传回来消息。据芳亮估计田羽会在今天强攻虎牢关。到现在还没有进一步地消息传来。不知道战果如何。不过虎牢关自古便是兵家重地。有芳亮一万多人守卫。他田羽就是再勇猛。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攻破地。不然地话。田羽也不会被芳亮阻于虎牢关这么多天。”牛金星虽然也听说过田羽地大名。但是不似闯王那么深刻。因此口气非常轻松。
闯王闻言也点了点头,心为之一宽,严肃的说:“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大意,派人去联系芳亮,看看战果如何,告诉他最少再守十天。”
“是,会议结束我就派人过去传令。”
李自成又朝着刘宗敏说:“捷轩,攻城布置得怎么样了。”
“闯王,你就放心吧。现在洛阳城就是飞出来个鸟,也逃不脱咱们的手掌心。”刘宗敏信心十足,然后又说:“张鼐、双喜带着骑兵在北关一带,宗弟、一功打造了很多云梯,在东门等待,一旦闯王令下,就全力攻城,而且我觉得城中现在动乱不堪,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能力,你就放心吧。”
李自成对于攻下洛阳倒是有七成的把握,只是一直担心孙传廷,要知道南原之战给李自成太深刻地教训了。对于孙传廷他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听到刘宗敏的话,李自成笑着说:“看来宗敏是吃定了洛阳了。告诉张鼐和双喜,一旦城破要第一时间控制福王府。一定要擒得福王父子,这父子两人作恶多端,洛阳百姓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我们擒杀福王父子,洛阳百姓势必拍手称快。”
“是。”
“大家还有什么事情。不妨都说说,一旦攻城,百事杂陈,就没有现在这份清闲了。”
牛金星看了闯王一眼,说:“闯王,我听说你准备杀吕维祺?”
“恩,不错。洛阳城除了福王外,最大的地主就属吕维祺了。他著《孝经》。讲理学,满口孔孟之道,其实却是豺狼心性,他家巧取豪夺了多少百姓的土地,而且佃户们在他们眼中连猪狗都不如,上次他的母亲大冬天想吃鱼,他竟然让佃户冬天下河捞鱼,最后不少人都得了冻疮。这还不算,有个人失足落水,那些吕府恶仆不但不救,反而站在岸上看热闹。这样的人我们留他何用。再说这次守卫洛阳,他也出了不少力,我听说前两天他还出了几百担粮食赈济饥民,安抚民心。又联络城中乡绅捐粮捐银,稳定军心。如此一心与我们作对地人,留他何用?”闯王连着用了两个留他何用,可见心中对吕维祺的怨气很
牛金星作为读书人,像来对吕维祺地学问很是敬佩,心中一直想着留下吕维祺一命。一个方面是吕维祺声望高,杀他地话,恐怕日后自己难以在士林立足。另一方面,留下吕维祺,可以利用他的名望号召中原士大夫前来归顺。基于这两个方面他想劝李自成放过吕维祺一马,看到闯王这么一说,牛金星暗地里叹了一口气,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刘宗敏看到牛金星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脸上却是闷闷不乐地表情,便朝着牛金星笑着说:“启东。你这也就是文人心性。他吕维祺家里鱼肉百姓。他难道不知道?只是佯作不知道罢了,这么多年来。洛阳有多少户人家被他吕家逼得卖儿卖女,家破人亡。我是个武将。杀的人是多,但是杀地多是贪官污吏,他呢?逼死地可都是良家百姓,这与刽子手有什么分别。”
谷英接着刘宗敏的话头又说:“总哨说的不错。这些天来来老营告状的百姓有一小半都是告他吕家仗势欺人的。这里的百姓恨他们吕家入骨啊,平日里面,忍气吞声,现在咱们闯王来了,这帮子百姓终于胆量大了起来,如果不杀吕维祺,岂不是让百姓寒心。再说不杀吕维祺,如何压得了这帮乡绅仕宦的气焰。”
牛金星来到闯营之后,李自成一直以“宾师”之礼代之,其他众将也都明白一旦闯王建号称帝,那么自以牛金星为文官之首,因此牛金星的意见大家都比较重视。现在看到老八营地将领一口同声的要杀吕维祺,牛金星不愿意因此弄得文武不合,因此只好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过现在攻打洛阳在即,牛金星鼓动闯王建号称帝的心思又动了起来,因此朝着闯王说:“闯王,洛阳不日便可攻下,攻下洛阳后,闯王可有何打算。”
“将福王府的财富分出一部分,赈济饥民,另外的都运回老营,以作军饷。”这个是以前商量多次的事情了,闯王想也没有想就说了出来。
“闯王,现在中原烽火四起,崇祯已经是捉襟见肘,我看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建都洛阳。”牛金星不再矜持,而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想法表达了出来。
“建都洛阳?”很显然牛金星的话让闯王错愕了一下。闯王原来追随高迎祥的起义军,不过是由于驿卒裁撤,生活难以为继才走上了这个道路。从以前杀官保民的口号中就可以看出,他从来没有想过建都称帝的这个事情,虽然最近一段时间部队成长很快,已经有了十万多大军,但是他还没有转变思想。仍想着在洛阳大捞一把,没有想着建都的事情。现在牛金星提了出来,闯王不由心中有些犹豫,从古自今,谁又不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称王称帝,何况现在有了十万大军呢。沉思了良久,闯王还没有打定主意,虽然心中非常向往,但是李自成心中对于自己地实力还是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李自成抬起头来,望了宋献策一眼,问:“军师是如何想法?”
宋献策内心中其实不赞成建都洛阳,不过他这是在军事上着眼。但是他是被牛金星推荐来的,而且一来,身份就高居军师一职,对牛金星一直存在着感激之情。再加上他是河南人,巴不得李自成建都洛阳呢,因此开口说:“建都洛阳也不错,现在义军这么多,混乱无主。一旦闯王建都称帝,有了旗帜,这些义军岂不是会星夜来投。”
看到宋献策、牛金星都赞成建都洛阳,李自成心中更加犹豫,他对于牛金星的话像来言听计从,但是现在他总觉得心中不踏实,因此他又朝着李岩说:“林泉的意见呢?”
李岩虽然赞成在宛、洛寻找一个立足之地,但是还没有想着让李自成建都称帝。虽然宋献策的说法算作一利,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现在大明虽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但是崇祯不会容忍在自己的腹地出现一个其他政权,一旦建都称帝,会招来明朝更加疯狂的攻击,甚至崇祯有可能孤注一掷,与东虏求和。将精锐地关宁铁骑调回到河南。到时候一旦抵挡不住大明的官军,那么不但帝业成空,反而会给其他义军做嫁衣,如果李自成真地采用牛、宋两人地计策,李岩倒是觉得是大大的失策,而且明朝太祖朱元璋也给李自成提供了借鉴。但是李岩来闯营时日不多,无法与牛金星、宋献策地地位相比,因此含糊的说:“这个事情有利也有弊,还请闯王定夺。”
闯王点了点头,现在攻打洛阳在即,这个事情不得不反复思考。良久闯王忽然自失地一笑,现在洛阳还在敌手,想这些做什么。马上就要攻打洛阳了,现在第一件事情应该到各营转转,看看有什么布置缺漏地地方没有。一个错误带来的将是成倍的损失。因此他站了起来:“这件事情待攻下洛阳再说吧。现在我们去各营看看。”
李自成带着牛金星等一众人出了关帝庙。发现外面热闹非凡,原来洛阳城外的百姓看到流寇平买平卖。而且流寇刚刚打下了许多县城,兵士们正是有钱的时候。因此不少商铺已经开业,而小摊小贩当然也不会错过了这个机会,因此关帝庙外的大街上熙熙攘攘都是人,再加上各营支领粮草兵器、细作侦骑往来,使数条街都是人满为患,俨然一副清明上河图。而闯王的中军驻地之前更是热闹,其中有不少闻讯赶来投军的青壮年,还有不少鸣冤地百姓,李自成一群人刚出关帝庙,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闯王,老百姓们听到这句话,不由死命的往里面挤,不少人举着状子高声喊冤。李自成看到这个场面又激动,又无奈,只好朝着牛金星说:“启东,让咱们的书办,找个地方接受状子,不然都挤在这里成何体统。”
“是,闯王。”牛金星找来一个机灵的小头目,让他带着二三十个书办,找个清静的地方接受状子。又派了几十个中军维护秩序,宣告告状地点,这才使场面得到了控制。李自成带着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里面挤了出来,攻打洛阳,李自成最关心的就是福王府地事情了,因此首先朝着北关赶去。
北关有张鼐率领的骑兵队伍,张鼐听说闯王来了,忙接出营来。闯王在营中转了一圈,看到士气高涨,非常满意,朝着张鼐说:“准备的怎么样了。”
“就等着闯王你的一声令了。”张鼐已经摩拳擦掌。
闯王拍了拍张鼐的肩头:“好,张鼐,你跟随我已经有一定年头了,可以说我是看着你长大的,虽然没有收你为义子,但是全营上下都知道我对你和双喜没有什么区别。”
张鼐双眼含泪地说:“是,闯王,张鼐粉身碎骨也要报答闯王的大恩。要不是闯王,恐怕张鼐早就饿死在了荒山野岭。”
“恩,这我都知道。现在我把最精锐的骑兵交给你,你一定不要辜负我的期望,这也是你第一次担当大任,千万别把事情弄砸了。”
张鼐大声说:“闯王你就放心吧。要是我把事情弄砸了,愿意军令从事。”
“好,你明白就好。现在我把你的任务再说一遍,你千万记住了,一旦城门被打开,你们骑兵营要第一时间进城。进城之后要记住。一刻不许耽搁,第一时间控制福王府。”
“是。第一时间控制福王府”张鼐大声重复着。
李自成望了一下远方,继续说:“攻城的时候我会下令其他各军,全部给你让路,你们的骑兵行动一定要迅速。即便城中有官军抵抗,你也不要管,不可贪功,记住控制了福王府就是你最大的功劳。”
“是。闯王。就是官军伸着脖子等我去砍,我也不会去砍而耽搁时间。”
李自成闻言不由一笑:“你这孩子,不过就是这个话。你的骑兵首先控制王宫的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后门。记住,不可纵兵入内抢掠烧杀。另外要约束手下,福王府金钱如山,我怕一旦约束不住,就会乱起来地。”
“闯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