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六子想了想,道:“那些土匪也就是些农民,他们傻啊,往前冲也是直挺挺的,往后跑也是直挺挺的,当然好打了。现在小鬼子弯着腰低着头,他们移动得快,走的也不是直线,还不时的隐蔽射击,当然不好打了。”
说话间,脚蹬全部挖好,四个人全部在弹坑的沿上伏好身体,并推弹上膛,准备射击。
这次日军的进攻虽然推进较慢,但是效果很好,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已经到达了预备冲锋的地点,他们的冲锋即将开始。
李青林将望远镜递给其他三个人,让他们一个个看准预备射击的那挺重机枪。其他三人确定好目标以后,竖起三八大盖的表尺,一个个都开始瞄准。
小六子瞄了瞄,对李青林道:“哥,我怎么看到有两个准星?到底用哪个瞄准啊?”
太阳已经很高,强烈的阳光照在准星和标尺的缺口上,形成了虚光。特别是枪口的准星好像有了两个,一个黑的一个白的。
李青林已经发现有两个准星的情况,他便瞄准边说:“白的那是假的,大家都用黑的瞄。”
日军已经开始冲锋,在士兵冲锋的同时,随队而行的日军掷弹筒开始发威。日军掷弹筒射手的射击准确性确实很高,将近一半的榴弹都在战壕八米左右爆炸,甚至有的直接就落进了战壕。
虽然日军的掷弹筒很厉害,日军也冲到了很近的距离,战壕里的国军士兵因为有了一次打退敌人进攻的经验,所以这次没有慌乱,仍然在一板一眼的射击。国军的掷弹筒虽然射击精度差,但是也还不断在还击。
透过准星,八九百米处的重机枪和它的射手们看上去很小,也很模糊。李青林决定四支枪同时开火,四支枪弹仓里共有二十发子弹,连续齐射就有很有可能打倒一个,即使打不死日军,也许能将这挺机枪的火力暂时抑制一下。
“打!”李青林一声令下,他自己也稳稳地扣动了扳机。
“八勾”、“八勾”、“八勾”、“八勾”……,李青林他们手中的三八枪连续进行排枪射击。
第一三四章风云起,山河动20
更新时间2011…7…10 20:54:10 字数:2105
距离太远,李青林也看不清楚到底有没有打到敌人,但是这挺机枪突然熄了火,暂时没有射击了。
五发子弹打完,四人飞快地再装上五发子弹,这次不需要李青林下命令,大家都朝着那挺机枪的方向再次射击。
冲锋的日军已经到了前沿三四十米处,五连长喊:“手榴弹!”
国军战壕里早就做好准备的投弹手扔出了M24手榴弹,几十颗手榴弹几乎同时在阵地前沿爆炸。日军虽然分散,但是这种手榴弹的密集爆炸使弹片覆盖面很大,冲在最前面的日军伤亡惨重。手榴弹的爆炸也激起了大量的烟尘,日军进攻的视线被挡住了。
国军第二批手榴弹紧接着又扔出去,阵地前手榴弹的爆炸声连续不断,趴在战壕里的士兵也在不断射击。这时如果再继续冲锋危险太大,日军指挥官再次下令撤退。
等战场上的硝烟散尽,这一轮的进攻与防守也暂时停止了。这次进攻日军没夺下阵地,国军方面依然是伤亡惨重。趁着这暂时的平静,国军阵地上再次上来了补充的士兵,担架队开始抬伤兵、抬死尸,士兵们扛着弹药箱不断往战壕里补充弹药
刀条脸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到了弹坑里,他还带来了四个拿着三八大盖的士兵。
李青林奇怪道:“长官,您应该在指挥位置上吧?到这里来做什么?”
刀条脸指了指后边道:“咱们营伤亡太大,上峰命令咱们守到十二点就下去休整。一营已经上来了,刚才山顶的支援火力就是一营的。现在战场指挥官是一营的副营长,咱们帮着他们坚持到十二点,然后阵地就交给一营。”
说着又将新来的四个兵介绍给李青林:“这四位就是一营的兄弟。”
四个新来的士兵向老兵们敬过礼,然后立刻就拿起带来的军用铁锹挖起了工事。
这个弹坑很大,如果往两边多发展一下,确实可以成为一道防线,李青林不禁对一营的指挥官升起一股崇敬之意。
李青林抬头看了两边,已经有士兵再挖单兵掩体。单兵掩体是最基本的防御工事,挖好以后再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形成一条战壕。
李青林也想出去帮帮忙,刀条脸拉住他道:“这一个上午就干了两仗了,你不累啊?他们是生力军,这战壕就是他们保命的根本,他们不卖点力谁卖力?等会叫你的兵多教教他们怎么打仗,这可比干点活强得多。”
那几个兵边干活边说:“还是长官说的对,李班长,后边都传开了,你们四连一班最能打仗,等会你可要多传点真经,好叫我们多长点本事。”
李青林暴汗,道:“我们一班会打仗?你听谁说的?我们怎么不知道?”
一营的一个士兵道:“刚才我们在山顶上可都看见了,鬼子机枪打得那么凶,你们冒着弹雨从战壕到这里,就像玩杂耍似地,连我们营长都夸你们不简单。特别是一通排子枪就把鬼子的机枪干掉了,这本事可真不得了。营长说从来都是机枪压着步枪打,你们能用步枪干掉鬼子的机枪,营长说你到我们那边绝对能当排长。”
步枪干掉机枪?连李青林自己都不相信。刚才那一顿排子枪似乎只是吓唬了重机枪一下,现在那挺机枪还在不断地打着点射。
李青林正准备辩解一下,刀条脸在一边笑骂道:“小兔崽子,跑到我们二营来拉人了?等会告诉你们营长,一班长是老子亲自招来的兵,他想抢人,门都没有。”
说着又从兜里掏出被压得皱皱巴巴的香烟,抽出两根烟,一根自己叼上,一根甩给李青林,再擦火柴点上。
李青林已经有了被呛的教训,这次小口小口的吸起来。
刀条脸笑道:“怎么样?累了的时候来一口,特舒服吧?”
吸烟是一种很不好的嗜好,许多人都认为吸烟可以舒缓情绪、消除疲劳,其实主要都是一种心理作用而已。
李青林不好和他解释这些,换了个话题说:“长官,鬼子战术变化很快,咱们该多做些准备工作。”
刀条脸王培汉道:“一营长已经决定加一条战壕,咱们这里离一线最近,火力支援也大些,等会鬼子再冲锋的时候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这条战壕离山脚的战壕只有五十多米,地势相对比较高,在鬼子冲锋的时候用步枪都可以进行拦截射击,确实能对一线起很大的支援作用。
李青林在前世看过一些资料,说鬼子在进攻中最擅长迂回侧击、多点渗透,抗战初期国军共军都吃过大亏,于是提醒刀条脸道:“咱们和他们已经相持了一天半了,鬼子会不会派队伍钻到咱们身后去了?”
刀条脸冷笑道:“别的部队咱们不敢保证,咱们第十师是不可能放着侧翼不管的。今天早上团座来的时候我已经问过了,全师的主力已经跟上来了,咱们的搜索部队全部放出去有五六里地,有的更远。即使鬼子想偷袭,凭咱们师的实力,他想吃掉咱们那还要看看他牙口怎么样。”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阵地上挖战壕的士兵在挥汗如雨,弹坑里的气温很高,闷热难耐。李青林将望远镜还给刀条脸,并劝他说:“长官,现在一营已经上来了,您还是找个地方去歇歇吧。”
气温太高,并且留在阵地上确实没什么事情可做,刀条脸还是走了。在走之前,他拍了拍李青林的肩膀说:“小子,等会机灵点,要活着回去,我们等着给你发勋章呢。”
“还有勋章发?”李青林道。
“当然啦,别的不说,就凭着你们昨晚夺回阵地,师里也必定给你发勋章。再加上你小子打死了日本人,还有奖金发呢。”刀条脸说完就走了。
有勋章发还有奖金发,看来这混在中央军里的日子也还不错。
刀条脸走了,现在战场上也暂时安静了。
昨晚李青林很晚才睡,再加上上午的两场战斗,虽然头顶上的太阳火辣辣的,累极了的李青林还是抱着枪斜靠在弹坑里睡着了。
可他还没睡多久,“轰”、“轰”……,日军的九二山炮又开始射击,日军新的进攻又开始了。
第一三五章风云起,山河动21
更新时间2011…7…11 20:42:15 字数:2172
经历过早上航空炸弹的轰炸,李青林现在竟然对九二步兵炮的炮弹并不太害怕了,他伏在弹坑里,心里数着鬼子的炮弹数量,并且开始听炮弹划破空气的声音来判断它的落点。
鬼子一个波次的炮火其实也就十几发炮弹,以前李青林以前总觉得打来的炮弹很多,李青林现在定下心来,才发现自己那时候确实是由于巨大爆炸声所带来的恐惧感造成的。在这么大的阵地上,十几、二十发三点八公斤的九二榴弹不可能做到完全覆盖,只不过国军实在装备太差,运输能力也太差,到现在为止,连第十师这样中央军的主力都没有可抗衡的大炮和他对射而已。
从昨天开始,李青林已经打了好几次仗,也算得上一个战场老兵了。他自己回想了一下,在战场上确实如前辈所说的一致,那就是“新兵怕炮,老兵怕枪”。
炮弹往下落时总有一种特殊划破空气的呼啸声,老兵们一般都能判断出是不是往自己这边落下,这时可以选择卧倒或者向旁边躲避。而子弹的飞行速度超过音速,当你听到枪声,其实那子弹早就飞过去了。当而你还没听到枪声,你却听到身边子弹打进泥土的“簌簌”声,或者打到石头上“啪啪”声,这就是敌人在向你瞄准射击,子弹没有打着你那就是你死里逃生了一回。在你还没感觉到危险的时候,你就在鬼门关上走了一会,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老兵们都怕枪。
具体到李青林身上,第一次战斗就遇到这种情况。当时他没听到机枪向自己射击的声音,就先看到了射向自己的子弹打到了自己藏身的大石头所发出来的火花。那耀眼的火花仿佛是死神的召唤,李青林每次想起来都吓出一身冷汗。
如同前几次进攻一样,第二波次炮弹轰击以后,日军步兵又开始进攻。
战争,是暴力的碰撞,也是智慧的碰撞。在一场战争中,人类的血腥与暴力达到了极致,谋略与智慧也达到极致。
南口战役打响之前,日本方面已经做了一次评估,认为除了汤恩伯的中央军第十三军有些战斗力之外,其他的中国部队都不堪一击,并且中国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各部队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往往会见死不救。
可战役打响以后,战役的进程大大出乎日军的意料。
在南口的主要战场上,日军的飞机、大炮、坦克轮番上阵,但是受到中国军队第十三军的坚决反击,日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驻军察哈尔的傅作义积极调动军队,计划向进攻南口地区的日军进行反击。关东军获悉傅作义军队的动态之后,立刻对傅作义的后路张家口发动进攻,傅作义亲帅第二百旅、第二一一旅回援张家口,留下留下第七十二师、独立第七旅归汤恩伯指挥,直接支援了汤恩伯的第十三军。
更让日军惊心的是卫立煌第十四军,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到达了京西地区。战前日军也注意到了有可能增援的中国军队,认为第十四集团军正在石门整编,除了基本部队第十四军之外,其他部队还分散在各地,不可能出兵华北。
而事实却给了做出这种判断的日军指挥官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第十四军不仅出兵了,而且行动迅速,进军的路线还极为隐秘刁钻。第十四军成为第一个进入华北地区的增援部队,他们不仅想直接支援第十三军,而且大有攻击华北日军后路的意图。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日军急调第六师团第三十六旅团组成牛岛支队,到京西地区阻击第十四军,另派第二十师团进入良乡西北山岳地带,向守卫平汉线及其西北的国军第二十六军发动进攻。
阻击第十师的是日军牛岛支队的第二十三联队,第二十三联队联队长是冈本正臣大佐。
本来总部给他们的任务是堵击,只要将第十四军挡在南口之外,他们就算完成了任务。但是冈本正臣大佐并不满足于此,作为帝国的军人,只有奋勇杀敌歼敌无数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武士,这种只守阵地,当缩头乌龟的战术最让他所不齿。于是他下令,今天必须将对面的第十师阵地夺下。
今天日军的第二次进攻和早上的第一次有很大的不同,他们采取了新的攻击方式——波浪式攻击。日军冲击的步兵分成几个波次,第一波步兵被打停以后,他们并没有撤下战场,而是就地隐蔽,靠手中的三八大盖射杀守军;紧接着第二波步兵开始攻击。日军一波一波,不间断地向国军前沿阵地攻击。
日军的九二步兵炮也改变了战术,即使步兵冲锋时也没有停止射击,完全不顾及是否误伤日军自己人。
国军的迫击炮也在不停地射击,给前线有了一定的火力支持,但是日军的强力进攻让阵地上的国军受到了很大伤亡。
日军变了战术,要是现在仅仅只有二营在前沿阵地,现在能不能守得住还真难说。现在国军阵地实打实的有一个半营的兵力,沿着李青林所在的弹坑新修建的战壕虽然还没有完全修好,但是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这条简易战壕地势较高,日军冲锋时正好在士兵们的射程之内,士兵们的乱枪打过去,倒也打死打伤了不少日军。
李青林将四支三八大盖分成两组,专门对付远处的日军机枪。两组人员各自寻找日军的机枪,然后集中火力打排子枪。战场上枪声、爆炸声不断,子弹、弹片乱飞,李青林他们也不知道有没有打中日军,但是能够感觉到日军的机枪射击经常暂时停止一段时间,这样他们给冲锋士兵的火力支持小了许多。
日军持续不断的进攻造成国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战壕里不断有国军的尸体被抛出来,后续补充兵力也冒着枪林弹雨不断被派上来。
日军的波浪式进攻其实就是一种人海战术,它靠的就是持续不断进攻射杀守军,打垮守军的意志。人海战术是把双刃剑,被攻击的一方没有喘息的机会,但攻击一方由于人员队形相对密集,必然会有很大伤亡。日军武士道精神在此时发挥到极致,前面的人被打倒,后面的日军眉头都不皱一下,跨过倒在地上的尸体继续冲锋,国军一线战壕的形势相当凶险。
第一三六章风云起,山河动22
更新时间2011…7…12 20:33:58 字数:2297
有好几次日军都冲到了十几米左右,他们只要能再冲几步就进入国军战壕,守军完全靠M24手榴弹才将近距离的日军打退。
日军步兵的连续冲锋持续了三十多分钟,当日军最后撤退时,李青林数了数弹药盒里的子弹,竟然只剩下两个弹桥十发子弹了。
日军的进攻,也让弹坑里八个拿三八大盖的士兵有了伤亡,一营四个兵里有一个阵亡,李青林一班四个人有一个受了伤。好在三八大盖的子弹穿透力强,士兵受的是贯通伤,而且只穿透了胳膊上的肌肉,并没有伤着骨头。
十二点到了,一营又派了不少人上来,二营将阵地交给了一营,李青林他们撤下了阵地。
撤下去的人很多都扎着绷带,每个人都烟熏火燎,军装破破烂烂,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军队。回到休整的驻地,李青林数了数,虽然经过几次补充,二营从阵地上撤下来的总人数不到只有两百,就算加上还在医院里的伤兵,顶破天也只能编成不满编的两个连。
李青林的一班又阵亡了三个,这些人都是新补充的新兵,他们加入一班一天时间都不到,李青林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昨天这些人还活生生的,和自己一起挖战壕,共同抗击日军的进攻,可现在一转眼这些人就没了,连名字都没有被人好好记住,似乎他们从没到这个世界上来过。李青林想到这些,心里很难过,他甚至在想,如果自己也这样走了,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谁能记住自己。
虽然前线不时有激烈的枪炮声传来,可这里目前是安全的,官兵们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草草吃过午饭,从战场上下来的官兵们随便找了个阴凉的地方靠着躺着,全部都睡着了。
大概在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李青林他们被连长们叫醒了。原来有随军记者来到前线,营里接到通知,等一会这些记者将采访二营刚从前线下来的的二营官兵。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并且还要给这些官兵照相,有人就张罗着要洗脸、换军装。连长马上制止了他们,说这样采访才能反映最真实的战场情况。随后,连长还让受伤的官兵们在已经包扎好的绷带外面再扎上一层,以显示受伤情况的严重。
看来作秀不是某一个时代所特有的东西,连长他们这么做就是要作秀。
作为中央军的主力,营长、连长他们并不担心上面不给他补充人员和弹药,他所需要的就是上层对自己的关注。
记者们所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首先就要给上峰过目,通过记者们的文章和照片,让上峰记得自己所指挥的部队英勇善战,这对他们的前程有极大的好处,所以营长、连长们对这次采访极为重视。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由营长陪同,两个记者来到了二营。这两个记者一个是文字记者,一个是摄影记者。文字记者采访的对象主要是营长、连长们,二营算是打了胜仗,营长、连长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宣传自己的机会,他们都滔滔不绝,讲了很多。摄影记者的话不多,他给官兵们拍摄了很多照片,这些照片将被选出一部分以配合文字记者的文章。
营长还带来了新军装、勋章、军饷和奖金,就这记者采访的现场,营里当场授了勋,并发放了军饷、奖金和新军装。
此时国军授予的勋章有很多种,此时授予军职勋章计有:国光勋章丶青天白日勋章丶宝鼎勋章丶忠勇勋章丶云麾勋章等。国军《勋赏条例》规定:宝鼎勋章分为九等,凡陆、海、空军军人,捍御外侮,或镇慑内乱,着有战功者,依规定分别颁给之:忠勇勋章不分等级,凡陆、海、空军军人,捍御外侮,英勇作战,负伤不退者颁给之。
李青林他们打日本自然是捍御外侮,另外受伤没有下火线,算得上负伤不退,因此李青林获得的勋章是宝鼎勋章和忠勇勋章。
忠勇勋章不分等级,而宝鼎勋章是有等级的,准尉以下官兵只能获得七至九等勋章,李青林他们都获得九等宝鼎勋章。
随着勋章的颁发,军饷和奖金也发放下来。本月军饷其实已经发过了,但是团里特别规定,二营守土有功,本月发双饷,因此李青林他们多领了一次饷。另外第十师临时规定,凡打死日军一名获五个大洋,生俘一名获十个大洋,如果是日军军官奖金另有提高。
昨晚敢死队夺回阵地是一场乱战,到底谁打死了几个日军也无法统计。最后大家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认定李青林前前后后总共打死了四个鬼子,于是发给了他二十个大洋奖金。
李青林的军衔也提高了,连长宣布他的新军衔是中士班长。
刀条脸也来了,他悄悄对李青林解释说本来可以提他为上士,因为李青林是新兵,虽然有军功,但是从一个新兵突然就就被任命为班长,提升得太快的话对别人不公平,因此有人压了他的军衔。
李青林倒不以此为意,经历过战场生死的他觉得现在好好的活着比什么都好,其他的反而成了身外之物。
和刀条脸说话的时候,李青林注意到了王培汉的胸前也挂上了一枚宝鼎勋章,而且是授给校官的六等宝鼎勋章,于是就开玩笑道:“长官,这次立了功,您该提拔了吧?”
没想到李青林这句话还真说到点子上了,刀条脸王培汉这次真被提拔了。第十师另外一个营的营长是高官子弟,他家里托人走了南京某要人的路子,刚刚被调去后方任职,刀条脸王培汉亲上前线,此次算得上战功赫赫,师里立刻就提拔他当了正职营长,晋升他为中校军衔的报告也已经上报,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将授予他新军衔。
正式任命的文书还没有下达,刀条脸不好直接说明,只是连连摆手道:“命令没下,不要乱说,不要乱说。”
见刀条脸笑眯眯的,就知道他确实是提拔了,于是开玩笑说:“长官,升官了可别忘了咱们哦。”
刀条脸沉默了一会,叹气道:“现在国军里面只有身穿黄马褂、头顶绿帽子的才有前途,像我这样部队学兵营出身的除了累积战功之外,别无升迁的可能。像你这样有文化但是没出身也没靠山的,最好有机会去黄埔学习,我才好帮你说话啊。”
这黄马褂和绿帽子是军内的一种戏称,穿黄马褂指的是黄埔毕业的人,戴绿帽子是指陆军大学毕业的人。这两种人如果再加上本人又是浙江人的话,那他在军内一定会飞黄腾达。
临走时,刀条脸扔了一包烟给李青林,并一再叮嘱他:“有机会一定要进军校啊。”
第一三七章风云起,山河动23
更新时间2011…7…13 23:19:13 字数:2494
随同长官们一同到来的还有团里的参谋和军需官,他们是来登记战战伤死者姓名的。按规定,已证实战死的官兵将由军队寄一份通知,同时还有一份补偿金。
别的部队有人贪污战死者的补偿金,但是第十师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士兵们对部队较为放心,因此士兵士气较高。
从被抓壮丁开始,李青林他们就像被关进了集中营,他们和外面断绝了一切联系,连家信都没办法发出去。从新兵营出来就一直在行军或者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