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人的口味清淡,罐头牛肉的滋味不如中国人烧的好吃。小六子吃完了罐头,他抹着油乎乎的嘴说:“这小鬼子也不请个好厨师,这么好的牛肉不拿来红烧,偏偏搞成淡寡寡的,真糟蹋了这么好的牛肉。”
李青林拍了一下他的头笑道:“你真是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你也不看看别的班,人家可都在吃土豆、啃老玉米,再看咱们班,现在牛肉管饱吃,你就知足了吧!”
吃完了饭,李青林招呼道:“这肉也吃了,活也得好好干了!按老规矩,老兵们一人带一个新兵,把咱们的战术好好传授给新弟兄们。我看大战很快就要开始了,现在多做准备,到时候就少些伤亡啊。”
一般所谓的准备只能算得上战前老兵对新兵的传帮带,最主要的就是传授新兵们的战场经验。李青林的一班伤亡率一直是全营最低的步兵班,就是因为这种战场经验的传授。老兵们随着李青林打了好几仗,事实证明李青林的做法是绝对正确的,他们都很自觉地带新兵去训练了。
下午两点钟左右,连长从团部回来了。连长一回来就召集排长班长开会,原来师里决定趁着二营初战告捷,全师下午一鼓作气对清水尖发动一次大的进攻。
清水尖是个制高点,日军正面阵地相当宽大,以前八十五师也发动过对清水尖的进攻,但是因为这个小小阵地的阻隔,每次都不能发动全线攻击。现在二营夺下这个小阵地,其效果立刻显现出来。虽然清水尖上日军炮兵不时打来炮弹,但第十师部队的调动、弹药物资的运送再也不需要防范侧翼的火力,他们可以从容排兵布阵。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第十师的部队已经进入了预定位置,李青林他们就等着预定的时间一到,立刻发动对清水尖的日军阵地全线进攻。
天阴沉沉的,也有点小风,似乎要下雨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对国军非常有利,因为日军的飞机受天气的影响,不能飞临战场轰炸,并且因为有风,日军的毒气弹也发挥不了什么效果。
下午三时,第十师的总攻开始了!
在纯步兵的对阵中,炮兵被称为战场之王,它强大而连续的火力是其他武器所不能比拟的。第八十五师前线官兵伤亡惨重,但他们的炮兵基本还保存完好,第十师决定进攻时,就请求军里将第八十五师的炮兵留在了战场。
八十五师和第十师二十几门七十五毫米榴弹炮全部开火,它们对准清水尖上日军阵地进行了全覆盖轰炸。
趁着这猛烈的炮火,第十师的官兵们向清水尖冲去。战防炮不断被往前推,营属的八十二毫米迫击炮也跟随步兵进入了最佳射击位置。
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基本上都是日军的火力压制着国军。国军的指挥官们对于火炮这样的重武器也特别爱惜,不到最后关头他们都舍不得全部拿出来。而这次李默庵一反常态,第一轮进攻就拿出了全部的重武器,这大大出乎日军指挥官的预料。
国军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打的气势仗。国军优势的炮火完全压制了日军的火力,第十师官兵们嗷嗷叫着,当国军榴弹炮的轰炸还未停止时,他们就已经冲到了日军第一线阵地二百米处。
榴弹炮火一停止,趴在战壕里躲炮弹的日军立刻复活,他们马上伏在战壕里开始对进攻中的国军射击,刚才被死死压制的九二步兵炮也开始反击,日军的掷弹筒也开始发挥作用,冲在前面的官兵们一排排倒下。
李青林的一班一如既往的分成了三个组,新兵们在老兵们的带领下,也有样学样,很顺利到达了距敌二百米处。
由于训练以及士兵素质的原因,国军一直以来就没有比较好的步炮协同作战,而这次因为营属迫击炮和战防炮的跟随,步炮协同竟然跟上了。榴弹炮轰炸以后,迫击炮和战防炮的超口径榴弹作为第二波火力及时发挥了作用,日军的火力又被压制下去。
日军的阵地也分成三个战线,山脚下是最前沿,山腰和山顶也修建了战壕,作为二线、三线阵地。
因为有了八十五师提供的射击诸元,国军炮兵们连试射都没有进行,就直接炮击日军阵地,第十师的炮火相当突然,日军已经暴露的火力点几乎被打掉了一半,因而日军二线三线阵地提供的火力支援相当有限。
在战场上,武器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绝对是重要的因素。日军士兵素以作战勇敢和坚强而著称,但是,再坚强的肉体也抵抗不了如此强大而猛烈的火力,在铁与火的笼罩之下,人类的生命如蝼蚁一般渺小。
从未经历过国军如此强大而猛烈火力轰炸的日军全线撼动,一些日军开始慌乱,他们射击的准确性开始下降。
已经有过好几次攻防实战的二营此时成为了进攻中的绝对主力,在老兵们带领之下,士兵们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紧接着一个冲锋到达了敌人前沿一百米处。
国军榴弹炮第二波的轰炸又开始了,这次他们直接轰炸日军二线三线阵地,山头上日军的重机枪火力点一个个被拔除,鬼子的火力直线下降。
营属的迫击炮也在不断地轰击日军一线战壕,这次迫击炮兵们很争气,大部分炮弹都发挥了作用,战壕里不断有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日军残肢断臂飞向半空,国军士兵们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呐喊着冲向日军阵地。


第一四八章风云起,山河动34
更新时间2011…7…24 20:46:10  字数:2070

 一班的三个战斗小组互相掩护,他们看上去冲冲停停,似乎速度不快,但是他们伤亡最小,进攻的效果最好,李青林的一班是全营甚至是全师第一个冲进鬼子战壕的部队。
按照战前的部署,一班攻进战壕以后立刻用手榴弹开路,向两边扫荡残存的鬼子守军。
几十年后,世界上所有的军队依照战场经验将手榴弹分为进攻手榴弹、防守手榴弹和攻防两用手榴弹。象国军现在使用的M24长柄手榴弹因为威力巨大,基本上应该属于防守手榴弹,而日军步大量使用的九七手榴弹和大正十年式手榴弹因为设计问题,它的爆炸威力较小,应该属于进攻手榴弹。
进攻手榴弹因为威力较小,步兵可以边冲锋边投弹,而不需要担心被自己投出的弹片误伤;而防守手榴弹杀伤范围过大,要求士兵投弹以后立刻卧倒,以防止不必要的伤亡。
即使是日军这种威力较小的手榴弹,只要它在狭小空间里爆炸也能对敌人造成极大的杀伤。已经有过夺取堑壕战经验的李青林前世在一份资料里看过这样的介绍,他在出发前就让士兵们带上了大量缴获的日军手榴弹。
士兵们在身后不断地拔下保险,然后在枪托上磕了以后再投出去。战壕里手榴弹的爆炸声不断,李青林端着冲锋枪一边扫射一边前进。
李青林手里的冲锋枪是排长的。
国军排长一般都配有一把二十响盒子炮外加一支冲锋枪。在国军队伍里,有了手枪就是官,因此排长特别喜爱他的二十响盒子炮,虽然那把盒子炮是国内仿造的。那天晚上排长也参加了偷袭日军阵地的战斗,自然知道自动武器对于堑壕战的重要性,所以李青林一提出来要冲锋枪,排长马上就答应了。
自从进入敌人的战壕,连起来手端冲锋枪领着一班往右冲,排长手拿盒子炮领着其他人往左冲。
经过炮轰再加上手榴弹炸,战壕里活着的日军已经不多了。但是日军确实很顽强,他们死战不退,即使拼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颗弹也在顽强抵抗。
被一班撕开的口子此时起了另外一个作用,更多的国军士兵们直接跨过战壕,然后回头再对战壕里日军开枪或投弹。
李青林在前世的电影电视剧里只看过战士正面冲进战壕,然后就和敌人拼杀在一起,而现实却和那些影视剧完全不一样。跨过战壕再进攻敌人等于是两面夹攻,并且进攻者居高临下,这样使用栓动步枪的守军必败无疑。
一番激烈战斗之后,战壕里的敌人全部肃清。李青林他们也似乎耗尽了气力,他们靠坐在战壕里,连动都懒得动。
后续的部队不断进入战壕,他们带着锹镐,开始加固刚夺下来的战壕。
休息了一会,李青林开始清点人数,一班出发时满员十三人,现在进入战壕里共有九人,其中一个还挂了点轻伤。
小六子和李狗剩现在很忙,他们正带着人在敌人尸体上搜索战利品,不一会儿,二人拎着两大包战利品笑嘻嘻地回来了。
排长带着一帮子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他一见李青林就从口袋里掏烟。
李清理一见排长满脸堆笑就知道排长又要“借兵”了,他连忙推开排长的香烟,道:“别别别!长官,你看咱们班还剩下几个人?我们现在也缺人,是不是从别的班把我的人放几个回来啊?”
“接着接着!”排长使劲往李青林手里塞烟,边塞边说:“二班三班伤亡太大,连长都同意从你这里借人,你就支援几个吧。”
李青林接了烟点上火,但是没有接排长的话。
排长低头看了看小六子他们搜索来的两大包战利品,他凑上来在李青林耳朵边说:“要么这样,这些你留下,我带走几个人?”
在军队里下级服从上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李青林也不是真的不让排长带人走,他只不过使点小手段,让上级知道知道一班的人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可以抽走的。
见排长开出了条件,他故作为难地说:“那就再借两个人给你?”
排长大喜,连忙道:“那好那好,还是一班的兵会打仗,你这次又救了我的急!”
排长说完点了两个人带上,再将补充的新兵留下,他匆匆忙忙就走了,好像生怕李青林反悔似的。
小六子看着他走远了,把包袱解开,道:“哥,这次收获不小呢,你先挑一件?”
李青林低头看了看包袱里,东西还真不少,大洋、戒指、手表、钢笔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小六子从里边拿起一块金晃晃的东西递到李青林手里,李青林看了看,原来是一块金怀表。
自从重生以来,李青林对于时间都是靠看太阳的位置来估计。这块表的外壳应该是18K金,表膛上英文标明这是一块瑞士生产的怀表。现在一块能够和现代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怀表摆在手里,李青林自然喜爱的很。
将怀表放进左边上衣口袋,李青林让小六子将两大包战利品好好收起来,说:“这些东西现在都收好,等这一仗打完了再找机会换成钱,再给兄弟们分分。”
山上的日军还在不断射击,九二步兵炮也在不断往山下打炮弹,后续上来的部队冒着枪弹不断排兵布阵,补充的武器弹药也源源不断送上来。
一班再次被补充完整,李青林知道新一轮的进攻即将开始,于是命令老兵们尽快传授新兵战场经验。小六子愁眉苦脸地说:“这怎么教啊?看架势很快就要打仗了,这么短的时间能起什么用?”
李青林想了想,对新兵们说:“都不想白白死在战场吧?你们等会儿跟在老兵们后边,老兵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
李青林的一班伤亡率最低,战功却不少,在二营也算是很有名气了,班长李青林现在发话,新兵们自然深信不已。
第十师看来要在今天夺下清水尖,他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快。
下午四点半钟,第十师的榴弹炮再次射击,新一轮的进攻又开始了。


第一四九章风云起,山河动35
更新时间2011…7…25 20:47:45  字数:2132

 第十师、八十三师的炮兵将所有的榴弹炮集中火力,对清水尖日军阵地进行全方位覆盖,清水尖上日军的炮阵地也在打击范围之内,九二步兵彻底失去了发言权。
战防炮连将战防炮推进到前沿,利用直射火力逐点清除鬼子的机枪火力点和简易的掩蔽部。营属迫击炮也在不断发射,利用曲射的优势消灭战壕里的敌人。
事实再一次证明,在绝对优势火力之下,拥有武士道精神的日军也是不堪一击的。
在铁与火的覆盖之下,日军的战壕如同豆腐一般被轻易撕裂,日军的残肢断臂和断枪烂刀被一次次地抛向空中。
国军的士兵们被己方的优势激起了必胜之心,他们杀声不断,冲锋不止。
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日军却无人退却,残留下来的日军依然奋力抵抗。冲锋的队伍里不断有人倒下,但是更多的人接着往前冲。
《孙子兵法》有“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之说,李青林在进攻中间切实感受到了仰攻之难。
清水尖山高坡陡,多石少土,在这样的上坡上别说快速冲锋,就是往上行走都得小心是否滑倒,再加上冲锋的途中基本没有可隐蔽之物,李青林他们只好以最快速度沿着Z字形前进,尽量减少被日军击中的可能。
日军设在山腰的阵地很快被国军占领,但是山顶的日军还在继续顽抗。设在山顶的日军重机枪还在拼命射击,俗称“鸡脖子”的九二重机枪不停地发出“咯咯咯”的射击声。日军射手枪法很准,每打完一排弹板之后,总有几个国军士兵倒下。
山腰阵地夺下之后,营长也冲了进来,他带来了师里最新命令:“天黑之前将日军赶下清水尖!”
国军的炮火准备又开始了。
日军在上几次的轰炸中伤亡惨重,残存下来的守军已经不多,但就是这一小撮日军依仗着地形的优势,阻挡住了第十师的进攻。
眼看着双方又要打成胶着状态,连长急了,拔出手枪就要领着往上冲。
营长一把拉住他,道:“看这光秃秃的山,这么冲不是去送命吗?”
营长看了看山顶,再往两边看了看,道:“咱们用一部分人牵制敌人的火力,另外再派人从两边攻攻看。”
诺大的阵地当然不止二营一个营在进攻,营长所说的两边也不过是稍稍避开日军重机枪的正面而已。其他的地方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以营为单位分多路攻击。
李青林的一班现在还有十一个人,作为老兵最多的班,他们被选为进攻的那一部分人。山陡石滑,前边又无遮无挡,敌人的重机枪令人心悸的吼叫,不断有子弹从身边、从头顶“嗖嗖”飞过。冲锋的队伍中不断有战友中弹倒下,一具具躯体不时地顺着山坡往下滚。
在此生死关头,老兵和新兵的差别立刻显现出来。新兵们胆怯犹豫,动作僵硬,往往就成为了敌人的活靶子。而老兵们早就明白,在这个关头怕死是没有用的。你怕死与不怕死都得往前冲,只有冲上去消灭敌人,你才能活下来。
抛弃了胆怯的老兵如泥鳅一般油滑,他们忽左忽右,还不时地端枪射击。这些子弹不一定有什么准头,但是确确实实对敌人也形成了威胁——毕竟敌人中也有怕死的兵。
国军的多路进攻起了效果,鬼子顾得了左边就顾不了右边,再加上九二式重机枪射速相对较慢,进攻中的国军一步步逼近山顶。
国军的迫击炮此时大发神威,一颗颗炮弹象不要钱似地直往山顶落。其实山顶的日军人数已经不多,在如此强大的炮火之下,日军的火力点一个个被消灭。
等李青林他们冲上去以后,日军阵地上竟然还有三三两两的士兵端着刺刀要反冲锋。
枪里有子弹谁还喜欢拼刺刀?在国军一阵乱枪之后,山顶上的敌人全部被消灭,清水尖阵地夺下来了!
这一轮冲锋,李青林的一班又有人伤亡,冲上山顶的只剩下九个人了。
有士兵开始在敌人尸体上搜索财物,营长连长们挥舞着手枪将他们驱离。阵地虽然夺下了,但谁也不能保证鬼子不会马上就打过来,像这样乱糟糟的样子,敌人一个冲锋就能将他们赶下山去,现在必须就地组织起防守。
军官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占领阵地不过半个小时,日军就开始进攻了。
清水尖的背面原来是日军的后方,自然没有现成的战壕。再加上多石少土的山坡,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攻上山头的国军官兵们连挖好一个单人掩体的时间都不够。
日军憋足了劲,他们疯狂地往上冲,似乎要在天黑之前将阵地夺回去。
这里是国军榴弹炮的射击死角,因为带上来的炮弹数量太少,刚刚紧急运上山来的几门迫击炮打了几轮以后也都禁了声。
现在火力对比翻了个,日军炮火压制了国军的火力。看着在炮火中挣扎的士兵,再看看几轮冲锋中存活下来的老兵一个个倒下,营长连长们心头在滴血。几战战下来不死的老兵都是军中的宝贝,是连队绝对的主力。即使一个连队被打散了架,但只要有三五十个老兵存在,只需要一段时间补充整训以后,在这些老兵的带领之下,经过整合以后的这支连队照样是一支劲旅。
草草挖成的单兵掩体实在起不了什么作用,一顿炮火下来,李青林的一班竟然战死一个,伤了三个,伤兵当中就有李青林和小六子。
李青林和小六子是被同一颗炮弹炸伤的。
李青林和小六子的掩体相邻,这一发九二步兵炮的炮弹无巧不巧的落在了他们两人中间。好在攻上山来的守军人数不多,两人离得够远,李青林的掩体靠右前一些,小六子的掩体在左后边一些。这一颗炮弹突然落下并爆炸,虽然二人都进行了躲避,但是一块弹片还是击中了李青林的背部,并且爆炸激起的一块石头击中了小六子的面门。
李青林只觉得身体似乎被大力从后边一推,然后感觉到肩胛骨处一麻,紧接着觉得后背有些湿哒哒的,李青林知道自己开始流血了。
敌人的炮击刚刚过去,一班有一个兵抬头一看,惊呼道:“老大,你受伤了!”


第一百五十章风云起,山河动36
更新时间2011…7…26 20:43:15  字数:2071

 这个兵再看到小六子,见他血流满面,吓得大喊:“医护兵,医护兵,快来救人!”
小六子被石头砸破了面门,受的伤其实并不重,只不过因为血流在脸上,看上去伤很重而已。李青林的伤在背后,血一直在流,他觉得自己的半个身子都有些发麻,因为看不到伤口,李青林也不知道这块弹片有没有伤在要害处。
这时鬼子的步兵们开始进攻了,见鬼子越来越近,李青林大声喊道:“都别慌!先把鬼子打下去再说!”
鬼子越来越近,大概只有三百米距离了。在这种佯攻的情形之下,更显示出日军单兵的战术素养更高。
他们更能合理的运用地形地貌,单兵动作更科学更合理。日军虽然很着急,想在天黑之前夺回阵地,但他们行动并不盲目,只会在国军轻机枪被打掉,或者在轻机枪换弹夹的间隙里才前进,并且在仰攻的情况下还能边行进边射击。仅仅就最后这一点,国军官兵们很少能够做到。
没有炮火支援,没有成型战壕可以掩护,重机枪还没有来得及运上来,国军最强的火力只有捷克式轻机枪。
此时日军的掷弹筒射手都是积年老兵,据说射击准确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射程五百米、杀伤半径八米的掷榴弹是对付轻机枪的利器,掷弹筒成了国军机枪手的夺命大杀器。
守阵地的国军人数太少,火力又太弱,鬼子们步步逼近,眼看着就快要到一百米距离了。
“上刺刀,上刺刀!”连长、排长们命令道。
士兵们抽出到俏丽的刺刀,“咔咔”上在了枪口处。李青林右手抽出了刺刀,但是左手边用不上力,他只好将刺刀放在右手边,准备到时候当匕首使用。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练武好几年的的李青林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左手这边虽然不很利索,但是伏在地上上弹射击还可以马马虎虎对付,现在要让他双手持枪拼刺刀,他肯定使不上力气。
李青林心里有些悲凉,自己重生一次很突然,难道再次死亡也这么突然吗?
眼看着日军即将发动最后的冲锋,阴沉沉的天突然下起了小雨,并且越来越大。
这场雨并不算很大,但是对于李青林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救命的及时雨。清水尖山高坡陡,小雨使山石湿滑,这对想冲锋的日军极为不利。
日军并不是一群鲁莽之徒,即使现在占尽了火力优势,他们也没有盲目发动最后的全面进攻。
为了试探一下到底能不能进攻,他们派了几个小组试探性的攻击了一次,最后因为山坡实在太湿滑,日军在一阵炮火掩护之后,退下去了。
日军虽然退了,但是阵地上的国军无一人欢呼。所有人都明白,刚才要不是那一阵及时雨,现在阵地上谁死谁活还真不好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也下得越来越大,所有的人都没带雨衣,但是每一个人都在雨中坚持着,因为谁也不知道日军会不会趁机偷袭。
秋雨很密,李青林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身上的单衣越来越重、越来越冷,李青林不由自主地开始打起了哆嗦。
第十师的后续部队终于上来了,他们带来了弹药,带来了雨衣,带来了晚饭,最重要的是医护兵被大量派上来了。
阵地被交给新上来的部队,新上来的兵们开始拼命挖战壕。死里逃生、又冷又饿的兵们开始狼吞虎咽吃晚饭,象李青林这样的伤兵们由医护兵救治。
小六子面门的伤口已经清理,医护兵将他的头包成了一个大粽子。李狗剩没有受伤,也没有去抢饭吃,他和小六子一起围在李青林身边,他们很担心李青林的伤势。
李狗剩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把雨伞,他将雨伞撑开,挡住了冰冷秋雨。医护兵一只手拿着手电,另一只手拿着镊子,他在李青林后背伤口中寻找钻进去的弹片。
在战场上受伤,身体里的一般会留下弹头、弹片,这些异物必须马上取出来,不然极容易引起感染。此时的医疗水平很低,对于治疗伤口感染还没有特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