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战场上受伤,身体里的一般会留下弹头、弹片,这些异物必须马上取出来,不然极容易引起感染。此时的医疗水平很低,对于治疗伤口感染还没有特效药,一个很普通的感染极有可能引起败血症,这败血症会让人丢了性命。
被血水浸透的军装已经脱下来,李青林背上的伤口并不大,但是很深。医护兵拿着镊子在伤口里搅来搅去。
像这种手术,本来应该在局部麻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可此时士兵的命如同蝼蚁,麻药的数量也不多,这种手术一般都需要被救治者硬挺。
天渐渐黑了,气温在不断降低,山上越来越冷,可裸着上半身的李青林疼得满头大汗。为了怕自己因为疼痛将牙齿咬坏,他将自己的脱下的军装咬在了口中,嘴里硬挺着一声不叫,可从鼻腔里发出哼哼声。
镊子终于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医护兵用力夹住硬物,然后顺势一拔,一块沾满鲜血指甲盖大小的弹片夹了出来,随着弹片的取出,一股黑血也随之冒了出来。
说来也怪,弹片在身体里的时候李青林感觉没有现在这么疼,但是左半边身子发麻,基本不能动。现在弹片取出来了,伤口虽然很疼,但是酥麻的感觉没有了,李青林自己都觉得左半边身子立刻能动了。
医护兵清理好伤口,正准备上自己带的止血药粉,李青林拿出自己的云南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给医护兵,道:“用我这个,这个比你的好!”
上好了药,扎上绷带,医护兵又用绷带将李青林左臂吊在脖子上。
李狗剩奇怪道:“老大只不过背部有伤,他手臂不是好好的么?你吊他手臂干什么?”
医护兵道:“将他手臂吊起来,只要手臂不乱动,背部伤口就不容易迸裂。”
处理好李青林的伤口,医护兵又忙着处理下一个伤兵,小六子已经将三个人的晚饭端了过来。虽然还是水煮土豆和老玉米,三个饿极了人一会功夫就吃完了。
阵地交给了新上来的部队,李青林他们二营被命令撤下阵地,他们班将再次补充整训。


第一百五十一章风云起,山河动37
更新时间2011…7…27 20:43:21  字数:2158

 一班只剩下了八个人,李青林他们打着火把,互相掺扶着紧随二营的大队伍跌跌撞撞撤下了清水尖高地。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二营终于来到了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就是分配给二营的驻扎地。
二营头几天还齐装满员,现在再一次被打残,这次从清水尖撤下来剩下的人满打满算只有一个多连了。小山村的村民们因为躲避战火早就跑了个一干二净,村子虽然不大,二营这些为数不多的残兵还都能住下。
四连三排总共还剩下十八个人,一班人数最多有八个人,二班三班各剩下五个人。排长再一次负伤,他这次受的伤很重,被直接送进了战地医院,据连长说,排长这次可能要残废。李青林被临时任命为排附,在新排长未来之前具体负责管理三排。
地方的保长领着三排进了一个农家小院子,三个班各自找了一间屋子。此时农家确实别无长物,逃难的农民将一切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屋里除了一盘炕带不走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桌椅板凳之类的粗苯家具。士兵们在院子里草垛上抱来一些草再铺在屋子里的上,士兵们又脏又累,有的人躺下就睡着了。
秋雨还在不停的下,山里昼夜温差大,现在夜里的气温越来越低。躺在地上的士兵们和衣而眠,满屋都是血腥、汗臭和硝烟味。
李青林从怀里掏出那块怀表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一阵夜风吹了过来,李青林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这样可不行,穿着湿衣睡觉,明天早上他们就起不来了。
“小六子,带几个人去烧水,所有人必须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才能睡觉。”李青林命令道。
小六子立刻就领着几个人去厨房烧水。很快热水就烧好了。睡着的士兵们也被一个个拉起来,等全排洗澡换衣之后,已经到了夜里十一点了。
二班长张二苟、三班长大个子也还活着,不过他们也都负了伤,张二苟被三八枪子弹在胳膊上穿了个眼,大个子的脸被弹片划破了一个大口子。三个班长互相望着,苦笑不已。
屋里的那盘炕自然是三个班长莫属,炕上除了凉席之外什么都没有,可李青林他们还是倒下就睡着了。
李青林背上有伤口,他只能侧着睡觉。迷迷糊糊之中,李青林感觉自己非常热,整个人仿佛就处在蒸笼中。
李青林感觉自己又好像在家里的玉米地锄草,密不透风的地里简直能将人热死,可是身边就是没有水,李青林觉得自己快要渴死了。在迷迷糊糊之中,李青林觉得自己在喊些什么,可具体喊了些什么,他并不知道。
过了好一会,一股清凉的水流进了他的嘴里,接着自己好像跳进了一个清凉的水塘里,李青林感觉舒服极了,他再一次沉沉睡去。
李青林这一觉睡得很沉,直到太阳已经起山,他才醒了过来。
李青林睁开眼,屋里有四个人,张二苟、大个子、小六子,还有李狗剩。其中小六子正拿着一块湿毛巾往他脑门上搁。
李青林想爬起身,可身体一点都不听话,他试了几次就没起来。
小六子见李青林睁开了眼睛,惊喜道:“哥,你醒了?”
接着又将手在李青林额头上试了试,道:“哥,你终于退烧了。”
“我发烧了?”李青林问道。
“老大,你昨晚可把我们吓坏了,你满脸通红身子滚烫,还说胡话。亏得二班长连夜带人将军医请来了,军医给你喂了退烧药,你才慢慢好了起来。”小六子在一边答道。
张二苟摆手道:“请军医算什么?要不是你们几个轮流用冷水给老大擦身子,他也不会好得这么快。”
望着屋里几个人熬红的双眼,李青林很感动,说:“兄弟们,太谢谢你们了……”
李青林感激的话还没说完,大个子就打断他的话头说:“老大,咱们现在都是生死兄弟,谢不谢的话就别说了,兄弟们还等着你带着我们打胜仗呢。”
正在这时,院子里进来了几个人,原来是炊事兵送早饭来了。和炊事兵一起来的还有连里的文书,文书通知李青林,下午地方上的老百姓要来劳军,营里马上有人会送来新军装,到时候部队要精神抖擞一点。
早饭依然是水煮土豆和老玉米。刚刚从前线下来的士兵们很不满意,他们天天在前线拼死拼活,到头了却吃这么差的伙食,他们都鼓噪着要去找营里去理论理论。
小六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出了两听日军的牛肉罐头,他开了罐头准备几个人分了吃。
被李狗剩搀了起来的李青林道:“把排里所有的伤员都叫到屋里来,只要是伤员,每人分一点牛肉。”
小六子有点不乐意,道:“受伤的人太多,到最后你也分不到一点点。”
李青林叹了一口气道:“都是从死人堆里爬起来的兄弟,一人分一点也就是意思意思罢了。”
吃完了早饭,连长带人将新兵和军装送了过来。虽然身体还很虚弱,李青林还是坚持让小六子将他拉了起来。
李青林这次因为负伤不退又获得了一枚忠勇勋章,军衔被升为上士。看着新发下来的符号上还写着李立功的名字,李青林只好苦笑。
新任排长没有到位,连长将李青林拉到一边,让他全面负责起来,将这些新兵带好。
其实不需要连长嘱咐,李青林也会将这些兵带好。事实已经证明,在战场上有能征善战的战友,是其他人能够活下来的最好保证。
上午军医来换药,他打开李青林的绷带,有点担忧地说:“一班长,你的伤口很深,现在还有点红肿,弄不好要发炎呢。”
李青林拿出自己的“万应百宝丹”说:“这我倒不怕,咱身体好,加上这个药好,伤口不会发炎的。”
军医给李青林清理了伤口,再撒上李青林的药粉,换了一条干净绷带扎上。三排的伤兵很多,现在战事紧急,除了重伤号可以在战地医院接受治疗,象李青林这样能走能动的都算是轻伤号,他们必须在连队里养伤。
军医忙活了好一会,终于给所有伤兵换好了药,然后就走。新兵们全部下到了各班,由各班的老兵们带着训练。
李青林觉得很累,他自己侧身躺在了炕上,一觉睡到了中午时分。


一五二章风云起,山河动38
更新时间2011…7…28 20:26:24  字数:2303

 午饭依然是老玉米和土豆,不过炊事兵说下午百姓劳军,会送来肥猪肥羊,士兵们有了希望,这次倒没有人吵吵嚷嚷。
好好休息了一上午,李青林觉得自己的力气在一点一点恢复。这次他已经不需要人帮忙,自己就能从炕上爬起来了。
想起早上军医说的话,李青林还是有点怕伤口感染,他让小六子解开绷带查看了一下伤口,小六子说上了药以后的伤口有点红肿,但是已经封了口子,没有血水之类的渗出物。
李青林自我感觉了一下伤口情况,发现除了有些疼,的确没有肿胀的感觉,这下他放了心,觉得不可能感染了。
心情大好的他胃口大开,午饭虽然只是土豆和老玉米,他还是饱餐了一顿。
午饭以后,李青林又小睡了一会,到了两点钟左右,村口传来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声音,地方上劳军的人们来了。
来到二营驻地的是地方上的乡绅和一些百姓,他们抬来一头杀好了的肥猪、几坛子酒,还用大车拉来一些粮食蔬菜。
二营的官兵们全副武装,列队迎接。一些衣着光鲜的乡绅被请进营部,另一些衣着普通的人直接进入士兵们的驻地。
令李青林感到惊奇的是,这群人里竟然还有女人。这些女人看上去就是农家大嫂的装束,她们很大方,有的将随身带来的熟鸡蛋等食物分给士兵们,有的和受伤的官兵们拉家常,有的帮士兵们缝补洗涮衣服鞋帽。
此时封建思想很严重,特别像是这样相对封闭的山村,妇女一般不会抛头露面,军营了全是男人,像这样愿意进入军营的妇女可谓绝无仅有。这些人中还有一些人很特别,她们明显有政治思想,竟然还能说出一些时政信息和全民抗日的大道理。
这些人很不简单!李青林心中暗想。
正好一个大嫂摸样的女人经过经过李青林的身边,她看上去就是这群人的领头人。李青林问她:“大嫂,你们是哪里的人?”
这个大嫂笑着答道:“我们就是本地人啊。”
自古以来,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遇到战火只有弃家逃生这一个办法。自从下火车开始,李青林他们所到的村庄一般都是空空如也,很少看到有老百姓。
“本地人?村子里这么多人都跑哪里去了?”李青林奇怪道。
“都在北山呢!有的人家搭了草棚,有的人家住了山洞,”大嫂用手一指北山方向。
有人就好,这样可以在他们手里买些猪羊之类改善伙食。
李青林兴趣大起,问道:“咱们能向你们买些猪肉什么的吗?”
大嫂笑了笑,对身边的一个人说道:“张国元,你过来一下,这位长官有事找你。”
大嫂忙别的事情去了,张国元走过来问道:“长官,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
李青林对他说能不能买些猪羊之类的给伤兵补身子。
张国元看上去也不过二十来岁,他眼珠骨碌碌转了几转,道:“山上老百姓养的猪羊现在还很瘦,他们不一定愿意现在就卖掉。不过,还有其他一个办法可以弄到猪肉,不过你们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李青林问道。
张国元道:“山里有不少野猪,它们三天两头下山来糟蹋地里的粮食。现在正是秋天,这些野猪都肥得很,咱们可以去打一些野猪。打野猪当然要用枪,我的条件是你们给我一条枪和子弹,我就送一头打死的野猪来。”
一般的老百姓都需要大洋,不会想到要步枪之类的武器,这些人竟然用业主来换枪和子弹,李青林觉得这些人更不简单了。
“你们莫不是共产党吧?”李青林突然问道。
没想到张国元大大方方地说:“长官,你猜得真准,我们就是共产党。”
是共产党还这么大张旗鼓的招摇,李青林大吃了一惊。
(关于国共合作初期共产党员帮助、慰问国军,可见京西地区相关人士抗战回忆录)
见李青林很惊讶的样子,张国元笑道:“长官,现在是国共合作,咱们共产党当然要出来为抗战出一份力量啊。”
原来是公开了身份的共产党人,李青林恍然大悟。
全面抗战初期,在国共合作的大形势之下,为了共同抵御日寇侵略,一些共产党员公开了身份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以国共合作的形式共同抗战。比如在这次京西战役中,很多共产党人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为前线浴血抗战的国军抬伤员、运粮草。
枪和子弹对于李青林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这几天部队伤亡很大,伤亡战友的枪弹被其他人带回了驻地。战事频繁,战场上的武器战损消耗的情况难以统计,现在即使李青林拿出一两支步枪悄悄卖了,然后再往上报战损,这事只要买方不说出来也会神不知鬼不觉的。
这些共产党人急需武器,他们应该在发展自己的武装,李青林也乐得换一些东西,于是他点头同意了这件事。
张国元很高兴,道:“李班长,这事就这么说定了!我们手里没枪,等会你派几个兄弟带上枪弹和我一起走,我知道野猪平常走的路径,还知道野猪窝在哪里,咱们一打一个准。”
正在这时,团里的一个上尉参谋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他一进院子就神色紧张的将三个班长拉到一边,悄悄问他们这些共产党派来的人都干了些什么。
李青林他们三个班长的回答都是大同小异,那就是这些人除了正常的劳军,确实也没干些什么出格的事情。
听说这边一切正常,参谋松了一口气,道:“这些共产党真的会钻空子!三营那边劳军的人里面就有不老实的人,他们就有人拿出了共产党的宣传单,还和当兵的说一些大道理。团座有令,现在国共合作了,咱们表面上对他们客气一点,但是严禁他们搞宣传破坏活动。”
还是貌合神离啊!李青林心中感慨道。
不过李青林向参谋提出了一个问题:“长官,你看咱们弟兄们伤病员很多,急需要一些营养来补充体力,可这些东西只有他们手里有,咱们能不能向他们买些米面肉菜之类的东西呢?”
参谋想了想,道:“这确实也是个问题。咱们运输跟不上,现在能够将弹药运上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有的军粮都必须在当地征集。要不是今年当地风调雨顺,农民地里家里还有一些两市蔬菜,咱们这么多人早就被饿死了。反正只是买点东西而已,但是以后绝对不准他们进军营,严防他们动摇军心。”
李青林点头道:“那我就派弟兄们在村外交易,到时候一手钱一手货,绝对不让他们进村。”
参谋点头同意了,但是他还是特意叮嘱:“千万别让他们进军营!”


一五三章风云起,山河动39
更新时间2011…7…29 20:37:19  字数:2110

 见李青林他们都点头同意了,上尉参谋连忙跑到那群人当中,很客气地请这些人到营部去喝茶。
李青林连忙把小六子叫到身边,如此这般的将事情对他说了一遍,小六子频频点头。
李青林现在绝对相信的是小六子和李狗剩两个人,一方面他们三个是知根知底的同乡,另一方面三人共同经历了生死一线的战场,彼此之间更是互相信任。李狗剩是个粗人,冲锋陷阵很勇猛,为人也很豪爽,但是做这种精细的事情还是小六子比较合适。小六子颇识几个字,以前在李万财家历练了很多年,说话办事很稳妥,像这种事情最适合他去办。
小六子果然很机灵,就在上尉参谋劝说大家去营部休息的时候,小六子和张国元悄悄接上了头。这种拿武器换东西的行为在军队里是绝对不允许的,所有的事情必须暗地里进行,李青林对小六子的能力绝对放心,事后他也没多问小六子。
劳军的人被半劝半拉的请到了营部,小六子带上新兵们背着枪出村说是去训练,李青林等几个受伤较重的老兵都留在屋里休息。李青林的身体还是有点虚,他侧睡在炕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傍晚了,小六子他们也已经回来了,炊事兵也送来了晚饭。
今天劳军的乡绅送来了一口大肥猪还有一些米面蔬菜,晚饭吃的是杂面饼子,还有一大桶烩菜。让士兵们高兴的是,烩菜里油汪汪的,用勺子一搅,一大片一大片肥肉不时的露出来。
一顿油水丰厚的饭菜让士兵们兴高采烈,吃完晚饭,忙乱了一阵之后,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小山村很寂静,秋雨又开始淅淅沥沥下起来,屋檐下滴滴答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很清晰,李青林侧躺在炕上,他反而睡不着了。
自从上个月月底被抓进军营,除了写了一封信给家里报了平安以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家里一点消息。
其实李青林在万安火车站被抓壮丁时就留了一封信,那时候他并不是很想进杂牌军的军营,留下那一封信既是让家里人知道自己的处境,也是想让刘正生有机会将消息传递给潘可为,让潘可为有机会将自己打捞出去。
此时军统还是在整合发展时期,它虽然还没有像几年以后那样的权势,但是将李青林这样一个大头兵从军营里捞出去,还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李青林可以断定潘可为早就知道自己被抓壮丁了,李青林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潘可为寻找自己的的消息。
潘可为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李青林分析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说明这家伙是对自己不上心,觉得不值得为自己这个小老百姓说话;另一种可能就是这家伙认为早就付了自己一大笔酬金,他和自己恩怨两清,无需再为自己说话了。李青林左想右想,觉得这两种可能都存在。
寂静的黑夜里,有熟睡的士兵在说梦话。李青林在模模糊糊中想到了自己家中的父母,还有两个老婆和孩子,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战争的形势已经很严峻,按照历史的轨迹,日军将很快推进到万安县城。李青林自认为自己一时半会还脱离不了军队,自己不在家里,家里的人也不知道做好准备没有,李青林心里非常担心。
李青林这次伤口很深,流的血很多,虽然对家里很担心,他还是模模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明媚的阳光将李青林唤醒,今天竟然是一个大晴天。
寂静安详的小山村似乎与世隔绝,但是隔着两座山,前线枪炮声不时就传了过来,这些都在不时地提醒人们战争就在身边。
大晴天对于李青林他们这样在后方的人是个好事,他们可以洗洗涮涮,还可以好好的晒晒太阳,但是对于前线的官兵们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
第十四集团军都是整编师,他们的火力配置以及超出一般中国军队的强悍战斗力,让日军统帅部清醒地认识到这就是中国军队的主力。集中消灭中国精锐部队的主力,是日军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他们不仅在地面上调兵遣将,加强进攻,而且从南口腾出手来的日本陆军航空兵也全部加入了战斗。
阵地上空不时有日军飞机来临俯冲轰炸,航空炸弹巨大的爆炸声震天响,清水尖阵地上不时腾起一团团烟雾,李青林他们离得很远都能看得见。第十师只有区区两门高射炮,只一个上午的轰炸,这两门高射炮就被日军飞机炸成了废铁。守卫清水尖的国军只好硬顶着日军飞机的轰炸,在苦苦支撑。
前天李青林他们攻上清水尖高地,虽然清水尖居高临下,但是多石少土的清水尖不易修筑工事,并且国军重火力支援不上,当时李青林就认为清水尖很难守得住。
果然,到了下午四点左右,一大群伤兵被从前线抬了下来,他们带来了一个消息——第十师撤下了清水尖,又回到了髽鬏山阵地。
前线的消息让三排的官兵们很泄气,张二苟嘟嘟啷啷骂道:“老子们死了那么多兄弟才攻下来,他们这些蠢货不到一天就丢了,都是一群笨蛋。”
小六子很担心地问李青林:“哥,清水尖守不住,这髽鬏山守得住么?”
李青林笑道:“髽鬏山都守了这么多天了,鬼子一时半会还是打不下来的,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去吧。”
晴天也是练兵的好天气,老兵们自觉带着新兵战前训练,象李青林、张二苟这样的伤兵们都懒洋洋的,伤兵们要么睡觉要么晒太阳,他们都想尽快养好伤。
午饭过后,连长来了,他还带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新任的三排排长吴城少尉。
吴城少尉今年24岁,刚刚从军校毕业来到第十师,来之前就在团部当个实习参谋。第十师这次一线基层连排长伤亡过大,团里紧急将这些才从军校毕业的军官补充到连队,吴城就被团里派到了四连,四连又将他派到了三排当排长。
李青林将三个班士兵集中到一起,连长向大家介绍了新任排长,然后就走了,他将吴城少尉留了下来。


一五四章风云起,山河动40
更新时间2011…7…30 20:49:13  字数:2148

 上边正式下派的排长来了,李青林临时排付的职务自动停止了。
吴城少尉看上去就是个书生模样,他跟随着李青林将三个班住的屋子巡视了一遍,然后什么都没说也走了。吴城虽然没说话,但是李青林他们三个班长还是从他的表情里看出了点什么。
三排现在已经补充满员,所以现在的住处就很拥挤。没有床铺,大兵们都在屋里铺了厚厚的草,然后就在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