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这时,团部下达了命令,我军留在漳河北岸的一个团对鬼子的炮兵阵地发动袭击,他们的大炮和弹药已被炸毁,现在命令全体官兵立刻向留在南岸的鬼子发起全线进攻。
这可是漳河阻击以来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了!所有官兵立刻呐喊着冲出阵地,他们向鬼子杀去。
抗战中日军的现代化水平并不高,但是和装备更差的国军相比,鬼子的火力还是很强悍的,在中国战场上,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给中国军队以很大的杀伤。现在鬼子没有了火炮的支援,飞机也没有起飞,五十二军的官兵们士气大振,他们端着枪人人都争先恐后的向鬼子冲去。
鬼子们其实已经知道北岸的情况,没有了炮火支援的鬼子成了纸老虎,他们层层抵抗互相掩护。现在的鬼子兵开始收缩防线,连以前似乎无敌的薄皮坦克也步步后退。
李青林他们手里的掷弹筒发挥了威力,虽然五连的射手们基本都是二把刀的技术,但是他们并不吝惜榴弹,他们只要抓到一颗就往鬼子的人群里发射。
国军以前一直被敌人炮火压着打,现在能和敌人的火力旗鼓相当,这足以让士兵们自豪了,官兵们呼喊着、射击着、冲杀着,个个奋勇向前。五十二军军部也抓住这个绝好机会,他们向前线派来了更多的连队,似乎连师里将预备队全都派上来了。
背水一战的鬼子兵足够顽强,他们在遭到进攻以后立刻就地抵抗,敌我双方在这块小小的河滩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二十五师的死命令之下,一排排的国军官兵向鬼子阵地发动了不间断的冲锋。
没有火炮支援的鬼子兵也不可小视,在国军优势兵力之下,这群鬼子排自为战,班自为战,甚至人自为战。鬼子兵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撑下,他们宁死不降、决不后退,鬼子一个小小的火力点往往需要十几、二十几个国军士兵拿生命来交换,而这个小小火力点往往只有两三个鬼子兵在坚守。
鬼子很强硬,可再强硬的鬼子可架不住五十二军官兵人数众多,并且这些中国兵人人悍不畏死。这场河滩阵地争夺战从上午一直打到了傍晚,双方在战斗中最激烈的时候是以白刃战来进行。
二十五师和鬼子激战了整整一个白天,其中一些零星战斗直至深夜,南岸的鬼子除了被打死以外,其余的全部被打回了北岸。阵地上鬼子们留下了横七竖八的尸体,还有一辆坦克在冒火燃烧——它被五十二军的勇士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
五连这次主要使用掷弹筒支援第一线,因此他们并没有参与最前沿的冲锋,除了又有两个受了轻伤以外,其他的人都安然无恙。
夜黑很,河滩上生起了一个个火堆。河滩阵地上倒了一地的鬼子,这自然又是小六子他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这次进攻中五连是排在后边的部队,小六子上去的时候已经晚了,摸黑回来的小六子两手空空,好像并没有什么收获。他一路走还一路骂骂咧咧:“这些兔崽子,下手也太快了,下手也太黑了,他Ma的连鬼子的破袜子都不放过。”
一八五章漳河阻击14
更新时间2011…8…30 20:47:33 字数:2262
李青林拍了拍小六子的肩膀,安慰道:“没关系,没有就没有,下次多弄点就是了。”
正在这时,团部传令兵送来一纸通知,通知连长到一五零团任营附。
昨天一五零团被击溃,他们的营连排级军官伤亡惨重。为了重建一五零团,师里只好从各部队抽调基层军官去带兵。昨天五连送给上峰的两把日军指挥刀起了作用,师里抽调军官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连长,因此连长被提升为一五零团二营营附。
连长手拿着通知,兴奋得脸都红了。李青林上前握住连长的手,道喜道:“长官,恭喜恭喜!战后你可要请客哦。”
连长连声道:“同喜同喜!战后我一定好好请你吃一顿。”
接着他很诚恳地对李青林道:“兄弟,咱也不是糊涂人,我这次能提升完全是因为你们打了胜仗,这个我心里有数。要说我在五十二军当兵这么多年,其实早就该升职了,可咱不是陕西人,所以每次都落在人家的后边啊。兄弟,你以后要是还在五十二军混下去的话,那就一定要和陕西人搞好关系呢。”
李青林来五十二军很晚,对这些门道还真的不清楚,他握着连长的手说:“多谢长官提醒!今后我一定会注意这些。”
连长拿着通知走了,团里的传令兵拿出了另外一份通知。团里的这份通知很简单,那就是命令李青林为五连代理连长。
张二苟他们闻讯来道喜,李青林指着自己的少尉符号苦笑道:“这算什么呀,咱军衔还是少尉呢,现在不就是个代理连长么,没什么值得庆贺的。”
小六子笑嘻嘻地说:“哥,不管怎么说,现在连里是你说了算了,这总是好事吧?为了庆贺你当家作主,咱送你一个好东西。”
小六子说着就从身后拿出一个椭圆的皮盒子递给了李青林。李青林接过来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个望远镜。
这是一具由“日本光学”生产的“九三式”四倍望远镜,这种低倍率望远镜由日本陆军下级军官大量装备,在中国战场俗称“曹长镜”。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及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为了让步兵和骑兵士官能观察战场、搜索敌情以及观测射弹,日本军方给“日本光学”下达了生产了低成本望远镜的订单。
“九三式”望远镜只有四倍的低倍率,在欧洲被称为“观剧镜”。低于五倍的望远镜视场小,无转像装置,并不适合军事用途。但是日军的对手是更加落后的中国军队,就是这种玩具似地望远镜在中国军队中,特别是下级军官中成为难得的装备。
李青林将望远镜放在了背包里,笑道:“这是昨天就缴获的吧?怎么昨天不拿出来?”
小六子撇嘴道:“昨天那么多好东西给你了,你还不是转送给连长了?”
李青林拍拍他的肩说:“其他的东西都整理好,等休整的时候卖上个好价钱。这一仗兄弟们伤亡惨重,到时候给战死的兄弟家里寄钱点,活着的兄弟再分点钱,这也算是个安慰吧。”
夜已经深了,五连的官兵们也累极了,大家互相挤靠在一起,渐渐睡着了。
天渐渐亮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北风还在刮着,天上有很多云,今天是个阴天。
李青林拿出望远镜对漳河北岸看了看。“九三式”倍率虽低,但是漳河河面并不宽,对面的日军也并不远,通过望远镜也能马马虎虎看得见。
透过望远镜看漳河对岸,只见二十五师正面的日军并不多。李青林再仔细观察一番,也看不出他们有进攻前的各种准备迹象,他们似乎昨天伤了元气。
小六子也拿望远镜看了看,然后疑惑道:“对岸就这么点鬼子,他们的大炮和炮兵阵地也被炸了,军里怎么就不一鼓作气打过去呢?”
此时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有军队才有实力,没军队就没人重视你。民国政府里现在就有一大堆上将中将,可他们手里没兵,他们说话从来就没人听,因此国军从来就有保存实力的传统,关麟征也不例外。
李青林指指阵地上的官兵们,说道:“咱们昨天都被打惨了,或许军里再安排新的部队来进攻呢。”
吃早饭的时候,团里来了一个命令:接一战区司令部命令,因发现日军有异动迹象,五十二军向淇县、汲县和新乡一带驻防,五十二军当前所守卫的阵地交三十二军守卫。
午饭以后,二十五师将阵地交给三十二军,踏上了转移驻防的征程。
五连连李青林在内只有四十四个人了,其中还有九个是受了轻伤的伤员。战后余生的这四十几个人有李青林从第十师带过来的,也有半路上收编保安团和那些溃兵们,也有后来补充的新兵。战场的兄弟之情最为真切,经过这几天并肩作战,所有的人融合到一起,五连现在真正成了一个整体。
李青林代理了连长,小六子现在被任命为一排代理排长,一些买办的事情就顾不上了。李青林记起突围的路上还收了一个做小买卖的兵,于是安排他和丁狗蛋二人负责采买这类杂事。
这个做小买卖的是山西人,大名叫金明均,此人还真算是一个人才。
山西人自古有经商之风,金明均十六岁进商号学徒,他是在给东家讨账的路上被抓的壮丁。金明均上过几年私塾,颇能识几个字,他进了商号以后又谦虚好学,学得了一手好算盘。他随身带有一个小木盒子,小木盒子两边都有盖,将盒子一边的盖子打开,里面就有一个小算盘,再另外的一边打开,里面装的是袖珍的文房四宝。
那个小算盘只有巴掌大小,算盘珠子也只比长米粒大一点。李青林有次问他这么小的算盘怎么打,金明均拿起那个小毛笔来做了示范,原来他用毛笔的细杆来拨算盘珠。
李青林他们跟着五十二军的大部队紧急行军,为了给队伍里伤病号增加营养,他让小六子拿出钱来,在行军的沿途买一些鸡鸭鱼肉之类的食物。
金明均和丁狗蛋接受了采买事务以后还真是尽心尽力,特别是做过伙计的金明均,他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本领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次都能以最低价买回来最好的东西。
做过伙计的金明均还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记账。每次收钱花钱,他都用纸笔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在银钱方面分毫不差,对于这一点小六子最为满意。
PS:从下一章开始,有些内容似乎与主题无关,但是里面留了一些伏笔,因此不得不写,希望读者大大不要开骂。
一八六章转进,转进?1
更新时间2011…8…31 20:38:31 字数:2208
第一战区的情报认为日军在漳河受阻以后,他们正在集结新的力量发动下一次进攻,而淇县等地正是战区指挥部防守的薄弱环节,因此战区每日都有电报催促五十二军,要五十二军必须在指定日期内到达。
十月二十四日,等五十二军紧赶慢赶到达指定地点以后,预定地点却没有发现日军的踪影。原来日军调兵集结是沿同蒲路去进攻山西,他们并没有使用大规模兵力沿平汉路南下。
在没有得到新的命令之前,五十二军只好在原地待命,这也给了伤亡惨重的各部队一个喘息的机会。
趁着目前没有战斗,李青林让小六子悄悄将战利品卖了一大部分。李青林本来想将一部分钱寄给战死的战友家中,剩下的的钱由大家平分了,可小六子坚决不同意。
他说其他的连队也卖战利品,所得的钱都是长官分得一半,余下的钱不会给士兵们分掉。良心好一点的连长拿这个钱来给部队改善伙食,还有些特别坏的连长会将这些钱孝敬上峰,为自己的前程花钱开路。
最后小六子还特别强调,如果李青林真的分钱给士兵,他将会被所有的军官孤立起来,因为大家都这么收钱,而你一个人别出心裁,那会带累大家都发不了财。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共军部队才官兵一致,如果李青林真的官兵一致分了钱,师里的政训处立刻会来人查李青林是不是共/党分子。
小六子的一番长篇大论之后,李青林哭笑不得,不过回头想一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当腐败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之后,那不合理的东西就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制度,李青林如果真的挑战这种潜在制度,他将无立身之地。李青林觉得自己现在并没有这个能力,最后只好让小六子按惯例去办。
从二十四日到三十日,部队一直原地驻扎,小六子他们花钱买了许多鸡鸭鱼肉。那个即将出师的厨子包家发这时大显身手,五连驻地一到晚上就油香四溢,官兵们个个吃得满嘴流油,伤兵们的伤口很快愈合,很多人养得红光满面,所有人都说代理连长李青林会带兵。
十月三十一日,部队又接到命令,因为战事紧急,五十二军划归第二战区指挥,五十二军接到命令后必须立刻开拔去增援晋东的娘子关。
日军沿着同浦路的进攻很凌厉,二战区的军情十分危急,五十二军为了尽快赶到战场,他们直插太行山,往西赶去。
从漳河地区到晋东蜿蜒五百余公里,一路上虽无日军阻挡,但是太行山区道路崎岖,根本不适合大部队行动。而天公也不作美,一阵北风过后,天空中纷纷扬扬下起了小雪,山区的道路本来难行,再加上雨雪泥泞,部队的行军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
部队到达涉县地区,路上出现了大量的溃兵。从电台中得知太原已经失守,五十二军现在已经没有了增援的目标,而身后的漳河防线也已经被日军突破,万安县城已经被日军占领,前后都是日军,五十二军现在进退两难。
因军情有变,五十二军接战区命令转进到林县、涉县驻扎。在命令中,战区要求五十二军以涉县为根据地,进出彭城、武安等地,伺机袭扰邯郸、磁县等地日军。
此时已经入冬季,晋东豫北地区大雪漫天,天寒地冻。恶劣的天气给国军带来了麻烦,更使日军不敢轻举妄动,五十二军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之下不断主动出击。日军因为兵力不足,他们收缩兵力,龟缩在邯郸、磁县城内,完全陷于了被动之中。
日军的步兵不主动出击,但是他们的空军并没有闲着。邯郸城外有鬼子陆军航空兵的简易飞机场,只要气象条件允许,他们就起飞去侦察、轰炸国军的部队。邯郸飞机场离前线距离近,加上地面有日本间谍的引导,飞机能很快飞临国军头顶,他们的轰炸给国军造成了巨大伤亡。十一月三日,三十二军军长商震的指挥部就受到三架日军飞机的精确轰炸,当时死伤军民二十余人,商震命大逃过了一难。
邯郸城外的飞机场成了国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个机场必须要除掉!
十一月初,五十二军命令二十五师挑选精兵组成突击队,这支突击队的任务就是奇袭邯郸飞机场。
经过精挑细选,中校营长梁智伟被选为指挥官,李青林的五连、吴城的六连因为勇敢善战也被选进了突击队。
粱智伟是云南人,他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在陕西人占主导的二十五师,他能凭借着战功升任中校营长,这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本来师里认为象李青林五连这样的部队人数不足,准备将这些连队补充完整以后再出击,但是粱智伟拒绝了。粱智伟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将在能而不在广,五连、六连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兵已经足以完成这次任务;如果队伍里加了新兵,参战的人数虽然多了,但是不一定能提高战斗力,说不定在关键时刻这些新兵蛋子还会拖全队的后腿。
参战的部队选定以后,粱智伟召开了一次战前会议,所有的连长以上军官都参加了。在会议中,粱智伟决定对鬼子的机场实施夜袭,具体的战法就是采用火攻。在作战会议上他将偷袭部队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突击队,一个是放火队,具体的作战方法就是突击队攻进机场以后就由放火队纵火烧飞机。经粱智伟指定,五连和六连都被分在突击队。
分队完成以后,粱智伟将大家带到一个沙盘前,向所有的军官们详细介绍了邯郸飞机场的情况。
这个沙盘制作得很精细,是梁智伟营长亲自侦察以后制作的,日军所有的重要目标都很清楚的标明了。沙盘显示,日军邯郸飞机场处在城外的郊区,四周有铁丝网等障碍。因为日军兵力不足,目前只有一个步兵中队的鬼子在守卫。飞机场内有十几架鬼子的飞机,还有一个油库和弹药库。鬼子的飞机白天出去轰炸,晚上在机场里停歇。
邯郸飞机场是个简易的军用机场,四周地形平坦,也无水系阻隔,这样的地形易攻难守。但是正因为地形平坦,也给突击队带来了一个大问题——这里离机场有八九十里路,要突袭敌人机场必须强行军至少一天时间,在这广阔的平原上,如何在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发动奇袭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一八七章转进,转进?2
更新时间2011…9…1 20:39:49 字数:2164
(关于二十五师夜袭邯郸机场的时间有几个说法,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一个说是十月十三日,一个说是十一月十三日。本文依据何应钦的回忆录,以及当时二十五师一四九团团长覃异之的回忆录认定为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粱智伟的问题一提出,所有的人都在思索,一些烟瘾大的大烟枪们摸出香烟来点上,屋子里烟雾腾腾,不吸烟的人被呛得连连咳嗽。
吴城就是这连连咳嗽的人中一个,他边咳嗽边道:“梁营长,这几天都是阴天,鬼子飞机起飞得少,空中没有鬼子飞机侦察,咱们白天行军他们应该不会发现。实在不行的话咱们晚上走,现在是月初,上弦月才漏月牙,即使是大晴天的晚上也不怕,只要没有汉奸告密,咱们的行动鬼子不可能发现得了。”
粱智伟点头道:“吴连附说得有道理,只要天气许可咱们就白天行军,实在不行就晚上走,不过最后接敌必须在晚上。”
李青林道:“我看咱们应该把沿途的乡保长们还有乡绅们都发动起来,他们地熟人熟,只要他们把村子里的人都看住了,汉奸即使想去通风报信也不敢出去。”
粱智伟点头道:“李连附说在点子上了。咱们立刻请求师里派出侦察部队,提前让他们化妆出击。侦察队先联系好各乡保长和各地乡绅,让他们配合将沿途的村子都控制住,这样咱们行动的消息就不会走漏了。”
众人都点头称是,粱智伟营长见问题基本解决,他正准备宣布会议结束,李青林突然道:“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解决,那就是狗汉奸的事情。”
吴城不解道:“汉奸不是都被看住了?哪里又冒出了个狗汉奸?”
李青林笑道:“我说的这个狗汉奸就是农户家的看门狗。咱们中原地区很多人家都养着看家狗,晚上稍微有点动静它们就叫个不停,夜深人静的时候狗叫声能传出两三里远。咱们还得做一个工作,那就是机场四周五里以内的狗全部要牵走,免得到时候狗叫声暴露了目标。这土狗给鬼子报了信,它不就是狗汉奸么?”
原是狗汉奸是这么回事,众人听毕哄堂大笑。
农户家养狗是再平常不过的了,部队夜里行动即使再小心也可能惊动这些土狗,经李青林这么一提醒,这“狗”汉奸的问题还真的要解决好。会议结束以后,二十五师侦察兵又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必须要将机场四周的那些“狗”汉奸解决好。
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农历十月初九,二十五师突击队在营长粱智伟的率领下悄悄出发了。
前几天才下了雪,今天又是个阴天,现在气温在零度以下,道路被冻得硬邦邦的,正好适合这支突击队的行动。
为了便于行军,部队除了必要的武器弹药之外没有带多余的东西。二十五师的侦察兵干得不错,部队行军的沿途都有乡保长在迎接带路,并且都准备了热水和饭食,部队也减少了后勤方面的麻烦。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十一日傍晚时分,部队成功的到达了预定地点,这就是机场附近的一个小树林,离机场大约四里路。
粱智伟命令部队在小树林里休息,全体抓紧时间吃完饭,然后检查武器装备。按照战前的计划,全营将七点左右开始接近敌人的机场,预定在十点左右对机场发起进攻。
冬天的日子本来就短,再加上今天又是个阴天,天黑得特别快,部队准时于七点钟出发。
为了不发出响声,所有的枪支弹药都由布片包了起来,刺刀也被涂黑。因为有地方上的保长带路,部队行军速度很快,沿途经过几个小小村子,村口都有人提着灯笼在接待指路,这些爱国的民众都不惜身家性命在帮助国军。
四五里的路程很快就走完,部队到达了邯郸机场附近。
按照战前的计划,李青林他们突击队的任务就是先突破机场周围障碍设施,然后进攻敌人的守兵营房,放火队紧跟在突击队后边就地纵火,放火烧毁敌人的飞机、油库、弹药库。到了地点以后,突击队就地分散再隐蔽前进。到了机场的铁丝网附近,有士兵拿出老虎钳来剪断铁丝网。
也许认为打了败仗的国军不可能有能力、有胆量来偷袭,因此鬼子守卫机场部队很少。小北风在刮着,冬天的晚上天很冷,机场有大型探照灯不时的向四周照射,他们的卫兵只是偶尔扛着枪出来巡逻一下,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缩在碉堡里避寒。
就在士兵们剪铁丝网剪得起劲的时候,突然出了一个意外情况,鬼子守卫队养了一条狼狗,它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汪汪”叫了起来。
这“狗”汉奸没给小鬼子通风报信,可这机场里面的“狗”日本现在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李青林早就做了准备,他让剪铁丝网的士兵停下了手,然后悄悄叫来丁狗蛋,让他去消灭“狗”日本。
这丁狗蛋接受了任务以后,他慢慢爬到上风口,然后从怀里掏出几个什么小玩意摆弄了几下。不一会工夫,“狗”日本就停止了吠叫,再过了一小会,那条“狗”日本夹着尾巴颠儿颠儿地跑了过来,那摸样看上去极为乖巧。
丁狗蛋用手摸了摸跑到身边的“狗”日本的头,“狗”日本竟然用喉咙“呜呜”叫唤,显得别提多温顺了。
不过丁狗蛋对“狗”日本没安什么好心,趁着探照灯刚刚扫过,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套狗的钢丝套,一顺手就套住“狗”日本的脖子。套好以后丁狗蛋的身子一立,他将“狗”日本用力甩向背后。“狗”日本吊在丁狗蛋的肩上,脖子被套住发不出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