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色满园-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珠有些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使劲将脚丫子从一个汉子脚底抽出来,看着生生被扯出一个洞的鞋面儿,有些欲哭无泪,就着身旁虎背熊腰的大婶靠着缓了缓神,才喊了一嗓子,“知道了,哥”
她个头小,周围都是人,便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不去凑热闹,等人群稍稍散开一些,才决定自个先去别处逛逛,心里感叹着,古人娱乐生活匮乏,一年到头仅有的那么几回,积极性不是一般的高,瞧那架势,八成全县城的人都出动了若她方才跟着挤上去,兴许还没到桥头,自个儿先被挤晕了。
不远处倒是有个杂耍摊子,可外头围满了人,以她的身板要挤进去观看,难度还是很大的,瞅见杂耍摊子旁边儿有家茶楼,心中一动,便走了进去,好在空座儿还是有的,待上了二楼,视野才开阔起来。
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招呼小二来一壶花茶,这才微微松一口气,惬意地靠在椅子上有一眼没一眼地看杂耍。
因茶楼对面是贺兰家的如意斋,宝珠便忍不住多瞧了两眼,伙计王成正站在廊头瞧热闹,这样的日子,连老掌柜也不忙活生意了,不时探出个脑袋往外头瞧两眼。
正想着,桌面被人轻轻叩了几下,宝珠回过头去瞧,那人肤色本就白净光洁,又穿着一件雪貂毛斗篷,衬托的整个人更为明丽,宝珠笑嘻嘻喊他:“贺兰哥哥”
他点点头,在宝珠对面坐下,也不跟她客气,自个儿倒了一杯茶,浅浅地抿了一口,问:“老早就瞧见你在上头坐着,怎的也不去逛?”
宝珠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人多,怕挤。”
他“扑哧”笑出声儿,“难怪头发乱成这个样子。”一抬头,问她:“啥时回来的,屋里人可都还好?”
宝珠点点头,“今个刚来,爹娘他们都好。”忽听得下头又乱哄哄的,眼神又往窗外去瞧,原来是舞狮的队伍复又绕了来,如方才那般,后头挤了许多瞧热闹的。
贺兰锦顺着她的视线往窗外瞧,眉毛轻轻皱着,似有淡淡的忧郁,宝珠正奇怪着,他一时笑的开怀,一时又像是有些心事,便听他淡淡地开了口,“这是咱们县历来的风俗,跟着舞狮的队伍绕城三圈,一整年也不生病,身体健健康康。”
宝珠张张嘴儿,“我只当是瞧热闹的,方才就在里头被挤了出来。”又问他:“那你怎么不跟着去?”
贺兰锦耸耸肩,“去年不也没去,一整年都健健康康的。”
宝珠笑笑,“我大哥今也来了,方才在猜灯谜,一会儿我们约在桥头上碰面,贺兰哥哥去么?”
贺兰锦嘴角一抽,“奇了,你大哥这样死板的人也会去‘走桥’。”
宝珠疑惑,问他才得知“走桥”也是当地历来的风俗,认为元宵节必定是要到桥上走一遭的,元宵节男女老少相约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宝珠眨眨眼,起了兴趣,追问:“那放河灯呢?”
他又抿一口茶,笑的自得,“河灯是为了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挂念,放一盏荷花灯在河里,写上亲人的名儿,意喻将思念带到远方的亲人。”
宝珠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原先还当是七夕节为心上人放的那种灯哩”
他揉了揉宝珠脑袋,“小小年纪,倒知道的多。”又叹了一声儿,揉了揉太阳穴,不吭气儿了。
宝珠瞧他今个虽说说笑笑,却似心底有事,不怎的开怀,便去瞧他:“贺兰哥哥,你怎么了?”
正要往嘴边送的茶杯顿了顿,半晌,轻轻放在了桌上,瞧着窗外叹了一声儿,“今个我娘安排我相亲,我方才独自出来了。”
宝珠张张嘴儿,一时不知该怎么接上那话儿,她跟贺兰锦虽然相熟,他却向来说说笑笑,只当她是妹妹般关照,至今也没说过什么贴心体己话儿,想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而起,正踌躇着,又听他自嘲地笑笑,“方才你说到心上人,我自小便想着,将来遇上心上人,便娶了她。可今个,我娘硬是拉着我跟刘家闺女见了面,递了帖,竟是连我的想法也不顾。”
宝珠一边儿听,一边瞧着他修长纤细的手指不停在桌上敲打着,心里不禁有些同情起他来,勉强扯出一个笑,“我跟贺兰哥哥一个想法,要嫁便嫁喜欢的人”
他有些呆愣,半晌才叹息一声,“你一个姑娘家,能有这样的见解,也不易了。只可惜你还小,许多事情却不懂得。”
宝珠叹了一声,两只胳膊撑着下巴定定去瞧他,“你可以说服你母亲推了亲事,还可以逃婚,再不行,便去找那刘家闺女儿说个清楚。”
他笑着去刮宝珠鼻子,“傻瓜”
宝珠见他高兴了些,才站起身,“既来之则安之,总要慢慢解决,你若不想娶,还有人逼着你去不成?今个先去走桥,时辰也差不多了,我大哥他们还等着着我哩。”
贺兰锦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坚定,“小宝珠说的是,我若铁了心,娘也不能逼着。”
人极多,贺兰锦便领着宝珠一块走,他小心翼翼将宝珠护在身前,一路挤归挤,倒也相安无事,眼看到了桥跟前儿的时候,前方却忽然一阵哄乱,人潮不停向后涌来,两人不知发生了什么,正要逆着人流往前走,就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喊叫声儿,“死人了死人了前头踩死人了”
宝珠呆了一瞬间,手便被他紧了紧,“走,这里不能留”
宝珠来不及应声便被他拖带着往后走,此时人群中更加慌乱,几股人潮疯挤着朝四面八方散去,宝珠不知不觉间便被挤的撒开了他的手,再去瞧,哪还有他的影子,正四处望着,冷不防被人挤了个踉跄,紧接着便有无数人涌了来。
她急中生智,紧紧撕扯住身旁一人,被他拖着走了好几步,才被人拦腰抱起来,贺兰锦正往回寻她,一眼便瞧见人群中被挤倒的宝珠,小小的身板眼看就要淹没在人群里,他奋不顾身挤了进去,好在救的还算及时,只衣裳蹭破了些。
宝珠睁开眼,还心有余悸,红着眼睛去谢他:“谢谢贺兰哥哥。”
贺兰锦瞧着人多,干脆抱着宝珠避着人群四处找寻,好在润泽是个眼尖的,一边喊着宝珠一边儿朝他们挥手,贺兰锦瞧见他就呆在不远处的巷子里,这才抱着宝珠往巷子里去。
贺兰锦一放下宝珠,她便一阵风似地跑到润泽跟前儿问:“你没受伤吧?”
润泽上下瞧着宝珠,见她没受伤,这才放下了心,语带焦急地说:“我很好,只是积德跟润生不知跑去了哪儿一直也没瞧见。”
宝珠正想劝他别心急,冷不妨瞧见了立在润泽身旁的两个姑娘,个儿高些的正对润泽说着话儿,“公子别着急,只是走散了,兴许一会儿人潮散了便寻来了。”她本就长的俏生生的,一开口,声音也极柔。
润泽这才咳了一声,抬头对宝珠跟贺兰两人解释道:“这位姑娘方才碰伤了腿,我正巧遇上,便带了她们一同来避一避。”
宝珠点点头,朝她露出一个笑,她却只淡淡瞧了宝珠一眼便收回了眼神。她身边站着的纪小些的姑娘,一眨不眨地盯着宝珠瞧了好些时候,这会儿忽然就开了口,“我认识你你是陈记快餐铺子的”
个儿高些的姑娘嗔那小姑娘一眼:“翠如,安静些,公子正烦着寻不到亲人,哪有功夫去听你嚷嚷那些没影的事儿。”
宝珠瞧她穿着打扮,家中也不像是极殷实的,头上戴的还是木簪子,小丫头穿的也朴实,估摸着兴许是县里哪户寻常人家的小姐。
贺兰锦却笑着说,“怎么是没影儿的事?这小丫头瞧的准,她就是快餐铺子的。”又指了指润泽,“救你的人是她哥。”
高个姑娘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懊恼,旋即便迈着小碎步走了来,微微低下头,笑盈盈对宝珠说着,“方才不知姑娘是公子的妹妹,怠慢了姑娘。我姓吴,姑娘唤我吴姐姐便是。”
宝珠笑笑,客气地回她,“吴姐姐唤我宝珠就好,你的腿还要紧么?”
她矜持地抿唇笑着,“不碍事,翠如是我的丫鬟,常被我支去快餐铺子买吃食,所以方才才认出了宝珠姑娘。”
宝珠点头,瞧见人群散了些,便说:“不如回屋里等着,左右人也散了,他们总能回屋去。”
贺兰锦瞧一眼吴氏,笑嘻嘻跟润泽宝珠两个告了辞,说是明个书院再叙。
润泽点点头,待他走了,才去瞧吴氏,吴氏被他瞧了一眼,羞得低了头去,“今个多谢公子了,公子走好便是,我跟翠如一同回去。”
润泽嗯了一声,脸上也略微带了些薄红,“那姑娘小心些。”
待走的远了,宝珠才去开他的玩笑,“大哥,我瞧着那姑娘对你有意,你方才脸红了。”
“早知道你要取笑大哥,”润泽无奈地摇摇头,只觉得吴氏极为温婉贤淑,不觉又想起她说话斯文,出门还带了丫鬟,家中必定也是书香门第,自己也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叹了一声儿,“爹娘为了供我念书,花了多少心血,过些时候便是院试,我又哪有心思去想别的?”
(嘿嘿,这几天很忙,留言什么的都没顾上给大家回,等会逐一去加精。)


第一百零二章 两件喜事

正月一过,整个新年算是结束了,陈家日子照旧过,该下地的下地,该锄草锄草,宝珠的铺子还是稳稳当当地开着,虽然隔了个新年月,可铺子生意照旧红火。
因她三姑常嚷嚷着腰疼,宝珠便想着今年不再让她忙活,再请个灶房伙计来,唐宝就负责前堂招呼客人收拾桌子收钱儿算账的,灶房伙计专门准备食材洗碗上菜。可她三姑却死活不同意,说是宝珠年纪又小,成日又窝在灶房里头埋头做菜,不管是前台账面上的还是后厨里,怎么也得有个自家人盯着,再说了,积德爹这一走,她成日也没个说话儿的人,就在铺子里跟宝珠姑侄俩做个伴比去菜市卖菜还省些心哩。
宝珠怕她累坏,便让她悠着来,只管收钱儿的事,旁的先让唐宝多照应着,累了就歇着。心里打定主意等闲暇时瞅个合适些的人来。
润泽每天傍晚来着一回,匆匆吃了就走,因四月份便是一年一度的院试,时近考期,他比去年还要格外用功些,他每日来了,话也不多说几句,尤其是过完年后,每日神色愈发凝重,宝珠知道他心里负担重,便尽量做些可口又有营养的饭菜,她也不懂那些个诗、书、礼、乐、易、春秋、四书、五经的东西,所以和她三姑俩人都识趣地不在他跟前儿提院试的事,生怕又加重了他思想负担。
相比起润泽的满腹压力,积德对考试的事儿倒瞧不出一点忐忑紧张来,每日照吃照玩儿,只是该读书的时候他也认认真真去读,他的府试考期在二月十号,比润泽还早着俩月,眼见着也没几天的,他不急,反倒陈翠喜成日如热锅上的蚂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想起来了随时便皱眉念叨着。
宝珠便常常劝她,连教书师父都说积德脑袋瓜顶聪明,旁人读个百八十遍才能背下的东西,他却只看个四五回便记下了,他读书比旁人晚了好些年,知识却一点没落下,前头启蒙只学了一年就中了县试,有了童生的资格,这回的府试一定没跑儿。
陈翠喜却说就因为他脑瓜子聪明,更不叫人省心,说是他前头在学里,就因为脑瓜子太聪明,仗着记性好,一点也不用功,课堂上就数他最调皮捣蛋,得罪了先生不说,加上他做事又不知道收敛,每每学了什么东西偏喜欢显山露水的,叫那些个同窗又是嫉妒又是恨,这才生了不少事来,以至于让学里退了他。
宝珠笑着说,聪明了总比那榆木脑袋好,那时候积德还小,总是依着自己性子来,现在都过了这么些年了,他年纪这样大了,平日说话办事也比从前稳重了许多,心里早也明白过来了,既然立志要去考秀才,哪里还会仗着聪明不肯用功?
陈翠喜想了想,也对,笑着说她是急的没主意了才这样六神无主的。
积德的院试算的上是三姑家今年的头等大事,所以等到二月九号那一天,宝珠没怎么踌躇就决定结业几日,陪着陈翠喜一块跟润泽上燕州府去,他们提早到着一天,下午便四处托人到到贡院去打点,当晚才寻了个客栈住了下来。
到了跟前儿,陈翠喜反倒收了一脸愁容,整个人轻松了不少,只说是愁也没用,能过不能过只看他明日的表现,若过不了,由不得他,明年还得来,总而言之这秀才非得让他考中不可,要不那么好用的脑瓜子,不是白白给他了?
到了燕州府,积德却神情自若的很,直叹着气让她们别发愁,说是自个有信心着哩,少说也能中个三甲当晚他也不去读书,反而早早洗了脚歇息了,说是睡的足了明个才有精力答题。
第二日卯时一刻,贡院开门,积德他们这一批数千名考生就在门口排着长队,依次在门口接受审查,查的极细致,连鞋垫子,笔杆子里都是要筛查一遍的,因宝珠她们提前打点了不少数目,那几个监察官瞧了他的名字籍贯,便领着他去了一处光线亮敞的位置。
宝珠虽听她娘提起过,可自个儿头一回亲眼瞧见这样的阵势,委实有些吃惊,不过细细一想,古人中了秀才才只算是仕途的起点,润泽的院试不过也就相当于后世的高考,说起来,府试也就算个小小的中考,这样想着,心里反倒安了心。
两场并考着两天,积德却头一天就交了卷,晚上便出来了,陈翠喜绷着脸儿直怪他没有多检查检查的,好赖也等时间到了才交卷。他却撇着嘴儿,说是题目简单的很着哩,府试也就考些简单的入门,策论是不考的,压根就难不倒他。
等到三月中旬的时候,县里才传来了消息,说积德的府试过了,得了第二名
宝珠三姑喜的整日笑哈哈的,整个人精神了一圈,一边儿忙着给积德奶奶屋那边传消息,还托人给燕头村娘家一干人传了信儿。
得了信儿,王氏果然备着些礼专程来了一回,说是外甥娃儿中了府试,算是自个儿屋里一件大喜事,怎么也要来看看娃儿,陈翠喜心里极欢喜,面上却也客气着,说是这回只中了府试,等明年若能院试里中了秀才,那才真真叫喜事。
陈家老院对这事反应倒不大,只叫良东来了一趟县里带了些话儿,说是他姥姥姥爷听了消息极为宽心,让积德好生再努力,将来争取考中个秀才。
娘家那边态度冷淡,好在她妹子翠芬得了消息亲自来了一趟,带了些礼,才让陈翠喜心里舒坦了些。
四月初,王氏也放下了地里的活计赶到了县里,同来的还有宝珠小舅,宝珠小妗子正月里有了孕,身子不利索,他今年没去外头做活儿,就留在屋里种地,润泽去省城考试,他便陪着王氏两个一路上照应着娃儿。
因院试定在四月初五,他们便没在县里逗留,王氏只匆匆去铺子里瞧了瞧宝珠便走了。从县城搭车去州府,在州府住一夜,第二日赶早就去省城,约摸晚上才到,这一耽误,日子就紧巴,加上去了省城还要四处打点,一刻也不能耽误。
宝珠闹着要跟着去,王氏不让她去,只说有自个跟她舅照应着,让她啥心都放下。再说,来回不过几天的功夫,宝珠还小着,成日又忙着生意,就别跟着他们长途跋涉的遭那个罪了。
这些日子天儿慢慢热了,今年的天气比去年还干燥,从二月里到现在,一场雨也没落,灶房里整日闷热闷热的。窗户是有的,只是面儿朝着南边,一夏天里,一丝东风也吹不进。
这日快打烊了,宝珠才有功夫歇一歇,卸了围裙出了灶房,才瞧着陈翠喜正一个妇人热络地说着话儿。
那妇人瞧见宝珠出来了,神色倒有些匆忙,急急忙忙告了辞,一个闪身就不见了人影。
宝珠心里奇怪,“姑,方才那人……?”
陈翠喜笑笑,“这些日子常来咱铺子吃饭,今个才聊上方才说是想起屋头有事,急着先回了。”
宝珠思量了半晌,问她:“那婶子是不是认得我?我瞧着我一出来,她便神色有异,不片刻就急匆匆走了。”
陈翠喜歪着头想了想,吸溜一口气,“唷,还别说,她方才倒打听你的情况来着,说是这铺子的老板是何处人,一会儿又聊到你屋里的情况,我只简单与她说了说。”又瞅一眼宝珠,“应该没啥大事吧?”
宝珠皱皱眉,想她在县城里人际关系简单,除了三姑家就是自己的铺子,成日也不上别处去,更别提跟人结了怨,忽又想起贺兰夫人,可又觉着过了这些日子了,她总也不能日日惦记着自个的铺子吧,再说,两人之间也谈不上什么恩怨,无非就是承了贺兰锦的人情,贺兰妇人有些怒气罢了。
这事发生的蹊跷,宝珠也琢磨不清楚,一时又觉着自己多心了,到底也没多往心里去,没多久便抛在脑后,直至五月份的时候,她才渐渐猜测到事情的原委。
到了四月底,县里的榜才张贴出来,宝珠从她三姑口里得了消息,小疯子一般地往外头冲,她心里悬的紧,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奋不顾身从人群中挤了进去,细细去瞧榜单,一眼就瞧见了润泽的名字,只不过没夺上什么好名头,只排在十几位。饶是如此,宝珠也喜的直傻笑,半晌合不拢嘴儿。要知道,今年全县统共就录着二十五人。可见,这个秀才中的是多么不易
急匆匆要去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却在人群外瞧见了他的背影。
宝珠笑嘻嘻地去拉他的手,“大哥,你中了”
“嗯”他脸上带着一丝喜悦,“明个就回屋”
这日,王氏早早便起了身,这几日约摸要放榜了,她惦记着润泽,一日都不安心,觉也睡不实,生怕他又像去年那样,放了榜再也不回屋,她略微收拾一番,刚踏出屋门,便听着外头有些声响。
细细听,那说话儿的可不是润泽?王氏激动的心跳漏了半拍,一边儿喊着陈铁贵,一边儿就往外头赶,出了门,润泽果然就在外头,他从怀里支了钱儿给车夫,笑着回头唤了一声儿娘,“今个起的早,天不亮就从县里出发了,走到镇上天儿才放亮,这才搭了车回来”
王氏笑着去瞧他的脚,“为省那三文路费钱儿,鞋都走破了”


第一百零三章 喜办筵席

说话间,陈铁贵板着一张脸儿出了屋,他老早听见院子里传来的说话儿声,激动的立即就爬了起来,这会儿出了屋,余光瞧见王氏正跟润泽说着话儿,反倒哼哼了几声儿,伸了个懒腰,嘟囔着,“这婆娘,都几时了,灶上还没开火呐?”
王氏笑呵呵着接了润泽包袱往屋里去,“急啥?有你好吃的哩,娃儿中了秀才,昨个才放了榜今个就赶回来报信儿了今个不下地,快些通知老屋那边儿,这大的喜事,这两日说啥也得办上一回”
陈铁贵在院子里嘟哝了一句什么,那脸上竟也带了些笑意。
润泽上前儿定定盯着他瞧,“爹,我回来了。”
陈铁贵嗯了一声儿,架起牛车就往外走,回头朝屋里喊着,“就今个办我去通知亲戚们,给润生娃儿装些钱儿去割肉买鱼。”
王氏从屋里出来,朝润泽笑笑,“瞧你爹那猴急样儿,说了这几天儿他却等不及了”她换了一身儿刚做了新衣裳,一张脸上满是喜气,“娘去你隔壁儿婶子家借桌椅,你自个儿先歇着。”
她一边儿走一边笑着念叨:“你奶奶屋里一桌儿,你姥姥屋少不得一桌儿,附近那些个交好的乡邻咋不也得两桌的。”
润泽呵呵笑着说:“娘别破费了。”
王氏摆摆手,瞪圆了眼睛瞅他,“嗳?一会儿在亲戚跟前儿这话可说不得,你中了秀才,咱屋里咋也得出钱儿办一场的这钱儿省不得”她呵呵笑出声儿,“再说,娘也花的乐意”抬头看了看天儿,朝屋里吆喝,“这会儿还早,亲戚们约摸晌午才到齐着咧,润生一会儿割了肉,赶早上镇上买些瓜子儿糖,再打两摊子酒来。”
“知道了,娘。”润生穿戴整齐地从屋里走来了,上前几步搭上润泽肩膀,“哥,你现在可是秀才老爷了,时候还早,去屋里歇着,我去割肉去”
润泽板着脸去瞧他,“啥时嘴巴变得这样滑溜?”
润生挠着脑袋嘿嘿傻笑,“哥就会偏心,要是宝珠在屋,一准比我还滑溜咧”
润泽笑笑,不去管他,就站在院子里四处瞧,他一年没回屋,屋里的一切不再是老样子,鸡舍里多了十来只鸡,旁边还隔了个小猪圈,里头养了两头小猪娃儿,牛棚也是砖瓦新砌的。
宝珠娃儿这样攒劲,屋里约摸过些时候就能盖上砖瓦房了吧,他想着。
不多会儿,王氏从外头回来了,一同来的几个邻里帮着将桌椅往院子里放,忙活了一阵子,王氏才喜滋滋地跟她们叙着话儿。润泽中了秀才,旁人少不得一阵儿好问,又是道喜又是恭贺,她心里头高兴,便站在院子里与她们闲话,说的多是润泽读书的事儿。
不大会儿,外头吵吵嚷嚷的,王氏迎到门口,才见是里正亲自过来了,翠芬跟在后头朝她笑,“恭喜大嫂,原说赶晌午再来,爹他一个劲儿要先来道个贺。”
王氏哪里会嫌他们来的早,里正在村里头脸面大着哩,寻常事儿,请都请不来的,遇上润泽中了秀才,人家亲自上门来捧场,哪还有不高兴的理儿。
王氏搓搓衣襟,笑着就将他往堂屋里头引,上了好茶,跟他寒暄了不大会儿,吩咐润泽在跟前儿好生招呼着,听着外头像是陈刘氏的嚷嚷声儿,忙又去外头招呼她们。
翠芬自打嫁去里正家,前一向又生了娃儿,人是愈发富态,坐在那半晌连屁股也没挪着一回,王氏心说她倒比没成亲前还懒些,不过自个到底也没指望着她来帮忙。
陈刘氏正在院子里和邻居们说着话儿,润泽毕竟跟积德不同,大孙子中了秀才,那才叫喜庆,陈家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