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当城内的国民党士兵到处找他们的旅长的时候,城外面的解放军战士用铁皮做的大喇叭喊道:“城内的蒋军官兵听着,你们的旅长张汉初自己偷偷出城溜了,现在已经被我们解放军抓住当了俘虏,你们还在给谁卖命?抓紧交枪投降,好争取宽大处理。”

城下的大喇叭一响,城内的二十四旅官兵当时就慌了,打电话的打电话,没电话可打的就在一起互相胡打听:“解放军说咱们旅长自己偷偷跑了,还让他们抓了俘虏,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个士兵说道:“真的假的还不容易,旅长出来证实一下不就行了吗。”

可是不管解放军怎么喊,这张大旅长就是不出现,士兵渐渐地越来越慌,解放军说的没准是真的,要不咱们旅长干吗还不出来?

就在守城的国民党士兵疑惑不定的时候,城外解放军大喇叭又响了起来:“想好了没有,想好了赶紧出来交枪投降。”

见城上的国民党士兵没有答腔,城外的解放军战士又喊道:“你们是不是有点不相信?不相信也好办,一会我们就把你们的张大旅长带过来,让他给你们喊几句总该行了吧。”

不长的时间,还没等城内的国民党士兵缓过神来,从城外的大喇叭里传来一个他们很熟悉的声音:“弟兄们,我是张汉初,城外来了好几万的解放军,城是守不住了,咱们再卖命也没有用,交枪投降吧,解放军优待俘虏。”

城内的二十四的旅官兵听到城外长汉初的声音是说什么的都有,一个说道:“***,让咱们卖命,他到好,自己找机会溜了,要不是这小子被解放军抓住了,咱们还被他给蒙在鼓里。”

另一个说道:“行了,这还守***什么呀?连旅长都被抓住了,咱们还死等什么,把城门打开,咱们也投降。”

另一个士兵又说:“慢点,慢点,先做个白旗挂出去,省得被八路军误伤,现在这个时候死了可太冤枉。”

时间不长一个白旗从城头挂了出来,一个士兵大声喊道:“八路老爷,我们交枪,你们别打了,我们马上开城门。”

随着宜川城门的打开,守军三千多人放下了武器,宜川被西北野战军正式占领,战役前制定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有朋友让老巴更新的快一点,说实话老巴也想快一点,但一快自己就感觉故事情节交代的不怎么合理,而且错别字明显见多,这可能是老巴水平不行的原因,大家都是花钱订阅的,虽然钱不多,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老巴不多检查几遍心里不塌实。



最后老巴还要说一句:大家手里还有多余的推荐票票吗?哈,是厚着脸皮说的。(!)

正文 第219章 大战过后

这一天早上,视线很好,一场大雪把空气中的尘埃和悬浮颗粒都带到了地上,雪后的天空显得特别的兰,空气也很清新,用鼻子使劲吸一口,感觉一股清凉的气息直透肺腑,舒坦。

这时候从远处天边传来了一阵阵的嗡嗡轰鸣声,一个黑点从几朵白云之间钻了出来,随着轰鸣声的接近,黑点越来越大,终于看清了,原来是一架双引擎的大肚子螺旋桨飞机飞了过来。

这架飞机飞的不快,也不高,但肯定是在步兵轻武器的射程以外,在宜川、瓦字街以及岔口山一带的上空不住地盘旋,一圈一圈又一圈,连着盘旋了好几圈,飞机的引擎哼哼着,就好象在哭他死了的亲爹老子一样,但见硝烟散去,战场上死一般的沉寂。

在飞机靠窗户的位子上坐着一个穿着国民党上将军服的中年男人,这个人脸上的肌肉不时神经似地痉挛一下,从窗户里死死地看着下面白雪皑皑,沟壑纵横的大地,许久许久一句话不说。

飞机不住地盘旋了几圈以后,这个人回过头来,轻轻地对身边的随从人员说了句:“告诉机组人员,咱们回西安。”

这个男人说完后,慢慢的坐正了一直都在倾斜着的身体,把脑袋靠在了椅子的靠背上,注视了好长时间机翼下大地的眼睛也缓缓的闭上了。

飞机拐着弯转了个身子,掉转机头向天边飞走了,引擎的轰鸣声越来越小,渐渐地什么也听不见了。

这个身穿国民党上将军服,坐着飞机来巡视战场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国民党的西北王,去年进攻延安的统帅,蒋委员长的好学生,黄埔一期的毕业生,陆军上将,胡宗南胡司令长官。

宜川战役,彭老总和习政委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奋战,以劣势的武器和装备,一举全歼国民党七个整编师加一个旅,共记八万余人,取得了新式整军活动开展后的第一次大胜利,为扭转西北战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场大的战役过后,瓦子街和岔口一带的山川,敌尸遍野,武器辎重丢的满山都是,山川沟壑一片狼籍。

打扫战场的时候在二十九的军部兼兵团司令部附近发现一具身体肥胖,个子不大的尸体,尸体已经被炮弹炸的面目全非血肉模糊,不过从样子和身上还剩下来的衣服来看,象是国民党的一个高级军官。



接到报告后,彭老总带着一部分人来到现场,让医生把尸体上的血水和泥土擦干净,再用针线把面部缝合好。

彭老总仔细端详了一会,又让几个认识刘勘的俘虏过来辨认,终于证实,这就是国民党整编第二十九军的军长兼兵团司令,中将刘勘。

堂堂的中将兵团司令,死在这几十里都看不到人烟的大山沟里,说起来也是够可怜的,接着战士们又把整编第九十师的中将师长严明的尸体找到了,这哥俩不能同生却同死了,这样也好,也不枉俩人交情了一场。

看到两人的尸体,彭老总很兴奋地对野战军司令部的人说:“抗战初期,我就同这个刘勘和严明打过交道,没想到十年后又在这里见面了,官都当到中将了,也不容易,就让西安的胡宗南给他们开个追悼会吧,不管怎么样,这两人也是打过小鬼子的,刘勘和严明虽然反动,但他们抗日还是有功的,把尸体保管好,不能草率处理。”

部队遵照彭老总的命令,用一丈八尺的家织土白布裹了刘勘和严明这两个国民党中将军长和师长的尸体,又从老乡家里买了两口上好的棺材把尸体装进去。

过去的农村,到了年纪的老人都有给自己打造棺材的习惯,不过这两具板材都在一巴掌厚的上好棺材却便宜刘勘和严明了。

国民党的部队攻进陕甘宁边区以后,因为交通不便,部队补给很困难,每到一处都是大肆抢掠,更有甚者,不但把粮食全抢走,还把老乡家里窑洞的门窗都拆下来当柴烧,猪马牛羊是见什么抢什么。

又因为对陕北的地理情况不熟悉,到处找当地百姓给他们当向导,可是当地的百姓受共产党的教育多年,早年又跟着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将军闹红军,用国民党的话来说,就是从脑袋瓜子到脚底下都让共产党给赤化透了,没有人愿意帮他们,带路更是别想。

这一下又让国民党的士兵对当地百姓打骂甚至枪杀,这就和以前八路军铁一样的纪律和行为行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共产党执政的边区政府真是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因此当地老百姓对这些国民党的军队恨之入骨,管他们叫白军、白匪、顽固军、遭殃军。

本来按老百姓的意思,这些被解放军打死的国民党军官和士兵的尸体直接扔大沟里就行了,让饿狗饿狼给啃了,省得他们下辈子再出来害人,想要棺材?门都没有。

但当地百姓还是看在八路军首长的面子上卖了两口棺材,装了这两个国民党的将军,不但掩埋成墓,还立上了标牌。

不久,我陕北新华人民广播电台,受野战军前线司令员的委托,广播了刘勘和严明的死亡消息,并通知其家属和亲友:“尸体已由本军掩埋在宜川城西,羊道村,村南三里的山地中,家属及亲友如果来运尸体,解放区军民一定会给予方便和大力协助。”

过了几天,刘勘和严明的家属通过宜川解放区的县政府转来一封信,称人民解放军是仁义之师,文明之师。

这件事让胡宗南很是下不来台,尽管胡宗南非常难堪,可是为了安抚部下和死者家属,还是不得不派人把刘勘和严明的尸体远了回去。

胡宗南派人到宜川接回了刘勘和严明的尸体,由他亲自主持开了个隆重的追悼大会,在追悼大会上胡宗南号召三军将士都要向刘勘和严明学习,向党国的英雄学习,向国军的楷模学习,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接着又向南京的蒋委员长呈请为俩人追授陆军上将军衔。

胡宗南打了个大败仗,不但丢了七个师加一个旅八万多人,又丢了战略要地宜川,还痛失了刘勘和严明这两个很能打仗的将军,都是经过抗日战场锻炼过的将军。

从抗战这一角度来说,他们俩也确实是有功的,这一点连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野战军的首长,彭老总和习政委也是承认的,正在胡宗南惊魂未定的时候,一架飞机从南京飞了过来。

西安的机场和周围的公路在飞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全部戒严,一群群的高级官员和部队军官穿戴整齐,军装齐整,皮鞋乌亮,戴着雪白的手套,坐着汽车到机场迎接。

飞机在机场的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机头一低,缓缓地在机场跑道上降落了,飞机刚一停稳,一群全副武装的卫兵马上把这架飞机围了起来,然后工作人员把一条红地毯铺到了飞机旋梯下面,接着舱门一开,走出了几个穿中山装的人员。

在这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人员后面紧跟着走出一个身穿青灰色长袍,拄着一根文明棍,脑袋上亮光光的人来。

谁呀?还能有谁,在当时的中国能让西安的军政长官们搞出这么大动静来的只有一个,国民政府的总统,陆海空三军大元帅,自己号称是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和接替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的统帅,蒋介石蒋老先生。

不过这都是国民党方面的称呼,解放军的官兵还管他叫蒋该死,蒋秃子,蒋光头,蒋顽固,恩,还有一个称呼叫“运输大队长”

战士们经常开玩笑说,你们也别老说蒋介石不好,如果不是他从美国要来这么多的武器弹药,咱们解放军怎么办?你再厉害也不能赤手空拳打天下呀。

蒋介石已经被胡宗南彻底激怒,宜川战役让他以前还很自信的陕北战场彻底陷入了困境,***说解放军向渭北、拢南进军的门户已经洞开,这话一点都不假,得到宜川被解放军占领的消息后蒋介石的整个脸都变型了。

阴沉着脸走下飞机的蒋介石看都没看一眼低着头站在飞机旋梯旁边的胡宗南,随即拄着手里的文明棍钻进了一辆黑色的小汽车里,这辆小汽车在同样是十几辆的黑色小汽车的簇拥下迅速开走了。

见了面一句话没说,这在胡宗南和他的校长几十年的校长和学生间的感情中还从来没有过。

胡宗南呆楞了一会,马上又象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快步走了过去,拉住一个和蒋介石一起从飞机下来穿着中山装的人,然后用低低的声音说道:“老弟,校长来之前都说了点什么没有?给老哥哥我透**,日后感激不尽。”

这个穿着中山装的人看了看周围,只见周围的人都很知趣的掉过脑袋,或者紧走几步离开他们俩人一段范围。(!)

正文 第220章 大战过后 二

从飞机上下来的蒋介石看都没看胡宗南一眼,直接钻进汽车里走了,这让胡宗南的心里更是忐忑不安,急忙拦住一个和蒋介石一起从南京飞过来的人员打听消息。

这个人和胡宗南是老熟人了,俩人的关系也一向不错,见周围的人们都很知趣的躲了开来,就悄悄地说道:“还能怎么样,校长很生气,你看看现在全国的战场,到处都打成了一锅粥一样,西北战场共产党的实力最为薄弱,本来校长还希望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掉西北的共军主力,然后回师豫西,把你的几十万人马都用上,用猛虎下山的办法再把刘伯成和邓小平的中原共军消灭,这样一来,全国的战局就活了起来。”

“没想到,你不但没有解决掉西北共军,反而把国军的部队搭上了这么多,还死了刘勘和严明,这两人都是陆军中将啊;你说校长能什么样?茶杯都摔了好几个,和夫人(宋美玲)都发了脾气,老弟我言尽于此,你多加小心吧。”

西安,胡宗南长官公署,虽然是诚惶诚恐,蒋介石这个学生还是是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校长安排在自己的公馆里。

下了飞机的蒋介石顾不上休息,马上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胡宗南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象根木头一样站在那里。

他的校长则是破口大骂:“娘希屁,**老娘(这句不是蒋介石的口气,作者胡添的),你打的什么仗?全部美械的武器装备难道还打不过共军的小米加步枪吗?胡宗南,你给我听着,我现在就宣布,撤你的职,割了你的小**(这句也是作者胡添的)留任查看。”

喘了口气的蒋介石继续说道:“宜川丧师为国军剿匪以来之最大挫折,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是你胡宗南无能,才使我党国数万忠勇将士为国捐躯,你,是一个千古罪人。”

胡宗南这个学生跟了蒋介石几十年,从北伐到红军时期;再到后来的抗日战场;这还是第一次如此凶狠地责骂他。

数年后,国民党在其所谓的戡乱战史上写道:此战役,自刘勘军失利以后,关中空虚,被迫调晋南、豫西大军进至关中,以此造成晋南开放,临汾被围,洛阳失守,伏牛山区共军强大之局面。

胡宗南痛定思痛,递上自己的辞呈:是宗南无能,误党误国;有负校长的苦心栽培,甘愿撤职查办。

可是蒋介石一见到胡宗南辞职报告又变心了,为什么?因为这胡宗南虽然指挥打仗是不怎么样,也没打过什么象样的大仗和胜仗,更不是彭老总的对手,但他有优点,对自己的校长绝对忠诚,这一点是最让蒋介石放心的。

有能力的人不少;但能象胡宗南这样忠心耿耿的不多;白崇喜有能力吧;号称军中诸葛;但是他野心也大;有事没事还惦记着自己这个总统的位置;这样的人有能力也不能用;反过来胡宗南虽然能力不行;但是该用还是得用。

校长又勉励道:“宗南虽愚,但忠实可靠;还是留在现在的位置上,以观后效吧,让他戴罪立功。”真是可怜的学生,费心的校长。

宜川,这个胡宗南苦苦支撑的关中屏障被彻底摧毁,西北野战军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主动权,战略进攻首战告捷,野战军的兵锋直指关中。

进入四月份以来,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打完宜川战役的西北野战军已经在一带休整了半个多月了。

在全体指战员的努力下,战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消灭了国民党的重兵集团,一举扭转了西北战局,野战军也由被围剿变成了敌我互相僵持的局面,但战士们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战役发起前,全野战军总兵力超过十万,战后的统计结果是,能有战斗力的人员已经不到八万了,这说明有两万多的战士在这一次战斗中负伤、牺牲或者失踪。



因为伤员太多,野战军医院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好在在前一次战役中打下了榆林,榆林城内有地方医院,有了这个按现在的眼光不算大,但当时也不算小的城市做依托,伤员治疗要好的多,这次有一大部分的伤员都运送到了榆林的后方医院里。

独立团被送到后方医院里的战士有一千多人,应该是全野战军里伤员最多的一支团级部队了,独立团所取得的荣誉和付出的代价是成正比的。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正是应了那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遭罪,别的部队干部战士一提到二纵的独立团没有不竖大拇指的,都会说一句,厉害,牛,硬是要得,但独立团的难受劲就只有靠战士们自己来承受了。

王老虎的五营连一半的人都不到了,有好多很好的战友说没就没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战士大都偷偷哭过。

李勇和王成德让人通知独立团留在榆林物资采购供应站,别的什么工作都不要干了,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尽最自己最大的力量来照顾好送到榆林的伤员,当然了,得是独立团自己的伤员。

不是李勇本位主义思想太浓厚,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管别的部队,独立团的一千多名伤员已经是个很大的负担了。

虽然照顾和治疗伤员是医院的事情,和战斗部队没有什么关系,但李勇深知当时那个年代的医疗条件,这么多的伤员一起送过来,不论是食品和药品都会很紧张的。

伤员的身体恢复和吃的伙食营养有很大的关系,怎么才能给当时连一个鸡蛋都很宝贵的医院里的战士们补充营养;就是现在采购站的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了。

独立团为了解决伤残战士的去留问题在榆林自己设置了一个留守的基地,负责在后方给团里采购一些能用得上的物资。

但这个基地只有一辆汽车和几十个残疾了的战士,凭他们几十人的能力怎么才能把团长和政委交代下的任务办好就是个不小的问题了。

这几十号人连着开了好长时间的会,会上大家还是想出了一些办法,团里的伤员虽然多,但并不都是重伤员,所以大家最要紧照顾的是那些重伤员,只要过了最初的一段时间,就能有一些轻伤员恢复的差不多了,再把这些轻伤员组织起来,人手就多了。

采购站的人员把他们的决定通知了李勇和王成德,俩人没说什么就同意了他们的办法,也只好是这么办了,具体情况由他们临时决定,不要什么事都非得请示。

李勇这么决定还真就对了,独立团现在正在宜川一带休整,离榆林还远着那,什么情况都不了解怎么下命令,还不如让现场的同志来看情况解决这样能更加实际一些。

等大批的伤员运回榆林的时候还真就有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榆林的医院安置不了这么多的伤员。

虽然医院把能腾出来的房间都让出来了,可还是离需要还是差的太远,正在医院和地方政府的领导急的火烧火撩的时候,这个情况被独立团设在榆林采购站的人知道了。

这个采购站的负责人是独立团的一个老战士,榆林战役时丢了一条腿,现在听说这个消息后马上眼睛一亮,一个主意在脑袋里转了起来。

团长和政委给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回来的伤员,可怎么才能照顾好这些伤员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而且还不但是照顾伤员的问题,还有一些让人比较敏感的事情真不好解决。

这个采购站负责人心里所想的敏感事情就是独立团的物资补给了,团里的生活水平明显比别的部队要好一些,这在团里的时候不是问题,吃的好与坏是自己部队里的事,别人是不会知道的。

但在医院里就不行了,伤员们房挨着房,床挨者床,你就好意思给自己团里的伤员增加营养,而让别的部队伤员瞪眼干看着,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同志,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可是如果不这么干,采购站储备的那点物资平分起来就什么也不是了。

听到医院房间不够的消息到是让这个独立团的老兵想起一个办法来,这个办法就是要让独立团的一千多伤员都回自己团里以前在榆林的驻地修养。

把自己团里的驻地当成另一个分院,让医院的大夫和护士来定期巡诊和看护,这样一来,要面对的就都是自己团里的伤员,没别人跟着参合事情不就好办了吗?

说办就办,这个站长马上找到榆林后方医院的负责人和当地政府的头头,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说了出来,医院和政府的头头们一听,这简直太好了,跟雪中送碳一样吗,还能有不答应的道理吗?

独立团采购站的这个站长跟两位领导说道:‘人我们可以领回来,但只能是我们团自己的伤员,还有伙食和治疗等等其余的一切都要你们负责了,我们只是提供住处。‘老巴谢谢大家的支持。(!)

正文 第221章 整训和准备

打完宜川战役后,西北野战军的大量伤员都被送到了在榆林的后方医院,独立团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伤员被送了回来。

李勇和王成德让团里设在榆林的物资供应站不要再干别的了,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伤员,其余的工作可以暂时放一放;没想到这个为了安置伤员的采购站还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因为医院里房间和床位很紧张,采购站的这个站长向医院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建议可以把独立团原来的驻地改成临时医院,并且和他们说,只是提供驻地,而且还得是独立团的伤员来住,别的一切还要医院来管。

两个头头忙表示,你们能提供驻地我们就烧高香了,还敢奢望别的吗?给负伤的战士们治疗本来就是我们的任务。

这个站长之所以这么建议多少还是有点私心,独立团的物资准备要比别的部队好的多,把伤员都放在一起有点太敏感。

一件比较让人挠头的事情就这么比较圆满地解决了,采购站的几十号人马和一辆汽车马上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医院也派来了大批的医护人员负责把独立团以前留下来的驻地整理成病房。

没过几天,大批的伤员就被运了过来,回到了出发时熟悉的驻地大家的心情都好了一些,在地方政府和医院给战士们提供的正餐以外团里的供应站还变着花样的给战士们弄些好吃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