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猜就怎么猜,反正现在独立团的干部战士对这种现象已经有点见怪不怪了。

战士们会想,自己的团长就是厉害,想不明白的事多了,什么都让你知道了那还是团长吗?

李勇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还能有一种神秘感,王成德生气啊,战士神秘不神秘的无所谓,这家伙还跟自己来这一套了,就差张嘴咬他两口了,大勇这家伙,关键时候老是爱整一些顾做神秘的事,很是让人不理解,他不说出来,你就是想破了脑袋也弄不明白怎么一回事,还真是挺让人头疼的,不过头疼就头疼吧,大勇这家伙知道的都是对部队有用的。

两个纵队几万人马在绛帐这个小地方休息了一天,战士们都是年轻人,那些各级指挥员年龄也没有大的,三十岁就是老大哥了,吃了两顿饱饭再睡上一觉精神头又来了。

等战士们的体力基本恢复后两个纵队召开了团以上的联合干部大会,这一下来开会的人比以前二纵队单独一个纵队要多的多,足足有七八十号人,开会的屋子坐的满满当当的。

李勇和王成德还是跟以前一样坐自己的老首长四旅陈旅长和二团赵团长的后面。

老2团的赵团长小声跟自己的几个兵说,还真是多亏你们独立团了,不然这粮食太成问题,咱们纵队还能对付一天多,四纵马上都要断粮了,再弄不着吃的还不得把那些首长的头发给愁白了。

陈旅长到是没说什么,当着别人的面夸自己手下的兵他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也是高兴,坐在那里脸上始终都是挂着笑模样,陈旅长心里核计,不管独立团有多厉害,他们都是自己带出来的兵,这一点是改不了的。

会议由二纵队的王司令员来主持,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王司令员就是两个纵队的最高领导,野司下属各个纵队的级别都是一样的,平时也没什么高低之分,但在一起联合作战还是要有一个统一管理的问题。

统一管理就要有一个最高指挥员,王震司令员的能力、资历和威望无疑是这两个纵队最高指挥员的最佳人选。

“同志们,根据彭老总和野司的通报,我们野战军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了对宝鸡的包围,战斗即将打响,大战在既,我希望各位指挥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各种可能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来制定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

王司令员说完后,一个首长把大家的视线引到了刚刚在墙上挂好的大比例军用地图上。

这个首长向来开会的各级指挥员介绍:宝鸡市由国民党的整编地七十六师来守备,整编地七十六师有三个旅两万多人,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在国民党的部队中属于一般水平。

但是现在在宝鸡守备的七十六师很不完整,他的三个旅分别是第二十四旅,一提到这个二十四旅大家都可能会笑,因为这个旅和它的旅长张汉初都已经被我们在宜川消灭,七六师已经没有这个二十四旅了。

再下来是它的新一旅,这个新一旅到是齐装满员,可是新一旅目下还是汗中整训,离宝鸡远的很,远水解不了近渴,守宝鸡指望不上新一旅。

所以七十六师所谓的三个旅现在在宝鸡城内的只有它的一四四旅和七十六师师部,还不到一万人,这一点是对我们很有利的。

这个首长一介绍完底下是嗡嗡声一片:宝鸡只有国民党一个一四四旅和七十六师师部,还不到一万人,我们是过来了四个纵队近七万人,这样的战斗还有什么悬念可讲,到时候杀进宝鸡,占领他的军需仓库,把国民党储备在这里的各种物资给部队都装备上就算完活了,还有什么可讨论的,难不成这个一四四旅和它的师部还有什么依仗不成。

会议室里是议论声一片,各级指挥员都很乐观,情况都在这里明摆着吗,宝鸡被西北野战军四个主力纵队围的跟铁桶一样,想跑都跑不了。

议论声是不小,但大部分参与议论的都是些旅和纵队的指挥员,团一级指挥员听的多说的少,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比如四旅的陈旅长讲话的时候李勇和王成德有什么意见也未必能说出来,老首长的威望太大了。

王司令员看到大家都很乐观就提醒到,别光说好的,把困难也摆摆,困难摆的越多咱们胜利的希望就越大。

但是这些指挥员怎么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困难,宝鸡只有一个一四四旅和七十六师师部,还不到一万人,事先侦察还发现宝鸡的城防工事修的很不怎么样,跟榆林和洛川没法比,连宜川的工事都要比宝鸡好的多,凭这样的工事和这样的人员我们野战军四个纵队还有什么可打不下来的?先前的困难主要是粮食问题,既然粮食解决了就没什么困难。

会议开了有一个多小时了,气氛很热烈,大家都认为拿下宝鸡没什么问题,手拿把攥的事。

也不怪这些指挥员很乐观,这些人都是从战场上滚出来的,并没有什么轻敌思想,他们主要是根据自己多年指挥经验来判断这一仗没什么了不起的,胜利已经被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来开会的指挥员大部分情绪很乐观,但也不都是如此,比方说独立团的团长李勇就没什么高兴的情绪,他是越听心里越害怕,别人不知道不代表他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办?西府拢东战役现在就应该是一个拐点。

如果还是按照历史的发展继续下去,西北野战军就会遭受到空前大的损失,这个损失致使几十年以后参加过这场战役的人都不愿意提起。

自己怎么办?凭独立团的一团之力能扭转战局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独立团的战斗力很强悍,但是在大兵团作战的时候一个团的力量还是太小了,要想改变历史扭转战局还是要整个野战军一起努力才行,起码要现在来开会的两个纵队一起使劲,才有变被动为主动的可能。

怎么才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告诉给纵队的首长?用什么办法为好?李勇不敢把情况都说出来,什么都说会让人怀疑他有问题。

李勇的情绪变化被身边细心的王成德发现了,看到别的指挥员都议论得热火朝天,惟独大勇这家伙愁眉苦脸的,王成德的心里是咯噔一下。

别人不知道李勇怎么回事,可是他王成德知道啊,每当李勇露出这种表情的时候都说明他心里有了和别人不同的意见,而历次的经验证明,真理大都在李勇这边。

“大勇,咋回事?有什么不妥吗?你有啥心事都说出来,别搁心里憋着。”

王成德说的话也被二团的赵团长和四旅的陈旅长听到了,几个人都坐在一起,李勇和王成德就坐在陈旅长的身后面,说话当然听到了。

通过几次事件,二纵队的指挥员对李勇的战场分析是很佩服的,听到王成德的问话,连陈旅长都回过头来,几个人在一起给李勇鼓劲,让他把想法都摆出来。

几个人把脑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咬耳朵,这一幕被坐在前面的王司令员看到了,王司令员挠恼脑袋,冲着李勇这边就喊:“嘿,四旅的几个家伙,你们坐在一起嘀咕什么?那个大勇,你小子给我站起来,跟大家分析分析战役如何发展。”

得,这下子不用别人劝,想不说都不行了。王司令员把李勇拎起来让他分析战场形式,这情况二纵队的各级指挥员比较熟悉了,也挺认可,别看这李勇年纪不大,但是肚子里有货,分析问题确实很有条理。

但是四纵队的人不这么认为呀,来开会的四纵队指挥员都很纳闷,二纵队什么时候又多出了一个这么年轻的小团长?纵队和旅一级的指挥员坐了一大堆,王司令员至于让一个小团长来分析什么战场形式吗?()

正文 第251章 西府战役之让人震撼的小团长

被王司令员叫到的李勇只好站了起来,然后给来开会的各级指挥员举手敬礼:“各位首长大家好,我叫李勇,是二纵独立团的团长。”

李勇给大家敬礼叫首长也是有原因的,跟在座的这些人一比,他和王成德的资历简直不敢往出说,能和人家坐在一起开会就了不得了,叫首长也是应该的。

李勇自己一介绍完以后,四纵队来开会的人是一片惊讶,都知道二纵队有个很牛X的独立团,是王司令员手里的一张硬牌,对团长是谁却不太清楚,但估摸这样厉害的部队肯定会用一个了不起的团长,没准是王司令员以前的老部下。

开会的时候李勇和王成德俩人坐在陈旅长和赵团长的身后面,四纵的人也没注意到。

这时候李勇一站起来,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他身上了,没想到吗,二纵很有名的独立团的团长就是这么个年轻人,看这模样也就是二十刚刚出头,这么个小团长就能带着部队打了那么多的仗?而且还赢的很漂亮,可能吗?

看着四纵队各级指挥员不信任的眼神,王司令员是哈哈大笑,一脸得意地说:“怎么了?被我们的小团长给震住了?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二纵队独立团的团长,连彭老总和总部的几个首长都认识,如假包换,下面就让他来给大家分析下战场态势。”

最初的惊讶过后四纵队的指挥员都平静下来,这些人都是从人堆里挑出来的,没一个傻子,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那心眼多的是,拔根眼睫毛都是空的,李勇是谁他们不怎么了解,但王震是什么人他们能不清楚吗?这样一个威名赫赫的战将不可能胡说,看来这个小团长肯定是有真本事。

站起来的李勇脑袋里还在不停地转着,说说到是可以,可是说到什么程度就不太好掌握了,最后还是下了狠心,西府战役的关键就是在四纵队各级指挥员的身上,也就是来开会的四纵队的这些人。

历史上的西府战役之所以没有打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场战役的胜利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反过来,一场战役的失败也是由各种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来构成,但四纵队负责防守的阵地被敌人的支援兵团突破是一个最重要的诱因。

在慌乱中,四纵队不但没有组织起更有效的防御措施,反而私自撤向附近的大山里,而在撤退的同时更是忘了向野战军总部汇报当时的情况,等到野司接到消息的时候,国民党的支援兵团离彭老总的指挥部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距离了。

因为他们的作战失误,致使野战军被突然出现的敌人援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不但没能把宝鸡城内的物资带走,还遭受了重大损失,部队伤亡惨重,突围的时候连彭老总的警卫员都牺牲好几个。

国民党的前卫部队最近的时候已经攻击到了离彭老总只有几百米,在步枪的有效射程之内,彭老总和野司的各位首长是在敌人喊着活捉彭德怀的口号声中突围出去的。

想到了这段历史,下了决心的李勇觉得应该利用这次机会好好提醒一下四纵队,还是那句话,自己只要尽力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至于历史怎么发展就只能是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站起来的李勇慢慢地说出了与开会的各级指挥员不一样的见解:各位首长,大家对攻打宝鸡很有信心,认为这次战斗没有什么悬念,我们四个主力纵队打他一个旅和师部是手拿把攥的事。

这话没错,宝鸡的国民党一四四旅不是我们的对手,拿下宝鸡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我们还要想想打下宝鸡以后怎么办?宝鸡的地理位置不同于别的地方,往西可以威胁青海、甘肃和宁夏,往东则直接威胁到咸阳和西安,所以说宝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估计胡宗南和他们的蒋委员长都会调动兵力去救。

既然敌人会调动兵力来救援,我们就要考虑敌人会派多少人,派什么部队来。

李勇说到这里的时候,屋子里又是鸦雀无声了,二纵队的干部都很习惯的继续听下去,四纵队的人也进入状态了。

国民党目前在这一带能迅速调动的部队首先是裴昌会的第五兵团,这个第五兵团大家都很熟悉,有六个师七万多人,我们在洛川的战役企图就是因为这个兵团的迟疑而落空。

但是现在情况有了新的变化,敌人在洛川行动迟缓是被我军的围点打援战术给打怕了,不代表敌人的真实行军速度,国民党的正规军团都装备有大量的汽车,宝鸡这一带的地势平缓,适宜汽车运输,如果敌人真的下了决心来增援,行军的速度是很快的,快到很可能出忽我们的意料之外。

裴昌会这个保定八期的老狐狸并不白给,只要让他抓住了机会就会狠狠咬我们一口,我们攻打洛川的时候敌人的实力还没有暴露出来,这部分敌人我们的了解还不多,所以对这个第五兵团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裴昌会的第五兵团,敌人可能派出来的增援部队还有青海、宁夏的国民党地方部队,有的同志会说,青海和宁夏的敌人与国民党的中央军积冤很深,互相之间长年处在戒备状态,他们能来支援宝鸡的七十六师吗?

事情要分两方面来看,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是有矛盾,但是这个矛盾还没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再退一步讲,他们之间的矛盾再深也是在同一个政府的管理之下,名义上都是政府的军队,在反共的大立场上是一致的,胡宗南可能指挥不动他们,但是在南京的蒋介石是能指挥动他们的。

如果国民党的南京政府出面,青海和宁夏的敌人很可能出动对我们进行袭击,这样一来我们野战军就变成三面受敌了。

第一,要对付宝鸡的七十六师。第二,要对付裴昌会的第五兵团。第三,还要考虑对付可能来的大西北马家军。

马家军最有可能来支援的是他们部署在陇东地区的整编第八十二师,这个八十二师有三旅九团二万多人,虽然人数和国民党别的部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个整编第八十二师全部都由骑兵组成,师长就是青海大军阀马步芳的大儿子马继援。

青海的马家军是家天下的部队,中高级的指挥员大都和马步芳有亲属关系,忠心是没问题,但在指挥能力很一般,战术上很落后。

骑兵与步兵不同的就是他们的冲击力和机动速度,我们野战军大部分都是步兵,步兵与骑兵在平原地区作战是很吃亏的,也很难对付,敌人三方面的部队加起来超过了十万,而我们野战军因为三纵队没到,现在是四个纵队还不到七万,因此这一仗我们在兵力就占了劣势。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我认为我们将要进行的这一场战役风险很大,面临的困难也会很多。

李勇这一通话说出来就象给火里泼了一盆凉水一样,热气腾腾的会议室马上是鸦雀无声了。

说实话,不管李勇说的对与错,事情是否能象他预测的那样来发展,四纵队的指挥员是彻底被震了一下,再也不敢看不起这个年轻的小团长了。

这样的场面王司令员早就心里有数,脸上稍稍挂着一点得意的模样没有说话,喜欢自己的兵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要不更会有人说自己这个王胡子护犊子了。

搁了好一会,一个四纵队的指挥员问道:“李团长,你认为青海和宁夏的敌人一定会来增援宝鸡吗?”

李勇当然不能把话说死:“我认为可能性很大,只要国民党的南京政府出面,马步芳是不会不给蒋委员长这个面子的,得罪胡宗南他有胆量,得罪蒋介石他是不敢的,再说我们占领宝鸡对他们也是一个威胁,几种因素加起来他很有可能会出兵。”

这个指挥员点了点没有再说什么,另一个接着问道:“李团长,咱们攻打洛川的时候用的是围点打援的战术,裴昌会兵团没有上当,我们的战役企图落空了,这次他就一定敢来吗?他不会认为我们还是在围点打援吗?”

李勇:这个问题很关键,有的同志会认为我们攻击宝鸡还会给敌人造成一种要围点打援的假象,敌人会有所顾忌,不见得敢来支援,而我们则要趁敌人犹豫的时候来对宝鸡进行坚决的攻击,拿下他物资储备基地。

实际上我们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宝鸡城内的物资,野战军这一次可不是什么围点打援。

但同志们要想一想,敌人和我们一样也是人,他们不是傻瓜,我们野战军最基本的情况他们也是知道的,在洛川的时候我们有五个纵队八万多人,面对的是敌人一个兵团七万多,我们的兵力还是略占优势的,所以敌人会有所顾虑,而现在情况有了变化,我们围宝鸡的部队是四个纵队不到七万,裴昌会和马步芳联合起来的兵力已经大大高于我军,他们还有什么不敢来的?老巴的成绩很难看,大家看看是不是给点什么推荐票票什么的,哈。()

正文 第252章 西府战役之兵临城下

在西北野战军二、四两个纵队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李勇把自己的心中所想统统都倒了出来,尽人事听天命吧,自己把能做到的都做了,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来开会的各级指挥员也由最初的热烈变成了冷静。

一个四纵队的指挥员议论道:“李团长说的有道理,打完宜川战役后部队伤亡不小,抓的那些俘虏还在整训,暂时也补充不进来,从榆林出发的时候我们纵队超过两万人,现在一万五都不到了,战斗力下降不少。”

二纵队的指挥员也说,不光你们人少,我们二纵队的伤亡也不小,好在我们比你们四纵队多了一个独立团,但就是这样,整个纵队的兵力也就是刚刚两万人,比宜川战役前少多了。



王成德没和别人议论什么,只是和陈旅长以及赵团长嘀咕了几句:“我们团从榆林出来的时候是四千二百多人,现在刚好三千出头,这还是把出院的轻伤员都算上的人数。”

陈旅长告诉王成德别伤心,独立团当时的任务很难完成,没把部队都打光就算不错了,一千多的伤亡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来开会的几个纵队级别的首长也互相看了看,如果事情真的按这个小团长来设想的那样如期发生还真就麻烦了,野战军会面临着极大的被动局面。

不说下面的各级指挥员了,连王司令员都有些不安坐不住了:“吗的,这个小家伙,每次都能给我弄出个惊喜来,让他站起来发言还真就对了,以后还得让这家伙多说话,讲的有理。”

又一个四纵队的首长提出了一个问题:“李团长,如果事情真是如你想象那样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李勇心想什么我想象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怎么应对我可不敢说,我这一个小团长在这里分析分析战场态势还是我们司令员支持后才说的:

“对不起了首长,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么多了,怎么应对是野司首长的事,刚才我说的这些也都是我们团里几个人一起研究想出来的,并不都是我个人意见。”

李勇并没想把什么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有的时候锋芒太露也不是什么好事,只不过王成德听李勇说,他的想法是他们集体研究的结果时轻轻哼了一声:

“大勇这是在扯蛋了,我什么时候和你一起研究了?呸,我问都不说,还好意思说是跟我一起研究的。”不过这话只能是想想而不能说出来。

“好了,你们就别难为他了,李勇是团长,不是司令员,能分析到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咱们把会上所能想到的都反映到野司去就可以了,至于怎么来应对就不用咱们来管了。”说这些话的当然是二纵的王司令员。

还没等王司令员的话音落地,门外有人喊了声报告,随即推门走进来一个机要人员,这个机要人员走到王司令员面前,把手里的一张电报递了过来。

王司令员和几个二、四纵队的首长互相传阅一会,等几个首长把这封电报看完后,还是由王司令员来宣布电报内容,议论纷纷的会场马上静了下来:

同志们,野司命令

一,由四纵队在歧山一带布防,防备敌人可能增援过来的裴昌会兵团。

二,由六纵队教导旅在宝鸡西北方向布防,牵制敌人的马家骑兵,纵队其余两个旅为野司的预备队。

三,由一纵队和二纵队的全部主力共六个旅对宝鸡发起攻击,争取一鼓作气杀进城去,消灭敌人的七十六师师部和一四四旅。

念完电报的王司令员看了看大家:“同志们,咱们两个纵队马上就要分开了,四纵队的任务是阻击敌人可能来支援的裴昌会兵团,为我们全歼宝鸡守敌赢得时间,你们只有一个纵队一万五千多人,敌人可是六个师七万多人,任务很艰巨,要有打硬仗和恶仗的心理准备,有什么情况及时通知总部,我们走了。”

说完话的王司令员和几个四纵队的首长互相握握手,带着二纵队的各级指挥员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军令如山,野司的命令已下,不管情况如何都要无条件地去执行,李勇紧走几步追上了王司令员:“司令员,咱们这里有铁路直通宝鸡,我们全纵队都可以坐火车迅速机动到宝鸡附近,既可以省时间还能节省战士们的体力。”

“好办法,就这么办,通知车站的工作人员,组织好机车和车辆,越快越好。”

接到命令的二纵队又单独开了一个战前准备会议,会议上王司令员决定以四旅为前卫部队,其余两个旅在后面跟进,纵队直属的独立团还是按老规矩担当纵队的预备队,暂时没有作战任务。

受当时铁路运能的限制,临时组织起来的一列火车只能运走一个团的兵力(运送部队和普通的运送人员不一样,部队的装备和弹药要占用大量的有效空间)

鉴于任务的复杂和艰巨,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