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往前爬了几米,这几个家伙这下可以断定,八路军这是撤了,阵地上没人,没人太好了,站起来吧,老天爷保佑,小命是没事了。

要是感觉还行就给点推荐票票吧,鞠躬。()

正文 第279章 西府战役之严阵以待二纵队

国民党裴昌会的第五兵团使出了混身解数,狂攻了三天三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占领了歧山一带空无一人的阵地。

歧山城外,第五兵团的司令长官裴昌会正坐在他的指挥部里闭着眼睛想事情。

连着攻击了三天三夜,共军的阵地还是纹丝不动,炮弹已经把阵地削下去了一层,连会挖洞的耗子都应该被打死了,这共军的部队为什么还能坚持?

根据情报侦察,据守阵地的是共军的四纵队,这四纵队还不是西北共军里最厉害的部队,如果换成最能打的一纵、二纵和三纵怎么办?该用什么方法来对付?

假设把事情再掉过来,守阵地的要是国军该如何?自己手下的哪一支部队能做到这一点?在对手的优势兵力和炮火下能坚持三天?

裴昌会想过来又想过去,一直想的脑袋多大,也没想出来手下有什么部队能和坚守阵地的解放军比一比。

最后这个老狐狸得出了一个不愿意得出的结论,共军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和不可理解的军队,他们的战斗意志和精神用一般人的思维解释不了。

今后的仗应该怎么打,自己所能用上的办法都用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再突破不了共军的防线该如何跟胡宗南和委员长汇报。

这一点到是让裴昌会猜对了,建立初期的人民解放军没有武器,没有弹药,没有粮食,什么都没有,惟有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它可以让任何对手在它的脚底下臣服。

正当裴昌会坐在他的指挥部里不住地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外终于有人喊了声报告。

几天下来的攻击未果,让这位司令长官很生气,因此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禁止别人来打扰的。

进来的这个军官脚跟一碰,用欣喜的语气说道:“司令,我们的前锋部队已经突破了共军的防线,已经占领了他们据守的阵地。”

眯缝着眼睛的裴昌会一下子站了起来:“你说什么?再重新说一遍。”

这个军官高兴地又重复了一遍:“司令,我们的前锋部队已经突破了解放军防线,占领了共军的阵地。”

裴昌会猛的拍了了一下桌子:“好啊,告诉前线的弟兄们一定要坚决固守,防止共军的反扑。”

这个军官看到欣喜过望的司令长官是欲言又止,裴昌会这个老狐狸多机灵,一看这个军官的神情就知道他有话没说完:“怎么了,还有什么情况吗?快说。”

军官:“司令,我们是占领了阵地,可是据弟兄们讲,等他们上去的时候,阵地上的共军早就跑了,估计是人家有意放弃的。”

裴昌会看了他一眼:“你呀,还是太年轻,有意放弃也是放弃,共军把阵地丢了才是真的,我们要的结果,至于是不是共军有意放弃的就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给胡司令长官发报,就说我们第五兵团经艰苦奋战,已经突破了共军的防守,现在正在向宝鸡城下挺进。”

还没等裴昌会的话音落地,门外又有人喊了声报告,然后又进来一个军官,这个军官一句话没说,只是从皮包里拿出一张电报递给了这位司令大人。

脸上还挂着笑容的裴昌会顺手接过了电报,可是刚刚还很高兴的司令官脸色多云转阴,后来是越看越生气,最后气的一把把电文撕了个稀碎:“来人,把各师和旅的长官都召集过来,我要开会。说完司令大人就走了出去。”

等气哼哼的裴昌会一走出去,先前进来的军官问后来的:“怎么回事,前边的部队不是刚刚突破共军的阵地吗?司令怎么又生气了?”

后进来的军官叹了口气:“我们是突破了共军的阵地不假,但是从青海过来的马家军八十二师打了败仗,据说是伤亡惨重,已经往回撤了。”

“这个八十二师呀,不是号称青海国军里最能打仗的部队吗?怎么这么快就打了败仗?共军的主力都在咱们这里他们为什么还打败仗?不会是故意把共军放过来,然后让咱们啃硬骨头吧?”

后进来的军官又说道:“八十二师是马步芳这个大军阀的老底子部队,应该是一定战斗力的,什么原因败了咱们还不清楚,但是故意把共军放过来这样的事他们是不敢做的,行了,咱们也别猜了,你我的军衔太低,这些不是咱们兄弟该过问的事。”

草绿色的军用大帐篷里人声鼎沸,国民党西北军事集团第五兵团师旅以上的军官正聚集在一起,主持会议司令官裴昌会用少有的严厉语气说道:“诸位,有些事我估计你们也应该听说了,马家军的八十二师打了败仗跑了,胡司令长官与委员长合围西北共军的计划几乎就要泡汤了。”

话刚一说完,来开会的这些人有骂的有喊的还有叹气的,反正是什么表情都有了,都指责这个青海的地方军阀部队打起仗来不靠谱,用他们和共军作战有时候是要耽误大事情的。

裴昌会用手压了压有些骚乱的会场:“诸位也不要太慌张,他们跑了我们也一样还要跟共军周旋下去,就算是没有八十二师,我们的力量也比共军还要强大,这几天的战斗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炮兵是共军比不了的,泥腿子出身的共军还没学会怎么操练大炮,我们还有装甲兵,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共军也是一个很大的威慑,除此以外,我们不但有强大的地面部队而且还有空军,胡长官已经来电,西安的所有飞机都要起飞来给我们助战,我希望各位要认真掌握好你们的部队,与共军决一死战,为党国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再重复一遍,我们消灭西北共军活捉彭德怀的目标不变。”

宝鸡城外,西北野战军二纵队阵地,依山而建的阵地战壕密布,大大小小的各种掩体和防炮洞跟蛛网一样,战士们有来回跑动的,有擦枪和子弹的,有拿着小本练习写字的,还有抱着大枪坐在防炮洞里休息的。

城外大约有五公里多一点的马家山阵地是二纵队整个防御体系的中心,也是整个战场的制高点,纵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设立司令部的当初有人提议说,这里太显眼了,一但打起来肯定是敌人炮火重点照顾的目标,把司令部设在这里不合适。

但王司令员却不知道为什么发了倔脾气,他说:“战场上哪里有绝对安全的地方,打仗还能不死人吗?想安全回家抱孩子去,他王震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司令部就设在马家山了。”

大家说他这是在胡乱发疯,是谬论,该批,司令员先死了仗还怎么打下去?

王司令员则是不管那一套,你们爱谁批都行,我反正就当听不着,然后带着警卫员大个子到处检查部队布防情况去了。

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在工兵的指挥下,将马家山的司令部挖了再挖,加固了再加固,最后有人在城内的仓库里找到了一张厚厚的钢板,用车把张钢板弄了过来铺在司令部的顶上,这样大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在马家山阵地前面不太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核心支撑点,所谓的核心支撑点不过就是一个有二百多米高的山包,这个山包离马家山的纵队司令部直线距离能有两公里左右,正好遏止住了通往宝鸡城内的一条公路。

山包前面所有妨碍射界的树木、石头都已清除干净,在山包的最下面还挖了一条深深的防坦克壕。

在这个山包上被布置防守的部队是二纵队四旅的老2团,也是全纵队的主力战斗团,因为这个阵地的重要性,王司令员和陈旅长又一次想起了英雄的老2团。

(是二纵队四旅的陈旅长,和六纵队教导旅的陈海涵旅长不是一个人,是咱们主角李勇的老首长,陈旅长也是有原形的,至于人物原形是谁暂时还不能说,以后大家慢慢就会知道了,不过,了解西北野战军军史的朋友应该能猜到)

挖完了工事的二团战士们正在休息,有的还把刚刚发下来的罐头拿出来用刺刀剜开,然后再用刀一点一点抠出来吃。

清一色的红烧牛肉罐头啊,二团的战士这回算是开了洋荤了,吗的,打开宝鸡就是好,半个月前吃饭都费劲的野战军没想到现在连罐头都供应上了。

团里管后勤的那帮家伙还说,你们就只管打仗,仗打好了什么都有,不就是想吃牛肉罐头吗?城里的仓库里有的是,管够吃,就怕把你们撑着。

所以这次部队不管是什么单位都预备了大量的罐头食品,为的就是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好让战士们别饿肚子。

仗打到激烈的时候很有可能炊事班的饭送不上来,这时候适合保管的各种罐装食品就成了最好的伙食了。

正当二团的战士们兴高采烈的吃罐头的时候,就听见从远处的天空中传来一种带着哨音的尖叫声。感觉还行就给点推荐票票吧,老巴磕巴着说:谢谢,啊就谢谢了。()

正文 第280章 西府战役之硬骨头二纵队

西北野战军二纵队据守的是宝鸡城外马家山一带的阵地,全纵队几个旅按一定的层次进行梯次防御,靠在阵地最前面的是一个有两百多米高的山包,。

这个大山包位置很突出,象个老虎嘴一样正好卡住了通往宝鸡的几条道路的交会点,被命令守这个山包阵地的正是四旅的老2团,也是全纵队最能打仗的几个主力团之一。

二团的干部战士们都很清楚即将要到来战斗的残酷性,也知道自己防守的阵地的重要性,因此在赵团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大挖工事的行动。

各级指挥员告诉战士们,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多流十滴汗就能少流一滴血。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也不用多解释,大家干的都很卖力。

通过几天来的昼夜努力,在全团两千多人没黑夜没白天的拼命挖掘下,几乎都要将整个大山包掏空了,终于在四纵队撤下来的时候将工事挖个差不多了,赵团长和几个团里的指挥员也是松了一口气。

从这一点上二团的战士们都很感谢四纵队,如果不是四纵队豁出命来在歧山附近硬顶了三天三夜,他们二纵队也没有这么充足的时候来组织防御。

这一天早上,战士们刚刚在吃早饭,饭菜很丰盛,不象以前吃饭的时候还要估摸着给下一顿留一点,现在是不但管够还管饱,有的战士还把上级刚配发过来的牛肉罐头打开来吃,正当战士们吃的高兴的时候,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从远处的天边划了过来。

有过战斗经验的战士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国民党连饭都不好好让人吃,这么早就进行炮火准备了。

不过他炸他的,咱还吃咱的,人不吃饭怎么打仗?只不过是得用衣服领子和帽子把把手里的碗挡住就是了,不然吃的就是不饭了而是土面子。

转眼间划过空气的炮弹就在阵地上爆炸了,各种大小口径的炮弹的炸点连成了一片,根本分不清炮火的密集程度。

蹲在工事里的新兵都用惊恐的眼神看着和他们一样躲在防炮洞里的老战士们,后者则是跟没有这回事一样,该吃东西就吃东西,该抽烟还在抽烟。

老战士们的表现让新兵也逐渐稳当下来,他们也学着老战士的模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当外面猛烈的炮火好象不存在一样。

这时候老战士的价值又一次体现出来,有时候一个老战士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班的战士都活下来,用老战士们的话来说,什么叫老战士?身经百战还没死那就是老战士,死了的叫烈士。

实际上这就是战斗经验了,而战斗经验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有句老话叫“新兵怕炮,老兵怕号”就是这么回事了。

裴昌会兵团集中了全部六个师的师属炮兵,用猛烈的炮火对二纵队的阵地狂轰乱炸。

站在指挥部里的裴昌会喃喃自语:“近二百门火炮啊,这么强大的力量还有什么能和它抗衡的吗?共军也是人,是人就会有弱点,炮兵就是共军的弱点,我就是要用炮兵把共军的阵地轰平。”

二团的阵地和别的兄弟部队一样也遭遇了猛烈的炮火轰击,有所不同的是轰击他们阵地的炮弹比别处还要多一些,谁叫他们的阵地比别人突出,国民党的部队也是看准了这一点,用炮火对二团的阵地重点照顾,炮弹一阵紧似一阵,连续的爆炸让防炮洞上的土哗哗往下掉。

战士们在防炮洞里用衣服把头蒙上,把手里的武器用布包扎好,防止枪口里进去土。

连续的轰炸接连不断,好在二团的工事做的很坚固,国民党第五兵团的炮击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基本上还没给老2团带来什么损失。

就在战士们暗自庆幸工事做的好的时候又听见从天空中传来了一阵嗡嗡声,留在外面的观察哨用步话机喊道:“国民党的飞机来了,都是些红脑袋的小飞机,哎呀,飞机要下蛋了。”

外面的人一喊让有些个胆子大的战士再也待不下去了,偷偷顺着战壕溜出去想看看飞机怎么下蛋。

战士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好奇心强的时候,只见天上的小飞机两个一组,在阵地上空盘旋着,渐渐地越飞越低,到了后来飞机上的人也好象觉察到了阵地上没有什么能对付它的力量,脑袋一低,猛推驾驶杆,大着胆子一头扎了下来。

航空炸弹的威力和分量要比炮弹厉害的多,只不过是十几个架次几十颗炸弹就把一些防炮洞的洞口炸塌了。

洞里的战士们使出了混身的力气往出挖,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洞口打通,虽然防炮洞挖的很深,但是洞口一塌搁一段时间洞内的空气一消耗完,洞里的人还是得完蛋,炸不死也得闷死。

少量留在外面的战士也被飞机的猖狂劲给气坏了,低空轰炸的飞机越来越低,低到飞机带起来的气浪都快要把帽子刮飞了。

有的战士气不过,就用手里的步枪对天上的飞机射击,可是这能有什么用?如果用步枪就能把飞机打下来还真是个笑话了。

(好象有一些作品介绍过用步枪**的事情,其实这有点是扯淡了,飞机上的要害是飞行员、油箱和发动机,在这些部位都有加固的装甲防护,靠步枪基本上是没有可能把飞机打下来的,个别的时候也很有可能是飞机的机械事故让地面上的人以为是被步枪打下来的,集火射击除外)

飞机的一轮轰炸还没结束,航空炸弹的威力立即就显现出来,二纵队各个阵地上的伤亡开始明显上升。

在后面阵地上观察的王司令员看着阵地上不断升腾起来的浓烟把牙咬得紧紧的,看来胡宗南这个饭桶也是下了血本了,从轰炸的规模看,西安的飞机差不多都出动了。

从当红军的那一天起就吃国民党飞机的亏,打了二十多年的仗了,到现在还是干看着敌人的飞机在脑袋顶上猖狂,就跟骑在脖子上拉屎一样,什么时候我们要是有自己的飞机和防空火力该有多好。

不断琢磨的王司令员突然又想起了独立团,听说独立团的那帮家伙是发了财的,最近又从宝鸡的仓库里弄到一批专门**的高射机枪,也不知道这帮家伙练的怎么样了,如果有独立团在,不知道事情能不能好一点,不行,不能指望他们,这帮子小家伙也是刚刚把东西弄回来,形成战斗力还得有一些时间。

就当王司令员脑袋在飞速思考的时候,国民党的炮火开始向后面延伸,地面上的步兵跟在坦克的后面疯狂着冲了过来。

裴昌会的打算也很简单,他就是想用优势的火力来抵消对面解放军的顽强,用炮火的远程攻击在步兵发起冲锋前打掉你的有生力量,给攻击部队创造条件。

不过他的算盘打的是挺好,但英雄的二纵队如果被这点炮火就吓住了那还叫什么西北野战军的主力纵队?还叫什么解放军的老骨头部队。

武器不是万能的,有什么样的武器就打什么样的仗,虽然进攻的国民党士兵跟在坦克的后面,但二纵队在各个部队防御的阵地前都挖了大量的反坦克壕,坦克再厉害也过不来,到最后还是要靠步兵直接来面对解放军的步兵轻火力。

阵地上的战士们一直把冲锋的国民党士兵放到几十米远的地方才发起攻击,机枪、步枪、冲锋枪和手榴弹一起干过去。

这也是解放军的老传统了,近战,就是打近战,几十米的距离对你开火,让你的远程炮火和飞机都发挥不出来威力,眼睛对着眼睛,鼻子对着鼻子,拼的就是勇气和毅力。

可是要想跟解放军拼勇气,这世界上还没有那支部队敢这么干,暴雨一样的手榴弹让进攻的国民党士兵伤亡惨重,两支部队刚一接触上国民党的士兵马上就倒下一大片。

后面的士兵看情况不好,掉转身子就向回跑,但到了解放军的阵地前想这么容易就跑掉可真是个天大的笑话了。

一顿手榴弹扔出去,阵地上的战士们从战壕里跳出来开始反冲锋,这时候就看谁的勇气厉害了,如果国民党的士兵掉过身来和解放军纠缠在一起就能让战场局势起变化。

可是这些把两支手都想当脚用的士兵哪里还能有跟解放军拼命的心情,嘴里发出不是人声一样的怪叫着从阵地上败退下去。

阵地上的战士们跟着追了下去,紧追不放,越追越近。

一追一逃,谁能跑的更快一点?要论起跑步那当然还得是解放军的部队,战士们猛的几步撵了上去,用手里步枪长长的刺刀把后背冲着自己的国民党士兵钉在阵地上。

“扑哧”一刀扎进去,然后再猛的把刺刀拔出来,再冲下一个又是一刺刀扎过去,又是一朵血花冒出来。

谢谢大家的支持,能继续给点推荐票票就更好了。()

正文 第281章 西府战役之刺刀见红

国民党裴昌会兵团用优势的空中与地面火力对二纵队的阵地进行了长时间的狂轰乱炸,然后步兵发起了冲锋。

按国民党方面军官的理解,在这么猛烈的炮火和航空火力的打击下,连石头都被炸成粉末了,阵地上还能有什么生命可以存活下来?所谓的攻击也不过是走走过场,到了地方直接占领就算是完事了。

但事情就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对面阵地上的解放军不但是顽强的活了下来,还发动了凶狠的反击。

战士们追在溃逃下去的国民党士兵屁股后面猛打猛冲,手拿冲锋枪的战士不停的点射,几米十几米的距离,用冲锋枪在背后射击比打靶子还过瘾了。

冲锋枪“嗒嗒嗒”的射击声不断地响起,每一个点射打出去都有一个逃跑中的士兵被*掉。

装备冲锋枪的大都是老战士,是步兵战斗班里的班长和副班长,也是部队里的骨干力量,老战士手头上的工夫在这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是在跑动中,枪也打的是又准又刁。

(解放军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七九年的对越反击战,当时一个步兵班的标准配备就是班长和副班长是冲锋枪,一挺班用轻机枪,其余的战士是半自动步枪,当然了这样的装备在战斗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这都是后话中的后话了,以后再说)

精准的点射把逃跑中的国民党士兵的后背打个稀烂,有时候枪口稍稍抬高了一点,一颗子弹打在后脑勺上,当时就把脑袋跟个西瓜一样打开花爆炸,红白脑浆崩了一地。

但二纵队的战士们大部分手里端着的还是步枪,追到了近处打一枪再重新上一次子弹的射速反而不如刺刀来的痛快了。

长长的刺刀尖子从后背猛的一下子扎进去,再从前胸透出来,随后再一脚把死尸踢出去,把尸体踢出去的同时顺势把刺刀抽出来,被扎中的士兵临死前的惨叫声让人心惊胆战。

一刺刀捅死一个再追下一个,追上后又是一刺刀捅死,后背透前胸,穿个透心凉,逃跑中的国民党士兵被临死前士兵的嚎叫身声吓的脚都有点发软了,更别提什么回过身来跟解放军对抗了,脚一发软别说打仗了,跑的速度都降了下来。

这一下更坏了,不断地有士兵被解放军反击的部队追上,往下逃的士兵跑着跑着突然就见从自己的心口处冒出来一截带着鲜血的刺刀尖子,这时候才感觉到是被解放军的刺刀给扎上了。

战士们不停地追上去,又不停把进攻的国民党士兵扎死在阵地上,鲜血把刺刀染的通红,顺着刺刀的血槽往下滴,自己的身上也崩的都是血,什么叫刺刀见红,这就是,解放军打仗讲的就是这个,两军相逢要刺刀见红。

老式步枪的刺刀都是扁的,长长的刺刀和匕首很相似,就这样的刺刀捅了六七个人以后,血肉和骨头能把刺刀弄弯。

(当时部队战士用的老式的三八和七九步枪与后来的五六式步枪的刺刀不一样,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刺刀是折叠在枪身上的,前面的尖头部分是三棱的,带三条放血的血槽,扎在人身上后空气进去血马上就能放出来,与普通刀类留下的痕迹差别很大,后面的底座与枪身连接部分是圆的,圆刺刀是不容易弯的,电影《中南海保镖》里杀手用的就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刺刀,是很普通的步兵用刺刀,不是什么特种兵专用)

很有经验的战士们都把步枪的刺刀顶在地上,用脚踩直了在接着捅,这一口气就把进攻的国民党部队从山顶阵地捅到了山脚下。

二纵队的一个反冲锋把进攻的国民党攻击部队从山顶干到山底下,被刺刀捅下的去部队好半天没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