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小莲与何翠花也同时参加了会议,按说资格老那还得说是何翠花,别看她年龄小,但十几岁的时候就参加民兵打游击了,是一个老资格的民兵队长,对李勇说的这些话完全能理解,也认为是应该的,胡小莲就差了一些,当兵前一直都是普通农家里的一个小媳妇,是被我们的李大团长养伤的时候给勾出来的,这时候听到这些也挺诧异,没想到自己这个小情郎还有这番心胸,以前还是有点小看了他。

在战前的动员大会上,李勇用铁皮做的大喇叭在全团战士们的面前喊道:“同志们,国民党把我们的延安占了一年多了,今天我们解放军打回来了,就让国民党的守军和劳山在我们的脚底下颤抖吧,前进,英雄们。”

这一天晚上,表针指向八点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西北野战军所有炮火同时开始了对延安城和周围标定目标的轰击。

暗红色的弹道映红了半个天空,成群的炮弹带着啸叫声飞了过去,紧接着就是不间断的爆炸,暗堡、地雷、铁丝网、以及所有的一切都被炮火炸个粉碎,而在这些据点里防守的国民党士兵也和这些砖头瓦块一切飞上了天。

轰炸还是轰炸,一片一片的排子炮弹不停地打过去,浓烟和烈火把被轰炸的目标完全笼罩起来。

战士们看的爽啊,啥叫炮火,这就叫炮火,没想到自己的部队也有了这么厉害的炮火,以前一直都是自己在被敌人炸,这回也轮咱们抖起来了。

兴奋异常的战士们按捺不住高兴的心情,有的从出发前的战壕里蹦了出来,手舞足蹈地在阵地上欢呼着。

指挥员们忙从阵地上跳出来,把这些战士连拉带踹地弄了进去,个别脾气不好的指挥员还大骂着:“你们这几个家伙,不要命了吗?那是炮弹,不是你们家里刚蒸出来窝窝头,让自己人的炮弹打死不嫌窝囊吗?”

现在的西北野战军可不是一年前的穷酸样了,不但饭能吃的饱,战士们更是想背多少弹药自己说了算,只要能拿的动就行,和一年前每人只有不到十发子弹相差太大了,不但武器弹药充足,大口径的榴弹炮也装备了不少,特别是最南端的二纵队,炮火打的异常凶猛。

战斗打响前王司令员把全纵队的炮兵都集合在一起,指名让独立团的高翔来统一指挥,这个命令不但是司令部里有人不理解,就连高翔本人都认为应该派个高级一点的指挥员来统一指挥全纵队的炮火,自己的级别实在是低了点。

王司令员则不听那一套,他把高翔喊了过来,指着鼻子喊道:“什么高级一点的指挥员,咱纵队官比你大的到是有的是,但是把火炮弄的比你还明白的有几个?咱们现在是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干不好是要多死人的,炮弹可不管什么官大官小的,谁明白它,它就听谁的话,我看你小子就不错,别告诉我你不敢干,大点声回答我,有没有这个胆子?”

王司令员给人的印象是表面粗鲁,说话也很象个大老粗,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打了多少年仗的王司令员心眼精细的很,指挥火炮射击是个细致活,没两下子是干不好的,而整个二纵队能比独立团还高明的炮兵指挥员还真就没有,这时候就不能分什么官大和官小了,级别什么的都是扯淡,谁有真本事谁上,独立团的炮兵部队几次战斗都给王司令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次要把全纵队的炮兵集中起来作战,就更需要一个很懂炮兵的指挥员了,独立团的炮兵营长别看级别不高,但他所指挥的火炮数量却是全纵队最多的,这就说明人家独立团的这个指挥员是能胜任这个职务的,所以王司令员才直接点了高翔的名字,这是王司令员多次观察和考虑的结果,不是什么一时的心血来潮。

高翔这家伙是个老八路出身的战士,血里火里爬出来的,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打起仗来更是不知道什么叫没有胆子;是最受不得激的,见司令员问他有没有这个胆子干这个炮兵指挥员,马上一挺胸脯,大声回答道:“报告司令员,我当兵这么多年了,还不知道什么叫不敢,我就干这个炮兵指挥员了,坚决完成任务。”

王司令员满意地点了点头:“恩,好小子,这才是我王胡子的兵,我把全纵队的炮兵都交给你,具体怎么干由你说了算,我和司令部的人不参合你的指挥,要求只有一条,用你的炮火,把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全部砸碎,让我们的战士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

高翔大声回答:‘用炮火把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全部砸碎;让我们的战士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明白了司令员同志。‘

正文 第316章 警卫连的勇气

二纵队的三个主力旅每个旅都有一个组建时间不长的炮兵营,这一回加上独立团的炮兵就是整整四个炮兵营了,虽然都叫炮兵营,但那三个炮兵营和独立团的炮兵一比就差远了。

其他三个营每个营的火炮数量只不过是二十多门,这还是把各种型号大小口径的火炮都算上的数量,而操纵火炮的炮兵训练程度更是跟独立团的炮兵没法比。

但是不管怎么说,火炮必定是火炮,口径小一点也比以前强太多了,把全纵队的力量都集中在一起就很可观了。

刚组建的几个营的炮兵水平还只是停留在能把火炮打响的程度,要论射击的精度就不太好提了。

没有什么文化,没念过几天书的战士们要想短时间内提高战术水平很不容易,解放军的部队里有句老话叫“给大炮上刺刀,”其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距离远了打不准,弹道坐标什么的计算不好,只好用传统的拼命加近战精神把曲射的榴弹炮推到近处直射,直接对准目标开火,这种打法是非常震撼的,效果也很好,但伤亡太大,有的时候目标和攻击的火炮就同时完蛋了,也就是八路军和解放军的部队才敢这么干,这也是王司令员极力要把全纵队的炮兵全部都交给高翔的一个重要原因,辛辛苦苦组建的炮兵部队一场战斗下来全打光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了解到情况的高翔马上派出了自己的炮兵指挥小组,到其他几个营来指挥战斗,说白了就是把他们的指挥权接管过来,由独立团的炮兵接手指挥,不是不相信别的营的战士,而是大战临近,已经没有时间再仔细培训他们了。

炮兵都是每个作战部队里的宝贝,这些火炮也是战士们花大力气抢回来的,所以指挥员也大都是各个部队里老资格,而高翔派出去的炮兵指挥小组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还是俘虏的身份,这里就有宁二子在前一阶段俘虏的那个保安团的上尉,这家伙原来就是炮兵专业出身,这样的专业水准在独立团的战士里也是很稀少的,这回他也一样被高翔派了出去,不过他可不是什么国民党的上尉了,而是独立团榴弹炮营的专家了。

别看兄弟部队的指挥员资格老,但该服气还得服气,谁让你水平不行,到了叫真章的时候资格是没有用的。

四个炮兵营,火炮的总数量超过了一百二十门,光看那架势就很让人震撼,一个纵队作战就能集合起来这么多的炮兵,不但在二纵队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就是整个野战军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一排排的火炮静静地排列着,黑洞洞的炮口斜指着天空,各种射击诸元都已标定完毕,就等总部一声令下了。

一直在电话机旁等待命令的高翔在自己腕子上的手表指针指到晚上八点整的时候终于从话筒中听到了王司令员有些兴奋的声音:“高翔,开始吧。”

接到命令的高翔大声喊着:“各炮注意,两炮试射。”

早就准备好的独立团两门基准炮在第一时间就把炮弹打了出去。

战场看了无数遍,数据也计算了无数遍,这两发炮弹毫无疑问地打在最想轰击的目标上。

看着准确落地的炮弹,高翔手里端着望远镜喊道:“各炮位注意,全体都有,高低不变,俯仰不变,每炮六发,急促射。”

每门炮六发,加在一起就是七百多发,这么多炮弹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打了出去,连着三个六发急促射,把两千多发炮弹甩过去以后高翔终于下达了能让炮兵们喘口气的命令:“八发间歇射。”

二纵队炮兵的集火射击把要攻击的地段打的乱石崩飞,所有的一切都被炸的稀碎,转眼间几千发炮弹就打了过去。

高翔指挥纵队炮兵在战士们即将发起的攻击地段上,用炮火来回轰击着,一遍又一遍,炮弹象不要钱一样砸过去。

据守延安城南的国民党守军吃了大苦头,解放军的炮火一开始轰击就让他们很吃惊,共军的炮火也能强到这种程度?记得一年前他们还为了几发子弹和手榴弹而争得不可开交,变化也太大了。

在二纵队炮火攻击开始的同时,独立团对天险劳山也同时开始了行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几个战斗营争得不可开交,收复延安的关键时刻都想当攻打劳山的突击队。

这些营长和教导员里闹腾的最欢当然还是三营长马长胜和五营长何翠花,每个人都摆出了一大堆的理由说明他们是最适合的部队。

政委王成德只好让团长李勇来决定了,李勇一直都在听着这些老战士的议论,到后来决定用马长胜的三营,何翠花的五营从两侧发起攻击,用宁金山的四营从正面发起攻击,三个营一起上,没有什么突击队一说,谁先上去谁就是突击队,仗打得怎么样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一营、二营、侦察营和辎重营当预备队,卫刚的机枪营被李勇拆成了三部分,分别配属给了三个主攻的步兵营,做为他们营属的支援火力来使用。

李勇让一营、二营和侦察营当预备队也是出于多方面考虑,一营和二营是独立团里战斗力最强的两个营,他们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伤亡也最大,特别是榆林战役,两个营伤亡都超过了一半,让这两个营适当地放松一下也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战斗力提升。

而侦察营就不用说了,他们没有步兵营里的重武器,山地攻坚又不是他们的强项,因此营长张劲松也没和这几个步兵营争什么任务,争了团长和政委也不会给他们。

最后李勇又提出一个方案,劳山地势最险要的是后山,后山没有办法攻打,兵力无法展开,但是我们也不能让敌人闲着,要派一支小部队插上去,用奇兵打他个突然袭击,没准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大效果,最低限度也能为几支主攻部队牵扯一下敌人的火力和兵力。

李勇这个方案一提出来有个人猛的站了起来,谁呀?独立团起家时候的老战士,陕甘宁边区的子弟兵,警卫连的连长李玉明:“团长,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连吧,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这还是李玉明第一次在会议上争取任务,警卫连吗,主要任务是保护好团部和团首长不受损失,大的战斗基本上没他们的分。

李玉明这一说完,侦察营长张劲松也站了起来:“哎呀,我说李玉明,你们警卫连怎么抢起我们的任务了,这样的活计是应该我们侦察营干的,团长,这个任务交给我们营吧,保证完成任务。”

李勇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是看着李玉明问道:“为什么要争取这个任务?有什么把握?”

“团长,你还记得咱们刚成立特务连打磐龙吗?那时候不也是我从后山上去的吗?我对爬山有心得,我们警卫连除了三排这一阵子都在练习爬山,我们有把握从后山的悬崖爬上去。”

李玉明的警卫连有三个排,一、二排是战斗排,主要负责团部的警卫任务,三排是团里的通讯排,算是独立团最核心的保密单位了,虽然名义上归警卫连管辖,实际上是由排长李佳这个姑娘一手管理的,警卫连的训练他们也大都不参加,他们的训练内容全都是和接发电报电文有关,所以李玉明能指挥和训练的其实也就是警卫一、二排。

李勇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还有什么理由?”

说到这里李玉明也有点不好意思:“团长,咱们团成立这么长时间了,我们警卫连除了刚开始几次打的挺过瘾以外,到了后来大仗一次也没捞到,都是些小打小闹的,没意思,我们警卫连也想多立功吗,给收复延安做点贡献。”

李玉明说到这里会场一片笑声,张劲松也咧着大嘴说道:“我说是咋回事,原来是李玉明这小子看咱们立功眼红了,行了,这回不跟你们争了。”

李勇:“有把握上去?”

李玉明:“团长,你和政委观察地形的时候我也没闲着,我都看了,这后山虽然挺陡的,但和磐龙镇没法比,我们有把握上去。”

两个警卫排,八十多人,全都兴奋地站在团部的大门外,这些人全部是从团里各个部队里挑出来的,绝大多数和李玉明一样是边区的子弟兵,有些还是老红军和赤卫队员的后代,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对部队,对首长赤胆忠心。

有什么样的官就带出来什么样的兵,这两个警卫排的战士训练内容除了普通的战斗技能外,还和李玉明一起练习爬山,谁让咱连长好这个,这回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这些战士和团里的首长很熟悉,李勇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叫上名字来,对他们的脾气秉性和特点也大都了解。

站在战士们面前的李勇没有喊什么口号,只是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任务很危险,困难很大,我知道你们都不怕死,拿出你们的勇气来,让敌人知道知道什么叫陕甘宁边区的子弟兵,出发。”

正文 第317章 山地攻坚战

两个排的战士,八十多个梆小伙子,每人都是一长一短的双家伙,除此以外还按照连长的要求每人都背了一个五公斤的炸药包,在团长低沉的命令声中,借着夜幕的掩护出发了。

在李勇和王成德等人注视的目光中战士们跟在李玉明的身后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按照事先侦察好的地形,两个排的战士没用多长时间就绕到了劳山背面的一大片树丛里,看着黑忽忽的大山李玉明下了第一道命令:“全体都有,原地休息,不许抽烟,不许暴露目标。”

战士们对连长不许暴露目标的命令能理解,对让他们原地休息就不明白什么意思了,有的战士就小声问:“连长,这大山就在咱眼皮子底下,还休息个啥呀,上去就能把敌人捞住,痛痛快快干***。”

李玉明瞪了这个战士一眼:“知道个狗屁,还上去干***,咱们是干什么的?咱们是来偷袭的,象你这样就知道痛快不管不顾乱打一气还叫偷袭吗?”

要说经常跟在李勇身边也有好处,这些一年前还什么也不知道的小青年今天都懂得战术了,李玉明更是如此,他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基层指挥员了。

这个被李玉明臭训的战士笑着又问道:“知道了,还是咱连长明白的多,那咱什么时候开始干?得有个时间吧?”

正在这个战士问话间,就听到从不远处的延安方向传来了隆隆的爆炸声,四面八方的炮弹雨点一样飞过去,夜空被打的通红,整个延安城都好象被爆炸笼罩起来。

李玉明看了下表,时针指向晚上八点整,西北野战军对延安的总攻击开始了,一年多前,从延安撤走的部队又回来了,不过回来的可不只是原先的那些人了,先前那些还剩下的老战士基本都已经是部队里的各级指挥员了。

看着漫天的炮火战士们低声欢呼着:“是我们的炮,是我们的大炮,我们也有这么多的大炮了,好家伙,真厉害呀,这么一通炸,国民党的士兵还不得把裤子都尿了。”

警卫里连的几个战士还真就说对了,据守在延安城南一带的国民党守军没尿裤子也差不多了,一个个被吓得全身发陡:“吗的,八路啥时候也有这么多的大炮了?这还怎么打仗?我看没等八路冲上来咱们就得让炮弹炸死。”

打仗吗,谁挨炸都是正常的,但是八路军和解放军的经历和别的部队不一样,以前都是闷头挨炮的主现在有了自己的炮兵,这样的变化对部队的士气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哪个战士不希望自己的部队强大?

劳山脚下,独立团团部,李勇听着延安方向传来的剧烈爆炸声,对着步话机的话筒喊了声:“开始。”

三个步兵营的战士们,在爆炸声和夜色掩护下,一点一点地向劳山国民党的防御阵地摸过去。

本来独立团打仗是不用这么小心翼翼的,先用火炮对准敌人来上一通,然后再攻上去会省很多事,可是现在不行了,高翔的榴炮营正在攻城,独立团只好全用步兵上了。

独立团平时的训练中就有野战攻坚的科目,这回是真刀真枪干上了,李勇站在小成的工兵连挖好的隐蔽部里用望远镜不住地向攻击部队的方向看去,站在他身边的政委王成德看出了团长内心的紧张,为什么?黑天,当时的望远镜也没有什么红外线夜视功能,这么看能看出个什么究竟来?王成德是个心很细的指挥员,这时候笑着问了句:“大勇,紧张了?”

李勇知道自己的内心活动被王成德看了出来,不禁暗中佩服当时那个年代的老政工:“是啊,老王,司令员给我们的命令是在今天晚上一定要结束战斗,我们只有一晚上的攻击时间,咱们团一但攻击失利对整个战役部署都会产生影响的,我真是不放心。”

王成德:“战斗计划部署很到位,各种准备也很齐全,没有炮兵也没什么了不起,以前咱们打仗不也是没有火炮吗?还不是照样把小鬼子和国民党打个稀里哗啦,要相信我们的战士们,他们会创造奇迹的。”

好象要认证王成德的话一样,他刚说完就从劳山方向传来了一声沉闷的爆炸声,随后就是各种枪支的密集射击声,从刚才的爆炸声中李勇和王成德都能听出来这是独立团的五公斤炸药包爆炸的声音,而声音是从攻击方向的右侧传来的,不用问了,负责从右侧攻击的何翠花带的五营,这是五营率先打响了。

差不多是在五营开始攻击的同时,左侧的三营和正面的四营也开始发起了对山顶的攻击,炸药的爆破声接连响了起来。

国民党的劳山守军不是什么孬货,都知道这个山顶阵地的重要,所以被何文鼎派过来的也是一个很能打仗的部队,最初的时候因为没有发现攻击的独立团战士吃了点小亏,随后马上就反应过来。

碉堡和战壕里的枪支一个点地向下射击,因为攻击的线路上到处都是可以躲避射击的死角,子弹对战士们的威胁到不算很大,最讨厌的是不断扔出来的手榴弹,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黑天也看不到从什么地方扔出来,只有到了近处爆炸了才知道,可这样伤亡就不可避免了。

好在独立团的攻击队行很稀疏,每三个战士一个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对付一个碉堡,一组攻击两组掩护,伤亡还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就这样,战士们顶着子弹和手榴弹一点一点向上啃,没有炮火掩护就只好靠炸药了,独立团战前准备了大量的炸药包,这时候确实是派上了用场。

五营被放在了最右侧的攻击位置上,这是硬碰硬的山地攻坚作战,何翠花这个年轻的指挥员一点都不敢马虎,把他的兵以排为单位向上攻击前进,掩护火力由自己直接指挥,随时支援。

别看抢任务的时候这丫头很火暴,战斗一打响头脑必须冷静下来,这是一个优秀指挥员所必备的素质,经历了多次大战考验的何翠花已经完全能胜任这个位置,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指挥员。

独立团最节本的作战单位就是排一级,每个排都在八十人左右,武器配置很齐全,是一个能单独作战的战斗单位。

战士们按照训练中的内容,呈前梯形展开(前梯形可以方便身后的掩护火力射击,防止误伤),每个战斗小组三角行摆开,而三个战斗小组又是一个比较大的三角行,由数个大三角行编成一个排攻击队行,这是独立团标准的排进攻方式,也是平时演练了无数遍的办法。

排长的位置在中间靠后,他的两侧不太远的地方分别是营里加强过来的重机枪和迫击炮阵地。

每发现一个火力点,战士们迅速卧倒,然后两个负责掩护的战斗小组拼命压制据点里的敌人火力,攻击小组再从三面围上去,用随身携带的炸药包把火力点炸掉,一个不行用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都用上,三个炸药包就是十五公斤的烈性炸药了,从攻击发起为止,还没发现有三个炸药包对付不了的据点。

在每一个攻击排身后都有几挺被团里加强过来的高射机枪,高射机枪负责对付敌人的交叉火力,交叉火力对攻击中的战士们威胁最大,因此从战斗一开始这几挺高社机枪就没闲着,大口径的机枪弹不停地发射着,特有的,“噔噔噔”的射击声夹杂在炸药包的爆炸声中显得特别清晰。

高射机枪的射手们不断地把发射位置向前移动,前面只要清理出一点他们就移动一点,何翠花给他们的命令是,只要发现敌人的火力凶猛,我们的攻击被压制就狠狠的射击,一定要从火力上把敌人盖过去,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掉,要让劳山的敌人见识见识什么叫解放军的火力。

配属给五营的高射机枪能有二十多挺(卫刚的机枪营全部家当是六十多挺的高射机枪,大部分都是从宝鸡的储备基地里缴获的,平均给三个攻击营一分下来就是每个营二十多挺,从这一点上来看胡宗南到是办了件大好事,也不枉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