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拿出了几样东西,李勇一见就觉得眼前一亮,都是好东西啊,原来老孙给李勇准备的是两支小手枪,两副望远镜和两支钢笔。

    枪是美国勃郎宁1900式,中国俗称枪牌撸子,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时期一直到后来的解放战争,各个国家的武器在中国就象万国博览会一样,手枪类的除了德国生产的低级军官佩带的战斗用毛瑟手枪就是驳壳枪外,还有高级军官的配枪,根据这些手枪的性能和特点中国的老百姓编了个顺口溜叫: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登。

    意思就是说最好的小型配枪就是美国出的勃郎宁1900式,因为在握把上有个小手枪的标志所以中国的叫法是枪牌撸子,然后依次是马牌撸子,花口撸子,蛇牌撸子,狗牌撸子和张嘴蹬。

    张嘴蹬有时也被误传为张嘴灯,实际上是指德国1934型7。65毫米手枪,该枪的特点是套筒前端完全敞开,枪管的上半部分完全暴露在外,从前面看好象张着嘴一样。

    蹬是形容该枪抛壳干脆利落,他秉承德国枪械的一贯特点,加工质量较好,一般是中高级军官的随身武器。大家都看过的一部电影《小兵张嘎》里嘎子缴获的就是一支张嘴蹬。

    老孙拿出来就是两支枪牌撸子,勃郎宁1900式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半自动手枪,在解放前使用甚多,陕北根据地的创建人刘志丹牺牲前就是用的这种手枪。

    望远镜是美军便携式八倍变焦望远镜,笔是派克金笔,李勇忙把几样东西装到口袋里,然后和老孙说:“都是好东西他全拿走了。”

    孙全厚有点好笑的告诉李勇,本来就是给他准备的,别人也不要,同志们喜欢的是射程远的连发驳壳枪和冲锋枪,对这种东西没什么兴趣。

    回到连部的李勇给了王成德一副望远镜,然后两人商量部队的编制,商量后在晚上的干部会议上宣布,鉴于这次新兵排的良好表现,现决定如下:

    一从新兵排抽调二十人补充到炮兵排,炮排的每个班增加到十二人,全排算上排长与副排长共五十人。

    二从新兵排抽调二十人补充到机枪排,机枪排每个班增加到十二人,全排也是五十人。

    三从新兵排抽调二十二人到辎重排,辎重排由三十八人扩充到六十人,扩充后的辎重排已经是全连最大的一个排了。

    四从新兵排抽调十个年龄较大,身体偏弱的到炊事班,炊事班由二十人扩充到三十人。

    五从新兵排抽调四十人补充到步兵排,每个排补充八人,补充后的步兵排每个班十四人,全排五十八人。

    六卫生队由原来的十人扩充到十七人,以后各排在战斗结束后要注意收罗卫生器械和药品。

    七补充到各排的人员除了到炊事班和卫生队的以外,一律装备冲锋枪,五个步兵排每班增加一挺轻机枪,每个步兵排轻机枪达到十二挺。

    八给机枪排,炮排,和侦察排再各拨六支驳壳枪,给炊事班拨三支驳壳枪,班长和两个副班长每人一支,这三个人是特务连起家时的老炊事员,李勇想让他们高兴高兴,虽然没有作战任务,但是背着也威风,另外部队俘虏过来的战士越来越多了,炊事班的人员也大部分是俘虏,让几个班长背个驳壳枪也增加点威信。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庆阳城内

    听了李勇的宣布后各排是皆大欢喜,只有侦察排的排长张劲松和副排长嘀咕道:“怎么我们排一点人员也没增加,咱们连长和指导员有点偏心眼?”

    指导员王成德笑着对着张劲松和他的副排长说道:“你们俩也别着急,扯什么蛋,那有偏心眼这回事,咱们新兵排不是又抓回来四十多人吗,等这些战士教育好了我和连长再商量给你们排补充多少合适。.”

    听指导员这么一说,张劲松和他的副排长嘻嘻哈哈地不吱声了。

    李勇见大家都安静下来又接着说道:“同志们,这回咱们算是捅了马蜂窝了,连着两个骑兵团被消灭,敌人肯定是非常恼火,恼火了以后敌人会怎么办?

    敌人在陇东地区共有六个骑兵团,现在被消灭了两个,我分析庆阳城内剩下的四个团会有以下几种选择。

    一是不理我们,直接去袭扰我们主力,这也是敌人来这里的战略目的。

    二是集中力量先消灭我们,然后再去找我们主力的麻烦。

    三按兵不动。

    四直接回青海和宁夏。

    大家看看敌人最有可能选择的是哪种方案?

    会场上议论纷纷,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敌人最有可能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就是先消灭我们然后再去袭扰主力,其他几种方案采用的机会不大,不把特务连消灭掉,还怎么去袭扰八路军主力,敌人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勇和王成德互相看了一眼,李勇喊道:“同志们静一静,我与指导员和你们的意见一样,如果敌人集中力量来对付我们,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敌人还有大概五千多骑兵,我们目前还抗衡不了,如果我们连的行踪被敌人发现就会很麻烦,因为我们所面对敌人全部都是骑兵,机动速度非常快,一但被发现想甩掉都困难,就是能甩掉也会给我们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因此我和指导员决定。”

    说到这时李勇停顿一下,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了就接着说道:“由李江国的一排,马全有的二排和侦察排的两个班组成一个骑兵小分队,远离我们驻地进行佯动,吸引敌人的骑兵主力,带着他们绕圈子,我们连主力则留在原地休整,择机而动,小分队的队长为李江国,副队长马全有,侦察排的两个班由副排长带领,后天出发,你们几个看看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军令如山倒,别看李江国平时好开玩笑,这时候和二排长马全有一起挺着胸脯说道:“请连长和指导员放心,这样的任务咱们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一定完成任务。”

    李勇看着李江国和马全有嘱咐道:“胆大心细,遇事不慌,不要和敌人硬干,也不要被敌人沾上,一碰既走。”

    放下李勇和他的特务连不提,咱们再说那几十个敌人的逃兵,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落网之鱼,一路狂奔终于看到了庆阳城的城墙,这下总算把心放到肚子里了,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共军胆子再大也不敢追到这庆阳城。

    国民党的西北骑兵派到陇东地区的最大编制为团一级,这次进攻陇东地区临时整合在一起,所以在庆阳城内有个综合指挥部,这几十人进了城后直接来到了指挥部门外。

    这个综合指挥部正在开会,听到消息的各团指挥官急忙跑了出来,看着这几十人的狼狈样,都吸了口冷气,不会和四团一样也被共军消灭了吧?

    跑回来的敌军团长也不管别人诧异的目光,头也不回的走进指挥部,端起桌子上的水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然后一**做在椅子上喘粗气,喘了一会气后对着周围的人说:“我们团完了,都被共军给干掉了。”说完这家伙忍不住号啕大哭了起来。

    围观的军官一片哗然,这也太不可想象了吧,庆阳一带只有一小股共军,上回被吃掉一个团就已经让人很惊讶了,怎么又被吃掉了一个团,这事透着股邪劲。

    军官们都纷纷围上来打听共军能有多少人,是怎么把他们一个团的人马吃掉的,这个逃回来的团长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把和八路交手的经过说了一遍。

    最后说道:“共军能有一千人左右,火力极为凶猛,不但有重机枪和小炮,还大部分都是自动武器,指挥官很狡诈,作战方式一环套一环,我们一不小心就上了共军的恶当,事后我想想,共军可能一开始就打的是我们一个团的主意,根本不是去抢粮。”

    这个跑过来的敌人团长是知道特务连大概有多少人的,只是说少了怕被人笑话,所以把特务连的人数是尽量往多了说,但是他也不敢说的太离谱,说太多了一是没人信,二是把这些人都吓住了也不是好事,想了来,想了去,一千多共军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目了,对他们团被吃掉一事也能说得过去。

    听完这个团长的战斗经过,军官们在一起议论:“不是只有几百个共军吗?怎么又成了一千多了?要是有一千多,按西北共军的编制就是一个团的规模了,咱们在这庆阳一带活动有半年多了,有人的地方基本都去过了,什么时候听说有一个团的共军出没了。”

    这时有一个军官喊道:“诸位,诸位,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一句,咱们这么乱嚷可不是办法,马步芳和马宏逵两位长官给咱们的命令是要我们去环县一带袭扰共军的主力,现在这里出了这么一股共军,不但我们没办法去袭扰共军主力,连我们都被袭扰了,大家看看怎么办?”

    指挥部里又开始乱了起来,各个军官是什么主意都有,整个会场是一片混乱,等了一会这个军官又喊道:“诸位,我有个意见,大家看行不行,我的意见是这股共军既然有一千多人,火力又这么厉害,凭我们某一个团是很难对付的,已经有两个例子证明我们的一个团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现在的这四个团应该联合起来,把力量用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统一行动尽快把这股共军干掉,然后再去完成两位长官交给我们的任务,大家以为如何啊。”

    最后乱哄哄的指挥部里终于统一了意见,把庆阳城内的部队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联合指挥中心,然后派出大量侦察骑兵探听共军的消息,一但发现有共军的消息,四个团再一起出动把共军消灭。

    谢谢朋友兄弟姐妹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点支持都是作者极大的动力,给大家鞠躬了。

正文 第五十章 首长们的疑惑

    陇东高原环县附近,在一个小山坡的正面朝阳处有几孔窑洞,窑洞顶上支起了几根长长的天线,天线的下面有几株枯黄的杂草随风晃动着,前面有一个平整的小院落,院落的四周用各种各样的石块垒成了半人高的围墙,里面打扫得连一个草叶都没有,窑洞的门前由远到近陆续布置了一些哨兵,还不时有人进进出出,这里就是西北野战军的总部了。。

    窑洞里面,一个头发花白的将军拿着一张电报问周围的参谋人员:“我军在庆阳一带有部队活动吗?”

    将军周围的参谋们互相看了看,一个参谋回答说:“彭总,咱们野战军主力都在环县这一带,庆阳一带没有我军活动。”

    不用说了,问话的这个人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了。

    将军又问道:“这就奇怪了,咱们的消息说在庆阳一带有我军的一支主力部队,在最近一段时间活动频繁,已经接连消灭了敌人两个骑兵团,并且把其余的四个团也牵制住了,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参谋想了想说道:“老总,这是好事,敌人骑兵虽然说人数不多,装备和战斗力也不怎么样,但他们的机动速度很快,如果在我们的后方袭扰会很让人头疼的,这没准是那个纵队自己派出的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和总部打招呼吧。”

    将军点了点头想了一下说:“问问各个纵队是谁向庆阳一带派出的部队,为什么不向总部汇报,让他们接电报后马上回电。”

    接到电报的各纵队首长都很奇怪,庆阳一带并没有我军活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彭总为什么还这么问,但是既然问了就肯定是有原因的,随即吩咐参谋人员,向下面各旅询问是否有战斗部队在庆阳一带。

    时间不长各纵队的消息上来了,各个纵队都说没有派战斗部队在庆阳一带活动,但是三纵九旅有个消息说他们旅曾在庆阳附近碰到过我军的一支小部队,番号是二纵的。

    野战军总部,拿着一堆电报的将军对着各位首长和参谋人员说:“还真就奇怪了,这三纵说有一支二纵的小部队在庆阳一带活动,可人家二纵楞说没有,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

    一位首长在屋子里走了几步说道:“老总,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再问问二纵,把三纵反映的情况也和他们说说,我看他们不至于因为这事和咱们打埋伏吧,这也不是坏事啊。”

    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部,一个精瘦精瘦还长着一脸大胡子的将军拿着总部的电报向旁边的一个首长说道:“政委,这事可就奇怪了,人家三纵说咱们纵队有一支小部队在庆阳一带活动,咱们刚才也问过各旅和纵队直属队了,都说没有派出部队啊,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旁边的首长说道:“胡子,要不这样,说咱们纵队有支小部队在庆阳一带活动的是九旅的老刘,咱们给总部回个电,让九旅老刘那小子把情况说详细点。”长着一脸胡子的司令员说:“恩,也只好这样了。”

    接到电报的野战军总部,老将军拿着电报对参谋人员说:“叫三纵队把九旅说的情况弄清楚了报上来,写详细点,这王胡子是怎么回事,连自己部队的事也不清楚,还要别人报情况。”

    旁边的一位首长说道:“老总,胡子可不是这样的人,这里没准还有咱们不知道的东西,等等看,看九旅的电报怎么说。”

    西北野战军三纵队司令部,接到电报的三纵队司令员对指挥部人员说道:“让九旅的老刘把经过说详细点,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事出差头了,二纵说没有部队在那一带活动,谁都没有派部队,这支部队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接到电报的九旅刘旅长挠了挠脑袋:“这是咋回事,明明是二纵的,怎么楞说不是,这么好的部队都不要?我可是想抢都没抢过来啊,政委你看这是什么意思啊?”

    旁边的政委说道:“先别管了,咱们把情况报上去再说,纵队和野司总部还等着要那。”

    九旅的电报是这么写的

    纵队,野战军总部:我部于一个半月前在庆阳一带碰到过我军一支小部队,人员在四百人左右,全部配备自动武器和钢盔,他们自己介绍是二纵队四旅的一个连级部队,全连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编制九个排,其中有一个重机枪排和一个迫击炮排,连长叫李勇,指导员叫王成德,该部曾经帮助我们打过一仗,战斗素质很高,使我们减少了损失,这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小部队,指挥员也非常出色。

    三纵九旅刘

    西北野战军总部,接到电报的老将军将电报递给身边的一个首长:“你看看,人家三纵把职务和姓名都说出来了,他们二纵还说不是,你说这王胡子自己怎么就不知道?”

    老将军身边的首长边看电报边说:“好家伙,不简单啊,一个连就弄出九个排四百多人,都戴着钢盔,还有重机枪和小炮,咱们什么时候有过这么阔气的部队了,这王胡子什么时候发财了,老总,就将九旅电报原文给胡子他们发过去,看他们还怎么说。”

    老将军点了点头:“就这么办,看他王胡子还有什么说的,真是属狗熊的,做了好事还要打埋伏。”

    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司令部,接到电报的大胡子将军对参谋人员说道:“看到没有,彭老总肯定在总部骂我了,人家三纵把情况都弄上来了,咱们还什么也不知道,让四旅陈兴抓紧把情况弄清楚了,要是再弄不清楚我饶不了他,问问他们四旅,派战斗部队出去活动为什么不报告。”

    四旅旅部,旅长陈兴和政委说道:“司令员冲我发火了,九旅的老刘说咱们旅有一支部队在庆阳一带活动,咱们旅哪有什么部队在庆阳啊,难道是下面团里派出去的,不过派部队去执行战斗任务为什么不打招呼?打电话问问各团是否派出过战斗部队。”

    这时政委对旅长陈兴说:“老陈,你先别着急,九旅的老刘是不可能胡说的,先别打电话,等一下让我想想,这人名怎么这么熟悉。”

    拍了拍脑袋的政委突然说道:“老陈,我想起来了,这个叫王成德的指导员我认识,他是二团政治部的一个干事,不用问别的团了,直接问二团就行了,没准这支部队就是他们派出去的。”

    二团团部,接到电话的团长赵劲对着电话说道:“旅长,我们团确实是在几个月前新组建了一个特务连,连长叫李勇,指导员叫王成德,不过只有二十几个人,二十支步枪和一支驳壳枪,这么芝麻大点的事我也没和你说,他们和你说的那支部队对不上号,我们团新组建的特务连只有二十多人,打不了那么大的仗。”

    电话里的旅长陈兴说道:“什么对不上号,就是他们,连长和指导员的姓名都对,难道还有别人吗?”

    团长赵劲冲着电话说道:“旅长,才几个月的工夫,二十几个人就能变成四百多人?还全部是自动武器戴着钢盔,还有重机枪和小炮,你说这可能吗?他们也不是孙猴子还会七十二变,我们全团才四挺重机枪啊。”

    电话里的陈旅长说道:“我告诉你赵劲,你不用跟我打马虎眼,我挨训你也舒服不了,这事大发了,不光是我,连纵队和野战军总部都知道了,你小子啊这回可是出大名了,等一会我就把情况报上去。”说完就把电话撂了。

    接到通知的二纵队司令部,胡子司令员和政委说:“还真是咱们纵队的,把他们报告的情况反映上去,就说我事先也不知道,接受总部领导的批评。”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侦察员

    西北野战军总部,接到电报的老将军对着一屋子的首长们说:“情况弄明白了,是二纵的一个团几个月前新组建了个特务连,这支小部队没有跟团部一起行动,而是自己单独训练,现在连他们团长也不知道为什么二十几个人在几个月里就变成了四百多人,还出现在庆阳一带,听说打掉了敌人两个团,他们团长也直犯糊涂。.”

    一个首长说道:“老总,就算这支小部队挺厉害,但凭他们几百人就能消灭两个骑兵团吗?这样的战斗起码要有一个主力旅才能做到,别说他们团长了,我也是有点不信,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别的情况。”

    另有个首长说道:“可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啊?除了他们咱们野战军再也没有一丁点的部队在那里了。”

    老将军想了想说:“先不管是谁了,反正是好事,咱们正愁怎么对付这些骑兵,有他们在咱们不是省了不少心吗,马上让总部侦察连多派几个骑兵侦察员到庆阳一带,如果真是这支小部队干的,叫他们多加小心,敌人是不甘心吃亏的,让他们多长几个心眼,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和敌人硬拼,实在不行就向主力靠拢。”

    特务连驻地,李勇对即将出发的小分队指挥员李江国和马全有说:“庆阳城内的敌人一定会急于寻找我们,我们就按敌人的胃口下菜,你们俩要学会摸敌人的脾气,故意暴露一下,敌人准会跟踪追击,当然这次任务完成的好与不好还要看你们的心眼多不多,最好抓几个俘虏再故意让他们跑掉,但这事只能适可而止不能太过,太过了容易被敌人识破,俗话说装什么象什么,反正不能和敌人讲老实。”

    李江国:“放心吧连长,我和你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心眼长得可多了,吃亏的事咱是不会干的。”

    一旁的马全有说:“你小子就是没和连长在一起时,心眼也不少。”

    旁边的战士们都笑了,指导员王成德拿出李勇给的那个望远镜对李江国和马全有说:“把这个望远镜你们俩拿去,没准还能管点用,我和连长等你们回来。”

    李江国和马全有向李勇和王成德敬礼后就带着战士们出发了,回到连里的李勇让李玉明把侦察排长张劲松喊来,看着跑过来的张劲松,李勇说道:“把警戒放远一点,要保证哨兵互相间的联系,明哨与暗哨相结合,敌人一定在拼命寻找我们,遇到可疑人物就抓回来。”

    又是两天过去了,这天早上侦察排的战士报告说抓住两个探子,李勇让他们把抓住的人带到连部来,不大的工夫张劲松和侦察排的战士们带着两个被绑起来的人到了连部。

    一进连部张劲松扯就着嗓子大喊:“连长,指导员,这两个家伙肯定是敌人的探子,你们别看他们穿的是老百姓的衣服,我从他们身上一人搜出一支驳壳枪。”

    李勇没说话只是认真的打量这两个人,只见这两个人一点不紧张,也在打量他们,并且很好奇地看着李勇等人身上的灰军装。

    听到张劲松喊连长和指导员,这俩人脸上的表情就更放松了,因为这两个人很清楚,只有**的部队才有指导员,恩,看来是找对地方了。

    还没等李勇和王成德等人问话,这两个人到是先说了,其中一个问道:“你们谁是李勇和王成德?”

    听到这个人的问话,包括抓他们回来的张劲松都楞住了,他们怎么知道我们连长和指导员的名字?看到大家都没吱声,这两人又问了一句:“你们谁是李勇和王成德?”

    李勇一看既然人家都知道了就别瞒了:“我就是李勇,你们是什么人?”

    抓回来的两人中的一个说道:“李连长,我们是野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