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263章 西府战役之骄狂的八十二师

    第263章 西府战役之骄狂的八十二师

    在二纵队的战前准备会议上,独立团的团长李勇认为国民党西北战区的裴昌会兵团虽然来势很凶猛,但只要我们有准备,一样可以顶住它的攻势。()

    比较危险的反而是六纵队的防御阵地,负责防守的六纵队在不明白敌人骑兵特点的情况下很可能要吃大亏。

    因此李勇向司令员王震提出了一个要求,想去支援六纵的教导旅,利用独立团机动速度快的优势来对付马步芳的骑兵部队,只要能拖住马家军的骑兵,野战军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王司令员很欣赏李勇的要求,关键时候是不能分什么二纵队和六纵队的,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一定要有大局观念,这就是解放军的部队与国民党的不同了,别看平时这么争那么抢的,这都是表面现象,有困难的时候只要是能帮的就一定要帮。

    上次在东南山,为了协助二纵队防守阵地,一纵队的贺司令员把自己的纵队警卫连都派了上去,这样的事情,在整个解放战争里国民党的部队中没有一例:

    “就按你说的办,我马上跟总部首长把你的要求提上去,你和王成德先回团里等消息。”

    王司令员在会议结束前又要求各级指挥员一定要整备好各自负责防守地段的工事,只要野司一天没做出来突围的决定就要按死守来准备。

    不说宝鸡城内一、二两个纵队和六纵的两个旅怎么准备,单表西北野战军六纵队教导旅阵地,堑壕内的战士们正严阵以待,机枪、步枪和冲锋枪的子弹都已上膛,保险打开,手榴弹的盖子一个一个拧开后摆在身边。

    战士们脸上的表情是严肃和紧张的,从远处传来的马蹄子踩踏大地的声音象滚滚闷雷一样,教导旅里和骑兵打仗有经验的人不多,所以大家的心理多少有些不安和忐忑,谁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对付。

    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又过了能有几分钟以后,黑丫丫的骑兵部队在战士们的视野中出现了。

    大队的骑兵是人喊马嘶,扑天盖地一样向六纵队坚守的阵地涌了过来,堑壕内的战士们到吸一口冷气,一个战士忍不住地说道:“我的乖乖,这么大的阵势?这么多的人和马一起冲过来咱们能顶的住吗?”

    另一个说道:“看你那熊样,什么又这么大的阵势,大阵势又能怎么的?马和人多又能如何?咱们的子弹和手榴弹一样也能把他们干掉,稳住,别心慌,心一慌枪就打不准,明白吗?”说这话的显然是一个老战士。

    骑兵象水一样从山坡上漫了过来,但是并没有一直冲过来,在离六纵队防御阵地能有七八百米左右的距离时停了下来。

    在一个比较隐蔽的小山坡旁边,有十几个军官模样人聚集在一起,在他们身旁不太远的地方是一群警卫人员,一个骑在马上的年轻军官把自己胸前望远镜端起来向前面仔细观察。

    这个军官年龄不大,看样子也就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但肩膀上的军衔却出人意料地按着两个金星,两个金星就是中将了,这个年纪就能当上中将的在国民党的部队内也是极为少见的。

    不用说了,这个军官不是别人,正是青海大军阀马步芳的儿子,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二师的师长,青年将领马继援。

    马继援是马步芳所有的子女中最被他看好的一个,别看是军阀家庭里的公子,但身上却没有什么纨绔子弟的味道,一举一动很有其父亲马步芳的风范,为人处世可圈可点,带兵打仗也很有一套办法。

    马步芳很中意自己这个儿子的表现,在家里的时候也经常告诉别的子女,做人做事要学继援,别看青海这一带是老子打下来的天下,下一代没能耐照样守不住(创业难而守业更难,这一点马步芳到是很有先见之明)。

    在马继援还不大的时候,马步芳外出办事就经常带着他,马继援也因此认识了很多他父亲那一代的老人,这些跟着马步芳的老班底也很看好马继援的表现,认为这个年轻人将来能成大器。

    正因为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不错,马步芳才放心地把自己的老部队,整编地八十二师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马继援当了师长以后不付重望,连着干了几件出头露脸的事,因此马继援的声望在青海的军界政界中越来越高,号称是大西北**中最为优秀的青年将领。

    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的马继援跳下马来,用脚上的皮靴使劲踢了踢踩中的一块石头,对身边的几个军官说道:“看样子共军是早有准备了,战壕、工事还有机枪掩体修的密密麻麻的,不太好弄啊。”

    一个军官回答道:“师长,现在的共军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十年前咱们对付起来还不用费多大的劲,十年后就得多加小心了。”

    马继援点了点头:“是啊,共军拉队伍的速度让人感觉恐怖,十年的光景就壮大到这种程度,长此下去可如何是好。”

    马继援是年轻人,他身边的军官年龄也都不大,在一起的时候不象老一辈人有那么多的顾忌,称呼起来也没什么忌讳,有什么话都敢和他直接说,这也是马步芳等老一代军阀所做不到的。

    一个青年军官看了看马继援,跃跃欲试地对他说:“师长,咱们八十二师是老长官(马步芳)起家时候的老部队,可不是胡宗南那样的饭桶,我带一点部队先冲一下,试试共军的火力,你看怎么样?”

    年轻人和老一辈的人就是不一样,老人在面对解放军的防御阵地还主动要求攻击的可能一个都没有,但是年轻人就敢主动要求出击。

    马继援:“也只好如此了,你就带一个团先冲一下,注意,拉开散兵阵行,不要挤的太密,不行就回来,不要胡乱拼命。”

    这个青年军官答应了一声之后骑上马跑了出去,一个团的二千多骑兵在几分钟的准备过后向六纵队的阵地呼啸着冲了过来。

    骑兵打仗是很有讲究的,行军的时候不能太快,战马的体力是最关键的,而冲刺的时候又要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冲上去,不给对手留下喘息的机会。

    这就要求战马冲刺的时候离对方不能太近,一是速度起不来,二是也不允许在步枪的射程之内。

    但是骑兵冲刺的距离又不能太远,道理也很简单,距离太远,等冲到近处的时候士兵和战马的体力都已经下降,这还怎么打仗?

    而六七百米正是战马冲锋的最佳距离,说话间一百米冲过去了,战马的速度达到了最大。

    马背上八十二师的骑兵把身子趴在马脖子上,两脚轻踏马蹬,屁股稍稍离开马鞍子一点,整个身体的晃动和战马奔跑起来的韵律保持一致(可以节省战马的体力),尽量把姿势放低,挥着闪亮的马刀向教导旅的阵地冲过来。

    看着逐渐接近的骑兵部队,战壕里的教导旅战士都在焦急地等待指挥员的命令,教导旅放在第一线的是一个团的兵力,上到团长和政委下到战士,谁也没和这么大规模的骑兵交过手。

    这个步兵团长想当然的还是按照以前的老办法来应付,不论是八路军还是解放军都有一个老传统,打仗的时候尽量把敌人往近了放一放,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火力,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

    国民党八十二师的骑兵越来越近,由六百米到五百米,再到三百米,教导旅防御阵地上始终是一枪没放,这个步兵团的团长嘴里还念叨着:“再往前面放一放,再放一点。”

    放到快接近二百米的时候,这个指挥员还是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这一下子可把在后面用望远镜观察的旅长陈海涵急坏了。

    陈旅长用手擦了一下脑门上的汗,拿起电话询问前沿部队在搞什么名堂?为什么还不开火?这个团长回答,把敌人再放近一点,还有二百米,远的很,咱们八路军打仗都是放到五十米以内才开火的。

    这个团长的话把陈旅长急的脑袋上的汗水都流了下来,陈旅长把帽子揪了下来,当毛巾使用使劲擦了一下,冲着话筒大声喊道:“你糊涂,现在我们打的是骑兵,不是步兵,放到五十米人家的马刀就砍到你的脑袋上了,你连脑袋都丢了还怎么打仗,抓紧开火,快一点。”

    被骂了一顿的团长马上命令部队开火,顿时教导旅阵地上的各种火力开始射击,轻重机枪和步枪一起开火,少量的迫击炮也开始对奔跑中的骑兵轰击。

    连发的重机枪,点射的轻机枪,步枪打出去的排子枪,加上不断爆炸的迫击炮的炮弹,冲锋中的八十二师骑兵不断有人和马被打中倒下去,“扑通、扑通”的声音接连不断。

    但是这个八十二师确实是不简单,别看是地方军阀的部队,却很能打仗,战斗力也很强悍,虽然有士兵和马匹接连不断地击毙,冲击的决心一点都没有被动摇,没有被打倒的继续向前冲。

    

正文 第264章 西府战役之苦战中的教导旅

    第264章西府战役之苦战中的教导旅

    整编第八十二师用了一个骑兵团对六纵队教导旅扼守的阵地进行试探性攻击,二千多骑兵呼啸着冲了过来。

    最前沿的解放军指挥员因为没有对付骑兵的经验,直到过了二百米的时候才命令部队开火。

    这就让冲锋的马家军骑兵有了可乘之机,缩短了被攻击的距离,虽然不断有人被击中落马,但还是凶狠地冲了上来。

    战马眨眼间又冲过来一百多米,最前面的骑兵离防守阵地的战士们一百米都不到了,这时候的马家军骑兵猛的从马身上坐直了身体,高举着马刀,瞪着眼睛,嘴里狂喊着杀声。

    一百米的距离在骑兵眼里太近了,近到感觉一伸胳膊就能够到了,面对这样的场面还能沉住气是很不容易了。

    战士们拼命地射击,轻重机枪的枪管子都打红了,步枪上膛就击发,连仔细瞄准的时间都来不及了,可是就这样也止不住骑兵的冲锋。

    前线部队的轻重机枪很少,装备的大部分都是步枪,而当时大量装备的三八式步枪还没有半自动射击功能,只能是打一枪一上膛,这样的射击速度对付狂奔中的骑兵作用不大。

    三八式步枪的射击精度很好,但那得看对谁,对步兵很管用,一百多米,二三百米的距离跟打靶没什么区别,对高速奔跑中的骑兵部队就很吃力了,骑兵一冲起来根本没有让你好好瞄准的时间,几个呼吸间战马就到了离战壕五十米左右的地方了。

    眼看着马刀就要劈到脑袋上了,这个时候假如心一慌就完蛋了,如果看到骑兵冲上来就掉头跑,那正好给骑兵当了训练时用的草靶子,人再快也没有马跑的快,把后背交给敌人了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好在教导旅的战士大部分都是老兵,打过仗的老兵心理素质很好,战士们不但没慌,反而自发地一起投弹,成群的手榴弹在阵地前沿几十米的距离内炸出了一片火海。

    几十米的距离,步枪的威力远不如手榴弹来的快,尝到了甜头的战士们把手榴弹不停地投掷出去,天空中象下了一场手榴弹雨一样,爆炸的弹片到处乱飞,成片成片的骑兵连人带马倒了下去。

    教导旅的手榴弹总算是把八十二师攻击的势头遏止住了,但就是这样也有一部分战马冲进了阵地,两军一接触就看出骑兵的优势了。

    马步芳八十二师的骑兵大都是老兵油子出身,马上工夫和骑兵专有的劈砍技术十分了得,加上战马的速度和冲击力,冲进了阵地的骑兵马上给防守的部队带来了伤亡。

    阵纵队的战士们用手里的刺刀来和骑兵的马刀对抗,这时候的步枪反而不如马刀好用了,战士们接连被砍倒在地,平均每消灭一个骑兵就得付出好几个战士为代价,鲜血染红了阵地。

    看着被马刀砍倒的战士们,这个前卫团的团长眼睛都要红了,我们教导旅什么时候也没吃过这么大亏呀,他拎起一支冲锋枪就要冲过去,这时候从旁边伸出一只手来把冲锋枪抢了过去。

    抢他枪的是这个团的参谋长,参谋长急急的话语说道:“我把团部警卫连带过去。”然后转身跑了出去。

    警卫连是挑出来的梆小伙子,装备的全部都是冲锋枪,冲锋枪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要比步枪好的多,团部的警卫连在几分钟就赶了过去,一百多支冲锋枪同时开火,短处的火力象刮风一样扫过去,总算是把冲进来这伙敌人消灭了,然后又加了一把劲堵住了突破口。

    八十二师这一个团的骑兵见冲不进解放军的阵地,掉转马头绕了个大弯跑了回去。

    第一次攻击总算是打了下去,敌人的第一个攻击就被冲进阵地的情况在六纵队教导旅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虽然把敌人打下去了但也感觉很憋气,等敌人退下去后再一检查伤亡,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冲进阵地有一百多人,为了把这冲进来的一百多敌人消灭掉,阵地上的战士们足足伤亡了好几百,这还不算,刚刚在反击中还把带队的团参谋长牺牲了。

    牺牲的参谋长在部队中很有威信,平时象老母鸡一样护着自己的兵,他的牺牲让战士们更难过了,没想到刚刚和马家军打的第一仗就吃了这么大的亏。

    六纵队的教导旅是整个纵队里最能打仗的部队,为什么叫教导旅?这个旅里的干部战士都是从别的部队中挑出来的,是全纵队的战斗骨干,里面有不少都是班排长,说的再明白一点,教导旅就是为部队培养基层指挥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的前身就是西北野战军的六纵队,而六纵队的前身就是这个教导旅)。

    所以这支部队里的人也大都是老兵,战斗意思极强,这在别的部队很难看到,可是这样的部队跟八十二师一接触就伤亡了好几百。

    在后面一直用望远镜观察情况的陈海涵旅长再也忍不住了,带了几个旅部的警卫人员来到最前沿的团指挥所,指着这个团长的鼻子喊道:

    “看到了吧,刚一接触就伤亡了好几百,以后的仗还怎么打?一个试探进攻就被冲进了阵地,还把参谋长牺牲了,你要我怎么跟司令员交代?”

    被训的团长和政委一声不敢吱,团长吭哧了一会说出几句话来:“旅长,有责任我来承担,我们不熟悉跟骑兵打仗的办法,这回是吃了个大亏。”

    “知道吃亏就是好事,多长点记性,跟骑兵打仗,进了射程就开火,争取在敌人还没冲到跟前的时候就把他们消灭,明白了吗?抓紧整顿部队,抢修工事,估计敌人的下一次进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开始了。”

    跑回去的骑兵呼啦啦地回到了八十二师的师主力附近,带队冲锋的青年军官也来到了师长马继援的跟前,这个军官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有点懊恼的汇报道:“师长,共军的士兵很拼命,弟兄们没冲进去,这一仗我没打好。”

    马继援哈哈大笑:“不怪你,仗打的很好,我们是试探进攻,能干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下去休息一下,给我们观阵。”

    又一个军官说道:“师长,都说共军很难对付,我看也不怎么样吗,我们只用了一个团,一个冲锋就差点冲进去,咱们再加一把劲,多用点部队我看就能突破。”

    马继援:“不要轻敌,小心骄兵必败,共军刚才吃了点亏,那是因为对骑兵还不了解,下次我们就没这么轻松了。”

    第一次的攻击过后,还没用上一个小时,第二次攻击又开始了,这一次在骑兵冲锋的两侧阵地上还摆放了一些重机枪来掩护部队进攻。

    八十二师虽然不是国民党的中央军,但是装备还是非常不错的,马步芳也很看重自己的老部队,把想办法掏弄来的一些武器装备都给了这个师。

    这第二次攻击,马继援用了三个团的兵力,在十几、二十几挺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以一个团在中间牵制防守部队的火力,以另两个团向教导旅的侧后迂回,希望利用骑兵快速机动的速度,绕到防守部队的身后来动摇解放军的决心。

    按理说马继援的这个办法不错,用正面进攻和侧后迂回相结合,正好发挥了骑兵部队的优势,如果被敌人绕到屁股后面,这将对防守部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但是马继援所面对的六纵队教导旅是一支解放军的老部队,旅长陈海涵是一个很厉害的指挥员,这样的战术早在他的考虑之中,因此在可能被敌人突破的团与团的结合部一带布置了重火力来防止敌人的冲击。

    战斗又一次猛然打响,八十二师的三个骑兵团在重机枪火力的掩护下蜂拥着冲了过来。

    在前几次战役中六纵队也缴获了一些国民党部队的火炮,但仅有的一点重炮兵还都在宝鸡城内和纵队主力在一起(六纵队司令部的直属部队和主力两个旅被彭总留做了野司的预备队,在前线抗击国民党八十二师的只有一个教导旅)

    旅长陈海涵手里所谓的重武器也不过是一些重机枪和迫击炮,而这些重机枪和迫击炮大部分都被用在了团与团之间的结合部一带,正面抗击的机枪火力就不多了。

    吸取了第一次教训的战士们也多长了心眼,冲锋的骑兵一进入到五百米左右的有效射程教导旅的各种火力就开火了,这一次敌人用了三个团的兵力对教导旅防守的阵地发起了全面攻击,因此教导旅的三个主力团也一起投入了战斗。

    八十二师的骑兵都把身体趴在马背上,跑动起来很难被打得准,但是放了几枪的战士们也有了经验,人的目标小,但是马的目标大,打不着人咱就冲着战马开枪好了,过去不是有句话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吗。

正文 第265 西府战役之苦战中的教导旅 二

    第265西府战役之苦战中的教导旅二

    青马军的八十二师在第一次攻击未果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时的时间整顿好队伍,然后又对西北野战军六纵队教导旅的阵地起了第二次攻击。

    八十二师的战略意图是想绕到西北野战军的身后去,把野战军回老解放区的退路切断,用这种突然的动作来打乱野战军的后勤补给,动摇指战员的决心。

    利用骑兵的优势,用奇袭的战术配合正面强攻的裴昌会兵团,青海的马步芳和胡宗南的矛盾不,但这一次西北野战军攻占宝鸡以后也让马步芳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出动援军配合起来也很积极。

    因此六纵队教导旅的阵地就非常关键了,如果被八十二师的骑兵突破就好比背后被人插了一刀,野战军也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

    三个骑兵团近七千的多的战马和士兵,冲起来的架势比步兵大多了,马蹄子趟起来的烟土把战场都要覆盖住了。

    教导旅的战士们开始的时候还要瞄准射击,到了后来面对着铺天盖地一样冲上来的八十二师就不讲什么瞄准不瞄准了,对着大队人马开枪就行了,现在要的是射,用子弹的密度来抵消敌人冲锋的狠劲。

    再说了五百米的距离虽然是在步枪和机枪的有效射程之内,但离这么远瞄准跟没瞄准也没什么区别,就算是有狙击步枪也要计算子弹的偏差和风,还要计算战马跑动起来的提前量,有那时间还不如抓紧多开几枪,火力一密怎么也能捞住一他个。

    教导旅的一线阵地全部投入了战斗,轻重机枪跟炮没命的干,“轰隆、轰隆”的迫击炮的炮弹在骑兵群里爆炸,每一颗炮弹爆炸都能撩到几匹战马,手拿步枪的战士这回也过了一把瘾,指挥员大声喊着:“冲骑兵开枪就行了,不用瞄准了,快点开枪。”

    既然不让瞄准还不好办吗,战士们子弹上膛以后大概对着冲过来的骑兵就抠动扳机,子弹出膛后再上膛击,反正就是一个动作,上膛射击,还是上膛射击。

    好在拿下了宝鸡以后缴获了很多胡宗南贮备的物资,现在弹药很充足,每个战士至少也带了一百五十多的步枪弹,这么干也还干得起,否则还真不知道象以前每个战士只有几颗子弹的时候可怎么办?

    阵地上只有手里拿着冲锋枪的战士在看热闹,配备冲锋枪的基本上都是每个步兵战斗班的班长和副班长,冲锋枪对几百米以外的骑兵确实是没什么用。

    指挥员要求战士们快射击的办法还真就挺管用,子弹在阵地前织起了一片片的火网,八十二师的骑兵刚一开始冲锋就出现了大量的伤亡,奔跑中的战马不停地被打倒,马背上的士兵随即被后来躲避不开的战马踩死。

    八十二师在后面观察的师长马继援见自己的部队成片成堆地被对面解放军的火力打死,气得他扔下嘴里的烟头,来到重机枪阵地,把一个射手踢到一旁,自己起一挺重机枪对教导旅的阵地扫射。

    年轻人的作风确实是跟老军阀不一样,马继援操纵重机枪的技术虽然不怎么样,但却很鼓舞士气,马家军的军官大都跟马步芳家族有一定的亲属关系,也很有凝聚力,见马继援这么干也纷纷操纵机枪射击,底下的士兵狂喊着:“弟兄们,加把劲冲上去啊,师长用重机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