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家工坊-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政委在工事里环视一圈后问道:“你这工事能扛住重炮的轰击吗?”王政委又比量着半米多厚的水泥墙体。
“听林宪天说理论上,只要不是重炮抵近轰击就没事,不过他说自己心里也没底,他是根据德国永备工事设计的,所以他建议在发现敌人有重炮时,一定要最先消灭。”范虎说到这里撇了一下嘴。
什么德国永备工事,准确地说是林宪天根据二战游戏中的德国要塞工事自行设计的。要说还是外国游戏做得精细,把整个工事的细节做得很精细,一直要稍微修改一下就能使用。
“你这顶棚多厚?也是钢筋水泥的?”王政委检查完U型结构的机枪掩体后,又看着顶棚问道。
“和墙体一样厚,全村六个核心工事全是双层半地下式钢筋水泥结构。”范虎正色回答道。
“其他工事呢?”王政委又问道。
“经过不断改造,全村房屋水泥和砖石结构居多,也有少量钢筋水泥结构的。”范虎对自己老巢的防御构成很清楚。
“走,看看你们的战备情况。”说着王政委让范虎领他进入地道。
一路走下来,王政委放心了,柳条沟全村每家都有武器,而且这里女民兵比男民兵多。(能不多吗!男民兵都被范虎换了。)可见这里妇女工作开展的很好。
“这次我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给你们补充一个主力连,毕竟你们没打过大仗。”王政委在参观完说道:“对应我也从这里抽出一个连到外面。”
“行!”范虎明白这是上级在加强他们。
“老爸,这菌吃起来有些像金针菇,要是有点海带就好了。”林宪天吃着王彦宾他们培养的食用菌说道。
“还海带呢!不知道外面缺粮呀!”林玉山夹起一条凉拌食用菌。
“不和你说了。”林宪天又不理林玉山了。
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林家还能好说些,外面的干部战士、兵工厂的职工只有配给粮食,所以林玉山希望林宪天低调些。
为了生存,为了共同的利益,还是林家出武器,第四团出人,到平原地区用武器弹药去搞粮食。
5月初,林玉山根据缴获的九七式狙击步枪,改进出适合普通士兵自行改造的瞄准镜和下弯拉机柄。
没想到的是,林玉山的三八枪瞄准镜和下弯拉机柄一经推出,大受留守在柳条沟的各路“诸侯”办事员的热捧。
“噫,有了这东西我这支三八枪也能成狙击步枪了。”来接受武器的一个河南籍战说道。
“啊拉,……”(上海话,作者不懂地干活。)一个上海口音的干部说了一堆话,许红莲硬是一句没听懂。
“你慢点说,说普通话。”许红莲除了听河南话还能听懂些,河北方言、山东方言、山西、陕西等,全国其他地区的方言,基本是鸭子听雷。
但那上海口音的干部哪里懂得什么普通话,只是根据许红莲说的东北腔判断,许红莲听不懂自己说的,于是特意放慢语速,再加上手势说道:“我说,我想要20支瞄准镜和枪栓。”
“老爸,我心里不平衡。”林宪天看着父亲林玉山的产品热卖,便想起严重滞销的39式通用机枪,除了送人的和民兵装备的几挺防空型机枪,再就只有陕甘宁边区买走十几挺防空型机枪了。
“有什么不平衡的,你的狙击步枪、捷克式机枪和迫击炮,那个不是他们重点购买的东西?”林玉山反问道。
“也是,不过也没你的热,今天一天就断货了。”不光林宪天没想到,连仿制者林玉山本人也没想到。
之所以买的这么好,也和八路军尝到狙击步枪的好处有关,再加上林玉山仿制的这两样东西兑换价格极低,连一支普通捷克式步枪都赶不上,你说能不疯抢吗。
“现在就差一个问题,这机枪里的液压缓冲器安在那里?”林宪天找了很多资料就是没有找到这个液压缓冲器的外形和安放位置。
“那你就自己摸索着试。”林玉山把一张自己新画好的图纸递给林宪天看。
“爸,你把150mm迫击炮用榴弹画出来了。”林宪天看着图纸上标注的外形尺寸说道。
“算是给你那长弹补漏,有了这个弹头,长炮榴弹才算完整。”林玉山美滋滋地说道。
“爸,这一发下去的效果,我估计和没良心炮差不多。”林宪天估算里面的装药量说道。
“应该差不多。”林玉山也表示赞同。
经过不断试验摸索,林宪天最终把液压缓冲器安装在机匣末端,以支撑复进簧吸收枪管后座的冲能。6月冀中秋收,也是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时候,林家的大口径机枪终于造出样枪了。
林家出的样枪并不是先样试,再小批量试制,最后在大批量生产,而是直接进入小批量试制,一次就生产出十挺。
“发射十万发子弹!”范虎看着战士从洞窟中扛出的一箱箱子弹,惊讶地问道!
“对,测试枪管的寿命和机枪的可靠度。”林宪天蹲在地上调整机枪后面的击发工装。
看着林宪天调整工装,范虎心想:“黄崖洞那头测试步枪撞针才打了二百发子弹,你这头这面一个机枪测试就十万发,真是财大气粗。”
指导战士安装试验工装的林宪天,看着一排机枪心想:“这个时代就是这点好,同时也不好,自己说这枪合格就合格,也没有个国标什么的作参照。”
不过这次测试并没有顺利进行下去,在连续数天的发射中,机枪曾数次出现故障,究其原因除了林宪天对放大比例技术掌握不成熟外,林宪天参照的三十节机枪也是有问题的。但经过不断磨合改进一个月后,第一批合格的12。7mm大口径机枪正是出厂了。
“这可比鬼子的九二式好多了!”王彦宾围着机枪转了好几圈。
“虽然比九二式沉不少,但胜在口径大,打的远,如果再加上这个护盾,射手的生存能力将更强。”说着林宪天把一面机枪护盾加装到机枪上。
“不错,要是再轻点就好了。”范虎趴在射手位置瞄了半天说道。
“我也想让它轻点,可惜咱水平不够。”林宪天有些遗憾,虽然知道我国的大口径机枪重量独步天下,但它的内部结构,林宪天一无所知。
“这枪多少钱?”常驻这里的办事员问道。
“和39式通用机枪持平。”林宪天没指望这种机枪能热卖,这种机枪的最初生产目的是用于防空。
“我要8挺大口径机枪挺。”办事员急忙跑到许红莲那里办理手续。
“这枪有名字吗?”范虎问道。
“算是有吧!”林宪天心说:“这种枪有可能和美国M2勃朗宁重机枪相似。”
“什么名字?”范虎又问道。
“41式大口径机枪。”林宪天心说:“还是不和M2勃朗宁重机枪冲突的好。”
虽然41式大口径机枪没有像林玉山的三八枪瞄准镜和枪栓那样热卖,但其平实的价格和凶狠的火力,让已经因扫荡而囊中羞涩的各路“诸侯”,再次决定勒紧裤腰带,购买几挺回去打碉堡。毕竟12。7mm子弹的价格不比7。92mm子弹的价格贵多少,尤其是那些连迫击炮都买不起的游击队或者地方部队,更是趋之若鹜。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十集 借!
更新时间2010…4…29 12:46:41 字数:3021
“林先生,我代表中共中T央3军4委和八路军总部向林家赊借一批弹药。”这次不光左参谋长来到林家,连彭总也亲自来到柳条沟村。
经过不断的试探,八路军高层已经基本摸清林家在柳条沟库存的弹药总量,所以彭总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借弹药打仗。
可以说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但是经过不断接触和试探,八路军高层发现不管如何提取弹药,林家的库存弹药总量是基本不变的。
这是一个恐怖的发现,也是一个惊喜的发现。根据八路军高层自己测算,林家库存的弹药,至少够八路军发动两次以上百团大战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八路军高层经过中共中T央3军4委的批准,和林家接触,看能不能搞到再打一次百团大战的弹药。
林玉山也被突如其来的要求说愣了:“这样,我家先商量一下,再给答复如何。”
“那我们就在四团的团部恭候了。”彭总和左参谋长起身离开林家。
除了赊借弹药外,左参谋长还带来的黄崖洞兵工厂的所需购买的物资清单,里面购买数量最多的就是造撞针、弹簧的合金钢。
“我记得历史上这段时间里,鬼子把八路军打惨了,再加上没有了国民政府的弹饷补充,八路军的日子过得挺紧的。著名的‘精兵简政’就是这年提出的。”林宪天端着林家仅有的一套简明历史书说道。
林玉山抽着烟,脑袋里还在衡量是否赊借弹药给八路军。
“想啥呀!借吧!既然来了,都改变历史了,那就改到底。看鬼子还能蹦的多久!”许红莲实在看不下去了。
“借!”林玉山听后下决心道。
林宪天看着日历上,从6月22日就开始画的红叉子,心说:“这都打了好几天了,能捡洋落了吧?”
“苏德战争之初,德国把苏联收拾惨了,那人员装备损失海鼻子了,要是咱家能搞上几辆坦克的、大炮啥的,不比这整天蹲山沟里强!”林宪天开始游说父母。
林玉山看着林宪天在夜里拍摄的,德军缴获的成堆成堆的武器山,心里也在权衡。
“只要你能找德军遗落苏军武器,咱家就出发。”林玉山也想搞到坦克,即使苏军这时候的坦克大部分还很落后。
不得不说,老天爷垂青林家,或许是德军推进的太快,林宪天很容易在大道旁找到苏军遗弃的坦克。
“老爸,你会开坦克吗?”林宪天低声问林玉山。
“不会,不过我想这坦克,也不会怎么难开。”林玉山对自己的驾驶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
结果林玉山费力地爬进坦克鼓弄半天,也没见坦克动:“儿子,你看油箱里还有油没。”
林宪天打着手电围着坦克转了两圈,才找到油箱盖,借着灯光林宪天看到油箱里面空空如也:“爸,油箱里没有油了。”
“我想也是。”进到坦克里的林玉山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但出于对坦克的不熟悉,也不敢贸然下结论。
最后父子两人用运输艇里的绞盘,把这几辆被遗弃的坦克拖进运输艇才算完事。
“真就像我看到的资料里说的,战争初期苏军的后勤都没有保障好。”林宪天拍着完整的坦克说道。
“可惜了,这车是完好的,可里面一个炮弹都没有。”林玉山把这几辆坦克翻了一遍,一颗坦克炮弹都没找到,甚至一颗机枪弹也没找到。
“不过把这几台T-28搞到手就是咱家的胜利。”林宪天最想要的不是坦克炮,而是整个坦克的行走系统和它的发动机,即使它不是很先进。
“要是能找到T-34就好了。”对于T-34的大名,林玉山也是如雷贯耳。
“估计没戏,如果我没记差,德军会把缴获的T-34编入自己的部队。如果我们能找到,要么是击毁的,要么是就像这种空车。”林宪天拍了拍T-28坦克的外装甲。
“找看看吧!苏联这么大,估计总有机会的。”林玉山出神地望着运输艇的登陆口。
在此后的一个星期里,林家在夜间共收集到6辆T-28坦克、4辆T-26B型坦克、以及一辆被击毁的T-34/76坦克,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莫辛-纳甘步枪和俄制马克沁重机枪。
“老爹同志,你说咱家这些坦克该如何处理呢?”林宪天虽然搞回了坦克,但他既不会开,也不会修,于是就开始烦劳林玉山了。
“你小子干事就是虎头蛇尾,好不容易把坦克搞到手,又想撂挑子了。”林玉山对自己的林宪天性格十分了解。
“哪能,我只想征求你和我妈的意见。”林宪天没本事修理,只有低眉顺眼地麻烦老爸了。
“这个月,你妈还负责八路军的弹药发送,咱们爷俩修坦克。”林玉山把一根长柄硬毛刷塞给林宪天。
就在林宪天配合林玉山修坦克时,在山谷外晋察冀边区的运输队已经把整个柳条沟村挤得满满当当。
“这是整个库房的物资清单。”许红莲把一张表格交给来接收的干部。
看着清单上数量,干部眼角一直在抽搐,因为林家库存的弹药量完全超出了八路军高层的预期。这批武器弹药根据林宪天的估算,光是轻武器就可以武装17个步兵团,还有富余。
至于弹药,支撑八路军打上三个百团大战都没问题。最可贵的是,在这些弹药中有大量八路军急需的迫击炮弹、长炮榴弹和zha药。
“听说,这次一个团能匀上两支大口径狙击步枪、四支反坦克枪,一挺41式大口径机枪,十支狙击步枪和200斤zha药?”范虎看着外面的运输队,嘴上问着王彦宾。
“是有这个消息,除了迫击炮都集中到上头,其余轻武器都要发下来。”王彦宾写着一份文件说道。
“可惜总部这么一借,咱们日后的训练弹药就没着落了。”范虎想起林宪天在山谷外的告示板上贴出的通告。
“通告,因八路军总部赊借武器弹药,所有库存武器弹药都已清空,兑换工作暂停,望各作战单位周知,何事开始兑换,另行通知。柳条沟林家(两棵松树标志的公章)”一个识字的干部大声念道。
“看来又要用咱们自产的弹药了。”有的干部对停止兑换有些遗憾。
“这还有一套子弹生产线!”接收干部指着清单的最后一行说道。
“嗯哪!是子弹生产线。”许红莲回答道。
“我能看看吗?”干部有些迫切地看着许红莲。
“不着急,等设备拉出来让你看个够,不过你先要找到足够的骡马大车。”许红莲好心提醒道。
“好的,但不知道这套生产线有多大?”干部问道一个关键问题。
“这还真不清楚,你等会,我打个电话问问。”说着许红莲摘下墙上的电话打给林宪天。
一会儿功夫,林宪天推着手推车就从家里来到洞库口。“这设备不好运,不过我想你们就是把这设备运走了,也用不了。”林宪天给那干部泼了一盆冷水。
“为什么?”接收干部疑惑地问道。
“你们有合适的铜带吗?”林宪天想,如果八路军没有合格的铜带,会不会把设备拆掉,用手工的方式生产子弹。
“这……我想我们会想办法的。”干部心想不管如何先把子弹生产线搞到手。
“那好,这是一部生产线的设备图纸和配套的其他技术文件及图纸,后面还有,我一会儿运来,你可以先试着自己拆装运输。”说着林宪天把手推车上的图纸摞到地上,转身推车就进了洞库。
干部傻傻地看着堆了半人高的图纸,脑袋上冒出一层冷汗。
延安某个窑洞外。
“我们这次把林家的武器库搬空,如果鬼子知道的话,一定十分恼火。”朱老总笑呵呵地说道。
“有了这批弹药,我们就可以再组织一次百团大战,教训日本鬼子的同时,也能让全国的百姓知道,咱们不是游而不击。不过这欠条上是不是应该加盖上中T央3军4委的公章啊?”毛主席对林家提出的立字据写欠条,并无异议。但对林家明确提出落款必须是朱、毛的亲笔签名时,感到有些纳闷。(林家知道周副主席在重庆公干,不然他的签名也少不了。)按照晋察冀边区那头转述的话讲,只要有朱、毛的亲笔签名,欠条就能生效,不然林家对欠条信用度表示怀疑。
“咱们都把人家打劫一空了,多签几个字,盖个章算不得什么!”朱老总想起林家提出的要用就想笑。
“老总啊!那就让全体在家的委员签字吧!”毛主席动手在欠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十一集 修复T-34坦克
更新时间2010…4…30 12:40:01 字数:3541
随着林家弹药库里的弹药被运走下发部队,和晋察冀边区天天打交道的日伪军明显感觉到压力。以往只要不是赶上老八路攻击据点,光是土八路的武器很难啃动日伪军的碉堡。但是随着各种弹药的下发,土八路也有了攻坚能力。就算不攻坚,在据点外围用狙击步枪打冷枪,也是让日伪军很头疼的事情。
“你们的任务就是沿途袭扰日军的下乡部队,不让其快速运动。”一个干部对十个牵着马匹,准备执行狙击任务的战士说道。
“营长,如果遇到鬼子的骑兵怎么办?”带队的连长说道。
“如果发现鬼子的骑兵,留下监视哨,其他人立刻回来和大队汇合。如果被发现,又摆脱不了,就南官庄运动,那里是咱们骑兵团的驻地。”营长知道这些临时组建的马上步兵对付鬼子的步兵还可以,如果遇到鬼子的大队骑兵,就很难摆脱骑兵的追击。
现在打仗,根本说是不上是战役,从5月开始,边区部队对正太路、石德路以及石家庄以北的平汉路进行破袭战,进入6月,冀中地区为中心的反扫荡又打响了,虽然交战规模都不大,但十分残酷,鬼子的三光政策,几乎让冀中地区家家见白幡,村村闻哭声。到了7月敌我双方开始为建立碉堡封锁线,破坏碉堡封锁线反复拉锯。
修理坦克对林家父子是个挑战,毕竟这两个人都没有过修坦克的经验,唯一的经验还是林玉山以前帮助别人修过吉普车。
“爸,我看咱们还是修T-34吧,虽然这个坦克是被击毁的,但我看里面发动机和坦克炮是比较完整的。而T-28和T-26我实在看不上眼。”林宪天T-34坦克也是心仪已久,为此他花了两天时间把坦克车里里外外洗刷了一遍。
林玉山知道修复T-28坦克和T-26坦克,要比T-34坦克容易的多,但在这些坦克里就数T-34坦克最先进,也最值得修复。“行,就修它。”林玉山摸着被大口径火炮撕开装甲的炮塔说道。
要想修复被损毁的坦克,可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林家父子在修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如果根据已经受损变形的零件,画出没有变形的零件。到后来,林宪天干脆根据变形部件的功能和结构,自己设计绘制。
如果说绘制变形零部件还有个参照的话,凭空绘制那些丢失的东西就很困难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类似的产品做参照,比如T-34坦克炮上的光学瞄准具和不存在的炮塔吊篮以及炮弹。
炮塔吊篮和炮弹倒也好说,至少林宪天知道其大概样式和原理,比如炮弹,就是根据T-34坦克上76。2mm火炮炮弹壳和测量火炮炮膛来确定炮弹的外型尺寸,至于榴弹引信就用日军九二式步兵炮用榴弹引信代替,由于不熟悉引信的性能,林宪天特意标注,引信必须在炮弹装填前安装。
至于丢失的光学瞄准镜,林宪天想出了一个无奈的办法,就是根据在资料库里找到的其他型号瞄准具代替。至于合不合适,这有等试验时才能知道。
在此后两个月的时间里,林家全家都参与了T-34坦克的修复工作。现在林宪天一直庆幸自己在机械厂里参与设计过较大型的设备,不然这坦克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图还真摆不平。
“回头一看,在工厂里学到的知识还是很有用的,至少咱们现在把坦克拆零碎了,还能根据这装配图装回去。”林宪天看着一张用大型扫描仪绘制的一号装配图纸说道。
“这是有先进的外星设备帮你画,不然这个坦克的图纸,你要画到哪百辈子去。”许红莲看着林宪天洋洋自得,便教训道。
“是!是!”林宪天不敢反驳,只有赶快叠好图纸,根据图号插入一摞一号图纸中。
就像许红莲说的,没有这台大型扫描仪的帮助,林宪天根本无力完成如此繁重的绘图工作,要知道除了正常的零件、装配图外,还有不少工装和夹具的图纸需要绘制,为此林宪天一天中除了睡觉、吃饭、上厕所外,都在不停的工作。
随着修复工作的逐步推进,林宪天也把一些自己的想法加入到图纸中,比如把原有的炮塔外形尺寸修改的接近T-34/85版的炮塔;用39式通用机枪替换原有的同轴机枪和驾驶员机枪;增加炮塔上的指挥塔和电台;对车体的炮塔座圈放大;把车体前装甲布局进行修改,使驾驶员进出口的开口方向,不再向前,而是向上;把76。2mm线膛炮改成滑膛炮,增加炮口抽烟装置等等。
不过有些东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比如这辆T-34坦克用的F-34炮,在林宪天试图改成滑膛后发现,经过计算该炮的威力不升反降,至于是原因导致的林宪天没找到。
最后还是林玉山救了场,因为他发现在资料库里存有科考船对地球常规武器的威力评估资料,其中就有对现役坦克炮的评估资料,于是林宪天又根据德制某款120mm滑膛炮的部分设计参数,对原有F-34炮进行了修改,使最终的计算参数,略接近于T-34/85版。
“爸,我发现咱们是设计实力相当薄弱,只要不是有点资料,光是凭自己一点点算,改这炮是没头了。”
“你对大炮的烧蚀进行了估算没?”林玉山在帮助查找资料时,看了不少有关的资料。
“放心,咱们的材料没问题,关键看我的设计。估计等咱们把这台T-34坦克修复后,咱家差不多也可以制造T-34坦克了。”林宪天指着放在维修间里一书架图纸。
“差不多,不过根据你画的图纸,生产出来的坦克能不能赶上这台修复的坦克的性能?”林玉山问道:毕竟还停留在纸面的东西,在实际生产中将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不知道,只有等实物出来了再说。”林宪天打定主意等样车出来后,再做修改。
这连修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