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是倒了大楣的,死的那天还被俄国公使纠缠,反复威胁压迫,最后吐血身亡……”
“或许,在我们手里他死得还比较幸福。”莫宁不像在开玩笑。
“你们说,文易为什么要选择这里作为他的百年之地?”刘云背着手,表情有些忧郁。
张志高和莫宁面面相觑,同时选择了摇头。
“他对李鸿章和李鸿章参与的那段历史,一定抱有特殊的感情吧。”
刘云举目望天,天灰黄,云不见,不时飞过雀鸟数只,秋风冷淡,阳光朦胧,寺墙顶的琉璃瓦也黯淡无光。
“文老师说过,人总是有极限的,李鸿章已经做到了他历史位置上所能做到的极限,拿今人标准来要求古人是不厚道也无意义的。”张志高惊讶自己居然能一字不漏地背下十五年前文易说过的话。
“是啊,极限,我们的极限又在哪里呢?再过一百年,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如何评价我们?这些问题,如果文易还在的话,他会怎么说?我又会如何跟他辩论?我们又将得到什么结论?你们知道文易对我的意义吗?知道吗?”刘云抓紧拳头,情绪激动——比起展开什么话题,现在他更需要纯粹地发泄感情。
“我们跟您是一样的感受。”莫宁说。
“我们失去了最值得依赖的老师。”张志高强调。
刘云神经质地点点头:“我知道,你们跟我一样,少了根无可替代支柱,有些地方摇摇欲坠,这样不好,我还知道你们有话要对我说,憋了很久的话,一定很不舒服,怎么样,坐下来喝杯茶?”
张莫二人虽然有些忐忑,也只剩下点头的份。
“寺内人多耳杂,不是谈话的地方,到宫里来吧。”
皇上金口一开,三人匆匆向寺庙布施现金绸缎之后便乘车西去,却不从广安门进皇城,随从十余辆马车汽车、上百骑警浩浩荡荡向南折了一大圈,从天安门前面绕过,直开到南海的新华门里。
新华门原为乾隆时期建造的宝月楼,上下二层,面阔七间,下层中央三间为门洞。卷棚歇山顶,绿剪边黄琉璃瓦。京师动乱,皇室更迭之后,于当年五月改楼为门,在门内修建影壁,并拆除门外清真寺,并置放新制的万斤大石狮一对。
“皇上有没有考虑过在那道影壁上题写‘为人民服务’?”张志高怀着恶搞的心理眼看那道影壁一晃而过。
在他们那个时空,由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应该还原封不动地呆在原地。
进门之后,车队沿东岸便道开至位于南海之北的丰泽园,在园内主体建筑颐年殿前停了下来。
丰泽园于康熙年间建造,本是养蚕之处,雍正年间皇帝在举行亲耕礼之前在此演礼。颐年殿在光绪登基之前本名敦叙殿,在另一个时空又被称为颐年堂,是那个时空国务院高层的会议场所——此时却仅仅是皇家园林的一座较大的殿堂而已。
皇帝却没有在此停留的意思,三人下车换轿,绕过颐年殿向西,进了湖边的一座别致小亭里。
“荷风蕙露亭,果然名如其景。”张志高望着亭额的牌匾感叹道。
张莫二人都是第一次进丰泽园,如果不是刘云做了皇帝,他们恐怕此生都没有机会一睹这座皇家禁苑的风采。
从荷风蕙露亭南望,一座长长的石桥连起了南海北岸与湖心的瀛台,只见岛上亭台殿宇纵横高下,红墙琉瓦掩隐于翠柳槐荫中,湖水随风荡碧,沿岸荷叶却已渐凋残,稍显美中不足。
“以后想来这看看风景喝喝茶什么的,随时都可以跟我说。”刘云微笑的很老大。
没有哪位同志会不相信刘云的承诺,他从不轻易承诺,但有诺必行,而且一切小恩小惠都能让他演绎得豪放自然。
“退休以后我天天跑这钓鱼行不行?”张志高得寸进尺。
刘云抚掌笑道:“欢迎,只怕那时候我就没空陪你了——忙着造阎王爷的反呢。”
“我们这些手无束鸡之力的书生,怎么能跟特种兵比身体?我最近老是头晕贫血,看来也就是再干两三年的命了,所以才开始考虑退休钓鱼的事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莫宁嘴角微微一颤,随即又掩饰般地推了推眼镜——几乎是在用整个手掌来推。
“对了,那边就是瀛台吧,想来如果不是我们的出现,那位长乐候现在应该是被关在里面才对,过着日夜摆弄钟表、随时等候被慈僖那老妖婆精神凌辱的日子吧。”张志高手指瀛台,语气里颇多感慨。
“现在他也被我们关着。”莫宁冷笑道,“过着被美女虐待,美酒凌辱,外加被鸦片摇头丸残害的悲惨生活。到底哪一种生活对他来说比较不悲惨呢?”
第一百五十章 天地(七、八)
稍顷,几名女官奉上茶点,只见一色的汉宫服饰,广袖柔和,衣裾洒脱,博带束纤腰,领衽衬藕肤,青衣镶紫边,裾下红罗飞,头上梳的却是唐风的双鬟髻,配了一式的雕花银钗,个个朱颜玉容,眉目流韵,看不尽的风流,足把两位大臣馋得直咽口水。
“这汉服的女官,还可以吧?”刘云略显歉意地打断了两位正常男性的意淫修行。
张志高吞下最后一口哈喇子,连连点头:“妙,真是妙。”
莫宁吃力地扳开几乎焊死在汉服美女身上的视线:“汉家天子,汉家宫阙,自然应当有汉家服饰,不过这几位小妹妹跟这衣服实在太合适了,天生的模特,绝对一流……”
刘云捧茶笑道:“这都是千桦的主意,说是要做个实验,在不同的宫殿里让服务员穿各个时代的中外制服,比较看看哪种制服最合适,现在紫禁城里是搞唐服,三海的中式宫殿里搞汉服,西洋别院里搞洋服,圆明园那边分着搞宋、明、清的宫廷制服,看得朕眼花,眼花啊……就由她去吧。”
一个“由她去吧”,渗透了多少疼爱与纵容,张志高不会听不出来。
这样下去可不行,无论如何,说点什么吧。
“皇上,月华公主虽然天资聪颖,但若引导不当,恐怕对她未来的成长有所不利。”张志高小心说完,抬眼看刘云表情——却是不动如山。
“总理的意思是,朕过于溺爱月华公主了,是这样吗?”
表情不变,却不意味着声音不会走样,淡淡的不满随话漫出,绕梁而散。
话头已经出口,不好一下子吞还回去,张志高干脆正色道:“公主资历尚浅,又是突然由平民身份进入上流社会,本当严加教习,使其心理上适应这个世界,言行上适合她的身份。只怕无意纵容之下,公主难免心生骄横,言行放纵,于国体、于皇室、于公主的声誉有所不利。”
刘云更显不快:“朕知道你们这些天一定有话要跟我说,但没想到你们会对千桦有成见,是,她来这里的时候什么都不是,难道我们一生下来就是贵族吗?再说了,贵族又算什么鸟东西?满洲的亲王贝勒们,现在都在哪里了?你们啊,还不了解千桦,等她正式登上皇储之位以后,你们跟她多交流交流就知道了,她绝对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接班人……”张志高试探性地重复道。
“对,接班人,有什么问题吗?”刘云不像也不可能在装傻。
话题开启了,但还不是从正面进攻的时候,张志高抿了口茶,下定了决心。
“皇上,您知道文老师当时为什么如此积极地请您登基吗?”
“这个我们都明白,时势所趋,不得不如此。”刘云并非听不出张志高是话中有话,他不喜欢绕圈圈,但他也并不打算就此把话挑明——看看你到底耍什么花招。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老师希望国家正常化。”
“国家正常化?”
湖边青草与垂柳的清新气息随着水气弥漫发散。
刘云并没有闻到丝毫杀气。
“文老师希望集团在没有您的情况下依然能发挥效率,希望这个帝国今后在没有我们的情况下也能继续正常运转,希望这个帝国日后能够真正成为今后世界文明的主导者。”
“我知道。”
“他主张拥戴您为皇帝,还主张您的后代永继皇位,不仅是想要保证当前的君宪政体正常稳定地运转下去,更希望集团的影响力走向正常化,各人依照法律各司其职,国会管国会的,大臣管大臣的,皇帝管皇帝的,至多集团成员成为具有权力优先权的元老,却不再有什么超越国家体制之上的领袖意志……”
“意思是说,在我之后,废除当前的集团领袖机制吧。”刘云漫不经心地把玩着碟子里的点心,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张志高毫不掩饰:“正是如此。”
“明说了吧,你希望以后集团不再有领袖,千桦更别想继承领袖的位子,没错吧?”
“军方我不清楚,但这的确是大多数文官的意思。”张志高搬出了“大家”这个大招牌。
刘云摇头一笑:“我也来说说我跟文易的约定吧,当时你和杨正金都在场的,别说你已经忘记了。我之后,军方的第一领袖是杨正金,文易之后,文官的第一领袖是你,重大决策要集团全体讨论通过,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千桦继承我集团领袖的位子?”
张志高微微低头道:“既然皇上如此保证,看来是臣等多心了,臣等衷心希望月华公主成为立宪君主的楷模。”
一直没说话的莫宁突然灰着脸道:“其实月华公主殿下继任集团领袖之位也未尝不可。”
张志高大吃一惊:“莫宁,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莫宁并没有搭理他的意思,扶了扶眼镜继续道:“集团不能没有总领袖,军方和文官各设第一领袖容易导致军文之间的对立,重大决策的集团全体讨论费时费力,紧急状况下更是缺乏灵活性,没有个最高权威在那里,集团内部将陷入无休止的扯皮和内斗中。”
“况且,我们这个集团已经远远不是剩下的二十几个未来人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包含了最顶尖的军界要人、政界名流、财界大老、文化名人,他们已经成为我们集团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正是通过他们,我们才能具体地控制和改造这个国家,他们的协调一致正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想想看吧,如果没有统一的最高权威,集团内部会变成什么样?很可能每个集团成员都想方设法自立山头,利用自己的关系网争夺尽可能多的资源,原来统一的集团势力就会分崩离析,非集团的势力也将趁虚而入,集团将失去对国家走向的基本控制,一切变得未知化,无从计划,无从掌握,小集团之间内讧不止,届时国家不内战就算阿弥陀佛了,什么打造世界第一伟大文明帝国的梦想不变成狗屁才怪!”
张志高被自己的师兄弄了个措手不及,一时没醒过神来,莫宁则抓紧机会更上层楼:“我认为,集团内部最高的权威不应靠选举产生,应当将这权威世袭化,这是避免为这个位置内讧的最好办法。当然,集团领袖世袭化以后,应该仿效君主立宪制度,领袖当然是集团内部最高裁决人和最高指导者,但不具体插手集团成员的职事,集团成员要确保领袖的权威并为领袖提供充分透明的情报,领袖要确保集团内部的公平公正和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集团成员和领袖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纪律,否则就要遭到相应的处置。为此,应制订通过一个集团内部的条例,实现可操作的制度化。”
“这和脱离集团范畴的,国家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又有什么区别?”张志高总算回过神来,抓住话头反击。
莫宁毫不示弱:“不同,国家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可以开放给集团外部人参与,甚至可以在表面上由外部人担任主要官职,元老也可以封给他们,名义上的东西都无所谓,但只要集团处于团结一致的状态下,就没有什么力量能撼动我们的地位,集团成员无论担任官职与否,无论封为元老与否,只要还在集团的范畴内,就能够得到集团能量的支持,同时也必须向集团奉献自己的能量……集团应该成为一个高度统一、高度效率的组织,而非扯皮清谈的俱乐部!”
张志高冷眼道:“我看你倒像是要搞世袭的黑社会帮派。”
“有什么不对?黑社会帮派又怎么样?纪律就是一切,一团散沙的我们什么都不是!这些年来扯皮内讧得还不够吗?没有领袖,人心必散,领袖搞普选制,人心必贪。况且,也没有说领袖可以为所欲为,领袖也要遵守明文规定的纪律,领袖丧尽了人心,集团全体大会也可以按特定程序将其废黜,另选其家族中贤德者任之。这都是很实际的问题,至少在现在,我不认为月华公主继任领袖有什么问题,她的品性和才智都远在常人之上,只要多加培养锻炼,日后必定能成为伟大的集团领袖,带领我们团结一致地继续实现完美帝国之梦。”莫宁最后一句话显然是马屁拍到了点子上,刘云不禁喜上眉梢。
“我看莫宁说得很有道理嘛。”皇帝陛下得意地点头道。
张志高还要进言,刘云却悠然起身,摆出了送客的姿态。
“两位爱卿的意思朕都明白了,朕会仔细考虑的,时候不早了,朕还要赶去圆明园会客,有什么问题改日再谈。”
张志高面色铁青,斜瞥了莫宁一眼,却只见莫宁嘴角泛出露骨的胜利者的微笑。
“奸臣。”张志高心中暗骂,鄙夷地转过头去,心理上的高姿态能够迅速把他从小小的失败阴影中拖曳出来。
没什么了不起,正义的标杆在我这边,何况他也并非彻底无药可救吧——张志高这样安慰着自己,又把头转了回去:“莫宁,等下坐我的车走吧,顺便去我家喝两杯?”
“抱歉,今天家里还有事,得赶紧回去。”莫宁戴着微笑的面具从容拒绝了。
那表情还真是欠揍。
张志高突然觉得有点反胃。
吴俊和王一阳再次见到黄成明的时候,两人都禁不住张大了嘴——似乎足以吞得下跟他们脑袋一样大的西瓜。
“你不是那个酒馆老板么……”一等兵王一阳眨着眼。
吴俊显然记得比较清楚:“你是那个在奥诺霍伊战场救过我们的士官生,被部队除名以后做了酒馆老板,还因为我们跟羽林团的人在酒馆打架而一起进过宪兵队……你叫黄成明对吧!”
“现在要叫组长。”年轻的虎豹营天字队第2小队第1小组组长黄成明肃立道,此时的他肩上挂着中士军衔,身着另一时空21世纪某国样式黑色战斗服和战术夹克、肩背下挂榴弹发射器的95自动步枪——完全是吴俊和王一阳两人闻所未闻的打扮。
“是!组长!”身上还只是陆军士兵夏制服的吴王二人条件反射地挺胸抬头敬礼。
黄成明耸耸肩:“很意外吧,我又回到军队了,还连升了两级,不过这不算什么,最意外的是还能碰到你们,你们为什么来这里?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吴俊傻傻地摇头:“说真的,我们的确不知道为什么会来这里,更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虽然看起来像军营,但又有点怪怪的……”
“好,让我来告诉你们,你们都是精选出来的战士,未来经过特训筛选之后将成为这支地球上最精锐部队的一员,为皇上、为帝国执行最机密也是最危险的任务。需要强调的是,从你们决定加入我们开始,你们自己就不存在了,你们的身份将被更改,你们的过去将被一笔抹消,皇上会优待你们家人,令其尽享荣华富贵,而你们可能将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你们的亲戚朋友,从此你们的家就是部队,你们的亲人就是战友和上司,你们的一辈子都要交给部队来安排。”
末了,黄成明加重语气补充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吴俊和王一阳面面相觑。
“组长,是不是这里的人都是最厉害的,全世界最厉害的?”宽肩膀的吴俊问道。
黄成明点头:“没错,如果他不够厉害,就绝没有机会来到这里,而来到这里以后,如果熬不过特训,也不能算精锐中的精锐。”
“那个,组长,一辈子都要交给部队来安排的意思,是不是也包括娶媳妇啊……”王一阳有点不好意思地搓着他那大得离谱的手。
吴俊不屑道:“这种问题你也问得出口?所谓英雄配美女,只要成为全世界最厉害的战士,精锐中的精锐,还怕娶不到媳妇?”
王一阳恍然拍手道:“说得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世上最强的战士,见神杀神,见鬼杀鬼,这样厉害的人物还用担心老婆的问题?真是的……”
黄成明有点想擦汗。
上面为什么会选这两个有活宝倾向的来虎豹营?重建的虎豹营难道要改变一贯的肃杀风格,向光明活跃的一面进化?
真是……有点神经过敏了。
黄成明啊黄成明,看来这辈子别想过什么平静的生活了,老老实实的干活吃饭,把自己跟这些个活宝死宝改造成世界上最强的杀人机器吧——你的人生只能如此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道(一)
离预定启程时间还有半小时,早早穿戴完毕的千桦提着紫纱绣百合花的裙角来到书房,从抽屉里取出一本绿皮笔记本,打开用薄玉书签隔起来的那一页,仔细复习起来。
抄录:1904年12月1日内阁秘书处情报科提交全国前二十位富豪资料——第一位:张謇。
个人资产总值2亿8千万元(个人动产不动产总和)。光兴元年起连任江苏商会会长,光兴三年兼任帝国总商会会长,光兴五年辞去帝国总商会会长而兼任山东商会会长。曾为前清江苏籍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科举废除后,响应新政府号召变卖家中地产投身商业,当年创办大生纱厂,次年又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和广生油厂。甲午战争时主动为政府捐助募集战费并提供优质商业服务,获二等金质麒麟勋章,此后其名下产业得到政府资金政策方面诸多优惠,发展迅速。光兴元年至六年,又先后开办大达轮步公司、天生轮步公司、资新铁工厂、兴达银行、聚惠证券公司、安达保险公司、和顺酒厂、容新机器制造厂、捷达汽车公司、吉盛垦牧公司、开滦煤矿、抚辽煤炭公司等三十多个企业,经营领域涉及金融、纺织、化学、垦牧、酿酒、运输、采矿、钢铁、机器诸方面,构成庞大的张氏工商帝国。1903年张氏财团资本总额达17亿8千万元,其中银行资本总额15亿元(一级资本为8000万元),财团核定资本总额3亿6元。
个人备注:1905年京师变乱被害后,个人资产的绝大部分约2亿5千万元由长子张孝若继承(其中2500万元缴纳遗产税)。
第二位:黄林宏。
个人资产总值2亿4千万元。光兴三年起任广东商会会长,光兴五年任帝国总商会会长,当年加入中民党并竞选众院议员,成为众院议长、中民党总干事。其人曾为前清广西籍秀才,光绪十二年(1890年)起在广州创办德粤商行,以经商起家,逐步转向实业和金融,以精于交结政军界高层而闻名,甲午战争其间因主动为政府捐助募集战费并提供优质商业服务而获二等金质麒麟勋章,之后得到政府诸多关照,企业发展迅速。光绪十八年到光兴七年先后在粤、桂、沪、津、京等地创办粤海轮船、同生卷烟、大兴纱厂、桂华制糖、国丰面粉、光明火柴、艺新染料、中华图书、振业银行、惠济保险、致达兴业(地产)、南海橡胶、大达机器、启新水泥、大新制药、北陆垦牧等二十多个企业。至光兴七年(1903年),黄氏财团资本总额14亿6千万元,其中银行资本总额12亿元(一级资本为6000万元),财团核定资本总额3亿2千万元。
个人备注:1905年京师变乱中黄林宏被害,按死前1年的遗嘱,其个人资产的大部分约2亿1千万元由长子黄鸿(正妻所生)继承(其中2100万元缴纳遗产税),次子黄浩分得价值1000万元的股票和不动产,三子黄芝和四子黄志各分得500万元,余下1000万元给未出嫁的三个女儿和四个妻妾做抚养基金。
第三位:祝大椿。
个人资产总值1亿8千万元。原为怡和洋行和上海电气电车公司买办。光绪十四(1888)年起陆续开办源昌机器碾米厂、源昌机器缫丝厂;与人合资开办华兴面粉公司、公益机器纺织公司、怡和源机器打包公司等企业。甲午战争中取得大笔军事定单,企业飞速发展,光兴元年至七年,又先后创办华源水泥厂、中华煤制品公司、华吉毛绒纺织公司、开源五金公司、源达机器造船厂、源盛汽车公司、通广怡地产公司、信成银行等近二十个企业。至光兴七年,祝氏财团资本总额12亿元,其中银行资本总额10亿元(一级资本为5000万元),财团核定资本总额2亿5000万元。
第四位:卢住元。
个人资产总值1亿7千万元。哈佛大学商科留学生。金融巨子,地产大王。名下两家大银行(金诚银行、南华银行),两家证券公司,三家保险公司,三家地产公司。卢氏财团资本总额达11亿8千万元,其中金诚、南华两家银行资本总额为10亿元(一级资本5000万元),财团核定资本总额2亿3000万元。
第五位:孙多森。
个人资产总值1亿1千万元。前吏部尚书、总理大臣政务次官孙家鼐之子。光绪十六(1890)年创办阜丰面粉厂,光绪十八(1892)年担任北京自来水公司副经理,次年在烟台创办通益精盐公司、协孚地产公司,甲午战争中承包了军方的面粉和食盐供应而大获其利,光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