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国联合舰队的航空侦察力量就此全军覆没,伯尼中将失去了他最关键的侦察手段,而就在他对此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他的前卫部队已经绕过了卡巴鲁延岛,取东南偏南航向,小心翼翼地向林加延湾深处前进。
十二时三十五分,处于舰队最前方侦察线上的“雅茅斯”号快速巡洋舰突然发生大爆炸,几分钟后,前卫队旗舰“澳大利亚”号左舷也忽地腾起两股数十公尺高的水柱。
单薄的“雅茅斯”号只挣扎了不到一刻钟便没入海面下,而“澳大利亚”号经此一击,顿时失去了动力,如一条死鱼般瘫在了海上。
伴随在前卫队左后方的法荷联合驱逐舰队顿时忙碌起来,其中5艘一路冲到“澳大利亚”号左舷,围绕估算中的潜艇位置连续投下一枚又一枚深水炸弹。前卫纵队后续舰只则迅速绕开被打瘫的“澳大利亚”号,继续前进——可是没过几分钟,“德雷克”号大型装甲巡洋舰右舷又腾起了冲天的水柱……
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战!南海之决断!(12)
林加延湾东北,第2舰队旗舰“瑞祥”号。
马升宇端详桌上的海图,面色凝重,频频开合手中那只白金表盖的怀表——那是南海大海战后,时任前朝总理大臣的先皇刘云在接见海军功臣时亲手赠给他的。
围绕海图的参谋们根据一旁电报室中传出的情报,不停地在图上标出敌我位置的变化,忙得不亦乐乎。
“敌前卫队进入甲水雷阵!”
“敌前卫队进入一号潜舰拦阻线!”
“敌前卫队进入左巡洋舰拦阻线……”
电报室中不断传出从各个渠道汇聚来的情报,马升宇仔细听着,认真看着,不时发布简短的命令,作为南海方面舰队司令官,他要对这次战役负全部责任——也很有可能会在最后的决战中光荣殉国。
马升宇很清楚,这场战役的胜负,根本上取决于我军在林加延湾设置的重重陷阱究竟能对敌舰队造成多大程度的消耗。
第一重陷阱是水雷阵,早在三天前,登陆船队尚未全部撤出的时候,守卫林加延湾的第3舰队护卫部队已经开始在敌舰队最有可能进入的方向——卡巴鲁延岛附近布设完成了一道长6海里、纵深1…2海里的水雷障碍。第2舰队主力和苏比克湾护卫部队集结到林加延湾后,又在海湾北面和西北布设了两道各长5海里、纵深1海里的水雷阵(乙阵、丙阵),并及时向预定留在海湾内作战的己方舰只分发了雷阵图。预计无论敌舰队从哪个方向进入或脱离,起码有5成概率会冲入其中一道水雷阵。果然,根据卡巴鲁延岛上观察哨的报告,敌前卫队在30分钟前径直冲进了西北方向的甲水雷阵中央,有3到4艘舰只发生爆炸——
第二重陷阱是埋伏在水雷线之后的潜舰拦阻线,共四条,其中一号线布设在甲水雷阵之后,二号线布设在甲乙水雷阵之间,三号线布设在乙水雷阵之后,四号线布设在乙丙水雷阵之间。每条线上等距离潜伏4艘小型潜舰,总共16艘潜舰,伺机对突破水雷阵的敌舰队发起攻击。根据派往卡巴鲁延岛方面水机部队的报告,15分钟前敌舰队已冲入一、二号潜舰拦阻线之间。
第三重陷阱——或者说,防线,由左、中、右三条巡洋舰拦阻线构成,其中左线的7艘旧式巡洋舰(隶属日军轻巡5战队和朝军轻巡3战队)在一、二号潜舰拦阻线之后巡逻,中线和右线的各4艘旧式巡洋舰分别在三四号潜舰拦阻线之后。设置巡洋舰拦阻线的目的在于摧毁敌打头的轻巡洋舰部队,并吸引敌前卫队的注意力,为第四重陷阱发挥效力提供掩护。布设在拦阻线上的这些旧式巡洋舰已经在今天凌晨的战斗中充分证明了其价值,左拦阻线的日朝军两个轻巡战队在那次短促而激烈的夜战中彻底摧毁了偷偷突入海湾内的两艘英军巡洋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参战的8艘巡洋舰全部是在1900年前后由德国船厂建造的,在德意志帝国那支强大的公海舰队龟缩在基地不敢轻易挑战皇家海军的背景对照下,德国(制造的)军舰在太平洋痛击英舰的事迹似乎是不错的新闻噱头。不过在那次战斗中,朝军轻巡3战队的“仁川”号有几个锅炉被打坏,只能半速航行,无法随同本队行动,只得先撤往高雄港整修。
根据左拦阻线领舰“高砂”号(日军轻巡5战队旗舰)的报告,10分钟前发现3艘敌轻巡,其后方有不明数量之大型舰以纵队行进——此时还不知道左拦阻线是否已经与敌舰交火。
至于第四重陷阱……
马升宇焦急地弹开表盖,又望了一眼电报室——怎么搞的,时间差不多了,那帮家伙飞到爪哇国去了吗?
“三航舰的攻击队来电了!”
听到电报室那边副官兴奋的叫声,马升宇腰杆一振:“快念!”
“我队在你部上空,请协助指示方位。”
马升宇一楞,跺脚发狠道:“我说呢,还真***迷路了,”随即转向舰队航空参谋:“谢参谋,你来想办法,尽快给他们指示出攻击方位。”
“是!”
此时已是午后一点十五分,对作战至关重要的陆基航空攻击队在预定攻击时间过去45分钟后仍未找到敌舰队。
“马来亚”号上的伯尼中将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事态的异常。
派出去的5架侦察机至今一架未回,也没有发回任何有意义的报告,而作为全舰队触角的巡洋舰侦察线据报已经与数艘敌巡洋舰混战在了一起,本来前卫纵队的战巡和装巡此时应该迅速支援上去,保证我方侦察线能及时获取海湾内的情报,然而令伯尼吐血的是,位于主力纵队右前方的前卫纵队各舰已经乱成了一团,瘫痪的瘫痪,倾斜的倾斜,跳舞的跳舞……
不到一小时里,连同侦察线在内,前卫部队总共有5艘巡洋舰被击沉或重创,天知道对方究竟在这里布下了多少潜艇!
不对,仅仅是潜艇的话……前卫队配属的驱逐舰并不算少,而且在如此风和日丽的海面上,很容易发现潜望镜的踪迹,以及鱼雷的航迹。
既然潜艇不可能嚣张到这种程度,那么惟一的可能就是——水雷!
伯尼顿时脊背一凉:糟了!真是那样的话,舰队可就要吃大苦头了!
等等,等等,不能慌,冷静,冷静。
对了,敌人来这里没几天,不可能这么快就布设出足以重创整个舰队的雷场,勘测海情和水深、划定区域、绘制雷阵图并分发到各单位以及实际布雷作业、设置暗浮标,这些工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想在这几天里就完成全部程序,那就只能大大压缩水雷阵的规模,也就是说,即便这里真的有水雷阵,幅度和纵深也会十分有限,不足以给如此大的舰队造成致命损害。
但是,无论如何,现在的损失就已经足够严重了!必须立即做出相应的对策,不能让舰队主力在与敌主力接触之前遭到进一步消耗!
仔细想来,既然对方在海湾里布设了水雷阵,其主力部队应该不会冒险在其中徘徊,而更有可能在远离水雷区的海湾以外待机——这样看来,海湾内根本没有什么值得保护的目标!
在海湾内云集大批大型船只(尤其是征用来的民船)的情况下,还断然下令往海湾里布设水雷的家伙,如果不是敌方的卧底,那就百分之九十九地是脑子坏掉了。
陷阱!
这是个为消耗联合舰队兵力而设置的大陷阱!
继续前进下去只能遭致更大的损失!必须立即掉头,回撤!尽快脱离这个该死的陷阱,到海湾外面去寻找敌人的主力,是的,他们一定就在海湾外面等着,等待我们在陷阱里挣扎得伤痕累累之后,再往我们好不容易探出陷阱的脑袋上砸锤子——
狡猾的黄猴子,在我伯尼面前玩这一套是没用的,老老实实地排出你们的战列线,用大舰巨炮来决一胜负吧!
想到这里,伯尼冷笑着下令:“传令!主力纵队连同后卫纵队,各舰就地回转180度,低速撤出海湾,各舰密切注意水雷及潜艇!前卫队应立即放弃无法航行的舰只,迅速转移舰上官兵后,尽快跟随主力纵队撤退!”
话音未落,一名了望员在传音管中大叫:“左舷后方发现大批飞机,数量……四十以上!”
[8]'0'(0)(小)(说)(网) 。800xiaoshuo。
“什么!”
伯尼大步冲到舰桥左侧的舷窗前,举起望远镜一看:一片黑压压的乌云正透散着机械性的冷酷,在舷窗后面的视野中缓慢而无情地扩张……
哪里来的飞机?美国人的飞机?不可能!整个菲律宾群岛最多有三十部能飞上天的东西——包括热气球在内。
那么,敌人在这里还留有飞机母舰?或者说,直接从最近的陆上机场飞来的?要是后者的话,对方的航空技术还真是……
来不及想那么多了!
伯尼板紧了脸,大手一挥:“发信号,全舰队准备防空作战!”
这边刚下了令,那边又有了望员报告:“左舷前方发现大批高速小型舰艇!数量……五十以上!”
果然是陷阱!
伯尼咬咬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种时候,慌张等于自杀,何况英国绅士在越危急的时刻越应该表现出那无比高尚的从容和优雅——
“传令,全舰队准备反雷击作战!各驱逐舰队立即前出阻击敌雷击部队!”
没什么好紧张的,舰队有29艘驱逐舰和5艘鱼雷艇,加上各巡洋舰、主力舰上那些密密麻麻插得跟刺猬似的副炮,对方能有几艘雷击舰艇能冲到2000码危险距离发射鱼雷?至于2000码以外发射的鱼雷——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在打鱼。
伯尼整了整他的白手套,扬起他自信的头,准备欣赏一场他意料之中的大屠杀
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战!南海之决断(十三)
从林园航空站起飞的101联队54架“海炎雷”只有46架顺利抵达林加延湾上空,另外8架因种种故障提前返航或掉队,屏东起飞的102联队运气更糟,由于途中遭遇大面积雨云,有15架飞机与机群失散。也就是说,先后进入林加延湾对敌联合舰队发起攻击的“海炎雷”总共是85架,除去4架未搭载鱼雷的指挥机和备用指挥机,参战的攻击队共携有81条450毫米鱼雷。
101联队分成6个中队,首先对敌主力纵队发起攻击,“马来亚”号那突兀而出的巨大舰影使其成为攻击部队的头号目标,3个中队共23架飞机分别从3个方向发起突击,另外3个中队各选定“马来亚”之后的一艘战列舰,从敌左舷同时突进。
当日四国联合舰队主力纵队中除“马来亚”号之外,“巨人”号和“大力神”号各装有六门三英寸高射炮和若干挺高射机枪,“丹东”号装有4门75毫米高射炮,“爪哇”号装有1门65毫米高射炮,“纳尔逊”、“阿非利加”和“不列颠尼亚”各装有两门三英寸高射炮,总共33门高炮(其中一舷可用的高炮数量为23门)——此时这些高炮要面对的是44架同时进攻的华军飞机。
从航行中的战舰向飞行中的飞机开火,这可比用平射炮轰击水面上的鱼雷艇要困难得多——在测算距离、相对速度之外,还要即时解算出敌机高度,作战对象由二维化为三维,本身就是个飞跃性的挑战。
从某时代的眼光来看,这些战舰上的高射炮实在可称得上是简陋,事实上它们几乎是直接从原有的反雷击平射炮或早已有之的陆军反气球炮改造而来,观瞄装置相当原始,基本上是由原有的装备稍加改造拼凑而成,使用人工定时的空爆弹——弹药手根据解算出的敌机高度临时装定空爆高度。此外,这些高炮完全裸露在各层甲板上,没有任何专门的防护。
只是这些简陋玩意的对手显然也乏善可陈:笨重的躯体转向困难,必须采取固定的航线发起攻击,而一百多公里的空速比那些最迅捷的雷击舰也快不了多少——大家彼此彼此。
一时间,只见“马来亚”号、“巨人”号、“大力神”号和“丹东”号四艘最大的战列舰周围群鹰乱舞,一朵朵黑色烟团此消彼见,密密麻麻地污染着原本澄澈干净的林加延的蓝天……
“打中了!”
“黄猴子喂鱼去了!”
“马来亚”号左舷中部的高射炮位上爆发出一片欢呼,在他们正前方几百码外,一架巨大的四发飞机拖着长长的黑烟、飞甩着大大小小的碎片扑入海中,溅起一大片华丽的水花。
“鱼雷!鱼雷过来了!”
一名水兵惊呼起来,却被旁边的军官往脑袋上拍了一把。
“继续你的职责,把炮弹搬过来!”
话音刚落,一串子弹乒乒乓乓地扫过炮位,正巧把那军官的脑袋打成了一团红液飞溅的碎西瓜……
原来“海炎雷”的庞大机头中固定安装有三挺13毫米重机枪,可由驾驶员通过前方一个可弹起的专用瞄准具,在几百到上千码外以曳光弹扫射敌舰,这也是该型机为对舰作战专门加装的装备——这意味着投射完鱼雷的“海炎雷”还可以继续用机枪扫射来杀伤军舰上的防空炮手以掩护后继飞机投雷。当然,这种近距离的扫射也要冒很大的风险——战舰上密布的高射机枪也不是吃素的。800小说网 。800xiaoshuo。
战舰与飞机上交互往来的曳光弹编织出一张梦幻中若若现的神秘光网:在光网的那一头,那些双层翅膀的巨鸟不时有一两只喷吐出烟火,或在空中化为一团碎片四散的火球,或拖着一条送葬的长长黑带冲向海面;在光网的这一头,战舰的钢板上闪烁着金属碰撞的漂亮火星,那些毫无防护的炮位上则不时绽放出骨肉迸裂的鲜艳血花……
在这华丽的光网之下,交织着一条条灰白的鱼雷航迹——看!其中一条航迹的尽头,那团直冲云天的巨大水柱后面是……“马来亚”号!没错!命中了!第三航舰的第一次命中!海军陆基航空兵的破瓜之作!
盘旋在战场上空的101联队联队长梁恬上校兴奋地在记录本上写道:“13:45,一发命中敌旗舰左舷。敌纵队低速行驶,对我军之攻击极为有利。”
两分钟后,法舰“丹东”号中雷,紧接着,“马来亚”号再次中雷。
101联队各中队尚未把鱼雷投完,102联队已经赶到了战场,只见指挥机上信号弹一起,5个中队分别瞄住敌主力纵队前部的5艘无畏型战列舰杀了过去。
就在三航舰八十多架重轰炸机与敌战列舰疯狂撕杀的同时,由朝军3个雷艇战队共30艘鱼雷艇和朝日军5个驱逐战队共23艘驱逐舰组成的第一雷击波也与敌驱逐舰部队刺刀见红地混战开来,双方你来我往,鱼雷乱射,火炮横击,机枪狂扫,不一时就有数艘舰艇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球或翻倒过来暴露私处的死鱼……
激战中,日军“朝潮”号驱逐舰被打得浑身冒火,舵机失去控制,混乱中竟全速撞上了英舰“莫里斯”号,“莫里斯”号当场断成两截,“朝潮”号则瞬间失去了包括舰桥在内的前半部,短短两三分钟里,两舰几乎同时从海面上消失。
随着敌前卫队的法荷驱逐舰队和后卫队的美军驱逐舰、鱼雷艇迅速赶来支援,主要由老式雷击舰艇组成的我军第一雷击波渐渐不支,突近敌主力纵队实施雷击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右舷班诗兰半岛方面发现大批小型舰艇!高速接近中!”
20分钟内吃了三条鱼雷,此时已经左倾5度的“马来亚”号上,伯尼听到传音管中了望员惊慌地喊叫声时,心中一颤,松掉了手中的望远镜,连着望远镜的皮带在伯尼胸前晃来晃去,预示着更加不祥的未来——
果然,伯尼刚回过神来,一架近在咫尺、到处喷火的四发大飞机忽地从舷窗外面掠过,眨眼间,舰桥剧烈地摇晃起来,被参谋们及时扶住的伯尼看到舷窗外大片耀眼的火焰蔌地升起,瞬间里覆盖了整片左边的舷窗……
大约在午后二时零五分,102联队第7陆攻中队的4号机在中弹起火后决然冲向了“马来亚”号,撞入舰桥左下方1号高射炮位处,机上大量燃油与易燃材料引发的大火一度包围了半个舰桥,将包括伯尼中将在内的一干舰桥作业人员熏烤得一塌糊涂。
伯尼还在“马来亚”号上饱受烟熏火燎之苦时,来自班诗兰岛方面的五六十艘鱼雷艇灵活地躲闪着四国联军战列舰上射来的炽烈炮火,飞鱼般地向那一座座耸立海上的浮动城堡飞跳着冲去——
原来这就是林加延湾最后的陷阱——由华军最精锐的3个雷艇战队加上日军4个雷艇战队共58艘小型鱼雷艇组成的第二雷击波。这些体积小、速度快、机动灵活的雷艇之前一直在班诗兰半岛东岸我军控制下的几个港汊中隐蔽待机,并做了充分的伪装。根据方面舰队司令部的计划,在我巡洋舰拦阻线、第一雷波及航空攻击部队的联合攻击完全吸引住对方注意力后,第二雷击波再突然从敌舰队的另一面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雷击波出击的时机恰到好处!
此时,敌驱逐舰部队已经完全被我第一雷击波吸引过去,陷入狗咬狗的混战之中;敌前卫部队也正与我巡洋舰拦阻线上的兵力交战,不易抽身;而后卫部队的殖民地型巡洋舰机动性差,似乎难以及时拦阻。
饱受空袭之苦的敌主力纵队此时又不得不独力面对那几乎铺满了整个视野的狼群——没错,现在正是象群与狼群的对决,只是那些看起来精瘦单薄的小野狼,却拥有足以透穿象皮、甚至刺破大象心脏的超强齿爪!
各战列舰上的反雷击炮疯狂地轰鸣起来,然而其中几艘巨舰却因中雷后发生倾斜,部分反雷击炮无法使用,只好吃力地转舵规避。只不过,这边是飞机投下的鱼雷,那边是鱼雷艇射出的鱼雷,该怎么躲?除此之外,还要时时提防水雷和潜艇,注意海湾外是否有对方主力部队的踪影——这一切都在加重舰长们的焦虑与紧张,令他们口舌发干,拳头发痒,眼睛发昏,歇斯底里……
排列成若干锲形队突进的鱼雷艇部队仿佛大海上的神圣骑士团,虽然手中没有粗重的长枪,却腰揣神赐的长剑,驱策跨下那单薄却烈性十足的坐骑冲开前面的碧蓝草丛——马蹄后溅起碎玉般的草叶——向着那钢铁构筑、插满了炮管的移动城堡英勇冲锋!
炮弹打过来了!在骑士们中间爆炸,大量的海水冲向天空,又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每一次爆炸都是一场急蹙的暴雨,雨水冲刷着骑士的铠甲,却无力妨碍他们前进的脚步!
更多的炮弹打过来了!密集的弹片扫过海面,穿透骑士的铠甲,骑士在流血、在吐气,那血燃烧得多炽烈!那吐出的气是如此呛人的黑烟!他摔倒了!先是马头、接着是他的身体和他那缀着数字旗号的头盔、最后是那棱角分明的马屁股——一点一点,好似电影中的慢镜头,缓缓没入了那翻腾摇曳的草丛中。
一位骑士倒下了,但这并不能动摇整个骑士团赴死的决心!
几位领头骑士盔顶上猎猎作响的龙旗和太阳旗激励着己方的意志,却刺激着对方的神经,城堡上的炮火集中射向他们——不好,其中一位头顶龙旗的骑士受伤了,他的坐骑在原地打转!他的身体越来越歪斜,眼看就要连人带马掉落进那无底的草丛,谁来救救他!
但是没有人停下来理会他,牺牲是他的光荣,为了更伟大的光荣,勇敢的骑士们心无旁骛,他们的眼睛锁定了那几座笼罩在炮火硝烟中的巍峨城堡,冲锋!冲锋!一秒钟都不能停!只能加速,加速,再加速——左边倒下一个,右边又倒下一个,这些都不重要!不要理会,无须理会,即便全军覆没也要完成那神圣的目标!
好,是时候了!
骑士们纷纷拔出腰间的神赐之剑——每个人都同时拔出了两三把剑,用全部力量投向千码之外那些高耸的、骄傲无礼的城堡。
投出宝剑后,骑士们一并掉转马头,向来时的方向撤退,但在此过程中,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凝视着自己投出的神赐之剑,期待自己豁出性命的冒险能够有所成就。
宝剑在草丛中拖曳着白色圣光飞向选定的城堡,虽然只比骑士们冲锋时快一点,却远远超过了那些笨拙城堡爬行的速度——近了,越来越近了,啊,可惜,左边的那把宝剑显然错过了目标,不,右边的那把也没救了,噢,看!
中间那座城堡中招了!TNT的神圣光辉在城堡下一闪而逝,顿时升起了巨大的碎玉之柱,这冲向天宇的破坏之柱远远高过了城堡,却迅速散灭成一场暴雨,哗啦啦地倾泄而下——
这样的柱子骤然升起又哗哗散去,在被炮弹追打的同时,骑士们耐心地数着,数着——前后总共升起了十个圣柱!神啊,您的光芒!您的神迹!万岁——
因“马来亚”号舰桥左下方的大火而暂避到右舷飞桥上的伯尼中将亲眼观赏了这一神圣传说的真人表演版,只不过在他眼里,这一切跟骑士、神圣什么的完全扯不上关系。
“无耻!卑鄙无耻的黄猴子!”
伯尼额上绽着青筋,放开喉咙对那些正拍着屁股往回跑的“骑士”们嘶吼起来
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战!南海之决断(十四)
叫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短短几分钟里,5艘战列舰右舷中雷,其中“丹东”号中三枚,“爪哇”号和“不列颠尼亚”号各中两枚,“马来亚”号、“巨人”号、“纳尔逊”号各中一枚。
在此前后,“马来亚”号左舷吃了三枚空投鱼雷,相较之下,“爪哇”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