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决战成吉思汗-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月中旬,石七打探到金章宗派在两淮战场有功的徒单镒为陕西安抚使,率精兵三万来收复临洮府。赵一帆和李好义商量了一下,把物资粮草军械集中在临洮,集中兵力防守临洮府。
做出防守的决定也是不得已,连续征战四五个月,宋军士卒疲惫,在累次大战中损失也不少。尤其是攻城的李好义三万大军,剩余不足两万。赵一帆的八千骑兵剩余不到六千,阮三郎原先的两千骑兵大部战死,他带去袭击长安等地的兵马都是从赵亮那里调派的,赵亮手里的骑兵也不足三千,正在和黄术、吴政的二万步兵围攻秦州。另外,随着战场的扩大,宋军和原先的金军一样,数万将士分布在千里战场上,极易被各个击破。
赵一帆留下五千步与他防守临洮府,命令李好义回军和黄术军尽快攻破秦州。
四月下旬,徒单镒率精锐骑兵两万、步卒一万到达安西。徒单镒命令在城外扎营,大营绵延数里,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四周。
术虎高琪道:“这里里临洮还有数百里,大人无须如此谨慎。”
徒单镒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对这个丢了来远寨跑回中都的人物,他从心里瞧不起。不知道术虎高琪走了哪个后妃太监的路子,金章宗居然作为大军副帅,随他戴罪立功。他心里这么想,嘴里却道:“小心无大错,素闻吴王性喜用奇兵,兵行险招,不可不防,不得不防。”
傍晚,斥候陆续回来报告,没有发现异常,只是过往百姓商旅由于大战爆发比平时少了许多。徒单镒点了点头,他数数了来报斥候队数,忽然道:“怎么十三路斥候只回来十二路,剩下的一队人马呢?”
术虎高琪道:“或许走了路远了,回来的晚些。”
过了半个时辰那对斥候还没回来,徒单镒眼里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他仿佛闻到了大战的气息。徒单镒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他吩咐道:“不必等了,我看他们恐怕回不来。传我命令,留一万步卒留守大营作伏,骑兵各五千埋伏大营两侧,五千骑兵绕道定西,抄宋军的后路。”
“大人。”术虎高琪问道,“您真的确定敌人会来劫营?”
徒单镒道:“非常肯能,不管是不是都值得一试。”
“大人,既然吴王率兵来偷袭,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徒单镒露出笑容,“不错,术虎将军举一反三,言之有理。这样吧,皇上让你戴罪立功,本官就给你一个机会,命你率骑兵五千,绕道巩州,突袭临洮府。”
术虎高琪兴奋地道:“多谢大人,末将这就整军出发。”
徒单镒露出冷笑,望着术虎高琪的背影,摇头叹息道:“喜欢袭营的人又怎么会不严密防守自己的老巢呢!”
……………………
东方露出了一点鱼肚白,平静的大地除了微风吹拂,什么都没有。一个部将揉了揉酸疼的肌肉,忍不住问道:“大人,都快天亮了,敌人不会来了吧?”
徒单镒两眼望着前方,冷笑道:“你看前面是什么?”
前面数里外,一大批人马悄无声息向金军大帐移动,部下忍不住赞道:“大人真是神机妙算。”
这队人马正是赵一帆和他手下五千骑兵。
数天前,在已经向赵一帆屈服的石抹明丹的劝说下,石抹仲温终于答应投降,但是他只愿意处理民政,不肯与金人兵刃相见。你要是掌兵我还不放心呢,赵一帆欣然应允。随后赵一帆率骑兵悄悄离开临洮,三天后就发现了徒单镒的人马,因为行军颇有法度,没有机会下手。过了定西就进入临洮州了,那就将无功而返,赵一帆决定冒个险,劫营!只要成功,那将严重打击金军士气,对守城十分有利。
五千兵马埋伏在金军大营五里外隐蔽处,意外地有一路金军斥候闯了进来,不得已赵一帆只好消灭了他们。虽然有被发现了可能,他还是决定要冒这个险。
凌晨,五千骑兵牵着马,悄无声息地前进,一直到大营前不足一里地才翻身上马,向大营冲刺而来。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徒单镒忍不住得意,“领军将领是个将才,懂得节省马力,可惜过于年轻,缺少经验啊。”
出乎徒单镒意料的是,宋军没有直接杀入大营,而是射出密集的火箭。大营顿时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一万埋伏的步兵迫不得已,出来迎战。
赵一帆看着一万重步兵排着整齐的方阵赢了上来,心里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临时改变了决定,不然中了这一万步兵的埋伏,凶多吉少。既然来了,就不急着退走,赵一帆率领骑兵来回疾驰,不停地向步兵放箭。
金军很快反应过来,弓箭手开始还击。赵一帆见占不了便宜,他心里一直担心金军骑兵哪里去了,于是下令道:“撤退!”
徒单镒看着宋军五千骑兵纵横驰骋,慢慢向后撤退,嘴里露出残酷的笑容,“想走可没有这么容易。”他下令道:“出击!”
两翼各五千骑兵倾巢而出,绕道定西的五千骑兵也出现宋军后面。“这回我看你们插翅难飞了。”徒单镒冷冷地道,“活捉敌军将领,不可放走一人。”
前面一万重步兵挡道,左右和后路各有骑兵五千,赵一帆陷入了重重包围。宋军顿时惊慌失措,赵一帆暗自心惊,他还真小看了这个徒单镒,看着惊慌失措的手下,忍不住怒斥道:“慌什么,任他千军万马,又能奈何本王?”
二十四 千里大逃亡之血战葫芦河。
趁着敌人还没有四面围死,赵一帆下令道:“绕过步兵阵地,向北面突围!”重步兵移动的慢,自然跟不上骑兵的速度。徒单镒也看出来了,他马上命令骑兵快速堵住缺口。双方的距离差不多,很快小股骑兵在缺口处展开肉搏战。
这个时候赵一帆的训练显示出了威力,身材矮小的宋军居然可以和人高马大的金人战个旗鼓相当。不过,赵一帆没有得意,反而很着急,眼看着金军越来越多,徒单镒的大队人马就要杀到,他急忙道:“不要恋战,快突围。亲卫军随我拦住敌军,其余的快突围。”
李彪叫道:“怎么能让王爷身陷险境呢?弟兄们快随我拦住金军,让王爷离开。”正将李彪说着带领本部一千骑兵冲了上去,赵一帆知道这个不是客气的时候,他也不想死在这里。赵一帆盯着李彪,动情地叫了一声,“李彪,一定要活着回去!”
“走!”赵一帆率着余下的四千人在李彪掩护下冲过空暇。
徒单镒哪里会容吴王这条大鱼跑掉,他留下少量骑兵配合步兵围歼李彪部,命令大部分骑兵追赶吴王大部。
将近一万五千骑兵对四千骑兵穷追不舍。好在赵一帆这次用的是抢来的金国的战马,马力并不比对方差。但是金军人多,可以围追堵截,还可以分批换马休息,沿途又有金国各地驻军堵截,赵一帆又不得不分兵抵挡,到了下午的时候,他的四千兵马已经不足三千。
赵一帆一看这样不行,迟早要被金军拖死,他想了想命令道:“三千人马分为十部,各自逃命,临洮会合。”
又有亲兵说吴王的将军盔甲太显眼,赵一帆脱下盔甲,一个亲兵穿着他的盔甲领三百人向东继续逃窜。金军从西面追击,宋军十部人马分别向东、南、北各个方向逃走,由三千人变为三百人的小目标,后面甚至有的再次变成十队,每队只有三十人了,这样躲藏也变得更加容易。
这一变故让金军一时不知所措。徒单镒道:“三军不可一日无帅,吴王必然会想法设法回到宋境,而我各州都有兵马防守,他唯有走西夏一途。”
徒单镒命令骑兵五千向北追击,另外留下三千骑兵围剿宋军,自己率大部去和术虎高琪会合。同时,悬重赏,凡有抓住吴王赵一帆者赏千金,世袭猛安。
徒单镒猜的没错,赵一帆原来一路向西,随后折道向北。赵一帆很无奈,他很想学蒙古人,一边逃走一边射箭,可是宋军之中能射回首箭的实在寥寥无几。这是天生的差距,学不来的。好在宋军组织性较好,经过一番训练和数场战役,活下来的都是精锐。
“王爷,前面是萧关!”一个老兵有些绝望地地指着前面若隐若现的高大城楼道。
赵一帆脸色顿时一变。一路慌不择路,居然跑到了萧关!汉中四关之一!看着士兵面色如灰,赵一帆知道如果自己没有个对策那真的完了。他对现在的生活还真的有些留恋,他忽然想起了汪玲玉,她肚子里的孩子现在应该降生了吧?想起孩子,赵一帆顿时来了勇气,正如他离奇的没有死一样,他不相信老天就这么让他完了。赵一帆忽然觉得有点可笑,自己都死过一回的人了,还怕个毛啊!
赵一帆这么想着,忽然大笑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士兵们都莫名其妙,莫不是王爷失了心、发了疯?
赵一帆笑罢,忽然面色一整,大声道:“这点困难算什么!想当年岳元帅单骑都退万敌,是何等的雄风,何况我们有三百人之众,而敌军却是区区二千!大丈夫即使死要死得其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士兵跟着大声叫好起来。
“王爷,和他们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杀他娘的,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杀金人,卫我大宋,死何足惜……。”
…………
一时间群情激愤,赵一帆叫道:“好!想当年小商河之战,杨再兴将军和三百斥候被金兀术一万兵马所围,尚且杀敌二千余,咱们又岂可输于他们?今日本王要葫芦河全歼金军三千骑!”
“全歼金军三千骑!”
“全歼金军!”
………。。
三百人的吼声响彻天地。
“好!”赵一帆厉声喝道,“埋锅造饭,将士们吃饱和金军决死一战。”
傍晚金军二千骑兵追至(另外三千追穿着王爷盔甲的另一部去了),为首的一将看着一里外排列整齐的三百人骑兵,面露得意的笑容:“哼,果然不出本将军所料,这些人简直自寻死路,居然跑到萧关前面来了。”
一阵阵歌声传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
“将军。”一个参谋模样的人说道,“你听他们的歌声,声音慷慨激昂,含有必死之志。将军不可轻敌,属下建议联络萧关守将前后夹击。”
那功劳不是要分给别人了吗?那个将军当然不愿意将到手的功劳分给别人,他大笑道:“不过是惶惶丧家之犬,本将军追了他们数千里也不见如何。什么狗屁歌,宋人净玩这些虚把戏。本将军覆手可灭,只可惜吴王不在其中,本将甚为遗憾。”
“来啊,儿郎们,立功的时候到了,随本将军杀敌啊。”金将抽出马刀率先冲了上去。
赵一帆三百骑迈着整齐的方阵走到金军阵前五百步开始加速,“杀啊!”赵一帆大吼一声,弓如满月,箭如闪电,那冲在最前面的金将应声中箭坠马。赵一帆大叫道:“金将已死,众将士随我灭金兵啊!”
他又连发两箭射死金军旗手,金国大旗倒地,士气一落千丈。赵一帆率先抽出马刀杀入敌阵,宋军士气更旺,人人奋勇争先。
赵一帆面色狰狞,举着滴血的马刀,一个金兵从后面一刀砍在他的背上,盔甲破裂,皮肉外翻,他放佛感觉不到疼痛,向后一刀挥出,这个偷袭他的金兵顿时身首异处。这是第几个了?二十还是三十?赵一帆不知道。金兵看着这个浑身是伤,鲜血洗涤一般,战神一样,纷纷夺路而逃,赵一帆像追杀鸡鸭一样追杀金兵。受得伤太多了,他的神经已经麻木。他身后的三百骑兵和他一样,刀砍卷了,用牙齿咬;掉下马背了,那就把金兵也拖下来,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一时间悍勇的金兵胆怯了、退了。宋军士气更旺,三百宋军像一把尖利的锥子,把金军生生割开!赵一帆就是锥尖,挡着披靡,随后的宋军扩大战果。宋军个个体无完肤,完全失去了知觉,就像一部部杀人机器!又像割草机,把金军一排排割到。金军终于忍不住崩溃,四散奔逃,人马自相践踏,还有慌不择路闯进了葫芦河,一时间金军死伤无数。
清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一群宋军凶悍地挥舞马刀,死命追杀逃跑的金兵,直到地上再没有站着的金人。
赵一帆笑了,干裂的嘴唇微微颤抖。他看着身后,三百骑兵只剩下不足百人,可是他们终于胜了!头部传来一阵眩晕,强烈的倦意传来,赵一帆再也支撑不住,一头从马上栽了下来。
“王爷,王爷……。”赵一帆耳际传来亲卫紧张的呼叫声,他却听不到了。
……………。。
“王爷……。”
赵一帆似乎听到说话声,他用力地睁开眼睛,一个守在他的身边的亲卫惊喜地跑了过来,激动的语不成声,“王……爷,您您……终于醒了。”他说着连忙叫:“大夫,卫大夫,你快来看看……。”
一个五十多岁面容清瘦的老头跑了过来,把了把赵一帆的脉道:“真是奇迹!这位官人好强壮的身体,身上中刀伤四十三处、箭伤三处,如此重的伤居然能够活过来,老朽平生所未见啊。看来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官人大难不死将来必后福绵绵。”
赵一帆勉强挤出一点笑容,“多谢大夫!”他忍不住问道,“这是哪里?我们到哪里了?”侍卫黄利道:“王爷,我们已经离开金国,现在是在西平府,在西夏了。”
“西夏?西平府?”赵一帆喃喃说了两句,又忍不住昏了过去。醒来后,那个卫大夫喂了他一碗汤,他才开始慢慢恢复精神,身边的叫黄利的侍卫告诉了事情的经过。
当晚,侍卫把昏死的赵一帆扶上马背,绕开萧关,折道东北,越过边境,进入西夏。他们一路上以马奶和打猎为生,赵一帆也是靠着马奶吊命。路上食物不足,又缺医少药,二十多个伤兵死在了路上,七天之后他们才来到了西平府。为了给赵一帆治伤,他们抓了十几个大夫,一个个却都说无能为力,被心急的侍卫一个个拉出去砍了。最后终于有个大夫说愿意一试,就是这位为卫大夫了。五天后赵一帆终于醒了过来,如果他再醒不过来,这个最后的卫大夫也要脑袋搬家了。
自己竟然昏迷了十二天!赵一帆吃惊不已。
二十五 千里大逃亡之西夏皇妃
过了几天,赵一帆才有精力处理事情。他派人分头出去打探消息,他想知道临洮那边怎么样了。几天后侍卫们陆陆续续来回报,边境已经被西夏封锁,只能从过往的商旅那里知道,临洮还在宋军手里,并且秦州已经被宋军攻破。金国已经让西夏协助抓捕宋军,西夏王李安全已经答应了。灵州城内到处都是贴满了赵一帆的画像。
听到宋军已经拿下秦州,赵一帆松了口气,这样一来李好义、黄术大军随时可以支援临洮,临洮应该没有问题。他却不知道临洮李好义听到他的中伏的消息,强行攻下秦州,士卒死伤惨重。随后支援秦州,被徒单镒伏兵击溃,两万大军只剩不足一万入城,要不是阮七郎骑兵冲击徒单镒中军,只怕这两万步兵要全军覆没。临洮在金人随后的猛攻之下,岌岌可危。
赵一帆奇怪的是西夏人怎么会帮助金人呢?他自然不知道镇夷郡王李安全去年废李纯祐自立,需要金国的支持和承认。另一方面,由于不再和宋朝继续接壤,西夏人需要的物资只能从金国获得,尤其是现在面临蒙古人的强大威胁,西夏对金国更为依赖。西夏帮助金人是顺理成章的了。
七十个人在一起目标太大,赵一帆让六十个人分十路想方设法返回宋境,宣布自己已经回到宋境的消息,以稳定军心。送走了这六十个人后,赵一帆躲在灵州城里慢慢养伤,一个月后伤势渐渐栓愈,这个时候已经是六月上旬了。
赵一帆在园子里打了一通拳,只觉得浑身舒爽。他笑着对身边的黄利道:“终于全好了,走,我们去逛一逛这西夏的灵州城,明天就回去。”
灵州很繁华,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很多东西都是赵一帆从来没有见过的,让他看的眼花缭乱。这里胡人到处可见,甚至还有穿着一身白色衣服的阿拉伯商人。赵一帆不由地道:“都说西夏荒凉之地,我看也很是很繁华的啊。”
黄利不屑地道:“比兴元府可差远了。”
赵一帆笑了笑,没有说话,低下头专心在小摊上挑选一些小饰品,打算回去送给家里的女人和未出世的孩子。这是一个卖佛像和长命锁的小摊子,赵一帆不信佛,可是到了西夏的佛却不可不看。西夏是个佛国,到处都是寺庙,佛像之妙,罕有匹敌。赵一帆挑了一个笑容可掬的弥勒佛,正想付钱,忽然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让开,让开……。。”
紧接着他听到马车的声音,听到的马蹄奔腾的声音,他身边的小摊被人掀翻倒地,一条马鞭从天而降恶狠狠地向他冲来,赵一帆不想惹事,默默地道躲开,可是那人却不想轻易地放过他,又是一阵马鞭打来,赵一帆可以忍受躲避,他的两个侍卫却大怒,黄利一把抓住了马鞭,把他拉下了马背。
赵一帆顿时知道不好,连忙叫道:“快走。”可惜已经晚了,一群秃顶发辫的西夏骑兵已经把他们团团围住,那个落地的骑兵连滚带爬地跑到一个首领模样的人面前跪下道:“高将军,这三个居然敢挡住贵妃的车驾,肯定是相对娘娘不利,将军不可放过他们。”
高参冷冷地道:“三位真是好胆,居然连娘娘的路都敢挡,不要命了吗?”
赵一帆低着头,陪笑道:“我等是外地来的商人,不懂规矩,请将军赎罪!”
“本将军可以恕你的罪,可是高家丢不起这个人,皇家更掉不得这个脸。这样吧,本将军看你年纪轻轻,又是条汉子,只要你向高喜道个歉这事就算揭过了,你看如何?”高参用马鞭指着现在先前那个人道。
高喜虽然不愿意,但是将军都这么说了,他连忙爬起来,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快道歉吧。”
“你……”赵一帆身边两名亲卫怒极,王爷乃堂堂大宋王爷岂可受如此小人之辱!尤其是高喜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让黄利恨不得立刻把他的脑袋劈开两半。
赵一帆伸手拦住他们,笑道:“在下道歉就是。”
“官人不可,我们宁死也不能让您受此羞辱!”这在他看来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两个侍卫却跪下来激动地道。正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赵一帆虽然对古代的这种“忠诚”不太理解,还是大为感动,他连忙扶起两人,道:“这是干什么,不就是道个歉吗?起来,我们还要赶路呢,不能耽搁了。”
见两人不肯起来,赵一帆连忙暗示回去要紧,何必为这些小事耽搁呢?
一阵娇笑声传来,一个柔媚至极的声音道:“好一对忠心的仆人,好一个甘愿受辱的主人啊!”
赵一帆抬眼望去,一个二十左右的贵妇从一辆华贵的马车上正款款走下,惊艳!是绝对的艳!艳到骨子里的媚,媚到骨子里的艳!如果有一种女人,男人见到的第一眼,就像把她推到就干,那就是这个女人。
赵一帆以前听说汉武帝见到卫子夫的时候,居然当着他姐姐的面推倒卫子夫就干,他还不相信天下有如此魅力的女人,现在他亲眼见到了。
如果分开来看,她的嘴唇略嫌厚,眉毛过浓,嘴巴也稍大,但是偏偏组合在一起,就那么充满致命的诱惑。
惹火的妖精!赵一帆勉强压抑下自己的冲动,拱手为礼道:“夫人有何见教?”
伴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这个女人走下马车,走了过来。赵一帆这才注意到,这个女人浑身上下戴满了大大小小的金环,脚上、手上,耳朵上也有两个大大的金环。走起路来金环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似乎又不是纯金。
将军高参见到她,脸上一红,连忙低下头,恭敬地道:“贵妃娘娘万安!”
那个女人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用火辣辣的眼神看着赵一帆,轻轻地走了过来,踮起脚尖在赵一帆的耳边吐气如兰,她轻轻地说了一句话,赵一帆顿时欲念俱消,浑身冒出一股冷汗。
“吴王殿下您好!”
声音依旧如此娇媚。
赵一帆脸色发冷,如刀子的眼神盯着她,也轻轻地道:“难道你不怕我抓你做人质?”
女人妖媚一笑,声音软的像棉花,“奴家又不会对王爷不利,王爷拿我做人质干什么?咯咯,遇到王爷这样的贵人奴家福气不浅。若是王爷不介意,奴家想请王爷入府一坐,或许奴家还能帮助王爷呢。”
“不必了,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的身份,那就应该知道我急着回去。”赵一帆淡淡地道。虽然内心对这样的女人极为不想错过,但他还没有失去理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奴家可以为您好,是怕王爷不明情况自投罗网啊。何况,奴家要害王爷,您走的了吗?”
嗯……,赵一帆心里一动,他瞥了一眼周围,已经有上百个侍卫围住了他们。他开始相信了这个女人的话,笑道:“夫人有此美意,在下怎好拒绝?叨扰了。”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忘了告诉王爷奴家叫高良敏!王爷可别忘了哦。”她抛了一个媚眼,转头对护卫将军高参道,“这几位是我的朋友,请他们去府里,不可怠慢了。”
他们去的是高府。府第很大,甚至比宁宗赐给赵一帆的汪府都要大,要奢华。高喜带他们入了房间,退走后,黄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