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三国-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霹雳车巨大的身影出现在高顺的眼前。以高顺的心态都不由得直皱眉,为什么?数量太大了。徐晃这次只推出三十架就让高顺皱眉了,要是让高顺知道徐晃还有二十几架没有推出来,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战场上一切的言语都是不需要的,随着徐晃挥动手中的令旗,只见三十架霹雳车纷纷开动,一块块巨大的石块砸在高阳城的城墙上。高阳和信都,赵国不一样。每一块石块的击中都能造成一阵阵的震动。看到这样的城墙,高顺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他一边指挥军士们躲避石块的攻击,一边想着对策。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让对方的霹雳车哑火,但是高顺的高阳城里没有那样可以压制我军霹雳车的器械。出城也不一定能烧毁我军的霹雳车,因为我军野战的实力比攻城战更强。
霹雳车攻击了一段时间就停止了,因为赵云三将带领的军士已经冲向了高阳城。随着一架架云梯的架上,霹雳车彻底的哑火了。再打就真的伤到自己人了。还是赵云,依然一马当先的冲上了城墙,但是即使是强如赵云,他的好运也停止了。高顺怎么会不知道赵云的厉害,看到赵云登城,他的王牌军队陷阵营早就准备好了。虽然陷阵营已经不知道更换过多少的士兵,但是他们的钢刀依然锋利。也就是赵云上来了,要是换了别人,搞不好就真的要交代在这里了,赵云的防守可是我军中最强的,说水泼不进有点夸张,但是十几柄钢刀还是可以应付的,虽然高顺给赵云准备了一百多人,但是城墙上那么点地方,全用上是不可能的。十几个人也只能勉强把赵云阻挡住,让赵云发挥不出他的作用,虽然赵云被挡住了,但是张绣作为赵云的师兄,单论百鸟朝凰枪法,他比赵云更拿手,张绣一杆大枪杀得阻挡他的侯成是节节败退。张绣身后的我军军士已经集结了很大一部分,他们跟随着张绣在城墙上快速的移动,很快,城墙上就被张绣清理出一片空地,然后我军军士更多的爬上城楼。高顺不得已只好又派上了二百陷阵营的士兵去阻挡张绣,才止住张绣疯狂的攻势。张燕作为黑山军的大头领,一身武艺不凡,和宋宪杀在一起,慢慢的逼退了宋宪,稳稳的推移着自己的阵线。赵云已经适应了陷阵营的攻击强度,七探蛇磐枪使出,顿时十几个陷阵营的军士死伤大半。赵云身后的士兵看到赵云发威,士气顿时高涨,本来人数不多的士兵竟然把比他们多了数倍的士兵杀退。后面的军士紧接着跟上,士兵越来越多。高顺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陷阵营士兵全数派上。双方一直呈现一种胶着状态,高顺自己都杀了上去,先是配合宋宪把张燕送下了城楼,然后又反过去和侯成一起对付张绣,费尽力气终于把张绣也逼了下去,因为张绣的阵线最大。赵云看到张燕和张绣先后被逼退。不得已之下,掩护自己身后的士兵退下城楼,然后自己也翻身跳下城楼,借助云梯踏脚,安全的下到城下。然后在守军反应过来之前,跑出城楼上弓箭手的射程。因为在三将攻上城楼后,高顺为了避免弓箭手伤亡过大就已经把弓箭手撤了下去,等到弓箭手到位的时候,赵云他们已经退到安全的地方了。
写的不多,但是真正的战斗维持了将近半天,不论是战士还是将军都已经疲累,最后徐晃收兵回营,准备来日再站。高顺看到敌军收兵,终于松了一口气。
第七十八章 攻破高阳
    却说田丰得到我军徐晃部强攻高顺防守的高阳的时候,心里焦急。上次就是徐晃攻破张辽的防线,才让田丰的布置白费的。田丰虽然没有恨上徐晃,但也是对徐晃很是头疼。不过田丰还是有点信心的。田丰手下十三万大军,考虑到徐晃大军达到了十七万之多,高阳那里就安排有七万守军,自己这里只有四万,还有两万在辛氏兄弟手里作为后援。他还给沮授送过书信,希望他可以在高顺危急的时候能够派出一部分援军,毕竟沮授面对的只有徐庶的七万大军,而沮授也有七万大军,少个一两万并不影响防守。
高顺在高阳整点军马,七万大军今天一次守城阵亡两千多人,受伤的有五千多人,陷阵营更是损失八十多人,其中四十多都是死在赵云的手里。此时他才知道张辽是怎么失守的,一天的时间就损失了十分之一的战斗力,而且看样子敌人损失的也不比他多多少,连受伤带阵亡加一起有一万的数量也就打住了。高顺看着自己手下损失的士兵,能有一千多人是损失在霹雳车上。“敌军的攻城器械真是碍事。”高顺气恼的想到。
夜里,高阳城里开除了一队骑兵,人数不多,能有五千左右。他们人衔枚,马勒口,悄悄的向徐晃的大营摸了过去,当他们偷偷的找到徐晃的后军的时候,发现里面守卫森严。几十架霹雳车静静的站在大营里。里面灯火通明。领军出城的大将正是高顺,他看到对方防守严密,知道自己没有机会毁掉对方的攻城器械了。所以一挥手,五千大军悄悄的后退。当他们在返回高阳的半路上的时候,突然前边火光四起。当先一员金甲将军,手持车轮大斧,身后一队队骑兵整齐的雁翅排开,包围之阵。高顺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心思都被对方察觉了,但是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在大营里埋伏自己,反而在这里给了自己一下,除了有点出其不意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要知道这里离高阳不远,城里的守军完全可以出来接应自己。
徐晃出马说道:“高顺将军,你是否在奇怪,为什么我不在大营里埋伏你,而是等你完好的退回来之后却在半路伏击你。”徐晃看到高顺不说话,又接着说道:“霹雳车乃是我军攻城利器,今天白天你吃了大亏,自然就对这东西念念不忘。但是我军的霹雳车和别人的不一样,优点很多,但是我不能告诉你,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东西造价不菲,真要是要在大营里埋伏你,说不得也要让你弄坏几架,那东西我一年的俸禄都够呛能买一架,真要是毁了几架我可得心疼死。所以只好让你知难而退了。”
高顺听了徐晃得解释哭笑不得,就为了省几架霹雳车的钱,就冒险跑到高阳城的范围内来埋伏自己,要是被我两面夹击得话,损失了士兵你就不心疼。可有转念一想,埋伏自己的话,不管怎么说士兵都会有所损失,而且他敢来就说明他有准备,有恃无恐。看来张辽败在他的手里不是大意,而是这个徐晃确实有真本事。高顺什么也不说了,他不是多话的人,大刀一挥,五千骑兵全军压上,徐晃也不客气,身后西凉铁骑(洛阳来的援军)雁翅向前,中军压上两军都没有足够的加速时间,完全凭借真正的本事,高顺这才发现,徐晃带了差不多是自己三倍的军队,因为被前边火把晃得眼睛不适,没有发现后面黑压压的全是人。高顺没有办法,只好拿出王牌了,陷阵营的士兵马上马下都是精兵,高顺这次出来为了保险,剩下的陷阵营全部给带了出来,陷阵营打头,一时间锐不可当,竟然杀的徐晃节节败退。徐晃总算知道是什么样的军队能够阻挡赵云,击退张绣了。徐晃的军中除了赵云比他武艺高,张绣和张燕只是稍稍的差徐晃一点,所以徐晃拿陷阵营也没有什么办法,现在徐晃只有奋力的抵挡陷阵营的冲杀了。好在陷阵营并不是要击杀徐晃,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保护自己的主将杀出重围,徐晃一看阻挡不住,索性放了高顺和那几百的陷阵营。全力对付起被包围的其他河北骑兵,在徐晃的眼里,陷阵营的几百人也许可以在小规模的战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在十几万人的大战之中不过是一条比较强悍的小虾米,完全歼灭陷阵营还不如歼灭这剩下的几千正规骑兵,这样在攻城的时候还可以减少不少的主力。徐晃的想法高顺如何不知,但是高顺只有打掉了牙齿合着血吞下去。因为要是再不走的话,他就可能得永远留下了。他可不指望侯成和宋宪能够守住高阳城。
高顺在陷阵营的保护下狼狈的逃回高阳城,上了城楼一看,后面的火光已经基本消失了,很明显他丢下的骑兵已经快要玩完了,高顺尽管已经和我军交过几次手,但还是对我军的攻击力感到震撼。四千多人,不过是他从被围的地方骑马跑回高阳这么点的功夫,就要全军覆没了。虽然高顺心里早有准备,但是他还是很愧疚,一个统帅丢下自己的士兵独自逃命,也许在别的将军那里这是常事,但是在高顺来说还是第一次,高顺眼里充满了泪水,这一切都是徐晃造成的,但是他并不恨徐晃,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徐晃技高一筹,自己没有什么可说的,高顺把这一切都揽到自己的身上,毕竟是他把他们带出去的。侯成和宋宪看都高顺狼狈的样子,没有说什么。要是以前,他们也许还会幸灾乐祸一下,但是他们已经充分的体会到我军的战斗力,白天要不是高顺及时带人帮助他们,可能他们已经被擒或被杀了。但是两人都是粗人,也不会安慰人,只好拍拍高顺的肩膀,无声的安慰了一下。
第二天,徐晃大军攻城还是准时的发动了。还是昨天的战术,霹雳车全力进攻,然后赵云三将带兵冲杀。高顺依然顽强的把他们击退了下去。但是高顺没有发现我军有三架霹雳车聚集在一个地方对准一段城墙狠砸,要是平时高顺可能早就发现了,因为三家巨型霹雳车在一起很容易成为敌军重点打击的目标。但是他还在对昨天发生的事耿耿于怀。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失误,但还是有点心不在焉,直接的后果就是今天在击退赵云三将的时候受了不少的伤,尽管不是很重。连续几天攻城下来,高顺已经调整好了心态,他也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我军霹雳车的异动,但是此时已经晚了,被那三辆霹雳车重点照顾的城墙已经出现了不小的裂痕,这在平时他们在城里的时候是发现不了的。但是今天高顺发现了异动,战斗结束后派人出去查探,才发现那段城墙已经要支持不住了。高顺心里一阵的后悔,因为他的失误,高阳城很可能要守不住了。高顺这件事谁也没有说,怕说出来引起恐慌,而且派出去查看的是他手下陷阵营的心腹,完全靠的住。所以高顺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他已经决定和高阳城共存亡了。
其后的几天,高顺的反击越来越厉害。徐晃已经知道高顺是发现了高阳城墙的异样,但是这又能怎么样,你高顺就是变成万能胶也粘不上那段裂痕。就这样徐晃反而明目张胆的调了十架霹雳车动力全开的攻击那段城墙。此时的高顺虽然没有把城墙要塌的消息告诉士兵,但是他还是把这个消息派人通知了田丰和沮授。希望他们能想办法解决这个危机但是传回来的消息都是让他尽力的防守,毕竟田丰和沮授都不是内裤外穿的超人,沮授还派了三万的援军,这已经是沮授能派出的最大限度的援军了,再多他就应付不过来徐庶了。但是援军的到来也是需要时间的,就是不知道这段城墙还能不能支持到援军到来。又是七天过去了,那段城墙虽然一直都是摇摇欲坠,但是却还顽强的挺立在那里,毕竟城墙很厚,上面都能跑马车,你想想那厚度得有几米。徐晃只能一天一天得砸着城墙,高顺的陷阵营已经所剩无几,十几天的消耗下来,只有七百人的陷阵营还能战斗的士兵十个指头都数得过来。但是他们可以自豪了,因为他们终于在新一代的战神身上留下一道伤口,赵云在掩护士兵撤退的时候被一个陷阵营的士兵扔出的战刀擦破了手臂上的战袍,让赵云流了指甲盖儿那么大的一点血。
但是,运气还是站在我这边,赵云受伤的第二天,那段城墙就被霹雳车投出的第一块大石砸蹋了。徐晃来了个开门红,然后随着十几万大军的欢呼,赵云带着大军冲向了缺口,张燕和张绣依然带兵从城墙上进攻,毕竟缺口只有那么大的地方,所以只有赵云带兵向缺口冲了上去,赵云他们顺着倒塌的城墙一路杀了上去,占住缺口后,等待后面大军的到来,然后留下足够的人手守住缺口,赵云带着人向城门的方向杀了过去,赵云一路所向披靡,带着手下的军士以极快的速度占了城门,并打开了城门。后面的大军也从城门杀了进来,高顺知道大势已去。但是他还是坚持的和我军打起了巷战,每一条街道都布满了敌我双方军士的尸体。高顺三人毕竟不是我军大将的对手,在陷阵营全军覆没之后,勉强占住了三分之一的城区和我军对峙。徐晃的中军大帐已经推进到高阳的城外了。高阳城沦陷只是早晚的事。随着夜幕的降临,喊杀声慢慢的降了下去,徐晃和高顺紧守自己的防地一刻都不敢放松。这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老天仿佛也不想这场战斗再继续下去了,所以徐晃只得无奈的下令就地驻防,保持了现在的局面,而高顺则是长出了一口气。
第七十九章 擒获颜良
    大雨暂时帮高顺保住了三分之一的高阳城,也使得高顺没有被完全的赶出城外。高顺抬头看着外面黑压压的云层,心里祈祷这场大雨能多下几天,好给自己的援军多争取几天的时间。
事与愿违,第二天,天气虽然依然的昏沉,但是雨已经小了不少,还是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只是已经可以战斗了(就像一场大雨后连续几天的中雨,已经不影响什么了。)。徐晃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早日把高顺赶出高阳,才能早日的攻破田丰的犄角之势,早日击败田丰;而击败田丰,袁绍自然无能为也。徐晃要进攻了,高顺当然能反应过来,于是马上布置防务,但是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士兵的士气,高顺的军队都及不上徐晃的部队,一方是城池被攻破后被动的防守,一方是攻破城池后的趁势进攻,结果已经显而易见,就算高顺治军再严也挽回不了失败的结果。再看到自己的部队已经没有希望再夺回或守住高阳城的时候,趁着徐晃的包围圈没有完成,高顺选择了主动的撤退。残余的不到两万军队和高顺撤退出了高阳城。徐晃这一战完全的占领了高阳,俘虏了近三万的俘虏,杀死敌军两万余人。部队打的很辛苦,所以就没有继续的追击高顺,高顺部已经被徐晃打残,就是回到田丰那里也是没有什么作用,说不定还能给田丰的部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徐晃安排好自己的军队和俘虏以后,就全面的休整起来,其他等大雨停了以后再说。此战徐晃虽然击破了高顺的军队,但是自身也伤亡了四万多人,损失不可谓不小,但是和徐晃的十七万大军比起来,就有点微不足道了。这场雨一直维持了六天,六天里徐晃的军队得到了足够的休息,雨停后徐晃留下副将任峻带着三万大军和其余的伤兵留守高阳,看守俘虏。自己带着完好无损的十万大军继续踏上了征途。虽然现在高顺逃回到河间,但是河间城外有我的十万大军不停的攻打,徐晃的目标就改为河间后面的任丘城。虽然颜良的三万大军没有返回沮授那里,而是应田丰的命令到了任丘守护田丰的后路,但是田丰明显的高估了颜良的智力,田丰给颜良的任务是防守,但是颜良倚杖自己的武勇,和以为能够打败他的人基本都在河间和田丰交战的缘故,在徐晃到了任丘的第一天就出城向徐晃挑战了起来。颜良完全小看了徐晃的军队,虽然徐晃连续的攻破田丰设置的防线,但是每次都是人多打人少,所以颜良完全不清楚徐晃军中将领的底细。颜良自从官渡之战后就没有和吕布见过面,对于有人正面击败吕布的消息虽然知道一点,但是袁绍的全力封锁消息下(这种降低士气的消息当然要封锁),根本不知道赵云的名字,只是知道有个人击败了吕布。
徐晃刚到,颜良就出来挑战,简直是太合徐晃的心思了。徐晃他们一直都是攻城,真正的两军斗将除了和吕布交战过后,两年多都没有出现过了。结果憋坏了的几个人都要出战,除了赵云,因为击败了吕布后,已经没有几个人值得他出手了,而且值得他出手的几个人大部分在自己主公的手下,切磋可没有那种刺激的感觉。所以现在的赵云加紧的研究兵书,以期在另一个领域里再次的达到巅峰。赵云不想出战,可事情还非逼得他出战不可,徐晃,张绣,张燕三人都败在颜良的手里,张燕甚至还受了不轻伤势。他们三个人的功夫赵云完全了解,都是不可多得的勇将,如今三人败在一个人的手里,还真的激起赵云一点兴致。赵云出战后,看到对面一员金甲大将,手持大刀正在那耀武扬威,此刻赵云也有点历史上关羽的感觉,这小子在“插标卖首”,对于一个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的人,他就是再有天赋也就是技止于此了,想要再进步可是难如登天,这方面赵云还是很更看重徐晃和张郃两人的,徐晃冷静理智,张郃虽然比徐晃稍差但是他的资质比徐晃高,武艺完全还有继续长进的空间,这也是历史上后来为什么徐晃可以和关羽打成平手,张郃可以和张飞大战的缘故。
颜良看到对面又出来一员将领,看到赵云俊美的容颜,一副小白脸的样子,更是不屑。连姓名都不通报,直接就杀了上来,在他看来,今天出战还没有斩杀敌将,实在有损他河北大将的脸面,看到赵云的样子更是气愤,“奶奶的,一个二个都比老子好看,以为自己是吕布吗?”颜良气愤的想。手中大刀更是加了几分力气,好像要一下就把赵云砍于马下的样子。“还真是没有礼貌啊。”赵云心想。手中的龙胆枪对着颜良的大刀就磕了过去,“当啷”一股大力传来,颜良的大刀几乎脱手,惊得颜良一身的冷汗。心里诧异,在看到赵云嘴角不屑的笑意,心里更是不忿“奶奶的,一个小白脸也敢小看我。”颜良暗恨,手中大刀更是全力出手。只几个回合赵云就摸清了颜良的底细,确实是一员猛将,但是也只是一员猛将罢了。如果是指挥大军战斗的话,就是徐晃军中最不善于指挥军士战斗的张绣都可以轻易的击败他(历史上张绣的大军完全是贾诩在指挥,他倒是更像一个将领)。赵云已经对颜良没有了兴趣。但是他仍然全力的和颜良斗了起来,不要小看任何敌人,哪怕那人只是一个功夫奇差的无名小卒,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是赵云的老师在他出师的时候告诉他的。赵云全力的进攻,颜良应付的吃力起来,不说别的,单是赵云出枪的速度,就连吕布都有点吃不消,更何况是颜良,很快颜良就在赵云如狂风暴雨的攻势下,如暴风雨中的小舟一样,迅速的沉了下去,没有激起一丝的波澜。颜良被赵云一枪扫下马去,半天爬不起来。颜良带出来的士兵要上来抢救颜良,却被赵云杀散,然后被赵云带来的士兵杀死或俘虏了。少数几个逃回任丘的军士都在浑身颤抖。在城上观战的辛氏兄弟更是面如土色。
颜良被绑回徐晃的军营的时候,徐晃等人的脸色都很精彩,以前只是切磋,完全体会不出赵云的全部实力,徐晃和吕布战斗过,比张绣和张燕了解的多一点,赵云的武艺已经不是他们可以望其项背的了,张绣虽然就师传枪法上比赵云要好,但是他没有赵云的境界,张燕就更不用说了。接下来就是处理颜良了,但徐晃看颜良的样子就知道他不会轻易投降,而且在和赵云比较武艺后(现在的徐晃和赵云就像是大剑中觉醒者和深渊之间的差距,没有可比性),对颜良的兴趣大减,直接打下大牢了事。然后安排大军休息,毕竟是刚到,军士的体力没有达到巅峰状态,不适合战斗。
徐晃这边休息了,可城里的辛氏兄弟却休息不了。一种无力的感觉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滋生。先是张辽,再是高顺,现在是颜良。辛氏兄弟不是傻子,相反还很聪明,但是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他们谋略不如张辽,治军不如高顺,武勇不如颜良,如今三人都败在徐晃的手里,颜良被擒,高顺狼狈逃回河间,张辽生死不知(我没有把张辽被我军生擒的消息放出去),兔死狐悲的感觉弥漫在他们的心中。辛氏家族也算冀州的大族,为了家族的考虑,弟弟辛毗已经有了投降的心思,而兄长辛评相比弟弟来说还是对袁绍比较的忠心,但是作为兄长兼族长的辛评,他理解弟弟的想法,最后他们商议决定先不投降,等到实在守不住的时候再投降,也算对袁绍尽了全力了。
三天以后,徐晃的大军修整完毕,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城战斗开始。说实话,我现在和历史上的曹操不一样,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田丰和沮授都死了。袁绍不久也死了,袁绍的几个儿子更是废物,所以曹操才势如破竹的击败了河北的势力,但是他们的战争却延续了七年,其中的原因自然是曹操的整体实力不如袁绍的缘故。我现在的实力比当时的曹操和袁绍都强,但是田丰,沮授没死,袁绍也看清了自己的能力,从一开始就比我弱,所以才完全的把前线事务交给他们二人,自己则在后方全力的支持他们。我军才不得已的采取一场一场的攻城战术。但是在绝对的实力之下,任何的顽抗都没有作用,所以我和袁绍的战斗时间要比曹操和袁绍的战斗时间短。
虽然辛氏兄弟在各方面上比前面被徐晃击败的人都差,但是他们的综合实力比较平均,而且就能力来说,他们比颜良和高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