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三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说蹋顿按照陆逊交代的计谋从幽州过境,蹋顿虽然是草原上的汉子,但是他还算是有点头脑,现在的大汉和以前的不一样了。现在的大汉虽然没有以前的统一,但是现在的大汉却比以前的实力要强大百倍,现在的洛阳王也比以前的皇帝要强硬很多。我军的实力他通过呼衍明已经了解了一些,在十万比十三万的情况下,击溃了十几万的鲜卑大军,自身才损失不到五万人,可以说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以前都是草原上的军队可以完全击败同样数量的汉人军队。所以蹋顿在进到幽州的内部后,很好的约束了手下的乌丸人马,他不敢让他们闹事,要知道这是在我军的内部,要是在外面,也许可以拼着损失点人手逃出去,但是在里面。。。。。。。蹋顿的合作,让沮授放心不少,既然人家如此的合作,沮授也没有虐待他们,来者是客,蹋顿的军队在幽州行进的时候,沮授还是提供了他们一些南方的大米和蔬菜。要知道这些草原人平时都没有机会吃到南方的大米的,现在北方种的都是粟米,大米都是世家大族们专用的,蔬菜也比较少。总之就是乌丸人很老实,直到蹋顿他们从上谷郡出境后,沮授提着的心才放下,沮授看到那些乌丸人吃到大米和蔬菜后的表情,心里怕啊,真像歌词里说的,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他有点怕那些乌丸人一时忍不住大米的诱惑,不去打鲜卑人,反而在幽州来一次抢劫,虽然幽州的军队完全可以消灭他们,但是他们拼命反击下的幽州所受到的损失决不是沮授现在想看到的。沮授暗暗决定就这一次,以后再也不让外族人大批的进入幽州了,这提心吊胆的感觉真是比打仗还要难受。
蹋顿过了上谷郡后,一路上他的手下族人还在谈论大米做出来的米饭是那样的晶莹洁白,那香味儿绝不是粟米可以比的。甚至有的将领还提议不去打鲜卑,回幽州去先抢一票,结果被蹋顿一顿臭骂,骂的狗血淋头。骂完还的解释一下,要不然这些草原汉子搞不好还要记你的仇,草原上的人讲究的就是有仇必报,有恩必还这一套。蹋顿解释后,那些手下才理解蹋顿的苦心,他们不是不知好歹,为了部族的强盛,他们还是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的。不过蹋顿也不忍心让自己的手下失望,反正要偷袭鲜卑的大营,到时候缴获的东西可以和汉人换一些汉人那里的好东西,至于能换多少,还是要看情况了。不能不说蹋顿是一个合格的头领,懂得为族人考虑,有时候一些小恩小慧完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出了上谷郡,离轲比能的大本营就不远了,对于熟悉草原的乌丸人来说,如何的躲避敌人斥候的侦察,他们都是行家。还有一些他们毕竟之路上的小部落,在蹋顿的武力要挟之下,要不就投降一起上路,要不就全族诛杀,一个活口都不留,杀完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万一有出去牧马打猎的人没在家,他们一走,人家回来后发现全族被屠杀,他们的目标就暴露了。虽然这样并不是完全的保险,但是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出了上谷郡后,蹋顿他们就这样走了十多天,蓝天绿草,这样的景色是很美丽,但是对于乌丸人这样的天天在草原上讨生活的人来说,已经是视觉疲劳了。现在的他们迫切的需要发泄,当然轲比能的大本营就是他们的目标。
轲比能的大本营,在现在来看就是一个城市,不对是镇子,和大汉的城市一样只是没有城墙,一圈篱笆墙也就能防御一下草原上的野狼之类的动物。对蹋顿他们来说,只要一提马缰就完全可以跳过去。事实上鲜卑人就是这样,住在墙边的人家他们基本都不走门,直接跳进家里。轲比能不愧是现在最大的鲜卑部族,他的大本营里人潮滚滚,虽然真正的战士没有多少,但是蹋顿也不敢小看他们,那些老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勇士,在草原上能够活到老了的程度,说明他们都是百战余生的精英战士。小孩也是自小就在马上长大,会爬的时候就被父母绑在马上养活,妇女和男人一样,只是力量上有点欠缺罢了,但是架不住人家人多啊,草原上由于常年的征战和现在的大汉一样,女人多,男人少。虽然轲比能大本营有近三十万的族人,都快赶上大汉的一个中型城市了,但是在蹋顿看来他们还是可以击溃的,毕竟蹋顿带来的都是族中的精锐军马,对付这些老幼妇孺还是很轻松的。随着夜幕的将领,草原上不落的太阳也暂时回家休息了。直到月上中天,趁着大营里的人熟睡的时候,蹋顿和他的乌丸勇士发动了冲锋,虽然大营里守夜的军士发现了远处的动静,但是他们没有机会发出警报,因为提前潜入到近处的乌丸勇士已经用弓箭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但是还是有人发现了不寻常,大营里的老人们中的很多人还保持着以前在军队中的习惯,睡觉的时候枕的是马鞍,马蹄踩到地面上的震动的声音通过马鞍准确的传入到这些老人的耳朵里。足有几万的数量让这些老人急忙的敲响了警钟,他们利索的穿上皮甲,拿出虽然不用但还是经常擦拭的弯刀,出了帐篷其骑上战马,此时的他们已经不是垂暮的老人,仍然是草原上纵横不败的勇士,很快的集合起来的老人们冲出了大营,他们必须那么做,大营里的孩子和妇女是他们部族的希望,他们必须为他们争取时间。要壮大自己的部族,一直是支持他们战斗的支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拼搏,如今才有轲比能部族的强大,现在他们依然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先是老人,然后是留守的族人,再然后妇女和孩子也披上了战甲,拿上了钢刀,不能不说就是这样的战斗,才让草原上的人民一直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发展力,战争确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九十六章 蹋顿踹营
随着蹋顿的军队越来越接近轲比能的大营,大营里的火光越来越多。蹋顿已经看到了,身穿皮甲,手拿弯刀的老人们正向他们冲来。对于这些老人,蹋顿没有一丝不敬的意思,这样的老人他的部族里也有的很多,常年的征战,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数不尽的伤口和暗伤。其实说他们是老人有点夸张,他们中最大的也不过五十岁,如果按照的现代的说法,他们还算是中年人,但是草原上的风霜使得他们看起来是那样的憔悴。每一个在战斗中存活下来的老人都是真正的勇士,他们的存在就是部族的支柱(参考火影中的三代)。如今为了自己的部族他们又拿起已经放下的弯刀,穿上已经明显变大的皮甲,对于这些老人,蹋顿和他的乌丸勇士毅然的举起了弯刀,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对他们的尊敬,让他们像一个战士一样战死,而不是老死在床第之间。
双方交战在即,蹋顿已经可以清晰的看见他对面敌人的样貌了。随着蹋顿手中大刀的挥下,他的敌人,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从马上跌落。但是这名老人的战死,激发出了后面的人的血腥,那些老人们手中的弯刀没有上锈,依然很锋利,不少乌丸勇士倒在了他们的弯刀之下,但是却有更多的老人落马,毕竟他们已经老了,不论是力气还是身体都不在年轻,蹋顿的眼中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是越来越浓,但是他手中的大刀依然没有没有放松,一个又一个的敌人倒在了他的刀下,蹋顿在发泄,他的对手都是真正的勇士,他不会让勇士老死或病死于床上,他们真正的归宿是战场,这也将是他蹋顿,乌丸大王的归宿。随着最后一个老人的战死,轲比能的大营被击破,但是里面除了一地的帐篷和弃物外,已经没有一个人在了,那些老人完成了他们最后的任务,保留下了他们部族的种子。不要问为什么那些留守的战士不参加战斗,因为他们还要保护女人和孩子撤退到他们的第二个隐秘驻地,当然他们也不会就这样的撤走,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断后。斩草除根是草原上永远不变的规则,女人和孩子他们行进速度不能和他们这些战士比,以他们的速度早晚会被敌人追上的,所以就需要这些断后的战士。轲比能部族是最大的鲜卑部族,但是他已经带出了二十万的战士,留守的战士能有多少呢?为了他们的种子,这些战士留着泪的看着那些老人和敌人拼死战斗,他们却要掩护族人撤退。这些老人都是族里的财富,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培养了一代代的后人,可以说这些战士都是他们的学生,但是学生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老师在那血战,自己却要撤退,他们的心在滴血。
果然,随着大营里战斗声音的减弱,已经有一部分的敌人追了上来,鲜卑勇士紧了紧手中的弯刀,他们眼睛已经变得血红,呼吸越来越粗重。战马在不停的打着响鼻,仿佛在诉说它们急切与敌人交战的心情。随着留守的鲜卑小帅一声呼啸,手中的弯刀在头上划了个圆圈,带领着他的部下迎上了那些侵略者,直到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偷袭他们的部队是从那里冒出来的,附近的鲜卑部落都已经应大王的征召前去战斗了,附近没有比他们更加强大的实力存在,在轲比能的眼里,就算是他留下的守军也足够在附近纵横不败的了。随着敌人的接近,鲜卑勇士的头领已经看到了对面敌人的样貌,“是该死的乌丸人。”他喊了出来。草原上的民族他们的战斗方式是一样的,穿着是一样的,样貌也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头上辫子的编织方法和身上的挂饰。一个民族一个不一样的挂饰,这是他们分辨人的方法。随着一个手势,他身后的一个族人掉头就往回跑,他必须要把这条消息传回自己的部族,不能让自己的部族就这样莫明其妙的被人偷袭。双方交战以后,鲜卑勇士的头领小帅,没有接下蹋顿的几招就命丧当场,但是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知道了是谁偷袭了自己的部族,以后就有报仇的机会。鲜卑小帅的阵亡,让其余的勇士更加的疯狂,奋起余勇抵挡乌丸战士的进攻,哪怕已经没有了弯刀,战马,哪怕是用牙齿,他们也要和敌人拼上一把,只是为了自己的族人能够逃到安全的地方。但是人数上的差距让他们最终全军覆没。蹋顿看已经不可能追上逃跑的人后,就守军回到鲜卑的大营里,那里还有很多的财富需要他们去收拾。毕竟偷袭轲比能的大营只是顺带而以。一切收拾好后,蹋顿让手下把那些奋斗至死的老人们埋葬,勇士的尸体是不可以留给天上的秃鹫糟蹋的。
第二天,一切都安排妥当,蹋顿让一千人带着他们缴获的财富先回幽州,等待他们凯旋归来以后再取走,蹋顿相信沮授不会贪图他这一点财物。然后带着剩余的近五万乌丸勇士踏上了去云中郡的路,因为那里才是他最终的目标,步度根的大本营,在陆逊来说,轲比能被削弱,步度根就会强大起来,取而代之,这样还是一家独大的局面,鲜卑还是处于联盟的情况,只有打破这个平衡,把剩下的几家鲜卑部族的实力拉平,才能让他们内斗起来,才能够消耗他们的实力,当然这些陆逊都派使者告诉过蹋顿,只有鲜卑内耗,他的乌丸族才能壮大起来,所以这也是蹋顿为什么不遗余力的攻打鲜卑的原因。草原就是这样,只有统一的时候,它才能展现出强大的攻击力,没有统一的时候,他们就会为了自己部族而战。陆逊掐准了蹋顿的软肋,才有蹋顿的全力配合。一切还是老样子,轲比能部族被袭击的消息并没有传到步度根的大营,因为草原太大了,而且在草原人的眼里,既然他们偷袭了轲比能的大营,就没有必要再去偷袭步度根的大营了,因为同时得罪草原上的两大霸主是个不明智的选择,但是蹋顿的乌丸族没有这个顾虑,他的地盘靠近大汉,还和大汉结了盟,在他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任何部族的大军要靠近他的部族,都不可避免的要靠近大汉的边界,这样就好说不好听了,谁知道你是不是要侵略大汉的地界,所以现在的大汉是他的保护伞。当然当他的地盘大起来后,你是可以不接近大汉就攻打乌丸族,但是强大起来的乌丸族又会怕谁呢?所以蹋顿才可以在草原上肆无忌惮的攻击任何人。
蹋顿和步度根大本营之间的战斗没有什么好说的,可以参考上面对付轲比能大本营的过程,因为步度根的部族还不如轲比能的部族呢。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步度根的大营也沦陷了,蹋顿的乌丸族又得到了大批的财物。这回他们没有办法就近运回幽州了,因为这里离幽州很远,但是缴获的大批战马承担起运输的工作,驮着大批的财物往并州的雁门关行去。雁门关外的鲜卑部族已经接到了自己部族的大本营被人偷袭的消息,毫无悬念的在他们头领的带领下,急匆匆的往自己的家里跑去,但是在他们的路上还有蹋顿的大军在等着他们,蹋顿的军队早就设好了埋伏,这里接近雁门关,附近还是有可以藏人的地方的。最后鲜卑人在蹋顿乌丸大军的埋伏下,几乎全军覆没,但是蹋顿的乌丸勇士也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这些鲜卑人已经知道了偷袭了自己大营的仇人就是埋伏他们的人,拼了命的攻击,给蹋顿的部族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而乌丸人本来就比鲜卑人少一点,虽然他们先是用埋伏偷袭给了他们一定的伤害,而且鲜卑人连夜回军战士体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才几乎全歼了鲜卑人的部队。当蹋顿他们到了雁门关外的时候,正好看到徐晃的大军在和匈奴人交战的情况。在鲜卑人走了以后,匈奴人本来也想撤退的,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撤走,雁门关的关门就打开了,徐晃率领着郭淮,任峻和曹性带着并州的镇北军团九万人杀出了雁门关,关上是张燕的五万黑山山地军在守关,虽然徐晃的镇北军团不全是骑兵,但是呼厨泉早就见识过我军骑兵的厉害,当初一万骑兵就把千万的三万匈奴骑兵击溃,自身损失还不足一成,那是几年以前的事情了,并州的骑兵经过公孙续的训练,根本就是又一只让外族闻风丧胆的白马义从,虽然他们不骑白马。五万骑兵,四万步兵,对上匈奴人的骑兵完全占了上风,徐晃英勇无敌,郭淮虽然武艺没有徐晃强大,但是他的指挥在加上徐晃副将任峻的配合,曹性指挥的弓箭手的准确射击,让呼厨泉的匈奴骑兵大乱。徐晃之勇他们早就见识过了,但是其他的将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结果匈奴前锋军为了躲开徐晃却在郭淮和曹性的手下吃了大亏。光是曹性的弓箭手就成片的收割着匈奴骑兵的性命,郭淮和任峻指挥着枪兵组成拒马阵像铁壁一样阻挡着他们前进的线路,使得他们没有办法接近曹性的弓箭手,他们的退让,让徐晃找到了战机,徐晃让过了匈奴骑兵的前锋,五万骑兵直插呼厨泉的中军大队,呼厨泉的中军大队没有阻挡住徐晃的冲击,徐晃很快的就冲倒了呼厨泉的跟前,呼厨泉的亲兵和身边的将领一拥而上,但是徐晃的身后闪出了不下一百人的亲兵,他们接住了呼厨泉手下的攻击,给徐晃和呼厨泉的战斗留下了空间,不要小看这些亲兵,他们都是在青州学府的武院毕业的,那里的教官可是先是王越再是吕布,然后到了军中又有徐晃教导合击之术,都是不可多得得人才,要是放到军中都是督伯,百人将之类的中级将领。而蹋顿到达的时候正好看到徐晃把呼厨泉的脑袋砍掉,追着匈奴人的左贤王刘豹狠杀得情况,同样是在势均力敌得情况下,一方是惨胜,一方是全胜,其结果一看就知道,最后匈奴人在他们的左贤王刘豹的带领下狼狈逃窜,还被蹋顿截杀了一阵,最后带着不到三万人逃跑了。徐晃大军的表现再一次震动了蹋顿,使得乌丸族以后一直是大汉得盟友,不敢反叛,直到被大汉同化的那一天,才在当时的乌丸大王手里找到了蹋顿留给他后人的遗书,上面书写了蹋顿对大汉强大军力的描写,以及以后和大汉军队对抗的外族的惨状,使得他的后人一直对大汉忠心耿耿,乌丸的贵族都以能够得到大汉的封号而自豪,当然这是后话了。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一)
却说徐晃结束了雁门关外的战斗,斩下了匈奴的可汗呼厨泉的头颅。匈奴的左贤王刘豹带着残兵败将逃走。蹋顿也结束了他的草原行程,在徐晃镇北军团的护卫下进入了并州的境内,经过雁门关外看到的不完全的歼灭战,蹋顿的手下再也不敢提什么要抢一票什么的了,徐晃军团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吓傻了一批人,这还是只有不到十万的军队的情况之下,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兵种之间的配合,骑兵的冲击速度,士兵和士兵之间的配合,和草原上的战斗完全的不一样,草原上的战斗讲究的是一拥而上,哪里有什么阵形,什么配合,完全是凭借个人的战斗能力和经验在撕杀,运气好能活下来,运气不好就喂了草原上的清道夫秃鹫了。
在并州的时候和幽州一样,司马朗好吃好喝的招待了蹋顿的乌丸勇士。本来蹋顿想在并州换一些中原的特产,但是他还是忍住了,因为他和司马朗不熟,他最熟悉的还是幽州的阎柔。在蹋顿返回他乌丸驻地的时候。轲比能和步度根的驻地被人偷袭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联军那里,步度根接到族人传来的消息后,心急火燎的就要带兵离开,但是被轲比能拦住了。用轲比能的话说就是,你的驻地已经被人偷袭了,你现在回去还有什么作用,偷袭你驻地的人一看就是汉人指使的,你现在回去除了收尸什么都做不了,再说也不是只有你的驻地被人偷袭,我的也一样没跑了,与其现在回去发愁,不如在这里和汉军决一死战,好给族人报仇。
步度根一想也是这个理儿,现在回去真是什么都做不了,也就耐着性子留了下来。但是驻地被偷袭的事情还是给他俩带来了不少的烦恼。他们烦恼可有人高兴了,四个中型部族的大王如今又坐在一起。这次的事件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机会,因为尽管你是第一第二大的部族,在偷袭之下,就算你能跑出去一部分也肯定会有所损失,那你的实力肯定就会减弱,威望也多少会有所下降,如果自己要想壮大,就看怎么利用这个机会了。按照他们的想法轲比能和步度根肯定是要退兵的,这样一来,自己的驻地被偷袭,组织的进攻幽州的计划被打断,这对轲比能来说就是威望的下降,只要利用好这点,就可以狠狠的打击一下轲比能的气焰,然后他们四个部族在正面的提出联合的提议,就完全可以摆脱轲比能和步度根的打压。但是他们没想到,轲比能和步度根根本就没有退兵的打算,他们的如意算盘根本就打不响。这一点也有点出乎陆逊的意外,但是没有多大的影响,还是那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无论怎么反抗都是无效的。
故事还是要发展下去的,轲比能和步度根受了如此大的损失,族中的老人损失了不说,女人和孩子在转移的途中也损失不少,详细情况可以参考电视军《三国演义》中刘备携民渡江的情况,还有就是他们几代人积攒下来的财富,事发突然,根本就来不及收拾东西。这么多的损失他们两家能够损失得起吗?第二天,轲比能和步度根就召集了几家族长,商量进兵的事宜。最后在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强力要求甚至不惜要展开内战的要挟下,四家部族的首领终于屈服下来,答应在以后的日子里全力出战,再也不扯后腿,毕竟现在还是人家的实力大啊,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是这个道理了。几日后,轲比能他们出兵了,此次一次就出动了二十五万的军队,要和汉军决一死战。
陆逊听到了轲比能出兵的消息,当然也不能示弱,击鼓点将,聚集十五万人马(这么长的时间,受伤的士兵基本上都恢复了),除了留下两万人马守护营地,其他的人马全都出战了,这回没有拉下一个将领,因为大营里有他的岳父大人关羽在,所以陆逊带出了全部的将领。陆逊出兵,乌丸人那里当然要出兵帮衬了,呼衍明带着乌丸人马将近八万人,前来协助陆逊,他可是没有留下一个人马守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守护的,粮草什么的都是汉军在支应,草原人都是豪爽的汉子,也许他们自己会内斗,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他们是最可以信任的盟友,呼衍明就是这样,因为他的大王蹋顿让他全力支持汉军作战,是全力,所以他不遗余力的来帮助陆逊,也许还有他身体里的一半的汉人血统在暗中的支配他吧。
夏天的草原上闷热无比,地上的青草随着仅有的一点微风在一晃一晃的摇动,但是两只大军对峙的大片草原上却感不到一点的闷热,虽然军士们的鼻头上都浮起了汗珠,但是那是冷汗,暴风雨前的宁静,陆逊派出的阵形是鹤翼之阵,两翼骑兵,中间步兵,步兵的前面是弓弩手,这个阵形如果中间的步兵换成重步兵的话就是欧洲的亚历山大阵形,不是我喜欢欧洲的阵形或是说我华夏的战争艺术不如欧洲,其实恰恰相反,是因为欧洲战争中的阵形我只听说过这一个,但是我华夏的阵形多不可数,只是解释起来比较麻烦。随着对峙时间的延长,双方的士兵都受不了这个沉闷的气氛,太压抑了。陆逊都觉得自己的心理很沉重,轲比能更是如此,在步度根和几家部族首领的点头下,轲比能挥动了帅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