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三国-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然的举动都在吕蒙的意料之中,但是张合有信心,颜良,文丑和管亥都是万人敌的勇将,这些小儿科的阻挡根本就不放在他们的眼里。张合一声令下,颜良等将也加入了战斗,本来朱然他们抵挡我军士兵的进攻就已经很吃力了,颜良他们一加入,朱然等人更是兵败如山倒,呼啦啦的就往后撤啊。上次陈应和鲍隆两人仗着人多欺负颜良他们人少,这下颜良和文丑是甩开膀子大杀特杀,颜良文丑身边三米以内没有一个活人,就连他们身后的士兵也不敢进入他们的领域之内。但是效果是明显的,颜良文丑冲击的速度非常的快。陈应和鲍隆最后被挤到城市中间的空地之上,被颜良和文丑包围起来一顿狠杀,最后陈应被颜良一刀斜肩带背砍为两段,鲍隆被文丑在身上扎了十几个窟窿,流血而死。而他们率领的守城士兵除了极少的一部分投降,其余的都被颜良文丑杀尽。而面对管亥的朱然还在拼死抵挡,管亥跟随我的时间最长,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脾气也没有以前的爆裂,而且他和他身后的士兵都是配合着进攻,不像颜良和文丑一样只会狠打狠杀,朱然在管亥的攻击下是岌岌可危,他已经顾不上陈应和鲍隆怎么样了,自己能不能保命都两说了。颜良和文丑杀死了陈应和鲍隆以后,马上分兵。颜良带人清理城里的敌军,文丑则带人往管亥那里奔去。当文丑赶到以后,朱然知道陈应和鲍隆是凶多吉少了,而自己又被包围在这里,夏口是肯定失守了,自己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了,一狠心,横剑自刎而死。管亥看到朱然自尽,就停止了杀戮,想要剩下的士兵投降。没想到剩下的这些江东士兵竟然没有投降的人,反而向管亥他们冲了上来,一个个眼睛通红,好像自己的爹娘被杀了一样。管亥看到这个样子,那还客气个什么?这些不知好歹的人留着也是浪费粮食。最后所有的守城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不到两千人选择了投降。
管亥把情况告诉了张合,张合也是十分的疑惑,这些士兵的举动很反常,战斗打到这个程度投降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张合想的头都大了。此时吕蒙已经带领着军队完全的接管了城防,烧毁的城门也已经换上了新的,战死的士兵全部都火化完毕。当吕蒙到了城守府的时候,张合把江东士兵的事情告诉了吕蒙,吕蒙也是满头的雾水,最后吕蒙说出了他的猜想——他们都是疯子。其实事情很简单,朱然的士兵都是吕范从长沙带来的,都是当初跟随孙策打江东的嫡系部队,对孙策非常的忠心,对孙家也非常的忠心,孙策用他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的士兵,这些士兵继承了孙策的意志和灵魂,投降这种事情对于孙策来说那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想要他们投降简直是痴心妄想。而那些投降的士兵都是朱然的水军,事实往往都很简单,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
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城(一)
张合的大军登陆夏口成功,江东军守城将领朱然,陈应和鲍隆全部阵亡,守城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当我看到张合的捷报的时候,我哈哈大笑,张合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占据了夏口。夏口乃是江夏的门户,可以说夏口在手,江夏我有。
我这里高兴,江夏守将吕范可是一筹莫展,为了守住夏口,江夏大部分的守军都被调到了夏口。现在吕范是要兵无兵,要将无将,张合大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现在去求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无奈之下,吕范把江夏郡治下所有县城的守备兵全部调到江夏,准备据城死守,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张合下夏口休整了一天,留下凌操的水军防守夏口,自己带着剩下的七万大军向夏口开进。一路全无阻碍,七万大军直逼江夏城下,张合并没有急于进攻,反而在江夏城下休整起来。吕范字子衡,在孙策尚寄居袁术手下的时候被孙策招募,可以说是江东开国的元老之臣,对孙家一直忠心耿耿,此次张合兵临江夏,吕范已经抱了必死之心。张合到了江夏以后没有马上攻城又给了吕范一天的时间,吕范聚集江夏郡所有的守军于一城,虽然兵力得到了补充,但是士兵的整体素质却下降不少,很多的地方守备士兵战力不强,能多训练一天也是好的。
次日张合领兵攻城,此时江夏守军已经有了五万之众,张合的兵力并不占优势。但是张合的攻城器械不是吃素的,石块,箭雨不停的向江夏城头落去。因为江夏除了吕范以外再也没有任何将领,吕范也不敢出城去破坏张合的攻城器械。好在江夏城城高池深,物资充足,吕范又指挥有方,颜良等人一直没有机会攻上城头。连续两天张合都在江夏城外损兵折将,管亥更是挨了两箭,可见城上真是矢石如雨。管亥的受伤更是让张合心烦不以,管亥年纪不小了,整个军中除了黄忠,蔡阳和典韦就属管亥年纪大,所谓年老不以筋骨为能,管亥每次受伤都要修养很长一段时间。眼看着管亥受伤以后,军士士气暴跌,进攻越发的显得无力,张合是愁眉不展。夜里张合在帐外看着雄伟的江夏城,叹了一口气。江夏城的守军经过两天血的洗礼,防守士兵之间配合的更加的默契,守城将领指挥有方,全军将士用命,张合也只能望城兴叹。此时大营之中除了张合彻夜难眠外还有一个人也没有休息,他就是有着历史上“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典故的吕蒙吕子明。吕蒙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现在还只是一个只会猛打猛冲的愣头青,但是他遇到了我,在青州学府学习的那段时间已经让吕蒙成长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此时的吕蒙正在仔细看着荆州和扬州的地图,江夏战事的不利他怎么能不知道,要是在江北的话他也许还不会着急,但是现在他们的任务是孤军深入,绞乱敌军的腹地,长时间的拖延并不是什么好事。吕蒙看着地图,目光转移到了荆南等地,慢慢的吕蒙的眼睛开始聚焦,张合大军的任务是占领荆南,把江东和曹操之间的联系彻底掐断,江夏的南面紧邻着长沙郡,长沙乃是破虏将军,乌程侯孙坚起家的地方,荆南第一大城,一条计策出现在了吕蒙的脑中。
第二天,江夏城外的张合大军出奇的没有进攻,这让吕范十分疑惑。转念一想,张合不进攻也不是什么坏事,就吩咐守城的校尉仔细观察敌情,自己则下去休息去了。但是连续三天张合都没有进攻让吕范的精神又高度的紧张了起来。吕范马上命人出城去打探,但是探子回报敌军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全军都在休整。探子的回报没有让吕范放心,反而让他更加的紧张,于是吕范加大了探子的数量和离城查探的距离,周边百里范围之内都是吕范的探子。吕范自己则再也不敢下城,就那样不论白天黑夜都一直在城楼上盯着张合的大营。很快吕范的付出就得到了回报,虽然吕范也没有发现张合大营的异动,但是他派出的探子却给他带来了消息,因为他派去西边靠近长江附近的探子没有回来,这就说明问题了。这些探子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经验十分丰富的战士,如今出去却没有回来说明他们遇到麻烦了,搞不好已经全部罹难。吕范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马上就展开了随身的地图。长江之上本来是江东水军的天下,但是随着夏口朱然率领的水军的全军覆没,造成了江夏以西的长江水域防守上的空白,凌操的水军可以在上面任意驰骋。吕范看着地图是越看越心惊,如果凌操的水军顺着洞庭湖南下进入湘水的话,那位于湘水边上的长沙郡可就危险了。长沙现在可是兵力空虚,为了防守江夏,周瑜几乎将长沙郡的守军抽调一空,目前的长沙郡全部守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两万人而已,而凌操的水军有五万之多,就算只去一半儿也够长沙太守朱治受的了。吕范越想越害怕,长沙郡是荆南第一重镇,随着战斗的发生荆南的守军基本都被抽调的差不多了,荆南四郡长沙的守军最多,其次就是武陵,零陵和桂阳两郡守军加一起能有一万都是多的了。如果敌军占据了江南腹地,那就等于切断了交州和和扬州的联系,到时候诺大一个江东就被敌人分成首尾不相连的两部分,而作为江东主要势力的扬州就彻底的和外界断绝了联系,成为一块死地。“不能让敌人进入荆南。”吕范在心里想着,马上叫来了身边的副将,让他派人去通知长沙太守朱治加紧防备,不要让敌人钻了空子,然后叫来了自己的儿子吕据,吕据是吕范的次子,吕范长子早夭,如今只有次子吕据跟在他的身边。看着身边不满二十岁的儿子,吕范对他说道:“世议(吕据字),如今江东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刘备率领几十万大军压境,正与周都督对峙于三江口,敌将张合率领一部偏师十万进犯江夏,如今夏口已经被张合攻破,你朱然大哥和陈应,鲍隆二位将军看样子是凶多吉少了。现在张合兵临城下,据探子探查的结果,张合部凌操水军大概已经顺着洞庭湖进入湘水,大军直逼荆南四郡。但是现在荆南四郡兵力空虚,恐不能久守,为父准备率领大军回援荆南,但是江夏要地不能没有人防守,你能为为父拖住城下的这部分敌军吗?”吕据想了想,说道:“父亲,你能给我留下多少兵马?”吕范看着儿子的眼睛说道:“两万。”吕据说道:“十日之内儿还可以坚持,但是十日之后。。。。。。”吕据没有说完。吕范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心里一阵伤感,自己的妻子早亡,长子早夭,就留下这唯一的一点血脉,虽然吕范也取了妾室,但是却没有留下其他的子嗣,敌军战力强大,又是乘船南下,长沙离江夏颇远,自己带兵从陆路走,十日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怎么办?怎么办?”一面是自己的骨肉,一面是自己的主公,吕范心里在滴血,如果自己去救援荆南,自己的儿子就凶多吉少,但是不去,自己怎么对得起故去的主公孙策,最后吕范一咬牙,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为父一定在十日之内赶回来。”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下城楼,整顿军备去了。吕据看着自己的父亲,眼睛里面流露出坚定的神情。吕据自小就熟读兵书,怎么能不知道他父亲说的是谎话,但是懂事的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接替了他父亲的位置观察起城下的敌军大营来。
却说张合得知吕范带兵出城奔荆南而去以后是哈哈大笑,吕范的目的他当然知道。但是他根本就没有偷袭荆南的意图,凌操的水军也不可能离开夏口,我军地处江北,江夏地处江南,张合大军的补给都需要凌操的水军护送,之所以张合没有进攻江夏,不过是吕蒙的疑兵之计罢了,先是大军不动,让吕范自己疑心疑鬼,不得不派探子出来打探,然后让凌操派出部分水军进入洞庭湖地区劫杀吕范派出来的探子。给吕范一个凌操水军要进入荆南的暗示,迫使吕范不得不分兵救援,最后再一举占据江夏,然后或分兵进入荆南,或和我两路夹击三江口的周瑜大军。其实吕蒙的计策并没有全部实施成功,本来是想先让吕范疑心,派出探子打探,然后在从大营里面分兵,却故意让吕范的探子发现一点形迹,迫使吕范把探子放出更远的距离,然后把他们引导到江边的位置。不想吕范自己就先把探子放出百里开外,让吕蒙没有分兵成功,不过吕蒙马上将计就计直接劫杀靠近江边的探子,造成我军在江边有阴谋的样子,让吕范自己去发现我军的“意图”,这样就正好达到了吕蒙的目的。
吕范分兵以后,张合第二天就点兵攻城,所谓兵贵神速,万一吕范反应过来不就白设计一回。守城将领吕据虽然没有军职在身,不过他是吕范的儿子,江夏城中唯一的将领,当然不能示弱。张合大军的攻城让年幼的吕据迸发出强烈的战意,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张合大军排开的架势没有吓到吕据,反而指挥若定,他的镇定让和他一起的校尉,都尉等军中中层将领信心大涨,纷纷指挥自己的部下有条不紊的防守起来。张合在城下看着城上指挥的将领心里也是十分的欣赏,“江东英才何其多也。”这是张合的想法。已经做到征南将军的他早就没有什么生擒敌将功劳大的想法了,但是这次他却想要生擒敌将,他想看一看这名守城的将领。等到霹雳车,井阑和床弩等攻城器械布置好以后,张合一声令下,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一时间石块纷飞,箭矢飞舞,在天上划出道道美丽的彩虹。江夏城又一次遭受了战火的巨大考验。乱石腾空,多少男儿血染沙场;弩箭破空,多少妻子独守空房。江夏城头顿时血流成河。张合的大军开始猛攻江夏城。
太阳从东边走到了西边,吕据浑身是血的坐在城楼上。雪白的铠甲变成了鲜红的颜色,身后的披风早已破烂不堪,头上的银盔也已不知去向。虽然吕据很狼狈,但是他心里也充满了兴奋,因为他终于挺过了一天。但是兴奋劲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去,他开始迷惑,第一次上战场的他的表现可以打上95分,但是敌人的强大更是他所始料不及的,在父亲面前十天的约定看样子是完成不了了。吕据拖着疲乏的身子站了起来,开始沿着城墙巡视,也开始慰问伤兵和计算战力的损失程度。当他父亲吕范派给他的副将把战果统计出来以后,吕据惊呆了,两万士兵战死十分之一,还有三千多人带伤,其中八百多人已经失去了战斗了。一场战斗下来损失了七分之一的战力,吕据的心里开始没底。他这回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守上几天,这个战果和兵书上写的不一样。吕据深深的吸了一口江南潮湿的空气。让副将下去准备守城士兵的食物,一天下来这些守城士兵是滴水未沾。“守一日算一日吧。”吕据整理了一下衣甲,就在城楼上面坐了下来。苍茫的夜色,明朗的夜空,满天的星光和温柔的月光照在城墙上这些浴血的士兵身上显得是那样的凄美和悲壮。
次日战事又起,吕据仍然率领着城里的守军在奋力的抵挡,再一次把攻上城头的张合军士兵击退。但是吕据的好运气到头了,紧接着的一次攻城,一名金甲大汉冒着如雨的箭矢冲上了城头。手中环手钢刀带起一阵血雨腥风,无数的江东军战士惨死在他的刀下,大部分都被腰斩,吕据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杀人场面,本来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泛起潮红的脸上一下血色退尽,手中的钢刀差点掉落在地上。但是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握紧了手中的战刀向着那名大汉攻了过去,他必须过去,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看到他冲了过来,那名金甲大汉露出一个狰狞的笑脸,大刀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吕据砍去,而吕据手中的钢刀连递出去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磕飞。紧接着一阵恶风冲吕据的脖子刮来,吕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的大刀离自己的脖子越来越近。
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城(二)
吕据眼看着金甲大汉的大刀向自己的脖子砍来,却无法做出任何的反应,只能无奈的闭目等死。但是令人害怕的大刀仿佛消失了一般,迟迟没有出现,吕据诧异的睁开了双眼,入目的却是他父亲给他安排的副将正带领着他的亲兵在奋力抵挡敌方金甲大汉的攻势。副将和亲兵都是父亲吕范的老部下,昔日吕范被孙策招募的时候还有吕范的百余门客也随吕范一起参军,后来这些门客就成了吕范的副将和亲兵,再后来孙策征讨江东时跟随着吕范,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吕范此次“救援”长沙并没有带他们一起走,反而把他们都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吕据,没想到果然救了吕据一命。但是他们虽然都是百战精兵,但登城的金甲大汉却是我军扞将颜良,区区百余人的精兵还不在他的眼里,依然是砍瓜切菜一样宰杀着敌人,吕据的副将眼看着身边的兄弟是越来越少,心里焦急万分,百忙之中偷空看了一眼少主吕据,却发现吕据还在发呆,惊的他魂飞胆丧,战场之上岂能发呆,这不是找死嘛。他马上吩咐身边的一个亲兵小队长,让他们带上几个兄弟保护吕据和吕范的家眷赶快逃离江夏,征战多年的他可不是吕据这样的战场初哥,江夏城里有多少实力他比吕据清楚,江夏守不守的住他也比吕据清楚。
此时的吕据还沉浸在生死一线之中,非常的迷茫,以致于他被亲兵拖到城楼下都没有感觉。吕据到底还是个孩子,就算他在战场上表现的再好,也改变不了他第一次上战场经验不足的事实。当吕据迷迷糊糊的到了自己的家里以后才清醒过来,他马上挣脱亲兵的搀扶,向城楼冲去,但是却被他身边的亲兵小队长一把揪住,死活也不让他离开。吕据大声斥责道:“放手,难道你们想要我成为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吗?”但是他身边的亲兵小队长说道:“少主,江夏已经守不住了,这你心里应该清楚,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你也要为主公想想,为你的家人想想。主公就你一个骨血,你想让吕家绝后吗?想让那些生生死死的兄弟白白牺牲吗?”吕据喊道:“可我答应了父亲,我要守住江夏城十天,我这么走了,怎么向父亲交代?怎么向城里战死的士兵交代?怎么向我主吴会稽(孙权虽然是江东之主,但是他的官职却是会稽太守)交代?怎么向还在战斗的战士们交代?”说完吕据竟然痛哭失声。亲兵们看到吕据的样子,也直到这确实是有点为难这个孩子了,但是他们不能眼看着自己主公的唯一骨血就这么丢在江夏,他们跟随吕范的时候还没有吕据呢,吕范也一直将他们如家人一样看待,吕据一直都是在他们眼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吕据的关心并不下于吕范这个父亲。最后亲兵小队长说道:“少主,事情已经成这样了,攻上城来的敌军将领你也看到了,江夏城里没人是他的对手,江夏城的失守已经成为事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是赶紧带着家人们撤退吧。不要让队长和其他的兄弟白白的牺牲生命。留下命,才能回来报仇。”吕据一看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不走是不行了,只能先撤退了。
城墙上的战斗随着吕据撤离城墙的时候就已经定局了,大部分从别的地方召集来的守备兵随着主将的撤离士气一落千丈,很多的士兵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投降了。只有吕范的副将兼亲兵队长聚集了两千余原江夏守军在负隅顽抗外,战事基本结束。随着颜良登上城头不久,文丑也登上了城墙,此时颜良正把顽抗的两千余人堵在城墙下的一角,文丑则在肃清城里零星的反抗势力。吕范的副将看了看身边越来越少的士兵,心中感伤。此时颜良也已放缓了攻击的进度,准备招降剩下的江夏守军。招降的话还没有出口,吕范的副将就聚集剩余的士兵道:“诸位江东勇士,江夏城已经破了,我等已无幸免之理。我只想问一句,老主公孙策待我们怎么样?孙会稽待我们怎么样?吕太守待我们又怎么样?我们能不能投降?”众江东军士七嘴八舌的回了一顿话,但是大体的意思都是誓死不降。副将大喊道:“好好好,都是我江东勇士,我等誓死不降。”说完诸军大吼:“誓死不降!誓死不降!”颜良看到自己好不容易想动点恻隐之心,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心里恼怒,怒声道:“冥顽不灵,众军就地歼灭敌军。”说罢带头冲阵。
天上的太阳仿佛也不忍再看着这疯狂的杀戮,随手揪了块云彩挡住了自己的大圆脸。随着颜良的命令下达,死神挥舞起镰刀,地狱响起了招魂曲,血战又将开始。刀光飞舞,剑影重重,生命在这个时候是这样的廉价,江夏残存的江东士兵再也抵挡不住颜良大军的攻击,吕范副将带领的残军此时已经没有几人还能够站立,只有吕范的副将还在浴血撕杀,但是他已经身负十余处创伤,手脚酸软,犹自死战不退。颜良感叹,这名敌将明明已经是强弩之末,却还是不肯倒下,喊道:“众军退下。”待围攻副将的士兵退下以后,吕范的副将拄刀而立,明显已经浑身无力了。颜良倒提着大刀走向战场,边走边说道:“不想江东还有如此英勇之人。英雄好汉必须有英雄好汉的死法,待我送你上路。”说完舞起大刀,骤然间一道乌光闪过,吕范的副将咽喉迸出一丝血花,已经站立不稳的身体轰然倒下。颜良紧了紧手中的大刀,说道:“厚葬。”然后转身而去。此时的颜良心里并不平静,战场上的颜良是狠辣异常的,面对敌人砍头,腰斩都是常事,这次竟然只是用刀尖割裂了敌人的喉咙,给敌人留下个全尸可以说这个人已经赢得了颜良的尊重。
江夏城的战斗随着颜良大刀的落下而结束了战斗,最后两千江夏守军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可见战斗的激烈程度。张合六万大军全部进入江夏城,此时的江夏郡其他各县已经没有一点守军,各县官员早就撤回荆南,张合也没有去收复江夏郡治下的各个县城,他的七万大军兵力看似很多,但是对比整个荆南的广大地域来说是沧海一粟罢了,冒然的分兵并不是什么好事,不如巩固现在的战果,然后再行商议下一步的作战方针。此时江夏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它既连接荆南第一重镇长沙,又可回军东进,大军直逼三江口周瑜的大军,大江之上夏口的凌操水军又占据了顺水的位置,可以和甘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