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寂月皎皎-风月栖情:和月折梨花(出版)-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我的母后,我的妈妈,正在屋子里给一个陌生的男人欺负。我已经知道了。
故国篇:第二章 落芳尽处不是春(三)
宇文昭出来时面上满是笑容,高大的躯体挺立着,说不出的志得意满。
他回头时看到了我们,萧采绎将我掩在怀中,只躲在柱后故意用惊惧害怕的眼神瑟缩看着他。
于是,他那对如鹰隼般的眼睛里,洋洋的笑意更浓了,他紧了一紧黑裘披风,走过来拍拍我的头,居然很温和道:“小公主,你放心,虽然你的父皇不在了,还有我在,我会护着你们母女,还有,太子殿下。”
萧采绎将我搡得死紧,似在尽力遏制他自己以及我的身躯的颤抖。我闭着眼,连泪水都不敢流下。
宇文昭终于走远了。萧采绎的身体传出温热的潮气,鼻息亦是浓重滚烫。他同样惊惧,竟出了一身的汗水。
“幸好,他没打你的主意。”萧采绎喃喃说,犹自不肯放开我。
我嗓子口干涩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勉强吞吐着哽咽的喉音:“绎哥哥,他说,父皇不在了。”
萧采绎抱住我不说话,我努力挣开他的怀抱,踉踉跄跄跑开,冲进母亲的房间。
空气中,有母亲温柔清雅的淡淡素香,依稀还有父亲所用的龙涎香的气息,那种交织的味道,对我来说是如此熟悉而温馨,但在闯入一个陌生男人之后,却泊了一层怪异的气氛,一阵一阵浮泛上来,熏得我越发的手足无力。
茫然地在明黄和素白交错的房间里打量着,再不见父亲慈爱的笑脸,再没有父亲温暖的怀抱,迷迷蒙蒙里,尽是父亲眩目的明黄身影,挣扎在鲜明的艳红里,愈行愈远。
“栖情,栖情!”有人温柔唤我。
我揉揉眼睛,终于看到了母亲。
她只穿了丝质卷菊纹边的素色中衣,正蜷缩在一团厚厚的锦被中,神情有些恍惚。锦被绣的是大红喜雀弄花图案,很是喜庆,连喜雀的乌黑眼珠也给映得有些通红,翅膀半展不展,似欲振翅而去。母亲就那么静静坐在花团锦簇的被中,更显身影纤弱,面容苍白疲乏。
“母后!”我扑到母亲怀里,感觉着她温暖的躯体和熟悉的心跳,终于落下泪来,随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号啕大哭:“母后,我们是不是没有父皇了?。
母亲有些哆嗦,随后胸腹部慢慢抽搐。等我想明白了,母亲细腻的面庞已触上我的,温热的泪水顿时汪作一处,渐渐冰凉,滴落衣襟。
抱头痛哭,为父亲,为母亲,为我们终将逝去的快乐生活。
再见不得喜雀张扬的快乐,我将大红锦被奋力一推,落于床下,如血的一汪。
雪白的床单,尚有残余的狼藉与肮脏。
母亲将我揽在怀中,不让我看到她的狼狈,只是喑哑道:“栖情,我们已经一无所有。但你和君羽,终究得活下去。”
长年处于最严密的保护和最精心的照顾之下,我承认我对于危险的反应总比常人慢上一拍。
父亲没有了,但母亲还在,我居然能在母亲的怀抱中哭着睡去,再没有想过活下去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也许是因为,我始终有着母亲的怀抱,那柔软而孱弱的肩膀,如老鸟的羽翼,那般精心地将我呵护在温暖之中。
故国篇:第二章 落芳尽处不是春(四)
之后的几天,我一直迷迷糊糊,头脑昏昏沉沉地疼着,额上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听我的奶娘夕姑姑和萧采绎交谈,我知道我发烧了,御医说我受了惊吓。
萧采绎果然一直守着我,不断和我说:“不用怕,绎哥哥在这里……栖情,不用怕,绎哥哥在这里……”
絮叨得直叫我心烦,却懒得去打断他。也许更怕一睁眼时,会突然地孤孤单单,一个亲人也瞧不见。
母亲也不时来瞧我,却每次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我问萧采绎:“母亲在忙什么呢?颜叔叔呢?君羽弟弟呢?”
萧采绎温柔道:“朝中事多,他们都在忙呢。”
朝中之事,和我不问政事的母亲有何关系?又和我的君羽弟弟有什么关系?
直到我病好得差不多,到殿前看那一树海棠落得快尽了,忽然听到了有人在向我母亲行礼:“参见太后娘娘!”
我回头时,母亲穿了绛紫的双凤游云金丝绣袍,戴着五凤朝凰冠,扶了惜梦的手,娉娉袅袅,款款而来。
“栖情,你终于大好了。不过清减了好些。”母亲抚我如水的秀发,秋水般的眸子有着欣慰,又有着隐约的担忧。
“母后,你是太后了?”我有些茫然。
母亲良久不语,只是目光缥缈地越过繁花落尽的枝头,无声叹息。
“是的,孩子,母后是太后了,君羽也已经是年轻的帝王。可惜,大燕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我们的命运,也如这大燕王朝……”她慢慢说着,平抑着语音中轻微的颤音:“以后,你见了宇文大人,称他一声叔叔吧。”
她折身往殿中走去,留下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噫:“你的父皇死了,我们都孤独的,无依无靠的。”
她背影依旧美好,却萧索,如那些被吟唱过无数次的清照后期词,美则美矣,却太过悲切。
我还是觉得那些素淡的衣衫更适合母亲,哪怕只用素银簪挽一个反绾髻,都能让母亲看来安谧平和,天姿出尘,宛若画中之人。这些隆重而华丽的衣袍,只是更衬出了她小鸟依人的柔弱和娇婉,却不能让她显示太后的威严和权势。
“绎哥哥,这些天,是不是出了很多事?”我问萧采绎。
他说他会保护我,所以他守在我身边,却不肯告诉我任何可能让我不开心的事。
“是的,我们的大燕王朝,已经天翻地覆。”萧采绎说,黑眸中有隐忍的怒意和担忧。才不过几天,他似乎又长大了不少,面部的棱角更是轮廓分明,有着坚毅倔强的线条。
真的出了太多事了,天地的翻转,权势的交替,官员的任免,让人目不暇接,却又胆战心惊。
父亲果然在从昭阳殿离开的那天便遇害了。他的卫兵虽多,却敌不过变生肘腋,终究死在他最信任的宇文昭手里。听说,白绫加身时,父亲说,宇文昭,我纵负天下人,也不曾负你。而宇文昭答:我宁负君王一人,不能负了天下人。
好个大义凛然的大将军啊,倒成了他大义灭君了。
可惜这大义灭君的大将军,在第二日便强占了君王最爱的女人。
我想母亲终究是聪明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时,她成功的掩饰了所有的情绪,依傍上最强大的势力。
而颜远风可能是这件事的最大反对者,可母亲把他送到了远远的宫外疗伤,不许他进宫来。我生病后再也没有见到他,脑中反复跳跃的,都是他听说宇文昭进入母亲寝宫后那拼死的挣扎和泪水。
宇文昭的本来目标是父亲身下的那张黄澄澄的龙椅,但面对母亲的微笑和泪水,也许更考虑到大燕还有许多名义上效忠朝廷的实权将领,以及母亲背后的萧氏军队,他终究选择了立君羽为帝,自任摄政王。
而父皇则被宣布为暴病驾崩。
飞扬的烽烟,激烈的白刃战,叠成山的尸体,流成湖的血泊,无一不在提醒着京城百姓这一暴病驾崩消息的不合情理。坊间流言四起,但宇文昭的摄政王之位巍然不动。
九岁幼帝,纤弱太后,俱是形同摆设,一切政见,俱由大将军府发出。不,该说是摄政王了。
“为什么百姓对父皇暴毙无动于衷?我的父皇,难道就这么不得人心?”我问出了自兵变以来一直隐在心头的疑问。
萧采绎垂下眼睑,轻轻道:“皇上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也是我的好姑父。对我们来说,这一点,应该够了吧?”
我尖声叫:“怎会够呢?如果他还是个好皇帝,就能伴着我和母后弟弟,在大燕的太平盛世里开开心心活着,一直到老,一直到老得死去。”
故国篇:第二章 落芳尽处不是春(五)
我紧拽着萧采绎的衣袖,问道:“你明白么?明白么?他必须是个好皇帝,才能做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啊!”
“是的,如果他不是皇帝,只怕就能陪你们到老,到死了。”萧采绎的眼睛里有隐约的泪光涌动,执了我的手,轻轻道:“其实做一个平常人,陪了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到老,便可算得是开心一世了。”
总觉得他还有些言外之意,我也懒得去想,只坐在凉凉的石阶上,看那素月分辉,把树木花草笼在烟水里一般,洒着通透的清光,皇宫中的层层殿宇,如同立体的剪影,在月色在凛冽相叠。
我的这个家,相对寻常人家而言,只怕是太大了。
家天下,家天下,想来父亲和我们的心里,都只有家,而没有天下吧?
所以,父亲是个坏皇帝?
我不想再问更多父亲如何治国的问题。我只想保留印象中那个慈蔼的父亲,那个英明的皇帝,温和对我说,栖情,君之于民,譬如舟之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萧采绎与我并肩坐着,望着幽蓝的天穹,轻淡的浮云,如扯开的棉絮,有月影下悄然游移,无声无息。
昭阳殿里歌舞盛。
红烛高照,灯火通明,霞影纱被舞女的衣裙映作温柔的绯红,水袖扬起,宛转于红丝毯,黄金柱,缠绵如春水迢递。葡萄酒,夜光杯,男人的放纵,美人的轻吟,细细碎碎透窗而出。
丧事初毕,皇后的宫殿已沦为摄政王宇文昭的歌舞场。
泪水又湿了面颊。
“绎哥哥,君羽现在还小,你说,等他大了,宇文昭会把皇权交给他吗?”我轻轻地问,带了一种不确定的希冀。
萧采绎的瞳仁在月光里说不出的幽深,他凝视着我,好久才说:“也许,会吧。”
也许会。也许不会。
也许母亲牺牲那么多,只是将自己和儿女沦作别人的玩偶。
“其实,君羽是不是皇帝,母亲是不是太后,我是不是公主,都没什么重要的。”我无力地将头靠在萧采绎肩上,仰望星空,喃喃说:“我只想和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快乐活着。”
曾经温暖的皇宫已经变得渐渐可怕,可我终于没有了当日想出宫的想法了。
宫外的世界,是不是更可怕?
那一夜,我睡着了,靠在萧采绎的肩上。我依稀感觉得到,萧采绎很小心地将我抱在怀里,坐了很久,很久。
可我的梦里睡里,依旧尽是殷殷的鲜红,那样鲜明地泊着,如大片大片的血海,要将我淹没。
父亲,我很害怕,可我已找不到你,再也找不到。
母亲,我很孤单,可我已不敢看你笑如春花后的欲语还休,花容惨淡。
似乎在一夕之间,皇宫已成了宇文家的天下,除了宇文昭,他的儿子宇文宏和宇文颉甚至他的心腹也常会在昭阳殿出现,向他们的父亲请示政务。夕姑姑显然得了母亲吩咐,很小心地将我看护着,即便病好了,也让我少出自己的寝宫,免得老是和一些陌生男子见面。
萧采绎虽是皇后内亲,但要论起男女亲疏,原是不能在内宫中走动的,但母亲显然默许了他在昭阳殿居住。我不知道外界对此会有怎样的议论,也懒得去猜测了。身边的太监都显得太过软弱无力,有萧采绎这么身手高明的哥哥陪在我身边,让我觉得很踏实。
宇文昭老是和母亲在一起,旁人避得了,他却避不了要时时相见了。我按照母亲的吩咐,乖乖叫他叔叔,向他行着长辈之礼。在母亲的微笑示意下,他待我很和蔼,甚至常从宫外带来各种奇异玩物供我赏玩,感觉倒有几分在讨我欢心一样。
他向母亲说:“我记得栖情这孩子以前很爱笑的,怎么病了一场,就沉默了许多?何况也太瘦了,是不是御厨不上心?要不要换个厨子专门给她做些可口小菜?”
母亲扶了扶我髻上的滴翠珠花,有些黯然道:“昭,这孩子没经历过风雨,这些日子出的事太多,把她吓坏了。”
我听到母亲那么亲热地呼唤宇文昭的名,又想到了在我病中被匆匆下葬的父亲,不值和委屈直涌上来,泪水直往下掉。
宇文昭惊讶地望着我的泪水,取了帕子来擦着泪,尽力温和地抚慰我:“栖情,不用怕,以后有宇文叔叔照顾着,你们一样会过得很快乐。你弟弟会是最快活的帝王,你则是最尊贵的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我现在只想移开可恶的爪子!
我“啪”地一声,打开了宇文昭在我脸上拭泪的手,冲出了屋子。
宇文昭的手有些僵,被我留在身后的声音更有些冷:“婉意,这孩子似乎很恨我?”
接着是母亲很温婉的笑语,我却听不清在说些什么了。没错,我是在恨,我怎么不恨?杀我父,夺我母,占我江山,使我合家为虏,我恨入骨髓!
故国篇:第三章 惊尘回飚乱素秋(一)
但当天晚上我便因为我的任性遭到母亲的厉斥。
母亲匆匆来到我房中,赶走侍仆,只留着奶我长大的夕姑姑和萧采绎,指着我鼻子骂我:“栖情,经了这么些日子,我总以为你懂事了,可你居然如此糊涂!宇文昭兵权在握,京城内外,朝廷上下,俱是他的爪牙党羽,你算是什么东西,敢对他如此摔脸子,真的活腻了么?”
我看着自己镶金嵌玉五色辉煌的房间,分明记得那一次,我一时任性说,我要依着自己脾性重新修整自己的房间,父亲立即一口答应。那骄纵溺爱神情,此时历历眼前。凭它缅甸宝玉,东海珊瑚,和氏之璧,隋氏之珠,但要这天下所有的,只我一句话,便堆山倒海般捧到我的面前。所以我仰起头,从喉嗓里尖着声调吐出字来:“我是大燕顺安皇帝的三公主衔凤!我是衔凤公主!”
母亲的面色有一瞬间白了一白,然后冷笑:“丫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顺安皇帝现在何处?连你母亲弟弟都只是寄人篱下的可怜虫,你难道到现在还不明白么?”
这里本就是我的家,什么时候成了我们寄人篱下?我想笑,可咧开嘴,又是泪水直滚下来。
萧采绎一拉我,已将我藏到身后,注视着母亲道:“姑姑,宇文昭虽在京城势大,但放眼全国,未必就他一人独大!晋国公安世远早就不满宇文昭独掌朝政,先帝在世时便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于晋州起兵;浏王皇甫君卓本是先帝长子,见宇文昭弑君在前,挟持幼帝在后,也已在浏州起兵;另有在沧州、明州活动的贾峒、白甫尉这些起于白丁的叛逆,因朝廷内乱,一时顾不到他们,势力也已坐大;再说我们肃州萧家,坐拥兵马数万,也不是吃素的,何况各处边境,包括北方的黑赫,西方的安夏,一向以朝廷为尊,尤其是黑赫的钦利可汗,三年前娶了大公主雅情为妻,更对朝廷关切异常。宇文昭若非有君羽表弟这张王牌,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怕早给追杀得无处容身了,哪里轮得到他今日猖狂?”
萧采绎侃侃而谈,我已心神激荡,忽觉自己素来只是鼠目寸光,坐井观天,终日呆在前呼后拥的完美皇宫,从来只知天下是皇甫家的,却不知皇甫家的天下已有了如此多的纷争,更不知大燕的山河已如此破碎。
母亲静静听萧采绎说完,然后冷笑:“那么绎儿,请你告诉我,那许多手掌实权的将士,谁救我们于水火?谁又肯还我们大燕河山?”
她的神情萧索,目光中却有种钉子般的尖锐和沸水煎煮般的疼痛激动。
而萧采绎一时无语,只呐呐道:“至少,肃州军是咱们自己的。姑姑,萧家永远是支持大燕的。”
母亲凄然而笑:“肃州,千里之外的肃州,能救得我们么?”
萧采绎默然片刻,然后抬头:“京城如此之大的变故,祖父和父亲自然早已知晓,必定已有准备。我也会回去帮助他们,早晚带兵攻入京师,用金戈铁马,把君羽表弟奉为真正的帝王!”
“但愿,但愿……”母亲的泪水终于也落下,一滴滴的温热渗入我脖颈,与我时冷时热的汗水凝作了一处。
我尽力消化着我所听到的天下局势,热血汹涌。
而母亲的下一句话又让我的血液迅速冷下来:“不管未来如何如何,我们现在想好好活着,只能委曲求全。栖情,从现在起,你每次见到宇文昭,都必须对他笑,听到了么?对他笑!连你弟弟都学会了看他的眼色,你不会不懂吧?”
母亲走了,我还是有些不懂,有些愤愤。
不管怎样,宇文昭还是有所顾忌的,为什么我要隐忍到那样,甚至要我以公主之尊,向那昔日葡伏在我们脚下的贱臣奴颜婢膝?
[下次更新时间:7月4日]
亲们如果喜欢此文,请多多收藏推荐。那么多篇看下来,亲们应该也能感觉得出,此文绝不浅薄,皎皎将会尽力写出一篇耐读的好文来,鞠躬,谢过支持~~
故国篇:第三章 惊尘回飚乱素秋(二)
但我很快懂了,就在第二天。
我懒懒地在房中支颐而坐,对着窗外落叶萧萧。秋日散淡的阳光透荫而来,落于窗棂,是明明灭灭的金色光影。屋里弥漫了荷露所泡的二道碧螺春,清香悠悠;十几碟精致点心排在红木雕蝙蝠如意纹的长案上,已经换了第三遍,一直冒着腾腾热气,看来可口怡人。
夕姑姑抱了我的肩膀半哄半劝:“小祖宗,好歹吃一点吧。不然娘娘知道了,不知又要操多少心呢。”
“我不饿。”我伸手到窗外,拈住一片黄叶。漫天的金黄看来也很绚烂,但每一片黄叶都是一副憔悴的苍老容颜,微黑的叶茎如突出的筋脉,卷曲的叶边如垂落的皱纹。
“可你最近瘦了很多了,栖情妹妹。”萧采绎陪我傻看着落叶,倒也不见不耐烦,反而很温柔地劝说着我:“今天外面似乎人不多,吃些东西,咱们出去走走。”
我想一想,也觉在屋里呆得腻了,伸个懒腰道:“好,我吃点东西,去看看二姐姐。你们帮我备些可口的点心,呆会再和二姐姐一起吃去。”
萧采绎有些变色,抬头望了望夕姑姑,又迅捷将头埋了下去。
我忙回头时,恰捕捉到夕姑姑残留的一丝焦虑悲愤。
“二姐姐怎么了?”我小心翼翼地问,抓在手中的梅花茶糕不觉被捏得变了形。
“没怎样,她好端端的呢。”夕姑姑已经巧妙地敛去所有的情绪,换作坦然无忧的神色。
我心头疑惑,忙忙吞了两只点心,顾不得喝茶,便叫小丫环将热点心装了两食盒,拉萧采绎陪着出去。
萧采绎犹豫了一下,已被我迅速捉住手,一路往外飞奔。
杨淑妃带了雪情住在回雪宫,距昭阳殿并不远,从小路穿插过去,景色亦如去年的秋景一般,飘落的树叶,随时被人扫去,又间杂了许多常绿乔木,便也不显萧索,连五色石子铺就的林间小路,看来也整洁怡人。
但萧采绎却拉住我,笑道:“栖情,不然咱们去莲影池瞧瞧?那里靠近菊花台,各色菊花都有,开得正好呢。”
我心里更是犯疑,只是顺着他的话音道:“莲影池有什么好看,那一池的莲,只怕连荷叶子都给拔了去了。我还是去找雪情做伴吧。”
萧采绎见我坚持,额上有几滴细细的汗珠冒出,他吃吃叹道:“嗯,雪情公主应该很好。只是杨淑妃太倔强了一些,也……可怜。”
我不晓得杨淑妃可怜这句话从何而起,心头怦怦,也不敢细问,只是不断回想着杨淑妃淡然从容处变不惊的气度,暗自想着,母亲不如她聪慧过人,尚且能保住我们一家平安,想来淑妃应该更是游刃有余吧?
回雪宫的大门是半掩的,我有些惊诧,推门进去,踩着落叶沿着白石路面向前行去。
一路萧索,连半个宫女太监都不曾瞧见,只有幽竹摇曳,安谧地沙沙响着,常绿的藤萝将大半墙壁爬满,深浓的翠色里有暗紫的果实累累垂垂,暗香浮动,游弋在杂草乱石之间,却成了冰凉而不祥的气息。
回雪宫一向素淡,不若别处花木昌繁,可它的高旷清奇,也是宫中出了名的,何曾如此冷落凄清?
层层汗意攥在手心,我不理萧采绎的呼唤,飞一般奔向厅堂之中。
[下次更新:7月6日]
故国篇:第三章 惊尘回飚乱素秋(三)
依旧空无一人。桌椅间蒙了一层的灰,不时何时吃过的茶杯放于几上,发黑的残茶表面已浮起一层厚厚的膜,更有一只杯子倒在青色宝相花纹地毯上,倾落的茶水将地毯污了一大团的深褚色;四壁杨淑妃自己临摹的仿古山水画,七零八落掉在地上,雪白的宣纸,已经变得灰蒙蒙了。
我心惊胆战地在厅中游走,试探地轻轻唤着:“淑妃娘娘!二姐姐!二姐姐……”
一种尖锐如同受伤小兽发出的嘶叫声忽然传来,长长的尾音,那样凄厉地拖曳在空气中,惊得我差点跳起来,根根汗毛笔直竖起,好久才悟出,那是二姐雪情的声音。
“二姐姐!”我大叫,猛地推开萧采绎拦我的手,冲向内殿。
奔过穿廊时,眼睛余光瞥到偏殿半敞的门,两只白烛幽映下,是一具黑色棺木,搁置于两张长椅之上。
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折转身推门瞧时,透过竹荫那诡谲的光线,无力苍白的烛火前,简陋的木制灵牌上,分明地刻着“先母皇甫门杨氏之灵位”。
不提皇家,不提尊号,只有夫家姓,娘家姓,简单寂寥地几个字,却如重锤击在我的胸口。
“淑妃娘娘?淑妃娘娘怎么了?”我目光游移着,霍地转过身,看向萧采绎。他们一定都知道,只是都不和我说而已。我是睁眼的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