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民党时期的经济,根本就是一堆烂摊子,物资供应不足,财政收支严重失衡,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抗战以后,工商业经济的恢复与重建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和沿海城市,农业经济的灰度与重建收到国内局势的决定性影响。大规模战争对生产环境的破坏,征兵拉夫对劳力的占用,沉重的赋税负担,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极为不利,不在国内营造一个和平环境,任凭你再牛的专家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国民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决不了物价飞涨的问题。非÷凡⌒奉¨獻′1945年抗战胜利物价跟1937年相比上涨了9400倍。
中国境内目前发现的面值最大的货币是国民党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金圆券,单张60个亿,一张钞票六后面九个零,60亿的钞票,他印了多少张呢?360多万张,360多万个60亿,你算算得多少钱,电脑能崩溃了,算这个数,360万个亿,60亿能买什么,据说能买100多粒米。所以物价涨了10多年,老百姓受不了。这物价暴涨,吃一碗面,一碗面条早上起来卖40万,到晚上再卖120万,一天的物价调7回。
剧烈的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老百姓宁可用冥币,也不愿用国民党发行的货币。在国民党统治区,尽管国民党政府禁止金银、外币流通,强迫人民将手中黄金等值钱货兑换成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但是并不能阻止金银、外币的广泛流通。实际上,金银、外币已经取代了金圆券,直接拿来交易。在乡村,由于银元、铜币都是不足额的货币,老百姓干脆实行原始的物物交换,粮食、布匹在许多地方成为市场交换的等价物,完全回到了远古时代。
国民党货币不值钱,招致外国货币蜂拥而来。除了美钞、港币广为流通外,英镑、法郎、新加坡币、越币、葡币、印度卢比、缅币等各式各样的外币,听过名字的,没听过名字的,几乎周边国家和华侨较多国家的货币在中国市场都能见到,当时的人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由于经济恢复与重建的困难,国民党曾经对美国寄予很大的期望。宋子文以知美和亲美着称,战时曾经在美国从事争取支援的工作,战后自然也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援。可是国民党战后混乱的局面让美国人不敢再往这个无底洞里投钱了。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在1948年陷于崩溃。财政、金融、工商、农业样样都问题百出。多米诺骨牌效应,政治影响军事,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国民党的统治从内部看,就已经是命悬一线了。经济危机不可缓解,引起社会危机的不可缓解,最终导致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总崩溃。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离开中国之际,无不惋惜地对国民党的将领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是廉洁,以及廉洁换得的民心。”
3攻守易置,山河易主
东北线额相
全面内战爆发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实力悬殊,我军前期作战,作风稳重。毛泽东曾经对于战争全局有过这样的定位:对外战争必须打持久战,拖垮敌人;对内战争当速战速决,解决敌人。国民党军队战争目标与手段极不协调,导致出现大量战略失误,屡战屡败。
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心理变化是复杂的,他们由战初对战争前途的自信,对中共的傲慢与轻视,转而为中共战斗力和战绩所震撼,战场形势的不容乐观使得战斗士气极为低下。并且国民党内矛盾重重,党派纷争不断,国际援助无法取得突破,危机不断。我军坚持不重失地,重视消灭有生力量的战略战术,逐步扭转了战争初期的不利态势。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后,我方适时主动地在中原战场发动了战略进攻,从而由守势转为攻势,实现了战争进程的重大转折。
在国共双方的军事较量中,东北具有代表性。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战后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大规模调兵首先进驻东北。蒋介石则将兵力部署的重心放在江浙等富庶地区,准备从苏联红军手中直接接管东北。当然,东北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工业建设又比内地发达的一个区域,许多国民党将领也想在苏联部队击退日寇侵略者之后,分到一杯羹。
东北地域辽阔,国民党在东北有7个军20万人,加上特种部队和地方不对,总共不多40万人。经过战争的消耗,国民党在东北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多数城镇只能以团、营为单位守备。而且国民党在关内作战不力,兵力受到牵制,一时也无法向东北大举增兵,只能依赖东北现代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较为发达的优势,将部队集结在交通要点,随时机动增援,弥补兵力不足的窘境。
四平位于南满平原的中心,联结三条铁路线,是东西南北满间的交通枢纽,为国民党军从沈阳北上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的要地。在国共和谈时期,我领导人希望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东北,少打仗就少打嘛。后来共产党认识到,和谈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力求死守四平。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坚持打阵地防御战,这种情况在遵义会议后的共产党的历史上几乎没有。
我军在东北战场并不占优势,在国民党对我南满根据地最后一次进攻击退后,林彪审时度势,认为在东北发动反攻的机会已经到来。林彪立即部署,主动出击,实行连续攻势作战和规模日益扩大的歼灭战,希望通过一个大逆转,改变东北战局。当时正值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南北联系将被阻断,长春、吉林态势孤立,东北防御体系将不复完整。国民党吸取以往经验,行动较为谨慎,东北民主联军未能捕捉到战机,此时四平久攻不下,攻势已经明显疲惫,难以为继,在国民党南北逼迫之下,态势显得更加不利。中共对于城市攻坚战没有太多的经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林彪果断决定停止攻击。
此后,林彪更多地坚守其得心应手的运动战术,我军更多地发动攻势,东北战局果然发生了重要变化。四平战役结束后不久,东北成为中共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位居全面优势的战区,国民党军在东北只控制十分之一不到的地域,兵力大部退至铁路沿线极少数城市,完全处于守势。国民党内部甚至有人主张放弃东北,在关内集中兵力。蒋介石认为,放弃东北则失去了华北的屏障,必将影响到全盘战局,不断往东北派遣兵力,还对原有部队进行全面改组,新编部队战斗力不高,老不对被拆开,严重影响作战,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已经显示出颓败之势。
三军进中原
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随后,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南渡黄河,进入豫陕鄂边区,不久,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
刘邓部队渡河南进的行动,吸引了国民党从鲁中前线调出4个整编师增援,此外,国民党从其他各地调动部队,集中8个整编师,准备围歼刘邓部队,或者将他们赶回黄河以北。刘邓部队因为连连作战,已经感到疲惫,大别山区路途崎岖,中原地区河流不少,还有很多是黄河泛滥区,战争很受环境影响。当时正是酷暑时节,还经常多雨。下雨的时候,道路泥泞,不利于快速行动;天晴时,烈日当头酷暑难当,沿途缺乏补给,刘邓部队行进得十分艰苦。
正好让国民党对刘邓大军捉摸不定,他们以为该部队是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被逼无奈,只得南窜,就跟在刘邓屁股后面,在前方也不重兵布防。直到刘邓大军走出泛黄区度过沙河,国民党部队才发现刘邓大军的战略意图。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刘邓部队都是轻装前行,对于紧随其后不过几十公里的敌军,如果不能在速度上取胜,抢先渡河则会陷入险境,形势十分危急。刘邓指挥部队在国民党权限布防之前,将重型装备全部炸毁,轻装前行,渡过淮河,到达了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完成了突破任务。
华东野战军为了配合刘邓部队的行动,也为了调动集中在山东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寻找战机。wwW 。t Xt x Z.cOm本着只打小仗不大大仗的精神,摧毁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华东野战军外线部队因为连连苦战,兵力损失甚大,继续休息。毛泽东深感焦虑,多次致电陈毅、粟裕,要求他们尽快赶往鲁西南,指挥华东野战军外线部队兼程急进,不惜疲劳,不要休息,不要补充,立即渡河以缓解刘邓部队所受压力。
wwW 。t Xt x Z.cOm
陈谢部队按照中央指示,以在豫西、陕南、鄂北建立根据地为目的,积极活动,与在大别山区的刘邓部队相呼应。
中共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最后阻止了国民党在陕北和山东的攻势。此后,刘邓、陈粟、陈谢部队大举出击,迫使国民党不得不从山东调军大别山,从陕北调兵至关中,继续维持对这两处的攻势,国民党此时,已经是疲于应付了。毛泽东提出,以后把外线最站变为进攻,此后,中共在军事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打破国民党军的进攻,而是如何大兵团作战消灭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并攻克其坚固设防的大城市。
4三战定胜局
关门取辽沈
1948年以后,国民党军事形势每况愈下,党内上下对战争局势都十分悲观。经过多年的战争磨砺,中共对与国民党的军事决战有充分的自信。
国共两军决战的第一战役仍是从东北开始。辽沈战役前,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辖四个兵团,共计14个军44个师55万人。东北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长春、锦州、沈阳三大孤立地域,没有战略后方,与关内联系切断,难以得到后勤补给,部队士兵士气低落,东北形势严峻。
1948年2月,蒋介石一度决定将东北主力撤到锦州,可以依托华北解决补给。蒋介石甚至有点想法,如果情况不利,可以全线撤退。卫立煌认为敌前撤退是兵家大忌,同时对与是否能够长途撤退没有十分把握,不敢担当撤退导致失败的风险,因而主张坚守。卫立煌的主张得到了大多数东北国民党将领的支持,蒋介石一时进退两难,难下决断。
后来,蒋介石急于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只留第53军和第6军的207师把守沈阳。其余各军及战车、炮兵、装甲车、骑兵等特种兵团统编为机动兵团,归廖耀湘统率,随时准备撤退。
当时,中共在东北占据大部分的土地、人口和铁路,部队的数量接近百万,大兵团和正规化作战已经能够得以实施。最为重要的是,中共在东北长期布局,已经建起了自己的后方补给基地,这是中共当时对国民党具有绝对实力的一个战区。从战略上考虑,林彪认为长春是一座孤城,渴望在半个月内拿下。
面对东北野战军紧锣密鼓地布置长春战事,国民党驻长春守军希望能够放弃长春,撤向沈阳,没有得到蒋介石和卫立煌的同意。长春被团团围住,其间,国民党守军多次出击抢粮都被打回。国民党的长春守军饿得浑身浮肿。在围困长春的同时,东北野战军迅速部署下一步作战战略,留守2个纵队、6个师继续围困长春,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全力南下,出击北宁线,全力攻下锦州,如此,辽沈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克河北的昌黎、北戴河和辽宁省的绥中、兴城,切断了辽西走廊,完成了对锦州、义县的包围。
蒋介石本在集中精力对付华东野战军9月16日发起地济南战役,两面受敌,应接不暇。当时的情况是,蒋介石要是想救济南,就顾不上东北。除非卫立煌经沈锦路出辽西,才能解锦州之围。卫立煌在东北问题上同蒋一直意见不合,他认为锦州之围应由关内出兵直接解决,解围后与锦州部队会合出大凌河向大虎山攻击前进然后沈阳主力发兵与东进部队会合,所以就未听从蒋的命令。
据说,卫立煌有亲共嫌疑,虽然担任剿共要职,却迟迟不见行动。卫立煌在东北期间,蒋在其周围安插了大量探子,卫立煌难以全权调动部队,只得时时抗命,拖延时间,贻误战机。
锦州范汉杰被围困得难以喘息,多次电蒋求援,蒋介石借召见卫立煌开会之机,迫令他由沈阳出兵支援锦州,卫立煌相当牛,依然拒绝听命。最后,蒋介石不得不空运49军到锦州增援,当然仍然不放弃让卫立煌派兵解围,让参谋总长顾祝同亲自到沈阳督战,执行蒋介石的命令。顾祝同在沈阳期间,曾一再召集东北将领看会,要卫出兵沿沈锦路前进解锦州之围,卫立煌再次反对,对于老蒋的指示卫立煌一次一次驳回,并与顾祝同未得到蒋介石同意也决不敢同意撤至营口,两人僵持不下,顾祝同要见卫立煌出兵辽西仍无希望,只好回南京向蒋介石复命,对于东北的局面,蒋介石万分无奈。
10月2号,出气愤怒的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从华北到山东海运葫芦岛7个师,加上葫芦岛第54军4个师,共计4个军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华北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以沈阳地区的5个军、11个师和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廖耀西湘指挥,准备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蒋介石在晚上召集的军事首脑会议上,做了最后一次晚餐似的讲话:“我这次来沈阳是救你们出去,你们过去要找共匪主力找不到,现在东北共匪主力已经集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机会。我相信你们能够发挥过去作战的精神,和关内国民党部队一起作战,一定可以成功的。关于空军的协助、后勤的补给,周总司令、郭总司令已经同你们准备好了。万一你们这次不能打出去,那么,来生再见。”
蒋介石从沈阳临行前,还单独借鉴了廖耀湘。蒋对廖说:“这次沈阳军队出辽西,解锦州之围,完全交你负责,如有贻误,也唯你一个人是问。”廖耀湘就提出自己的疑问,蒋介石称,在撤退东北主力之前,一定要给东北共军一个大打击,一定要来一次决战,否则华北就有问题。
就在蒋介石飞抵沈阳的同一天,即10月2日清晨,东北野战军总部的列车到达郑家屯以西。这时,林彪得到报告,在葫芦岛,敌军新来了4个师。林彪担心锦州未攻下便受到沈阳、锦西、葫芦岛三方援敌夹击,到时部队油料耗尽,大量汽车、坦克、重炮撤不走,将陷入危局。于是,他命令列车暂停前进。罗、刘经过商讨,据顶按照原部署攻打锦州。
葫芦岛、塔山相继被林彪部队拿下,10月14日,刘亚楼下达了总攻令。东野炮纵向锦州城内预定目标猛烈轰击。次日,攻克锦州城,全歼国民党守军十万余人,生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上将和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中将。侯镜如闻锦州失守,也暂时退回了锦西、葫芦岛。
蒋介石眼睁睁看着锦州失守,急忙飞抵沈阳,然后给长春守将郑洞国发布命令,要其率部立即突围南撤,否则将受到“严厉之军纪制裁”。长春守军发动起义,主动投诚共产党,不费一兵一卒,长春解放。
随后,东野各部队迅速向沈阳前进,迅速包围。次日,对沈阳发起攻击。国民党军几乎全部投诚,除遇第6军207师顽固抵抗,但很快被解放军消灭。辽沈战役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一个冀辽热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师。此外,还有1个骑兵司令部,5个炮兵团、战车团等特种兵部队。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东北的解放,是全境的解放,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他所解放人口之众,地域之广,影响之大,为未来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国民党部队从东北全线撤出,卫立煌遭到了蒋介石的查办。
淮海一拖三
淮海战役,是对国民党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范围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这些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四省的徐淮地区,向来就是兵家常争之地,也是国民党军事部署的中心。
根据中央指示,淮海战役共分三个阶段,毛泽东在深思熟虑之后给粟裕去电:“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剿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黄伯韬部队地处徐东,自己在那单练,他东边儿是滔滔大海,一看就是手歼目标。
华东野战军10多个纵队浩浩荡荡多路南下,干扰黄伯韬的联络信号,说白了就是让你来不了外援,咱关门打狗。︱非*凡*論*壇︱在徐州以北,那些潜伏在国民党中的地下党也发动了起义,一下就打开了国民党运河航线。而此时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也迅速南下,占据了有力地形。驻扎在徐州的国民党一发现共产党主力南下的迹象,立马就开始转移了。可人家南京国防部不干啊,非让黄伯韬等着从海州西撤的44军。黄伯韬急得脑瓜子直冒汗,人家共产党各路大军早就把我包围了。
华东野战军已经渡过不老河,攻占了徐州以东的大许家等地,完全切断了黄伯韬兵团的退路。蒋介石看到这情况,急令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去解围,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蒋介石让黄伯韬与解放军死拼到底,为了防止黄伯韬头像,天天往阵地上空投登有黄伯韬戎装照以及蒋介石嘉奖令的报纸。黄伯韬被说成蒋介石口中的常胜将军,打仗凶狠,指挥一流。黄伯韬凭借抢修的战壕与战壕挖到对方前沿阵地上。接着利用暮色做掩护,接近敌人,逐点夺取,逐个歼灭。
1948年11月16日夜里,我军对黄伯韬部发起总攻。黄伯韬效忠到底,就是到最后一刻,还在用无线电向蒋介石表明苦战到底的决心。蒋介石算是彻底收买了黄伯韬。
激战持续到19号,身着将军官服的黄伯韬,心急如焚,犹如困兽。直到最后,黄伯韬都不曾突围出去,12万大军丧失殆尽。绝望之中那个,黄伯韬拔枪自杀。自杀前,黄伯韬拿出名片一张,在背后写上“黄伯韬尽忠报国”,交给国民党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请其转交蒋介石,也算是黄伯韬的临终遗言了。
在黄伯韬的追悼会上,就是哭得大鼻涕都流出来了,原来黄伯韬并不是黄埔的学生,老蒋是真希望黄埔的学生能有几个像黄伯韬一样战死沙场,成全黄埔军校的面子啊。
解决了黄伯韬,中共第二阶段的目标锁定在黄维军团。黄维是国民党陈诚系的重要将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中,唯一为陈诚掌握的,就是十八军。黄维从1938年开始,就担任十八军军长了。
黄维少年得志,也不知道哪点被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看上,差点成为陈家的乘龙快婿。30来岁的小黄,就做上了军长,可谓是平步青云。不过论打仗,黄维可真是一般,黄维本来就是一介书生,木鱼脑壳,打仗一根筋,喜欢死磕,死用人海战,人称“血肉磨坊”,属于死拼到底型。
为了挽回被动局面,国民党军部命令黄维兵团增援徐州。黄维兵团12万人马,各个兵强马壮,美式装备,人称“汽车兵团”。本来春风得意的黄维,也活该栽跟头,他的队伍里竟然有人反水,自己人对他反戈一击,这也成了剿灭黄维兵团的关键所在。这反水的同志是第110师师长廖运周。黄维和廖运周在1938年就认识,那时候正是武汉战役,廖运周还在第656团当团长,全国上下打日本人都红了小眼睛,小廖直接找到十八军军长黄维借炮。说了黄维木鱼脑子,书生气,眼睛高,看重派系。自己是黄埔出身,一看,这小廖虽然素不相识,却也是黄埔学弟,也就愿意接见。他见到廖运周,果然是端着架子对人死死盘问,左问右问,最后也大呼一声:“缘分啊!”原来小廖的哥哥廖运泽是黄埔一期,和黄维是同学。再者,廖运周的确是一员猛将,来见黄维之前刚袭击了日军辎重队,缴获甚多,给黄维带来不少礼物。两人聊到最后,廖运周开口借炮。当时国民党全军也很穷,像黄维这样有炮兵建制的不多,廖运周也是穷疯了才找六亲不认的黄维拉关系。黄维拿出“呆子”劲,盘问了一番廖运周的炮兵技术,结果十分满意。自己人,加上“考试合格”,于是黄维仗义解囊。小廖用这八门炮伏击日军,利用有利地形,用一个团把小日本完整的一个27师团打得哭爹叫娘。这一战在日本的杂志上有过介绍,根据日军记录,丸山师团因为首车、尾车都被击毁,部队无法动弹,在“支那军炮兵集团”打击下损失惨重。
廖运周因此一战扬名,黄维也因为识人而名噪一时。以后,廖运周就脱离汤恩伯部队,投入黄维门下,成为黄维的心腹。
但是黄维做梦也没想到,廖运周是个老共产党,从20年代就入党了。他的直接上级是中共炮兵的创始人朱瑞将军。不仅如此,廖运周手下,暗藏大量共产党员,所以,当黄维决定突围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