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层海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要在这里告辞啦。”
坂根略微直了直腰,就算是打了招呼。于是,有末又走到中久保京介面前。
“我要在这里告辞啦。”
中久保京介知道他要到自己这儿来,就站了起来。果不出所料,有末照例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隔着眼镜,他那锐利的目光又闪了一下——这一点中久保也预料到了。
有末晋造矮矮的身躯,在排成一行沿着过道走去的人群当中时隐时现,走向出口。
有末晋造面对车窗,立在站台上。看来他打算站在那里目送部长,直到列车开动。
中久保京介同时看见那位老人也在站台上。有末独自一人伫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从他的背后走过。前来迎接的人越来越多,簇拥着老人。老人的脸颊上浮起那种高贵的微笑,他徐缓地在站台上走着。老人刚好走到坂根重武的车厢座位对面时,回过头来,向坂根投过意味深长的眼色和微笑。但是不凑巧,坂根靠着椅背,正准备重新入睡。尽管如此,老人仍然面带微笑,象被众人推着似的,缓步向前走去。
这个老人的行动与保持立正姿势的有末晋造形成奇妙的对照。宽脑下戴着眼镜的有末晋造那副瘦削的身体,与被人簇拥着的老人相形之下,显得怪孤寂的。
火车开动了。有末先向上司川上久一郎鞠个躬,接着又向躺在座位上的坂根重武鞠躬,最后向中久保京介俯首致意。他好象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公务员的谨小慎微的习性。
列车把有末晋造的身影留在站台上,加快速度向前驶去。那时,中久保京介全然没有想到不久就会再次同有末会晤。使中久保感兴趣的另一个人是那位老人。从先前的情况来看,老人大概和坂根重武是相识的。他很想了解老人的身份,但是由于坂根对老人的态度冷淡,他怕惹坂根不高兴,始终没有找到打听的机会。
大约一个月以后。
中久保京介突然受到有末晋造的拜访。
京介一看到名片,脑海里立刻就清晰地浮现出在开往博多的列车中被介绍的有末晋造的容貌。有末是宽脑门儿,头发稀少,身材瘦削,皮肤白皙;隔着眼镜朝这边望的时候,目光锐利,凝然不动。在有末晋造的整个举止中,这是唯一的特征。
中久保京介让人把他引进会客室,十分钟之后就去见他。有末晋造站起来,又象在列车里那样行了个有特征的礼——一边哈腰,一边只把眼睛注视对方的脸。
川上特别调查部长说过,有事就派此人来接洽,指的就是他。果然,有末晋造恭恭敬敬地说明了来意。
“坂根副会长不在经总协那边吗?”
他曾去经总协访问过坂根重武,知道坂根不在,才到广播公司来找中久保。这也是按照当时介绍的程序来办的。
“如果您认为可以,那就请跟我谈吧。”
听中久保京介这么一说,有末露出了有点儿困惑的眼神。中久保这时才留意到,他两眼眍娄,因此看人的时候仿佛眼底里闪出光来。
“是这样的:部长交给我一件东西,叫我直接交给副会长。那末就拜托中久保先生转交吧。”
有末尽管这样说,看来这不象是他个人的意见。川上特调部长大概听坂根重武亲自吩咐过,如果坂根不在,就找中久保接头。
“好的,那我就代他收下吧。坂根先生大概一时还回不了东京。”
“是啊,工作够忙的呢。”
有末晋造好象很钦佩似的略微低了低头。他身旁放着准备好的包袱。看他解开包袱皮,里面有个两层报纸的包,再打开来就是大型的茶色封套了。封套相当厚实,往桌上一放,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有末晋造爱惜地用手指抚摸着那个封套。
“拜托您请照原样交给坂根先生。别交给旁人。无论如何请直接交给坂根先生本人。”
好象为了证明不能交给别人,他自己把封套翻了个儿,只见象外国商业公司那样用蜡封上了口。
中久保京介也估计到总理厅特别调查部是在做着某种特殊的机密工作。这份文件大概是该部所拟就的,连封套外面都散发出机密的气味。有末晋造本人的态度果然显得兢兢业业,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连说话都使人觉得是压低嗓门,嘁嘁喳喳的。
“实在冒昧,但是请您给开一张收据吧。”他要求说。
从措词来看,这与其说是请求,不如说更近乎要求。
“好吧。按什么格式开好呢?”
由于想到对方是官署,中久保才这样问的。
“写在您的名片上,盖上图章就很好啦。”
“好的。”
中久保照办了。
有末晋造小心翼翼地把那张名片夹在自己的名片夹里,然后把名片夹放进内兜的尽里边。不用说,他还扣上了纽扣,竟慎重到恨不得从上衣外面用手按住。事情办完后,中久保邀有末道:
“在这里喝杯茶好不好?”
“谢谢”。有末虽然没有站起来,却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不过,给您添麻烦啦。”
“您跟我用不着客气。就在这座楼里,请吧。”
日轮广播公司的办公处占用这座大厦的三、四两层,楼下设有餐厅。
有末晋造始终留神地四下里打量着。中久保起先只当他觉得这个地方新奇呢,后来才知道并非如此。
喝咖啡的时候,有末晋造也非常谨慎。
由于想不起什么可谈的话题,中久保就问他:“工作忙吧?”——这是对一般来访者的应酬话。有末晋造低着头,回答说“还好,是啊”什么的,态度使人感到暧昧不明。说起“暧昧不明”,他的整个态度就给人以不干脆的印象。
“我在报纸上也看到了关于特别调查部的消息,够繁忙的吧。”
“哦,啊……”
“您负责什么工作呢?”
“嗯,这个嘛……”有末晋造两手捧着茶杯,眼睛向下看着。“哦,做种种工作……”
就在这当儿,有末晋造还暗自注视着周围。看到他这种样子,中久保意识到他绝不是出于好奇心才四下里打量着这个餐厅。也就是说,他是不断地在戒备着,注意是否有人看见他在那里。
有末晋造终于悄悄地说:
“中久保先生,今后如果有事情再同您见面,别到这样的地方来了。能不能换个地方?”
中久保京介立即听懂了这番话的意思。有末希望在更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见面。
中久保说:
“我倒是可以按照您所希望的去做,可是如果您有事找坂根先生,他可不那么做。”
“那时候就没办法了。”
有末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会见坂根先生嘛,大都是由我们的部长出面吧。不过,我希望尽可能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和您见面。”
“将来还会有需要见面的事吗?”
“我想会有的。”有末象是很有把握似地说。
喝完咖啡,有末晋造惶惑不安地站起来,最后担心似的问道:
“坂根先生什么时候回东京呢?”
“这个嘛,那位先生的事情我也不很清楚,也许在两三天之内吧。”
“那末,在这期间,您打算把这份文件存放在什么地方呢?”
“存放的地方吗?”
“这份文件的内容非常重要,所以连这样的事情我都要多嘴。如果被旁人看到,那就非常糟糕。尤其是,最近我们的工作受到某方面极大的注意,因此还有被盗窃的危险。请您务必谅解这一点,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明白啦。那末就放在公司上锁的保险柜里吧。”
可是有末晋造仍然显得不放心的样子。
“您说保险柜,那不是跟其他重要文件和帐簿放在一起吗?而且,旁人,例如经理科科员什么的,不是可以拿钥匙随便开吗?”
“那可免不了。因为保险柜是归经理科管的。”
把这份文件放在旁人可以接触到的地方,似乎使有末颇不放心。
四五天后,中久保京介见到了坂根重武,并把那个封套稳妥地交给他了。在这期间,文件一直放在保险柜里,可是并没有人动过。
坂根重武听到中久保讲完事情的经过之后,只说了声“哦,是嘛”,就随手提拎起那个封套来。
大约过了四五天,坂根重武来到日轮广播公司在接见各负责人员之前,先把中久保京介叫了去。坂根亲自拿着一包袱东西。
“你来,”坂根重武把京介叫到身旁说,“请你在后天以前把这个东西抄写出来。”
他把包袱交给了中久保。
“是不能随便泄露的文件,请你在自己家里抄吧。”
“好。”
“连你夫人最好也别让看见。”坂根重武半开玩笑地说。
“遵命。要不然,我索性住到哪家旅馆去抄好不好?”
“不,旅馆反而不好。还是在自己家里妥当。抄好后,把它收在不会让人偷了去的地方。”
“好。”
“抄完后,直接给我打个电话吧。打到往常的地方,就可以取得联系。”
“是。”
中久保京介把包在包袱里的文件暂时放在办公室的桌上,可谁也没注意到这件东西。保密的文件这样放反而似乎更妥当。
从那天晚上起,中久保京介就在自己家里誊写起文件来了。
封口的蜡已经拆破了。这些文件是川上特别调查部长提供给坂根重武的。中久保京介理会到六周前坂根重武在火车里同川上部长交谈的结果,业已象这样书面化了。
中久保京介把那盖有“机密”、“极密”等朱红印章的文件一张张仔细地誊写下去。他一边写,一边不知不觉地为文件的内容吸引住。
“远东军司令部参谋部军事情报局发
“致外务省国际协力局局长的备忘录(昭和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
“关于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VSSG)代理委员会的工作一案
“美方委员会谅必时常听到‘代理委员会’这一名词,可以想见日方委员会对常设代理委员会的工作是关心的。代理委员会的委员是由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各委员派来的代理人组成的。目前代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如下。
“代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执行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固有的活动所必需的细节事项。换句话说,是为了减轻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全体委员处理细节的负担。代理委员会主席根据其职权担任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的干事。
“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的干事同时又是代理委员会的主席,必须出席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的全体会议以及日美联合会议的一切会议。例如,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的干事在举行联合会议后,应立即作好会议记录。这个记录还包括经委员会审议后认为是必要的有关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措施的备忘录。这个记录是为了呈请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主席的批准和指示而提出。
“美国立场的说明
“看到日本谍报调整委员会的创立,实在不胜欢欣。为了完成远东美军所担负的任务——即有效地实现日本在军事上的安全保障——并鉴于上述美军任务不久将由正在加强的日本保安队继承,当局认为交换能够对上述任务产生影响的谍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研讨交换情报的目的以及程序,也是理所当然的。其结果必然给日本政府和远东美军双方带来利益。
“为了使日本方面了解美方对日本面临的威胁的估计,大约两个月以来,远东军司令一直在同日本首相会谈。会谈的内容是对苏联和中共兵力的估计,以及苏中对日本发动进攻之际可能采取的战略等问题,并且研究了国内发生骚乱乃至有组织的怠工事件的可能性。会后不久,驻日美军总司令部情报部保安科同日本法务府特审局之间就有关在日本的潜在的破坏活动问题,进行了同样的讨论。
“上周,美军总司令部情报部负责人在同日本外务相会谈时,再度阐明了上述意图,并且指出,日本和远东美军双方的要求,在双方谍报机构代表的定期集会中将进一步得到满足。这些会谈的结果,在今天这个会上就产生了日本谍报委员会。
“美军和日本政府之间新的关系,明显地表示有必要举行这样的会议。据认为,对美军的安全来说,收集情报是必要的。这种情报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日本在战略上的弱点,即面对攻击必须防御的日本国内地区和设施。第二,由于怠工、破坏分子或外国间谍的活动,日本国内安全所受到的威胁。第三,邻近的共产主义国家的武力所构成的外来威胁。我们对这三个范围进行判断的时候,曾得到日本方面许多机关和个人的协助。”
“在日本重新迈开独立国家的第一步的时候,对日本的安全负责被认为是美日两国政府共同的任务。根据这一观点,显然必须交流有关完成这一任务的情报。因此,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为交换情报做好初步准备。
“在远东的谍报事项
“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缅甸以及马来亚这些地区,由于共产主义者第五纵队的活动,为根深蒂固的内部不安所困扰。中国大陆、满洲(满洲指我国东北——译者注)以及苏联领土西伯利亚,完全在共产圈之内。共产主义在地理上这样的进展,从在远东有可能实行持久的战时经济这一理由来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再者,作为锡、钨、橡胶以及石油等战略物资的供给地,远东也是重要地区。
“如果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与目前在苏联控制下的原料相结合,那就意味着建立起强大的进行战争的力量,在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一切因素,苏联在远东的势力不断扩张的结果必然会威胁到自由国家的战略地位。这是不容再后退的一线。
“确保从菲律宾经台湾和冲绳到日本的亚洲大陆沿岸岛屿是绝对必要的。用军事用语来说,这一连串岛屿是对付太平洋的共产主义的‘主要防线’。
“敌方地面潜在的兵力由二百九十四个师组成,总兵力约二百九十五万九千人。其中一部分目前在朝鲜对联合国军作战,大部分则分布在中国和西伯利亚腹地,可以充作强大的预备队和攻击力量,为了支持在远东的共产主义者的目的而加以调动。
“苏联和中共的海军力量根本上是薄弱的,潜水艇舰队的力量最大,经常计划予以加强。在远东的共产党空军实力,第一线拥有飞机七千零二十架,其中包括轰炸机一千八百架、战斗机三千四百七十架。
“这个军事力量是以北自千岛、桦太(桦太即库页岛,现名萨哈林岛——译者注),南至华南,沿着远东形成环形的机场为基地的。从这些基地,苏联和中共的轰炸机可以出动轰炸日本的任何地方。
“远东共产党国家可以凭军事力量开辟下列几条战线:
㈠苏联可以派出水陆两栖部队乃至空运部队进攻北海道以及本州北部。㈡敌人可以扩大并加强它干涉朝鲜地区的规模。㈢苏联和中共的空军可以同时空袭日本以及远东美军所辖其他各地区。㈣敌人可以主要利用潜水艇舰队袭击美国的海上交通线和海军。㈤并能以空运部队乃至水陆两栖部队攻击冲绳。㈥为了牵制,敌人还能够用空运部队进攻日本的重要地区关东(东京)以及关西(大阪)平原。最后,与上述攻击相关连,国内还经常存在着怠工、破坏活动以及第五纵队活动的威胁。
“考虑到以上这些可能性,就有必要注意最近远东形势发展的某些倾向。在朝鲜,共产党方面始终拖延停战谈判,或者企图使谈判搁浅。
“中国国内的经济状况显出相当紧张的征兆,外汇严重匮乏。然而,红色中国政府或其政策大概不会因此而发生重大变化。
“相反,根据种种报告来看,共产党政府是中国近一百五十年来最中央集权化、强有力的、有效能的政权,亲苏派势力越来越扩大,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他党派有进行抵抗的可能性。
“从一般动向和各卫星国的活动可以推论,苏联国内的事态发展是更难以了解的。就东南亚整个动向来说,一般形势在恶化,尤以缅甸和马来亚为甚。在缅甸出现了反抗运动激化和中共军队可能入侵这种不断的危急混乱状态;而内部阴谋不断削弱政府的统治,或威胁着政府的安全。
“日本必须进行的谍报工作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必须进行的谍报工作大体上是按这些主要的范围分类的。
“第一,可能遭到攻击、战略上有弱点、必须防卫的地区。第二,从内部对日本的安全构成的威胁。第三,从外界对日本构成的威胁。
“在这个意义上所说的战略上的弱点,是指日本的军事和经济机构的某一方面——换句话说,就是经济机构的要害。它一旦遭到破坏乃至分裂,就会立即给日本的防卫造成重大的障碍。
“它的一般领域包括重要的生产设施、特别是与交通网、铁路以及港湾有关的设施、通信网、水力发电、其他动力网以及重要的军事补给基地。
“显然,这个领域的范围极其广泛,如果想要针对敌人的行动对一切设施进行防卫,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决定,在我们共同面临的军事行动方面,哪些设施最重要,并且努力准备保卫这些设施所必要的情报。YZ中继局就是重要设施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本州到北海道之间的一切电话通信都经由该局。如果这个电话设施的工作发生故障,执行防卫北海道的任务就会遭到重大的障碍,或者严重地阻碍向其他地区迅速输送物资。地面部队的迅速远距离调动靠铁路运输。因此,日本北部贯通南北的铁路桥梁和隧道,就成为敌人进行破坏或者轰炸的极好目标。
“对战略弱点的研究必然会包括出现在日本内部的威胁,即国内治安问题。凡是与日本的防卫工作有关的人,绝对有必要经常了解日本国内的一切破坏分子(尤其是日本共产党)的势力、倾向以及使用武力和进行怠工的能力。
“一九四六年到今天,我们经常密切监视日本共产党的活动。对于在重要设施附近的共产主义者的集会地点,尤有严加注意的必要。如果能够在事前及时预知他们的活动,就可以调动国内治安的主力,做好部署,以对付党员的集会。
“为了估计日本共产党未来的战术,必须了解日本共产党和外国共产党主要干部的行踪和活动。除了所谓‘Y委员会’之外,我们对于自卫队(它是具有革命的前卫之称的军事核心)的成长发展,也有必要严密注视。”
“同样重要的是,应注视破坏分子渗入工会、政府、重要企业以及警察预备队、国家警察、警视厅和包括消防队在内的保安队的程度。
“必须了解一切共产主义先锋组织,特别是秘密的共产主义、从事宣传文件的印刷和发行的团体的现状。再者,对于常常标榜与共产主义纲领同一宗旨的民族解放,以及‘反对殖民地化’的口号的超国家主义团体的重新出现及其发展,也必须予以严密的监视。
“再者,我们正在通过一切可能利用的线索,尽全力收集有关国外共产主义地区(特别是中国、满洲和苏联)的军事、地理以及经济的资料。
“这些情报大部分是依靠遣返的日本俘虏取得的。为了收集这种资料,当上了美国谍报机关顾问的旧日本军官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他人也曾大力协助收集情报。
“除了上述情况外,通信是进行谍报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办法。以前为了收集情报,谍报机关还特意包下电话线,或者设立特定的无线电线路。
“如果这些通信设备发生故障,那就会给迅速传送重要而紧急的情报造成很大的障碍。日本遭到敌人的空袭时,在这个领域里传达警报的一个方法是设立无线电通信网。为了防止这个警戒网在技术上发生障碍,通信专家之间当然需要紧密的联系。
“此外,还有必要进行技术性的情报活动。日本的图书馆提供了大量对日美双方极为有益的资料。为了获得武器、医药、工程学以及通信方面的情报,技术谍报组活跃于日本和朝鲜。漂到日本沿海的鱼雷和水雷,依然受到谍报方面的注意。只要能够利用对这些事项以及其他类似事项有专门知识的人们,对解决技术问题就会大有好处。
“在任何情况下,日美双方专家互相合作,就能够了解应如何改善各自范围内的谍报活动,从而对双方的委员会提出适当的劝告。如果贵方认为这一提案妥当,即请列出有关各领域专门代表的名单,并准备关于战略弱点的详细说明,希望美国方面也采取同一办法。此份名单即在下次会议席上交换,并通过这里所提出的双方代表之间直接进行磋商的决定。”
中久保京介接着抄写下面的文件。
“关于日美情报联络机关(昭和二十七年六月五日)
“美国方面主席约翰逊少校曾与日本方面主席、总理厅特别调查部长川上会谈数次,具体地研讨了日美情报联络委员会的组织工作。结果由美日双方的各委员会大致解决,作出决定,付之实施。
“由委员会决定有关日美情报联络的组织工作的最高方针,并监督其实际执行情况。
“干事是代理委员会主席,通常参加委员会会议。干事负责拟订日美联合委员会以及该代理委员会的议程、时间,并为其他事项进行详细的准备。
“专门委员不另组织委员会。日美双方的专门委员按各部门,根据委员会的决定,进行联络会商,执行情报联络工作。
“本委员会的中心工作是处理日本防卫方面的情报。本委员会除有关国内威胁的情报外,还处理关于日本国内的美国各情报机关同日本各情报机关的联络事项。情报联络以交换情报为原则。日美联合委员会每月举行会议两次到三次。本委员会着重研究保密问题。日本方面的有关机关也制订统一的内部规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