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男人-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君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说不了谎话,妾身一问就漏馅了。”颖慢慢的把手绢叠起来,又压回去,“连夫君都忘记是公主哪次送的了吧?”

    我机械的点点头。不是说不了谎话,是没有在家里说谎的习惯,心理上不准备好,没办法发挥。

    颖重新靠到我身上,柔声道:“自打夫君病愈后,就结结实实的换了个人,一开始只当是老天听了妾身许的愿,开眼眼了,才让我夫君转的性,还去‘大慈恩寺’还了愿,捐了二钱香油钱……”

    “娘子,有点常识好不,你和人家佛祖许愿,老天开的哪门子眼?佛听你这话能气傻了去。”颖这话给我逗笑了。

    “听我说!才不管求谁,能帮忙的就成!”颖见我取笑,不好意思的推了我一把,“急病乱投医呗,当时心里苦的时候,没个人能说,见人家都去求佛,跟着打了个混混,没想到还灵验了。还愿的时候家里还紧巴,赶明再过去起码捐二两才象话。”

    或许真是颖许了个土方车撞出来吧,要是这样的话,那佛祖还真会挑人,“后来呢?后来你认为什么了?”

    “后来才发现不光是转了性子,怎么瞅着连人都变了。”

    “啊?”我下意识的摸摸脸,有点心虚,“乱说,转性就对了,人咋能变了。”

    “当然人还是原来哪个,妾身也就打个比方,着急个什么?”颖嫌头发泼散的模乱,不耐烦的朝一块挽了挽,“夫君原来也就是个娇生惯养的豪门子弟,读书、写字、兴许做个歪诗的,都二半吊子。书房里那些个书妾身也都翻乱过,还不至于折腾出来个兵法,造纸的。说夫君是打小就家教下的吧,才更没道理,多大的本事得让公主看上?还一天的朝家里跑着纪录?按夫君的话说,记个三五年,学个三五年,那您得从娘胎里学才成。还有秦家………”

    “有啥好奇怪,当时让你气糊涂了,该记住的东西全忘,该没有的东西全出来了。还不是你闹的,没事少往庙里跑,歪门邪道的乱求啥?”我赶紧搅浑水,再问下去没法交代。

    “咯咯…”颖被我无理取闹的乱解释逗笑了,“这才好呢,赶明妾身再去给夫君求上个几十年的本事。等下公主来了,妾身得把这手帕还给她去。”

    “啊?”我有点吃惊,麻烦了。

    颖把脸凑我跟前,小眼瞪大眼的看我,似笑非笑,一脸古怪,“啊什么啊?什么事情都瞒着,只怕公主都比妾身心里明白呢。”

    “没瞒,那些东西真的是突然就想出来的,或许我以前真学过也说不定,公主知道啥?还不是想把我肚子里的学问都搬走。”

    “对呀,”颖开始从被窝钻出来穿衣服了,“起头是搬学问,再就开始搬心了,多会搬人就不知道了。那边长坎肩递一下,红的那个。”

    “乱说!”我起身从挂架上摘下,抛给她,“没的事!就你和二女俩人上心,和公主也就是有个好感,不至于你说的蝎虎。”既然手帕都给颖捏住了,也得承认下,至于是不是还停留在有好感的阶段,连自己也弄不清楚。

    “呵呵……。”颖突然笑起来,软软的俯在床上,身躯颤动不停。

    吓我赶紧上前给她扶起来,莫不是因为我的话受了刺激不成?“快起来,怪吓人的,没事吧?”我忙问。

    “夫君莫怕,”颖手按到小腹上,“哎呀,笑的肚子痛。呵呵…。”

    “有啥好笑的…”我摸不着头脑。

    颖在肚子上揉了几下,看情形好点了,“夫君也太好诈了,这手绢是妾身从公主手里借来的,见上面的图样漂亮,准备照着描一幅,呵呵…”

    ……。都是些啥人啊,我咋就碰不上个又傻又能干又漂亮又会武功又倒贴的呢?

    老羞成怒的我虎躯一震,王霸之气顿时四溢,虎目圆睁,龙吟长啸:“放肆!还没个管教了!”

    “好,好,妾身怕了。妾身这就去叫丫鬟打水过来梳洗,二女怕是今后指望不上了。”颖庄重的给我行了个蹲身礼,捂了小嘴出去了,脚底下软绵绵,差点没给门坎子拌倒。

    知道怕就好,吓的脚软了吧?切!

    “哦,对了。”刚刚出门的颖又从门外探了头进来,“前些日子老四送了好些个糖过来,这些日子雨多,不拾掇了就要不成了。”

    “这小事情你看着处理,为夫我是干大事的人,少来搅和!”才树立的威严不能给颖给搅黄了,要坚持。

    “那妾身叫厨房都做兽糖了,赶过年摆盘子用。”

    “兽糖是啥?”我还没听过这东西,怪新鲜的。

    颖见我一脸威严的问兽糖的事,终于忍不住暴笑起来,一屁股坐到门槛子上。我赶紧把她半挟半拖的拉进屋里,大清早院子里丫鬟多,被看见还不够丢人钱。

    “问你话呢,兽糖是啥?”我有点不耐烦。

    颖终于忍了笑。原来,兽糖就是把糖熬化,倒到刻着各种动物的木头模子里,冷却后取出来就是小动物的样子。大户人家过年上席的时候摆在盘子里显摆的。

    熬糖?糖浆?糖葫芦!我简直太那啥了,王盛店里的糖摆家里多少天了,咋都没想到这些呢?

    “先别着急,一会叫厨房把秦钰昨天拿来的红果收拾干净,为夫做个好吃的给你。赶紧洗脸去!蓬头垢面,鬼似的!”一提到好吃的,差点忘记虎躯了。

    “咋就剩这几个了?”看着厨房送来的二十来个红果,我有点恼火。兰陵此时就跟着我后面,来的时候我告诉她,今天要进行一次划时代的大发明,叫她纪录好过程,免得后悔。

    “眼看就入冬了,就挑了些大的留下,其他的叫厨房晾果干了,这么多还不够?”颖一旁解释。

    算了,讲究吧,随即指挥着丫鬟掏果核,熬糖汁,再弄了点豆沙给掏了果核的红果塞上。

    串好的糖葫芦在糖汁子里稍一翻身,整齐的码在抹了油脂的石桌上,红彤彤的红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我亲手拿了个蒲扇使劲给糖葫芦降温,深秋的寒风在我的推波助澜下,大功告成。

    “好吃不?”我看着颖和兰陵吃的津津有味,心里畅快。

    “恩!”,她俩只点了点头,没功夫评价。

    果子太少,一共就四串,看她俩意犹未尽的样子,我赶紧吩咐人把另两串收了,二女还没吃呢。虽然我也谗的不行,就两串了,等二女回来,颖和她再一人一串。

    “记下没?”我问意犹未尽的兰陵。

    “记下了,味道不错呢,”兰陵擦了擦嘴角的糖渣子,表情有点扭捏,“下来咱们开始吧?”

    “干啥?”

    “昨天你讲到焦炭的烧制了,还没讲完,继续吧。”兰陵摊开纸张,准备纪录。

    “没到冬天呢,着急弄什么碳,天好不容易放晴了,好好晒天太阳,今休息。”累了好长一阵了,今天心血来潮的罢一天工。

    “成!一天写的手酸,今个就休息下。”兰陵立刻就把纸又卷回去,积极响应我的号召,“你等下,我差人回家再拿点果子来,多做些糖葫芦吃,刚刚没过瘾呢。”

    咋不早说!我叫过个丫鬟吩咐:“去,给我吧刚收起来的糖葫芦拿来。”俺要大开杀戒!
第六十九章 初冬
    天气越来越冷,伴随着一场雨加雪,永徽四年的冬季降临了。

    这个时代的冬季是修养的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的活动次数也随之降低,心情也变的困顿下来,似乎马上就要进入冬眠。

    由于花露水的暴利,王家的经济实力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后宅碳炉里的木炭已经换成了更加卫生、耐用的竹碳,我吩咐管家把剩余的木炭都分发给府里的下人,终究不会浪费。

    秦钰已经顶替杜家表兄的缺,如愿以偿的进入了近卫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唐中级军官,军队上的约束让他不能象原来那样频繁的过来上课,于是我就采取了假期作业的方试,给他适当的安排作业,等他有空到我这里来一趟,交出完成的,拿走新布置的,这样大家都方便。

    程初仍旧按时来上课,没了秦钰这个伴当,程初好像突然开窍了,领悟力提升了一大截,这个变化让我欣喜,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进化规则?当一个物种灭绝后,马上就会出现新的物种去填补这个空白。而程初正好填补了秦钰留下来的空缺,于是,他进化了?这是好事,对师生都是好事,我教的轻松,他也进步的飞快,很好。

    一大早看到二女两条挂在鼻子下面清亮的鼻涕,让我意识到应该采取点必要的取暖措施了,还没有到严冬,骤降的气温对家人的健康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影响的。虽然房子里已经打起了碳炉,但偌大的房间不是一个小小的碳炉能全部照顾到,到底竹炭的温度还不能和焦碳媲美。

    关中煤碳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我不知道具体到哪里去开采,只能先打泥炭的主意了。泥炭在我国有两种,一种是埋藏泥炭,一种是表露泥炭。表露的泥炭很常见,这一向老往造纸作坊赶,经过庄子的时候就常常看到有农户用泥炭圈筑猪圈。

    泥炭不少,下来怎么办?在屋子里盘个炉子的话,用不了多久大伙全得中煤气不可,得弄烟囱啊。拿了张纸写写画画了半天,没个头绪,看来这个时代要打制烟囱,的确很不容易。没烟囱就得想别的办法了,壁炉?看了看房屋的结构,得给屋顶捅个窟窿,可以在别的房子试试,正房暂时还不成。

    想的头疼,吃串糖葫芦先。我最近变的比较馋,可能是活动的太少,一天都只在嘴上挖抓。自从发明了这个糖葫芦,一家三口就成了葫芦迷,尤其是二女,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咔咔嘣嘣的啃,没个时候,只怕给她牙吃坏了,说都说不住。

    要是有根烟就好了,大半年没动烟,按理说也该戒掉了,怎么老是出现这个念头。我抽烟的毛病是高一的时候落下的,当时和同学去他老家玩,俩人一天躲到炕头偷偷抽烟……得,盘个炕吧,东厢房空着,就在那屋盘个炕去,至于该死的铁皮烟囱,让它见鬼去吧。

    我把想法告诉颖后,遭受了质疑,关中人没有睡炕的习惯,很多人家连炕是啥都不明白,这其中就包括颖在内。她觉的我的想法匪夷所思,充满了泥土气息,如果去乡下务农的话,也许会更合适。

    炕是按照山西农村的煤火炕设计的,大炕,占房间三分之一大小,周围用炕围子包着,中间留一个小门,把炕和房间分成了两个空间,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在炕上完成一套自由体操的全部动作。

    盘好后,叫人烧了泥炭,烤了整整二天,把新炕的湿气除掉就能睡人了。

    “冬天就睡这里?”颖不习惯的打量这这个怪物,“太大了,能睡不?”

    头发长,见识…算了,这个朝代用头发长短是分不清男女的。没理她,我取了几张字画挂到炕上,还是觉得空荡荡的,就是有点大了,嘿嘿。

    颖看我开始布置了,自然不落人后,指挥丫鬟把什么首饰箱子,铜镜之类的统统都摆了上去。二女撅个嘴在一旁看着,鼻涕流老长,一个劲的吸溜,模样可怜很。

    “还楞啥,赶紧给自己占啊,过一会就没你放东西的地方了!”看二女不乐意的模样,赶紧给提了个醒,炕这么大,就是再睡三个都能翻跟头,何况一个小丫头片子。

    二女听我这么说,撒腿就跑回去招呼人手了,一会功夫,樟木箱子、针线盒子就弄了一大堆,都规整到炕边上,摆了一溜。

    还是有点空旷啊,当时盘炕的时候光按记忆中的比例了(山西农村的传统大炕一般占卧房的1/3,有甚者能到2/5强。现在已经不长见了),没合算房间的大小,失算!赶明去定制个大炕桌才行。

    哎呀,不容易,一家三口终于折腾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这个东西算不算发明,也许在长安城算是个希罕吧,上去先睡个处女觉。颖和二女见我上炕了,也都新鲜的爬上来,闹的嘻嘻哈哈的,让我看不上眼。富贵人家的女孩子,哪里知道劳苦大众的辛苦,我盘这个炕是为啥?还不是为了让她俩体验一下贫下中农的日子么,不过山西地主家好像也睡大炕,没道理。

    大中午,一家三口就在炕上赖着了,反正外面下雨,没什么事情做,猴到一块也满温馨的,除了有点热以外,啥都好。

    就说呢,为了烘炕,火都烧了两天了,赶紧找人把火灭了去,要再烧下去,晚上怕是睡不成觉了,怎么说现在才是初冬,不小心上火就划不来了。

    正指挥灭火,下人跑来给我通报,秦钰来了。

    怎么现在过来了?秦钰浑身都湿透了,正在前庭喝热茶。

    “嗣业怎么现在过来了?”我转身吩咐下人搬个炭盆过来,让秦钰把衣服换下来烘干。

    秦钰忙阻止,“子豪兄,今日特地过来给您辞行的,马上就得赶回去收拾东西,后日就随大军开拔赶赴拢右。”

    “哦?”我纳闷,“怎么要从禁军抽调人马过去?”

    “昨日接到的消息,百济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左武卫大将军已经动手了,这次抽调关内九支府兵加强拢右兵力,以防吐蕃趁火打劫。”秦钰几口喝完茶水,转身就欲告辞。

    “等等,兵者,国之凶也;讳战,然战则必胜!切末心存善念,给对手可称之机!”我肃穆道。

    “小弟受教,告辞!”
第七十章 动员
    永微四年(654年),百济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夺其三十余城,新罗真德女王撰写《太平颂》,亲自刺绣,呈献大唐,乞求援救。(当时朝鲜半岛并存三个独立国家,北部为高丽,南部偏东为新罗,南部偏西为百济。其中新罗一直与唐廷保持朝贡关系)

    高丽已经被太宗李世民打残了,如今朝鲜半岛就剩下百济这根鱼刺,对于养息多年的大唐来说,只要拔除了这根刺,就能顺利的把朝鲜半岛紧紧握在掌心。瞌睡送上热枕头,新罗女王的求救给了唐朝政府一个师出有名的好借口,在辽东经营多年的唐军将士终于可以活动一下筋骨了。

    在接到新罗女王求援的同一时间,朝廷就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10万讨伐百济;同时任命金春秋为蜗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兵5万与苏定方配合作战。

    这是李治登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战争,也是对新君的一次岗位能力考核。如果能顺利拿下百济,不但雪了太宗皇帝当年被迫撤退之辱,更能提升其在朝野的声望,威震对大唐抱有狼子野心的周边邻国,并彰显唐朝政府为维护地区和平所表现的大国责任感和决心。

    此战至关重大,举国注目,在开战前夕,府兵已经开始频繁调度,关内道将近二十府的兵将陆续开拔,向拢右进发。吐蕃一直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分量之重让百济等跳梁小国难以比拟,近年来两国边境上的冲突频繁,规模逐渐加大,如果吐蕃要趁大唐进攻百济跳出来趁火打劫的话,局部战争就可能演化成国家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巩固唐吐边境的优势,关内道的府兵源源不断的开往拢右和剑南,造成关内兵力不足,为补充兵源,朝廷随颁发募兵令。

    唐朝的兵制建立在隋朝的兵制基础之上,其编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或侍官。军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十二卫各设大将军一人,直接听命于皇帝。六率各设率一人,隶属于太子。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约百分之四十分布在京师所在的关中,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须凭尚书省兵部的兵符才能调拨。战时由皇帝命将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将领回朝,士卒归府,将无常兵,难以干预国政

    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征点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初期规定,凡20岁至60岁有受田权利的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后改为25至50岁。通常情况下,把全国户口分为三等九级,资财在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从中挑选一人充当府兵)。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其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称为“番上”),或到边境和内地的要地戍守。战时则应征作战。卫士服役期间,免除其自身的租调,但衣装、口粮和大部分兵器都要自备。

    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统领和管辖。和平时期耕地种田。战争发生时,自带粮食与马匹,兵刃,出征打仗。这种兵役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也扩大了兵源。

    这种藏兵于民的军制成为大唐建朝不久就能横扫周边的重要条件。

    募兵令下达不久,关中百姓的凡符合条件者纷纷响应,母送儿,妻送夫,田间街头持刀跨剑踊跃从军者比比皆是,国家的荣辱已经深深的和百姓们联系在一起,尽显强国子民的优越意识。

    王家接到募兵令的同时也忙碌起来,凡符合从军条件的庄户杂役都先来王府报道登记画册,一个个身穿戎装,腰跨利刃,表情严肃的排列整齐站在王府门前。平时的温和谦恭的庄户杂役瞬间变成热血沸腾的勇士,前后的反差让从没体验过战争的我有点难以接受。

    “夫君,妾身已经将老侯爷的铠甲收拾好了,待会点兵的时候您穿上。”见我准备带领众农户,是众勇士去办理入伍手续,从后面追了出来。

    “啊?咱家不符合条件吧?”按王家三代单传硕果仅存还没有后代的我来说,除非是兵部特招,要不就算送去都要被退回来的。

    颖不吭气,撤着我的袖子把我拉了回去。二女正盘腿坐在大炕上细心的收拾着一幅被擦拭的乌黑锃亮的甲胄。

    “来,妾身给夫君换上,”颖扭头招呼二女,“去把我昨天打好的丝带拿来。”

    二女点点头,飞快的下炕出去了。

    是鱼鳞软甲,做工十分精美。颖站在炕上,吃力的提在手里的样子,怕有个十来斤的分量,看她费劲,我顺手就要接过来。

    颖把我挡开,轻声道:“妾身亲手来。”说着就往我身上套。

    “是不是先得换装?”我一身儒生打扮,套上这个有点不伦不类。

    “啊!”颖把甲胄放在炕上,一拍脑门,不好意思的说:“妾身忘记了,出嫁的时候学的,一直没机会练习。”

    唐朝女子出嫁还要学这个?头一次听说,希奇的很。人家有条件的从军,颖跟着起什么哄啊。见颖从衣柜里捧了套胡袖短装出来,看来今天不换上是出不了门了,由她吧。

    不错,有当年吕奉先的风范,套上铠甲后,萧杀之气由然而生,甲胄设计的很精良,肘、肩处都由软皮连接,除了重一点,行动到也自如。

    “夫君此去定要忠心为国,奋勇杀敌,切莫为家事操心,”颖庄重的看着我,眼里红红,抬手拢了拢我套铠甲时碰乱的发丝,“妾身在家里等待夫君得胜而归。”

    “啊!?…”正要说话,已经被颖推搡出房门,‘啪’一声,门已经关上了。

    这一切让我不知所措,不想了,外面还都等着呢,走吧。

    正要抬腿,二女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死命的抱着我的腰,仰着小脸,眼泪吧嗒吧嗒流着,让人看了心疼。

    “为夫上阵杀敌,下午就杀差不多了,很快就回来。家里等着我,别乱跑。”我摸摸二女脑袋,心理沉掂掂,压抑的气氛让我有些窒息。

    二女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一个荷包递给我,转身跑掉了。

    捏着手里温暖的荷包,心里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是啊,就算再怎么恩爱,妻子也憧憬着自己的丈夫能成为盖世英雄。或许我这辈子都实现不了她俩的愿望了。苦笑了几下,去后房取了把刀跨在身上。

    ————————————分割线—————————————————

    强力推荐梦东园大大力作《吕汉》书号63012

    近期单位发疯般的忙,多一半尽力保持一日两更,但时间已经不能规律了,也许凌晨,也许半夜,也许………。
第七十一章 参军?参军!
    苦笑了几下,去后房取了把刀跨在身上。

    城东校军场人头攒动,十几名点名记册的兵部官员忙的不可开交,不时有到来从军的人加入等待的队伍。周围维持秩序的兵员一个个紧握刀柄,怒目圆睁的盯着前来报名的人们,仿佛随时就能冲上来将你一刀放翻。在这里没有身份贵贱之分,几千人排成十几条长长的队伍,出奇的安静,只有记册官员的点名声不时的回响着。

    看来还要等一阵,我偷闲环顾了下四周,发现一身戎装的崔彰就站在我旁边的队伍里,一个劲的朝我打眼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