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莽王朝-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制书’。在朝见太皇太后、孝平皇后之时,必须以大臣之礼觐见。‘假皇帝’之官署、宅院、封国、采邑等规格,全部按照诸侯之礼置办。”王政君准奏。
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假皇帝”诞生了。一个新的王朝,也要呼之欲出了……
(三)登台摄政
居摄元年(西元六年)正月,按照既定的仪式,“假皇帝”王莽盛装朝服,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到长安城的南郊,祭祀皇天上。同时,又组织群臣举行了迎春、大射、养老的仪式。三月一日,王莽下了制书,册立宣帝的玄孙刘婴为皇太子,号为“孺子婴”。又尊自己的女儿王皇后为皇太后。
为什么要立这个小孩而不是年长的皇孙?这都是王政君、王莽姑侄二人的私心在作祟。
这个“孺子婴”,就是前面所说的那个年仅两岁的婴儿,楚孝王刘嚣之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王莽的解释是:根据卜师的占卜结果,刘婴人品贵重,立其为帝结果最吉。
这种解释,颇有点当年赵高“指鹿为马”的味道。是的,王莽以为,这会儿我说了算,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谁不服,立马宰了他!
这几年的顺风顺水,王莽也有点飘飘然了。他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可以瞒过所有的人。可是,王莽这回想错了。太低估了天下人的智力与勇气。天下有的是不怕死的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事实上,刘衎莫名其妙暴毙,放着长君不立却偏偏要立一个婴儿,再加上王莽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做“假皇帝”,说明了什么?只有一个解释:王莽想做真皇帝!
随着成为“假皇帝”,王莽的谦恭面纱被剥下,暴露出了篡臣逆贼的真面目。他的真面目,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深刻地认识。
正月的这次祭祀大典,刘氏宗室、安众侯刘崇与他的族弟舂陵侯刘敞一起从舂陵出发,前去长安朝请并助祭明堂。刘崇一见王莽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犹如真皇帝一般的样子,他顿时明白了一切。
在返回舂陵的路上,刘崇对刘敞说:“安汉公王莽如今做了‘假皇帝’,专擅国权,朝廷群臣噤若寒蝉,莫不曲从,全都对他阿谀逢迎,看来大汉社稷就要倾覆了。如今,太皇太后年已古稀,皇上又冲龄。当年,我大汉高祖皇帝分封诸侯,难道不是为了防止逆贼篡权么!你说说,朝廷养着我们这些宗室子弟,究竟为了什么?”刘敞道:“大哥言之有理,我等世受国恩,理应为国分忧!”
四月,二人回到了舂陵,经过紧急商议,决定起兵讨贼。
刘崇先回到安众国,对国相张绍道:“照本爵看来,王莽居心不良,正在酝酿阴谋,图谋倾覆刘家社稷,篡取汉室天下!天下人虽然都反对他,却无人敢首先起事。放着如此巨贼不讨,真是我们刘氏皇族的耻辱啊!本爵是高皇帝的子孙,自然是责无旁贷!如果本爵振臂一呼,在舂陵高举义旗,率领同族的人起义,全国必定响应!”张绍也是个忠贞之士,慨然应允。几日后,刘崇带着族弟刘礼以及张绍等人带领一百多人去进攻宛城。
可是,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他们连城门都没攻进去,就被官军全部擒获。
案子很快报到了王莽那里,当时他刚刚当上了摄政“假皇帝”,为了收买人心,决定从宽处理。从犯张绍大逆不道,当然要杀头。因此,他决定对刘崇、刘礼这两个主犯予以严惩,其他的人则一律不问。
在王莽的“浩荡皇恩”宽大处理之下,刘礼、张绍全家的满门老小几十口是死得干干净净,一个没留。刘礼还算是幸运的,根据汉法,不满七岁的犯人一律不追究,故而留下了一个不满七岁儿子刘隆。
按照汉法,张绍的堂弟张竦、刘崇的远房伯叔刘嘉的全家也在株连之列。二人唯恐被杀,急忙跑到当地官府去自首。王莽为了显示宽大,最终赦免了他们,没有给他们加罪。
张竦为了帮助刘嘉度过难关,上书为王莽歌功颂德,痛斥刘崇:“臣等愿给宗室子弟们带个头,我们全家人,皆愿背着箩筐,扛着锸锹,前去拆毁刘崇的宫室,把它变成污水池!还有,刘崇家的祠堂,也应该毁掉,把祭祀之器分赐给各宗室王侯,以为殷鉴!”
看了这封奏章,王莽大悦。下令将刘崇宅子全部拆毁,改为污水池。为了嘉奖刘嘉、张竦的忠心,王莽下制加封刘嘉为率礼侯、张竦为淑德侯。刘嘉的七个儿子全部赐爵关内侯。消息传来,长安民众引为笑谈,编制歌谣讽刺道:“欲求封,过张伯松。力战斗,不如巧为奏!”
经过审思,王莽觉得这个拆毁房屋的法子不错,值得推广。从此,凡是谋反被杀的人,其家全部被毁,一律改建为污水池。王莽的这一政策,居然成为定制。
平定了南阳郡叛乱,王莽稍稍放下心。但是,他还是觉得不满足:这个“假皇帝”,太别扭了。见了姑母甚至自己的女儿,还是要行君臣大礼,他感到很不舒服。为了满足虚荣心,他又指使群臣们上奏: “刘崇等人子所以敢造反,就是因为‘假皇帝’的权力太小。臣等以外,应该给他足够高的地位、足够大的权力。只有这样,反贼自服,不敢再闹事了!”
对于侄子的请求,王政君没有怀疑。她于五月十七日下诏:“王莽在朝见朕之时,可自称‘假皇帝’,不必再行君臣大礼!”对于姑妈都不用行礼了,对于女儿的礼节自然也就取消了。到了当年的十二月,群臣们又上书,请求请把安汉公在皇宫中的处所改称“摄省”,大街上的官署改称“摄殿”,住宅称为“摄宫”。这些请求,王政君全部照准。
现在,王莽除了名号以外,他这个“假皇帝”实际上与“真皇帝”毫无分别。正当他暗自得意,私下窃喜之时,一场惊天风暴突然降临了……
(四)变起东平
居摄二年(西元七年)五月,青州东平国有人揭竿而起,发动了武装起义,领头人就是东郡太守翟义。他正是王莽的死对头——前任大汉丞相翟方进之子。
实际上,翟义之变也是由居摄元年(西元六年)的舂陵暴动诱发引发的。翟义是舂陵侯刘敞的亲戚。本来,舂陵侯刘敞虽与安众侯刘崇一起密谋。本来是说好了一起出兵,不料中途却发生了变故。也许是因为胆怯,刘敞临阵却做了“缩头乌龟”,他却没有参加进攻宛城的行动。
刘崇被逮之后,虽然侥幸不死,却也是心有余悸。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可靠的政治盟友,留条后路,就为他的儿子刘祉娶了高陵侯翟宣的女儿为妻。翟宣是前任大汉丞相翟方进之子,他本人虽然碌碌无为,他却有个血性的弟弟——翟义。
对于亲家刘敞的懦弱无能,翟义心里真是无限鄙视:“真是无用的东西!若是我动手,早就成事了!”
翟义找来了外甥、上蔡人陈丰,二人一起商议。陈丰是翟义姐姐的儿子,年仅十八岁,少年气盛,剽悍勇猛。
翟义道:“新都侯王莽名为忠良,实为国家大奸!现如今,此贼做了‘假皇帝’,向全国发号施令,不可一世啊!你看,他放着那么多年长的皇子不立,却偏偏要选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做天子,真是居心叵测!他把孺子虚抬在上,假托周公辅佐成王之计,以试探天下之心!真是老奸巨猾!” 陈丰道:“以舅父之见,且当如何?”翟义道:“王莽想篡位,其心早已昭然若揭!而今,宗室衰弱,屏藩尽弃。故而天下束手,低头曲从,无人能够挺身而出,起兵勤王!先父多年为大汉丞相,我又身为大郡太守,父子两代世受大汉国恩,岂能袖手旁观,岂能见贼不讨?依我之见,应集结四方义士,组织大军西进,诛杀此贼,而另选年长贤德的宗室子弟为帝。即使事情不能成功,为国而死,却也彪炳青史,无愧于先帝。如今我准备行动,你肯追随我吗?”陈丰大喜,一口承诺。
于是,翟义找来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刘信之弟武平侯刘璜,三人一起合谋。经过四个多月的谋划,一切工作全部准备就绪。
九月中,翟义假借检阅军队之机,斩杀了观县县令,控制了本地的战车、骑兵、弓箭手,再征召郡中勇士,部署将帅。严乡侯刘信,就是早年冤死的东平王刘云之庶兄。刘信之子刘匡,当时却是东平王。刘匡听说父亲起事,急忙亲率东平国的所有人马前来回合。
群贤毕至,他们擦拳磨掌,都要准备大干一场。在所有的人当中,翟义无疑是主心骨。在他的提议下,众人拥立刘信为天子,作为起义军的旗帜。翟义则自称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东平王傅苏隆为丞相,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紧接着,翟义下令传檄周边各个郡国,揭露王莽鸩杀孝平皇帝、淆乱朝纲之罪恶,指责其是“大逆不道”之国贼。翟义还在檄文中还声称:“现在,天子已经即位东平国,天下人应风从云响,共同起兵,执行天讨!”
(五)出兵平叛
檄文一出,东平周边郡国皆大震,声势连及山阳郡一带。四方义士蜂拥而至,翟义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召集了部众十余万人,威震中原。
王莽得报大惊,他万万没有料到:居然有人胆敢造反,竟然想用武力推翻自己!
看着雪片一般飞来的紧急奏报,王莽有点慌了手脚。他深知,自己不懂军事。如果没有得力的将领出征平叛的话,一旦翟义站稳了脚跟,势必在中原形成燎原之势。到了那时,想要扑灭这股烈火可就难了!
青州的局势如此严重,王莽愁得茶饭不思。王政君也是一样,很是同情王莽。她对侍女们说:“假皇帝这些年也真是不容易,忧劳国家,勤于王事,谁人能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虽是一个妇人,却也知道他此刻必然内心自危!”
发愁是没用的,必须当机立断!经过几个日夜的苦思,王莽终于出手了!
为了确保关中三辅的安全,王莽急令太仆武让为积弩将军,率领禁军精锐,火速驻防函谷关,堵住关中的东大门。令将作大匠、蒙乡侯逯并为横将军,移镇武关,守住三辅的东南要塞。为了确保南阳郡封地的安全,急令羲和、红休侯刘歆为扬武将军,严守宛城。
为了保证扑灭翟义的“叛乱”,王莽还要进攻。
他作出了如下部署:分兵七路,出关平叛!七路的将领,全部是他的同党和亲属:
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奋武将军;
光禄勋、成都侯王邑为虎牙将军;
明义侯王骏为强弩将军;
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
宗伯、忠孝侯刘宏为奋冲将军;
中少府、建威侯王昌为中坚将军;
中郎将、震羌侯窦况为奋威将军;
王莽下令,以上七人有自择关西(函谷关之西)校尉、军吏之权。出关后,有在关东地区自由募兵之权。他还传令关东各郡,立即征发本地民众入伍,组织地方部队,准备随时对翟义军发动攻击。
正当这些将领扬戈启程,消失在东都门外之时,又一个惊天消息传来,三辅西部的右扶风,也有人举兵造反了!这一消息,将王莽吓出了一身冷汗,此刻,他手上几乎已经没兵了……
(六)转危为安
居摄二年(西元七年)五月,翟义起兵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关中三辅各县。茂陵县槐里乡人赵朋、霍鸿等二人为首,自称将军,率领衣食无着的人们拿起武器,吹响了反抗的号叫。紧接着,茂陵县以西一直到汧县,总共二十三个县,几乎同时爆发了全面暴动。
起义的队伍犹如狂风一般,猝然而起。他们攻击城池、焚烧官府,拿下了右扶风首府郿县,斩杀右辅都尉及郿县令。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赵朋、霍鸿的军队席卷了右扶风全境,前锋直逼长安!
对于翟义,王莽并不是太怕。翟义的兵虽然有十来万,却远在东平,中间有函谷关天险阻隔,又派出了七员大将迎战,翟义一时半会杀不进来。赵朋、霍鸿则不同,对于王莽的威胁极大。现在的局势很明白了,对于王莽来说,翟义不过是癣疥之忧,赵朋、霍鸿却是心腹之患!郿县的陷落,长安以西无险可守。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有可能逼近长安。
再说赵朋、霍鸿这边。他们连战连捷,攻无不克,士气极为旺盛。而且,他们已经得到了重要情报:朝廷主力东征,长安防守虚弱,正是一举成事的大好机会!
六月初,赵朋、霍鸿召集众将议事,赵朋道:“朝廷诸将在外,精兵皆已东征,京师空虚,我等正好趁机大举东进,一举袭取长安!”诸将大悦,纷纷应诺。随着起义军的东进,渭河两岸的民众纷纷投军,军队渐渐增多到十余万人。前锋直逼渭桥,把守未央宫前殿的卫兵,都能够看到渭河北岸冲天的火光了!
到了如此危急之时,王莽也顾不得许多了。他孤注一掷,将京城中的近卫军全部集中起来。他从中抽出一部分,紧急任命卫尉王级为虎贲将军,大鸿胪、望乡侯阎迁为折冲将军,兵分两路,分别从渭河南北两岸迎击,全力阻止延缓敌军前进。
王级、阎迁走后,王莽火速布置城防守备。任命常乡侯王恽为车骑将军,驻防平乐馆;骑都尉王晏为建威将军,驻防长安城北,负责北城垣防御;城门校尉赵恢为城门将军,总领十二城门禁兵,都统其军队,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王莽又急令太保、后承、承阳侯甄邯为大将军,作为全军总指挥。王莽亲自在高帝庙向甄邯颁发象征最高军事指挥权——斧钺,统一指挥所有的军队作战。甄邯左手持节,右手握斧,亲率亲兵驻扎在城外。为了确保皇宫的安全,王莽令王舜、甄丰为总巡逻官,昼夜在宫殿之中来回巡查,严防歹人混入。
为了凝聚人心,王莽模仿周公当年辅佐成王时的传说,天天去宗庙,赶到祭坛、宗庙之前聚众祷告。
当着所有公卿大臣们的面,他怀抱着孺子婴,凛然宣称:“从前,成王年幼,周公代之主政。管叔、蔡叔大逆不道,与武庚勾结,挟持了禄父举兵造反。而今,翟义也挟持了刘信作乱。当时的局面,何等危急,与今日又有什么两样!”王莽又道:“古圣犹如此,何况莽乎!”群臣也被王莽感动了:不管怎么说,安汉公这些年,的确不容易!要是贼人杀进京师,还不要玉石俱焚!他们都说:“若非突罹如此大难,怎知‘假皇帝’之圣德!”
人心安定了,战斗力也就提高了。在甄邯的指挥下,赵朋、霍鸿的人马被死死拦在城郊,无法继续前进。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进入了对峙状态。见此情状,王莽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起码我王某人暂时死不了!只要我在这边坚持住,等王邑、孙建的主力一到,这些反贼都是我案板上的肉!
(七)斩草除根
果然不出王莽所料,甄邯与赵朋、霍鸿在长安城外一直对峙了三个多月。有了这几个月的喘息,王莽不害怕了。他又开始了模仿周公的行动。十月十五日这天,王莽召集群臣到会,他仿效当年周公在灭管、蔡之前写《大诰》作动员,他也写了一份《大诰》,甚至连格式、句型都一样。
王莽当众宣读了这份文告,他说:当翟义反书传到京师之日,刘氏宗室在京师之贤者就有四百余人,而民众之贤者,也有九万人!我本人无才无德,我就是靠着这些英豪与贤者,保卫着大汉社稷!”王莽还说:“等到消灭了翟义叛匪,我一定会将政权交还给圣上,一如当年周公还政成王那样!”
集会结束后,王莽派大夫桓谭等人带着《大诰》,前往关东战场宣谕慰劳。从此,各地相信了他的话,逐渐倒向了政府军方面。
到了十一月,王邑、孙建等七将完成了集结,他们联军抵达陈留郡,与翟义之军展开了决战。这一仗,官军大捷,临阵斩杀翟义的大将刘璜。翟义所部遭受了重创,从此一蹶不振。
捷报传来,王莽大喜。他急忙再次下诏,晋封车骑都尉孙贤等五十五人全部为列侯,而且强调使者在军中就地授爵,不得延误。为了促进翟义的瓦解,他宣布大赦天下,除了翟义等首恶之外,所有罪人一律赦免不问。
王莽的这一招很厉害。眼见翟义连吃败仗,官军云集,翟义的很多士兵们都选择了逃走。翟义无奈,只得退守圉城。王邑、孙建等人趁机大举进逼,将城池团团围住。
十二月,王邑、孙建发动总攻,大破翟义圉城之下。翟义与刘信弃军而逃。慌乱之间,翟义逃入固始县境内,却被官军的伏兵擒获。被捕之后,他被押解到淮阳国陈县,被“车裂”处死,尸体被置于大街上示众。刘信则从此在人间蒸发,不知所终。
在剿灭了翟义的主力之后,王莽开始腾出了手。得到翟义身死的捷报,王莽急令虎牙将军王邑急率得胜之兵回师勤王。
在班师东归的路上,王邑得到了王莽的紧急军令:班师进入关中之后,不要回长安,直奔右扶风继续平叛!王邑闻命,不敢怠慢,他率领大将窦融,带着精锐之兵急速前进,从长安北门外绕过,直取平陵。由于窦融就是平陵县本地人,他也一起跟着王邑前去征讨起义军。
主力就是主力,到底不一样。王邑带着窦融一到,赵朋、霍鸿的军队顿时土崩瓦解。经过一场激战,王邑率军扑灭了赵明、霍鸿的起义,右扶风诸地恢复了平静。
居摄三年(西元八年)二月,王邑带着窦融班师回朝。王莽大喜,立即下令齐聚群臣,在白虎殿摆下盛大筵席,亲自为诸位功臣们接风。王莽令大臣陈崇审核军功,排列高低。依西周之制,将功臣们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加封王邑为大司空、××公。窦融因王邑的举荐,也被加封为建武县男爵。
除了有功的将军们,王家子弟这次封侯的也不少。根据马屁精官员们的强烈建议,王莽早死的大哥王永之子王光被赐封衍功侯。官员们还说,假皇帝陛下已经交还了新都国封地,实在不妥,可令陛下的嫡孙王宗继承新都侯爵位。王莽这次毫不推辞,一律照准。
这次册封的人数很多,封为男爵以上的,总计三百九十五人。赐爵为关内侯的,又有数百人。
为了给天下人立个“榜样”,王莽“杀鸡儆猴”,下令对翟氏家族进行严厉惩罚。他下令发掘汝南郡的翟氏祖坟,翟义之父翟方进以及先祖的墓坟全部被挖开。棺材被当众焚烧,又将翟义夷三族,无论老幼一律格杀勿论,就连刚出生的幼儿都不能幸免。翟氏家族的几百口尸体,都被堆进了一个大坑,用荆棘与五毒羼混杂埋葬。
王莽还下令,将翟义、赵朋、霍鸿以及党羽们的尸体,分别堆积在濮阳、无盐、圉城、槐里等地的通衢要道边,各立一木牌竖立在尸堆上,上写:“反虏逆贼鲸鲵”。
翟义的败灭后,他的亲戚刘敞也倒了霉。南阳郡官府追上门来,把儿媳翟氏抓去杀了。而刘敞为了保命,上书向王莽请罪,表示愿意率领舂陵宗族子弟上阵讨贼,前去讨伐翟义。这会王莽哪里还需要他?不过是看在他是刘氏皇族的份上,饶了他一命而已。
经过几乎多半年的激战,翟义已灭,三辅已平。经过这场大难,王莽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没人再敢怀疑他的能力。下一步,他觉得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改朝换代的时刻,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第十二章 如愿以偿
(一)缌麻祭母
居摄三年(西元八年)秋,王莽家中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这两件事的发生,让所有的王氏族人对这位当朝“假皇帝”产生了恐惧。
先说第一件。
这年九月,王莽的老母亲功显君王渠去世了,她的年纪比王政君大致相当,死时大约七十余岁。这个老女人真是有福之人,虽然早年也过了十几年穷日子,可是后来却一直跟着儿子享福,古稀高龄辞世,也算是功德圆满。可是,王渠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她的儿子王莽把丧事办的异常特别,令世人十分不解。
按理说,王莽肯定是会把她的丧事办的风风光光,也好光宗耀祖,让天下人都晓得王氏子弟的孝亲之道。可是,王莽却作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让自己的孙子、新都侯王宗为丧主,主办一切丧事。事后,由王宗代替自己为王渠服丧三年!
王宗接到祖父的这道指令,顿时瞪大了眼睛,真是无法理解:自古以来,哪里有曾孙为曾祖母丧主的道理?除非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亲、叔伯们都死绝了!
对于这个决定,王莽自然有着冠冕堂皇的解释:“予是假皇帝,暂代刘氏为帝,是刘氏大宗后嗣之替身,尊奉汉室宗庙,传承其香火。公务在身,岂能为私亲之丧主?”这一解释,说的有理有据,令人无法反驳。
王莽此举,显然是有违孝子之道。可是,他要是论起大道理,王宗这个黄毛孺子怎是他的对手?
王宗哪里有祖父那么有学问?无论是学问辩论,还是手腕谋略,一个黄毛孺子,怎是祖父的对手?他虽然憋了一肚子怨气,却也无可奈何,也只好按照王莽说的办。
王宗是王宇之子,父亲被祖父逼死时,葬礼很简单,他没经过这种事。其实,这种事一旦决定,根本无需王宗插手置办。他的祖父是导演,自己不过是演员而已,只要照着导演的要求机械地完成动作就行了。
王渠的葬礼异常盛大,也完全按照《仪礼》中的规定进行。
按照当时的葬仪,在亡者下葬前要先搞一次吊唁,接着还要举行两次大型会祭。其中,第一次的会祭最为隆重,所有的亲属都要参加。
由于功显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