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的那些破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由于演员队伍良莠不齐,虽然有这种有良心,但还有更多只为自己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去捞官捞钱的人。而李存勖分不清楚好坏,把这帮戏子全部供着,当作宝贝,甚至于还让他们去做刺史之类的大官,他自认继承了唐朝的大统,也继承了唐朝的那帮太监,不管好坏,都收容于宫中,任其胡作非为,还在唐朝马球皇帝那里学来封地方长官的方法,只不过把打马球而优则仕,改成了演戏而优则仕。当然,李存勖的失败,他的那个败家媳妇刘氏也是有不可推却的责任的。
二、李存勖的败家媳妇
    在李存勖失败的道路上,他的那位皇后刘氏可是没有少出力。这位刘氏可是不能去和李克用的刘氏相比,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位刘氏(我是说李存勖的刘氏)本来是穷苦人家出身,母亲过早去世,她的父亲刘老头靠给人看病和算命过活,被人称做是刘大山人。后又遭逢兵乱,一下子也就成了流民,结果刘氏在五、六岁时就被李克用的军队给掳走,不过这一被掳走倒成了她的一件的幸事。她被献给了李克用的曹夫人当作小婢女。而曹夫人便是李存勖的生母。
曹夫人对她挺不错,哄她玩,给她好吃的,好穿的,还让人教她歌舞弹唱。刘氏这方面的天赋还真不错,很快就学得能歌善舞,能吹能弹。曹夫人一直看着她长大,见她能歌善舞,人又长得漂亮,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曹夫人看着这个小姑娘挺顺眼,就开始把她许给儿子李存勖为妾。
李存勖也是个懂音律的人,自然对于这位能歌善舞,长得又十分可人的刘氏另眼相看。不久之后就封了她为魏国夫人,不过由于李存勖先前已有了两位夫人,而且韩夫人为正室,刘氏也知道想当上皇后也不容易。不过在她为李存勖生了儿子李继岌之后,情况就发现了很大的变化。所谓母以子贵,加上李存勖本来就很喜欢这位刘氏,很快在一些将领的上表之下,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后。
这个刘皇后在没当上皇后之前,一直都觉得出身比较低,不能和其它的妃子争宠。偏偏她的生父刘大山人还活着,听说自己女儿当上了皇帝的老婆,也该是享享清福的时候,于是就跑到洛阳来认这个好女儿。不过这个刘氏本来就觉得自己出身低贱,偏偏这时这个老头子还跑过来丢自己的脸。当李存勖对他说:“你爹来了,我还想见见这位丈人的时候。”刘氏却说:“你弄错了,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爹就死了,我还在他尸体前哭过了。这是那里跑来的糟老头子,竟敢冒充皇亲国威。陛下还记得大唐德宗年间那个冒充沈太后的高氏女子吗?这人肯定和高氏是一样的东西。”结果那位刘大山人,被打出了宫门。后来李存勖为了检查正伪,还和儿子继岌演了场戏,使得刘氏大为振怒,李存勖没有对她有过多的深究。刘氏不认自己的亲生父亲,却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而想在朝臣之中挑一个人来认做义父。挑来挑去,她挑中了一个活宝级人物张全义,顺便说一下,张全义本名张居言,后被唐僖宗赐名全义,再后来为了避朱全忠的讳,又被赐名张宗爽,到了李存勖灭粱他又恢复了张全义的姓名。名字不过代号而已,这位老兄当然是可以看得开。刘氏挑中张全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张全义善于巴结人,而且钱财会不断地送过来。
因为刘氏有另外一个爱好,捞钱。也许是小时候穷疯了,穷怕了,她对钱特别感兴趣,以至于国库的钱都要分成两半,一半给天子,一半给后宫。天子这边的钱老是不够用,而后宫的钱却是堆得没地方放,但刘氏还是对别人说,我没钱。当然刘氏也不是完全的依赖于国库,她还是很有经济头脑的,开始以后宫的名义做起了买卖,而且她还充分利用自己身为皇后的特殊身份,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干果的冠名,用来达到促销的目的。也许是认为这样来钱还是不够快,于是开始物色善于捞钱来的人做地方官,这样钱都来得更快了,于是善于此道的孔谦自然就当上大官,于是创造性的又发明了多种税种用来敛财,财从哪里,当然是从老百姓身上刮。一个孔谦站出来了,后面便有千万个孔谦跟上来,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就不用我多说了。从前李存勖的下令算是统统作废了。
而且刘氏在打击情敌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因为李存勖有一位爱姬竟然长得也是漂亮,还为李存勖生了个儿子。有一次,李存勖召见将领元行钦说:“你老婆刚死,我为你找一个新的吧。”刘氏马上就自作主张,把那位为李存勖生过儿子的爱姬给送给了元行钦,李存勖一看,说出去的话,岂能收回,结果为此生了好一段时间的气。不过他依然是喜欢这位刘氏。并依然纵容这位刘氏的所作所为。
“李天下”就再难找到中兴唐室的影子。不久之后,后唐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李存勖误杀了一位河南县令。这位县令的姓名叫罗贯(没有中字),这人为官正直,不向强权低头,对于那些宦官、戏子的一些敛财的要求,一个也不答应,而是把这些事告诉大将郭崇韬。郭崇韬多情为他说话,这就更加得罪那些太监和戏子们,天天在皇帝面前说坏话,但是李存勖没有马上处理这件事。不过罗贯又得罪了河南最有势力的张全义,张全义可是刘皇后的义父,他竟然杀了张全义府上的几个不法之徒。张全义当然就利用刘皇后再向皇帝去告刁状。终于好机会来了,这一年皇太后驾崩,葬坤陵,陵在寿安,李存勖幸陵作所,而道路泥涂,桥坏。存勖问:“这桥是属哪的,坏了也不修修。”宦官说:“属河南。”于是就把罗贯给抓来了,然后关入大牢,打得体无完肤。罪名就是太后灵驾将发,天子车舆往来,桥道不修,是不称职。郭崇韬为他求情,李存勖反而说:“莫非你也是他的同党。”崇韬再劝:“贯虽有罪,当具狱行法于有司。陛下以万乘之尊,怒一县令,使天下之人,言陛下用法不公,臣等之过也。”那知李存勖又丢下一句:“他是你的人,你当然护着他。”最后还是把罗贯给杀了。罗贯的被杀使后唐正直的官员从此寒心,而郭崇韬也不想再呆在朝廷这个是非之地了。
此刻的后唐,政治已是一片黑暗了。宦官、伶人、贪财的皇后这三股力量,已经将后唐带入了另一个深渊。皇后、宦官贪财,使国库空虚,而伶人们多抢军士妻女,使军士大为不满,在同光三年,又遭了一场大的天灾,流民四起,人心惶散,李存勖的日子也快到头了。
不过在这之前,李存勖却出人意料的打败了前蜀政权,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回光返照。
前蜀政权本为王建所建立。王建年轻时是个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生,因排行第八,乡里人叫他“贼王八”。后投唐忠武军,拜僖宗的“阿父”田令孜为义父,(和皇帝是干兄弟了)。在僖宗离开长安之时,带兵护送天子入蜀,时人称为“五都”,后来僖宗再次出逃,又多亏他出兵相救,于是天子很高兴,本来是想给他一个大官干干的。不过王建因得罪了权贵而只能外放为壁州刺史。但是王建并没有因为并发往一个偏远的地方而沮丧,反而开始积极扩张自己的地盘。他马上就召集亡命及溪洞夷落,有众八千,以攻阆州,执其刺史杨行迁。又攻利州,利州刺史王珙弃城去。势力开始逼近了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的地盘,陈敬瑄急了,但是害怕被诛,偷了皇帝玉玺的田令孜却说:“王八是杂家的干儿子,只要我这位阿父一召,他就会投在我们帐下。”陈敬瑄的西川节度使本来就靠兄长田令孜通过打马球得来的。所以也就答应了田令孜的意见。王建一听可以得一藩镇来干干,就带兵到了梓州,然后又带了二千兵马要去成都见陈敬瑄,也许是陈敬瑄看到王建这小子,竟然带兵前来。于是开始后悔了。而王建到了鹿头关听说陈敬瑄后悔了,于是大怒,你不让我过去,我打可以吧,于是率兵攻下鹿头关,而东川顾彦朗因为和王建有交情,也出兵前来相助王建。陈敬瑄打马球还可以,但是论打仗,他可不是王建的对手,马上就被攻下了彭州。陈敬瑄又派眉州刺史山行章将兵五万屯新繁,建又击败之,虏获万余人,横尸四十里。陈敬瑄这回又败了,下血本了,开始发兵七万增援行章,与建相持濛阳、新都百余日。这时朝廷派人前来调停,陈敬瑄一看,我损失了那么多的兵力,你朝廷一句话,就和解了,耍老子吧,没门。
昭宗一看陈敬瑄不听话,就任命了昭度将彦朗等兵讨之。昭宗以王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久之,不克,王建对昭度说:“公以数万之众,困两川之人,而师久无功,奈何?且唐室多故,东方诸镇,兵接都畿,公当归相天子,静中原以固根本,此蛮夷之国,不足以留公。”(明摆着是要赶昭度走)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建入白曰:“军士饥,须此为食尔!”昭度大恐,即留符节与建而东。(这人能把自己亲信给杀了当饭吃,自己能不赶快闪吗,毕竟小命要紧)昭度已去,建即以兵扼剑门,两川由是阻绝。哈哈,现在只要解决了那个马球球星就可以为西川之主了。王建离胜利又迈进了一步。
三、前蜀的建立与衰弱
    王建一见陈敬瑄不听调停,心里肯定是乐翻了天。你不愿调停,我还不愿调停呢。接着打,结果又把山行章打了个大败。山行章一看再打下去,也没什么希望,于是投降了王建。而蜀中的一些州县,都看出了最后谁会赢,于是纷纷转投到了王建旗下。王建接着攻打成都,陈敬瑄急了,又请出了田令孜出来说情。田令孜对城下喊话说:“咱们可是有交情的啊,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王建回答道:“军容父子之恩,心何可忘!然兵讨不受代者,天子命也。”田令孜没办法,算了,我投降吧。于是把节度观察牌印授于王建。次日,陈敬瑄就开城投降了。建将入城,以张勍为都虞候,戒其军士曰:“吾以张勍为虞候矣,汝等无犯其令,幸勍执而见我,我尚活汝,使其杀而后白,吾亦不能诘也。”建入城,军士剽略,勍杀百人而止。王建还是知道初来乍到,得收点民心。不过对陈敬瑄,以及那位宦官义父就没有那么好了。找了个借口就把他们杀了。不久之后,唐朝廷也以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王建在名义上已是西川之主,不久东川的那位好朋友顾彦朗死了,由其弟顾彦晖接任。好朋友归好朋友,地盘嘛,当然是越大越好。于是乘着讨伐常厚的时机,又打起了东川的主意。并且在打了常厚之后说:“兵已破厚,彦晖必出犒师,即与俱来,无烦吾再举也。”不过顾彦晖却没有如他的意,根本没有来劳军。王建很生气,既然如此,还就只有我带兵来攻打解决你了。于是王建开始对顾彦晖下手了,一路上都是节节胜利。这时顾彦晖急了,开始向朝廷请求调停,哼哼,朝廷,朝廷正被军阀赶着跑呢。不用管他,接着攻打东川,最后在梓州把顾彦晖给解决了,于是吞并了两川之地,成了当时最大的军阀。不过顾彦晖倒是还有几分血性,和兵士们死战到底,最后纷纷自杀。
王建在占领两川之后,又开始乘朱温讨伐李茂贞之时,虽然口头上说是要救援李茂贞,也带兵前去“救援”了,但实际上却是乘机夺取了李茂贞的大量地盘。不过李茂贞也没有办法,朱温都对付不过来,哪有工夫去管王建。不久之后王建又乘机占领了荆南夔、施、忠、万四州。接下来又夺取了汉中要地,又攻秦州(今甘肃秦安)、陇州(今甘肃陇县),李茂贞也没办法,只好由他去了。于是王建势力也是越来越大。唐主封他为蜀王。
到了朱温称帝之后,王建也只是象征性的口头讨伐了一下朱温,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同年九月,为了配合王建称帝,蜀地自然也就有了不少吉兆,比如青城山上出现时隐时现的巨人,万岁县(今重庆开县东北)会有莫名其妙的凤凰,嘉阳江中若有若无的黄龙,白鹿、乌龟、白雀都不甘寂寞,纷纷冒了出来,这些瑞兽举横幅高呼:“请大王即皇帝位!”。而因为中原动荡,也是有不少人才来到了蜀地,而王建对士人们也算是不错。于是就在朱温称帝不久,王建也在成都称帝了,建国号蜀,虽然其间曾改名为汉,但不久又改回来了。
由于两川少有战事,而王建的政策也以发展内部经济为主。他也是做了不少好事的。他在蜀地下诏劝农桑,发展生产,命令官吏不得侵扰百姓,以使他们能安居乐业。政治上的成就来自于王建对文臣的重视和重用。他对于唐朝大臣的后代都予以重用,而且礼遇很重,属下有人提出这样有点过分,但王建却说:“你们这些人见过什么,当初我在禁军时,负责宫门守卫,见皇帝对待翰林学士的态度比一般人的朋友关系还要亲密,现在我对待文臣只是当初皇帝的百分之一,又怎么说过分呢!”因为礼遇文臣,所以对于他们的意见王建也经常听从。对于凤翔的态度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属将们见李茂贞的力量削弱了许多,就极力主张趁机夺取,王建问节度判官冯涓,冯涓说:“用兵要慎重,不能任意地消耗国力,使民遭难。现在梁晋争雄,假如两家以后合为一处,发兵攻蜀,即使诸葛亮再生也不能阻挡。而凤翔是蜀地的屏障,不如与之和亲通婚,无事就务农练兵,坚守疆界,有事则静观其变,待机而动,这样可保万无一失。”王建听从了冯涓的意见,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后来冯涓还劝谏王建,罢去了一些重赋。当时其他人不敢说,冯涓就趁一次给王建祝寿的机会献颂表,表中先颂功德,然后再说百姓疾苦。王建看后赞叹道:“像君这样忠谏,功业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接着王建便下令减轻了赋税。
还有一次,王建登上兴义楼,有个和尚挖出一只眼珠献给王建,王建感动得下令供一万名僧人饭食相报。翰林学士张格阻止说:“小人无故自残,赦免他的罪过已经是宽恕了,不应该再这样重赏饭食,导致不良风俗泛滥。”王建听了醒悟过来,就收回了成命。
凭借着内部安定,以及地势易守难攻,王建才能和后梁对峙,毫不示弱。后梁派使臣到前蜀,官文落款是“大梁入蜀之印”,将前蜀当夷狄等落后的少数民族对待,王建很生气,后来朱温被杀,王建派使臣去吊唁,在后梁办丧事的时候也不忘报当初的一箭之仇,王建的落款是“大蜀入梁之印”。
不过王建虽然还是有点能耐,但他却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下了错误(五代很多人都是这样)。武信军节度使王宗佶是王建的干儿子,他自持军功卓著,本期望王建称帝能立自己为皇太子,可王建根本就没这个心思,只给了他中书令的位置。于是他一直非常不满,经常指使御史中丞郑謇等人上书王建,请拜王宗佶为大司马,总统六军,就也就是实际上的军方最高领导人。王建辛苦半辈子,打下这份不错的基业,靠的就是军队,怎能凭白给了王宗佶这个不相干的人?王建将兵权让他管理。做梦!加上枢密使唐袭和王宗佶素来不和,俟机进谗道:“王宗佶素浮人望,文武全才,万一哪天陛下山崩,诸皇子没一个是王宗佶的对手。”王建更对他不满了,但王宗佶没有一点收敛,反而更加嚣张。皇帝就是这样,谁要分我的权,就要谁死,哪怕是亲儿子。而王宗佶不过干儿子,王建杀起来当然是干脆利落,不久就把王宗佶给杀,我有亲儿子,哪有立干儿子的道理。
王建有十一个儿子,可是有大能力的,我实在是找不出来,也许王宗杰还马马虎虎。长子王宗仁身体不好,还有残疾,所以没在考虑范围之内。那就次子王宗懿吧。(古人真是喜欢改名字,他不嫌累,我还嫌累呢。初名宗懿,后更名宗坦,后再更名王元膺)王宗懿这个人多材艺,能射钱中孔,尝自抱画球掷马上,驰而射之,无不中。但是却轻佻无方,做事毛躁。虽然被封为太子,王建也对他说:“一切学朕所为,则可以保国。”又命道士广成先生杜光庭为其师。不过王宗懿对王建的近侍唐袭却非常不尊重,结果唐袭在王建面前说了这样一番话:“太子谋作乱,欲召诸将、诸王以兵锢之,然后举事尔!”王建大惊,急命唐袭召重甲入宫。王宗懿则以为唐袭要搞掉自己,也不动动脑子就率亲军在大街上和唐袭的部队干了起来。唐袭命短,被王宗懿的人马给射死了。王建知道了,以为王宗懿要弑父,还反了这个王八蛋(王宗懿还真是个“王八蛋”,王八的蛋)了,遣义子王宗贺收拾王宗懿。王宗贺带上大军,很快就杀散了王宗懿的部队,王宗懿仓皇逃出成都,也许是身上忘带钱了,只好到处讨饭吃,结果被老百姓认出来了:“哇!这不是皇太子吗?”告了官。王建派王宗翰去劝王宗懿回来,毕竟骨肉连心。但还没等王宗懿到地方,王宗懿已经被人杀了。
次子又死了,不过没关系,王建的儿子还多着了,下一个,立谁呢。前蜀的后宫可是又活动起来了。王建这时年纪也大了,七十了,再也经不住大的折腾了。由于宠爱徐妃姐妹(前花蕊夫人)于是子以母贵,王建立了徐妃的儿子王宗衍为太子。后来又改名为王衍(还不如晋朝那位王衍呢)此人方颐大口,垂手过膝,顾目见耳,颇知学问,能为浮艳之辞。
而一旁吃了王建老亏的李茂贞一看朱友贞正和李存勖打得不可开交,王建年纪又大了,身边又有了刘知俊这员大将,自然是想要夺回曾经被王建抢去的地盘,虽然前期倒是节节利胜,不过到了王建亲自出马之后,不仅李茂贞败下了阵来。连大将刘知俊也反投王建了。不过对于刘知俊,王建也并不信任他,最终将他杀了。你能叛朱温,能叛李茂贞,万一等我王建闭了眼,我那几个儿子哪个能制得了他。不久之后,王建死了,卒年七十二岁。
王建死后,王衍即位了。王衍当上皇帝之后,就让生母徐氏当上了皇太后、小姨为皇太妃。太后、太妃的权力可大了去了,她们都清楚其实当官就和做生意一样,充分考虑到了一些有钱无权的人的利益。于是太后,太妃在宫中开了一家“乌纱帽专营店”,公然卖官鬻爵。消息一传来,举国轰动,那些有钱无权的人士开始大肆活动。徐老娘和徐老姨经常开乌纱帽拍卖会,规则很简单,谁出的价钱高,谁就有官当。于是店里的生意好得惊人,获利屡创新高,门槛都快被踩烂。估计王衍也没少去凑热闹。卖官的人大都是为了捞更多的钱,钱从哪里捞,老百姓身上捞。所以遭殃的还是老百姓。当然民心也就丢了。
王衍不但纵容老娘与老姨的买官行为,而且还养了一大帮的狎客,整天吃喝玩乐。也许是觉得老娘,老姨们挣了不少钱,也许是认为自己的宫殿太小,他又下令开始大批量的建造宫殿,虽然王衍的干兄王宗寿看不过去,在宴中哭劝王衍要以江山为重,不要再这样胡闹下去了。不过有了一帮狎官为伍的王衍哪里会听他的。宫殿接着建,于是朝廷忠良之士也纷纷悄悄走开,再也不管他家的闲事了。管了也没用,反而还不得好。
王衍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帽子改革家,他看到国人都戴一顶能只勉强盖住脑门的小帽子,很不耐烦,下诏禁止戴这种不伦不类的帽子。不过帽子还是要戴的,王衍身体力行,经常戴一顶自己糊的大帽子招摇过市,还让宫人都戴金莲花状的帽子,穿上道袍,脸上抹上浓粉。国人一看皇帝这么耍,于是纷纷效仿,都改成这模样了(真是荒唐!不过这只是细节问题)。
也许是觉得老呆在宫殿没意思,也该在领地里巡视一番了,他可不是去体察民情的,而是去游山玩水的。当然皇帝嘛,排场肯定得跟上,而且只要在路上看到漂亮女孩,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也不管人家有没有婆家,先抢过来幸宠一番再说,至于善后问题,那就不关他的事了。他看上你,是你的福气,还敢有什么怨言吗?而一些大臣由于妻子漂亮,王衍把她收编过来,自己享用了。有点像朱温吧,不过王衍比朱温差远了。而且他为了让自己不朽,还让人去为自己做塑像,以示尊严。
王衍没有在中原大战之时去捞点便宜,当然他也没有这个能力。然后又在蜀地为非作歹,坏事荒唐事做尽,民心大失。虽然蜀地暂时没有人来收拾他,中原那个坐不住了的李存勖可是一直在看着他呢。
四、最后的回光返照——灭蜀
    李存勖为了探听蜀国虚实,开始派出了使节李严前去试探一番。李严到了蜀国之后开始充分体现他大国使者的气势,他对蜀国的皇帝说起了李存勖是如何兴复唐室,怎样灭掉后粱的,把王衍说得是一愣一愣的。他说:“前年我朝天子建大号于鄴宫,自郓州杀向汴粱,定天下不过是个把月的事,现在我军兵力强盛,光梁降兵就有三十万,东渐于海,西极甘凉,北慑幽陵,南逾闽岭,四方万里,莫不称臣。而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皆遣子入侍,稽首称籓。至荆、湖、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