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些远古的汉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二世,姓赢名胡亥,始皇第十八子,早年曾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在秦始皇的众多儿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不管是立长还是立贤,胡亥都只有半边凉快去的命。而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专门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从他还只是公子时候的一些小事就可以看出来这厮就不是什么好鸟了。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儿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了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的鞋子,因为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三岁看大,五岁看老,可见这孩子打小就是一瞎折腾的主。
等到胡亥在赵高的帮助下登上了王位,他就开始可着劲地折腾这个国家了,在他看来,国家不过就跟当年摆放在宫殿门口的鞋子一样,想怎么拨弄,就怎么拨弄,终于把他老爹和诸多名臣苦心经营的国家搞得乱七八糟了。
胡亥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开杀戒。杀扶苏,是因为扶苏是始皇立的名正言顺的太子,不杀他位置坐不安稳,这理由成立,我们可以理解。可接下来他对自己的其他兄弟也大开杀戒,就着实有点变态了。胡亥屠杀自己兄弟最残忍的是在首都咸阳的CBD地区,他当众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另一次在杜邮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注意,是碾死啊!我们都看过修路,压路机碾过去那种——那刑场可真是惨不忍睹。杀兄弟,你是怕他们也跟你争王位,可你杀姐妹做什么?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你还怕你的姐妹起来篡你的位不成吗?胡亥的种种举动,实在是太有违人情常理了。
将闾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他们三个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稳,胡亥找不出什么罪名陷害,就把他们统统关在了宫内。等其他许多的兄弟被杀后,赵高派人逼他们自尽,将闾他们对来人说:“宫廷中的礼节,我们没有任何过错。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也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一点过失,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国家忠臣,却要我们自裁?”来人答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相对而泣,最后引剑自刎。
在胡亥的众兄弟当中,死得名声好一点的是公子高。他眼看着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被胡亥迫害致死,知道自己也难逃厄运。但逃走又会连累家人,于是下决心用自己的一死来保全家人的安全。他上书给胡亥,说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胡亥很高兴,又赐给他十万钱。这就是所谓的拿钱买命了。
杀完了兄弟姐妹,胡亥就开始杀大臣了。蒙家兄弟功高震主,而且是原太子扶苏的人,杀!李斯是原来老爹的丞相,放在眼前碍事,杀!李斯可是支持胡亥即位的大臣啊!可以说如果没有李斯的支持,怎么轮也轮不到胡亥来坐这个位置。可胡亥是怎么对李斯的呢?在胡亥成为皇帝的次年,李斯以谋反罪名被处以极刑,先是在脸上刺字,然后把鼻子剁了,再砍掉左右脚,然后是拦腰一刀把身体斩为两截,最后是把身体剁成肉酱。这是当时最残忍的一种刑法,叫做“具五刑”。
胡亥杀完了中央大臣,再杀地方官吏。一时间秦帝国大地上血流成河,官场人人自危。我实在不知道胡亥哪来的那么大的杀人瘾头,实在是殊为变态。杀了那么多官员,总得有人填补空缺吧?赵高就顺理成章地把自己的亲信都安插到位,这嬴家的天下,其实暗地里已经变成了赵家的天下了。
而胡亥在做什么呢?他一心就只想享乐一生,有一次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如白驹过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就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赵高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自然是求之不得,当下就精心安排胡亥专心享乐,以便自己更大胆地专权。
胡亥曾经还说过一段关于享受的很有名的话,是当年对李斯说的:“我听韩非说过,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饭是野菜做的汤,冬天裹鹿皮御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时,奔波东西,劳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脱毛,最后客死异乡。做帝王如果都是这样,难道是他们的初衷吗?贫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穷酸的书生们提倡的吧,不是帝王这些贤者所希望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没有一点好处,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这段话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白痴昏庸帝王的内心独白了,放之四海而皆准。
当时有个儒生,叫叔生通的,到后来我们还要讲到他的事迹。他有次在当朝谈论是否有叛军作乱的时候,对胡亥说:“他们说的天下反叛根本就不对,先皇早已经拆毁了城墙,熔铸了天下兵器,有您明主坐堂,有严明法令行于天下,国家安定,人民富足,谁还会造反呢?现在陈胜这些人只不过是几个盗贼而已,地方官正在积极追捕,请陛下尽管放心就是了。”这段话当然听得胡亥是龙心大悦。
就是这个叔生通,后来帮助汉高祖刘邦确立了礼仪制度,使得刘邦开心地说:“娘的,到今天老子才知道做皇帝原来要这样做才威风啊!”所以说在我的文章里对于这些儒生历来都是持十分鄙夷态度的,都什么玩意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见风使舵的主,没一个靠得住的!儒生当国,国家必乱。后世的王莽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在赵高的刻意蒙蔽下,在胡亥自己的装聋做哑下,秦帝国很快就走到了灭亡的边缘。胡亥当时完全不了解天下的真实情况,等到陈胜的军队逼近了都城咸阳,他这才着了急,听从了章邯的建议,让他率领释放的骊山刑徒出战迎敌。这些刑徒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强壮,刚刚被释放,士气很高,在勇将章邯的率领下,初期打了很多胜仗,战胜了陈胜和项梁的部队,但后来,项羽破釜沉舟与章邯决战,使章邯作战失利,章邯向胡亥求救兵增援,又被赵高猜疑拒绝发兵。走投无路的章邯最终投降了项羽。章邯一走,秦的军队便不堪一击,秦朝江山危在旦夕。
偏巧在这时,赵高还跳出来生事了,他的女婿阎乐领着上千人,假称抓捕盗贼,直闯胡亥的行宫,最后逼得胡亥抽剑自刎,死在自己最宠信的奸臣赵高之手。胡亥死时只有二十三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死的时候是以平民的葬礼安葬的。可怜的这个小白痴皇帝,短短三年时间就把秦国数代人辛苦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也算是一能人了。所以说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就像水冲沙啊。后世的君王都吸取了这秦帝国的教训,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慎之又慎。这才保证了后世朝代能够长期延续。
第八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倒回去10年,如果有人告诉当时尚健在的秦始皇,说他的庞大帝国是被几个农民兄弟起来给推翻的,始皇帝绝对要哈哈大笑,当看外星人一般地看你。可最后的事实就是,陈胜吴广这两个泥腿子点燃了燎原的星星之火,强大的秦帝国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和各地揭竿而起的地方武装面前轰然倒塌。
陈胜是个标准的中国农民,但是毛主席说过,谁要是小看了中国农民,谁就要吃大亏的。陈胜还当农民的时候就显露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耕田的间隙对那些一起耕作的穷哥们说:“苟富贵,勿相忘!”那些穷哥们都笑得不行,陈胜你TMD连饭都吃不饱,帮人耕田的主,还指望什么富贵?这不扯淡么!陈胜也不跟他们争论,悠悠然说了另一句载入史册的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公元前209年7月,秦帝国征调居住在里巷左边的贫民去防守渔阳,一共有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编入这次征发的行列之中,当了屯长。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法津规定是都该杀头的。这时候队伍里的两只鸿鹄就开始商量怎么办了。
陈胜跟吴广说:“如今逃走也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不好?”陈胜还说:“天下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该他来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规劝皇上的缘故,皇上派他领兵在外地驻守。如今有人听说他并没有什么罪,却被二世皇帝杀害了。老百姓都听说他很贤德,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的人以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以为他逃亡在外躲藏了起来。现在假使我们冒用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向天下人民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
这两个人商量停当之后,就去占卦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那时候的人都很迷信,凡事都要占个吉凶先,没办法。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上上大吉,这两人倍受鼓舞,觉得事情可行了。当时我们不是说过了嘛,那时候的人都很迷信,所以他们还要装神弄鬼一番。他们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戍卒买鱼回来煮着吃,发现了鱼肚中的帛书,对这事自然觉得很奇怪了。陈胜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附近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在夜里点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在深更半夜听到这种鸣叫声,都惊恐起来。第二天早晨,戍卒中到处议论纷纷,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事情到了这里,基本上算是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就等着揭竿而起的那一天了。
某一天押送队伍的县尉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在他面前扬言要逃跑,以激怒县尉,惹得他很不开心,当众鞭打吴广。说时迟,那时快,正当县尉拔出佩剑的刹那,陈胜和吴广奋起夺剑杀死了县尉。这时候两人召集属下号召说:“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大家都误了期限,误期按规定要杀头。即使不被杀头,但将来戍边死去的肯定也得十之六七。再说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属下的人听了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心甘情愿地听凭差遣。”
师出还得有名,这两个农民兄弟想半天也没想好个合适的起义的名号,于是就假冒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举行起义,以顺应民众的愿望。这时候大家都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他们又筑起高台来宣誓,用将尉的头作祭品。陈胜任命自己做将军,吴广做都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起义生涯。
别看这次队伍就900人,战斗力却还相当不错,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拿下了大泽乡,然后顺便攻克了蕲县。蕲县攻克后,又派符离人葛婴率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一连攻克了铚、酂、苦柘、谯几个地方。他们以战养战,一面进军,一面还不断补充兵员扩大队伍。等行进到了陈县的时候,已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卒好几万人。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
陈胜是颇有战略意识的农民领袖。在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区后,即决定进攻战略要地陈县。陈县在两周和春秋时期,曾是陈国的都城。战国后期,又曾经是楚国的国都。秦灭六国后,又把陈县定为郡治,足见其地位之重要,如能拿下陈县,对秦无疑是个重大打击。在攻打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县令正好都不在,只有留守的郡丞领兵与起义军在城门下作战。结果郡丞兵败身死,于是起义军就进入城中占领了陈县。
这时候,陈胜吴广作为农民的局限性暴露出来了。陈胜打下陈县后,即召集当地三老和豪杰共商大计。这些人都是有奶便是娘的人,眼见陈胜几万人的军队开进城,还商量个屁呀!于是纷纷建议陈胜称王。他们拍马屁说:“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哪里经得起这等吹捧,是果断地做出了称王立国的决定,就以陈县为都城,国号为“张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这里就看出陈胜最后不可能成功的历史必然性了,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迫不及待地要称王,做到头也就是一地方割据政权。比起后来项羽和刘邦以及六国后裔相约的谁先进入关中谁称王来看,陈胜吴广确实鼠目寸光了一点。再说了,楚国灭亡的时候,君王的尊号也不过是“王”,你丫现在就要称王,那把正宗的楚王皇室血脉朝哪里摆?何况你还打着楚国的旗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才是王道啊!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张楚政权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全国范围反秦斗争的高潮,大家伙一看,妈的,这一农民都能成事,何况咱呢?高高飘扬的“张楚”大旗,成了农民起义中心的标志,显示了巨大的号召力。各地以“张楚”军名义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农民起义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势。在农民革命洪流的推动下,一些贵族残余势力也纷纷收罗旧部,起兵反秦。当时各地反秦力量的著名首领有刘邦、项梁、项羽、英布、彭越等多人。当然,这些人日后都比陈胜做得大。
拿破伦有滑铁卢,陈胜的滑铁卢也出现了,那就是荥阳。荥阳是通向关中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附近还有秦囤积大量粮食的敖仓。拿下荥阳,就打开了通向关中的门户。再取敖仓,既可切断秦军粮草供应,同时也解决了起义军的军需问题。可荥阳既然是重镇,哪里是那么容易打下的,吴广久攻不下,张楚军的战略攻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昏庸无能的秦二世这时候做了一个这辈子唯一正确的决定,他赦免了在骊山陵服役的几十万刑徒,封章邯为将军,临时组编军队阻击起义军。正在休整的农民起义军被突如其来的几十万秦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迫退出关中。在曹阳亭固守、抗击秦军数十天后,又败退渑池。起义军将领在几经挫创、无粮无援的情况下,又率部与敌激战十余日,终因寡不敌众,拔剑自刎。至此,张楚政权开始走下坡路了。
章邯大胜后带兵继续东进,这时围攻荥阳的农民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假王吴广意见不合,认为“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竟假借陈胜之名杀害了吴广,结果导致这支起义军部队全军覆没。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让张楚军覆灭的,不是章邯,而是他们自己。内部混乱的管理制度,上下级的关系复杂,军事指挥权不明确,等等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集中爆发,酿成了这一悲剧。
随着反秦斗争的开展,革命队伍内部的离心倾向也在滋生蔓延。陈胜派往各地的将领各存异心,争相称王,起义军内部公开分裂。如北征的武臣自立为赵王,蜕变为割据头目。其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后也自立为燕王。攻取魏国旧地的周市虽未自立为王,却立了魏国后裔宁陵君咎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与此同时,群起响应的各地英豪也不再听陈胜节制,直接孤立了作为反秦主力的陈胜“张楚”政权,给了秦军反扑的机会。
秦将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即倾全力进攻陈县。公元前209年12月,陈胜亲率农民军将士与秦军展开激战,虽奋力拼搏,终究未能挽回败局,被迫退至下城,正当他准备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没想到,陈胜竟被跟随自己数月的车夫庄贾杀害,成为千古遗恨。
陈胜从谋划起义,到称王立国,再到兵败被害,前后不过半年时间,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不管怎么说,他亲手点燃的反秦烈火烧红了大半个中国。更重要的是,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朴素真理,第一次将人人平等的概念向全中国人民做了充分的诠释,打破了儒家思想君臣父子的虚伪谎言。中国的民主思想启蒙运动及革命启蒙运动,自陈胜始!
第八十一话:结束语
    非常感谢大家这几个月来对本书及本人的支持。但天下没有写不完的书,所以在这里也告一段落了。回看这几个月来,基本上保持每天写作4000字的速度,总计写下了17万多字,实在是不容易。之前我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能每天坚持写下来,而且能写出那么多字。真诚地感谢大家的支持,实话说,如果没有你们砸票写书评,我早就不写了。因为写作确实是件很烦心的事。
到这里我算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写到了秦末。因为接下来的故事线索就不那么单一了,更加波澜壮阔,就不是我能以这样的方式写下去的了。历史是有趣的,其实今天我们身边发生的任何事在历史上早就发生过了,难怪帝王们最喜欢看的就是《资治通鉴》呢。
接下来我是不是要开新的书写写,我没想好,也许会的。但是不会是这样题材的了,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也没想好。不过相信我们能有再见的那一天。
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