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些远古的汉子-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人民有种超强的能力,那就是同化。后来的五胡乱华也好,满清入关也好,最初都是异族异种,一呆上百年,搞到后来结果比汉人还像汉人,于是就都统一到中华民族的大旗下来了。这就是同化作用,说难听点这也叫捣糨糊,根本不管你来自哪个冰箱,反正炒吧炒吧最后终归要盛到一个盘子里端上桌的。
从文化的角度上说,楚国最失败的或者说最成功的就是引入了中原的方块字,方块字最奇异的地方就是以图象化的方式来标志事物,这样的奇迹在今天都还在显现出来。一个浙江人和一个广东人碰到一块了,语言是相互不通的,但是写的都是一样的字,这样就能沟通了。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用的是注音的字母文字,那么最后出来的文字尽管很接近,很相象,但肯定各自是各自的,都会在自己文字的基础上衍生出诗歌、文学等文明产物,从而越走越远,让民族大融合成为空话,就像欧洲。所以中华民族的同化力之强的核心就在文字。
所以要彻底消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厉害做法的就是消灭他们的文字。这上头日本人很精明,做得很彻底,当时占领台湾50年坚持用日文教学,结果直到100年后的今天,很多台湾人都还认自己是日本人的后裔,跟中国没什么关系。还记得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最后一课》,可见当时的德国纳粹政府也在占领区内广泛地推行灭绝异国文字。
所以从狭隘的观点上看,楚王国学习方块字是失败的,但从长远的大历史观看,这也为华夏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楚王国当时占领的地盘,从后来看也就相当于为华夏送来一份丰厚的嫁妆。其后的蒙古人、满清人也都送来过类似的嫁妆。
第三十三话:卫国上演的《黄金甲》
    卫国是周武王最初分封天下的封国之一,国君是周武王同母的弟弟一脉,血统那自然是很正宗的了。常识告诉我们,最深重的罪恶都隐藏在宫廷深处,越是貌似高贵的血统,越是容易孳生出无边的邪恶。
卫宣公姬晋年轻的时候就好色贪淫,曾经还在做王子的时候就不怎么检点,跟他爹卫庄公的小老婆叫夷姜的私通,这点到颇有几分后来的唐高宗李治看到则天母后时的风采。不过后来儒家做大,礼教比较严酷了,所以在做太子时候的李治绝对赶不上卫宣公姬晋年轻的时候。他不单是跟夷姜私通,还干脆把夷姜的肚子给搞大了。这一下年轻的姬晋犯愁了,这肯定是不能让他生在宫里的,要不糊涂老爹肯定以为是他的儿子,自己的辈分从爹降成哥了,这样太不科学了。姬晋想了半天,于是安排人把怀孕的夷姜弄出宫去,在民间悄悄生了个孩子,取名姬伋,伋的意思大概是“匆忙而来的孩子”。
等到卫宣公的哥哥挂了,卫宣公也正式即位了,连忙迫不及待地把老相好夷姜立为夫人,从民间找回那孩子姬伋,立为太子。从这点上看,其实混蛋天子都是比较有情有意的汉子,这实在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纳闷的是当朝的文武百官都做什么去了?眼看着这样乱伦的时间发生吗?不过联想到后来李治立武则天的时候也是没听到什么屁声,可见古人对于性的态度是很开放的,很人性化的,不象后来那么保守窝囊。
隔了几年,太子伋长大了,宣公赶紧给他定了门亲事,是齐国老大釐公的闺女,宣姜。当时有民谣流传:“岂其娶妻,必齐之姜?”,这很白话吧?都明白就不解释了。这齐国就是当年姜尚的后裔,奇怪的是当年也没听说姜尚如何风流潇洒了,不明白为什么子孙后代还都出美女。而这宣姜,就是当时美女中最著名的一位。
这卫国也真是人材辈出啊,为太子求婚的使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回到国内,这个家伙就立即向国君卫宣公禀报:“我靠,这公主简直比花儿还诱人,主公啊,这样的绝色美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摘了吧。当然,臣子我如此忠心,你可不要忘记喽。”卫宣公这老色鬼不禁有点神魂颠倒,掐着花白的胡须开始算计起来。
卫宣公赶紧安排太子伋出使宋国,还特意叮嘱他不妨对留意下宋国的风土人情,地理山川,做好情报收集工作,不要着急回国来。然后又派人在淇水河边修了一座行宫,名为“新台”,赶紧把宣姜给迎娶进门来。
等这宣姜的红盖头一被揭开,就傻了。原本以为是年轻英俊的王子,哪知道是满脸皱纹满身老人斑的王子他爹。古代的女人我们都知道,很好搞定的。生米煮成熟饭就OK了,她就乖乖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强悍如阿珂,如洪夫人者也不能避免,何况一个小小的宣姜?
当时有首诗歌叫《新台》,就记录下了这件事:“新台有砒,河水淋渺。燕婉之求,‘遵涤’不鲜!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可在人家的地盘上,你能咋的呢?于是这意中人就成了意中人他妈。
太子伋自然是非常愤怒的,可愤怒有什么用呢?何况他爹也给他送了几个美女过来权当道歉了。问题是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嘛?唉……可惜当时也没有警察啊。太子伋是个老实孩子,也学不来他爹年轻时候偷入后宫勾搭小妈的那套,于是就只好坐在墙角里看着天空发呆。
岁月像飞刀,刀刀催人老。一晃15年就过去了,宣姜也为卫宣公添了两个儿子:姬寿和姬朔。公正地说,长子姬寿,是一个清秀善良的少年,而他的弟弟姬朔,却实在说不上是个什么好货色。对的,跟《黄金甲》里的那个小王子差不多。姬朔没事就板起指头算继承顺位的问题,怎么算自己都只能排到第三位,这让年轻的姬朔很郁闷。不过姬朔这孩子可是充分继承了卫宣公的优良血脉,他眼都不眨一下,就跟母亲说瞎话了,说大哥太子伋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卫宣公的夺妻之恨,甚至还发誓在继位之后,要将他母子铲除干净。
女人最可怕的事就在于有了孩子之后就是母亲且只是母亲了,这点从黄蓉身上可以看得很明显。宣姜听到这事的时候也很是恐慌,赶紧就报告给卫宣公。这卫宣公也是老糊涂了,竟然立马把姬伋他妈夷姜叫来辱骂一通,说她教子无方。试想一下,15年前姬伋娶亲的时候我们就算他才15岁,那么今天他也该30岁了,完全是不折不扣的成年人了,关他妈屁事啊!只有一个可能,卫宣公不过是借故来发泄对夷姜的怨气。
这夷姜可不满了,谁又不是没年轻漂亮过,当初可是你这孙子屁颠屁颠来主动勾搭老娘的,想当年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换旧人了,就……女人都是想不开的,这么越想越凄惨,干脆就拉根绳子吊死在后宫了事。
这卫宣公想起“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忽然对太子伋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和对立情绪,这基本上是基于一个老年男人恋栈心态,不舍得那么早放权,总想抓住权力到老死,不准任何人来觊觎,哪怕是自己儿子也不行!换句话说就是:“朕不给的,你不能抢!”
卫宣公安排太子伋去齐国商定个国事,然后路上安排下特种部队伪装成强盗,要刺杀太子伋。可当时也没有即时成像技术,特种兵们谁也不认识太子伋,怕杀错了人。卫宣公就说:“你们白痴啊,太子伋是我卫国的使节,在他的船头上自然要插上白色的牛尾巴了,你们看着白色牛尾巴杀人就好了!”
这事不知怎么被宣姜生的大儿子姬寿知道了,窃以为这事极可能是宣姜故意放的风。从别的事情上看,宣姜不应是个有心计的邪恶女子,慌忙汇报卫宣公的那事完全是受了小儿子姬朔的蒙蔽,等到事情闹到那么大程度了,放在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想,都会心生悔意的,想救太子伋逃过这一劫。不过,如果他知道这一放风的后果是什么,那么肯定她死都不愿意放这个风的。
姬寿是个淳厚善良的孩子,慌忙去告诫太子伋这事的前因后果,可前面我们就说过了,太子伋也是个老实孩子,老实孩子最大的问题就以为所有的人都跟他一样是老实孩子。太子伋是打死也不信自己的弟弟会编造谎言害自己,更不会相信自己的爹会狠心杀了自己。唉……这孩子真是太老实了,你想想看你妈夷姜是怎么死的啊!
不管姬寿怎么规劝,太子伋仍然不相信事情会这样,说:“就算是这样的,那违背父辈之命保全自己,这绝对不行。”姬寿没办法,只好以设宴为大哥饯行为名,把太子伋给灌醉了。汗一个,老实孩子就连喝酒都要受欺负。唉……姬寿留了张纸条,写上“我代你去了,你保重。”就把白色的牛尾巴插在自己船上出发了。分析下姬寿的行为,我不认为他和太子伋之间有多么深厚的兄弟交情,毕竟年龄差距摆在那个地方,是有代沟的。他此去代为赴死,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自己的亲兄弟姬朔赎罪,愿以自身的血洗清兄弟身上的罪孽,这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好孩子。
等太子伋酒醒来才知道事情已经坏了,赶紧架船沿路去寻找姬寿,等他找到时,姬寿已经倒在血泊之中了。太子伋痛哭流涕,大声地责骂还没来得及离开的特种兵们,说他们杀错了人,自己才是他们要杀的太子伋啊。特种兵们本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果断地杀了真的太子伋。
至此,这卫国的《黄金甲》圆满落幕,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ETV,MV,我的嗲地,妈眯,父老乡亲……顺便说句,和电影里充满道德感的结局不一样是,小王子姬朔顺利地在卫宣公升天之后接替了位置,史称卫惠公。从后来的历史看,姬朔这卫惠公的位置坐得并不安生,先后两次流亡国外,不知道他在国外流亡总计的17年里,会不会偶尔也想起他的太子大哥和亲哥哥。
第三十四话:齐鲁间的拉链门事件
    齐釐公有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都是当时蜚声国际的大美女,其风采绝对不在今天的巩阿姨,章妹妹之下。这对姐妹花一个是上个故事里我们讲的宣姜,一个叫文姜。当时凡是成年的男人,没有一个不想瞻仰这姐妹花的风采的,没有一个不在做梦YY这姐妹花的。
宣姜的凄惨故事我们在《黄金甲》里已经说过了,这里说说妹妹文姜。公元前706年的时候,北戎攻伐齐国。郑国派太子姬忽来援救齐国,帮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齐釐公一看,这小伙子挺是英俊,又能打仗,于是就提出把女儿文姜嫁给他,姬忽当时也很高兴地答应下来了。可那混蛋世子回国后不知道找哪个算命先生来算了一卦,说是“齐大非偶”,于是赶紧派人告诉齐釐公:“郑国小齐国大,我配不上你的好女儿啊。”坚决地要退掉这门亲事。这下国际美女文姜的脸上可挂不住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直到20世纪的中国农村里,被退亲都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何况在公元前呢?
文姜窝囊透顶,气恼不已,但又能怎么样呢!当时她有没有现代女性那种自立自强、笑对人生的本事,当时也没出个李湘姐姐让她学习。于是长久的心情抑郁,逐渐转变成为自怨自艾和顾影自怜,甚至产生了一种歇斯底里的自我摧残的心态。
这时候,她的大哥姜诸儿像个魔头出现在文姜生命里了。姜诸儿才不管文姜是不是自己的亲妹妹,一时间精虫上脑,什么也顾不上了,写了首很有名的情诗传给文姜:“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这诗确实写得好,既赞美文姜美艳如桃花,更感慨其花落鲁地,字里行间,尽是无可奈何的叹息。
文姜当即回了首大胆奔放的诗:“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这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时候不早了哦,要搞点什么就赶紧哦,来日之事难以逆料,何不把握眼前。是一种强烈的暗示,更是一种激情的鼓励。姜诸儿一看这诗,哈哈哈抬头仰天大笑三声,径直进如到文姜的房里颠鸾倒凤去也。
这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兄妹俩就在老爸的眼皮子底下乱搞,怎么可能不被齐釐公发现呢?齐釐公知道后气得半死,又碍于家丑不得外扬,只能找他们俩分别谈话,然后急急忙忙为文姜择配。就像瞌睡了遇到枕头,正在齐釐公发愁的时候,旁边的邻国鲁桓公派人来提亲了,齐釐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赶紧安排亲事吧。于是这文姜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鲁桓公的夫人。
过了几年齐釐公死了,儿子姜诸儿即位了,是为齐襄公。这又过了几年,屈指一算,姜诸儿跟文姜已经有足足18年没见过了。这齐襄公即位,作为亲密友好邻邦的鲁国,自然是要国君亲自前往朝贺的了。于是鲁桓公就带着一大群随从跟着老婆回娘家去了。
算起来这文姜当时的年纪也不过30出头,这正是一个女人最为风情的年龄。你看看今天NB的国际女明星,有哪个不是30左右的?齐襄公姜诸儿在隆重接待妹妹妹夫的酒席上一看,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回想起自己后宫的几张老菜皮,不禁感叹:“都是女人,差别咋这么大捏?”齐襄公姜诸儿当下就跟文姜眉来眼去,用眼神约定了宴后再续前缘。这一续就不得了,结果整整续了三天三夜,可怜的鲁桓公被冷落在宾馆里,孤灯照壁,冷雨敲窗,一夜又一夜辗转反侧,孤枕头难眠。唉……想起从前姜尚爷爷说的:“这鲁国以后将成为我齐国的臣子了。”岂止是臣子啊,还是回收站,大黑锅。
等三天后鲁桓公重新见到文姜的时候,看她眉目含春,满脸桃花开的模样,作为过来人的鲁桓公自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当下就给了文姜一个耳光。怒斥她不守妇道,还扬言要马上向天下通报这起国际丑闻,立马收拾行李准备动身。其实揣摩一下这绿帽子鲁桓公的话,有很大程度上属于男人尊严受到了挑战后的愤怒发言,是胡话,当不得真的。这事传出去固然能让齐国下不来台,莫非鲁国就很光彩了?自己的头上顶着个人尽皆知的大绿帽子可不是件好玩的事,再说了,齐国是你鲁国现在惹得起的吗?
可文姜是个没头脑的啊,赶紧把这事通报给他的哥哥,齐襄公不高兴了。老子闲来无事跟妹妹叙下旧情,那是咱姜家的家事,关你这姓姬的鸟事啊?!居然敢说此大话,看来不give you some colour to see see是不行了!
齐襄公不光诗写得好,搞点阴谋暗杀什么的也有一整套。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在临淄著名的风景区牛山设筵,为鲁桓公夫妇饯行。鲁桓公冷静下来后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也不敢搞得场面太难看,勉强赴宴。宾主双方在席间自然愉快地说着肝胆相照的言不由衷的话,不至于让整个场面太过尴尬。这鲁桓公心情本来也不太好,自然是本着自己把自己灌醉的原则来喝这酒的,酒还没过三巡,鲁桓公就醉倒了。再回顾下前面的那个故事,容易受欺负的老实孩子果然都是不能喝酒的主,唉。
看到鲁桓公high大了,齐襄公就说不能耽误了妹妹妹夫行程啊,派大力士彭生把鲁桓公抱上车,抱的时候故意用力太甚,把桓公的肋骨折断,断骨刺入心脏,鲁桓公就在醉梦中一命呜呼了。
鲁国姬姓宗室及臣民听到鲁桓公的死讯,自然是愤怒异常,虽然怀疑其中必有阴谋,理应大兴问罪之师,但查无实据,加上鲁弱齐强,倘若冒然出兵,犹如以卵击石。万般无奈,只好先行扶正世子姬同嗣位为鲁庄公,随即派人到齐迎丧,追究事变前后的蛛丝马迹。这还有什么好查的啊,查明真相了又能怎么样呢?鲁国也都是一群窝囊废,没血性的汉子,居然只敢对齐国说:“我们国君畏敬您的威严,不敢安居,到齐国修两国友睦之礼。礼成而人未归,罪责无法追究,只要求得到彭生以在诸侯面前洗掉丑闻。”
这鲁国可真够体贴的,连借口都帮齐国想好了,连该丢的“卒”都替齐襄公找好了,你说这齐襄公还不知道借坡下驴吗?于是马上下令立即将公子彭生处死,以谢鲁人。这彭生是个大力士啊,大力士一般都胸大无脑。本来是奉命行事的,居然这时候被老大这样扔出去,自然很不爽,在刑场上就当着鲁使的面大骂襄公兄妹乱伦,并发誓死后将变成厉鬼,来向齐襄公索命。事情很快就传遍了齐都临淄,更沸沸扬扬地传遍了天下。
这鲁桓公的事告一段落了,那么你文姜也该回到自己的鲁国去了吧?可她不,她干脆呆在齐国了,天天跟齐襄公同出同入的,在临淄如胶似漆着。《诗经》里面的《南山》、《载驱》就生动地描述了这对不伦恋人的幸福情景的。
鲁桓公死后是文姜的儿子鲁庄公即位了。鲁庄公羞愤无比的派遣大臣前来迎母归鲁。身为国君,自己爹被自己的舅舅杀了,自己的妈被舅舅给搞了,自己还不敢起兵报仇,这国君有做得这么窝囊的吗?文姜自然是不愿意回去独守冷宫的了,但是又不好明说,只好其其艾艾地起驾,走到两国边境的禚时,她打死也不走了。说:“此地非齐非鲁,正吾居处也。”这老妈不走,儿子也没法,只好派人在禚地的祝丘建造宫室,给老妈居住。齐襄公听说文姜滞留禚地,大喜。也派人在禚地附近的阜建造离宫。于是两处美仑美奂的宫室遥遥相对,自然是大大地方便了这对恋人幽会。
不过经过这样的折腾,齐国上下弥漫着一股不祥之风,嗅觉灵敏的政治家都纷纷到外国去以避风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躲到鲁国的管仲和公子纠,以及躲到莒国的鲍叔和公子小白。这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和第一个名相管仲就要登场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明天请早啊你哪。
第三十五话:赌注最大的马拉松
    齐国是史上最著名的渔夫姜尚太公子牙同志的地盘,当初分封天下的时候,武王手一挥:“太公啊,你不是喜欢钓鱼么,那就去海边钓鱼吧。”于是就把灭殷商的第一功臣姜尚给分配到偏远的胶州半岛,叫他天天钓海鱼去。可姜尚不怨天不怨人,迅速移风易俗,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让齐国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大国、强国。
自古以来英雄美女是不分家的,齐国在出了宣姜、文姜这对姐妹花之后,也该出一个英雄人物了。不过这个英雄刚出场的时候实在是猥琐得很。
管仲是个穷人,不过管仲天天都在想着发财。他跟着好朋友鲍叔一起做生意,赚的钱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那时候淳朴的人们就说了,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这个冤大头还赶紧跳出来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他只是贪图金钱而已。而他这样做,不过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自己情愿的,你们就别屁话多了。
生意做不成,管仲又想去打仗,立点战功。结果他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家了。人们又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又向人们解释说,管仲并不怕死,只是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保条命下来。
有这样的冤大头好朋友,管仲也很感激,就真心想为鲍叔牙办些事,不过最后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倒给鲍叔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人们都嘲笑管仲是个窝囊废。鲍叔又跳出来说,你们不了解他呀,他是个真正有才干的人,只是没遇到机遇罢了。
写到这里我真的有些怀疑这鲍叔是不是有特异功能了,他怎么就算得那么清楚管仲是只什么鸟变的呢?这彻底颠覆了我对于朋友的看法,看来以后一定要多结交那些不讲义气多分你钱财的朋友才是,搞不好哪天就发达了。管仲也多次感激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废话,换了谁谁不感激啊!
后来这两个好朋友的日子都慢慢好过些了,都分别当了王子的师傅。管仲是公子纠的师傅,鲍叔是公子小白的师傅,这一对好朋友,为了各自的徒弟出息,也开始明争暗斗起来。其时齐国的国君是姜纠和姜小白的大哥齐襄公姜诸儿,按正常情况说的话,姜纠和姜小白都不大可能有机会坐到这个位置,不过我们都知道齐襄公姜诸儿是个混不吝的主,成天乱整,所以就不好说弟弟们是否有机会了。鲍叔和管仲这一对老狐狸都不约而同地把各自徒弟带到国外避风头。
果然,齐襄公姜诸儿的政权没几天就倒台了,堂弟姜无知发动了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的宫廷政变,杀死了齐襄公,夺取了政权。可这国君位子不是谁说坐就能坐的啊,看这孩子名字取得就很没有品,无知?!完全不像是国君的名字嘛。果然,姜无知上位没几天也就被杀死了。这时候,真正有资格继承国君之位的就只有两个人:姜纠和姜小白。
在朝中这两派都各有拥护者,争执不下,于是就决定了一个公平的办法:两人赛跑。谁先抵达国都临淄谁就当国君。这可算是史上奖品最丰厚的马拉松比赛了,冠军得到的是将是整个国家;不过失败者的下场也很惨,脑袋是肯定保不住的。
姜纠和姜小白两人分别得到消息,就轻车简从,分别从鲁国和莒国迅猛上路了。通常两个实力接近的选手比赛,那么教练就很重要了,管仲这个教练就比鲍叔的脑子要活泛得多了。他想到了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就是比谁先到么,我要把对手给杀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