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英烈-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大海听罢,把眼一瞪,说道:“什么?你个孬种,莫非怕死了不成?”
“不,我并非怕死。您想,咱们人单势孤啊!若把事情弄砸,他们可就救不了啦!”
胡大海听了,琢磨片刻,说道:“嗯,你说得倒也有道理。咱这么办吧,在上殿以前,咱先把这事儿安排安排。大英,你先带领咱们的骑兵,把法场护住。没有我的话,任何人不准随便进来;如果出了意外,唯你是问。”
固大英答道:“请干爹放心。”
胡大海又对胡强说道:“走,咱先见见监斩官,跟他打个招呼!”说罢,二人一同走上前去。
这时,扎尔芦达已经认出了胡大海。心里说:哎呀,真来倒霉。怎么偏偏他回来了?看样子,这人是杀不成了!他又一想,嗳!皇上的火儿可不小,难道还顶不住个胡大海?再说,等胡大海一离法场,我就命令开刀。到那时,人头落地,你纵然讲下人情,又有何用?
扎尔芦达正在合计心思,胡大海和胡强已来到近前。扎尔芦达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走出监斩棚,躬身施礼道:“二王千岁可好?我扎尔芦达迎接来迟,请当面恕罪。”
胡大海一见是扎尔芦达,立时就明白了。心里说,哼,我早就瞅着你不是个好东西。你替元顺帝效命多年,能跟我们一心吗?这个监斩官的差事,别人总不能干,非你不可!胡大海强压怒火,说道:“还礼,还礼,原来监斩官是扎尔将军。”
“唉!皇上的旨意,咱哪敢不遵啊!”
“扎尔将军,我要上殿求情。在此期间,求你高抬贵手,不要开刀。自你倒反大元,归顺明营,咱们处得不错。这么点儿面子,你无论如何也得给我吧?”
“唉!”扎尔芦达装出一副万般无奈的模样,说道,“法场的规矩,您知道得比我清楚。眼下,追魂炮都响了两声啦,我怎敢耽搁时间?若皇上怪罪下来,我可担当不起呀!”
胡大海逼问道:“什么,你不敢耽搁呀?”
“二王千岁,我可没长两颗脑袋。”
老胡点了点头,说道:“可也是呀!这么办吧,你的脑袋我来担保。皇上怪罪,有我顶着,如何?”
扎尔芦达忙说。“不行!公事属公事,私交属私交。二王,你还不懂这个?”
“哟?”胡大海一看,心里说,这个家伙,一抓一转个儿,贼光溜滑呀!他眼珠一转,说道:“好,刚才我跟你说几句小话,那是往你脸上贴金。既然你不肯赏脸,我老胡自有办法。”说到此处,扭回头来,冲野人熊高声喝喊:“胡强!”
“在!”
“把虎尾三节棍拿出来,陪扎尔芦达将军呆一会儿。”
“遵命!”
这野人熊胡强“哗楞”一声,拽出了虎尾三节棍,伸手便擎住了扎尔芦达的胳膊。
扎尔芦达一看,吓得都尿到裤子里了。心里说,胡大海,你算损透了!这野人熊蛮不讲理,一不高兴,还不把我掐死呀?于是,急忙冲胡大海说道:“二王千岁,您快告诉少王爷,千万别让他打死我呀!”
胡大海说道:“嗯,别害怕。只要你不冒坏水儿、不传令杀人,就能平安无事。”
胡大海将法场安排已毕,这才赶奔八宝金殿。他一边走着,一边埋怨,老四啊,天下还没到手,你怎么就翻脸不认人了呢?到了金殿,我非和你较量一番不可!又一想,嗳,固大英再三嘱咐,让我以理服人。嗯,我还得见机行事,费点儿周折。
胡大海步履匆匆,来到九龙口前,躬身施礼道:“臣,胡大海参见我主,万岁,万万岁!”
“啊?”朱元璋见胡大海走进金殿,脑袋不由“嗡”了一下。为什么?一则,胡大海是他磕头的把兄弟,有多年的交情;二则,老胡家功重如山;三则,胡大海快人快语,不管三七二十一,逮住什么扔什么,不好对付。可是,他又一想,哼,我是皇上,出口为旨。就是你胡大海讲情,我也决不能准。想到此处,他微微一欠身形,说道:“哟,二哥回来了!免礼平身!一旁落座!”
“谢万岁!”说罢,胡大海坐在一旁。
这会儿,朱元璋还假装没事人呢!他强颜欢笑道:“嘿嘿,二哥,你这是从哪儿来呀?”
“白阳关。”
“噢!回京有何大事?”
胡大海见问,掏出封书信,说道:“万岁,这是元帅给你修的本章,请龙目御览。”说罢,呈递到龙书案上。
朱元璋接过本章,一目十行地看了几眼,说道:“二哥,不必焦急,朕派人筹粮就是。你一路浑身劳累,先到金亭驿馆歇息去吧!”他心里合计,先把胡大海支走再说。
胡大海一听,心里说,哼,你倒说了个轻巧。他略停一时,说道:“万岁且慢。方才,臣路过午朝门,见那里立下了法场。仔细观看,原来要杀常茂五人。万岁,但不知常茂他们身犯何律,法犯哪条?”
朱元璋见问,未曾说话,先摇头晃脑,口打咳声:“唉!二哥,这几个东西,目无圣主,狂傲至极,简直要拆八宝金殿。他们横眉立目,恨不能啃朕几口呀!”
胡大海强压怒火,说道:“嗳!老四,盐从哪儿咸,醋从哪儿酸,事出有因啊!你详细说说,他们究竟为了何事?”
朱元璋见间,便厚着脸皮,详细述说了一番,最后又说道:“二哥,他们现在已犯下了不赦之罪,朕是非杀不可!”
胡大海一听,不由呆呆发愣。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环解窘境 午朝门紧急报军情
    胡大海听罢朱元璋苶;的话,不由苶;呆呆发愣。心里说,哎呀,老四果然变了。若是当初,他说这些浑话,我非扇他俩嘴巴子不可。现在,人家是一国的皇帝,咱这当哥哥的是臣下呀!这八宝金殿是有尺寸的地方,说话可得注意。不然,又会犯大不敬的罪过。想到此处,他压了压怒火,便婉言相劝道:“万岁,听你这么一讲,我都清楚了。这几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也太不像话了。跑到八宝金殿,胡折腾什么?芦嫔妃有没有罪,得由你发落。他们随便致死人命,这不是目无法纪吗?这个事呀,也难怪四弟你生气。要碰到我的头上,说不定会气死。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不管怎么着,常茂他们是有功之臣。再说,看在老六常遇春的分上,也不能冲他们开刀呀!眼下,两军阵前正在用人之时,若将他们杀死,一来会寒了众人的心,二来,往后的仗也无法打了。四弟,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你就把他们饶了吧!你要觉着出不了气,那就把他们带进殿来,爱打爱骂,随你的便,多咱你出了气,咱再拉倒。在气头上将他们杀死,后悔可就晚了!”
“哼哼哼哼!”朱元璋冷笑一声,说道:“老常家功高日月,朕并未亏待他们。封常遇春为开明王,常茂为孝义永安王,哪个不是高官厚禄?都怪朕从前管教不严,姑息迁就,才将他们惯坏。今天,他们敢在金殿上打死娘娘,明天,还不得将寡人打死?这功是功,过是过,不能混为一谈。若犯重罪而不治罪,岂能服众?二哥,休再多费口舌。我意已决,定斩不饶!”
“什么?”胡大海听罢,瞪起牛眼,就想发火。可是,他立时想起固大英的嘱咐,才将怒火按下。略定心神,又规劝道:“嗳!老四,这么办吧!你先给他们记下这笔账,让他们北赶大元,立功赎罪。将来,再酌情定罪。这颗脑袋呢,就算临时借给他们。四弟,这准可以吧?再说,不看别人,还得看看我呢!咱老弟老兄这么多年,就算二哥我求你了。四弟,你开开恩吧!”
朱元璋又说道:“二哥,正因为咱老弟老兄,朕才耐心规劝于你。若换个旁人,早把他轰到殿外去了。至于这几个人吗,朕是非杀不可!”
“呀?”胡大海一听,再想忍耐也忍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四弟,你真不开恩呀?哎呀,难怪人们说,‘龙眼无恩,翻脸无情’呢!老四,你把这些人的功劳扔到一旁,为了一个不值当的芦嫔妃,就如此绝情啊!到头来,连二哥我的话,都当成了耳旁风,真让人寒心。现在,我就问你一句,你饶是不饶?”
朱元璋一看,心里说,胡大海来脾气了!哼,难道我怕你不成?于是,脸红脖子粗地说道:“二哥,朕已说过,万无更改。”
胡大海这回可犯脾气了:“好哇,今天我可要跟你叫叫真儿了!你饶,得饶;不饶,也得饶。”
朱元璋一听,挖苦地说道:“二哥,你若是皇上,朕就听你的;可惜,你不是皇上,说话不能算数。”
这哥儿俩,你言我语,针锋相对,越顶越烈。满朝文武,一个个面带惊慌,像木桩一般,立在殿下,鸦雀无声。
正在这时,金殿以外乱成了一团。只听有人喊叫道:“了不得啦,杀人了,造反了!”
朱元璋与胡大海听了,不由就是一愣。他俩也顾不得再斗口舌了,忙甩脸朝门外望去。
满朝文武,也无不惊骇。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事都出在固大英、胡强身上。前文书说过,他们俩一个护守法场,一个看着监斩官扎尔芦达,等着胡大海上殿求情。可是,左等不回来,右等没音信。固大英怕干爹吃亏,便派心腹到金殿探听消息。
片刻,心腹回来说:“二王跟皇上吵起来了。看来,非出事儿不可!”
固大英一听,心里说,这皇上也太不像话了。哼,饶与不饶,你讲了不算,得由我们爷儿们作主。想到此处,不管三七二十一,命令亲兵,为常茂等人解开了绑绳。
与此同时,野人熊胡强也伸了手啦。只见他“啪”一巴掌,打掉扎尔芦达的三颗门牙,就把他撵回了金殿。
常茂他们解掉绑绳,让手下人找来战马、兵刃,小哥儿几个飞身上了坐骑,各操家伙,就杀奔八宝金殿。
御林军上前阻拦,被常茂抡开大槊,揍死了无数。要不,怎么有人喊叫呢!
书接前文。朱元璋一听,只吓得颜色更变:“啊呀!二哥,你看见没有?他们可真反了啊!似这样之人,朕岂能饶过?各位爱卿,哪一个愿讨旨问罪?”
文武百官一看,心里说,哼,你也有着急的时候呀?慢说没能耐,纵然有能耐,咱也不干!他们一个个假装没听见,眼观鼻,鼻对口,口问心,往那儿一站,跟泥塑一般,缄口不语。
朱元璋见无人讨旨,只急得抓耳挠腮,忙说道。“诸位卿家,你们可知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吗?”
正在这时,他忽然看见扎尔芦达了,说道:“扎尔芦达,你快前去抵挡一阵。”
扎尔芦达接旨,心里说,这老胡家、老常家,是大明帝国的栋梁。若将他们诛灭,大明的江山便可得而复失。于是,他点兵三千,提刀上马,高声喊喝道:“来呀,列开旗门!”
扎尔芦达惯使一口錾铁宝刀,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他带领三千军兵,将常茂一行截住,高声喝喊道:“呔!常茂,你们要造反不成?本钦差奉旨在此等候,尔等哪里走?”
常茂是久经沙场的大将,还能被他唬住?只见他把雌雄眼一瞪,说道:“好哇!扎尔芦达,若有胆量,过来比试比试!”
“常茂,休要大言欺人。休走,着刀!”扎尔芦达说罢,抡刀便剁。
常茂见刀砍来,忙用大槊磕开。紧接着,抡动禹王神槊,快似闪电一般,“啪”!拍到他的护背旗上。扎尔芦达躲闪不及,滚鞍落马,口吐鲜血,昏厥过去。
常茂拿着禹王神槊,点着扎尔芦达的脑袋,说道:“老家伙,就这点儿能耐,还敢跟茂太爷伸手?干脆,给你个痛快得了!”说罢,“啪”!将他的脑袋砸成了肉饼。
御林军见主将阵亡,不由四处溃逃。
常茂四处一踅摸,领着丁世英、朱沐英、于皋、李文忠,齐发战马,紧抖嚼环,直奔金殿而去。
朱元璋见势不妙,在宫娥、太监的簇拥下,直奔后宫逃去。
胡大海见状,腆着肚子冷笑道:“嘿嘿,祸起萧墙,自己找的。哼,我早盼着这一招儿呢!”说罢,也走出金殿,找常茂他们去了。
再看常茂一行。他们闯进金殿,马不停蹄,一直把朱元璋撵到紫禁城内。
书中交待:这座紫禁城,十分坚固。紫禁城外为外宫,建有三座大殿,是接见群臣、议论政事的地方。紫禁城内是寝宫,皇上和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俱都住在里边。这座紫禁城墙,足有三丈多高;城门一尺多厚,门上钉满菊花钢钉,十分坚固。
朱元璋跑进内宫,急忙吩咐道:“掩门,快快掩门!”
太监急忙把宫门关闭,插上横栓。
常茂他们追到近前一瞧,见皇上已经进了内宫。常茂心中生气,高声叫嚷道:“哼,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今日你要不讲清楚,咱就没个完。”说罢,策马来到城门跟前,抡开禹王神槊,“当”!“当”!就砸了起来。要不是城门坚固,早让他砸开了。
朱元璋在里面听了,急得直挂双手:“哎哟,这该如何是好?”他左思右想,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内侍,快到内宫将老公主请来!”
“遵旨!”内侍答应一声,急速而去。
前文书说过,这老公主朱玉环是朱元璋的亲姐姐,也就是十王千岁李文忠的母亲。老公主非常善良,对朱元璋十分疼爱。不管朱元璋走到哪里,她也要跟到哪里。为什么?生怕别人照顾不好兄弟。平时,她也没什么事儿,跟随兄弟,享受着荣华富贵,倒也逍遥自在。
话休絮烦。内侍臣跑到老公主面前,一五一十地述说了一番。
朱玉环听罢,只吓得魂不附体。她万没料到,耗子动刀—;—;窝里反哪!老公主暗暗埋怨儿子李文忠,冤家,你怎敢以小反上,打你舅舅呢?她越思越想越有气,在众人搀扶下,急忙乘坐凤辇,来到紫禁城前。
朱元璋见姐姐来了,急忙把自己的委屈叙述了一番。并说:“李文忠也吃里扒外,跟着那帮人惹是生非。姐姐,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老公主一听,忙说:“陛下,休要惊慌。你且闪退一旁,待我教训这伙奴才。”说罢,对内侍大声喊叫,“来呀,开城!”
朱元璋忙说道:“姐姐,这门可开不得!他们闯进来该怎么办?”
朱玉环摇摇头说:“不会,这帮人不会如此无理。”
朱元璋听罢,急忙躲藏起来。
这时,老公主乘着风辇,来到紫禁城外。
常茂他们见凤辇抬出城来,立时就料知是老公主朱玉环。常茂众人赶紧甩镫下马,挂好兵刃,跪倒在辇前。
老公主下了凤辇,颤颤巍巍,用手相搀:“各位将军免礼!”
“多谢公主!”说罢,站在一旁。
老公主定了定心神,喝喊道:“文忠!”
“母亲!”
“孩儿啊,难道你要造反?难道你要夺你舅舅的江山?”
李文忠急忙申辩道:“母亲,休听那些不实之词。若是无缘无故,我们这些人能造反吗?此乃事出有因啊!”接着,就把经过述说了一番。
老公主听罢,暗暗埋怨兄弟的所做所为。不过,不管怎么说,她得向着朱元璋。因此,略停一时,说道:“文忠,那也不能任性胡来呀。纵然你们闯进紫禁城,难道敢把皇上打死不成?茂儿,皇上委屈了你们,你们把怨气咽下就是。我看这样吧,让皇上赔个不是,满天云彩也就尽散了。如果你们不听相劝,我情愿死在你们面前。”
常茂众人见老夫人如此相劝,不由怒火消了一半儿。他们你瞅瞅我,我看看你,谁也拿不定主意。
胡大海在后边偷偷一看,见众人折腾得差不多了,心里就说,嗯,给朱元璋个教训,往后不干这种坏事就行了。于是,他腆起草包大肚,分开人群,来到常茂他们面前,大声喝斥道:“行了!别给脸不要脸,得理不让人。快,把家伙收起来,站到一旁。”说罢,又走到朱玉环近前,问道:“皇上认错吗?哎呀,他要不回回脖,恐怕这事还不好办呢!”
朱玉环说道:“二王放心,我定让他向各位功臣赔礼。”说罢,复乘风辇,进了内宫。朱元璋正在寝宫着急,见姐姐到来,急忙细问情由。
朱玉环禀明了经过,并且对他陈述其利害,敦促他以国事为重,放下架子,向功臣们赔礼道歉。
此刻,朱元璋已经冷静下来。他心里合计,唉,都怪我鬼迷心窍,误中了元贼的脂粉之计,以致做出这等糊涂事来。干错,万错,都是我一人之错。我一定要痛改前非,悔过自新。想到此处,传旨击鼓升殿。
朱元璋出了紫禁城,二次升坐八宝金殿。立即传旨,把常茂众人宣上殿来。他面对众人,热泪盈眶,直言不讳地述说了自己的过错。
在那封建年代,皇帝陛下是神圣不可侵犯哪!朱元璋能做到这步,那就算难能可贵的了。
胡大海一看此情此景,心中也很难过。他急忙向常茂众人使眼色,让他们也给皇上回回脖。
常茂众人心领神会,“呼啦”一声,跪到朱元璋面前,说道:“万岁,我们性情鲁莽,做得太过分了。陛下,您消消气儿吧,我们给您磕头了!”说罢,又磕了一顿响头。
朱元璋听罢,心中高兴,并且说道:“诸位爱卿,往后朕若有不对之处,你们只管当面直言。”
“多谢万岁重用。”说罢,站起身来,立到两旁。
就这样,君臣言归于好。
正在这个时候,午朝门外又飞跑来一匹快马。但见这匹马,“扑通”一声,跌倒在地,将鞍鞒上的将官,摔到尘埃。
御林军围上前去一看,但见此人鼻子眼儿出血,面如白纸,呼呼直喘,昏迷不醒。
御林军急忙禀报给黄门官,让他转奏万岁得知。
朱元璋听罢,忙派胡大海探知究竟。
胡大海急忙来到午朝门,定睛一看,原来是前营将官。从他身上一搜,搜出一封紧急公文。胡大海命令随从,将来人抬到朝房营救,自己赶奔金殿,将公文呈递到龙书案上。
朱元璋捧起公文,急忙拆开观看。不见则已,一看哪,吓得他苶;呆呆发愣。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亲征白阳关 雌雄眼搦战无名将
    朱元璋拆开公文,仔细观瞧,原来是军师刘伯温发来的告急折报。大致的意思是:臣奉旨离京,追赶大元。一路之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势如破竹,每战必捷。如今,已占领白阳关,把元兵撵进柳河川。据探马报知,昏君元顺帝也在那里。前部正印先锋官常遇春,贪功心切,率领大将百员,铁甲军三万,翻山越岭,向柳河川摸去。不料,误中埋伏。现在,战将与军兵,都被困在柳河川内。臣曾领兵带队,前去救援,但是,连攻七次而未能如愿。望主公见字,速派援兵,以解此危。
朱元璋看罢,心急如焚,暗暗想到:常遇春所率部队,俱是明军主力。倘若出了差错,就等于折去自己的臂膀。另外,由此看来,元人势力依旧不小。若再反扑回来,岂不前功尽弃?想到此处,果断地传下旨意:“朕要御驾亲征。”
群臣文武听了,无不欢欣鼓舞。
接着,朱元璋分兵派将:十王李文忠留守燕京,常茂为前部正印先锋官,于皋为副先锋,胡家父子押运粮草。诸事料理已毕,朱元璋亲统精兵五万,浩浩荡荡,离开燕京,奔白阳关进发。
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住,马不停蹄,兼程前进。
这一天,大队人马刚来到盘蛇岭前,突然间,先头部队停住了脚步。先锋官常茂不解其意,忙问左右:“哎,这是怎么回事?”
军兵答道:“盘蛇岭的道路被人家破坏,行人车马难以通过。”
常茂听罢,忙传将令:“赶紧抢修。”
“是!”
过了一顿饭的工夫,还没修完。常茂心中着急,催马到了队伍前头,仔细一看,啊呀,这儿的地势,十分凶险。但只见四面环山,正中是一条山道。这条山道上,挖了不少大坑。每个坑宽有两丈,深有丈余。常茂心里说,这哪能一时半晌就填平呢?他再举目四处观瞧,但见怪石林立,松柏遮天,阴森森令人害怕。他心说,看来,山中必有埋伏。于是,急忙传令道:“军兵,兵撤三里!”
“遵命!”
霎时间,后队变前队,就要撤兵。
就在这时,忽听四面的山头上,炮号如雷。紧接着,就见灰瓶、火炮、滚木、礌;石,像狂风冰雹一样,奔明兵砸来。
仗着常茂指挥有方,经过一番挣扎,才将军兵引出山外。就是这样,也有不少军兵受伤。顿时,全军乱作一团。
常茂晃动禹王神槊,传下口令:“站住,点炮安营!”
常言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常茂在这儿盯着,人心才稳定下来。他们磨转回头,扎住阵脚,重新整队,扎下了营寨。
常茂瞅着山头,心里说,不用问,这准是元人的伏兵。看来,他们成心要把我爹困死在柳河川呀!想到此处,怒火难按,紧催战马,冲到山前,讨敌骂阵:“呔!杀不尽的匪贼,赶紧出来,跟茂太爷决一死战!”
片刻,就见盘山道上,绣旗高挑,杀下一支军兵。
常茂瞪眼一瞧,但见这些旌旗,并不像元人的旗号。怎么?上面没有字啊!这支军兵来到近前,往左右一分,中间闪出一员小将。
常茂再仔细一瞅,但只见:
这员将实在威严,
看岁数正在当年。
细高挑双肩抱拢,
白脸膛貌赛潘安。
亮眼睛鼻如悬胆,
大耳朵口能容拳。
狮子盔张口吞天,
朱雀铠虎体遮严,
素罗袍苍龙戏水,
八宝带富贵长绵,
胸前挂护心宝镜,
肋下悬玉把龙泉,
壶中插狼牙利箭,
犀牛弓半边月弯,
凤凰裙双遮马面,
鱼褟;尾钩挂连环,
掌中枪神鬼怕见,
胯下马走海登山。
恰似那哪吒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