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血海空-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里,海面就喷发出一垛百米多高的烟火墙。
一声巨响震动了大海与舰艇,——一座弹药库被击中了。瞬时,每艘舰艇的甲板上爆发出一片喜悦的欢呼声。击中目标的这座大炮似乎也颇受鼓舞,于是炮击的速度、数量急剧增加。
其余的装甲舰赶上了第一批突击队,接着我们“沅阳号”巡洋舰也赶了上来。人们看到巡洋舰上发出的炮弹速度很轻快。驱逐舰上的125毫米口径的大炮也不断射出炮弹。但巡洋舰上的炮弹简直就像是机枪扫射的速度一样,又快又密。
巨港的上空变成了一个被照亮着的巨大的圆式屋顶。在这座屋顶之下,聚集着一切深灰色的又处于静止的舰艇。
现在,巨港犹如一只巨大的岸上火盆。在这只火盆里,通过望远镜,还可以望得见海岸上的椰子树的轮廓,以及正在燃烧着的、像火把似的的树梢,整个城市周围不断地冒出发光的烟火,又像是沸腾的泉水。
轰炸是如此地猛烈、持久,使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轰炸肯定会得到最理想的效果。
第037章 李双庆
更新时间2011…6…14 23:24:21 字数:2058
巨港上的爆炸物在空中乱舞,整个岛就要崩溃在海上的烟雾之中。靠近了巨港的军舰不断地向它开火,铁火的瀑布从天空中倾泻而下。郊区的火灾引起了滚滚浓烟,这浓烟又像要把整个城市吞没。
现在,巨港真像是一只遍体鳞伤的、蜷缩着的小鸟,躺在那里,仰望着出现在远方的天空中的早霞。
5时52分。一切战舰都不动弹了,它们静静地趴在水面。最后一次炮击的硝烟已随风飘散。黯淡的天空中,微风吹拂,空气新鲜,大海波涛翻滚。
——登陆作战开始了。
正如所预料的那样,巨港似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大量的植物被焚毁,大量的建筑在轰炸中被破坏的一干二净。在残垣断壁中,有一些幸存的动物在急匆匆地惊叫着离开,还有一些地方仍旧在朝外放出冷枪。
在巨港的郊区,陆战队队员们没有受到多少的阻抗。
倒是登陆之后,因为在巨港和海岸之间有一片沼泽地,给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沼泽地里有稀稀落落的红树林,更多的是水葫芦还有大量的茂盛的长草,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荷花和巨大的水盆大的莲叶。然而最让人恐怖的是藏匿在水草深处的大蟒蛇。有些人亲眼看到一条七八米长的、身体有水桶那么粗的巨大蟒蛇慢吞吞地从自己的身旁爬过去,而那个时候,他已经被吓呆了。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粗长的蛇类。
负责城北作战的第三陆战旅三营与日军在炼油厂发生了激烈的交火。因为要保存这些生产设施,所有在炮击的时候就没有以这些地方为目标。导致大量的日军都聚集在了炼油厂里面。
日本人疯狂地叫喊着从各个角落里冲了出来,扑向我们的士兵。他们手中大多持着短小强悍的轻武器,甚至有的还只有一柄日本弯刀。
当然,我们的士兵也没有对他们客气。当小鬼子一冲上来,还没等近身,就一阵“突突突”,把他们都宰了。
但在更多的时候,需要近身肉搏。日军的身体素质并不在这些陆战队队员之下,但是他们的格斗模式比较刻板。马赤龙在查阅了大量的二战资料之后,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近身格斗方法,然后交给了这些由他训练出来的陆战队士兵。
而在这个时候,平日严格的训练产生了无比强大的效力。日本人刚和中国军人过上几招,就被纷纷砍倒在地。他们抵抗不住,很快崩溃后退了。
但这些可恶的家伙在撤退之前居然点燃了一个储油罐。
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些储油罐都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产生了爆炸,就像是触发了多米诺骨牌那样,整个炼油厂都会产生爆炸。
士兵们二话没说,立刻投入了灭火的战斗中。
好在精明谨慎的日本人在仓库里面储存了大量的灭火装备。熊熊燃烧的大火很快扑灭了。
11月17日,下午五时三十分,李双庆来到了这个刚刚打下来的石油重镇视察。很多士兵是第一次见到这名传说中的最高长官。
他的司机开着敞篷的军用吉普车,一路风驰电掣,顺着一条独具热带特色的红褐色小径一直到巨港的郊区。一路上烽烟四起,树木东倒西歪,很多地方还冒着烟火。
当到达炼油厂,李双庆从敞篷吉普车上跳了下来。他戴着墨镜,为了遮挡热带地区毒辣的阳光。而刚毅的脸庞棱角,笔直坚挺的高耸鼻梁,即使是这位是年近四十的长官也能够看出其所具有的军人的独特魅力和风范。他对自己的下属向来非常严厉。人们都非常怕他,可是又都非常敬畏他。当他的名号在阵地上响起,那么必定会鼓舞战士们杀敌的勇气。
正坐在一条输油管道上擦枪的陆战队士兵看到有长官过来,赶紧起身敬礼。李双庆回敬,同时问道:“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报告长官!”这些旧时期的说话、语调和称谓对于李双庆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电视上关于这个时代的电视连续剧真是太多了。“我们是第三陆战旅第二营三连的。”
看着他们擦枪时那细致入微的样子,李双庆点点头,称赞道:“好的。你们都是好样的小伙子们。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军队在海外的第一场战略上的胜利。很快,我们的海上运输通道就要打通了。前方就是雅加达。然后,当我们跨过那个岛上的山脉——”李双庆朝东南的方向指去,“就是澳洲大陆。那里,有我们所急需的矿产和能源。而且,你们恐怕不知道这些,就在我们曾经浴血奋战的纳士纳群岛的海平面以下,蕴藏着数量无比巨大的石油矿藏。这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像森林那样茂密的石油井架在这些海面上的竖起,出产出我们急需的石油。
“好了,小伙子们。”李双庆走到一个年轻战士的身边,拍拍他结实的肩膀说道,“坚持!坚持住你们的信念和梦想!这可是我们中国人数百年来所一直期盼的梦想!努力吧,士兵!”
所有人的情绪都被感染了。这样一名英气逼人的将军似的人物,将会带领他们把一切军国主义者葬送进无边的地狱。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这几个人后来也成了军队里面的中高级将领。
日军持续地向巨港反扑。驻守巨港的两个陆战旅经过了四天的艰难防守,打破了日军的攻势。
而在这结束不久,英印军队就攻破了马六甲,然后分兵两路,一路从陆路,一路从海上,两方进逼了新加坡。此刻,驻守新加坡的日军感到了如临大敌,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绝望感慢慢地在心底产生,并逐渐蔓延上每个人的心头。从地图上看去,新加坡尽管仍旧处于易守难攻的绝佳地理位置,可是现在,他已经成了日本在东南亚航道要冲上的一座孤岛了。
~~~~~~~~~~
建了个QQ群:138356384。欢迎大家加入!^_^
第038章 对雅加达的饱和轰炸
更新时间2011…6…19 15:03:51 字数:3158
毗邻马来半岛的部分已经被英印军队占领。而北面的纳士纳群岛,东面的坤甸,东南的巨港,都已经被中国军队占领。唯一可以援助新加坡日军的通道就是南面苏门答腊岛。大量的日军作战人员还有战略物资等等都是通过苏门答腊岛然后渡过马六甲海峡运送到新加坡去的。
舰队中的舰船轮流在巨港补充船用燃油,没有处于加油状态的其它舰船都在附近的海面上放哨、巡游,侦测日本海军的动向。
同时,日本人在巨港贮藏了大量的食物和物资补给。这些宝贵的补给对于已经在海面上战斗了大半个月的中国特遣航母舰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战养战了。
…………
随着随着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华人华裔加入南洋华人民主共和国,纳士纳大岛的防守压力大大减弱了。
保守估计,东南亚的华人有三千多万,其中,愿意成立一个自己国家的不在少数。自从南洋华人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至少有七万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了纳士纳群岛。很多人参加了军队。还有一些原本就是华人抗日游击队的士兵。
从日军手中所缴获的大量武器武装了这支刚刚成立的类似民兵性质的军队。尽管纳士纳群岛此时此刻仅仅有十万人,可是武装力量就达三万人以上。除去了妇孺和儿童,可以说是全民皆兵的。
除了必要的驻留守护防空观测雷达的必备人员之外,包括从大陆而来的五万陆军也可以从纳士纳撤出了。
11月20日。巨港周边的战斗仍旧在进行。日本人无时无刻不在骚扰。四周的丛林中,不时响起枪炮声,冒起浓烟。哨卫部队每隔一天就要更换一批,因为没有人能够在整宿整宿不睡觉的情况度过一个一个无时无刻提防着冷枪的夜晚。
这个时候,又一个重大的作战命令摆在了前线指挥员的面前——“进攻雅加达”!这是南洋航线通往澳大利亚的道路上的最后一个大钉子了。
二十世纪前业的雅加达已经算是比较繁荣的一个城市了。当然,它无法和新加坡和吉隆坡相比,但对于荷属印度来说,他是荷属印度的首府,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中心。
11月21日凌晨,装载着超过四万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士兵的几十艘庞大的运输舰趁着夜色的掩护出现在了雅加达的外海。
除了在坤甸和槟港、巨港所驻扎的必备的防卫部队之外,其它所有的中国军队几乎都已经准备加入这场大战了。
为了不引起日军的察觉,军备调动几乎都是在夜间进行。而日本的军队的调令在中国军方来看,几乎都是透明的。因此,即使没有派出侦察机和侦察小分队前去侦察侦测,总司令部就对日军的防御作战力量和军力部署有了非常详细资料。在动态的大屏幕上可以很清晰明了地看出日军在雅加达的军力部署。
大约有八万的日军分布在雅加达四周的各个防线上,尤其是北海岸,是日军防御的重中之重。
同时在市郊的三个机场上,共有约两百架战机。其中有一百二十架战斗机,六十架各型的轰炸机和鱼雷机。
早在一天之前,也就是11月20日开始,摧毁性的轰炸就已经开始了。从这一天开始,似乎就开始了雅加达日军覆亡的倒计时。
“重庆号”开始日夜不停地放飞战机。频率之高,是入役以来所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当一批次的歼轰机刚刚降落下来,一堆地勤人员就凶猛地冲上去,加油的加油、充电的充电、挂载弹药的挂载弹药、检查各项指标的打开机壳的端口盖用精密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和检测。而飞行员则匆匆地下机,上厕所或者喝水、吃点东西,小憩片刻,然后返回座机,继续起飞,前去轰炸雅加达。
猛烈的轰炸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所用的炸药几乎都是从日军贮存在巨港弹药库里所拖出来的。技术人员经过简单的改造就可以装载在歼轰九上,并且能够无误地投放出去。日军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落在他们头顶的居然是自己制造的炸弹。
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21日凌晨,“重庆号”放飞了所有的战机。决定集中最大的力量对雅加达的日军空军进行一次摧毁性的打击,彻底消灭其空中力量。
相比较野战几乎只能依靠探照灯的二战各国空军来说,现代战机上的视探雷达可以说具有无比优秀的先天优势。在夜间,尤其是没有月亮的夜间,现代战机相对于二战战机可以说就是隐形的。因为我可以看到你,而你无法看到我。那个时候,雷达仅仅是刚刚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东西。而且是对陆对海的观测作用。要想把那些庞然大物安装到小巧的战机上,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或者说,他们似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当然,日本空军在夜间是有战备值班战机的。在雅加达的上空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二十到三十架战机,既起到先头预警的作用,也可以延缓对方的空袭,为地面上的战机起飞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平时来说,这招是奏效的,因为在地面探照灯的照射下,他们完全可以知道对方在干什么。
可是,这一次,他们遇到了最为强劲的对手。
我们的舰载歼击机很快与日军交上了火。但是在于此同时,歼轰九也来到了日军飞机场的上空。没有雷达的高射炮只能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对空射击。可是人工操作的探照灯几乎捕捉不到喷气式战斗机的高速,——尤其是在低空领域。往往听见战机的声音,当光柱闪过去,声音还在,但战机不见了。
地面上一片惨谈。得到报警正准备起飞的日军战斗机被歼轰九投下的炸弹命中,瞬间燃起了大火,并产生了爆炸。强烈的爆炸又波及了周围的战机,形成了一连串的连环爆炸。
歼轰九平均可以携带八枚日军的500磅和800磅两种类型的航空炸弹。这样的重磅炸弹对于机场的损坏可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
即使是侥幸在轰炸中存活下来的日军战机,可是面对每一平方米都是坑坑洼洼的机场跑道,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重庆号”达到了战事以来最为繁忙的程度。降落、补充油料和弹药、起飞,然后再降落。
整整一夜,一共起飞了二百架次的战机。对日军机场和关键的战备设施(这些地点的精确坐标已经被显示在所有飞机的显示屏上)进行了一轮一轮的饱和轰炸。
日本人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猛烈的空中袭击。对于从来没有丧失过制空权的他们来说,这是有些令人绝望的事情。
当白日到来,雅加达的上空已成了中国人的天下。
雅加达的四周燃起了熊熊的烈火,飘荡着一道道浓浓的黑烟。雅加达真像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小兽蜷缩在爪哇岛的西北角。
中国人决定在雅加达登陆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遇到了无比困难的麻烦。
日本人在雅加达的外海布置了大量的水雷。一艘登陆艇在前行的时候触发了一枚水雷。导致全艇人员全部葬身海底。
而特遣舰队里面没有扫雷舰。这个棘手的困难摆在了司令部的跟前。
“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李双庆向黎远航问道。
“这个……”黎远航略一思索,“虽说没有专门的扫雷舰,但要排掉这些水雷,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毕竟二战时期的水雷相比较现代来说,是非常落伍的,我们可以查询史料,看看二战的水雷到底有什么样的致命的缺陷。”
“嗯。”李双庆点点头,转身向传令官命令道,“把武器拆卸科的负责人叫来。”
“是。”
很快,一个身材结实的三十岁左右的中尉军官跑了进来。
“啪!”他立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军礼。
李双庆把目前遇到的问题简单地向他说了一下。
“二战时期的水雷主要是接触式水雷。也就是说,只有船舶碰到它的时候,才会引爆它。当然,后来也出现了较为先进的磁性水雷和压力水雷。和陆地上所用的地雷差不多。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其自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大量的炮弹去轰击这片水域,起到排雷的作用。另外,潜艇排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好。这项工作就由你来负责。”李双庆说,“我们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排除这些水雷。”
“好的!”又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军礼,“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这一天上午,所有的军舰都被调集了起来,然后对着雅加达外海海面约一公里左右的范围进行了饱和轰击。因为经过潜艇的事先侦察,这片水域的水雷是最为密集的。
果不其然,在轰炸中,陆陆续续引爆了这些水雷。有一段集中轰炸的时间里,引爆了上百枚。随后,由潜艇进行补充侦察,筛选遗漏,清理出了一条安全的航道。
21日正午,对雅加达的登陆作战正式开始了。
上百艘登陆艇在安全航道上以一种摧枯拉朽之势朝日军的滩头阵地冲了过去。
第039章 打通南洋航线
更新时间2011…6…23 22:01:51 字数:3192
尽管美国人帮助英国人和澳洲人守住了新西兰并把日本人拖在了澳大利亚北部广袤的草原上,可是,美国本土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
日本人在阿拉斯加是步步紧逼,十多万日本陆军,穿着特制的雪白色北极战地服装,沿着阿拉斯加半岛一路北上,然后呈扇形散开。在这个巨大的即将被吞噬的扇形里面,就有阿拉斯加的石油重镇瓦尔迪斯。
日本人一直跨过阿拉斯加山脉,把旭日旗插在了北冰洋的边上。
到了1942年年底,残余的美军扯到了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国界线的后面。整个阿拉斯加地区还剩下亚历山大群岛。
日本人看来是想从海路和陆路两个地方进攻美国本土。阿拉斯加的油田没有降低产量,反而更加疯狂地开采。石油井架竖立在北冰洋和白令海峡、北太平洋沿岸的岸边和海岸线上。井架鳞次栉比,看起来就像是一片黑压压的森林。
尤其是东南亚的巨港被中国人占领之后,日本人就更加重视阿拉斯加这座大油井。日本人从本土调集了大量的人力和材料,运送到阿拉斯加半岛,然后开采地下丰富的石油。
对于美国人来说,现在是处于守势。何况阿拉斯加只是美国人从俄国女皇手中所购买的一个大冰箱而已。
西欧。
希特勒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准备对英伦三岛发动一次致命的攻击。英国人岌岌可危,美国人当然对于这个祖先是不能放任不管的,何况华盛顿在欧洲有着最为重要的利益关系。
一方面,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是呈守势,另一方面,在西欧战场,美国人又是攻势。这注定了他们在环太平洋战斗中的惨败。
从随后不久的维多利亚大海战就可以看得出来。
南云将军的庞大第二舰队决定对亚历山大群岛进行试探性的攻击,正好碰到了从洛杉矶过来的美国第六舰队的主力。他们可以说是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最后的一支还击力量了。
这一次,日本人没有客气。在三倍于美国人军舰数量的绝对优势之下,南云忠发挥了他最擅长的海军航空兵的战斗,用了将近五百架舰载战斗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第六舰队。所发生的海域在维多利亚地区附近。
这一次,没人在说什么了。
******
日本人的还击的确非常疯狂。正在海中疯狂朝岸上冲刺的经过改装的登陆艇也遇到日本人暴风骤雨一样的打击。一枚枚炮弹从天而降,落在了海水里面,顿时掀起了一道几十米的水墙。如果不幸被炮弹正好命中登陆艇的身体,那么一瞬间就会船毁人亡。
腥臭的海水味道泛着白色的泡沫朝士兵们扑涌过来。每一个人的身体几乎都湿透了,可是武器仍旧紧紧地攥着。
后面的支援舰加大的对日军滩头阵地的轰击力度。很快,一些阵地被打成了哑巴。登陆作战部队的压力顿时少了许多。
我们的前进方向是位于指挥员口中的“二号海滩”也就是位于雅加达西北角的一块可以说有点陡峭的海岸线。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一个是因为日本人认为中国军队不会从这个地方登陆,因此就没有把主力布置在这个地方。他们的论断认为中国军队会首先从正对面的雅加达湾登陆。而我们正好瞅准了他们最为薄弱的地方。
由于这个海滩上面全是大大小小的椭圆形砾石,因此登陆艇无法直接冲击到海滩上。士兵在距离还有十米左右距离的时候,就跳下了登陆艇,然后趟过浅水区,奔袭上岸。四周海风呼啸。海浪逐渐大了起来。海水冲刷着藏青色的砾石,把上面冲刷的非常腻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走着,既要防备着脚下,更要防备着岸上的枪弹。一些人开始匍匐着前进,但随即发现这是不可行的,在满是砾石的海滩上根本无法匍匐前行。
进攻部队被压制在一小片区域里面。登陆艇纷纷撤回去了,去接运第二批准备登陆的海军陆战队。
这个时候,作为重要支援武器的两栖水陆装甲车和坦克乘风破浪地赶了过来。他们不仅要克服汹涌的海涛,还要对着岸上的敌人目标和据点进行射击。尽管这非常困难,可是对于这些老手来说,只需要胆大心细就可以。我们的坦克逐渐放出怒火了。当炮弹直接命中日本人在滩头上的据点的时候,无论还是前线,还是在后方用望远镜观战的战舰上的士兵,都纷纷为之叫好。
这似乎鼓舞了我们的坦克手们,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他们高超的移动中着靶的操作要领,日本人的碉堡和机枪阵地一个又一个地被炸飞,上了天,然后落了下来,成为一摊废墟。
有了两栖作战武器的帮助,陆战队士兵的战斗力顿时增强,如同猛虎添翼。他们用手中的轻重武器一齐对着日本人开了火。然后迅速朝前压制,一个一个地拔掉这些可恶的据点。因为登陆地点是一处山坡,因此这些据点大多建设在半山坡上。易守难攻。很多时候需要动用更加强力的便携式重型武器,比如说——重型迫击炮。这简直就是为进攻所特别设计的一种非常有用的玩意。
日本人终于全线崩溃了。他们丢下大量的辎重和武器,然后逃进了雅加达市区。
很快,中国军队的成建制部队用一艘艘登陆艇运送上了爪哇岛。第一海军陆战旅的七千多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登陆了雅加达。
就像是往常那样,所有的战斗形势几乎都是前篇一律。日本人固守,我们强攻。冲破了城市的外围防线,拔掉了他们一个一个苍蝇似的据点,然后开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