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孟州崔家的府上。

    岳父岳母全部坐在客厅,对这桩亲事,崔有节的妻子徐氏放在战略性的高度。

    崔家有六个子女,三子与二女是另外两个小妾生的,其余四个孩子都来自她的骨肉,只有小女长得最好,也最聪明。可丈夫订的这门亲事,让她每天都在心惊胆战。

    前年的丑名远扬,去年没有多少作孽事,可在端午节又闯了一祸。今年轰动更大,大多是好的,可也有不好的,比如说他是为了一个老妓才怒发冲冠,比如说他有可能让人代笔。

    一个屁大的孩子。

    她倒要看看,是何方妖孽!

    看到了,一张方脸,不是很丑,也不是很英俊,很普通的一个人。心中略略有些失望了。

    郑朗若无其事,神态坦然,施施然的敬了一礼:“见过泰山、丈母。”

    “坐。”崔有节说道。

    他这两年来同样心惊胆战,去年出事后,没有去郑州,自己在任上,往外州跑的次数多了,必然会被人知道,于是派了人暗中打听了一下次,似乎情有可愿,那次打架他不是肇事者,平时也都关在家中,听说是读书,心里略恢复了一些信心。支持他信心的,正是这个女婿的举止。

    郑朗坐了下来,四儿站在边上好奇的看着徐氏与崔家的其他人。

    崔有节道:“你在诗社上写了一首很长的诗。”

    “是。”

    “能不能就着孟州春末夏初的情形,再作一首诗?”

    这个命题并不难。

    但你让我写就写啊,此时郑朗心态不一样了,当时才来郑家心中还很茫然的,几个娘娘仿佛塌了天的表情,使他再三委屈求全。可如今心头有了一些底气,还有隐隐有一些反感,于是直接答道:“那天是小子突然来了诗兴,才作出来的,今天恐怕想不出来了。”

    崔有节盯着他看,过了一会儿说道:“那你将那天写的诗默写出来。”

    诗你可以不写,但字要写。

    对这件事,一直让崔有节困惑着,先将这个谜团解开。

    想看我写的字啊,那也不行,我还没看到你女儿呢。支吾了一下,说道:“好。不过泰山,小子可否先雪隐去。”

    崔有节眉头拧了一拧,你小子怎么回事,屁股还没有坐热呢,就要上厕所。可不能让他憋着,只好道:“好,你去吧。”

    郑朗冲四儿挤了一个眼神。

    四儿不知道,跟了出去,郑朗低声说:“四儿,你要想办法看看崔家那个小娘,若是普通,长相举止还能过得去,回来后就挤一下眼睛。若是长相漂亮,举止温婉,回来后挤两下眼睛。若是长相十分美丽,举止大方,有秀媚之气,回来后挤三下眼睛。”

    想了想,怕四儿小,弄不清楚,又说道:“象柳儿那样的,挤一下眼睛,象田七娘那样的挤两下眼睛,象白玉娘与谭婉那样的挤三下眼睛,懂吗?”“好来。”四儿贼兮兮的笑道。

    小,觉得好玩。一滴溜跑走了,抓到郑家一个家仆问道:“你家小娘呢?”

    家仆看她岁数小,也没有想到其他,答道:“大娘子回娘家来了,今天早上小娘子陪大娘子到寺里上香去了,还没有回来。”

    四儿傻眼了,人都上香去,怎么看出美丑?

    跟在仆人后面,有些愁。

    仆人不解的问她:“你跟着我做什么?”

    “我看看,看看,”心虚地说。脑子里却在想着如何完成小主子交待的任务。转了转,居然真让她想出一条主意,又问道:“我听说你家小娘子长得貌若天仙。”

    “反正比你家小郎君好看。”仆人没好气的答道。

    四儿就在琢磨了,比自家小郎君好看,算什么回答?再想着小郎君的样子,不算丑吧,可也不算英俊,小脑袋瓜子将几个认识的人逐一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长相大约与柳儿差不多。

    她在琢磨呢,郑朗不能呆在厕所里面不出来,拖了一会儿,走了出来,净了手,来到客厅,却发现岳父大人早就替他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四儿没有回来,也没有了心情,应付的重新将那首《阳关三叠》再写一遍。两人玩的这个小动作,崔家上下还真不知道。崔有节只注意字了,嗯,看了一行,写得还是不错的,比上次看到的字,显然有了巨大的进步,可也不能让刘知州失态啊。

    心中茫然不解,难道我活回头了,好字坏字都分不清?

    四儿就回来了,郑朗没有用心,房间里动静一清二楚,立即扭头看。四儿挤了一下眼睛。郑朗明白了,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丫头嘛,柳儿级别的。还好哪,不是恐龙。兴趣不高,但稍用了一份心了,刚才用了一分心思,这一刻用了三分心思。刚写到献华章时,字转变了。

    “咦,”崔有节惊讶了一声。

    这一回写得真不错。

    但还远不能让刘知州惊讶,便问道:“是不是写这种字要喝酒?”

    有例可寻的,比如李白一喝酒,那个诗就有了仙气。虽这样问,若真是如此,那又失望了,难不成进了考场,还带着一个大酒壶子?

    “泰山,不用,那天人多,小子紧张。”

    “好,那你继续写吧。”

    写了两行,外面走来一个小少妇,二十不到,盘着峨冠髻,长相清秀,四儿不认识,心里面却想到,大约小娘子与她长相差不多吧。郑朗却施礼了:“见过大姐。”

    “你这几年做下了很多好事啊。”

    “一度是迷失了方向,做了一些顽劣的事。”

    “是不是很有趣!”大姐讥讽地说。

    “菁儿,不得胡闹,”崔有节此时心中再次意许,至少有一点,这一年半,这小子是在闭门苦读苦练,不然字迹进步没有这么大,都快赶上了自己长子的书法。

    大姐不敢再吭声。

    就在几人说话的时候,四儿又悄悄溜走了。不能想啊,至少要看到人,才能确认美丑。大姐回来,那么小娘子也会一道回来了。于是偷偷的溜走,人小,居然再次没有人在意。溜了出来,再次抓住一个老婢问:“小娘子呢?”

    老婢一指:“她刚回来,去闺房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一抹绿影,正向圆形拱门闪了过去。拨腿追上,很利索,老婢直摇头,郑家果然没有规矩,小主人胡作非为,连小丫头都是一个野性子。

    四儿顾不了她的看法了,几步跨到拱门里面,拱门里有一个小园子,有花,有树,有一丛假山石,几株不知名的花卉正开着红色的花朵,那抹绿影正走在花朵下面,她大声喊道:“小娘子。”

    心里面想到,这一回终于看到你本人了。

第三十三章 三变小妻子(下)

    (请看电影网开播了! http://dy。qingkan。 无广告高清播放!请大家相互转告!)

    保底三更送到,下午与晚上还有更新。周一冲榜,大家支持哈。

    ================

    绿影回过头,这一回终于看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子,也长着团脸儿,可是眼睛很大,十分灵动,肌肤洁白、粉嫩,一身绿裙与红花相得益彰,更显得楚楚动人。

    不妥,自己错报了消息,这个小娘子绝对是眨两次眼睛的级别。喊了一声,来不及说话,拨腿就往回跑。郑朗正在写字,四儿又不敢喊,于是直咳嗽。一屋子人全部古怪的看着她,郑朗回过头,摇头,眨两次眼。

    郑朗糊涂了一下,心想,难道方才四儿看错了人。大约可能,岁数小,认错了。原来是漂亮级的,难怪崔家人十分傲气,换自己摊到这样的女婿,女儿生得也可,心中定下来不乐意的。

    能有漂亮级别,心中也就满意了。最好是行首白玉娘那样的级别,可那样的女子终是少的。这一次更认了真,最少拿出了六分心态。

    “咦!”崔有节再次奇怪的叫了一声。

    此时正写到猿猴狂奔石峡树,莺鸟仓惶枯林湾,字变了。十分好看了,崔有节脸色终于慎重起来。可他不理解,为什么一眨眼字就变了三次。这首诗其实他早就听说过,三叠阳春,节奏气势合着曲谱来写的,先是中正的一段开头,然后渐平,忽然拨高,再平,再拨高,再平,再拨高,最后余音袅袅收尾。

    可诗境有三叠,难道字的好坏也需要三叠?

    还有他不明白的地方,这个字能叫好了,能让刘知州赞叹了,可还没有到让刘知州折服的地步。在官场上,自己与刘知州就是打酱油的,从这个州县到那个州县,与宋朝百姓之九十地方官员一样,因为政务能力,这一辈子休想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可也是进士出身的,眼光相差不会很大。就是现在这个字,十分好看,也不会让刘知州失态,更不会因此献给了京城那个老太太。

    徐氏这才说道:“这一回能勉强看上眼,与娴儿的字相差不大。”

    “娘子,勿得乱说,娴儿的字写得好是好,可是女儿家的字,秀媚,终难上正堂。”没有好深说,这个字中的意趣与新意,即便小女儿字写得很好看,也不及了。

    郑朗没有全身心投入,也听到夫妻二人小声的对话。脑子飞快的转动,丈母娘的话别当真,主要是从丈人嘴中的话去分析。仅说秀媚,难上正堂,但没有说差得太远,难道这个小妻子的字写得很不错?

    别的不说,仅是年龄,就值得一声夸奖。

    心中又叹息,这个年代,虽不象明清那么古板,终不好啊。还是后来相亲好,媒人父母双方见一个面,当事者二人面对面看一看,不满意立即离开,稍稍满意留下来,家长撤走,两人交流,至少第一面能了解一个二三分。

    对过面的,可那时候他们都在吃奶,懂什么?

    脑子里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长得还可以,能写一手秀媚的小楷,其他的一慨不知。有些晕。正在这时候,外面一个绿裙双髻少女走了过来,说道:“大郎,大娘,小娘子在寺里为大娘求了一道平安符,托我送给大娘。”

    “放下吧。”

    一个很俏丽的小丫头,大约是小妻子的贴身丫环。小丫环也用眼睛瞅着自己,明白,自己派四儿打探情报,小妻子也派这个小丫头打探一下,看看自己长得十分样子,或者说什么话,或者做什么事的。

    然而四儿拨腿就逃。

    不好啊,刚才看到的岂不正是这个小丫环,让自己当成了少主人的未婚妻。这个失误可大啦,一边跑一边拍脑袋。终于她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屋子里的人注意。

    崔有节问道:“侄儿,你家的小婢怎么啦?”

    “她小,性子好动。”其实郑郎也在糊涂,这个小丫头在做什么?

    “没管教,”大姐嘀咕了一句。

    现在指着四儿的鼻子骂,她也要跑。因为小,办事不力,所以这件事越来越荒唐。

    崔家小娘子的闺房知道,直接跑过去,郑家带过来的人,又不好阻拦,再次跑进了那个拱门,来到房屋前,推开了门,一个小姑娘正在拿着方帕绣花。

    看着这个小姑娘,四儿愣住了,就站在哪里傻看。

    好漂亮,小瓜子脸,眉目如画,眼睛清澈似秋水,唇含樱桃,就象从画中走来的美人。白玉娘她们也漂亮,可让她总觉得与这个小姑娘相比起来,那方面不如。

    那肯定会有差距了,长相差不多,可崔家的小娘子是良家女,白玉娘她们在烟尘里生活的,多了那种风尘味。但不是她所能明白的。

    崔娴看着这个奇怪的客人,问:“你是谁啊?”

    “我是我家小郎君的小婢。”

    得说你是那家小郎君的小婢,不过崔娴聪明,今天家中只来了一个小郎君,定是那个败家子的小丫环了。复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你是不是崔家的小娘子?”不能再弄错,先确认下来。

    “是。”

    “好漂亮。”

    崔娴一笑,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了,又问道:“你来做什么?”

    “我啊,我啊……”四儿不知道怎么回答,猛然看到她手中的方帕,说道:“小娘子,你绣的花很好看哎。”

    “爹爹让我学绣的,坐下说话吧。”心中充满了忧愁,但不能向这个小丫环发火,态度倒是很平和,正好来了,从这个小丫环嘴里掏一些消息。但她一提坐,四儿忽然想起来了,不能坐,自己这一回错误可犯大了,这么漂亮的小娘子,自己居然只挤了一下眼睛,两下眼睛,得立即回去纠正。说道:“不了,我要回去。”

    慌慌张张向回跑。

    郑朗已经将这首长诗写到了古战场这一段。就听到四儿又在咳嗽,扭过头,见到四儿先是摇头,后是狠眨了三次眼睛。郑朗很晕,虽说小,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可柳儿、四七娘与白玉娘三人长相区别,应当能分得清的。怎么仅一会儿,自己这个小妻子从柳儿变成了四七娘,又变成了白玉娘?都没心思写字了,坐了下来,说道:“泰山,可否赏小子一杯茶喝一下。”

    “来人哪,上茶。”崔有节喊了一声。

    这么长的诗写下来很吃力的。

    正在这时候,大哥与二姐不知从哪里闪了出来,这也认识,二姐听说也订了亲,还没有出阁。只好站起来,再次行礼。二姐一眼就看到诗了,喊道:“咦,真古怪,为什么前后写的字反差很大呢?”

    郑朗不能回答,全让四儿害的,于是再次盯着四儿,得确认了。

    四儿眨眼,点头,再眨眼。

    郑朗见到刘知州神情平常,见到岳父岳母神情也平常,然而今天却让四儿弄得头上都涔出汗水。

    狠瞪了一眼,四儿作陪罪状。但究竟是怎么回事?站了起来,刻意问道:“刚才在跑什么?泰山、丈母,我与她有些话儿要说。”

    跑来跑去的,拉她出去教训的。

    崔有节道:“好。”

    “你过来,”郑朗对四儿喊了一声,到了外面,确实很气愤,道:“说说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合着谱儿,让诗的节奏来了一个三次高、潮,你敢情好,今天给我来了三变小妻子。

第三十四章 考(上)

    (请看电影网开播了! http://dy。qingkan。 无广告高清播放!请大家相互转告!)

    四儿也知道犯了错,一紧张,讲得更缠杂不清,好在郑朗拥有的是成人智慧,理了理,终于明白事情经过,有些哭笑不得,问:“她对你说话语气如何?”

    同样很关健,知道得更多,长相不差,当然,仅十二岁,还没有定型,不过有一个好底子,以后大约是一个美人。还会写一手好字,一手好绣花功夫。这也是崔家不大开心的原因,女儿看起来很优秀,但自己不那么争气。觉得不相配了。

    还有一点,脾气,这门亲事目前来说,自己家是弱势,父亲死得早,家中只剩下几个寡妇,论财产,崔家财产不比自家弱,论权势,崔有节大约到了知州为止了,自己记得起那么多人名字,并没有他的姓名记载于其间,也就是前途仅如此。可多少也是一个知州,比自家强得多。

    算以后自己考中省试,能不能做到知州这份上,还未必可知呢。

    若是脾气不好,是一个河东狮吼,还不如花一些钱,将白玉娘,或者谭婉赎回来做一个小妾,贞操当真那么重要?免得以后受气。

    “她说话还很温和。”

    “那就好。”心中有了数,是一个优秀的小姑娘儿。

    走回屋中,人家优秀,自己得拿出一些本事来。于是用了十分心思去书写,这一刻,如同换了一个人,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笔若龙飞凤舞一般,一个个漂亮的大字,从笔尖冒出来。

    “咦,好字。”崔有节终于赞叹起来。

    好字,难怪刘知州失态。这小子不简单哪,仅一年半时间,居然进步如此?可又不解了,就算用见到自己与妻子,他有些紧张,前后反差也不会这么大啊。

    紧张?他俩人,在郑朗眼里仅是浮云。

    以郑朗这性格,恐怕泰山崩于面前,才会略略失色,能产生紧张感吗?

    最后一个字书写完,崔有节忍不住问:“侄儿,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反差?”

    这么大反差,是四儿眨眼眼眨得不好,不能说,答道:“大约才到贵府上,旅途有些劳累,现在息了一刻,才好些。”

    “原来如此,那么你再写嵇康那首《幽愤诗》让我看一看。”

    郑朗有些蒙,幸好我有硬盘,不然这首诗虽是嵇康重要的一篇作品,然而在整个诗作里面,不是很有名气的。况且那么长,有几人能记住。但这是一门不相配的婚姻,自己只好努力一下了。道:“泰山有命,敢不奉从。”

    还真写啊?

    崔有节只是抱着一下希望,写不出来,也不怪。毕竟不是最有名气的那种诗,此诗还有些聱口。但想在科考里有作为,四六分体必须要掌握好。这首诗在所有诗作里不是很有名气,可在四言诗里却有些小名气。经常看这些四言诗,对写骈文同样有帮助。所以考了一下。

    另外还有一个用意。

    然而考错了对象。

    提起了笔,写到: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写到这里时,忽然心中一动,抬起了头,看了一眼崔有节。崔有节微微鼓励的一笑,看到没有,人家嵇康也和你一样,从小丧父,靠母亲与哥哥抚养,溺爱得不象话,后来却成了才。

    拱了拱手,算是感谢了。

    “侄儿,继续写。”

    三百多字,比他那七百多字任务轻,很快写好。

    崔有节看了看,道:“字写得不错,可不能骄傲,还要努力。”

    革命尚未成功,仅靠字,是休想高中省试的。小哥,你还得努力。

    点了一下头。

    “评一下这首诗。”

    能背出来,仅是记忆力好,但还要看理解力的。

    “诗情悲慨,诗意淋漓,然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气。还有用典过多,三百来字,居然几达一半地方都在用典,典又出于多处。”

    “说说看,那几处用了典故。”

    “子玉之败,出自《左传》,民之多僻、惟此褊心、匪降自天、嗈嗈鸣雁出自《诗经》的成句,敬慕严郑、万石周慎又出自《汉书》,善莫近名出自《庄子》,大人又出自《周易》,还有柳下惠缩成了柳惠,万石指石奋,这些也能算是历史典故。”

    “可用得很贴切,为什么说它不好。”

    “泰山,非是用典不好,如果用典太多,普通人很难看懂。有谁敢说能将天下所有书籍都看过的?所以李商隐才横千古,正是因为喜欢用典,为后人所诟。再比如科考,若是用一两典故点缀,可以使文章显得很有才情。若是用得多,就会过于堆砌,或者冷僻。主考官又不能忍受,往往看到这样的文章,立即丢下来,而导致名落孙山。”

    “你过来。”崔有节对郑朗的大舅哥喝了一声。

    大舅哥乖乖的走过来。

    “你可听到了?”

    “听到了。”可大舅哥心中也在犯傻,不用典故,我就似不会写诗作赋啦,这怎么办?

    “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奈何?”

    刚才你说出了《幽愤诗》里的典故,不考你了,但会一首诗不行的,因此冷不丁的冒出《诗经·幽风·鸱鸮》最后一句。猫头鹰将你的幼子抓走了,还要来毁坏你的巢穴,怎么办?

    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实际是你现在名声不大好听,许多人误会了你,那么你该如何去做呢?

    郑朗苦笑,不得不承认岳父的才情,看到没有,先考《诗经》,信手就拈来了这一句。还借诗喻人。可你也要看看对象,若不是我穿来了,带着成人的思想,还带着一个硬盘替我巩固记忆,怎么能回答出你的问题?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潜在渊,或在于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可以攻玉。”

    同样借了诗经里几句做了隐晦的回答。我不是那只大苦鸟,是一只鹤,是潜在深渊里的鱼,现在只偶尔的现露出一点点才华。不过自己也要努力学习,借前人的智慧,当作错刀,将自己这块美玉磨出来。

    “斥鴳知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竟离。非出于涯涘,观于大海海,弗知丑。”

    宋朝对道教不排斥,甚至太学专开一课,传授道学。于是这一句,又转到了《庄子》上了。可出自三处,第一句好懂,出自《逍遥游》,后面的出自《德充符》与《秋水》。

    小雀虽讥大鹏,然知道自己只能飞几尺高,鲁国的叔山无趾因为犯罪受刑断脚,闻孔子来,要做他的学生。孔子批评他悔悟太晚,无趾说了一段话,我错了,但知道天地间还有比脚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将先生当成了天地,学习道德,可你怎么是这样的人。孔子惭愧,请来进来说话,无趾却认为孔子太失望,没有资格教他,而离开。黄河之神以为天下水美全在自己身上,到了汪洋,才感到惭愧。北海神对他说,你走出了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