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元前去蔡州时,崔知州做和事佬,刻意将高主薄喊来,这做得对。解元名气越重,会给高主薄很大压力,在崔府就此化解,崔知州是替女婿扬名,替属下分忧。但是这一次做得不大好,解元以坦率见长,带着他们,显得太过伪虚……”有的话司马光不能说出口。此事过去了很长时间,若不是高衙内正好成了崔知州的属下,早就揭过去。

    后来崔府一见,也揭过去了。崔知州偏来了一个画蛇添足,这两人是什么人,一个是老师以前为之拼命的美人,一个是对老师拳打脚踢的情敌,不但将高衙内带到京城,甚至赐教,还看着两人在面前卿卿我我,就是孔夫子在世,也不会有如此的好涵养啊,纵然有,只能在年老气血衰退之时,年青人,那一个不是热血冲动?不然为什么老师要痛斥八大王呢?

    “你啊,果然是一个腹黑大师。”郑朗哭笑不得,别看司马光十四岁,牛人倒底不同的,想法深远已超过了崔知州。

    “解元,何谓腹黑大师?”

    “去读书。”

    “喏,”两小知道是空为老师担心了,笑嘻嘻的跑出去。

    第二天傍晚来到京城,郑朗对两位舅哥说道:“你们去严家客栈,房间替你们订好了,我去看望一下知日大师。”

    两个舅哥不好阻拦,人家与知日等于是师徒。

    带着江杏儿与四儿,两个学生,来到知日所在的寺庙,扣了扣门,小和尚将门打开,欣喜的说:“我家师父今天还念叼郑施主呢,没想到郑施主就来了。”

    然后惊喜的进去禀报,一会儿大和尚迎了出来,看了看,道:“小施主,为何带两个俗人过来。”

    两个小家伙的事,知日同样听说了,虽承认有才气,可是感到他们攻击力太过强大,所以称为两个俗人。两小对视了一眼,是老师的老师,司马光摇了摇头,那意思要尊重,不能虐他。

    郑朗被两个学生的小动作弄得很无语,道:“大师,雅人中也有俗人用雅名冒充之,俗人中却有一些人行雅事,我这两个学生,正是俗人中最雅的人,他们未来,未必是你这个小小禅院能装得下的。”

    也没有理他,径直进去,然后对宋伯与江杏儿说道:“你们到街上买一些衣被过来,这几天,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

    大和尚抗议也没有用,郑朗强行来了一个鸠占雀巢。知日被这个无赖的学生气得跺脚,不过当郑朗从行李里拿出几十本琴谱时,大和尚什么怨气也没有了,眉开眼笑的跑到一边翻看琢磨去。几个小丫头看到他的样子,一个个被逗乐起来。

    四儿,以及两个小三的三个小婢开始收拾房间,郑朗说道:“司马三郎,王三郎,我带你们去拜见一个人。”

    “谁?”

    “冯侍郎。”

    也就是冯元,两个老太太陪葬永定陵,冯元作为监护使扩陵,同样碰到了地下水。但与雷允恭那一次不同,邢中和警告过的,很有可能会碰到地下水,雷允恭还强行挪动陵墓,所以罪有应得。就是那一次也不能完全怪雷允恭,他本来用意同样是好的,宋真宗仅有一个子孙,想迁一个好坟地,让小皇帝以后多子多孙。然而就中招了。

    那次于其说是坟出了问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冯元却是一个老好人啊,不行,这一群言官正闲复蛋痛呢,你犯了错,就是老好人,是皇帝的老师,同样也不行,于是上书弹劾,只好罢翰林学士,知河阳府。

    倒是因为司马光说了王曾的事,小皇帝才想起我手下还有这个好臣子,于是提前一个多月将王曾从天雄军调到河南府。王曾听到冯元的事后,心中略有些不平,在洛阳上了一书,说冯元是东朝旧臣,不宜以细故弃外。也就是说冯元是东宫的老臣,仅因为一些小事就将他贬到外地,处分过重了。关健是没有人给小皇帝台阶下,有了,小皇帝立即十分高兴的将冯元召回来,为翰林侍讲学生,迁礼部侍郎,知审官院。还有另外一个人,刘处果然如郑朗所猜,贬到宋州任宋州知州去。

    他,是不会有人替他求情的。

    冯元刚回到京城没几天,溜达了一下,回到京城,这个忠厚的长者,让这群言官吓得都不敢说话了。

    听到郑朗前来,将中门半开,迎了进去。

    参见后坐下,郑朗指着两小说道:“冯侍郎,这是司马三郎与王三郎,天赋很聪明,我指教吃力,又没有办法抽出空,郑州州学的几个先生更没有才学去教,于是将他们带到京城,叼忧冯侍郎。”

    冯元知道,听到让这两个小家伙叼忧自己,冯元吓得一哆嗦,立即说道:“郑解元,某也没有空。”

    *J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二抓·;抓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二抓?抓

    这正是郑朗担心的,一旦所有大臣形成冯元这种印象观,对两小前途会有极大的妨碍。转过身来,对两小说道:“平时我说过什么?”

    路上郑朗刻意交待过的,并且对冯元,两小同样很尊重,恭敬的答道:“一要友爱,二要尊师重道,三要温良谦让。”

    “别,”老冯摆手,什么人都有资格谈温良谦让,加你们的小老师,但你们全部不可以。当时他正在向河阳府赶呢,可这件事来得太稀奇古怪,连知日那样清静无为的大和尚都听说了,况且是他。

    “你们先出去。”

    “喏,”两小走出客厅。

    郑朗耐心的说:“冯侍郎,夫子说阴阳柔刚仁义,又说中庸,这世间有没有真正的黑与白,是与非?”

    冯元摇了摇头。

    郑朗又问道:“他们在御驾前说的戾气,是我说的,说戾气嫌重,可这种强烈的是非爱憎,是不是夫子所说的仁义?”

    冯元再次摇了摇头。

    朝堂上这一群直臣做为肯定不是儒家所要倡导的。儒家的真义是三纲四维五常五伦八德。君臣、父子、夫妻三纲,礼义廉耻四维,仁义礼智信为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敬顺长辈、兄友弟恭、赤诚尽己、敬慕不欺、辞让节制、公道端正、坚定高节、惭愧忏悔为八德。

    《周礼》又说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是谓教三行,然后又说,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不能说儒家是滥好人,有一定攻击力的,但总体很温和。

    所以郑朗又问了一句:“冯侍郎,那你认为他们是儒家,还是法家?”

    冯元大笑,拍了拍郑朗的手,说道:“汝正中我内心也。”

    只有法家,才有这种是非黑白分明观。

    “冯侍郎,我也不想授这两子学业,但是王三郎主动跑到我家中,使了一些小手段,推也推不过去。此子才气是有了,可是性格倔强,于是我又想到了司马府尹家的三郎君,两人出身不同,必然造成不同的性格。便将他也请过来,让他们每天呆在一起读书学习,相互中和一下。”

    不仅是这个原因,真正原因不能说出来,太妖异。但大约是这样的,冯元会意过来,为什么第一条就让他们友爱,说道:“他们同样很偏激。”

    “是啊,他们说范中丞,可他们身上都有类似范中丞的缺点,是非感太过分明。然而他们才气过人,非乃是池中物,早迟会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是言官,这种是非分明,问题不大要紧。他们成长很快,将来也必定不是言官之职。有才气,又有这种很强的是非观,冯侍郎,你说他们会给朝廷带来什么?”

    带来什么,冯元这几个月跑过来跑过去的,深有体味。

    又说道:“晚生刻意将他们带到京城,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冯侍郎,冯侍郎乃是朝堂上难得的忠厚长者,对他们矫正,非是为我,也非是为他们,这是为了国家的将来,冯侍朗,请相信我。包括我现在住在知日禅院里,也有这个用意,想利用知日的高淡秉性,一步步薰陶。他们毕竟还年少,来得及培育。冯侍朗,请三思。”

    冯元想了一下,道:“不仅如此,若是他们在我处能安心学习,不象那次那样偏激,也能替他们改一改名声。”

    郑朗挠了挠头,道:“算是吧。”

    但在心里想到,非是此二子,你那个学生欧阳修同样攻击力很可观。就不知道小欧阳跟着冯元后面,能不能改变什么。

    冯元又在沉思,就算郑朗说得很理,冯元心中依然有些害怕,两小太厉害了,其实范讽也是一个不错的官员,似乎就那么一点儿的瑕疵,居然让二小找了出来,上纲上线,上得老范放声大哭了。自己与老范相比,算什么啊?

    想了好一会儿,说道:“我与他们谈一谈。”

    将两小带到书房去,谈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两个少年的才学,让老冯很喜欢,最少天赋并不亚于欧阳修多少,脸上仍然有些犹豫不决,说道:“郑解元,某答应,可某白天要上值,只能在晚上抽空指教一二,还有,若他们象那天那样,某就不教了。”

    先将丑话说在前面。

    “谢过冯侍郎,他日冯侍朗必然因这几个学生,名垂史册。”

    不仅是小皇帝,从欧阳修到王安石、司马光,那一个不是历史鼎鼎大名的牛人,名气超过冯元十倍!

    冯元将两小留下来,说教就教。

    到了近三更时分,两小才回到寺院,对郑朗深施了一礼:“谢过解元载培之恩。”

    开始没有想起来,路上只听到郑朗郑重的叮嘱,人家冯侍朗是忠厚的长者,你们一定要尊重。直到冯府后,看到冯元犹豫不决的神情,才知道小老师不仅是让冯元指导自己学业,还为自己以后铺了一条好道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机会难得,好好努力吧。”

    “喏。”

    ……

    郑朗带着这两个攻击力强大的学生进京,许多人侧目而视。

    赵祯在皇宫很快得到消息,对阎文应说道:“阎卿,郑家子没有安好心哪。”

    阎文应让他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别人对你不安好心,也许有可能,但郑家子对你可绝对没有坏心的。嚅嚅道:“臣不解。”

    “他让他那两个学生拜冯侍郎,朕如何自处啊?”

    说得似乎有道理,冯元乃是小皇帝的老师,两个小三子拜了冯元为老师,同时郑朗又是两个小三子的老师。欧阳修倒也罢了,这样叙起来,郑朗成了小皇帝的师叔!

    阎文应有些蒙,再次嚅嚅道:“陛下,不能这样攀,一旦殿试,这几子皆是陛下的学生。”

    “不错,不错,可朕还有些不甘心。”

    “要么再向他讨要几首长短句。”

    “这个啊……还是算了,”小皇帝想了想后道,但又奇怪的问:“他们为什么住进了寺院?”

    “臣倒听闻了一些传闻,”此中个节,司马光能想通,阎文应同样也能想通,说道:“陛下可知道郑解元幼年时事。”

    “听闻过一些。”

    “与他有过节的高家衙内荫补成上蔡县主薄,也是一个举子,此次来京城参加省试。但不知道郑解元的岳父是怎么想的,让此子与崔家两个衙内一道去了郑家庄,邀伴前来京城。不但如此,那个高衙内还带着那个行首娄烟,同时赴京。”

    “崔知州是在替他们化解恩怨。”

    “陛下,大约崔知州也是此意,但需要什么样的肚量,才能看到昔日的情敌与情人在眼前出双入对?陛下,这是省试,更不能分心的。也许郑解元有,但他人相不相信?因此避之。可这一避,还是着了相。无论怎么做,崔知州这一次安排很不好。”

    “你是说他不是在帮助女婿,而是替女婿出现一道难题?”

    “正是,崔知州肯定是无意的,只是没有想到。”

    “朕本来为了平衡一下,贬出刘处,想过几个月对郑家子弥补,将此人调到京城来赴职……”小皇帝摇了摇头。就算朕要照顾你,可你总得有些真材实料。没有本事,让朕如何照顾?

    阎文应没敢吭声。

    不但如此,郑家子突然住进寺院,来意也似很不善,难道他要来个……婚变?是猜测,不敢对小皇帝说出来。

    仅是小事,小皇帝很快将视线转移到奏折上。今年冬天陡寒,却是一件好事,虫子冻一冻,明天大约不会再出现蝗灾了。批阅了一下奏折,来到后宫。

    没有到郭氏处,而是到了杨尚二位美人处。

    老太太一死,做了一个百花蜂,这边采采,那边摘摘,采来采去,还是这两位美妹最得他欢心,于是固定下来了。俺也不飞了,专采这两朵小花花吧。

    至于郭氏,岂要说他是小皇帝,换作一般的百姓,多半也不喜欢。论长相,一般般,最不容忍的是她的性格。自老太太起,就不让他碰后宫任何一个美妹。老太太死了,没有了大靠山,还不甘心,有时候他寝宿在其他妃嫔处,都上了床,突然跑过来吵。***,俺不是夏竦。可是他软弱的性格,让郭妹妹吵得无奈,只好举手投降道:“别吵啦,朕立即起来,到你处寝住。”

    索性你别投降哉!

    这一投降,后果来了。越吵小皇帝越对她讨厌,想方设法离郭皇后远远的。但他这种软弱,却更助涨了郭妹妹的气焰,于是越吵越厉害。同样成了后宫的难解之题。

    杨尚两个美妹一左一右,替他揉腰捏背,小皇帝无限感慨,还是这两位美妹好啊,多贴心。

    没享爱多久,郭妹妹寻了过来,看到小皇帝闭着眼睛,在两位美艳绝仑的美妹伺候下享受着呢。气不大一处来,又泼口闹将起来。

    这次出忽她的意料,尚妹妹让她逼得没有办法,虽然皇帝对自己宠爱,可这苦逼的日子到何时才能了啊?看一看,有时候陪一个寝,三更半夜都能让这个丑皇后,将陛下拽走。倒底谁是皇帝啊?想不通,说了几句:“皇后,你是三宫六院之首,难道不知道不顺公婆、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窃盗七去也?看看你如何统领后宫的,无子、妒、多言,七去犯了三去,换平民之家,也将你早休了。”

    这个小女子居然敢与自己顶嘴!一时间郭大将军凶悍的基因猛然爆发,郭皇后轮起大巴掌象尚美妹扇了过去。

    赵祯护花心切,看到大巴掌扇过来,用身体挡了一下。事情就来了,这一巴掌正好扇到赵祯的脖子上,试问,这天下间有没有人打过赵祯。小皇帝被打蒙了。不但如此,郭妹妹留的指甲长,大约也感到小皇帝只能吵,不能打的,手软了一下,可她没有练过武功的啥,力道控制不起来,长长的指甲顺着赵祯的脖子拖了下去。

    先是挨了一个大巴掌,然后又被这一拖,拖掉一大块皮肤,赵祯痛得叫了起来,用手指着郭妹妹道:“你,你,你!”

    不行,朕乃是男子汉,男子汉乃是大丈夫也,非乃大豆腐也,可怎么办呢,受了委屈,又没有父母倾诉,跑到政事堂,找大臣倒苦水去,好一块大“丈夫”。

    *J

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二抓·;求

    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二抓?求

    还好,小皇帝仅是一块大豆腐,不是小妇人,没有哭。

    可对于另一个人,机会到来!

    事情发生在内宫之中,从内宫到政事堂不是一步路两步路,有好几里地,小皇帝气坏了,只想找一个人发泄一下。可你终是皇帝,会有太监将你拦住,陛下,去哪儿?不行,陛下,不能这样就出去啊,要坐玉辂的。

    几拦几不拦的,时间有了,偏偏事发时,阎文应也在边上,通知消息的内线也有了。

    于是政事堂不知道怎么安排,首相李迪忽然消失。

    赵祯踏着一地积雪,让诸位太监们拉了拉,没有拉住,也没有坐玉辂,奔到了政事堂。政事堂里仅有吕夷简等人,看到了赵祯,吕夷简问:“陛下,你怎么啦?为什么用手捂着脖子?”

    小皇帝委屈的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陛下,不能乱说,虽是皇后,休说动手,就是向陛下动口也不能啊。”吕夷简关心的说道。

    “吕相公,你为什么不相信陛下的话,不相信你看看陛下的脖子。”阎文应说道。

    小皇帝将手放下来,郭氏指甲长,抓破了,正在涔出微微的血珠。

    换成李迪在此,一定会说,陛下,你是男人,是皇帝。老太太活着的时候,皇后有靠山,你无可奈何了。老太太一去,天大地大,宋朝就属你最大。郭氏撒泼,你严厉的喝上几句,再派内侍将她拖走,两次一拖,郭氏还有没有胆子再闹下去。

    这已经是一个做人臣最过份的进谏。

    很有可能李迪又会另外说,陛下,这是内宫之事,你们夫妻之事,为什么拿到政事堂来议论?

    那么过几天小皇帝怒气下去,郭氏也就平安无事。

    然而是吕夷简,事情变了样……

    吕夷简没有表态,而是用眼睛眼睛瞟向了另一个大臣。一个几乎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大臣——范讽!

    司马光揪着他的小辫子,确实就是一根小辫子!有人黑白分明,可人家是真正的黑白是非分明,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志向不会改变。例如范仲淹,对范仲淹的一些政治见解,郑朗同样不是很赞成,但对其高洁的人品,郑朗想不服都不行。

    然而有的人磨了一磨,棱角就磨平了,不但磨平了,反而从方正之人,变成了王安石嘴中的内圆外方的伪君子。例如范讽,他开王曾家的粮仓,当真动机纯正?

    在郑州遭到二小羞辱后,无一人相助,范讽更加认为“独木难支”,于是明交李迪,暗结吕夷简。好处显而易见的,吕夷简说了几句,范讽未贬而升,改授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连郑朗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愕然。赵祯未来,范讽已得到了吕夷简的授意,挺身而言:“陛下,皇后九年无子,按例当废。”

    “废皇后?”小皇帝傻了眼,朕仅说一说皇后的霸道,怎么扯到废皇后上?

    范讽翻了一个白眼,你不想废皇后,夫妻二人吵架,跑到政事堂来诉什么冤屈?

    吕夷简见小皇帝犹豫不决,说:“光武帝,汉朝明主也,郭后坐怨怼而废,况且当今皇后居然嚣张跋扈到了抓伤你的颈子。”

    在场的还有几个官吏,可这几个官吏都懂的,于是应声附和。坏人就怕三劝,好人就怕三说,此时的小皇帝,哪里能有什么心机。几说几不说的,终于咬牙切齿说道:“就依吕卿。”

    这么大的事,一没有台臣在场,二没有首相在场,三没有礼官宗室长辈在场,就这么几个人居然拍了板。说废就废,理由很简单,皇后九年无子,按七出当出之,皇后妒忌,不但妒忌,连这天下第一号的男人都打了,更当出之。罪名定了下来。

    但吕夷简同样知道必然捅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于是用敕书明示,诸司无得受台谏章疏,言臣想上奏,都让你找不到地方上奏去,将你们活活憋死。再给皇后一个体面的下台理由,以小皇帝的身份下达一份诏书,郭氏说自己十年没有孩子,很羞愧,于是自己主动让贤,特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

    诏书前面下达,后面所有台臣谏臣眼里喷出血光,怒气直冲九宵,斗气贯穿青云。不用号令,全部汇聚在孔道辅麾下。

    他也是一个牛官,宋真宗前面一死,后面刘娥刚刚才尝到一点点权利的滋味时,孔道辅就开始战斗了,老太太,这位子你别坐,是男人坐的,还政给小皇帝吧。结局不用说,前面奏上,后面到乡下劳动改造去了。

    这个经历使他前面一回到朝堂,立即成了言官之首。所有这一群言官一起来到孔府,有侍御史蒋堂、郭劝、杨偕、马绛,殿中侍御史段少连,左正言宋郊,右正言刘涣,知谏院范仲淹、孙祖德,等等。有的言臣在布衣时,就曾上书反抗过刘娥,可以说大多数是一轮轮金光灿灿的太阳。

    商议了一下,这事儿得想方设法阻止。

    聚了一下又各自散开,说没有用的,赶紧回家写奏折。一篇篇稿子交了上去,可大半天下来,居然一点动静也没有。不对啊,于是再打听了一下,原来吕夷简早防了他们这一手,诸司皆不受台谏任何章疏。自己花了好大心血,纯是在浪费脑细胞。但没有关系,还有第二步,言臣有权利面见皇帝直接进谏。

    然而吕夷简也提防了他们这一手,皇宫的大门紧紧关起来,今天皇帝心情不好,不见客。

    孔道辅听到这一句后,脑门子上的热血往上翻涌,怒了,不顾体统,用手捶打着皇宫的大铁门,啪啪的作响,一边捶打一边大喊:“皇后被废,奈何不听台谏入言?祖宗家法何在?”

    他带头捶门,后面言官跟着学样,一个个敲门拍门推门,宫门在咣咣的响,十几个人在哇哇的叫,老百姓闻讯一起赶了过来。干嘛呢,难道这一群大臣想攻打皇宫?或者是想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