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3k中文网提供)-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将录 十万陆军之父——冯·;西克特

    JohannesFriedrichLeopoldvonSeeckt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列奥佩德·;冯·;西克特(常被称为汉斯·;冯·;西克特),1866年4月22日生于石勒苏益格Schleswig,1936年12月27日死于柏林。他是“十万陆军”的缔造者,奠定了德国陆军得以重新崛起的基础,当之无愧的二战德军之父。

    他沉默寡言的天性和谦虚保留的处世方法为他赢得了“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外号。英国驻德大使曾评论说:“他的头脑比其拘谨的军人外表广阔,他的见识比其严谨整洁的外貌广博”。他是一个普鲁士将军的儿子,1885年起就在亚历山大皇帝近卫掷弹兵团服役。他有文学方面的特长,而且在体育方面曾获得过名为“Abitur”(类似“体育健将”之类)的非同一般的称号。1893年与多萝西&;#8226;法比安DorotheaFabian结婚,婚后无子女,但夫妻感情很好。两人一起游历了英国、地中海周边国家,遍访名胜古迹和自己感兴趣的人物。1896年进入参谋学校,之后交替服役于一线和参谋单位,在每一处服务时他的良好声誉都日渐上升。1914年一次大战爆发时,他是驻柏林的第3军参谋长。

    西克特所在的军是亚历山大&;#8226;冯&;#8226;克鲁克第1集团军的一部分,在德军著名的“史里芬计划”中担任最重要的右翼攻势。随着“马恩河的奇迹”,德军的计划破产,第1集团军被迫回撤。但冯&;#8226;西克特在Vailly和Soissions等地的战斗中充分表现出了他的个人才能和领导能力。他被认为是高级参谋人员的当然候选人。1915年3月,他担任了在东加里西亚新组建的第11集团军参谋长,上司是奥古斯特&;#8226;冯&;#8226;马肯森将军(后来的德军元帅、大十字勋章获得者)。在5月2日开始的大攻势中,第11集团军和奥匈第4集团军一起担任主攻,他们犹如摧枯拉朽一般歼灭了俄国第3集团军,两周之内推进了100英里。第11集团军12天之内抓了140,000俄国俘虏,一个月收复了奥匈要塞普热米什尔,威廉二世皇帝授予了冯&;#8226;西克特最高军事荣誉奖章PourleMeritè;(又称英勇勋章)。6月底第11集团军夺下伦贝格时俘虏超过了25万,然后8月4日拿下华沙,8月底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要塞。第11集团军一共向前推进了300公里,到9月底完全拔除了波兰突出部,彻底解除俄军对加里西亚的威胁。冯&;#8226;西克特越级晋升准将,他的上司马肯森获得了元帅军衔。同时他们被调往新成立的“马肯森集团军群”,任务是完成奥匈军队无力达到的目的——消灭塞尔维亚的反抗,打开通往巴尔干和土耳其的通路。德国第11集团军、奥匈第3集团军、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组成的进攻部队在10月6日发起攻击,11月底时所有的塞尔维亚部队要么被歼灭,要么逃到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一共抓了150,000俘虏,冯&;#8226;西克特获得了PourleMerite上的橡树叶(带橡树叶的英勇勋章)。

    “马肯森集团军群”在保加利亚一直待到1916年春季,准备一举消灭协约国在萨洛尼卡的部队,但由于凡尔登的会战消耗了大量德军兵力而被中止。1916年6月,俄军在勃鲁希洛夫Brusilov攻势中大败奥匈军,法金汉Falkenhayn(德军总参谋长)和康拉德Conrad(奥匈军总参谋长)将西克特紧急调往加里西亚担任奥匈第7集团军参谋长,任务是协助制止俄军前进和恢复两军信任关系。这时东部前线德军和奥匈军关系十分紧张,西克特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他名义上的上司冯&;#8226;弗朗泽…巴尔丁将军(Generalv。Pflanzer…Baltin)的尊敬,这位将军“从来不是德国人的朋友”(西克特语),但战后弗朗泽…巴尔丁把它归咎于两军对参谋长这一角色的不同观念,。西克特自己回忆道他当时:“到达、观察,然后下达命令”,似乎他的上司不存在一样。这种关系当然不会长久,西克特很快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卡尔大公集团军群”(ArmyGroupArchdukeKarl)的参谋长,协助大公指挥整个奥匈俄国战线。西克特与卡尔大公合作得很好,经过血战终于将俄军制止在卡尔巴阡山一线。随即卡尔大公的部队与法金汉的第9集团军(当时由于凡尔登战役的失败,法金汉被免去总参谋长一职,降职担任第9集团军军长)一起参加了罗马尼亚战役,将愚蠢地投入战争的罗马尼亚人狠狠教训了一番。战役的最后阶段,由于86岁的奥匈皇帝弗朗茨&;#8226;约瑟夫一世在1916年11月去世,卡尔大公继任皇帝,约瑟夫大公ArchdukeJoseph接过了集团军群的指挥权。1917年西克特担任“约瑟夫大公集团军群”(ArmyGroupArchdukeJoseph)的参谋长,这个工作由于德国与奥匈帝国之间日益增长的敌意而显得越来越困难。尽管如此,当西克特最终离任时,约瑟夫大公写道他不能想象出一个比西克特更好的参谋长来。

    1917年12月西克特来到了伊斯坦布尔,以少将军衔担任土耳其军队总参谋长。本来德军派出的是利曼&;#8226;冯&;#8226;桑德斯Limanv。Sanders将军,但土耳其军队指挥官埃文帕夏EnverPasha拒绝了这个任命。当时巴勒斯坦前线是最活跃的一个战区,英国将军艾伦比Allenby在西克特到达前一周刚夺得了耶路撒冷,所以桑德斯将军被派往巴勒斯坦战线,设法维持了一个僵持的局面。作为土耳其军队总参谋长,西克特是桑德斯的上司;但从德军在土耳其的军事任务方面来讲,桑德斯级别更高。这两者不可避免的存在冲突,结果是西克特的活动逐渐集中到政治方面,这是他不擅长的。由于在1918年同盟国、协约国双方都对法国战场投入了最大的精力,东地中海战场在上半年显得很平静。但9月中旬情况突变,盟军突破了萨洛尼卡的封锁,艾伦比在巴勒斯坦击溃了桑德斯的土德联军(三心二意的土耳其人一触即溃,让英国人大批俘获。但英军军史中这样记载:“少数德军分遣队纪律严明,在周围满是七零八落的部队、难以辨认的脸孔和一大堆散兵游勇的灾难洪流中,约有两个团的德军保持了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精神,像在阅兵场上那样机动自如,停止间射击,再向后方转移。”)。当保加利亚在10月退出战争时,饱受打击的土耳其已经毫无希望了。10月30日土耳其签署停战协定,允许所有的德国人在30天内离开土耳其。西克特在11月4日经黑海到达敖德萨,11月13日回到德国(11月11日德国已经签署了停战协定)。

    西克特受到了新的共和国勉强的欢迎,但他清楚地表明了为祖国继续服务的决心。兴登堡Hindenburg让他去柯尼斯堡组织在乌克兰和整个东部前线德军部队的撤离事宜,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种表现让他进入参加巴黎和会的德国代表团担任军事代表成为顺理成章的事。1919年7月他担任了战后德军的总参谋长,一年后成为德国国防军总司令。1920年到1926年间他在这个职位上立下了怎么评价都不为高的丰功伟绩。在那个政治动荡、国家一片混乱的时代,他缔造了一支成为国家中流砥柱、被证明为同时代训练最佳、领导能力最强的军队。他制定了重新武装和重振士气的计划,使德军最大的优势——军官团得以保留,使新的战术战法得以酝酿而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军人数不得超过十万,所以西克特制定的标准是:士兵身体良好,有12年以上的服役经验;军官要有25年以上的从伍经验。一旦成为国防军的一分子,要接受某一方面的专门培训,重点是领导才能。他极为重视士兵的个人技能和主观能动性。合约禁止德国拥有军事院校,他就联合团一级的单位建立了一个建在部队上的军事教育体系,每一位列兵都受到成为军士的培训,每一位军士都受到成为军官的培训,每一位军官都受到成为将军的培训。每半年进行一次演习,使专业技能得到精进,职业素养得到提高。没有坦克、高炮,就用纸板、木料仿制,德军也许是唯一用玩具飞机模拟真飞机演练对空射击的军队!单兵在演习中要自称我是某某排,或者代表一个8人机枪组。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冯&;#8226;西克特的“十万陆军”!

    引用一些他的话语:

    “有国无防是可耻的!”

    “任何不平等条约、任何敌人不能从我们身上夺走的东西是坚强的信念。当命运再一次召唤德国人民武装起来时(这一天终将到来!),他将看到勇士而非懦夫紧紧握住忠诚的武器。只要有钢铁般的双手和意志,使用什么武器都无所谓。”

    “先进装备能战胜一个个血肉之躯,但无法战胜人类不朽的精神!”

    1921年他曾写道:“未来战争取胜之道在于调动人数少但素质甚高的机动部队,其配以飞机,则作战效能更高”。他对速度和机动性的重视是德军闪电战的萌芽。

    在6年国防军总司令生涯结束后,他短暂地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写了几本书。1933年到1935年他来到了中国,担任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在西克特担任团长期间,德国顾问对中国统治集团和蒋介石本人的影响力之大到了异乎寻常的地步。比起中国工农红军的顾问李德,他为蒋介石设计的“围剿”方案显然高明得多(这就是军事素养的差距)。他曾担任委员长委托人,代表蒋介石本人处理军政事务。星期二、五上午十时是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军校官员预约登记与西克特会面的时间,由于过时不候,大小官员们提前排队,成为一大景观。他为蒋介石提出的建军三大思想影响了蒋的一生。这三条是:1)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2)军队之威力在于素质之优良;3)军队之作战潜能在于军官团教育之培养。

    他于1936年12月27日死于心脏病。相对于一战时的功绩,他作为战后德国国防军的缔造者的地位是使他至今仍享有极高的声誉的主要原因。

    ^

    ^

    ^

    ^

    ^

    ^

    鹰从天降——奥托·;斯科尔兹尼和突袭大萨索山

    作者:dazui

    奥托·;斯科尔兹尼1908年6月12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中产阶层家庭,从他的姓氏上看似乎他的祖先具有斯拉夫血统,斯科尔兹尼的个子非常高大,有6英尺4英寸高。成年后的奥托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学。在学校,和他的许多同学一样,年轻的斯科尔兹尼加入了一个“决斗”团体,在一次与敌手决斗的时候,他的脸上留下一道可怕的长长的伤疤,这道伤疤在斯科尔兹尼后来的照片中清晰可见。

    (左图)看见他左脸的刀疤了吗?他的一些部下不客气地称他为“刀疤脸”

    奥地利和德国合并后,斯科尔兹尼加入了纳粹党卫队。他本来想参加德国空军,因为此前他驾驶过小型单引擎飞机,但是经过5个月的飞行训练,斯科尔兹尼被告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的年龄显然有些大了,因为那年他已经31岁。失望的斯科尔兹尼接受建议,转而加入了纳粹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不久他被提升为军士,并被派遣到另一支党卫队部队——帝国师,1940年,他跟随帝国师参加了入侵荷兰、法国的战斗,在战斗期间,斯科尔兹尼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战士并被晋升为少尉。1941年斯科尔兹尼参与入侵巴尔干的战役,随后又参与进攻苏联,1941年12月斯科尔兹尼中尉在俄国前线激战中头部负伤,被送回德国休养。此时的斯科尔兹尼已经因为常常指挥部下狡黠而且不按常规的作战方式引起了一些高级军官的注意。1942年,伤愈后的斯科尔兹尼回到“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担任该部队新兵训练营的教官。1942年6月,他被党卫队总部征召参与组建德军一个全新的突击队,1943年4月18日,斯科尔兹尼被晋升为上尉并被任命为该部队(FriedenthalerJagdverbande)的指挥官。长期盘桓在后方让斯科尔兹尼十分苦恼,他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在这个转折点,一些人选择了为荣誉而死,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逃避,选择这两条路的人,前者将成为英雄,而后者则是懦夫。”

    战神的青睐马上就要垂青于这个35岁的上尉了。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军方在国王的支持下逮捕了意大利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并准备与盟国签定停战协议。消息迅速传到柏林,希特勒闻讯暴跳如雷。意大利的倒戈无疑将德国欧洲堡垒的腹部敞开一个大缺口,这是希特勒最恼怒的事情,为此希特勒亲自下令德军迅速采取行动制止意大利。行动方案很快就被高效率的德国总参谋部制订出来,该方案包括4个计划:

    1、轴心计划(OperationAchse):命令德军接管、夺取或摧毁意大利舰队

    2、黑色计划(OPerationSchwarz):命令德军全面占领意大利并解除意大利军队的武装

    3、斯图登特计划(OperationStudent):该计划负责人为德军伞兵部队指挥官库特斯图登特将军,命令其指挥德军占领罗马并配合实施橡树计划,恢复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领导地位。

    4、橡树计划(OperationWiche):命令组建一支特种作战突击队,营救墨索里尼

    斯科尔兹尼上尉很幸运地被选为执行橡树计划的负责人,1943年7月25日深夜,睡意朦胧的上尉被叫醒,他连夜飞往位于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的指挥部——狼穴。在狼穴,希特勒召见了斯科尔兹尼,亲自命令他负责营救墨索里尼。斯科尔兹尼接受命令后的第二天就飞抵罗马接受库特斯图登特将军的指挥,立即开始着手进行准备工作。

    营救领袖的首要问题是要查明墨索里尼被巴多格里奥元帅关押在什么地方,墨索里尼被逮捕后先被关押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后来被转到意大利西海岸的庞萨岛,当德军全面接管意大利时,意大利人又把墨索里尼转移到撒丁岛东北的马达累纳岛。希姆莱无孔不入的间谍及时获得了这一情况。德军迅速做出了营救计划,准备派遣海军和伞兵进攻该岛,然而就在准备开始行动之前,1943年9月初墨索里尼又一次被秘密转移。根据巴多格里奥与盟军签定的停战协议秘密条款,墨索里尼应当被交给盟军,这次德国人不知道转移的目的地在哪里。

    斯图登特将军十分焦急,随着德军大规模占领意大利,遇到意大利人的抵制越来越多,德军负责营救计划的军官们都担心恼怒的意大利人会迁怒于墨索里尼而将其处死。这时德军无线电侦测部门发现了一个线索,在距离罗马80英里的大萨索地区有不同寻常的无线电信号非常频繁地提到“重要人物”,精明的德国人马上判断出墨索里尼可能就在大萨索山上!

    大萨索山位于罗马东北80英里的亚平宁山区,战前是一个登山滑雪胜地。大萨索山顶峰是CampoImperator旅馆,是过去滑雪者经常聚会的地方。从山下到旅馆有一条索道,这也是上山的唯一道路。德军参谋人员马上制订了一份包含多项任务和细节的计划,计划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是伞兵奇袭大萨索山下的索道站以控制索道;第二部分使用伞兵奇袭旅馆,查明墨索里尼是否在那里,如果在就严密保护其安全离开。

    (左)大萨索山简要示意图;(右)从大萨索山顶峰眺望CampoImperatore旅馆

    1943年9月10日,斯科尔兹尼及其助手弗尔克萨姆和空军的计划制订者们一起空中侦察了大萨索山,最后他们选定了一块可用于着陆的地区,那是旅馆前面的一小块草地,因为山顶空间如此狭小,而且旅馆所在的位置海拔2000多米,稀薄的空气和凄厉的狂风不利于伞降,原来计划使用伞兵伞降的计划被迫改为使用滑翔机机降。

    按照修改后的行动计划,突击队将使用12架DFS…230滑翔机运载突击队员。突击队成员由斯科尔兹尼老部下Friedenthal营15名战斗骨干和乔治冯伯勒普施上尉指挥的伞兵第七团第一营第一连(第一营也称伞兵教导营)组成;伞兵第七团第一营其他部队将在奥托哈罗德莫里斯少校的指挥下经铁路运送到大萨索山下,准备奇袭索道站,阻击可能前来增援的意大利军队;斯科尔兹尼的其他手下则负责营救在罗马的墨索里尼家属。为了劝说可能出现的意大利官兵放弃抵抗,德国人特地挑选了一位亲德国的意大利将军索莱提随同突击队一起前往大萨索山。

    1943年9月12日下午,搭乘突击队员的滑翔机在拖拽飞机的牵引下从罗马郊区的玛亚机场起飞,最后起飞的11号和12号滑翔机在机场滑行过程中,跌入盟军飞机轰炸后留下的弹坑内,两架滑翔机撞在一起而损坏。其他10架顺利升空。在飞往大萨索山的途中,拖拽1号机和2号机的飞机在浓雾和厚云中迷航,幸而斯科尔兹尼坐在3号滑翔机上,余下的8架滑翔机在起飞1个小时后顺利抵达目的地。

    突击队到达大萨索山时。天气依然很糟糕,但斯科尔兹尼还是辨认出来先前空中侦察时选定的那块着陆地,滑翔机随即脱离牵引飞机,悄然无息地向那一小块草坪滑去。就当滑翔机即将降落的时候,突击队员愕然发现选定的着陆地面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岩石,上面布满杂草和青苔,而且坡度也远比以前估计的要陡峭的多,最可怕的是在山坡的尽头,也就是旅馆大约100码的地方,那里的山坡突然隆起一部分,这意味着滑翔机降落的时候危险性要大的多。现在突击队员已经不能考虑别的,滑翔机只好强行着陆,斯科尔兹尼的3号滑翔机第一个着陆,飞机一直滑行到距离旅馆大门口几码远的地方才停下,斯科尔兹尼立即钻出机舱,指挥部下迅速制服了还在目瞪口呆地望着陆续降落滑翔机的意大利警卫,随后斯科尔兹尼推着索莱提将军向旅馆冲去,在旅馆门口,斯科尔兹尼看见墨索里尼的面孔出现在旅馆二楼一个窗子后面,他急忙对墨索里尼喊道“退回去!退回去!离开窗户!”,索莱提将军则对正在四散躲避的意大利卫兵叫道:“不要开枪,我们不需要流血!”而那些意大利士兵只有几个人放下武器站住不动,其他人则狼狈向四周逃去。

    (左)当时德国的《信号》杂志上登载了突击队进攻旅馆的故事,这是该期杂志的封面;(右)突击队员在草地上前进,这估计是战地记者上来后为了配合拍摄做的SHOW!

    斯科尔兹尼带了几个伞兵冲进旅馆,他首先沿通信线路直奔无线电室,在制服了发报员并控制电台后,斯科尔兹尼直奔关押墨索里尼的房间。有两名意大利军官在房间内负责看管墨索里尼,在墨索里尼的劝说下没有反抗。斯科尔兹尼大步走到领袖面前,行了一个标准的纳粹礼说:“领袖,我奉元首的命令前来接您!”墨索里尼则欣喜若狂地回答:“我就知道我的朋友不会抛弃我,我就知道!”随后那两名意大利军官下令让所有意大利卫兵放弃抵抗,冲突几乎马上就结束了,整个旅馆地区全部被德国伞兵控制。关于这个戏剧性的过程,威廉夏洛伊在他的著作《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有这样的描述:

    。。。。。。他发现领袖正在二楼一个窗口满怀希望地往外看着。大部分意大利警卫一看见德国军队就逃入山中,少数没逃的也在斯科尔兹尼和墨索里尼劝阻下没有动用他们的武器。这个党卫队头子把他抓来的将军(指索莱提将军)推在自己队伍前面,大声叫警卫别向这个意大利将军开枪。同时,据一位目击者回忆,意大利领袖也在窗口高呼:“谁都不要开枪!不要留一滴血!”果然一滴血也没流。

    整个营救过程结束的非常快,当所有事态平息的时候,突击队的6号和7号滑翔机刚刚着陆,最后一架滑翔机——8号滑翔机是最后着陆的,它滑行了没多远就狠狠撞在旅馆外隆起的山坡上,滑翔机翻滚起来,造成机上所有乘员全部受伤,这也是这次营救行动中唯一受伤的有一批人。

    损坏的滑翔机

    现在领袖安全了,问题是如何把他安全送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第一方案是经索道下山,然后通过公路运送墨索里尼到罗马;第二方案是经索道下山后直接去附近的艾奎拉机场,这个机场距离大萨索山很近,莫里斯少校指挥的伞兵第七团第一营(伞兵教导营,缺第一连)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去袭击大萨索山索道站的。现在莫里斯少校和他的部下已经占领了山下的索道站,控制了通向山上的唯一交通工具,这是两个方案能够实施的前提。但问题是这两个方案都有危险:前者要通过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地区;而后者则有可能遇到前来增援的意大利军队,虽然山上的电台被控制住了,谁能担保没有逃出去的卫兵前去召唤战友帮助呢?

    斯科尔兹尼果断选择了第三个方案,那就是使用轻型飞机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