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作物新品种,面向全国进行辐射扩散,中心在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等全国不同玉米生态区设立了28个试验站。
28个试验站就是28个玉米工程技术分中心,也是28个玉米技术实验、示范和推广中心。通过这些中心,玉米新品种、新技术从莱州源源不断地扩散到全国各地。莱州市农科院俨然成了一座“国家玉米技术之都”。
中心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优质高产高效杂交玉米种子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植物转基因专项”等国家级课题12项,每年承担国家和黄淮海区域玉米新品种展示、预备试验、生产试验等项目参试品种800个以上。其中,“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于2004年1月20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抗病高产、高配合力自交系502及西玉3号等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于2002年9月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优良玉米自交系‘478’的选育与应用”于2005年5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奖成果全部为中心独立自主研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中心投资50万元的病理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实验室位于中心三楼。
一进门,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让人想起中学的化学实验室,不同的是有一台一直在转的机器。研究员贾春兰介绍说,这是一台PCR仪也就是基因扩增仪,主要用来对比研究玉米的基因排列。可别小看这些仪器,培育出的新产品都要在这里进行DNA检测。当年的李登海,头顶着高粱花,用授粉的方式培育新品种。而今的“登海种业”,早已用上了最先进的基因工程来鉴别和培育新品种!
用自己的种子冒充登海的种子,用登海的种子冒充自己的种子,谋取非法利益,在倡导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天,都是“登海种业”所不能容忍的。就在去年11月,四川一家公司用了“登海”的种子,包装上却打上自己的名字。通过DNA鉴别真伪,不仅使那家公司退还全部种子,还一次性赔偿了50万元。目前,中心共有67项植物新品种授权书。
在中心的院子里,停着许多辆一个模样的银色汽车,这是专为科技人员配备的,4。8万元一辆,一共有168辆。
中心现拥有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农艺师、经济师、工程师等150余人,拥有10多名享有国务院和省级特殊津贴的有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时,他们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交流,联合承担课题项目,开放重点实验室,中心每年承担研究生实习和教学任务。近三年,中心研发投入经费分别为951。8万元、1530。8万元、1940。5万元,分别占当年销售收入的5。24%、5。66%、6。83%。2005年,“中心”的“登海”系列玉米杂交种扩散、辐射面积达6300万亩,增产粮食32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30多亿元,产品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统计,自育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7亿亩,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主要依托于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等院校,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与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心环节,缩短成果转化的周期。同时,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实际需要,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企业生产技术改造,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为企业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供基本技术支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李登海培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杂交种的增产优势,让科技部的领导和专家们感到吃惊,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玉米生产的希望。为了将全国种业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李登海培育的良种和栽培技术迅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中国粮食生产尤其是玉米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激发更多科研单位的科研积极性。科技部决定依托莱州市农科院,创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工作研究中心(山东),“八五”期间,全国推广紧凑型玉米1亿亩,李登海培育的掖单系列紧凑型玉米被选为重点推广品种。
科技部将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的依托单位,为了加快中心的建设步伐,科技部还扶持建设资金800万元。
对此,相当一部分业内人仕发出疑问?他们说,“山东省那么多大专院校,国营科研单位,为什么偏偏选中一个民营企业?”
但是,科技部对成立国家玉米工程研究中心的(山东)的态度还是非常严肃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经常到李登海的农科院进行考察,结论是:“我们认为李登海领导的莱州市农业科学院能出成果!”
从1996年开始,在李登海的亲自主持下,莱州市农科院他们逐年进行审报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1999年8月,以优异成绩通过科技部专家评估验收,10月科技部发文正式批准中心挂牌运行。
山东省副省长(莱州籍)绍桂芳代表山东省委、省政府为中心成立挂了牌,莱州市委书记刘洪远带领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到场祝贺。
“中心”成立后,李登海没有伸手向国家要编制,而是坚持实行“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原则。保持了自身的民营性质。
直到今天,全国已建起了150多个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仍然只有莱州市农科院一个民营单位。
在李登海的领导下,莱州市农业科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导向,不断地实施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自身也得以迅速壮大。农科院从2万元资金起步发展到上亿元资产,建立了面向全国的繁植基地。从规模很小的民营科研所,发展成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的依托单位,为中国的玉米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邓楠也亲自到莱州市农科院检查指导工作,当她看到李登海的丰产田里一片片茁壮的玉米后,感到非常满意,之余,也又专程来到后邓李登海的家里,看望了李登海80多岁的老母亲王锡珍,邓楠拉着王锡珍老人的手亲切地说:“你养了一个好儿子,一个中国农民的好儿子!”
三、农业部育繁推销一体化试点单位
严格来讲,莱州市农科院本身是一个科技型企业,而并非纯科研机构。从创立之日,李登海就借鉴了国外经验,将科研、生产、推广和经营集于一身,坚持独立自主的科研和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成为创新和创业的主体。
李登海开展的玉米育种和栽培研究,有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科研课题,但更多的还是他自己根据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自行确立的课题。30多年来,他抓住农业生产最迫切、增产效果最显著并且易于推广应用的科研课题开展科研攻关,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玉米高产试验和紧凑型玉米育种工作试验,进行良种和良法配套技术的研究,从而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自1988年以来,李登海亲自主持利用自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高产栽培,连续获得夏玉米单产全国纪录,使人们对新兴的民营科研机构的科研、生产、推广能力不得不刮目相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的科技体制呈现条块分割的状况,特别是育种科研方面,育种、生产、推广、经营四个环节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一方面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出成果的速度和数量;另一方面,大量科研成果停留在试验室里、体现在获奖证书上,难以进入产业渠道,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李登海萌发了创办科研实体,独立自主发展玉米育种事业的想法。
由于科研经费投入完全依靠自己,工作人员又都是没有“国家户口”的农民。所以,莱州市农科院从创建之日起,就面临着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李登海认为,这也正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他说:“没有政府的行政干与,就没有‘婆婆’的约束”,“国家不投入,不干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发展”。
“生存与发展”是农科科院的唯一标准。
李登海说:“在我们的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冲破条条框框,围绕产权关系、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不断地改革创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度自主、高度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3年,莱州市农科院被农业部确定为育、繁、推、销一体化试点单位之后,一些习惯了国营单位“正规”工作方式的人议论说:“这哪象搞科研,简直是一群‘土包子’在瞎倒腾。”“那么多国营单位,大专院校,一个民营企业能有多大能耐,能搞出什么名堂来。”对这些议论,李登海不值可否,他十分幽默的说道:“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总观莱州市农科院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自然发展阶段,创业之初,人员实行内部分工,分别从事育种、生产加工、推广经营工作,将自育的优良品种尽快推广到广大农民手中。
第二个阶段:为有序发展阶段,随着种子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设立了相应的内部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示范和生产经营,并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
第三个阶段:为成熟阶段。1997年,李登海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莱州市农科院为核心,组建了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使我国民营科研事业的发展有了“上方宝剑”,给了李登海极大的鼓舞。面对全国科技体制、种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农业产业结构高速的新任务。他及时调整莱州市农科院的发展思路,抓住科研、生产和市场网络建设三个关键环节,积极实施新一轮创新和创业。
一是加大投入,完善科研设施。
投资50万元,加强海南育种基地建设,扩大了规模,改善了条件;
投资80万元,在山东基地新建占地13000多平方米的冬暖式育种温棚,为扩大出口加代育种规模他创造了条件。
投资400万元,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在莱州育种基地建设智能温控设施,模拟试验环境,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试验进程。选育出一大批适应中国不同生态区域的新品种。
二是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
农科院先后与美国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瑞士诺华公司、法国利马格兰公司等世界著名的种子公司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育种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通过引进新的种质资源和采用转基因等高新技术,实现了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快了育种进程。
三是建立全国范围的新品种试验站。
为了培育出适应全国不同生态环境的新品种,李登海在全国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立了10个新品种试验站,筛选出以登海9号、3号、13号为代表的30个玉米新品种,并在全国909个试验点进行试验示范,利用示范田形成“田间广告”,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加速了新品种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0年《种子法》的出台,是区别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李登海培育的良种受到法律的保护,育种者可以有更多的经费来搞科研,独立从事经营,加快了科研成果的出新转化。在法制经济环境下,种子行业得到健康的发展,在行业发展中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先进性。
李登海抓住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和瞬息万变的市场脉搏,不断地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保证了企业的活力。为加速全国玉米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推动玉米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满足各地农民对新品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李登海在全国主要玉米产区开展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在甘肃、新疆、内蒙古自治区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区域,依托当地种子生产部门,建立了30多万亩制种基地,并选派技术人员常年进行制种技术指导,严把生产质量关;同时,在种子生产基地筹建种子加工基地,就地加工,就近运销,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宁夏是中国的天然良种繁育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这里具有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优良品种繁育基地,但由于当时制种效益不明显,再加上有关部门对制种产业的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预测,致使该区失去了一次良好的制种产业发展机遇。2000年后,这个区逐渐认识到制种产业对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并逐渐改善了适宜制种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了投资环境,因此,外地制种企业纷纷来到宁夏。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制种成本偏高,导致不少育种单位望而却步。
2002年9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牵头邀请了李登海等全国8家知名制种企业的有关负责人来宁,参加宁夏制种业环境创新座谈会,在会上,他表示要在宁夏带起一批制种户,建立20万亩制种基地,为宁夏的粮食生产做贡献。
在长期的推广工作中,李登海深刻体会到,只有逐步完善示范推广网络,才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1998年,他提出并实施了“推广型经营”策略之后,又于1999年实施了“管理推广型经营”战略,采取建立合资公司、设立新品种推广中心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各地种子推广经营部门的合作,初步建立了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的推广营销网络,同时,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将“登海”牌良种和登海种业的技术服务融为一体,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的推广速度。1999年,选育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登海1号、3号、6号、9号、掖单22号等通过全国及部分省市审定,被农业部确立为向全国推广的优良品种,通过各地的推广网络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西星糯玉1号”糯玉米通过推广网络的引种示范,每亩地增效近千元,引起各地农民的极大兴趣,呈现不推自广的趋势。
几年来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以登海种业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上千处示范网点,以最快的速度把高质量的新品种推广到农民手中,极大的满足了农民增收的愿望。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农技、政府部门、农民技术人员2万多人次,开展育种技术研讨、新品种观摩展示、高产栽培新技术交流以及咨询服务等。以农科院为依托建立起“紧凑型玉米示范园”,为紧凑型玉米良种和栽培技术在全国推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李登海开创的“以品种为核心,以播种为基础、以密度为保证、以肥水调控为重点”的良种和良法配套技术路线,被中国玉米生产区广泛运用,推动了中国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粮食自给,关系到国计民生。时任总书记曾说过:“任何时候都不得轻言粮食多了,都不可放松粮食生产”。“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动摇”。李登海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总书记的教导,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登海种业的核心
李登海这样认为:“科研生产要创新,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他在30多年的时间里,领导莱州市农科院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在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
如何把一起创业的伙伴们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如何处理好积累和分配的关系,为将来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单位遇到了大问题。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已经改革已走在前边了,民办的科研所怎么改?李登海咨询专家,征求领导意见。1992年12月12日——18日,李登海光荣的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在会,会议结束后,在从北京返回的飞机上,时任烟台市委书记给他出主意,搞股份制呀。李登海说,搞股份制,我就得占大股,可我是共产党员,应该无私奉献,这合适吗?书记说,有什么不合适的?把你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投进来,再吸引进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把研究所办成公司制的新企业,把种子产业做大做强,不是可以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吗,这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呀,这正是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做的嘛。有了领导的鼓励,李登海心中有底了。于是李登海把自己的家底进行了评估,又选择主要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共同出资,组建起全国首家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种子产业化农业科技企业。
在为公司起名的时候,有人提议用登海的名字,但开始李登海不同意,他说:“我是共产党,要谦虚谨慎,不可以这样做。”后来,国家商标局的领导也同意用登海名字,他们说:“在莱州市这样一个地方,知名度最高的还是‘登海’,应该把‘登海’作为一个品牌,来创立。”莱州市的领导也同意把‘登海’牌树立起来。他们说:“‘登海’不是你自己的,是全市人民的、是大家的。”这时《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记者,也是李登海的朋友,对李登海说:“你不用‘登海’为企业冠名,如果将来‘张登海’、‘王登海’,把‘登海’注册了,看你怎么办?”结果,这位记者就在国际网站上帮助他把‘登海’注册了。
1997年,李登海创办的莱州市农科院以其所属远征种子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8。86%,李登海本人则以实物资产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14%。斥资2400万元,陆续将莱州市24个镇办种子公司和3个市直种子经营单位纳入旗下,组建了莱州市登海种业有限公司,为了加快发展,迎接入世带来的新的挑战,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1998年7月,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在兼并了31个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上,成立了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设9个子公司和27个分公司,在全国设立了试验示范网点909处,良种繁育基地50余万亩。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
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李登海又毅然决策,将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迈出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入资本市场、加速企业发展的第一步。为实现种子产业化经营开通了道路。
西由种子公司原是一家镇办种子公司,被登海种业兼并之后,重新组建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成为一家从事科研育种、技术开发、良种育繁的专业化农业科技实体。下设十字花科育种室、茄果育种室、瓜果育种室、名特优蔬菜育种室、特用玉米育种室、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种苗育繁试验场。
在登海种业的支持下,其开发生产的“丰抗”系列、“西白”系列大白菜种销售量占全国大白菜总用种量的25%以上。先后选育出优良品种50多个,其中丰抗60、丰抗70、丰抗78、丰抗80、西白1号、西白2号、西白3号、西白4号、西白5号、西白7号、西春伏萝卜三号、西星水萝卜1号、西玉3号、西星白糯1号、西星赤糯1号、西星黑糯1号、西星甜玉1号等先后通过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公司先后完成了省(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高产稳产大白菜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适宜于不同地区的大白菜春、夏、早秋、晚秋系列品种及周年生产供应综合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与利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甜、糯特种专用玉米技术研究走在全国前列,西玉3号优良品种的育成及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步伐,在李登海的帮助下,他们又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东、陕西、河北、河南省蔬菜研究所等12个科研单位联合组建了“北方大白菜育种开发协作中心”,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湖北、四川等13个省级蔬菜种子公司组建了“西星牌大白菜种子产销集团”,形成了健全的品种开发和技术服务体系。
莱州市农业科学院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代表。由一个仅有几个人,几百元资产的“科技个体户“发展成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灵活的体制是基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是前提,不断地改革创新是动力源,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精神是重要的保证。
李登海立志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