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英雄-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续几月的养伤,让林俊有时间去考虑西线问题: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开始同德国的正面冲突?!
绝不能让法西斯主义在这次人类正义与邪恶地较量中取得最终的胜利。而苏联将是决定战争巨轮进程的决定性、也是唯一的力量。
自己的举动让全世界都看到了苏联的强大,希特勒再不会认为苏联地军队不会打仗,他就是再怎么狂妄和自信,也不会在解决英国问题之前妄想短期搞定苏联,再回过头进攻英伦三岛——甚至进攻苏联的时间都会到猴年马月。佩佩贡献
如果德国一心要灭了英国,德国还会犯再敦刻尔克的错误吗?如果德国人把握了机会。也许希特勒真的会不惜代价去突破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入侵英国本土,到时英国人能拿来对付德国人的大概只有童子军了。
大西洋那头的美国也靠不住,虽然和英国关系不错,但如果希特勒真的占领了英国,华盛顿大概也只能袖手旁观——这样德国将没有西线地威胁,只需对付游击队,德国的战略上也没打算这些年就去统治美洲,希特勒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统治世界是他的“远景战略”。
如果苏联先向西线起总攻会如何?
半个世界大概都会高喊:“红色恐怖来了!”
这个世界什么都会生,很多政客和国家正等着来个黑白颠倒,如何正确的抉择是国家的决策者必须去仔细全盘考虑,因为他们的背后是整个国家、无数人民和自己信仰,绝不能轻率而为。说打就打那是蠢材所为,当身上肩负了那样的责任,草率行事简直就是笑话,那样的情形只有在三流小说里能够看到。
“德国人快要向北方进攻了。”斯大林又端起了咖啡杯。
“是柏林的消息吗?”
“是地,德国总参谋部已经开始再拟定对丹麦和挪威的作战计划。”
“那很快德国人就会行动,雷德尔一定要让自己的舰队有安全的出击航道。德国也需要又稳定安全的铁矿来源。只不过德国人这次行动不可能再波兰那样的顺利,估计英国人地海军会给他们搞点麻烦。”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减少出口德国的铁矿数量,他们的战争机器很快就要喂不饱。”
德国高层的大举动都在克里姆林宫的掌握之中,这给苏联争取战略主动意义重大——林俊都想办法减少了对德国的有色金属出口,想尽一切办法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
“没有足够的,你就是拿得到钨。老子看你怎么造好钢板!”
目前德国地钨矿靠西班牙转口,但在军工上必须的地方更多,林俊宁可少些外汇和黄金储备,也不能让德国储备足够的。
苏联对德国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人力和自然资源,苏联承受得起一场级规模地战争。
“比萨拉比亚问题也需要立即解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斯大林在“考”林俊,这难不倒他:“让莫洛托夫召见一次罗马尼亚大使,敖德萨军区直接派兵进比萨拉比亚就能解决问题。再吧它和摩尔多瓦自治共和国。”
“就这么简单?”
“是的,斯大林同志,就这么简单。现在在欧亚大6已经没人想和我们在边界上不痛快。”
自信,满满的自信。因为林俊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对于这些“小问题”,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斯大林在笑声中结束了谈话,叫过武金斯卡娅和林俊的儿子们,三个人一起在花园里逗小孩玩,还直接要两个小孩叫他爷爷。
如果这时有人在远处能看到这一幕,他们就像在全家一起度假的普通人,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这户人家”也很特殊。
索契距离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不远,斯大林晚餐要吃的只能是格鲁吉亚菜,而平时配属在别墅的厨师也都是格鲁吉亚人。
斯大林知道林俊对格鲁吉亚菜兴趣一般,在林俊还在列宁格勒时就给他安排了两个俄罗斯厨师到索契等着。最让林俊没想到是:斯大林还给他找了个会做中国菜的俄罗斯厨师,竟然是万里迢迢从远东调来的。
远东厨师同志炖菜功夫一流,可那些江南菜和林俊前世喜欢的川菜他听都没听说过,用林俊的话就是:整一个一流的北方厨师。
林俊吃饭不需要有多高要求,有什么吃什么,还要听几个医学专家的建议,很多东西都不能吃,便宜了一帮自己的随员。
“斯大林同志,下个月初我想返回莫斯科恢复工作。”饭吃到一半时林俊向斯大林提出自己的要求。
“下个月2o号你回莫斯科,但不是恢复工作,接受授衔节阅兵。”斯大林不许林俊有不同意见:“没有商量的余地,五一节后你就去茹科夫的别墅继续休息,等医生认为你适合恢复工作再说。”
斯大林这是在为林俊考虑:虽然得到了很好的治疗,身体恢复的也不错,但他现在多走几步就会感觉累,是还不能急于恢复工作。
“斯大林同志,过几天安德烈就能游泳锻炼,到下半年应该就能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
林俊赞赏的看了妻子一眼,终于有帮自己说话的了——这段时间每次向妻子和几个医生提出自己想恢复工作,立马就被否决!
“卡娅,安德烈能游泳了吗?万一水进到肺里会不会出危险?”斯大林非常关注。
“斯大林同志,恢复肺部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游泳,而且现在安德烈的肺部受创部位恢复的很好,就是有极少量的水进入肺部也问题不大,而且我们会做完备的准备,绝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斯大林听医生的,有武金斯卡娅的保证比什么都管用——他也希望爱将早日恢复工作。
、、、、、、
四月二十八日,林俊乘坐专列回到了久违的莫斯科。第二天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授予部分高级军官新军衔的仪式,而林俊在参加仪式前就和其他军官一样换上了新丢份儿军服。
“元帅!”林俊穿上了那套前世不可能想到能穿的“元帅”制服。
说实话,这套“元帅”制服还每自己原来的那套独一无二的高级军官制服来的光鲜,但“元帅”就能抵消一切。
斯大林要给林俊的还不止一套制服,很让林俊意外,加里宁同志宣布为表彰林俊在近两年来为苏维埃作出的贡献,授予他“红旗手枪”!
那是一把特殊的、有“红旗勋章”标志的托卡列夫镶金手枪,而不是老式的毛瑟,这也算“与时具进”。
一人同获两件“革命荣誉武器”,加上两次“苏联英雄”和一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林俊所获得的荣誉已无人可及。
五一节,林俊站在斯大林身边,检阅了由德边科担任总指挥的受阅部队,这也是要告诉全世界:林俊的对芬作战计划和方案是成功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只看不练
“五一节”前一天,武金斯卡娅也被授予出头就获得这样的军衔已经很少见,它相当于一般的上校。佩佩贡献她还被任命为医院的外科副主任,当然,她这个副主任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负责林俊的疗养恢复。
五月的莫斯科春光明媚,林俊也就不需要再去南方的索契,在茹科夫的家里就能静静地疗养。
问题是他静得下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斯大林不让他去办公室,那他就在茹科夫开工。
学院机场正在测试最新式的拉格5战斗机,这是按照林俊对于苏芬战争的总结后试制的改进型,由于拉沃契金对于水冷动机的缺点早就有所提防,在技术上早就为装备直径更大的新式风冷动机做了考虑,3o1厂只两个月就拿出了性能可靠的样机,已通过工厂的试飞,现在第三架样机就在茹科夫做国家定型前的最后测试。
在自己的地头测试,林俊当然不会不闻不问的窝着:不能亲自驾机兜几圈,至少能做个看客。
53日一大早,林俊就和兰德斯科奇一到起乘车到学院:。今天安德卢普夫也难得在茹科夫,这会他正和阿尔希波夫站在一架崭新的拉格5上聊天,两人都是一身飞行服。
身为莫斯科军区副司令员的安德卢普夫和学院院长同志在这次军衔调整中都被授予上将军衔——安德卢普夫是搭了林俊地顺风车。而阿尔希波夫本就是上将的老资格。
“我说同志们,你们这不是故意商量好来了气我的吧?!”
车子还没停下,林俊就对着两个好兄弟表示心中的不满。
“元帅同志,试飞员安德卢普夫与阿尔希波夫已经做好起飞准备,请指示!”
“指示你个头!”林俊虚踢一脚——这个安德卢普夫都四十了还老不正经。
“安德烈,这两天身体怎么样?”还是老大哥来的实在些。
“挺好。就是还不能飞,苦熬呀!”林俊一脸苦瓜相。
这会林俊看到又有两个熟人从边上的机库里走了出来,是拉沃契金和机炮设计师塔乌比纳。
“您好,元帅同志。”两人向林俊敬礼。
“拉沃契金同志,怎么样,介绍一下你地新飞机,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拉格5
眼前的这架拉格5记忆中的似乎有所不同,星型动机螺旋桨中轴里明显是一门23毫米航跑。动机盖上方也有两个射击孔,机翼两侧根部也露出两挺12。7毫米机枪的枪管,火力一流!
“我们给它安装了动力输出功率达127o瓦的新式m…82Fn星型动机,飞机最大度65o里,航程过11oo公里,机动性比最新一个批次的拉格3要好。4大口径机枪和一门塔乌比纳同志设计的-6航炮,能做到一击毙敌。”
说道自己的得意之作,拉沃契金满脸放光。
“优秀地战斗机!干得好,拉沃契金同志。”
林俊把注意力转到拉沃契金旁边的塔乌比纳、这个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敲打而差点倒大霉的航炮设计师身上:“塔乌比纳同志,拉格5备的-6型航炮备弹量有多少?”
“一百二十。故障率在要求的范围内,元帅同志。”
塔乌比纳看到林俊心里就虚,话说得小心翼翼,就怕林俊有什么不满意,还特意把林俊最看重的低故障率做了强调。
“故障率低最好。我看过一线部队使用-6型航炮的反应,可靠率不错。威力惊人,一般的双轰炸机命中几就完蛋,芬兰人的战斗机更是不堪一击,常常被打得空中解体。”
林俊对-6型航炮做了肯定,这让塔乌比纳安心不少:他对于林俊有莫名地恐惧,一见就心惊肉跳。其实他早就不用为自己原来糟糕的设计担心,现在“苏联”级战列舰都装备了经过改进的-6航炮,这就是对它最好的肯定。
拉沃契金说拉格5机动性优于最新一批拉格3。林俊也就不需要问太多的问题,比如重火力装备地副作用,要知道林俊记忆中的拉格5安装了两门2o毫米航炮——设计师的话错不了。
“大队长。”
“瓦西里军事长,什么时候能起飞?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随时都能起飞。”
瓦西里早就让自己的手下做好了今天的测试准备:他前段时间借调到3o1厂。这架拉格5还是在他的监督下组装的,新式飞机地每个零件都熟悉。
蓝天少云,正好驾机于辽阔天空,林俊只能做个看客,只能无奈的看着年纪一大把阿尔希波夫驾机升空,战斗机高度还没爬高至一千米就来了几个连续慢滚,接着又是俯冲又是急跃升。
“阿尔希波夫身体没问题吧?”
“壮壮得像头牛,早就飞过十几趟了,新式飞机比我还熟悉,这次是拉我一起来陪你散散心的。”
“哪得的情报?”
安德卢普夫贼贼地看了一眼兰德斯科奇:是哥萨克通风报信。两个兄弟都知道林俊过得闷,早就买通的“内线”。
“想不想去找找乐子?”
“什么乐子?”
“打猎。”
“莫斯科边上能打猎?!”林俊有点转不过弯:莫斯科附近可都是平原。
“不骗你,离机场不远,开车半个小时就到。去年亚历山大送了我支猎枪,我没时间用,结果阿尔希波夫这老家伙闲得慌,隔三岔五问我借,现在枪都成他的了,害得我想办法又去搞了杆。他都把这附近几十公里摸清楚了,我一起去过两趟,收获不少。怎么样,去不去?要去就把老家伙叫下来,时间还来得及,这里没人敢把你去哪捅出去,我们都打好招呼的。”
说完他还看了几眼附近的人,边上个个都点头,估计已经被两个空军上将威胁利诱了一番:在机场看新机测试,以前常常是一呆就就一天,去逛一圈不会穿帮。
“又不是让你用枪,就是去散散心,阿尔希波夫连通讯兵都准备了,有特殊情况机场会用报话机联系的,出不了意外!”
晕倒!这两个家伙连军用报话机都让报务员背着,这是要去打猎还是打仗?
林俊没多废话:“让他下来,我们去逛逛。”
“有多少年没打猎了?好象只有在乌拉尔用手枪击毙过一头野猪。”林俊坐在安德卢普夫边上,中间夹了杆并列双管猎枪,副驾驶位置的阿尔希波夫一路上在那里不停的说着自己的“战绩历史”。
“什么?莫斯科附近有野猪?”阿尔希波夫在那吹去年干倒过野猪,是林俊刚到列宁格勒那会。
“有什么奇怪,我是一次干掉俩。那块地方都离莫斯科四五十公里了,再说以前就有,只不过这两年多了起来。林子里那些野鸡满天飞,兔子都能撞上越野车。”
“别听他吹牛,还以为我不知道,你送来的那条猪腿上都有三个弹孔!”一顿猛揍有什么好吹的,估计那野猪都挨了几个警卫几十子弹。
阿尔希波夫其它的倒也没瞎说:莫斯科附近的自然环境一直保护的非常好,到处都是大片的树林,沙皇时期就有贵族们才能享用的猎场,很多地方都快能称得上“森林”。为了保护莫斯科附近的环境,中央根本就没去开那些地方,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加上在莫斯科附近能扛着猎枪闲逛的人实在不多,野生动物到处都有也不奇怪,只是林俊以前没去注意。
前世的林俊喜欢打猎,但那会没多少时间,借杆猎枪也不容易,现在更是没时间,这回算是回味一下从前的味道。
、、、、、、
半天的战果是只一公斤多重的野鸡,原本收获还会多些,只不过几个人很有狩猎的道德,没向母的开枪,因为现在是春天。
等到三个抗着猎枪、提着野鸡的“猎人”走进林俊家,武金斯卡娅也就是对林俊抱怨了两句,听到林俊只是“看客”后也就不说了,反而是一起来会餐的两位夫人对各自的丈夫一顿牢骚。
“下个月基辅要进行大型联合演戏,中央有没有安排你也去?”
“没有,我想到时候再去提,现在斯大林同志不会同意的。”
基辅大演习,这将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军事演练,林俊不想错过。
第二百五十九章 北欧和西线
林俊被授予“空军元帅”的前半个多月,西边德国的次开动,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北欧的挪威!
挪威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和林俊对斯大林说的一样,由于德国没有直接进入大西洋的出口,只有经北海绕过英国本土才能进入大西洋,它要一个安全的出海口。
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一次大战时横跨狭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网,让德国的大洋舰队困在本土港里无所作为。
埃里希…雷德尔目光长远,鉴于历史经验和地理事优势的英国海军,德国必须设法在挪威获得基地,这样才能突破英国在北海的封锁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西洋——显然他没有预测到第三帝国的地面突击能力有多恐怖。
而德国要进攻挪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铁矿!
挪威的邻国瑞典有极为丰富的铁矿,但铁矿主要分布在北部高纬度的拉普兰地区,那里的铁矿含铁率高达6o…7o,的原料。
在去年德国消耗的15oo万吨铁矿砂c吨要从瑞典进口,在天气暖和的月份里,铁矿砂还可以从瑞典北部经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运到德国。在战时,这条运输线也不会生问题,因为波罗的海已经有效地被封锁起来。英国地潜艇和舰只进不来。
但战争对钢铁的需求不是按照季节来决定的,德国开动的战争机器就像是一个永远喂不饱的无底洞——只要一到冬天冬天波的尼亚湾就封冻,运输船根本无法通航,瑞典地铁矿砂只能由铁路运到离拉普兰最近的挪威纳尔维克港(纳尔维克港位于挪威海沿岸的乌佛特峡湾的东南岸,东距瑞典边境只有3o多公里,是挪威在北极圈内最大的+也是瑞典、芬兰北部重要的出海口。这个港口城市有一万多人。这是一个不冻港,即使在冬季也能通航。),然后再海运到德国。整个航线都是沿挪威西海岸从北到南,在战略上来说极易受英军的攻击。
钢铁是骨骼、石油是血液——为了得到稳定的钢铁补给线,德国占领挪威后不仅能保障铁矿砂运输地安全,还可以控制北海地区的航运。
有些事情是无奈的:苏联要趁热打铁拿回比萨拉比亚,副作用就是迫使罗马尼亚找一个强大的靠山,结果只能是的德国获得一个稳定是石油供给源。
这会英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控制挪威甚至瑞典对于己方而言是至关重要。挪威这样的弱小国家在和平时期是大国交易的筹码,而到了战争年代则又凄惨地沦为了大国争夺的猎物——英德双方几乎在同一时间制定了入侵挪威的作战计划(显然英国人也不是那么正义。)。
英军原计划3份就在纳维克登6,但由于一系列原因登6计划被取消,结果丧失了大好的机会。如果在3份就进攻挪威,英国还有足够地部队,战略上也能获得足够的主动。
194o41日~:一组编队,由海军少将驱逐舰队司令保罗…弗雷德里希负责最艰巨最危险的占领纳尔维克港的任务。
德军海军第一组编队的主要任务是击沉任何
纳尔维克港内地挪威军舰,并将运送的由爱德华…迪的第三山地步兵师输送到挪威的登6地点后返航。
43日。德军的军事行动拉开了序幕。,补给船和油轮组成的先遣队驶离了德国港口。3天'。'港口进。
194o46日:乘火车出,当日午后到达登船地,日落时第139团第1营和第2营也抵达了这里,当晚德军在威悉河上船出,目标是12oo里以外的纳尔维克。每艘驱逐舰搭载2oo山地兵或海岸炮兵,和第一组编队驱逐舰一起行动的还有运输船劳恩菲尔茨号、两艘战列巡洋舰和一堆的辅助舰。同一天油轮“让…威廉”号也从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出纳维克港的行动。
—
而被推迟了进攻时间的同时英军部队也登船向北出,一场不期而遇的大战即将上演。
6地的先期战斗毫无悬念,挪威守军根本不是德国精锐的登6部队的对手,接着对林俊来说有意思的一幕上演了,原因大概只能说是蝴蝶效应:
在林俊的记忆中德国人按照战前的作战计划,当海军第一编队将迪特尔将军的第三山地步兵师送达登6地点后就可以返航了,但是由于油料的问题,返航的时间被推迟。德国海军组织了三艘油轮为本特少将的驱逐舰进行补给,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油轮前往纳尔维克途中遭到挪威岸防部队的炮火打击,一艘油轮被击沉,另有一艘由于气象和水文条件的原因也没能抵达纳尔维克。最后只有一艘油轮一路蹒跚地到达了纳尔维克港。可是这些燃料对于本特的十艘驱逐舰而言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本特只能继续留在纳尔维克等待新的补给。正是由于这个没有预料到的变故改变了德国海军第一编队的命运——他们将遭受到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而对手就是姗姗来迟的英国行家海军。
但现在老天爷大概站在德国人一边,挪威岸炮控制的区域一片大雾,“瞎了眼”的岸炮部队竟然没有现同样是“目光短浅”的德国邮轮,这让第一编队按时返航。迟到的英国海军编队看到的是空空如也的港口和正在战斗的纳尔维克城。
对于德国海军来说这是老天的大礼,但对迪特尔来说就是场灾难——要用3ooo来人的部队和援军不断的英
英国人在当天就开始登6,皇家海军本就是来进攻挪威的,对挪威人得城市像对德国人一样没客气——用舰炮把本来就不大的纳尔维克轰成一片废墟,这让德国第三山地师的精锐们苦不堪言。
英国人组织了一支盟军,英、法、挪和波兰的军队不断对德军动进攻,盟军兵力最多时过了2oooo,而迪特尔将军手下只有
还好迪特尔经验丰富,没有和盟军在纳尔维克死磕,在纳尔维克同盟军苦战一周后,果断的采用了山地步兵最熟悉的作战方式——主动撤退,进入挪威的山林打一场山地战。
在柏林的希特勒在得知第三山地师的危机处境,命令戈林用空军支援,空投了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