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英雄-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国人在占领布列斯特后,扎斯洛诺夫和手下的很多爱国工人没有撤离,但逃入了沼泽区…德国人自己根本无法保证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转,就到处搜罗原来的苏联铁路工人。正是因为这点,扎斯洛诺夫和手下的一批政治可靠的铁路工人返回了布列斯特,他本人成为了布列斯特铁路段的一名本国人(苏联人)机务组组长,并成立地下小组开展对地斗阵。

    53师的很多袭击铁路的情报都是扎斯洛诺夫和他的小组提供的,而且因为专长和工作上的便利,地下小组自己就已经用特制的压地雷颠覆了3o多辆德军的列车他们一般把地雷隐蔽在煤块和铁轨下面的道碴里(就是那些枕木下面的石子),所以称为“煤石”地雷。

第四百五十七章 哥萨克的绝招

    由于古罗夫身份相对特殊,虽然比较年轻,但显然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还是有6年党龄的党员,医院里进行的会议上被确定为大沼泽“红旗游击总队”(梅利尼克和科兹洛夫想出来的称号,主体就是近卫53骑兵师,是这一带大大小小几十支游击队的总称。)党委会成员。

    党指挥枪,这是中央的一贯立场,古罗夫也就进入了游击总队的军事领导层,因为并没有什么“红旗游击总队”军事委员会(注意,科兹洛夫的“军事委员会委员”职务有点像我们的“政委”,而不是“委员会里的委员”这个概念。一套班子,军事、民生都管了,只不过里面的人各自的主要负责方向有所不同。

    简短的会议一结束,所有人分头去准备,顿时整个营地忙碌起来。古罗夫的身体还需要治疗恢复,无法参加这次行动,虽然有点遗憾但也没办法:将来战斗的机会还很多,他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身体养好。

    营地占地面积非常大,这是为了防空的需要,德国人的侦察机常常出现在大沼泽上空,分散而且隐蔽的营地才能躲过法西斯空中的眼睛。现在营地里加上作战人员已经过人很多,特别要注意防空,德国人对这么多人是会进行空袭的!营地里老弱妇孺差不多有一半,这次袭击将出动5oo多人!

    少部分战斗人员要留下来担任营地的警戒兵力,而将要出动的人员中有1oo多人是携带武器的运输队,人员多由原来的平民组成。

    53师原来不仅仅有大量地战马,还有用来拉车的骡子,现在活下来的骡子是运输队的主力。因为是夜袭。骑兵虽然将全体出动,但在动攻击时大部分是用作步兵参加战斗,骑兵在这样地战斗里并没有优势。正因为这点,一分队中有3个连地骑兵连马地马鞍都没上。就在战马北上铺了块垫子。搭了些索具和远袭需要的装备这些战马回来的时候就是最好的运输工具。

    布琼尼战马当驮马来用。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良策。还好现在沼泽已经被冰封,不然去拉特诺连战马都不能带这次是货真价实的要通过沼泽区!平时那里是人类和大型动物的禁区,进去就是找死!不过严冬已经让吃人的泥潭变得坚硬如铁,寒风封冻了一切。

    带上三天内需要的少量给养,战士们告别营地内的同志,排成长长地两队纵列向西开拔。营地里的同志目送他们离去,也许会有很多同志将不再回来,但同志们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是英勇的红军游击队员!战斗在号召他们勇往直前!

    营地是一片沼泽中地势相对较高的干燥区,四周都部署有自己的哨兵。如果有德军的围剿部队靠近,哨兵能很快现危险。看着自己的队伍开拔通过,哨兵们在暗处默默地为出地同志们祝福。

    梅利尼克没有骑马,而是牵着自己的战马步行这一片森林林木密集,而且枝桠高度很低,骑马还不如走路方便。当然,除了自己的武器。其它装备都放在了马身上,节省体力。

    积雪很深,前面开道的前哨在几百米外,根本看不见,只能看见雪地上留下的痕迹来辨路。不过谁也不用担心行军队伍找不对方向,对于这一带,大部分战士都已经非常熟悉。

    没有多余的交谈声。只有简单的口令有时候在队伍中传递。这里是沼泽。很远之外都可能听到人地谈话声,行军地队伍很静。

    4o公里的直线距离。因为需要绕到,差不多要15个小时地时间才能抵达。队伍中午出,如果一路不停歇,明天天亮前就能抵达拉特诺附近。梅利尼克的大部队还不用这么急,今晚将露营,但其中一支爆破小分队需要连夜赶路,在天亮前抵达拉特诺北侧5公里外两处公路桥。

    那里说是公路桥,但其实也就是两座小河上的石桥炸了它,德国人估计得用一天时间才能架起临时桥梁,路过的德军车队就有可能被堵在拉特诺。

    如果德国人修得快,那就只袭击拉特诺;如果德国运输队在得知桥被炸后而不从里夫韦出或卢茨克出,坐等桥梁修复,也等于间接的起到了延缓德军物资调动的作用,拉特诺照打不误,只是战利品可能会少些。

    骑兵二分队长伊万…格里格耶维奇…扎多夫走在师长身边,他原来是骑兵三团的团长,正宗的顿河哥萨克。他的马让就在后边,好的战马会自己跟上队伍,根本不需要骑手去牵,也不会乱跑。

    “爆破队将在入夜后和我们分开,天亮后两座桥全炸掉。”

    爆破队归扎多夫管,都是具有爆破经验的同志,干这个都已经是轻车熟路。

    梅利尼克只是点点头,分队长又回到后边。这一路很多地方只是让一匹马通过,倒是少量没有战马的同志可以在边上打开第二条行军通道。

    行军两小时休息一刻钟,然后继续出。下午六点,天色已经暗下来,长长的队伍抵达了今夜的宿营地:一处小型游击队的营地。这是“伏罗希诺夫战士”游击队的营地,很小,整个游击队也就是五十多人,队员基本都是原来乌克兰北部打散的红这支小小的游击队的队长是叶菲莫尔上尉,原本是卢茨克驻军的一名连长。“伏罗希诺夫战士”游击队的同志热烈欢迎主力部队的同志们到来,而叶菲莫尔上尉正有事要向游击总队长汇报。

    “上尉,这些天你的队伍壮大了不少,都哪找来的?”梅利尼克问叶菲莫尔:除了携带武器的同志,营地里还有两三百名衣衫褴褛地平民。少将知道“伏罗希诺夫战士”游击队基本是以红军战士为主。人少但很有战斗力,袭击小股德军是把好手,已经进行了多次出击,在总队里也算小有名气。

    “将军同志。都是前天从皮亚季河南边找来的。将军。有没有多余的粮食和药品。我们的快用完了。”

    上尉地语气有点糟糕,“怎么回事?”梅利尼克边走边问。

    两人来到几名正在生火地平民边上,“基本上都是德罗吉钦附近逃出来地难民,已经在河南边躲了一段时间。前天我们原本要到去北边袭击德国运输队的,粮食快没了,没想到在林子里碰到这些人。惨呀,具他们说北边法西斯正在进行整村整存的屠杀,就是逃出来的都因为没有粮食都已经饿死一半人了。我心一软,就把他们给带回来了,半路上还死了5个。今天又死了8个,其他的可能能活下来。”

    “扎多夫,让同志们把粮食拿出来,只留明天一顿饭的口粮,给平民。还有,把带着的药品给他们一半,让军医和医务兵帮忙看看。”上将对着分队长喊:其实不需要将军同志的命令。很多战士已经在拿出自己的口粮给那些平民。

    一名将军出现在这里,难民们不自觉的聚集了过来:一名红军将军和这么多看上去很精锐地部队,这就是同志们的希望!

    战士们今晚就稍微吃点,明天就吃一顿干粮,参加明晚的作战也没有问题,接下去德国人已经给自己准备好给养了。

    游击队实行的是绝对的平均主义,粮食拿出来就是大锅饭。不用担心谁分的多谁吃得少少:个人主义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

    梅利尼克需要了解北部地情况。那些平民知道些游击队不清楚的时期。

    屠杀,不折不够的屠杀:不仅仅是整村的屠杀。法西斯都懒得追击逃跑的村民,只是掠夺所有的粮食和牲口,把所有房屋烧成一片白地在法西斯看来,白俄罗斯的严寒和饥饿会帮他们吞噬那些苏联人!

    这些衣衫褴褛地人基本都是西白俄罗斯原来地居民,大撤退时不愿背井离乡东撤,所以叶菲莫尔上尉才会有“心软”这么一说。这会在法西斯眼里,一切有可能帮助游击队的村庄都是布尔什维克控制地,法西斯匪徒可不管你是不是西白俄罗斯人,一律杀光、烧光、抢光!

    现在这些西白俄罗斯人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法西斯,在梅利尼克看来,这些在饿死边缘的人接下来会懂得谁是他们的祖国、谁能保护他们、谁能给他们尊严!

    “你明天派几个人把这些平民全部带往总队的营地,找伊万…安德烈耶维奇…科兹洛夫同志,现在那里由他负责。”梅利尼克想了想说:“你们这里距离交通线太近,平民太多万一有情况很不利。”

    “是,将军。”上尉同志就有这个打算,就怕将军同志不接收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连走路都困难的平民会是不折不扣的累赘。

    “将军,是不是有大行动?算我们一份。”看得出来将军是把二分队和总队营地的力量都拉出来一大半,绝对不是小打小闹,叶菲莫尔当然想参加。

    “就是要你们参加,你选3个最好的战士。根据情报,明斯克就要大反攻了,我们明晚要去端掉拉特诺,支援北边作战,还能补充些给养。”

    天一黑气温就极具下降,不过不用担心德国人会来夜袭…德军不敢在黑夜的沼泽深处活动,黑夜中这里是游击队的天下,再说还有哨兵在远处的暗哨彻夜警戒。

    吃过简单的晚饭,聚集在火塘前,梅利尼克再次分配了明天任务:叶菲莫尔上尉带上他的人和另外抽调的2o名战士,负责在拉特诺公路南边5公里处担任警戒。在攻击动后如果现德军有增援的车队就阻击,能坚持多久就多久,然后撤入森林。还有一个排的阻击警戒部队在拉特诺北侧五公里位置,执行同样的任务。

    森林是游击队的天堂,阻击时只要炸了公路沿线地几棵大树。再埋上几棵地雷,增援的德军就用不了卡车,跑步都要半小时才能抵达拉特诺。照理阻击生时拉特诺的战斗早就已经该结束,相隔5公里的距离。战斗声既能警告攻击部队。又给部队足够地撤退时间。

    一打完只要有半小时以上地缓冲时间。进攻部队和武装运输队就能把战场打扫得七七八八干这个,游击队度级快!

    如果德军要是敢追进森林,四百多人地部队都能吊着一个德国步兵团团团转,如果人少些就吃掉,法西斯这会还没那么大胆子夜间进沼泽林区,那是盲人追快马瞎想!

    骑兵就是有优势人人有毛毯,很多人都还有垫子:因为不是骑兵作战,战马可以轻轻松松的背上两百斤物资。来的时候很多战马身上还背着很多空麻袋,这会露营可以当垫子用,打扫战场的时候能用来装东西:一个人背个七八十斤物资就撑死了。有了战马,战士们就能轻松投入作战,几百匹战马能带走几十吨物资,够上千人用一段时间的,前提当然是拉特诺有那么多游击队需要的东西。

    那些难民的情况很不好,很多人都饿得只剩皮包骨头,严重的营养不良。还有很多正在生病。煮饭的同志只能做稀粥,这倒不是为了节约粮食,而是那些固体食物他们根本消化不了,吃下去会出人命!同志们已经有经验了,他们碰到过那样的情况长期挨饿地人,前几天只能吃稀的。

    军医和有医疗经验的同志忙到很晚,有些人还做了些拐杖和担架。明天那些难民会用的着。抓紧时间休息。午夜时,处于零下2o度的营区一片宁静。只有少数露营同志点燃的篝火还在燃烧。

    天亮时,哥萨克们现了一样不知道是好是坏的预兆看天色,今天下午、最晚在入夜后天可能下雪。

    营地忙碌起来,在几百公里外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马列西耶夫中尉跳伞地时候,两支队伍在沼泽里分手,一队蹒跚向东前往游击总队营地,另一队满怀信心往西打击法西斯匪徒!

    前哨在下午3点时抵达拉特诺西侧这是一座原本有几千人的小城,不过现在除了德国人,苏联居民已经很少,整一个交通要道上的德军兵站(兵站不是屯兵的,而是补给的。)。

    小城被森林包围,虽然德国人一直在清理两侧的树林,但距离西侧最近的林子也就几百米,靠着夜色可以摸上去。

    一道铁丝网横亘在中间,再前面一百米就是路口,有两处德军地工事游击队有对付他们地办法,没打算偷偷摸摸上去:工事在火箭筒射程之内,虽然火箭弹已经不多,但还够用。对付铁丝网,哥萨克有自己的绝招只要工事被端掉,他们不是用钢丝剪这样地低档货,而是用挂钩、绳索和战马:冲上去,几名骑兵抛出挂钩,反向策马,一拉就是一大片!

    游击队还有迫击炮,两头一进攻,2o分钟就能解决战斗!

    入夜时,天开始落雪分,几火箭弹拖着红色的尾焰突然出现,剧烈的爆炸声中,德军的两个地堡飞上了天!树林里的机枪开始密集射击,这会德军正在吃晚餐,几迫击炮弹命中了他们的食堂!

    5名哥萨克策马向前,“刷”的甩出挂钩,战马在骑士的策动下猛的加摧枯拉朽般,当拴在马鞍上的绳索绷紧时,一大片铁丝网被整个拉起撕裂!

    “乌拉!”“乌拉”!“乌拉!!”

    这会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游击队战士冲向拉特诺!

    拉特诺是个兵站,驻守的德军并不是主力部队,人数又不多,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阻击。那几迫击炮弹就报销了四分之一的德军,余下的人工事被毁后,面对来自几个方向的进攻,听到到处响起的“乌拉”声,除了少数人还再顽抗,很多人选择了逃跑。

第四百五十八章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德军兵站在拉特诺小城一侧,边上就是治安警察的驻地,在战斗爆的一刻,迫击炮排射的几迫击炮弹就准确的命中这两处重要目标,一下子就让德军失去了镇静的进行抵抗的机会。

    兵站的驻军不像前线战壕里的部队,除了少量哨兵,其他人并不会时刻处于高度警戒状态。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车队通过拉特诺前往白俄罗斯,上午小股游击队炸毁了北侧2o公里外的桥梁,兵站派出了工程队去那里抢修,但估计要到明天才能完工。

    中午抵达拉特诺的一队3o几辆卡车组成的物资运输队不得不在兵站过夜,为此兵站忙着生火做饭,还得安排住宿,结果让梅利尼克的部队堵个正着!

    几辆卡车加大马力向南冲破游击队的封锁,战士们没去管它们,分几路快进入小城清剿残余的法西斯5公里外叶菲莫尔上尉正带着5o个战士守在那!这边一动手,得到信号的阻击分队就炸倒路边的大树,那几辆卡车跑不了!

    只过了5分钟,除了向西跑进密林的德军,顽抗的德军不是被击毙就是投降,梅利尼克也进入了兵站。

    这里原来是小城的粮食仓库,边上那片办公房成了德军的宿舍。游击队员正快、很有效率的打扫战场。武装运输队正在查看停车场里那些德国卡车装载的物资,基本都是德军大衣和军用食品快卸货装运。

    所有德军驻地的房间都不放过,彻底清剿,任何能够利用的物资全部带走,包括那些仓库里的玉米和燕麦战马和那些骡子们已经有段时间没吃到精饲料。

    运输队的卡佳是名年轻战士,原本是平斯克的拖拉机手,这会正忙着把车上卸下来地德军罐头箱子往麻袋里装。和边上的伊万一起使劲把麻袋往骡子身上的驮架上放。再用绳子绑结实了。

    “伊万大叔,又开始了。”卡佳边往麻袋里塞罐头,边看着几十米外正在审问俘虏地几名哥萨克军官。

    “快。干活,别管那么多!”

    “伊万大叔,干嘛不留几个俘虏?”

    “叫你别问就别问,那些同志都是起誓过的:我们不需要俘虏!”伊万严重的警告卡佳:要是有人对哥萨克们的行为有什么不满再表现出来,平时很好说话、待人和善的哥萨克会毫不犹豫的狠揍你一顿,连指挥员们都不会管。

    接下去的一幕是血腥地,如果有胆小的女同志看到。估计几天都会吃不下饭!被俘获的德军一个个受到审问,完全是残酷的肉刑不交代?一个个的切下手指,看你说不说!

    凄惨的叫喊声飘荡在拉特诺飘雪的夜空,最后,一切终于结束了。一名年轻的哥萨克用战刀一个接一个的砍下跪在雪地里地德军脑袋卡佳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因为他认识那个叫佳科夫的哥萨克上等兵,平时是个很热情的小伙子。

    “叔叔今天又杀了5个法西斯,你听到了吗?”

    年轻的哥萨克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地布娃娃,深情的亲吻了一下。又塞回怀里。

    梅利尼克从德军兵站指挥部里出来,身边跟着的参谋的公文包里塞了些德军文件和地图。少将刚好看到佳科夫的动作,瞟了一眼地上还在流血的尸体和火光中显得惨白的法西斯头颅,“有什么消息?”

    “报告将军同志,我们昨天已经在明斯克方向动大反攻。德国人正全力往白俄罗斯调运物资。其它的没什么重要消息,没有价值。”担任翻译的一名上尉大声报告。

    梅利尼克上前一脚踢开了挡路地脑袋:“把城里的所有苏联公民都找出来,告诉他们,不想遭法西斯的报复就跟我们走。还有,让大家加快动作。”

    低头看了下自己的夜光表:“再过半小时出。”

    “是,将军同志。”

    骑兵53师曾经向死难的同胞起誓,他们不再接受法西斯的投降,53师不需要俘虏!一直以来他们都是这样做的,虽然有同志不同意哥萨克们这样地作风。包括科兹洛夫一开始就不同意这样毫无人道地做法,但最后还是妥协了。

    “你去问问托马绍夫卡遭到屠杀的一千多同胞同不同意放过这些法西斯?!一切责任我来承担!”当时梅利尼克是这样回答吹胡子瞪眼地军事委员会委员的!科兹洛夫没有办法那些个哥萨克都是一样作风,而荣获红旗勋章的近卫独立53骑兵师的两个头衔都是砍法西斯的人头砍出来的,为此师长同志还荣获了一枚列宁勋章!

    “一切责任我来承担!”都这样说了,一个文人出身的代理军事委员会委员还能说什么呢?有些部队的军事委员会委员权力巨大,如果他们反对,军事主官就得掂量掂量。但在53师不一样杀俘虏。哥萨克们的后台是副统帅普伦雅科夫元帅!

    每次杀死俘虏后,骑兵53师都会在现场留下自己的署名。让德军知道是谁在和他们不死不休!德国人痛恨这些“野蛮人“,也进行过疯狂的报复,接下来又是53师的残酷报复无休止的反复屠戮,不死不休的结局。

    53师的人根本不担心也许哪天被俘后自己会遭到法西斯的残酷报复,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被俘,随时有为国牺牲的准备:这样一支部队,已经被大沼泽附近的德军称之为“魔鬼的部队”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

    几十分钟前,在拉特诺南方距离5公里的公路上,叶菲莫尔上尉的部队截住了那几辆冲出包围的德军卡车,除了几个命大的德军跑进西边树林,其他几个全被击毙。

    卡车上装的都是食品,游击队员玩了命的往林子里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隐蔽位置边上放了个大木箱,等到撤退的时候就扛上带走。

    在攻击拉特诺的炮声响起后一个多小时,北边传来战马高奔跑的声音。

    看到卡车已经被截住,骑手勒住马大声向西侧树林喊:“撤退,撤退!”

    “知道了!萨沙,烧了德国佬的卡车,撤!”叶菲莫从林子里钻出来,同传消息的骑兵同志打了招呼。传令兵并没有返回拉特诺,那边大部队已经在撤退。

    下马,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往马上的两个麻袋里塞了四个木头箱子,牵马同阻击部队一同撤退。

    这些卡车不能留给法西斯,砸破油箱放火!

    虽然天在下雪,但同志们都还能看到北边远处隐隐约约的亮光那边最后撤退的同志也正在放火,把带不走的一切德军物资和器材全部烧掉!

    快袭击、快打扫战场、快撤退,前后不到一个半小时,距离最近的驻卢茨克德军都还不知道拉特诺遭受袭击:有线电话是不管用的,游击队早已剪断电线;无线电台还没打开,德国通讯兵就已经被打死!现在德国人的那台电台正装在一匹骡子身上进入森林。

    “骑兵同志,我们损失大不大?”叶菲莫尔把一个3o多公斤重的木头箱子用绑带捆着背在身上,边走边问身边的哥萨克。

    “牺牲了十几个,还算顺利。”哥萨克也在背上背了个箱子,看标识装的应该是德国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