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英雄-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自己的手下在这个安德烈面前提到了他最讨厌的事物之一,一个不好就会有大的负面反应。这可不是自己和老蒋想看到的,还好安德烈的语气虽然有些刺耳,但还不是非常难听。
“安德烈将军,我们这位飞行员也不过是随便你可不要往心里去。”
“呵呵,当然不会。我们只不过是在探讨一下飞机和作战的心得而已。”林俊当然不会把那位年轻地飞行员的话当作有什么特殊地含义。
“你们不知道吧。眼前的这位安德烈将军可是真正地空中王牌,一共落过12架对手的战斗机。而这位安德卢普夫将军一共击落过21架对手的飞机。”
毛邦初说的很有水准,没说他们击落的是谁的飞机、在哪击落的,这即给了两名苏联军官面子,又能给手下的飞行员一个赶地目标,还不会落下什么话柄。
林俊将毛邦初的话翻译给安德卢普夫听,他不过是笑了笑,安德卢普夫也明白眼前这个国民党高级军官话中地“猫腻”。毛邦初的话让国民党第七中队的飞行员们眼前一亮,他们听说过委员长要嘉奖几位苏联的优秀飞行员,那眼前的这两位也一定是其中之二。
为了句闲话而生气实在不值。更不用说林俊根本没把那句话往心里去。眼前的这些飞行员都是中国天空的守护者,而毛邦初说的又让这些飞行员对眼前的两位苏联高级军官产生了好感。大家都是打鬼子的,就是在意识形态上有所不同。但一致的目标让大家走到了一起。
林俊和安德卢普夫特意抽出段时间,和眼前的这些中国飞行员交流了一下空战的经验,也指出了它们装备的cR…32一些不足之处些国民党的战斗机飞行员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飞行员是会知道自己飞机缺陷与优点的,但却不会知道对手对自己座机的了解,有些缺陷在空战中才会暴露出来——因为你不知道对手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对付自己。
林俊还把自己和安德卢普夫对付敌方轰炸机的拿手好戏“括弧”战术教授给中国飞行员们,这让毛邦初和国民党的飞行员们倍感意外,要知道各国空军的战术都是机密,向林俊这般大方的送人是绝无仅有。
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奇怪。林俊说:“驻广德的飞行员们就已经见过我和安德卢普夫怎么对于日军的双轰炸机,所以说这也就不是特别的秘密。只要你们不告诉日本人就行。”
林俊的“幽默”和慷慨博得中方飞行员的一致好感,也让毛邦初把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昨天瓦西里军士长正和地勤的同志们一到句容就忙着改装飞机,在国民党空军同行的帮助下,只用了一天,12架伊就都完成了改装。
“大队长,下一步就是试验改装的可靠程度了。这需要您和中国方面协调一下,找一个合适的试验场地。”
“瓦西里,我们就2oo美制炸弹,扔一个少一个,可不能浪费。你有把握到时候能扔得下去吗?”
“放心吧大队长,这点把握我还是有的,就不知道投掷的精度怎么样。”
“扔的出去就好,我们就找个试验场试投两枚,其它的可都要送给日本人。”
库尔丘莫夫亲自操刀,两次投掷试验都还比较满意。当然,由于气动外形的差异,美制的25o爆破弹和伊上的瞄准器的兼容性有些出入,但由于伊一,
“库尔丘莫夫,从明天开始,每隔两小时出击2,我要那些日本人不得安稳。要是前方有军急需,出击数量就你自己决定。”
“是,安德烈同志。”
第一百零五章 难
密电报,只不过和前几天的那份“绝密”电报不同,这次的“绝密”不过是对日本人而言,不需要在苏联援华航空队内部保密,因为这是一封嘉奖电报。
当天晚上,安德卢普夫召集了航空队中所有不值班所有人员,在大校厂的礼堂里召开会议,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一身整洁的制服。
整个会场中没有一个中国人,今天的会议林俊和周至柔打过招呼,而周至柔也觉得自己这方面的人不怎么适合列席此次会议。主持会议的是安德卢普夫,林俊就坐在主席台中央的位置,因为今天他的身份不适合主持这次会议。
礼堂中主席台后面的幕墙上是一面巨大的由镰刀、锤头和闪耀星星组成的苏联国旗,和所有的重要会议议程相同,会议伊始所有与会人员全体起立,高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乾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每次唱国际歌时,林俊都会感觉自己的血液在沸腾,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号角,它激励着一代代、无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奋斗!在所有人高唱《国际歌》后,安德卢普夫并没有让所有人坐下,而是从主席台上拿起一个文件夹:“现在宣读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
安德卢普夫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眼台下的所有人,“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授予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同志第二次”苏联英雄“称号!授予普罗科菲耶夫同志“苏联英雄”称号!授予苏联援华航空队“列宁勋章”!”
合上手中文件夹,“命令宣读完毕。”
台下出热烈的掌声,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不仅自己的长安德烈同志成为唯一一个破格(当时规定一个人只能获得一次“苏联英雄”称号)被授予两次“苏联英雄”称号的人,而且普罗科菲耶夫同志也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做为集体中的一员,授予援华航空队的“列宁勋章”也是所有人的光荣。其实不光这些,会议前他们就已经得知,将会有其他的7名同志被授予“红旗勋章”,而且只要在后续的战斗中继续取得重大战功,谁都有可能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
“同志们,在前期的战斗中我们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现在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这点困难必将被我们所克服。今后的战斗将不会像以前那样轻松,因为我们的敌人也在准备,它们正在向战场增兵。在今后的作战中,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重要目标的空中安全,摧毁敌人的后勤补给线与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
安德卢普夫说,“现在在后勤上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不会困住我们。后方的同志正在设法打通地面的补给线,而航空队内部的同志也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在瓦西里军士长的带领下,地勤的同志们就把美制的炸弹挂到了我们的战斗机上,这解决了我们一部分弹药不足的问题。关于嘉奖的问题,所有同志所做出的贡献都有详细
,只要再接再厉,谁都有获得勋章的机会。”
安德卢普夫看了一眼林俊,林俊示意自己没什么要补充的。
“同志们,希望所有人能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现在散会。”
由于部队在中国,所以所有获得嘉奖的人都还得不到自己的勋章,这需要回苏联后才能获得。特别是林俊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列宁勋章和“苏联英雄”证书是要由斯大林或加里宁同志才能亲手授予的。
所有人再次为安德烈同志的荣誉而震惊,因为他所获得的荣誉已经无人能出其右:第二次“苏联英雄”称号——这是什么样的荣誉!
航空队里只有安德卢普夫知道,自己这个兄弟的这份荣誉不过是以前的“欠账”而已:安德烈早就已经获得第二次“苏联英雄”的称号,只不过以前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这次是借在中国获得胜利公开而已。
“安德烈,我们是不是该庆祝一下?”安德卢普夫问。
“我看是有必要,怎么办你说。”
“到你那,一人一瓶伏特加。”
“没问题,好久没喝酒了。就一人一瓶,不能多了。”
正在林俊和兄弟在自己的宿舍里边喝边聊的时候,来了两个客人:周至柔和几天没见的孔祥熙来了。
“两位将军,不知道是哪门子的喜事让两位这么有雅兴?”
孔祥熙一进门就觉气氛不对,而且来的好像也不是时候:人家正在拿着酒瓶子在喝酒,连个酒杯都没用,自己和周至柔这是进了“狼窝”了。”
“哈哈,老孔、周将军,是有件喜事,一起来喝上两杯。”
“得,我和孔院长可比不得两位的海量,这伏特加是一杯就倒。”周至柔心里可明白的很:和这两个家伙喝白酒,那不是自己找死嘛!
知道这两位来访一定是由什么重要的事,现在前线吃紧,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也不会让两人一起来。林俊也不为难他们,让兰德斯科奇去取来老蒋送给自己的茶叶,亲自动手给两人泡了两杯茶。
“两位,我和安德卢普夫算不算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林俊一句经典的比喻让孔祥熙和周至柔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这可是那些中国报纸最爱用的话。
“这怎么能算,我说安德烈老弟,两位做出的贡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再说有喜事实要喝上两杯。”孔祥熙连忙来圆场。
“不知道两位是有什么大喜事?”
“安德烈刚被破例授予了第二次“苏联英雄”称号,全苏联只有他一人获得这样的荣誉,所以我们两个就喝上两口庆祝一下。”
“恭喜恭喜,安德烈将军真是年轻有为呀!”
林俊可不喜欢周至柔这么没有营养的祝贺,但也不得不表示感谢。
“老孔,两位这个时候到我这里来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大家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用不着这么客气。到底是什么事?”
“安德烈,那老哥就实话实说了。是这样,这几天贵军的出击频率相对有所减少,我们前线的压力非常大,前方的部队急需贵军的空中支援,可是好几次都只有战斗机扫射支持了一下。”
孔祥熙有点很难说出口。
“不用说了,老孔,是我下的命令,现在我们的弹药一直不足,这个情况周将军也清楚。我让空运到的航弹储存一半,以备不时之需,不然我的轰炸机部队都成来中国观光的了。两位放心,从明天一早开始,我将会派出大部分的伊战斗机支援一线战斗。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周将军,要不是他向我们提供了库存的美制炸弹,我们的飞机就是想支援一线也没弹药。”
林俊明白,这两位是来“责怪”自己的——国民党当然希望自己把日本人逼得狗急跳墙,使苏联最后出兵参战。可是先不论自己不会让这直接出兵的情况出现,莫斯科也决不会同意,不然1939年诺门罕之战后,斯大林还不把日本的关东军给灭了。
林俊的话让来访的两人像吃了定心丸,一番神吹海聊后林俊送走了这两个国民党大佬。
“安德烈,各有各的心事,难呀!”安德卢普夫拍了拍林俊的肩膀。
安德卢普夫知道自己兄弟现在真的很难:打胜仗难,更难的是打“刚刚合适”的胜仗。
第一百零六章 奔波
1937年9月2o日开始,驻句容的战斗机第三中队库尔丘f下恢复对淞沪地区日军的满负荷打击,这一行动受到了前线国民党军队的热烈欢迎,每次只要呼叫空军支援就会有飞机往日本鬼子头上扔炸弹。但具返航的飞行员反应,这美制炸弹的威力实在比不上原来装备的凝固汽油弹,真正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用爆破弹攻击步兵目标不仅是浪费弹药,效果也并不怎么好。
幸好前线的将士们要的不过就是士气,而且日军的飞机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出现在淞沪上空,一来一往之下,对己方和日军的士气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地面上的战斗一段出现僵持的情况,各条战线中日双方反复争夺,但从总体来看还是日军占有一定优势。
林俊有时候会想不明白,参战的国民党6军基本上都是老蒋手中战斗力最强的中央军,装备训练都不错,而且战士们也不畏牺牲作战勇猛,但为什么就是消灭不了兵力不到自己一半的日军?!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在指挥上,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虽有些爱国且高素质的军官,但其他就实在是平庸了,而且还有少量的派系原因在其中,但到底是什么原因林俊也说不出个清楚的所以然,只能看着一只只成建制的部队开往前线,而几天之后这些部队就会消耗在火线上——目前地沪战场已经成了个巨大的“血肉磨盘”。双方的部队都在不停的消耗着自己的有生力量。
看着着急却没办法,自己指挥空中作战是把好手,可这地面战是一点高招也没,再说国民党的部队也不是自己能够指挥的动的。
在西班牙地时候林俊就曾对自己开过个玩笑:要是给自己一个团的部队,一天之内自己就能把它报销掉。
可真是怕什么来什么。923夜,林俊接到了来自莫斯科的紧急绝密电报,要他立刻赶往位于远东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专区的诺沃基耶夫斯科耶,因为那边苏军和日军在两座山头上大打出手。需要林俊前去学习与指挥战斗。
“指挥个头,等我到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看到电报的第一眼林俊就大牢骚。
不用说,苏军与日军生冲突地地方就是张鼓峰,只不过时间比历史上记载的提早了差不多十个月,原因不用说就是自己把淞沪地区的日军打得鬼哭狼嚎才会这样,要不斯大林也不会把自己心急火燎的调往远东。
林俊记忆里这次时间的诱因是苏军在张鼓峰上构筑阵地。可现在看来这诱因可能是另有其它,但到底是为什么林俊是懒得去想,现在他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把自己暂时调往远东。
“斯大林同志呀,你是不是想忙死我?!”
只能这样抱怨:现在淞沪地区的战斗正进入白热化阶段,绝对不是自己离开的时候。从军事角度出这是不合适的,但从斯大林的角度来考虑,林俊暂时离开淞沪战场对这个爱将而言反而有所好处——现在取得地战果巨大,但谁都看得出来淞沪战场的形式并不有利于中**队,而被炸沉了航母地日军定会大举报复,到时候就是你死我活的态势。斯大林现在还不需要手下地这个爱将冒险死磕日军。而且这样风险也大,谁都不知道过段时间将会生的大规模空战会鹿死谁手。拿着完胜的战绩暂时离开淞沪战场是件好事。而生在远东的这起冲突又给了斯大林最好的借口——斯大林把林俊调到中国战场说白了就是给林俊镀金,决不希望有什么意外生。而且目前还不需要这个培养对象承担过多的艰巨任务。
当然斯大林也明白,远东那边的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解决问题,等到那边的事情一解决,中国淞沪地区地形势估计也会明朗化,倒是再可以把这个爱将再调回来。
对于安德烈将往远东的实际作战效果如何这个问题,斯大林压根就没去考虑——他现在是从人才培养地战略角度在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军事方面思考问题。远东方面有布留赫尔(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和希特仑(苏联远东方面军参谋长)在出不了乱子。让安德烈过去一趟不过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暂时离开一段时间而已。
斯大林的考虑让林俊是一百个不愿意,现在他根本不想暂时离开中国。就是离开一会也不愿意。但命令只能执行,不然按着斯大林的脾气,违反这项命令的结果可能是直接将自己调回莫斯科,再也别想来中国。
最快度做好了出行准备,将具体工作交与安德卢普夫负责,再跑了趟周至柔和孔祥熙那。对于林俊的突然调动,孔祥熙和周至柔都觉得十分惊奇,林俊只能说自己最多三月就会。
人家的调动也不是自己这边能管的,周至柔也只能说了些“一路平安”、“早去早回”一些话,并将林俊调动的事汇报给蒋介石。
临走前林俊又和孔祥熙进行了一次深谈。
“老孔,我们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我想问你件事,希望你能实话实说。”
一看林俊严肃的表情,孔祥熙就知道他要问的事一定非常重要,“安德烈,你说,只要是我知道的就一定说实话。”
“老孔,这次日军在淞沪地区动的战役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占领中国的经济最达地区,而上海和南京是它们势在必得的。你认为这次战役的最后结果会如何?”
林俊的话让孔祥熙沉思了一会后才开口:“我要说的可是要担风险的,在你面前我不说虚的。日本人叫嚣的三个月灭亡中国那是妄想,但上海和南京很难守住。这次日本人和以前不同,是全面侵略中国,不达目的它们不会罢。
“老孔,我考虑的也是一样。日军都是野兽,现在淞沪战场已经造成它们从未有过的损失,一旦南京和其它城市失守,我担心日军会对平民进行大规模的报复,这种事那些野兽做得出来也曾经做过。老孔,你可要有所准备,万一前往失守可要尽量疏散平民,这个我也只能和你说。中国亡不了,这场战争必定会是场长时间的持久战,不是一两个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
孔祥熙对林俊说的话非常关注,“安德烈,我知道你说的在理,但有些事不是我个人能够左右的,只能尽力而为。”
“对了安德烈,这次你妻子是否也要一同调动?”
“她不走,再说我很快就会回来。这次日本人在北边动手,我会让尽量它们吃不了兜着走,打完了我就回来。”
林俊知道这个孔祥熙为何由此一问:如果武金斯卡娅也一同调动,那这个安德烈就可能是一走就不回了。
这次长距离调动为了赶时间,林俊大胆的选择乘坐轰炸机部队装备的dB26oo公里,而且为了避开华北地区不时3并不会直接走直线,而是要稍微绕点***。先飞向包头方向再修改航线前往乌兰巴托,这样这段航程将接近3ooo公里条航线是苏军地飞机第一次飞,将冒很大的风险,但dB…3炸机高达四千公里的巡航距离给了林俊些底气。等林俊抵达乌兰巴托后,:。原路返回,林俊和随从将转乘乌兰巴托的飞机前往苏联远东。
夜晚的大校厂机场一片忙碌,地勤人员正在对两架dB…3行仔细的检修。因为不挂炸弹,瓦西里还指挥着手下在两架轰炸机的弹仓里安装了附加油箱,这倒不是巡航距离不够,多点油总是好的,能以防万一。
周至柔派来了一名经验丰富地轰炸机领航员,负责前一段航线的领航。对于他的好意。林俊没有拒绝,虽然自己对前一段的航程还是比较熟悉,但多份力量总是好事。
924一早,两架dB…3远程轰炸~行前安德卢普夫让林俊放心,尽管在远东放开手脚,这里由他在出不了什么问题。虽然兄弟的能力林俊很清楚,可对淞沪的战事只能是悲观地态度——目前的大势所趋,历史的巨轮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动作而又过多的变化,希望自己回到这边时南京还在自己人手里。
林俊和费科奇诺夫乘坐第一架轰炸机。这架飞机的机长维拉约夫中尉,而目前在领航员位置的是国民党空军的少校领航员张志强。林俊的另两个随从斯诺尔尼克和兰德斯科奇在第二架飞机上。这轰炸机比不得客机,塞进两个人就已经显得比较拥挤。
手头没有任何关于张鼓峰地区的资料。而自己脑袋里残留地那些记忆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段航程时间长又无聊,林俊只能选择聊天和睡觉。做过长途飞机的朋友知道,接近1o个小时地飞行是非常疲劳的,而且这轰炸机可没有后世地那些客机舒服,不仅噪音大,还透风。4ooo米的巡航高度飞行气温也低,就是穿着防寒服人长时间不动也难受。
林俊现在坐的位置原来是投弹手的座位。而费科奇诺夫坐在领航员身后的一张小型折叠椅上。看着身材高大的费科奇诺夫一直窝在那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椅子上,林俊有点想笑——穿着防寒服地费科奇诺夫活脱脱的像只冬眠地大狗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