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驳倒所有明清专家解读中国-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吴三桂被清军绿营平定的时候,吴三桂睁大眼睛,发问:“到底谁是汉奸?”
其实他们都是汉奸,都是坏人。
明朝末年的钱都到那里去了?
    明朝末年的钱都到那去了?
***********************************************************
每一个史学家都承认明末清初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对明末清初进行了大量探讨,可是所有专家全部避开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朝末年的钱都到那去了?
**********************************************************
当崇祯继位第一年,一年的中央财政收入才两百万两,对于当时依旧是世界第一大国的大明朝,两百万两实在是太小的一个数字,所以问题就来了,大明朝的钱都到那里去了呢?
即使在崇祯连加三饷,虽然名义上三饷有二千七百万,比正税七百万两多出不知道多少,但是实际上直到大明朝灭亡,最多的一年也没有收过超过五百万两的收入。
**********************************************************
所以崇祯天天想中兴大明,天天喊中兴大明,可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大明朝的境况是一天不如一天,即组织不起一支强大的军队,甚至连辽东前线这关系到大明存亡的重地居然也长期欠饷!
***********************************************************
当明末七大忠臣良将之洪承畴,甚至可以说大明朝末期最能干有才的统帅,率领前后十二个总兵,总计二十万这大明朝全部精锐在松锦之战时与皇太极满清举国之兵作两个王朝生死之战时,洪承畴也好,朝中百官也好,崇祯本人也好,都清楚的知道这一战某一种意义上以同时明清两国国力的较量。
胜的一方生存,败的一方灭亡。
当时社会即使普通民众兵士也知道满清八旗军优势在于机动性强,能够在野战中迅速完成包抄与突袭,聪明的皇帝与大臣们自然都知道这一个问题,可是崇祯没有办法,大明朝也支撑不起这一场战争,因为钱物粮的支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崇祯也好,朝中重臣也好,他们的心理完全是一种对洪承畴和大明朝全部精锐侥幸速胜的想法,彻底解除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长达近四十年的严重威胁。
这时候的皇太极已经强大到征服朝鲜蒙古,疆域面积与大明朝差不多这样的状况,虽然兵力少一些,但是在连续的胜利积累下来,八旗军似乎已经不可战胜。
洪承畴作为明末第一能臣,当时名气极大,这一次对满清作战,他向辽东将领,下层兵士都征求了意见,所有应该事先想到的问题他全部都想到了,即使换上今天自认为聪明的现代人,也不可能比洪承畴想得更加精细了。从山海关一路布换,粮食准备,抱成团的优势战略,稳步前进的战术,固守对峙消耗对手。
可是崇祯和整个大明中央政府,拿什么来支撑洪承畴呢?崇祯和满朝大臣拿不出物质钱财来支撑洪承畴,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停的督促洪承畴早日决战,否则当二十万大军没有粮食吃,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兵士饿上三天,拿武器的力气也没有的时候,再精锐的部队也成了任人屠杀的羔羊。
何况是长期不满的下层兵士呢?
这一切早就注定洪承畴的全军覆灭命运了。当洪承畴全军覆灭的时候,再也没人能够支撑大明朝了。只留下史书上一句话:“中国之精锐,付之一炬。”毕竟最终决定王朝命运的是军事力量。
***********************************************************
最终问题依旧绕一圈回来了,大明王朝的钱都到那里去了呢?
是谁掏空了大明朝与明末无贪官的怪论
    是谁掏空了大明朝?
*********************************************************
上一章问了,大明朝的钱到那里去了,那么问题就在于,是谁掏空了大明朝?
中央政府居然没有用来保存自己的硬通货了?
可是真说大明朝末年,又出现一个怪事,叫作明末无贪官!
********************************************************
这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怪论!
**********************************************************
明末无贪官
这确实是让人觉得非常怪的事情,世界第一大第一富的帝国,钱都到那里去了呢?假如是晚清,人人皆知慈禧太后造颐和园,慈禧太后的陵墓比历朝伟皇伟帝的陵墓还要大,片片黄金叶造价惊人。安德海,李莲英,奕匡(我这打不出那一个字,用同音字代替了),刚毅等等文臣武将一帮人将大清朝给掏空了;国民党四大家族巨额海外财富。这里我就不多说了,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谁掏空了满清,谁掏空了国民党造成国民党兵败大陆,满清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
可是是谁掏空了大明朝呢?
**********************************************************
这确实是一个怪现象,崇祯朝的名臣们袁崇焕,卢象升,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史可法,甚至吏部尚书毕自严,辽东巡抚毕自肃,丘嘉禾,丘民仰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几百名朝中大臣及地方要员都不是贪官。
武将中吴三桂,祖大寿,左光先,唐通,曹变蛟,左良玉,贺人龙,马科等待数得上名字的几十员将领也不是贪官。
即使人人大骂的魏忠贤,五虎五彪,后来奸臣周延儒,温体仁也没有很多财产,只是坏事做得多一点而已。
*********************************************************
那么明朝末年的钱都到那里去了呢?
*********************************************************
请读者与我一起来探讨这一个问题。
明朝末年是谁出卖了中国?
    明朝末年是谁出卖了中国?
虽然女真曾经入主过中原,但是女真毕竟是一个人口不足一百万的小民族,这与当年强大的元王朝入主中原巨大的实力差别确实有一些令人难以想象,而且这一统治,中国人居然留了近三百年的辫子!这确实太令人吃惊与不可想象。倒是中国的文人,史学家,然后大书特书,真实的纪录了这一切,因为这一切是真实存在的,中国史学家要真实的记载历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泱泱大国!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结果这是崇祯国君死社稷,另外还有几千官员自杀殉国,然后还有十万将士为国战死,另外还有大约一百万老百姓奋起遭到屠杀!
**********************************************************
有时候令人最难以想象的就是,被屠杀的汉人老百姓居然大部分是被汉人降清的汉人辫子军屠杀的!
有将近一半的地盘都是汉军替满清打下的。直到现在还有人在说,不能够象印第安人那样抵抗侵略,洪承畴保全了一方百姓!
*********************************************************
可以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人接受了范文程的“以汉攻汉”的这一决策,这才是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范文程无愧于顺治皇帝将他定为满清第一功臣!
***********************************************************
后世的历史书,没有将范文程写入二臣传,现代中国的五千年也好,中国历代名臣也好,所有的历史书都对范文程进行高度评价,能力如何如何强,贡献多么多么重要。我也找不出理由来反驳,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范文程从儒家学说的观点来看,确实是历史上棒棒的大臣,甚至比姜子牙,张良,诸葛亮都要强!当然,从历史记载来看,此公品德好!学习好!体育好!也曾经参加过战斗。
可是范文程偏偏是满清的第一功臣?是他同情少数民族在与汉人的经济活动中受到欺压吗?那么早就投到努尔哈赤账下去了,根本不屑于明朝的功名,要去成就一番事业?还是看到了大明朝的腐朽不堪?反正理由他可以有一万种。反正他与洪承畴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文华殿大学士,一个武英殿大学士。假如骂他们,他们肯定喊冤枉,因为后面的林则徐,曾国藩就是民族英雄,说他们是汉奸,他们好冤枉。况且两个人都是拼命的在保全中国老百姓,这比起曾国藩以屠杀中国人来言,你说他们二人是汉奸,他们当真不服。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大学士,他们文化无人可比,我们未必说得过他们。
**********************************************************
范文程是历史上肯定的功臣能臣,洪承畴功劳也够大,无非就是二臣这一点不好,那么明朝末年到底是谁出卖了中国,导致了满清入关这一事情。名气大了人们会首先剑指吴三桂。
吴三桂平西王哟!青年封王!打开山海关直接导致清军鼎定北京,可吴三桂也喊冤枉:“凭什么这样说?”别人吴三桂处山海关,一边是强盗,一边是异族,吴三桂就三万人无粮无钱了,横竖左右要降一边,不可能一人撑起大明的天空。吴三桂十五岁杀入清军阵营救父,出了名的是孝子,吴三桂与清军作战时间也够长,曾经孤军向被围的锦州城送粮,弄得多尔衮和豪格亲王爵位都被削了,吴三桂喊:“谁说我是汉奸,也不看一下我与清军打仗时间有多久?”从少年开始到降清打了二十几年,后来起兵反清又打了八年,吴三桂与清军作战有三十几年,这比起他追击李自成,灭亡南明王朝打仗的时间还要长!谁说他是汉奸,谁说他怕死,吴三桂也不服?
**********************************************************
好了,洪承畴与吴三桂都不承认自己是汉奸,到底是谁出卖了中国?洪承畴负责指挥与清军决定命运的一战,最后全军覆没之后还坚守松山不降,一直到被叛徒夏承德出卖,然后直到清军鼎定北京,都拒绝出仕为官,洪承畴修养好,不骂别人是汉奸;吴三桂十五岁杀八旗兵开始,最后死在了与清军的战争中,一生与清军作仗三十年,他只想骂:“那一些死汉奸,死心塌地为清军效力,居然还说我是天下第一汉奸。
到底谁是汉奸?我也弄糊涂了!
*********************************************************
那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年代,一方面无数的起义不停的与清军作战,另一方面某一些人争先恐后的降清并且拼命的替清政府来镇压汉人的起义。
重新起义的都是老百姓,替清政府镇压起义的是原明官军,原李自成降清官兵,然后是孙可望的降清人马。大明,大顺,大西,当这一些人形成小集团利益,于是就以损害民族利益来获取小集团利益。这一些利欲熏心的人。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与东林党创办东林书院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与东林党创办东林书院
**********************************************************
1601年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此时还只有四旗,因为人口太少,与此巧合的是,东林党人在此一年创办了东林书院。
其实这也不算巧合,因为全天下人都看见大明朝深刻的危机,只是人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而已。明朝的危机连日本人都看见了,自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后,丰臣秀吉又发动朝鲜战争,这一年是丰臣秀吉死了的第二年,八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努乐哈赤借此机会统一建州,好歹算是有了一份基业,比起十三副遗甲起兵时,也拉起了一支人马。开始与明朝进行暗斗。其实这时候明朝边将也意味到了努尔哈赤实力有两三万人的危害了,但是明朝采取的措施是以夷制夷,想依靠其他女真部落来平衡努尔哈赤“女真兵满万,天下不能敌”这一种状况。
努尔哈赤和辽东边将看到了都是大明朝辽东的状况,汉地老百姓民不聊生,而辽东边将依靠与女真的贸易获得巨大利益,努乐哈赤卖人参卖马的故事就是以走私的方式对抗辽东边将对于女真部族残酷的镇压与不平等贸易。因为女真不象中国,什么都可以生产出来,女真必须依赖贸易。这一种不平等贸易并没有使女真贵族贫穷,而是使女真穷人生活极度困难,例如盐茶米铁等基本生活物质匮乏与价高。这就给英雄机会了!
辽东边将的巨大富有,使他们形成一个上不听皇帝,下不依赖百姓的集团。并且与女真一些部落首领成一体,这一些人将女真人和汉人平民弄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况。
努尔哈赤看到了这一个问题,他经过先前二十年的努力,开始有实力挑战辽东武将世家的实力,当然,此时努尔哈赤还得先统一女真,这又花费了他将近二十年时间。
**********************************************************
努尔哈赤看到大明朝中央政权力量的下降,整个民族内部形成世富集团与贫民尖锐听对立。努尔哈赤想到的是要恢复女真大金的辉煌;东林党人是中国一群读书阶层,他们同样看到这样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们则如同后来满清保皇党一样,想通过王朝内部的改革来克服这一种危机。所以英雄如同项羽,想的是取而代之;书生如同君子,想通过王朝内部调整来改变状况。
*********************************************************
这就出现上一章我所说的明末无贪官之怪论的情形,那就是什么状况呢?
那一些已经搞到钱的人,此时在明清以来特有的清流派这一种朝中力量的抗衡之下,他们不可能在理论和语言上取得胜利,于是他们就退出官僚系统,成为经营自己田庄商业的托拉斯。这一些在经济上拥有商业赢利财富,拥有土地自给自足,并且养上一群战斗力比国家军队还强的私人武装。因为国家已经无法保障他们,他们于是自己建立武装,以对抗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并且造出了“小乱住城大乱住乡”的理论。
因为此时的农民起义规模都小,都在当地,组织也弱,往往在当地打掉当地大户人家,于是又散了,回家种田去了。这样的事件在河南每年以千次来计算。
河南经济垄断资本立即与官员勾结,成为一体,保障自己的利益。
对于官员来说,农民起义的结果要导致他们杀头,他们又没有经济组织官军,于是只能是将官军交由垄断资本来组织,形成名为官军,实为私人武装这样的军队!
官员甚至依赖私人武装来保障自己,因为根据明朝的法律,官员失地是要杀头的。即使后来的范景文,史可法在湖南为官,甚至是一批官员,虽然他们是清官,虽然他们清廉,但是他们也得依赖这一些所谓的地主武装镇压不断的农民起义。
垄断势力借这一些清官的名义来宣扬爱民,但是老百姓并不买账,因为连年的镇压与反抗都是以生命为代价和积累,此时只有一种仇恨,那怕县官是清官,起义军们杀了进去,一样将县官杀了头。因为清官被迫与财阀形成一个整个,共存亡。
起义力量要的是生存,虽然河南很多地方根本不交粮交钱并且处在无政府状况,官军的镇压已经吓不到人们了,因为各村寨都挑选险要的地方建立寨子作为军事堡垒,自己保有自己的粮食与财产。只要朝庭派官员来,清官也杀掉。
全国形势基本上差不多,只看老百姓反抗的激烈与否。
***********************************************************
这时候天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新的王朝来重新调整社会经济状况;要么旧的王朝自己调整。否则天下大乱这一种动荡永远不会停止。
所以努尔哈赤和东林党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至少是他们认为能够拯救世道的方式。
朱元璋留下的屯田制由公变私
    朱元璋留下的屯田制
屯田制并不是朱元璋首创,几千年前就有了。游牧民族边牧边战与生活生产与军事生产一体化,八旗制也不算是首创,这一些都是老套路了。
到了明朝末年,这一些以军代税的世代军人家庭也发生巨大变化,一些穷的虽然他是军人。可是皇帝并不给他们什么,能够给他们所需要量的基本生存的物质得是边将;能够给他们富贵的也是边将。这就如同皇帝所有制企业。虽然名义上是皇帝的,可是职工都不靠皇帝吃饭,得靠土皇帝吃饭。土皇帝可以公开宣布:“你们只能是好好干,我把你们养得白白胖胖的。”
*********************************************************
因为在皇帝体制下,土皇帝是没有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实。他的地盘他作主。
辽东边将可以将原来属于皇帝的屯田轻易的变成自己的并且世代传承下去,并且因为形成庞大的家族加熟悉关系网。这一个小团体紧密的捆绑在一起,势力越来越强大,形成一股强大的武将集团,动一发而牵全身。皇帝也没有办法了。于是原来的皇帝所有制变成了私人的产业,而下层兵士来服役则沦为农夫,而军事物质及训练成为了私人家族用来保障自己实力的工具。在皇帝的旗帜下私人力量变得空前强大。
无论那里来的书生变成了皇帝驻辽东代表,他都得依赖辽东军事集团,督促得改为商量,再来采取行动。当明朝辽东军事集团不愿意消耗掉自己手中的家丁实力,当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田庄与产业,他们轻易就将自己的实力从皇帝旗下退出,虽然这一些都是他们原来从皇帝体制下得到的。
于是剩下代表皇帝,由皇帝通过科举制度从下层选拔出来的书生虽然官比武将们大,虽然经略和巡抚位在总兵官之上,可是留下给他们的只是对朝庭严重不满,未经训练,火器不足的兵士,以这样的部队去打仗,结果给女真兵创造一次又一次的以弱胜强的纪录。
当经略和巡抚发现他们确实无可奈何了,朝庭的恩从来没有给过下层兵士,自然也就知道战还没有打,必败。
当然,也有一些世族例如沈阳的贺世贤,愿意率自己战斗力强的家丁武装出战,结果包括自己本人也战死在八旗军的乱箭之下。但是大多数辽东世族宁愿降了,特别是原来的李成梁旧部分化出来的世族,纷纷降金,他们保住了他们的富贵,充当了八旗军的内应,(例如李成梁干儿子李永芳)也没有损害东北汉人的经济利益。并且以后金保障这一些辽东世族的利益为诱饵,不断的说服一城又一城十万十万的降后金这样的状况。
因为这一些人更加清楚中原内地也是如此,皇帝不可能从中原世族集团中再转一些利益给他们,他们从皇帝那里已经不可能得到什么,相反降后金之后能够形成更加庞大的利益集团,并且变成了旗人!然后掉过头来从中原来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
这就是为了明军在辽东总总惨败,人们争先恐后的投降的原因,穷人需要从这样的机会中获得人生中所需要的一切,富人需要从这样的机会中获得自己的保障。
当明朝皇帝抛弃了辽东的穷人,穷人总得生存;穷人无法生存了,富人也没有安全保障了,于是富人开始依赖后金给他们提供的保障。
当然,后来中原也是如何,结果诺大一个中国居然速亡!
**********************************************************
下一章讲即得利益集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