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狼烟四起-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学良本打算对老蒋打落水狗,被李若风说服后方放下这个念头。李若风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没必要去淌南京那滩混水,与其将心思用在跟政客们勾心斗角,不如将精力集中在新政府的发展和抗日大计。
李若风比任何人都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让老蒋出来收拾残局,中国势必再度陷入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这也是他在新政府成立和国防军建军后,并没有易帜,而是依然提出“为党国尽忠”口号的初衷。
1932年1月20日,北方各路诸侯齐聚北平紫禁城,隆重举行了北方抗日民主政府政治局第一届常务委员扩大会议和第一届军事委员扩大会议。
与会者有:张学良、李若风、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张作相、傅作义、金树仁、马占山、马步芳、马鸿奎、马鸿宾、杨虎城、蒋百里、叶挺、宋哲元。
不得不说阎锡山老奸巨滑,他之前一直没有表态加入北方抗日民主政府,而是把心思放在南京中央政权,企图取老蒋而代之。结果费尽心机后发现依然撼动不了老蒋的根基,权衡得失利弊后,这位山西王方下定决心,加盟北方新政府。
蒋百里和叶挺,则是李若风私底下托四叔李承啸和大伯李承龙运作的结果。
四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实业集团,李承啸身为这个大工业集团的总裁亲自门蒋百里,带着张学良和李若风的亲笔信,给足了蒋百里面子。这位一直都不算很得志的军事家战略家在参观完河西行省的工业化进程后,二话不讲,举家迁往北平。
大伯李承龙寻找叶挺的工作比李承啸就复杂困难多了,因为李若风只是记得这个时候的叶挺身在德国,具体在德国的什么位置就不得而知了。也归得李承龙现在在德国声望相当高,而且跟希特勒有很好的私人关系,同德国的工商界巨头都有生意往来合作关系。有了盖世太保出面协助在德国找一个中国人,也就不怎么困难了。
这个时候正是叶挺一生之中最为低谷的时期。
叶挺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他先后担任过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和广州起义总指挥,如此资历在党内军内均罕有其匹。毛泽东曾当面赞誉他为“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192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已经在莫斯科开始。叶挺接到党中央通知,要他到苏联莫斯科去休养治病,同时讨论广州起义的问题。在大会,叶挺的广州起义报告受到了米夫、王明集团的严厉批评与无情打击。在王明一伙的影响下,共产国际也没有人理睬叶挺。当时莫斯科东方大学打算邀请叶挺前往作关于广州起义问题的报告。共产国际知道后马进行干预,不让叶挺去作报告。对于这些不符合事实的无理指责,叶挺感到极其苦闷和彷徨,性格刚毅的他一气之下独自离开莫斯科,自动脱离中国共产党,漂泊德国,从此度过了十载的流亡生活。期间他生活十分艰苦,只能靠打工过日子,后来才开了个小饮食店,勉强糊口。
全面抗战爆发后,叶挺回国就任新四军军长,但由于不是党员,不仅不能参加核心讨论,也不能看文件,实际被完全架空,有职无权。气愤之余,他几次提出辞职并离军出走,被周恩来劝回。皖南事变后叶挺关被了四年监狱,待到终于获得释放,又重新入党,眼见前途一片光明,就要大展拳脚,却又遇了飞机失事,含恨九泉。叶挺的一生犹如汉代名将李广,充满坎坷,其悲剧遭际真是令人扼腕不已。
李若风怎么可能让这位旷代名将就此陨落,他一直在为军事指挥人才发愁,如果不想方设法把叶挺拉进国防军的行列,他觉得会骂自己脑子有问题。
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第一届政治局常委,由张学良、李若风、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张作相、马鸿宾等七人组成。新成立的军事委员包括李若风、张学良、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杨虎城、马步芳、马鸿奎、傅作义、金树仁、马占山等十一人组成。
大会决定,由张学良任新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冯玉祥、阎锡山、吴佩孚任副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李若风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国防军三军总司令,叶挺任国防军副总司令、蒋百里任总参谋长、吴佩孚兼任副总参长、冯玉祥兼总政治部部长
国防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由叶挺兼任,蒋百里兼任参谋长;
国防军第二集团军总令令由阎锡山兼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由傅作义但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由宋哲元担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五集团军总司令由杨虎城担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六集团军总司令由马步芳担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由马鸿奎但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由马占山担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由金树仁担任,马仲英任参谋长;
北方七省所有部队全部接受统一整编,取消各部队原番号,全部更别名中国人民国防军。
另外,大会还决定成立战略资源发展改革委员会,整合北方七省所有工业、矿产、农业、经济、教育等资源。
抗日战线 第112章 松沪抗战(一)
加强辽宁和黑龙江的防御力量,是目前新成立的国防军头等大事。
在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这个原则下,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的各路诸侯没有任何不和谐的声音发出。
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马家军在部队整编工作方面顺利得出人意料。毕竟这些原大小军阀都明白一个道理,扩军整编不会削弱他们的军事实力,反而大大提高了他们掌握的军队人数,就连装备也得到大量换装,实力不降反升。
新政府刚成立,李若风当然不会傻得去对北方原来的那几大地方势力玩渗透,现在稳定、和谐压倒一切,只要那帮家伙不在背后扯他的后腿,他就阿弥佗佛了,暂时还没奢望那些老油条能真正做到众望所归万众一心。
加强北方各省的工业、经济建设,同样让阎锡山、傅作义、马步芳、马鸿奎、杨虎城、金树仁等人大开方便之门。这是增强他们的钱袋子,能跟河西行省那三大工业园的数百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傻子才会把这等大好事往外推。
在李若风祭出金手指后,山西的煤矿、绥远的铁矿、新疆的石油和煤矿先后进入勘探、开发进程。
在李氏财团和张学良原有黄金储备的支撑下,北方抗日民主政府开始了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渐原来在北方各地使用的大洋或者纸币,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推出金本位制的华元,以求在中国整个北方统一货币,为即将迎来的经济大跃进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此举,对于原本就陷入经济危机的国民政府财政更是雪加霜。但李若风现在也管不得这么多了,只要不引发内战,他巴不得长江以南的百姓能尽大可能的往北方政府移民。
土地改革制度有了河西行省之前的实施经验,也在逐步推行。用土地资源来换取各类工业技术投资办实业,这使得多数地主富农家族在精打细算后发现,带来的收入远比将土地租给那些佃农要大得多。特别是在张学良、阎锡山、马步芳、马鸿奎等真正意义大地主的全力支持下,土地改革的执行力度也大大超出了李若风的预料。
日货已经完全被从中国北方各省挤出,逐渐被来自河西行省所生产出来的价格更便宜质量更优良的产品所取代,就连美国、英国、法国等列强倾销到中国的很多商品的市场空间也在一点点缩小。
现在李若风比较有信在二战爆发之前在中国的北方建立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化体系,使得飞机、坦克、重炮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在国际军火市场分一杯羹。
将这些烦人的政务公事一股脑的扔给张学良等人,李若风一门心思扑在东北战场。
有了吴佩孚、傅作义、杨虎城、叶挺、蒋百里等军中名将加盟,李若风对战略战术方面的部署总算可以稍稍松口气。
奉天少帅府,现在成了对日前敌总指挥部。
随着辽南大地各种工矿设备和产业工人的大转移,奉天现在也进入战时经济管制,所有资源统一划归战略资源部计划分配。
李若风没有阻止关东军策划的在吉林成立“满州国”的阴谋。更没对关东军策划的发生在海的“一·二八事变”横加干涉。他希望能通过“一·二八事变”让国民政府更加清晰地看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北方抗日民主政府初建,中国人民国防军的整编也需要时间,虽然北方新政府已经向日本宣战,但目前而言暂时还只能采取战略防御。
东北军及时向黑龙江增兵,也使得关东军北占领黑龙江的军事行动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石原莞尔和本庄繁都是有头脑的军事家,张学良的反应实在太快了,不但组建了三个黑龙江独立师增强黑龙江省的驻兵力,而且为原黑龙江驻军提供、补充了大量的军火物资,使得黑龙江的防御体系空前增强。
如果在这个时候对黑龙江发动大的军事行动,早就调集重兵在铁岭一带集结的国防军完全有可能挥师北,让关东军陷入南北受敌的不利局面。关东军的扩编目前还只是完成了七个师团的准备工作,坦克师团刚刚接收了一个联队的坦克,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
既然宣战方不主动采取军事行动,关东军也乐得加紧时间扩编和训练。现在的中国军队已经不再是他们从前眼中的三流军队,世界各大报纸媒体都有关于中国人民国防军建军誓师的大量报到,国防军展现出来的雄壮军威让日本军部不再敢小瞧中国军队。
为了转移国防军的注意力,顺便还能将日本海军省拖下水,历史由板垣征四郎策划的“一·二八事变”变成了由石原莞尔和土肥原贤二为主谋,串通日本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海制造事端。
李若风在第一时间接到了川岛芳子送来的“投命状”。对此,李若风给川岛芳子作出指示,让她全力配合田中隆吉策动这次事件。
1932年1月1日,川岛芳子唆使日本僧侣天崎启升等五人向马玉山路中国三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
田中隆吉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僧殴至重伤,日方传出其中一人死于医院。随即以此为借口,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19日深夜焚烧三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
20日,又煽动千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
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
22日,日本驻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海调兵。
27日,村井苍松向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日1时以前给予满意答复;否则采取必要行动。
日本海军历来就比日本陆军更加强势和嚣张。毕竟这时的日本拥有亚洲最强大的舰队。中国北方新成立的抗日民主政府竟然不知死活地敢向大日本帝国宣战,这让日本海军省也非常愤怒。现在有机会能将矛盾激发扩大,海军省怎么可能错过这次机会。决定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支那人,让陆军省那帮无能的丢尽帝国脸色的家伙知道,海军才是大日本帝国的强力支柱。
李若风通过张学良出面,在1月22日便将日本海军有可能在海滋事的情报向驻扎在海的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鼎和军长蔡廷锴进行了通报,并答应援助十九路军一批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同时,张学良也委婉的提出,愿意派部队来海支援。
27日晚,奉天少帅府大青楼二楼作战室。
一身国防军将常服的李若风,与同样是一身国防军中将常服的蒋百里和叶挺围坐在沙发,就海目前的局势进行讨论。
由于有了川岛芳子提前发过来的情报,使得李若风这一回不用再祭出他的先知法宝,让国防军一众高级将领都知道了日本人在海发动的阴谋。
随着海事态的进展,一步一步都证实了川岛芳子所提供情报的准确性,对此,张学良深为李若风策反川岛芳子的先见之明大为叹服。
老蒋这个时候虽然已经下野,但军政部长何应敬历来就是个亲日软弱份子,为了确保其既得利益,对蒋光鼎向他报告的日本海军企图在海发动军事行动根本就不相信,更对蒋光鼎报告的北方国防军要求增兵海严辞拒绝。
何应钦声称这是张学良的阴谋,说就是傻子都猜得到张学良此举是想染指海,企图让北方的国防军朝长江以南的富庶之地渗透。
“何敬之不同意我们出兵海,十九路军的压力可就大了。”蒋百里综合了多方情报后,叹然说道:“别看日本在海的驻军只有一千八百名海军陆战队,四千余名的武装日侨,但是,他们有四十余架飞机,和数十辆坦克、装甲车,还有二十三艘军舰在长江口外的海和黄浦江游弋,舰炮的威力可不是一般的步兵炮所能比似的。此战,十九路军凶多吉少啊!”
“最让人可恼的是何敬之不仅仅是不同意我们增援,他连让驻南京的第5军和师、7师加强海的防务都不答应,而且还要求十九路军忍辱求全,这简直就是置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叶挺气愤地重重在沙发的扶手捶了捶,“他们难道以为我们向日本宣战,他们就可以置身于事外吗?”
“其实我还是比较能理解南京那帮人的想法。”李若风淡然地笑了笑,说道:“南京政府一直在跟日本内阁商谈和平解决东北事端,而且从内心对日本的军事实力在着相当在原畏惧,他们担心战事一启,日军从海登陆,南京政府势必首当其冲,江南一带无险可守,很容易让日军长驱直入,这使得南京政府实际控制的那么一点点地盘也得全部丢掉。再说了,他们觉得海是国际大都会,是各国租界所在,不比东北,日本再狂妄,也不能不顾及国际舆论,这么多的小九九加在一块,何敬之怎么可能会我们插手,将事态扩大?”
抗日战线 第113章 松沪抗战(二)
“难道他们还觉得中日之战还有可能避免、停战?真是天大的笑话!”叶挺面带不屑之色的讥讽道:“日本人一天不从东北撤军,这场战争就必须打下去,这是关系到国家主权的民族尊严的大是大非,决不是能以某些软骨头的意志为转移的!我觉得,日本人极可能利用他们强大的海军,以海为突破口,来作为对我们向日本宣战的强硬反应!”
能使日本海军祸水南引,这肯定可以很大程度地缓解辽南防线的压力,李若风当然求之不得,早就打定了主意,怎么着也得把日本海军省激怒,同时把国民政府也拖下水,尽早形成全民族抗日统一阵线。。
“总司令……”
“方震兄,说过别称什么总司令不总司令的,叫我忠国,希夷兄也一样。二位年纪都比小弟大得多,能有机会跟您二位共事,小弟可是不知道向关二爷烧了多少柱高香方达成所愿呢!”李若风亲和的笑容看起来更像是个晚辈在向长者请教。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蒋百里素来就是个才高恃傲的主,但对李若风却是感到由衷的佩服,“忠国,我虽然痴长你几十岁,但跟你现在为国家为民族所做的每一件事比起来,我这大半辈子算是白活了。”
“际遇不同,时代不同,方震兄,咱们之间可是没有可比性。”李若风正色说道:“我也在日本陆士留过三年学,你当年在日本陆士创下的纪录小弟没一件能拍马追得。”
“方震兄,忠国老弟是个性情中人,咱们还是随他所愿!”叶挺显然要比蒋百里来得洒脱,笑呵呵地说道:“要不忠国看得起,我现在还在德国的小镇靠做点小生意来养家糊口,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军事集团的副总司令此等要职,我看,你我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同类人,现在都承忠国之福,总算有了大展身手一尽所长的大舞台,咱们唯有鞠躬尽瘁,以报忠国的知遇之恩。”
“希夷兄这话就说得过重了。”李若风郑重地说道:“我们的国家积弱以久,有国无防是我辈军人的奇耻大辱,咱们都是心怀宏图大志的中国军人,雪洗百年国耻,重铸民族魂魄,让中华民族重新站立在世界的最高峰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我们彼此都应是为这个梦想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决不是为某个人某个势力某个政党!”
“对,军人就应该是纯粹的军人!”叶挺击掌赞道,“军人必须有军人应有的铮铮风骨!”
“希夷兄,别忘了,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军事是为政治服务,在咱们中国,想当一个纯粹的军人是何其艰难。”蒋百里的笑容看起来显得有点苦涩,似乎他想起了自己这一大半辈子的无奈际遇。
“方震兄,我到是觉得某个政客的政治利益,跟一个国家的政治利益还是有所区别的。”李若风淡然笑道:“我想,这就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来改变的重任,不要再让中国的军队成为政治们手中的棋子,我们要把我们的军队,建设成为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民族的军队。”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忠国,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别把战事给耽误了。”蒋百里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将话题回归海战事这个主题。
“战事?呵呵,方震兄,我觉得咱们好像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叶挺略显愤然之色地笑道:“他何敬之不松口,咱们的部队难得强行开到海去?要以我的想法,干脆听南京那帮家伙去折腾,让日本军队打它个稀巴难,使南京政府成为流亡政府!”
显然,叶挺对当年国民党背叛国共合作,对共产党大下杀手的反革命事变还一直耿耿于怀。
“唇亡齿寒,希夷兄。”蒋百里似乎知道一些有关叶挺的过去,笑道:“真要让日本人打进来,遭殃的还是天下的黎民百姓,辱失的还是我们国家的主权。”
“大规模的部队我们不能派,但并不意味着小股的精锐部队也去不了海。”李若风看来早就成竹在胸,一脸轻松之色地笑道:“你们二位都见过我的地狱火特种部队,觉得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地狱火的确称得是这个世界最精锐的突击部队。但是,在这种极可能是场相当激烈的遭遇战运用这支部队,我个人的观点,作用不大,用地狱火去打阵地防御战,得不偿失!”蒋百里明显不赞同李若风的提议。
“这种军、师一级的混战,把地狱火填进去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他们这些战士训练出来肯定不容易,我们不能让他们作这种无谓的消耗。”叶挺显然也同意蒋百里的观点。
这二位还没接触过什么叫特种作战,也不知道特种部队在城市巷战中的强大优势,更是没听说过什么叫“斩首”作战。
李若风让他俩参观地狱火的时候,只是让蒋百里和叶挺看到了地狱火强悍的单兵战斗力,和小队规模的攻击能力。而没跟这二位军事行家探讨过特种作战的特点和效果。
其实,在蒋百里和叶挺心目中,他二人更看重的是地狱火的制式武器。地狱火的武器全部是这二个见识过各国先进武器的军事天才从来都没见过的。他们完全可以肯定,地狱火的制式武器绝对是当今世界单兵火力最强大的武器。在知道李若风计划把这些武器当成国防军甲等野战部队的制式武器后,蒋百里和叶挺对于即将到来的东北战争充满了期待。
李若风神秘地笑了笑,在蒋百里和叶挺迷惑不解的目光投视中,他非常有耐心地跟这二位了一堂“什么叫特种部队,特种部队的战术及战略用途”的军事理论课:
“特种部队,不同于你们所认知的突击队或者敢死队。首先,是他们的任务独特,他们随时准备出动,翻山、渡河、跨海、空降,独立或与其它部队配合,悄无声息的渗透敌占区,侦察数百千公里外的敌情、刺杀关键目标,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或爆破有价值目标;
其次,是他们的装备独特,他们装备了最先进的单兵武器和通讯设备,通常一个小队的火力甚至可以超过敌人的一个连,一个中队可以挑战一个德械团;
第三,是他们的训练特别,他们每个人都能熟练使用各种轻重武器,包括操作火炮,同时他们还能驾驶各类车辆、战车、坦克、飞机和舰船。除此之外,他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好几门外语和地方方言。他们所按受的一种超越人体极限的体能训练,日常训练也是高难度、高强度、高风险,几乎完全按实战来训练的特殊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