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圣传奇-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全文
    中篇小说
医圣传奇
赵秀林

医圣林自傲成为医圣之前,在奉阳城里最有名的药店“仁和堂”学徒拉药斗。
“仁和堂”姓马,一直姓了二百年。马生冰马先生祖上好几代,就已在奉阳城里稳稳扎住了脚跟。
古来,人们根据各自生存手段不同,把各种职业分做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七十二行。儒者居首,医商百工属下九流。
古人重儒鄙商是有道理的。
儒者,孔圣人弟子,清贫固是清贫了些,却清高。用一个字概括即:雅。商人呢,孔方兄信徒唯利是图之辈,满身铜臭气冲天。一言以蔽之:俗!
当医生开药店,表面上似乎介于商儒雅俗之间,其实根子上还是商家本性。
俗语有云:“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是古德古风。当世间做医生开药店的,又有几个能达到这种境界了?虽不至于一个个全都昧了良心恨不得世上人人都生病都吃药都请医生,至少也盼望自家药店生意兴隆,没一个想着早早破产关门大吉。看来,古人将医者药者统统归入下九流,一点不冤。
在医生这行当中,又是分做三等九级的。最差一级是摆地摊,俗称“卖狗皮膏药”的。说是卖狗皮膏药,卖的又远不止于狗皮膏药,什么神力王大力丸牙疼药水粉刺膏,沾点药腥儿的都卖。哪儿人多,哪儿红火热闹,,摊子就往哪儿摆。这种人挣钱不靠药,就靠肚里花花肠子多,靠嘴甜嗓门大,巧舌如簧死人也能说活。反正,吃的就是坑人骗人这碗饭。
比这些人稍好点的,不摆摊了。摇一只嘶声哑气的破铃铛,提只破药箱或是肩条旧褡裢,红火热闹之处不去,专捡偏僻小胡同走家串户游荡。碰巧赶上哪家有人不舒坦,头疼脑热的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不值请医求药,抗两天就好。正在那里抗着,偏偏就有医生送上门来了。什么“国医圣手”、“妙手回春”之类的大牛皮绝对不吹,只是低了头嘴里反复嘟囔一句话:“不治病分文不取。”
治不了病不要钱?那好,那就顺便请进来瞧瞧。治得了更好,治不了反正也扯平。
这一类,比那些摆地摊卖药的高明多了。那些人全凭一条舌头一张嘴,弯来绕去,谓之“套”。人上过几次当,这一套便不灵了。任你玩得再漂亮,也没人肯再充大头叫你捉。
这一类不玩这个。你不信“套”是吧?我根本就不套。手一伸,寸关尺一按,双目一闭,闲话正话统统不说。
大凡做医生的,都讲究个望、闻、问、切,叫做四诊。这先生怪了,偏偏一句话不问,只伸手切脉。切脉就切脉吧,又要闭上双眼,这下好,连“望”也免了。
这叫直钩钓鱼,专钓那些自作聪明的倒霉蛋。
世上还真有这种倒霉蛋。你不说话,不睁眼,他就觉得你高明。岂不知,眼睛闭了,耳朵却是不闭的。正张得大大的在那里,专等着听你说呢!
先生诊脉,病人家属都围一旁看。按理,医家诊病,最忌的就是人多嘈杂。这先生不仅不忌,还就喜欢这个热闹。热闹了才有戏。
不大会儿,果然就有戏了。
见先生作出如此高深模样,看的人忍不住好奇,嘴里就叽叽喳喳小声议论开了。你说这先生兴许还真请对了,有本事。我说不见得,高明不高明就看治不治得了某某这个病。他又说某某又不是什么大病,不过受些风寒暑热,只要找准病根,还不是药到病除……看看,先生那里一句话不说,他这里倒什么都说了。
有人就这样。你问,他不说,小看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不问,他倒以为你高明,什么都知道了。先生要的就是这出戏。这下好了,听一半猜一半,心里有了底。切脉原本就是做样子的,这会儿样子自然不必再做。慢慢睁开眼,先轻轻“哦”一声,张口便道: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
说的是医理病机,又是古文,大多听不懂。听不懂,才更觉先生学问高深,一个个肃然起敬。至于本病,先生早已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是一说就中。于是人人大惊,连呼“神医”。
病根说中,“神医”却不忙着开方下药,口中念念有词,再次闭目凝神作沉思状。片刻,忽然睁眼,展纸挥毫笔走龙蛇,一服药方一挥而就。有了药方,也不必麻烦跑什么药店,所需货色尽在先生那药箱或褡裢之中。伸手进去,抓一把干草桔梗,或是拈几许自制的丸散膏丹,如何煎如何服又极郑重地叮嘱再三,这才放心。
这时候,先生进门时那句“不治病分文不取”的话,早被病家自己抛到了九霄云外。于是,病人那边吃药,先生这边吃饭。酒足饭饱,大功告成。匆匆将主家奉送的酬金往怀中一揣,双拳一抱扬长而去。
那些摆地摊的,大多对医道一窍不通。卖的狗皮膏药或是别的什么丸什么散,也大多是假了又假。这类先生不同了。虽谈不上什么医术不医术,对医道多多少少还是懂一点的。什么《内经》、《伤寒》、《金匮》之类医家经典,都可随口背出几句。从药箱或褡裢中抓出的货色,也是绝对的货真价实。至于对不对症治不治病那是另外的话,但要说吃他的药立刻便会死人倒不至于。
说来说去,这些下三滥的玩意儿,根本就称不上“医生”二字,整个一伙臭要饭的!
偏偏就没人喊他“花子”或者“乞丐”。
碰巧赶上病好的,尊他一声“走方郎中”;白白赔了饭赔了钱上当受骗的,也顶多骂他一句“江湖野太医”拉倒。
做医生的,能混到在大街上立门面,称某某“堂”这一步,就不容易了,就算入了流。首先不敢靠嘴皮子碰运气。人命关天,怕砸招牌吃官司。走方郎中和摆地摊的都是江湖人,四海为家来去无踪,就算闯了天大祸事也没地方找他去算什么帐。这些大大小小的“堂”可就不同了。招牌在那儿亮着,门面在那儿戳着,走不了天也跑不了地。
做医生开药店,虽说都称“堂”,但这“堂”与“堂”之间区别可就大了。不仅有规模大小之别,更有高下优劣之分。奉阳城里药店不少,但像“仁和堂”这样牌子亮,根基牢的,也是屈指可数。大多数也只是勉勉强强支撑个门面不倒而已。
当然,药本身并无什么高下之分,店本身也没什么优劣之别。硬要分出个高下优劣的,是人。
说明白了,药店生意好不好,根基牢不牢,招牌亮不亮,关键就靠一个人——坐堂先生的名气和本事。
说起“坐堂先生”这称呼,得追溯到东汉张仲景。是时,仲景先生任长沙太守,正值当地瘟疫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为解万民倒悬,先生放下太守架子,就在府衙大堂公开挂牌行医济世,自诩“坐堂先生”。
多少年下来,先生长沙太守官声如何品评无多,倒是凭着一双回春妙手救治不少百姓。自己赢一代“医圣”美名不说,还替后世医者挣来诸如“大夫”、“郎中”、“太医”、“先生”等等诸多尊称。
可惜后世医者,无人再有机会坐上大堂行医。于是便有聪明人出来想主意,将天下所有大大小小的药店药铺统统称作“堂”,主治医生一律尊为“坐堂先生”。
“仁和堂”在奉阳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小东门亮招牌立字号,一立二百年不衰,靠的,自然是马生冰马先生祖上一双双回春妙手。
马先生祖上的医术与功德是不容置疑的。奉阳人都知道,单是“仁和堂”这块匾额就非凡品,乃清时本省抚台亲笔所书。堂堂上九流的朝廷二品大员,为下九流的小小药店亲笔题匾,足见马家“仁和堂”名气之大。
二百年后,“仁和堂”传到马生冰马先生手上,那更是名显及巅如日中天。马先生承袭祖业,却并不倚仗祖宗名气撑门面立招牌,靠的,全是自家真才实学。
马生冰马先生究竟多大本事无须细说,反正奉阳左近都尊他作“圣手神医”。又送一副对联,镌于“仁和堂”店门两侧。那对联是:
医天上神仙难医之病
救世间高手不救之人
你想想,光靠祖宗名气,能挣来“圣手神医“这尊号?没有足够本事,就算别人肯送,自家也绝不敢刻这样一副对联在门上的。
只是,称尊号送对联的都没想到,如日中天的“仁和堂”竟然说倒就倒!二百年的金字招牌,恰恰就砸在“圣手神医”马先生的手上!
这倒怪了!奉阳城里那许多的药店平平庸庸,反倒一个个招牌照亮,门面照立,大名鼎鼎的“仁和堂”怎么倒说倒一下就倒了呢?
其实不怪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老祖宗们讲得实在够透彻了。

“仁和堂”砸招牌这一年,林自傲刚好二十岁。
这年,马生冰马先生刚刚决定,他的大弟子余鲁,二弟子林自傲正式随师学艺。就是说,即日起,两人不必再拉药斗,可以跟着师傅坐堂打下手,抄方,录病案了。
进药店学徒,跟学任何生意一样,初进门都得从小伙计学起。未入师门的小伙计,干得多是打水扫地之类的粗杂活儿,跟本行离了十万八千里。干活吃饭没工钱。干两三年,掌柜满意了,升一级,站柜台拉药斗,称小学徒。虽说还是吃饭没工钱,到底离本行近了不少,在店里地位也稍高了些。再熬五六年,熬到给师父抄方打下手这一步,才算正式踏入师门。师傅正式宣布收徒,弟子行磕头拜师大礼,店里店外都称“小先生”或“二先生”。
没想到,两个弟子头天刚行过拜师大礼,第二天就发生了天大变故!
这天,“仁和堂”刚刚开门。小伙计扫净店堂。小学徒整好柜台装满药斗。余鲁跟林自傲两位小先生伺候好桌椅笔墨,沏一壶上好的“碧螺春”,恭恭敬敬候着师傅出堂。
师傅没出堂,外头一班人倒呼啦啦涌进来。
先是两个短衣打扮的精壮大汉,一进门两边一立,打桩似地再也不动。随后进来一位三十岁出头的青年人,白脸,高个,一身青色软绸长袍,手里一把纸扇半开半合,斯斯文文像个饱学名士。再后又是两条大汉,进退不离那人左右。
一眼便可看出,先后进来的四个人都是随从之类,正主儿是中间那位。
那人双拳一抱,话说得彬彬有礼:
“有请马神医马先生出来讲话。”
马先生大弟子余鲁连忙抢前一步,抱拳答礼道:“家师尚未出堂。请教尊客贵姓?”
“请马神医马先生讲话。”
对余鲁的话,那人好像根本就没听见。
余鲁一愣,随即恢复满脸笑容:“尊客稍坐请茶,家师……”
“老子们没这闲工夫!快叫马生冰出来!”
主人斯文,随从可就不那么客气了。余鲁一句话没说完,两大汉膀子一顺,就把他撞个趔趄。
反了反了!青天白日如此上门欺人,还有没有王法了!血气方刚的余鲁脸色涨红,刚要上前讲理,信目一瞥,见店门外还有人。门外也是四条大汉,却非寻常打扮,挎刀带枪全副武装,是军人!
余鲁舌头一缩,赶紧把就要出口的话统统咽了回去。
按说,马生冰马先生既称“神医”,上门求医的自是不少。什么高官贵胄,乡宦名流,“仁和堂”也见得多了。任你职位再高权势再大,到了求人治病救命这一步,没奈何也得稍敛威风装个和顺讲理的样儿出来。
但这回不同了。这回是军人!
“仁和堂”传到马先生手上三十年,还真没跟军人打过什么交道。军人生病自有军医,一般不扰地方。有时候事情急了实在避不开,也多是找那些公立医院,犯不着找这些私人药店的麻烦。也是说呢,又有哪家药店愿意跟军人打交道了?有道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更何况现在,三大战役一打,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这些军人更是成了没头苍蝇,天大爷管不着天二爷,一路逃窜一路横抢竖掠生吃白拿,整个一伙混不讲理的兵痞!
那么眼下呢,眼下怎么办?没办法。
既然你“仁和堂”牌子没摘门没关,那么不论什么歪三瘪四,进你们的就都是天老爷,你敢不装孙子应酬?
余鲁没办法,使劲咽口唾沫,硬着头皮挤出满脸的笑:“请问尊客,是要家师出诊呢,还是……”
“是请教。”
请教?余鲁眨眨眼,不懂。
那人依旧斯斯文文面无表情,半晌才慢腾腾又说:“首先请教贵店门前楹联。”
余鲁心里咯噔一跳。门前那副对联,虽说口气有些托大,意思却是极易懂的。这人开口便说什么“请教”,难道……心里顿时涌上一丝不祥之感。
余鲁本是个极聪明极灵泛的人,脑瓜子跟眼珠子一样转得快。进“仁和堂”学徒刚刚五年,便跟学了十二年的林自傲一同拜了师。而且还做了大师兄!但眼下,这闷葫芦实在有点难解,就连余鲁这样的聪明人,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一点头脑。眼珠子骨碌碌转着,嘴里实在不知如何对答。
等半天不见师傅露面,徒弟又这样张口结舌的干耗,两名随从早不耐烦了。
“什么神仙不治之病,名医不救之人,好大牛比!咱们柴司令老爷子丁点小毛病都料理不来,倒有脸称什么鸡巴神医……”
一听“柴司令老爷子”几个字,余鲁心里一下有些明白了。
前几天,师傅确曾被人请出去看过一次病。来请的是个胖敦敦的中年人,一身寻常便衣。虽没说什么司令不司令,但从那以后,师傅连着几天愁眉不展,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究竟什么心事,师傅不讲,做徒弟的自是不好多问。现在看,多半就是这事了。这样一想,余鲁鼻尖上立刻沁出细细一层汗珠。这伙人,是来找茬闹事的!
这时候,左邻右舍许多商家字号,生意也顾不得做了,掌柜伙计一个个探出半边脑袋,眼珠子瞪圆了往这边瞅。同行是冤家,盼着“仁和堂”早日倒霉的可是大有人在!日头高了,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渐渐多起来。见“仁和堂”这边出了事,一个个也都围上来瞧热闹,观候这场官司究竟如何着落。
看看是时候了,那人就又开了口。依然是斯斯文文慢条斯理,但这回却是冲着围观的人群说话。对呆在一旁张口结舌的余鲁,连看都没看一眼。
“兄弟姓吴,在柴司令手下当差。前几天,咱们老太爷偶染小疾,司令青衣小帽亲自登门来请马神医马先生。从礼数上讲,总该没说的了吧?”
姓吴的环视四周,慢腾腾又说:“要说嘛,咱们司令请是请了,当时马神医马先生要是不应呢,咱们司令自也无话可说。有钱还难买个情愿是不是?说不的,咱们只好再去别处访贤。但马先生应了。不仅应了,去也去了,看也看了。咱们老太爷的病好了么?没有。按理呢这也怪不得马先生。打仗没有常胜将军,医生嘛又怎能强求人家百治百愈呢?先前,咱们司令也曾请过贵地不少先生,又难为过哪位呢?没有。咱司令并不是那号不讲理的人嘛!”
姓吴的略顿一顿,和颜悦色的脸上加了几分冷峻:“但是马神医马先生就不同了。马先生在贵地被称作‘圣手神医’,盛名之下必无虚士。‘仁和堂’这块招牌这副对联究竟几斤几两,兄弟不说,各位心里自然有数!”
古人鄙薄商者,说他铜臭熏天。其实经商的更有不尽的苦楚投诉无门。几个小钱就挣得那么容易?难!
人人都有难念的经,生意人这经更难念。你在这里占地方做生意,除了老天爷,是人都敢欺负你。不用说地方上四大天王八方霸主七十二路烟尘你惹不起,就算一个下三滥的无赖小混混,你也得罪不得。稍一疏漏照料不周,那就是没完没了的麻烦!
比如你开个饭馆,有客人来吃饭自然是满心欢喜。从进门到落座,跑前跑后的殷勤。不料头道菜刚刚一上,客人忽然夹一只死苍蝇高高举起,问你咋回事。你知道不知道?知道。明知道那苍蝇是他有意带进来的也没办法。你还得做生意,还得往下混。就只好牙齿掉了往肚里咽,吃了讹诈还得好言好语陪笑脸。再比如你开布店,有客人来买几尺布。没出店门就咔嚓一剪刀,转过身子就叫你看。你说退说换都不行,非要你拿钱出血买好看!你敢说是人家自己故意划一刀来讹诈你?又比如……总之,生意人都是孙子,来光顾你的,不管买不买东西都当爷爷敬着就是。小气好忍。
但现在,这几位爷可不是什么无赖混混小瘪三,人家是有头有脸的军人!夹苍蝇毁布这号赖皮活儿那是绝对不玩的,人家讲理。
“仁和堂”里里外外,人人光看不说话,一个个闷声大发财。
没说的呀,人家占着理呢!你马生冰马先生尊号“圣手神医”,没错吧?你“仁和堂”金字招牌一立二百年,不假吧?你这店门口刻一副对联,叫做“医天上神仙难医之病,救世间高手不救之人”,只有没长眼睛的瞎子才敢说看不见!
见人们都没话说,那姓吴的慢腾腾又道:“事情呢就摆这儿啦,兄弟我也没多的话。马神医马先生有身份的人,想必一定会给兄弟一个交代。”
余鲁一头雾水。这伙人不只是找茬生事,敢情是来砸牌子的呀!怪不得师傅一直不肯露面,原来正是躲着这一步呢!他老人家这一躲,留下两个蠢徒弟挡灾,挡得了么!
完了!看来事情无论如何是不可挽回的了。余鲁眼珠子骨碌一转,朝那姓吴的拱拱手:
“尊客稍待,我这就去请家师出来。”
见余鲁匆匆向后去了,那姓吴的就不再说话,大马金刀往马先生那张太师椅上一坐,长袍一撩举目望天。
这时候,马先生二弟子林自傲就立在师傅开方用的这张八仙桌旁,从始至终一句话没说,甚至连站立的姿势都没动一动。
等半天,马先生没出来,连进去请他的徒弟余鲁也没出来。
一个随从跑进去促驾,刚进去就又很快跑出来,气急败坏一路乱嚷:“跑了跑了!他龟儿子的,全跑了!”
听见说人都跑了,围着的人都吃一惊。马先生在奉阳也算是立得起的人物,治不治病,也总该对人家有个交代嘛!这一跑,可就太不上道。这“仁和堂”怕是真的完了!
那姓吴的倒并无半点惊诧之意,仿佛一切早在算中。稳稳坐在椅上,不无惋惜地轻轻叹口气:“‘仁和堂’二百年金字招牌,今日竟然毁于一旦,也实在太可惜了!”
说完轻轻一挥手,四条汉子乒乒乓乓就动了手。先砸招牌,后砸对联,再后来,竟连柜台药斗药杵戥子,统统砸个稀烂糟糕……
围一边瞧热闹看笑话的,确有不少人盼着“仁和堂”早日完蛋关门大吉。但毕竟生意人,有心没胆者居多。一见动了真的,谁敢惹火烧身?片刻之间,一个个早已逃得不见人影儿。左邻右舍几家商家字号也忙不迭地上门板打烊,唯恐殃及池鱼。
大厅里,那姓吴的大马金刀稳稳坐着,面上依然斯斯文文的毫无表情。仿佛砸得都是些不值分文的泥猪土狗。
马先生二弟子林自傲也依然稳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这些人砸的,是些比泥猪土狗还要不值钱的东西。
都砸完了。那姓吴的缓缓站起身,手一摆,带了人就走。
“站住!”
林自傲堵在门口。
“你是什么人?”
“林自傲。圣手神医马先生的二弟子。”
林自傲特意把“圣手神医”四字说得格外响亮。
姓吴的一怔,不由认真打量他一眼。
“有何指教?”
“带我去见你们柴司令。”
姓吴的吃一惊:
“你……你想干什么?”
“带我去见柴司令!”
林自傲重复一句。

柴司令的司令部,设在奉阳城里最大的客栈“鸿宾楼”。
柴司令,两个月前还是柴师长。几个败仗打下来,人马损失大半,编制丢了。跑去找上司,上司也没办法。编制补不上,按现有兵员,编一个团都勉强。师长降团长,这样亏本买卖怎么能干?不仅柴司令不干,柴司令的上司也不干。降他还不等于是降自己么?周旋半天,委他个城防司令,移师奉阳。一面守城,一面扩充兵员。
说是城防司令,依然还是少将。但兵员不补,粮饷装备不供,其实无异于草头司令!
堂堂正规军少将师长,一转眼竟沦为草头司令!柴司令心里别提多憋气。城自然是不能守的。长江天险都守不住,小小奉阳孤城一座,靠这些全无士气的残兵败将,怎么守?说到扩充兵员,更是扯淡至极。移师奉阳这一路,士兵越走越少,勉强留下的也早在各打主意。旧部都守不住,还谈什么招兵!你招谁去?谁又肯叫你招?生绑硬捆弄几个,倒更影响士气!城不能守,兵不能招,仗更是说什么也不能再打,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弃城南逃。
柴司令正朝这方面打主意作准备,不料老太爷却忽然病了。这一病,立刻就打乱了柴司令的全盘计划。这柴司令是个极孝的人,更兼母亲早亡,全靠父亲又当爹又做妈的养大成人,父恩深似海。这种时候,又怎肯抛下老太爷独自逃命?肚子里千条计较,四处求医替老太爷治病这是头一条。
本来,老太爷也并没什么大病。只是年纪大了,跟着儿子一路颠沛流离,受些风寒。若是平时,放在任何一名普通医生手上,几乎都算不得什么病。
偏偏赶上乱世,是人都怕当兵的。又偏偏柴司令是奉阳新任城防。虽不及当师长时兵强马壮,毕竟有人有枪,生杀大权在握。这样的老太爷躲都躲不及,谁敢惹火烧身?一时间,奉阳城里有名无名的郎中大夫人人退避三舍。
不是治不好,是唯恐治不好。你治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