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时空之抗日-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诸葛同朗声大笑起来,在夏惯富眼看着就要发飚之际,这才止住笑声大声说道:“我来这里是来救你们。”
“胡说!”一个小头目忍不住喝道:“你以为你是谁?你也配?”
“一旦日本人‘并屯’完成,别说你们,其他几个山头的‘溜子’也要饿死!难道以后你们自己开荒种地?”诸葛同摊开双手,脸上的神情缓和下来,问道:“眼下日本人是我们的共同敌人,这一次我们八路军把日本人打痛了,再过不久日本人的大部队会来报复。覆巢之下无完卵,请问夏团长还有活路吗?”
“这不关你事?”夏惯富冷冷地说道:“看在你是打鬼子的份上,今天我放你一条生路,以后你别来打我的注意,我们国共两家互不相干!”
诸葛同皱着眉头盯着夏惯富,夏惯富也狠狠地盯着诸葛同。
几秒钟后,诸葛同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淡淡地说道:“好吧!”走到大门口,又回头正色道:“我来之前,就已经预料到夏团长不会加入八路军,但是我们八路军却不能见死不救,如果夏团长将来落难了,不妨到我们这边来。”
“哼!”夏惯富不屑地一声冷笑,其他一些土匪也大多都是满脸不屑。
诸葛同等人走下山口的时候又遇到了一点麻烦,那些收缴武器的小头目居然拒绝交还枪支,枪支是战士的生命,警卫员们哪里肯答应?在暴怒之下就要抄起石头开战了。
“我们走!”诸葛同拦住气愤之极的警卫战士,对那个嚣张的小头目笑了笑,温和地说道:“将来你求我收回我的驳壳枪,可不要哭!”
“切!”年轻的小头目一脸不屑。
凭什么?这八路军要啥没啥,如果不是他们自己先报了一个名号,早就把他们当其他山头的“溜子”给收拾了。
先遣队临时指挥部河架子沟。
“这帮家伙太嚣张了!我们根据地又被他们国民党流寇给抢了!”宋致勇忍不住抬头向地图看过去,“等我们先遣第三支队上来了,找个机会狠狠地揍他们!”
“自然会有鬼子去动他们!”诸葛同轻轻摇摇头,脑子却开始思考起来,这个时候如果是刘司令员遇到这种情况(刘云在部队中主管军事),他会不会也是这样办?!
“可是这样一来,盘踞在珠沁峰山头的国民党肯定会大肆造谣,说什么八路军不过如此、草包之类的话,这对于我们的形象不利。”一个明白熟知本地事宜的干部立刻说道:“也对于我们拉拢其他山头的‘溜子’不利,我看还是打他们一下!别让他们蹬鼻子上脸。”
这个干部原来是某个山头的“掌柜(土匪头子)”。东北人称土匪为“胡子”是有原因的,“胡子”其实就是“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的简称。当初八路军在本地落户后,和一味自保的国民党军绝然不同,迅速出兵剿灭了三股为非作歹、拒不投降的“溜子”,收编了大量顽匪。
威慑周围地区后,几股小伙的土匪看到八路军实在厉害,考虑到自己手下不过百把人,实力太弱小恐怕会被官家围剿,还不如跟着官家混一个好出身。没料到刚有受降之心,八路军就上门招降了。
不长的时间内,诸葛同通过又打又拉,不断吞并小股“溜子”加入八路军。随后诸葛同又亲自在土匪中择其精壮、去其老弱,挑选出精干的战士加入部队,并且将原土匪的山头彻底打散后再重编。
为了避免其他山头不愿意投降的土匪兔死狐悲,诸葛同又任命投诚的“胡子”头为连长,再在从绥远系干部中挑选政工人员进入新部队但当指导员。
所以,部队虽然扩编了,但是也使得本地干部几乎都是土匪出身。
“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诸葛同斩钉截铁地说道:“再给司令员发一个电报,将我方部队扩编的进展和根据地建设的进展向司令部回报!”
“好吧!就暂且先放过他们!”宋致勇迅速收敛脾气,背着旁人,在一张发黄的纸张上飞快地写了起来,“我地方工作委员会已经顺利组建两个小区政府,因为大屯内老百姓纷纷逃回家园,使得在我地方政权控制下人口急剧膨胀到一万余人。
群众对于我开创根据地表示异常支持,眼下地方政权已经发动群众进行开荒、挖地道等事宜,并且开始使用黑火药制作地雷,……
部队的建制扩编得很快,以先遣队为骨干,现已经扩编至两个营合计九百人的兵力,但是部队的素质极差、装备极差,三分之一左右的战士还在用大刀长矛!并且还存在严重的军纪、扰民问题;新部队大部不能进行激烈作战,也不能保证他们的忠诚度,一旦鬼子重兵进剿,部队如不能突围,则有可能无法抵抗而崩溃……
我地方政权、部队不但面临粮荒,还要面对土匪、汉奸、日伪特务等。
综合上述,新生政权不但急需种子和粮食,还需要大批政工人员、兵工厂器械、军事教官等。”
电报发过去半个小时后,绥南总部及似地发回来了电报。
宋致勇拿着电报念道:“……,粮食、种子、器械无法送到,因为路途遥远无法运送,你部只能从敌人的嘴巴里面夺取。第三先遣队之后不会再有部队进入林西地区,他们到达后,可以将抽调人手进入新部队担当政工人员……
总部决定,先遣队第三支队到达后,将先遣队改成团建制,诸葛同为团长,万仁担任政委,王东华担任副政委、宋致勇担任副团长兼参谋长。鄂三担任骑兵营营长,苏世昌担任山地营营长……”
“给总部回电!”诸葛同略一思索,说道:“保证完成任务,开拓林西局面!这小鬼子现在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他们!”
“报告!”一个骑兵利索地跳下战马,急切地说道:“我方在八林左、右两旗的暗哨传回来了准确消息,鬼子已有大范围调动的迹象。”
“知道了!”诸葛同沉稳地点点头,眼睛却不自觉地向一旁看过去。
一旁的一个本地连长立刻自豪地挺起了胸口,并且还向自己麾下的这个骑兵含笑点头。
土匪虽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土匪内部却有严密的分工,其中有联络官、作战部长、执法官、通风报信的情报官、出谋划策的“搬舵(军师)”等,每个“溜子”的土匪还有“山规局事(类似于军纪)”。
先遣队初来乍到,可没有能力迅速建立覆盖周边地区的情报网,只好把土匪的情报网拿来使用,虽然和绥远八路军的效率比起来差得远了,但是有总比没有的好!
“队长!”几个连级干部纷纷看着诸葛同,手忍不住捏紧了武器,这一仗肯定是要大打出手了。
“立刻给地方上送个信。”诸葛同转过身,缓缓地说道:“让他们遣散群众,迅速掩埋财产、粮食、遮盖水源实施坚壁清野。”
“啊?!”在座的四个本地连长顿时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其中一个本地连长气呼呼地站起来,大声说道:“队长,你这么说就对不住人了!如果你要拉着部队逃走,嘿!请恕我不能奉陪,老子不干了!”说完愤愤地将破毡帽甩在地上。
如果八路军要把本地土匪拉到外地去,在军心未稳的情况下,那些土匪出身的干部、战士绝对不会跟从,那样还不如留在本地当土匪。
“你在干什么?谁说要逃走了?”诸葛同将眼睛一瞪,喝问道:“给我坐下!”
“我……”那个连长看了看满脸严肃的诸葛同,后面的话吞了回去。
“和优势敌人硬拼,无异于自杀!”诸葛同走到地图边,划了一个圈,大声说道:“我们就这么点地盘,一旦鬼子大部队开过来,压也可以把我们压死了!但是只要我们跳出了鬼子的包围圈,趁机攻打他们虚弱的后方,就可以缴获大量的粮食、吸引鬼子回防。”
宋致勇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报站起来,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将电报塞到诸葛同的手中,然后也走到地图边上,给那帮干部们解说道:“打仗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有歼灭日伪军的有生力量才算胜利。眼下鬼子伸出双手打人,结果他们的胸口就露出来了,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进入他的后方来一下,他们会怎样?如果鬼子迅速回援,而我们又在半路上伏击他们,情况又会怎么样?”
几秒钟后,诸葛同喜悦地收起电报,踌躇满志地看了看在座的干部们,正色说道:“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先遣第三支队马上就要到达。”
在座的干部明显分成两派,绥远出身的干部立刻面带喜色,而占大多数的本地干部却依旧提不起什么劲头。
见状,诸葛同的心猛然一沉,如果这一仗不能完胜,这些刚刚收编的土匪肯定会四散崩溃,连带整个林西的抗战局面也跟着受到重创或者颠覆。
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二百二十二章 “关特演”前奏
绥中、绥西等地向绥南合计派出了第一批六百余人的“抗大”学员,除了部队和地方上的干部以外,其中一半左右是各地的民兵干部,他们将进入军校接受军事培训。
为了方便将来急速扩军、将整个绥远万余民兵迅速转变成主力部队,刘云根据绥远的实情,特别是民族情况,草拟了《绥远预备役建设》的文件,上报后得到了军区和军委的电报赞同和表扬。
为了凝聚绥远的抗日局势、减轻“动员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刘云又让人在绥南烈士园地前修筑了一块三米多高的巨大纪念碑。
在“抗大”分校成立的当天,“抗大”分校师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拜纪念碑、吊唁为国为民捐躯的抗日军民。
#
绥远军分区司令部。
刘云将目光久久地凝视在林西地区。
历史发展到一九四一年的时候,也是日本关东军发展到了极盛的时候。下辖有一十六个师团以及大量边境守备部队和特种兵部队,全军近一百万余人。
而且这个时候,关东军即将举行针对苏联的“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所以关东军必然会出动重兵,以全力铲除在林西地区的眼中钉、肉中刺。
小五看了看刘云,摇摇头说道:“司令员,我林西已失去了联络。”
司令员在这段时间里不但看上去有心事,而且对部队的训练和监督也少了。
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事,司令员突然对政治思想工作感兴趣了,这些天总是配合“动员组”到部队和地方给人做思想工作。随后又要求地方上花大价钱,通过地下关系买来了“洋灰(水泥)”修纪念碑,以吊唁战死的八路军子弟兵。
这个纪念碑虽然修起来了,但是一旦鬼子来了,不就让他们给炸掉了吗?所以这“纪念碑”还不如不修……
根据这些年得来的经验,司令员一旦“反常”,肯定会发生什么大事情。
“司令员,这段时间你为啥总是闷闷不乐?”小五凑上来悄悄地问道:“是不是有啥心事?”
“一边去!”刘云支开小五,又将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延安。TMD!这个时候不光是老子有心事,恐怕还有很多人和老子也一样有心事!除了“动员组”开展“拯救”运动以外,从延安到集总到军区,还在关注着林西这一战!
只要林西打开了局面,恐怕平西、平北区也会跟着有大动作了。
#
延安,王加坪作战研究室。毛泽D喷出一口烟雾,又渡步走到地图前,眼睛紧紧地盯着林西以北的地区。
“主席!”总司令浑厚的声音在大门口响起,“想不到你比我还要早来一步!”
“原来是老总!”毛泽DONG一回头,用湖南口音笑着说道:“没有!我也是才到。”
总司令笑了笑,目光在地图上一瞥而过,对身边的参谋问道:“绥远有战况发过来吗?”
“暂时还没有!”高级参谋摇摇头,“绥远来电报告说,已经和林西地区失去了联系。”
研究室内顿时安静下来了,毛、朱都不约而同地瞥了一眼地图。
“不知主席对绥远‘动员组’的工作是怎么安排的?”总司令笑着打破沉寂。
对于“动员组”在绥远开展工作的问题,早就耳闻“学习委员会”内的分歧很多,但是有人恐怕没有注意到绥远分区少数民族干部、战士众多的特点!如果贸然开展运动,恐怕会带来消极影响!
而且党内还有人曾经认为,绥远分区的抗战局面之所以一直独秀,但不过是占着地利的优势罢了!因为绥远地广人稀,战略回旋的余地很大,所以绥远八路军“自然”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如果换作其他人率部进入绥远发展,也一定能够开拓出这种良好的抗战局面。
这种议论和看法,一直到了清水一战之后,才彻底消失。
“关于绥远的工作安排,几个书记也有不同的看法。”毛泽DONG看了看总司令。
在党内只有贺胡子把绥远分区当成宝贝,不知道为什么朱老总也突然关心起绥远的局面了?!
在这个绥远分区中,刘云此人是绝对的特殊分子,本身就是被苏联友人所救助,但是当初共产国际的代表要参观绥远兵工厂的时候,却被他强硬地拒之门外!这件事情在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党内的头头脑脑们从此“认识”了“刘云”这个军分区司令。
但是刘云这个人又非常地聪明,从他当初发过来的电报来看,就已经猜到了共产国际评估小组来华的目的,为了避免绥远敌后战场步“抗联”的后尘,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共产国际的要求(欧洲战场在阴云密布之际,苏联为了获得一个稳固的东线,要求“抗联”不断对关东军发动进攻。但是“抗联”的攻势并没有取得战果,反而还受到了关东军毁灭性打击)。
“主席。”老总在一旁打破沉寂,低声笑着说道:“刘云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却是一个少有的将才!如果将其闲置不用,对军队是一个损失,还会在党内造成不良影响。”
历史发展到这里,连刘云自己也没有想到,绥远军分区已经随着《〈论持久战〉的使用方法》、《步兵战术》进入了GCD军的各个角落。如果开拓绥远抗战局面的绥远分区被“动员组”否定、或者因为“动员组”开展工作不当,给“模范分区”造成了什么负面的政治风波,恐怕会影响到整个部队和党内同志的士气。
当毛泽DONG疑惑的目光看过来后,总司令立刻避嫌地说道:“并非我对刘云同志有私人的交情!”又笑了笑,说道:“当初刘云来‘抗大’的时候,我和他打过一次篮球!这个年轻的高级干部很有意思,可惜主席没有来得及见上一面。”说着说着,总司令不知不觉想起了当初和“抗大”学员打篮球的场景。就是那个时候,刘云率领一支弱队把“总司令篮球队”打得一败涂地,他凶狠截球、抢篮板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
毛泽DONG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头正色说道:“明天‘动员组’传回来消息后,党内再开一个会议,然后再决定绥远的工作安排!”
这个时候,“动员组”正在整理绥远根据地上下的资料,明天就会有电报传来,哪怕到时候党内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也不得不平息下来。
#
日本对于他们扶持的“满洲帝国”曾经寄予了无限厚望,甚至直到今天,在日本的普通书店中,都还能看到“满洲事变”之类的书籍。也就是说,历史发展到现代社会,日本的主流社会依旧对当初覆灭的“满洲帝国”倍感惋惜。
而且到今天为止,日本上下仍认为战争是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的,时间不过四载!
无论是现代还是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日本人一贯对“抗联”在东北的抗日行动称为“侵略”。在他们看来,是GCD组织“入侵”了“满洲帝国”,“侵犯”了“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林西区的开辟也是对“大日本帝国”和“满洲帝国”的侵略!
为了迅速剿灭林西区的抗日烽火、使“关特演”顺利展开,驻扎在赤峰和张家口的日军师团各出动一个联队,辅以热河省伪满第五军管区的教导队一部、一个混成旅、一个骑兵旅一部,对林西地区展开南北夹击。
野外,林西先遣队临时指挥部。
诸葛同的肤色有些发黑,眨巴眨巴着发红的眼睛,一边走一边说道:“……先遣队遇到了前所未有之困境,‘满洲’日伪之敌军铺天盖地包围了我根据地。我战略回旋余地接近消失,逃兵甚多!如果我部无法寻找战机,将不得不面临分散突围之危险窘境,而先遣第三支队也被拦在日伪军之包围圈外,既无法帮忙也帮不上忙,甚至有可能被敌调头吃掉……”
发完电报后,宋致勇满怀心事地收起电台。即使是当初在绥远,也只面临过一次这种严峻的局面!关外地区果然难以立足!附近大城市的日伪军兵力雄厚、调动灵活,这往后先遣队恐怕还不知道要面临多少次这样空前的大“清剿”。
“你在想什么?”诸葛同一边飞快地步行,一边对宋致勇问道:“是不是我的电文中有什么不妥当?”
“不是!”宋致勇摇摇头,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鬼子往后再这么来几次,咱们根据地就被办法生存了!仅仅是粮食问题就可以把部队饿跨!”
诸葛同顿时不作声了,如果鬼子一再“清剿”、摧毁根据地的生存基础,先遣队很可能只有退回关内去。但是如果局面险恶得到了那个地步,恐怕先遣队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从无人区按原路退回去了,等待先遣队命运的将是全军覆没!
“报告!”一个穿成樵夫样的侦察兵喘着气迅速跑过来,急迫地低声说道:“我们的人在五霞山地区发现日伪军的一个缺口,大部队完全可以过去。”
“这是怎么回事?”诸葛同立刻奇怪地问道:“那个地方不是已经封锁了吗?”
“鬼子和‘满洲国兵’为了争功,都不肯留下来待令、当预备队。”侦察兵忍不住笑着说道:“结果他们仅仅留下了少数兵力封锁路口,大部队向我根据地压来。”
几分钟后,林西主力八百余人调头向另一条路赶去。
在山峦之间,大批日伪军正分成数个列队急速行军,而距离他们不足五百米处的一个山沟里,大批身着杂衣的“土匪军”也在悄无声息地朝相反的方向急速行军。
虽然八路军的军心未稳,平常绝对不可能做到如此严密、迅速地行军转移,但是在日伪军强大压力下产生的巨大恐惧感,使这些绝大部分由土匪和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呈现出惊人的组织性、纪律性。
晚上,林西主力险险地跳出了日伪军重兵包围圈。连日来的转移,让整个部队精疲力尽到了极点。
“给第三支队发电报!”诸葛同饿了一天了,一边胡乱啃着一根地瓜干(行军政策之一:晚上不能生火、白天不能有烟,否则就会被日伪军探知到部队主力),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让他们向后脑丘地区集结,准备和我会师。”
宋致勇略一犹豫,看了看快要消耗完毕的电池,还是给第三支队发了电报。
眼下部队已经疲倦到了极点,如果再不打一场胜仗,总是这么转移下去,或者粮食不够了,本来凝聚力就不高的部队恐怕就完了!
下半夜,出乎诸葛同意外的是,用来会师的后脑丘地区来了不速之客——伪满第五军管区下辖的伪满部队正巧要路过!侦察员亲眼看到他们狂妄地将部队分成三段,向林西地区进发。为了保持进军速度、以及出于绝对信任友军的关系,他们没有安排侧翼、后卫的斥候。
云层散开后,月亮洒下一片银白色。诸葛同默默地看着地上由本地干部画出来的地形草图,将心思放到了这支正在急行军的伪军部队身上。
没有睡醒的干部们打着哈欠,不时地抬头看一眼诸葛同,等待着撤退的命令。
“准备战斗!”诸葛同丢下比划地图的小树枝,斩钉截铁地说道:“等待敌人的后卫进入包围圈后,立刻全力攻击其后卫。”
敌人的先头部队都已经骄横到了这种地步,其后卫更加不会有什么防御准备。
啊?!一干本地连队干部们纷纷不可致信地看着诸葛同,每个战士平均不过三发子弹,还有四分之一的人甚至没有步枪!这个仗岂不是鸡蛋碰石头?
“同志们立刻下到连队,快点把部队拉上来!”宋致勇对那一干呆若木鸡干部们严肃地命令道:“立刻给下面的干部战士传达作战意意图,必须在敌中军本部回头之前吃掉他们的后卫,否则我军就会全军覆没。”
“这一仗关系到我军的命运!如果谁的腿软了,我会毫不犹豫地执行战场纪律!”诸葛同接过话头,严厉地盯着一干干部,“战士逃跑了就枪毙班长;班长逃跑了就枪毙排长;如果是排长逃跑了,连长和指导员一起枪毙。”
鉴于部队中的逃跑、怠战和对装备精良的日伪军作战信心不足的原因,赶鸭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