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之抗日-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渡边被炸死后,日伪之间产生了不信任感,一些伪官员被日军宪兵队传讯……

    我平津地区的地下组织短期内发展了两百余名会员,经过党部的仔细挑选,准备发展十三名积极分子入党……

    第二批‘锄奸团’成员共四十名,不日即将回到根据地接受培训,除了携带巨款前来以外,还带来了一部机床……”

    “不错、不错!第二批前来培训的人手已经扩大了一倍,欠傅作Y的钱也可以还掉了。”刘云点点头,又笑着对小五吩咐道:“根据地急需大量的技术、医学、经济管理人才,让他们多注意一点,如果有机会就发展成为我们的会员、送回绥远。”

    “司令员,林西区发来电报!”一个参谋快步走到刘云的身前,大声念道:“……接到师部的调令后,我部准备对伪满洲帝国的第五军管区发起牵制性攻击,但是我部主力向平西靠拢后,却发现指定的地域并不是山区,而日军摩步化部队却可以迅速对我形成威胁……”

    电文不长,但是意思只有一个,林西部队不宜进行牵制战,并且不宜向平原地区发展,否则有被机动性很强的鬼子咬住不放的危险。

    刘云顿时沉默了,这份电报的署名只有诸葛同,也就是说,这是诸葛同私下里发过来的。

    “回电!”刘云思索了片刻,“部队必须坚决执行上级安排的命令!但是指挥官可以根据战场的形式做出最合适的安排。”

    这个时候可不能随便乱出主意打乱中央的步骤,在“ZF”学习中,绥远分区虽然取得了特权,但是“动员组”依旧在部队和地方上开展工作!一旦被“动员组”向延安参上一本“山头主义”,恐怕十个刘云也会死翘翘。

    “司令员,可以让绥南主力部队的一部先行结束休整,辖基干团的全部,昼伏夜出北上进行牵制性攻击,以支援林西部队。”钟天祥站起来,郑重地说道:“况且华北的抗日形势已经越来越险峻,从政治上来说,进行一场攻坚战势在必行!”

    指挥部内的李远强、李信、戴仙兵都有些迟疑,自从绥南部队参与了清水的战斗、派出了第三先遣队后,实力至今还没有恢复,主力部队正以连为单位分散在绥南各地进行休整。

    “不行!”刘云摇头,正色说道:“部队要服从大局这句话不假,但是部队不能为了所谓得政治目的而打仗!”

    如果真的打下了县城,除了部队会遭受重大损失以外,还会将其他地方的日伪军主力吸引过来,按照历史的发展,冈村宁次即将接任多田俊,万一冈村这老鬼子为了稳定外蒙边境,使得历史上的“五一大扫荡”随之改变地点……

    总之,绥远分区可挡不住日伪军铺天盖地的、长时间的进攻,这是刘云绝对不想要的结局!

    军分区激烈的争论还没有结束,“动员组”文质彬彬的卓安盛就过来了,一干参谋们纷纷知趣地自己回避。

    “同志们!”卓安盛满脸严肃地看了看军分区的干部们,“现在开会!”

    刘云拿着茶壶、一个笔记本,跟在李远强的身后,进入一间小会议室,不动声色的脸色下,心里却在骂娘,这一场会议下来,恐怕不到晚上零点钟,他们那帮人是不会宣布散场的!

    而“动员组”自己却大搞车轮战,组长、副组长、协调员轮番“轰炸”绥远指挥部的干部。

    进入会场后,按照惯例,军分区的干部们首先会被要求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讨,然后再进行互相揭发,最后根据各自的“错误”,再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不能自我反省、不能交待问题的、或者态度恶劣的,就会被长时间地扣押在这里。

    而这长达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类似于羁绊的开会,会导致一些干部的情绪失控,在战争期间,对于出生入死的军人来说,他们的脾气大多是一点就燃,一旦语言不合就会造成双方严重的冲突!

    果然,开会没多久,在外面的值班参谋就听到了黄青海拍桌子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老子当过土匪又咋啦,没我们这帮土匪,你们甭想坐在这里”这句犯禁的话,紧接着,又传来“哗啦”一声,好像桌子被人掀翻了。

    第二天,黄青海因为扰乱学习会场、掀翻桌子一事被停职,跟着黄青海一起遭殃的还有几个好心帮腔的干部。

    虽然绥远分区取得了“ZF”运动的特权,但是历史依旧带着巨大的惯性,按照他原来的脚步发展!

    在整个绥远区,不管是部队上还是地方上,陆续有干部被集中起来参加学习。
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全力推荐
    绥南的随营军校开张后,没多久刘云就从军队和地方上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选拔出了十几个思想合格、品质优良、积极进步的青年进入军校,准备把他们培养成高级军事干部,以解决部队中所急需的政工人员、团部和司令部的机要员和参谋人员。

    这些有文化的见习干部在军校中,被那些依靠战功进入军校的干部称呼为“文化干部”,而那些依靠战功进入军校的老大粗、战斗骨干,则被“文化干部”被称呼为“拼命干部”。

    和那些一起上课、直接从部队中挑选出来的“拼命干部”不同(多半没什么文化),这些“文化见习干部”除了接受普通军事教育以外,刘云还给他们讲解了二战中的新式战术。

    “抗大”军校。

    刘云手里拿着一根教鞭,在黑板上拍了一下,讲解道:“飞机依靠浮力才能升起来……”

    “请问司令员。”一个年轻的学员站起来(“拼命干部”),摸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空气中的浮力在什么地方?”

    “哦!”刘云笑了笑,解释道:“空气中的气体无处不在,只是你没有办法感觉到他而已!飞机能够在空中飞,和船能够在水里游是一样的!”说完,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简略图,将阻力、动力、摩擦力等一一用简单的图表示出来。

    文化方面的差异在这里完全体现出来,那些知识学子对于空气动力学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而这些没读过多少书的老大粗们则是满脸疑惑!

    为了不让“老大粗”们把飞机当成“神鸟”,刘云只好从头给他们讲解飞机能够飞的原理,虽然这样很麻烦,但是这帮年轻的部队干部们几乎没有一个不愿意听的。

    “现代战争中,武器并不仅仅是你们手中的步枪……”刘云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拼命干部”就忍不住插嘴道:“有大炮、战车、飞机的立体作战!”

    这个时候,德国的“闪电战”摧枯拉朽地向苏联纵深发展,对于德国纳粹运用的战术,就成了军校内干部战士们感兴趣的东西。当初刘云给这帮学员们讲解“闪电战”的时候,因为刘云和所有人一样,并没有见到过“闪电战”,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刘云是在“瞎掰”,但是随后在刘云严密的“推断”下,又不得不为之折服。

    坐在角落内旁听的教导营营长杨先问拿着钢笔做着记录,其字迹难看而潦草,有时候跟不上刘云的节奏、或者遇到不会写的生字,就在笔记本上用“O(圆圈)”代替。

    对于“联合作战、立体攻击”,杨先问还是知道的。

    战车可用来突破、包围、迂回和袭击敌军的侧翼和后方,从而打破战场上的胶着局面。大量战车的集群突击能取得重大战果,同时又能对敌国军民施加强烈的心理威慑。

    不过对于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杨先问并不赞同别人的“苏联速败”论!首先苏联存在着纵深的问题,其次,“立体战”也要看地形,城市和山地显然不适合战车集团冲锋。

    联系到中国战场,在国内战场的鬼子兵并没有条件向欧洲那样进行“立体作战”,因为小日本的后勤和钢铁完全达不到德国法西斯的那种水准!

    “并不是直接杀人的武器!”刘云对那个破坏次序的学员笑了笑,指了指天上,正色说道:“而是气象战!”

    越南战争中,美国在胡志明小道进行人工降雨后,北越方的运输物资总量由九千多吨锐减至九百多吨。所以在朝鲜战争中,一旦实行“人工降雨”,将对补给要求极高的美军影响极大!若大雨将道路冲坏,对美的机械化部队就是一场灾难!

    气象站?不但“拼命干部”们愣住了,而且连同“文化干部”们也愣住了。

    刘云看着一干聚精会神的学员们,笑着说道:“华北方面军有一支气象部队,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部队的作战!”

    一干学员们纷纷恍然大悟,原来是“气象站”而不是“气象战”,司令员怪会唬人的!

    杨先问却暂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松懈下来,而是准备做记录,按照道理,司令员没有必要把小鬼子的“气象站”拿出来说。

    果然,刘云继续说道:“大家先安静!我所说的气象战,是指依靠人工降雨来达到作战目的的一种战术!”

    刘云的话音刚落,学员们不但没有安静下来,反而吵闹的更加厉害了。

    司令员又在唬人了!和以前骗那个傻洋人一样(将害虫空投到日本吃光庄稼)!

    “同志们安静!”无奈之下,刘云只好给他们讲解“人工降雨”的原理,不长的时间过去后,“文化干部”们大多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按照理论上来说,这的确行得通!

    一个上午快要过去了,“拼命干部”们的头——杨先问虽然作了满满一张纸的潦草笔记,但是依旧听得不明不白。“人工降雨”中所包含的化学、物理知识,可不是这些上过几天学的“拼命干部”们所能理解的!

    ……

    “报告!”小五跳下战马,对刘云喊道:“司令员,军分区有紧急军情!赶快回去。”

    “好!下课!”刘云只好放下教鞭准备走人。

    今天的授课目的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是好歹那些“文化干部”已经明白了大自然武器的威力!当然,那些“拼命干部”则想都不要想了!

    #

    下午,军分区司令部。

    “情况怎么样了?”刘云一支脚还在大门外,就着急地问道:“有最新战况电报吗?”

    “暂时还没有!”戴仙兵飞快地抬了一下头,又很快盯到地图上去。

    此次,后套傅作YI派一团骑兵昼伏夜出,绕过鬼子的封锁线,悄悄地闯入了绥中地区,并且对绥中区提出了驻防、给养、地盘的要求。

    双方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兵戎相见!

    深夜,绥中区骑兵部队正和国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而军分区指挥部内也是灯火辉煌,干部们匆匆吃了一点东西,又继续坚守岗位。

    “动员组”的新组长安源露了一个面后,仅仅说了一句“部队好忙啊!”就带着人悄悄地撤了下去……

    刘云的手指不时地敲打着桌子,傅作YI此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没有道理跑这么远抢地盘!况且大敌当前,他难道就不怕被日本人驻扎在包头的骑兵集团一口吃掉吗?!

    “我觉得傅作YI此举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五做沉思状,说道:“即使是要地盘,但哪有狮子大张口的?!傅作YI可不是这种没脑子的人!”

    刘云的眼睛一亮顿时明白了什么,绥西主力团南下的时候,傅作YI没有趁火打劫,这个时候居然跑出来打绥中区,并且还是以少击多,恐怕傅作YI这个时候并不是真正要打仗,而是为了打仗而划清界限,免得被授人以柄、被蒋介S一封电报解除了军权。

    “纪录!”刘云对参谋吩咐道:“命令马常青团迅速击溃当面之敌!牺牲再大也无所谓,但是不得追击!”

    参谋惊讶地抬头看了看刘云,一旁的钟天祥奇怪地问道:“司令员,这是为什么?”

    “这是傅作YI在有意试探我方的实力,一旦我方稍有不支,恐怕以后包头以东、归绥以西的广大地方,国军骑兵将如同蝗虫一样来一批又一批。”刘云将目光落在地图上,继续说道:“而且,傅作YI在重庆国民党高层一直有‘通共嫌疑’,所以他们这个时候必然会竭力证明自己的‘清白’。”

    “那么,为什么对他们不能进行追击?”钟天祥立刻反问道:“在外蒙边境线上骚扰日军蒙骑二团已经回援,迂回包抄消灭它们只是时间的问题!”

    “因为不能把他们打痛!”刘云笑了笑,又耐心地分析道:“如果傅作YI真的要大打出手,早在绥西主力团南下的时候,就会穿过封锁线进攻绥西区,但是他们没有!如果我们把他们打痛了,不但傅作YI会恼羞成怒,甚至重庆方面也会借机生事,指责我们对抗友军。”

    还有一些话刘云没有说出来,除了不愿意打内战以外,毕竟后套地区傅作YI部吸引了大部分日军,没有他们,敌后的黑八路哪怕再厉害也蹦不了几天!

    钟天祥沉默了几秒钟,向李远强看过去,皱着眉头说道:“这样一来,恐怕军区会有意见、‘动员组’也会指责分区司令部犯错误。”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的“WN事变”,所以对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八路军上下还是非常重视的!况且现在又有了“动员组”横插一脚,这使得即便是大军区的首长在对待顽军的事情上,也不敢轻言“避战、退让”。

    “给军区发报!”刘云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个责任由我来承担!”

    李远强并没有回答钟天祥的问话,看了看刘云,微微皱着眉头说道:“这件事情由我和司令员一并负责!”

    刘云看了看李远强,不易察觉地微微点点头,政委总是在自己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站过来,毕竟,没有什么人愿意被扣上一顶帽子。

    天亮时分,军分区司令部连续收到了几封电报,除了大军区发来的“按照实际情况办理”的电报以外,绥中区也发来的几份战况汇报。

    “向军区报告!”刘云揉揉发胀的眼睛,“我绥中区已经顺利击退了顽军的进攻,并且缴获了一批装备,抓获的俘虏凡有不愿意留下来的,则已经全部放回。

    追逐战打了一个晚上后,日军骑兵集团一部也趁机出动混水摸鱼,顽军在本地没有后勤和补给,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随时有可能被日军消灭,我已经下令部队停止追击,并且派出代表和顽军谈判,准备送他们返回后套区……”

    “这份电报恐怕有一些不妥当……”几分钟后戴仙兵拿着电报又回来了,递给刘云后低声说道:“司令员,不如将‘送他们回去’改成‘他们自己逃回去’。”

    因为“送”、“帮”他们回去的字眼太敏感,恐怕会让“动员组”借题发挥,直至影响到军分区的正常指挥、办公。而且这个时候,别说军分区的干部不能犯错误,甚至连大军区的首长在“动员组”的面前也是兢兢业业。

    刘云的大脑急剧思索了几秒钟,随后还是下定了决心,“不要紧,就按照原文发出去。”

    如果私自修改战场的实际情况,一旦被“动员组”嗅出一些什么,恐怕罪名会更大!

    #

    早上,延安军委礼堂一侧,毛泽D和几个才开完会议高级干部走出来,就被康S拦住了。

    “主席!绥远分区的黄青海掀桌子、踢板凳,气焰极为嚣张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康S因为极度生气以至于声音都带着颤抖,愤怒地说道:“昨天晚上,后套顽军偷偷摸摸地杀过来了,打了一个晚上后,却又奴颜婢膝地送人家走!下命令的人简直就是目无军纪、党纪!”

    因为晋绥军区的贺胡子“护犊子”,就此事已经发了电报!所以毛泽D早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的来由,挥挥手示意那些干部先行离开后,随后拿起电报看起来,片刻后又转头对秘书问道:“绥远军分区的‘动员组’有没有发汇报电报过来?”

    原“动员组”的组长因为犯错误已经就地免职,新“动员组”的组长安源以前打过仗,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秘书正要说“没有”,一偏头,却发现一个高级参谋正迅速赶来,胳膊下还夹着一个文件夹。

    毛泽D顺着秘书的目光,也看到了参谋,还没等问话,那个参谋就跑上大声说道:“主席,‘动员组’已经发来了调查电报。”

    毛泽D接过电报掂了掂,来得真是及时!

    电报全文如下:“……绥远的条件比之华北各地困苦有余、艰辛倍出,然而其精神风貌却截然不同!部队、地方上的干部素质虽然参差不齐,却极少有土霸王作风和习气!

    部队中虽然成分复杂,但是其骨干和党员干部却能够带头示范,进行的政治教育相当成功,部队有朝气、积极进步、战斗力顽强……

    在地方政权的问题上,虽然存在相当的复杂性,但是绥远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却是极其成功的!堪称典范!绥远大草原上的蒙古族部落、势力,无论是否中立还是已经投靠了日本,但却对八路军极少兵戎相见……

    绥远军分区司令部对于‘动员组’开展工作一直持配合态度,每次动员会议,分区的司令员和政委都无一例外地参加,绝无推托之事情,因为黄青海的违纪事情,政委、司令员、黄青海本人以及其他的干部都已经做出了深刻检讨……”

    怎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调查报告?!毛泽东沉思起来。

    “主席!”康S打断毛泽D的思索,凑上去低声建议道:“绥远分区的干部是不是应该挑选一部分,回来参加学习?”

    毛泽D立刻向康S看过去,眉毛微微地皱到了一起。

    “主席!”正在这个时候,林育Y身边的警卫战士跑过来,打了一声招呼后,却发现好像康S正在等候什么指示一样,为了避嫌又远远地停住了。

    “你先去忙吧!这件事情我等会儿再给你答复!”毛泽D挥挥手,要打发走康S,又对那个战士说道:“你过来吧!”

    “主席!”那个战士飞快地跑过来,腼腆地笑了笑,“林首长想和您单独说说话,请您给个时间。”

    “选时不如撞时!”毛泽D立刻挥挥手,“小鬼,一起去。”

    医院内,林育Y躺在床上,手里拿着《步兵战术》看得入神,以至于没有察觉到毛泽D到来。

    “育Y啊!你瘦多了!”毛泽D惋惜地摇摇头,“自从你从部队上回来后,身体不但没有好,反而越发消瘦了。”

    因为苏德战争爆发,现在到苏联疗养也去不成了,而中央医院的条件恶劣,即便是号称“钢人”的林育Y,其身体也已经渐渐吃不消了。

    “主席!”林育Y艰难地要坐起来,正要说话,毛泽D却抢先一步按住林育Y,关切地说道:“你的身体还没有复原,躺着说话!”说完,挨着床边上坐了下来。

    林育Y有些歉意地笑了笑又躺下了,“主席啊!那我也不跟你说客套话了。”举起手中的《步兵战术》扬了扬,“我虽然一直都在看这本兵书,却怎么也看不够!”

    毛泽D看了看这本被翻旧的《步兵战术》,摇头低声劝慰道:“育Y,你现在是在养病,不宜多看着这些书,大脑会过分兴奋,既不利于你的休息、也对你的身体也很不利!”

    “谢谢主席的关心!”林育Y并不考虑自己的病情,情绪反而高昂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大声说道:“当初在清水以南的战斗详细战报,我已经仔细地看了几遍,绥远的攻坚经验已经证明这本《步兵战术》的成熟性、可行性!”

    清水以南的战斗结束后,战斗捷报通报全军后,党内、军内的高级干部们,对于这个战斗如此顺利地结束第一反应就是吃惊,随后又对伤亡人数表示不可思议!要知道当初在“百团大战”的时候,仅仅是打盘踞在关家垴一个大队的日军,就花了一昼夜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才消灭这个大队的鬼子。

    所以,《步兵战术》决不仅仅是和国民党对抗的政治道具那样简单,而是有真才实料的当代《孙子兵法》。

    “打仗特别是攻坚战,必须学习绥远!”林育Y打断毛泽D的深思,又继续说道:“论补给,没有什么地方比绥远更荒凉、难以得到;

    论民族复杂、抗战的凝聚力,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得上绥远的情况更恶劣、棘手(蒙古贵族大多要么投靠了日本人、或者不公开支持代表法统的国民政府);

    据说从绥远传过来的‘土化肥’配方,既简单好使又不逊于洋鬼子的化肥,可以考虑在各个根据地内推广!”

    林育Y虽然已经病休,但是本着一个GCD人的职责、党性,还是向毛泽D诚恳、委婉地推荐绥远分区。

    毛泽D没有再考虑局势,而是看着虚弱的林育Y,心痛地说道:“去中央医院吧!这里天天都有日本飞机轰炸,你这里的窑洞不安全。”

    历史上日本飞机除了轰炸延安以外,还先后对黄河防线进行了长达二十八次进攻。每次进攻投入兵力少者两千人,多达万余人。但是在八路军的坚决打击下,日军未达到西渡黄河的目的。

    ……

    毛泽D才带着病榻上的林育Y离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