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家大争-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她怀了马成的孩子,公孙策沉着脸没说话,与马成一起出门,直接捣了马成一拳,马成知道自己会成为出气筒,早有准备还是被一拳打的贴到墙壁上,良久才缓过来一口气。
在上次他们分别的东城楼,摆着一桌酒,明月倒映在杯中,公孙策依旧气愤难消。
想他纵横河东,谁人敢给他脸色看?
“连个女人都治不住,你怎么治军?”
马成翻了个白眼,反讽:“听说某人将鱼玄机收进宫里为奴,刘雅蝉只是一个冷哼,这某人又乖乖地将鱼玄机放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公孙策一愕,心里把朱浪恨上了,暗骂他多嘴。
本来以为留着鱼玄机没事,结果出事了,他将鱼玄机释放,见鬼的鱼玄机在他出征的时候又拖家带口的来了河东,在朝阳坡下的崇东观当起了观主。
朝阳坡与崇东观各在一座山头,举目就能互望,把刘雅蝉气的不轻。生气的原因不外乎公孙策常常去崇东观观研法术,可她哪里知道,崇东观中供奉的是黛姬。
“不说这些废话了,四国联军随后就至,你想好你以后的路了没有?”
马成神情低落,以前秦国对他这里是鞭长莫及。先是西域偏远,秦国的主要精力被中原局势所牵扯;再则就是武威敦煌一带,被高仙芝占据,替他遮挡住了秦国兵锋。
现在秦军与四国联军同至高昌郡,他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他在名义上就输了秦国一筹,秦国要收回高昌郡军政大权谁都没借口阻拦。毕竟他是随凉军投降秦国的降将,尽管高昌是公孙策打下来,送给他的。
“我就是死,高昌也不会交给秦国!”马成抬头,望着公孙策眼睛一字一顿,斩钉截铁,很是坚定。
“我甩开联军,孤军深入就是为了帮你!你想怎么弄?”
马成很是感动,他知道公孙策不计前嫌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高昌一郡之地,再说这本来就是公孙策给他的地盘。
“不知道,大不了地盘给秦国,人口你迁移到魏国。四十万人口,是你魏国此时的三分之一,对你的帮助,不亚于十万军队。”
“那你呢?和我去魏国,封你做公,世袭罔替。”
马成苦笑摇头:“我手下那些人,去了魏国根本安稳不了。他们和马超,可是真正的生死大仇!到了魏国,为了搞死马超,他们连叛变这种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他继续说道:“我带着他们北上大漠,去过游牧生活。草原上的民族时时刻刻都在增多,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以战养战,早晚我要杀回来!”
“草原民族不断增多?怎么回事?”
“不知道,就好像八月十五那一夜复活的军魂一样,草原上不断有小部落在复活,又不断兼并,叫什么名字的都有。我杀了半年,干掉不下十万人,可只要向北一出兵,总有草原部落会撞上来!”
马成说着,有些不解,更是恐惧地说:“如果不是我下手早,北边草原一旦饱和,这些游牧民族必然会组团下来找我的麻烦。如果北方的游牧民族都这样的话,不断有部落复活,那么神州早晚会陷入浩劫!”
公孙策沉默,马成说的很有道理,张耳曾告诉他一个秘密,和复活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秘密。
“草原民族,有多少杀多少!他们有一代天骄,我们有武悼天王!一个马其顿入侵西域战,就能使得神州各国一致对外。更别说草原这个睡榻之侧的白眼狼,只要北方各国出兵,南方各国出粮,封狼居胥也不是不可能!”
公孙策说的很是霸气,他治下人口一百四十余万,壮丁五十万。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暴兵三十万!他手下有很多天兵名额空缺的神将,只要一组织,他就能拥兵四十万!
虽然到时候质量必然参差不齐,但起码能耗掉草原五十万人!
光他一个小小的西魏暴兵都能产生这么大的威力,更别说那些底蕴深厚的历史大国。只要他们愿意,全民皆兵也不是不可能。
“呵呵,我们的人口是固定死的,只能休养缓战。草原民族就像这个世界最高主宰故意制造的漏洞,可以源源不断地复活人口。被动防御很不好,我决定去草原大杀特杀,他们复活多少,我就杀掉多少!”
马成脸色泛着杀气,指着北边继续说道:“那里就是我的归宿,要么我一统草原,成为神州藩属,要么就是你替我收尸之地!”
他一步输于公孙策,结果步步输。以至于公孙策现在成了一国之主,而他却像丧家之犬一样,从神州出奔,去草原找生路。
他内心不甘又何如?公孙策已经尽可能的帮了他。他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见神州已经没了他什么关系,就想去外面杀出一片天地。
“你的人口我替你保存,等你在草原站稳了,我再给你送过去!”
马成听了摇头:“士兵家眷你多给点优惠就成了,征战草原,估计没几个能回来。到时候还会麻烦你多给我运输几次军械,听说你的军械储备很足。”
“没问题,有多少我供应多少。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公孙策有些伤感,因为他知道,某种意义上是他将马成逼走的。
如果他与四国联军一起来,马成只能重归大秦。而现在马成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远走高飞。
“后天一早,在秦军来之前走人。我在草原那边还有几座戍卫城堡,储存的物资足够我三个月之需。后面的军械补给,就全靠你了。”
马成说罢,长长出了一口气。他也在犹豫,到底去不去草原这个绞肉机。
现在话已出口,已成定局,所以做出了选择的马成,心情不同于公孙策的伤感,反倒多了一份轻松。
如果公孙策与秦军同至高昌,那么他只能投秦。可能他以后的生活就像凉主张重华一样,被圈养在咸阳城,当一个可有可无的清闲官职。
现在公孙策先至,让他多了一份选择。
一夜饮酒到天明,第二天下午公孙策醒来,马成已经孤身率军三万骑兵北上草原,给他留了两万杂兵和四十万人口。
傍晚时分,王翦率领四国联军与各国先锋赶到高昌,要接收高昌城,公孙策张弓搭箭,一箭射到王翦脚下,表明了自己态度。
王翦脸色很不好,他孙子王离的耳朵还在公孙策那里,现在又让公孙策在各国联军面前狠狠甩了一巴掌,如果不是国战要紧,他早就挥兵攻城。
“魏国太子的脾气果然有点大,我们还是在外扎营吧!”说话的是汉军先锋樊哙,他似笑非笑地望了一眼王翦,带着三千汉骑寻地扎营去了。
其余各国也是各找地方扎营,神州联军总统帅是韩信,还在后面与大军行进,王翦是中路军统率,联军副统帅。
“公孙策,你要挑起秦魏之战么?高昌郡本是我大秦国土,如今被你霸占,你若给不出一个合理的答复。击败马其顿蛮夷联军后,大秦必会兴兵于西魏!”
城楼上,公孙策沉着脸,望着最后剩余的三万秦军,一挥手,身旁武昌高声大喝:“王翦!高昌郡本就是我家殿下亲冒白刃,于万军之中夺取的!后借予好友马成屯兵之用,何时成了大秦的国土?”
“强盗逻辑!若无大秦虎威,公孙策何德何能,能打下高昌郡!”王翦身旁一个秦军传承者亦是大声呵斥,声音与武昌不分上下,浑厚无比。
公孙策摸着胡子,指着王翦身旁那个出言的传承者对左右两名神弓手说道:“把他两只耳朵射掉,今晚给你们加餐。”
牛霸先与叶轻舟对视一眼,确定了左右,取弓抽箭不分先后,两支黑影宛若流星,擦着那名传承脸颊飞过,正好将两只耳朵射穿!
那传承者痛嚎一声,落马翻滚,身旁同僚望着高昌城楼,俱是怒目。
王翦想到了自己孙子的耳朵,更是恼怒,当即大喝:“箭阵!箭阵!!”
秦军全军开始移动,后面牛车上一捆捆的箭矢被搬下,弩兵弓兵开始出列,在夜晚中,移动摆阵。
公孙策随手一招,立在一旁的雷电戟飞入手中,电蛇肆虐,照的城头犹如明昼。城下秦军见了,士气大降。
公孙策的雷电戟,在中原的名声犹如死神之镰刀,越传越变态。堪比乱世之前的核弹,城下秦军哪能不骇?
“王翦,高昌从此以后就是我的了,秦国想要,就需要代价!”
雷电戟被公孙策投掷,插在王翦不远处,雷电大作,前排秦军尽数被电翻,王翦身旁亲兵拥着王翦朝后强退,远离雷电戟辐射范围。
公孙策哈哈大笑,一把将雷电戟招回去,转身进了城楼。
王翦先见先头被电翻的秦军只是昏迷,心中隐隐有些可惜,如果公孙策不留手杀死那些秦军,那么他就有把握说服其他各国先锋部队,齐攻高昌城。
不求击伤公孙策,只要兵戈一动,就会彻底孤立公孙策和他的西魏。
“国战要紧,战后我们再一决雌雄!”
王翦说罢,带着秦军去找地方扎营。
其他各国先锋部队俱是惋惜,惋惜秦魏两军怎么没有打起来。
只要兵戈一动,西北四国联盟不攻自破。那么四国临近诸侯,都会压力骤减。
刚才王翦只要招呼他们一声,他们肯定会倾力相助。
“各怀私念的联军,怎么能打得过马其顿联军?”燕国先锋卢燕皱眉,神色不是很好。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马其顿联军纵有百万,各国也不怵他!反正我齐国是不怕他,来这里就是扬我齐军兵威来了!”
说话的是齐国先锋高长恭,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加上俊美到妖冶的面容,让卢燕心里发毛。
第二十四章 中路受阻
六月十五的夜里,性格刚烈至强的王翦服软,因为高昌城不是他一时半会能打下来的,再说秦魏一起冲突,四国联盟就会崩解,这对秦国的损失远远大于高昌一郡。
城中,公孙策先是见了马成家眷,对他父母好生安慰,至于赵娜的不满和郁闷,被他直接无视。
随后在朱浪的陪同下,正式接受了马成留下的两万杂兵。
这些都是拥有天兵身份,却主将战死,无法有效统御的部队。
各国军队还是以神将率领本部天兵为主要战斗方式。现代人成为天兵后,在惨烈的肉搏战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强人意。必须要有神将的战意加持,才能战斗下去。
如果神将战死,该部天兵不战自溃是普遍情况。
所以神将战死,对于战局的影响是很大的。
神将所部天兵崩溃,不仅是损失一部士兵战斗力,而且会对其他部队造成极大的影响。
而公孙策的军制改革,短时间内部队的战斗力会下降,但长久来说,可以杜绝神将死,天兵溃的情况发生。
毕竟历史上的军队,就是这么组建的。
只要战法和军法到位,加上奖赏和各种措施,神将与其他天兵也能磨合。
起码不像马成这样,这两万战死神将遗留的天兵他也不甘心留下,可没有神将对所部天兵的强力统御,他想带走,也带不走。
不过这两万天兵留给公孙策刚好,没有来自神将的阻挠,他很好的就将这两万杂兵的建制打散,以自己西征大军为骨干,不到半夜就重新将编制建好。
这一切让随军而来的神将和传承者很是佩服,佩服公孙策的远见。
朱浪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遗留下来的现代人那么多,可只有公孙策独自建国。
不仅仅是因为公孙策有吕布这样的绝世无双传承,还因为公孙策的眼光。
他看的很远,不会被眼前的局势遮住眼。
第二天一早,各国先锋部队在高昌城下举行会议。
神州联军在咸阳的会议结果是军分三路,三路并进。右路燕齐大军先控制北西域的乌孙,截断马其顿后方为战略目标;左路楚汉大军走南西域,征调南西域诸胡,以为仆从军,然后北上定远城,作为总突击力量。
而四国联军,就是支援定远城,与马其顿主力僵持下来,维持战线,等待左右两路大军。
这个战略说不上多好,第一目标就是全歼来犯西州马其顿联军,若战事不顺,就在定远城与西州军僵持,拖死西州军。他们一路给养全靠掠夺,和放牧所得,后勤线远远长于神州联军,比后勤,马其顿联军根本比不了!
而马其顿人得知神州先遣军已赶到高昌,以两万人歼灭他们三万人,在十七号一早,加大对定远城的攻击,兵如蚁附,密密麻麻。
班超一身朴实无华的铁甲,仗剑高喝,激励守城军士。
他的部队折损很大,如今守城军队不足七万,城中民壮已经被征发,赐予战魂,转为天兵,加入守城序列。
如果可能,他还会征调健妇参军,他决心死守倒地,要和马其顿人彻底拼命。
哪怕最终城落,他也不会留给马其顿人一个劳力,一粒粮食!
马其顿联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今年西域取的丰收,自从马其顿人入侵行动被发现,他一方面运输粮草入定远城,一方面将那些来不及运输的粮食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如果定远城落,他绝对会纵火焚城,不让马其顿联军有任何收获!
如果马其顿人得到城中粮食,就有和神州联军对抗的资本,成为后续征服道路上的强大后援,这是他绝对要杜绝的!
“侯爷,马其顿人攻得太猛,从早上到中午,从不间断,我们半日就损失了近万人!”一名断臂传承者褐发碧眼,典型的西域土著。
“因为他们急了,说明我们的援军快到了!通告全城,援军将至,让大家奋勇杀敌,不可堕了我们定远军的威风!”
百万大军就在城下,班超彻夜难眠,双眼通红,此时背倚城墙才能站稳。
“喏!”这名回鹘人传承者刚刚转身,就被城下流矢射中,噗通倒地再不起。
班超闭目,长长出了一口气,挥挥手,左右亲兵上前将战死的传承者拖下去,拖到专门的安置场所。
定远城五十万人口,很是拥堵,接连惨烈大战,战死的天兵犹如尸山,为防止瘟疫,班超每夜都要火化数千具尸体。
只有神将或者传承者战死后,才有专门的安置场所,不过都是在城中建造坟冢。
城下马其顿本阵,亚历山大一身白色布袍,坐在华丽战车上,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城头。
城头上,两军火箭互射,守军沸腾的油脂泼到城下,被点燃,似乎定远城就在一片火海中,亚历山大什么都看不清,看到的只是烟雾缭绕中的火焰或者偶尔被点燃的旗帜。
“塞琉古的军队出发了没有?”亚历山大询问贴身侍卫。
“已经到达山口,正在建造营垒,准备拼死抵抗东州联军!”
百万大军调遣,很是繁冗,亚历山大的侍卫营就相当于是参谋部。阻止神州联军西进本该是西州联军仅次于攻克定远城的大事,可现在并不是这样。
亚历山大此时最头疼的事情就是镇压那些仆从军,来自埃及、伊朗、色雷斯、乃至希腊本土的雇佣军。
其次才是庞大军队的后勤问题,只有把这支联军维持住,不让它崩溃,才是他此时最重要的事情。
进攻定远城,西州联军战死损伤的军队将近二十万,死的大多数都是仆从军,这让仆从军的将领如何能够安心?
本来他以为只要自己百万大军开到定远城下,守军会被震慑,不战自降。然后获得西域今年的收成以及收获几十万仆从军,然后一路东进,去传说的长安城中饮酒。
他还想俘虏神州的女皇陛下,让她成为自己的舞姬歌女,看来美好的设想已经成空。
他复活时,手中只有步骑三万,然后他生前手下将领纷纷来归。
他手下的将领都是他死后,能自立一国的存在,手下军队甚至比他还多,军力暴涨之后,他一路征讨,基本都是大军未到,守军望风而降。
没想到,神州的定远侯班超的脾气如此硬,和他的军队彻底死磕上了。
好在北边的乌孙已经被他震慑,在降与不降之间做徘徊;依附定远军的南西域回鹘诸部也被百万大军所惊吓,不敢提兵来援定远城。
只要打下定远城,这西域南北两部就能被他吸收,起码能征调三十万仆从军。
“向希腊城邦发出邀请,同时给罗马人信息,请他们一起征服东州!”
侍卫长有些疑惑,不过还是派人朝远在西州的罗马人以及希腊城邦发出鹰隼。
就算西州各国有意东征,可从发兵到西域,起码要有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到。
再说侍卫长不认为此时的西州联军会战败,他们百万大军可没有掺水,就是一比一的消耗,也能耗死对方。
就算马其顿联军战败,两个月之后的援军,也可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亚历山大从复活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那就是征服,再征服。
这是神告诉他的,只要他征服的对象越强,那么他纵使身死,也会成为征服之神,永生不死。
所以他对中东、近东以及埃及等地盘并不看重,他看重的只是手中军队以及各种征服。
征服神州,乃至征服神州女皇陛下。
六月十七,公孙策安排好高昌留守事宜后率军西进,前锋赵云在傍晚带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那就是高昌直达定远城的山道被马其顿联军堵塞,并在山口处建立了关塞,十分坚固。
六月十八中午,公孙策赶到山道前,见到了真正的枪阵。
这些枪兵衣甲款式与之前击败并歼灭的黑衣马其顿应征长枪兵酷似,不过甲裙是水蓝色;另外还有银盾银甲的长枪兵,类似于马其顿皇家长枪兵。
除了山口前的枪阵,两侧的山坡上尽是衣饰复杂,蒙脸的波斯系弓手以及标枪兵。
在枪阵后面,公孙策还看到了类似于罗马龟甲军的小军团编制的剑盾兵,都是银盾银甲,他们还配备寒光闪烁的标枪,彻头彻尾的罗马军团仿制品!
“这是塞琉古军队,缔造者塞琉古是不弱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将领。他建立的塞琉古国家,前期与马其顿类同,后期是各个文化的交汇的国家。”
说话的是伏晓光,他一脸的郑重,很是严肃。
“你了解?”公孙策侧目而视,伏晓光点点头。
他指着银色剑盾兵说道:“塞琉古军队在罗马东征的时候,吃了罗马军团的苦头,于是军改,全面罗马化,这就是塞琉古银盾军团!给罗马人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很是强悍,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罗马军团还要强!”
“他们的统率是塞琉古出身马其顿贵族,随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屡立战功。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塞琉古于公元前前321年成为巴比伦尼亚总督。几年后迫于安提柯的压力逃往埃及,与托勒密、卡珊得、莱西马库结盟。之后确立对巴比伦的统治,随后东征,占领伊朗、中亚及印度河流域。在与印度孔雀王朝的作战中受挫后,缔结和约,割让阿富汗地区换得战象500头。”
“然后他回到巴比伦称王,史称塞琉古一世,建立塞琉古王国。三年后与莱西马库、托勒密等联合进攻安提柯,在易普斯战役中以战象摧毁安提柯军队。战后又分得叙利亚及小亚东部,成为横跨西亚的统治者。”
“二十年后,他打败并杀死莱西马库,并准备进军马其顿,再现亚历山大生前的盛况。可他同年遇刺身亡,马其顿再兴成为泡影。”
伏晓光最后总结说道:“塞琉古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战绩最为出色的将领,其征战一生几乎重建亚历山大帝国。就是运气有些背,没有亚历山大的好运气!”
公孙策好奇他怎么知道,伏晓光直接回答了公孙策的疑问:“殿下准备出军的时候,末将就去军师那里讨教了马其顿的相关情况。而塞琉古的战绩很突出,所以末将就多留意了一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公孙策这样评价,又说道:“这是个好传统,在什么位置,都要学习。我是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攻读。你做的很好,当个校尉有些屈才。”
对于公孙策的这一番话,伏晓光在马上挺直了腰板,其他传承者也是个个下定决心,军务繁忙也要看书,多学习。
第二十五章 夜战!
塞琉古就是亚历山大的缩影,如果连他都打不败,更别说山口之后的亚历山大了。
如果硬拼,只会白白折损士兵。
山道中的枪阵,可以说是无解,只能顶着塞琉古的枪刃冲过去,必然会损失很大。而且两侧山岭上,尽是波斯弓手,就算没有枪阵阻挡,他们进攻也会困难重重。
“罢兵,回营!”公孙策远远望了一眼立在山口最险要处,那座还在不断修缮的关塞,很是不甘。
这一刻,他十分恼怒马成的战略眼光以及胆气。马成只要事先派一万人占据山口,马其顿人也不会打到高昌城下,此时他也不用这么被动!
营寨中,一架架投石车在组装,还有很多牛车被改装,改成大车厢,还有的牛车在轱辘两侧装上锥型利刃,驾驭者四周被严密封堵,防御力极强。
“明日先以箭阵摧其枪阵锐气,再以战车冲阵,投石机投掷毒火罐攻其弓手,大军外罩车厢,必能一口气杀到山口关塞处!”
公孙策的设想,很完美,但他知道,事情不会这么顺利,但他必须这么说,必须要激励部下。
塞琉古在山口的布置,已经让不少将校忧虑,更别说那些天兵士卒。
“殿下,我军初至,营寨草创,末将认为塞琉古可能会在今夜偷营。”
赵云出列抱拳说道,公孙策皱眉,其他各将陷入沉思,分析赵云所言,估测塞琉古偷营的可能性有多高。
“大军白昼行军,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