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家大争-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哥,你放过我哥哥吧!”

公孙雨出现在他面前,公孙策挽起衣袖擦拭着她的泪水,却问:“你觉得他适合当王么?”

公孙雨连连摇头,望着公孙策眼中满是乞求。

“连你都不认为他能当王,他怎么会幻想自己能当王?谁给他的胆子?是哪些人给他撑腰?他的才干连李青云都比不上,他怎么能当这个王!”

“魏国的法度是我们制定的,也是我们来执行的,之所以会这么处置他,不是因为法度,而是他没认清自己的能力!”

“这只是一场考验,通过了,他就是魏国王族第一人,失败了,他就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公孙雨听着只是摇头:“你忘了么?小时候山里发洪水,是哥哥将你从河边背走的!你欠他一条命啊!”

“所以我才没有一刀砍了他!国家大事是我们男人之间的事情,你陪你几位嫂子安心生活就对了!”

公孙策说罢,大步离去,留下公孙雨一人趴在冰冷青石台阶上哭泣。

魏国再次向前线派遣一个满编卫,这个消息不到中午,就出现在秦王赢荡以及女皇武则天那里,至于晋王李世民,在上午魏军誓师北伐时就知道了。

此时的河东郡,只有两个空架子监门卫,还有一个半满编的金吾卫,各地民壮还在征募中,总兵力不及五万,极度虚弱。

可公孙策坐镇朝阳坡,秦周二国即使国主心动,但麾下很少有将军敢率兵进攻魏国,更不用说底层的军卒了。

因为四国联盟的存在,公孙策的神勇和现代人的身份,让他成为联盟诸国中天兵崇拜的对象。

有些传承者与部下一样,也很是崇拜公孙策,如果机会合适,他们在战场上面对公孙策,甚至可能会直接倒戈。

再加上秦周二国国内乱军未定,无法倾尽全力进攻,就怕打虎不死,反受其伤。

秦王赢荡一身征戎,在大帐内把玩着十二对金色虎符,在面前小桌上当积木堆砌,沉思良久下令:“晋国叛盟,理应讨伐。如今国内乱军未定,我秦军无法出征。我们支持公孙策伐晋,从咸阳调出两万套铠甲兵器运送到河东,以示我们交好魏国之诚意!”

“陛下,公孙策虎狼之姿,叛秦自立一国,早晚是个祸害,莫要养虎为患呀!”

“哼哼,河北不是那么好占的!不必复言,发令吧!”

“喏!”

神都洛阳,万象神宫中,武则天一身明黄色龙袍,雍容大气,对着周国五位丞相清音说道:“秦军不动,我周军不动。我们数次算计魏国不成,已经惹了公孙策忌恨。如今之计,当先安抚公孙策的戒心,要去其戒备。”

“让驻守孟津的刘仁轨率军南下,加入清剿大军,先平定国内乱军贼势再论其他。你们谁愿出使魏国,联络两国友谊,为以后结盟魏国做准备?”

武则天说着,目光扫向狄仁杰。

狄仁杰见诸位同僚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沉默不言,他只能请命:“陛下,老臣与魏王夫妇有些交情,可完成联盟一事。”

在周国看来,晋国撑不了多久。魏国占据河北二州已是定局,晋国背弃四国联盟再到晋国灭亡,原有的四国盟约也就成了废纸。

如今剩下的三国该如何自处是个问题,是继续三国联盟还是其中两家联盟,孤立对付另一个国?

这都是关乎三国命运和神州各国局势变动的关键问题,武周身处神州中原腹地,四面皆敌,这个问题可谓性命攸关。

“朕也不好让你空手而去,由武库调取三万套兵甲作为支持魏国伐晋的诚意,想来公孙策的怒火也会平息不少。”

“陛下英明。”

九月初三傍晚,公孙英率军赶到平阳城外,与张辽天成卫合军一股,魏军士气大振,总兵力突破二十万。

魏军联营二百里,呈弧月型将平阳城半包围,四百架投石机日夜不停的轰击平阳城,平阳城北的晋军联营才是真正的主战场。

魏军兵分两路,夹击晋军,往往一座营寨你争我夺,伏尸数层,伤兵都来不及往后方运输,都战死在了前线。

结果经常争夺的你死我活的营寨会被守不住的一方一把火烧成灰烬。

总体来说,还是魏军的损失高过晋军三成,原因很简单,晋军多精锐,魏军精锐与杂兵混编,普遍战力平平,配合不当。

但魏军的箭阵让晋军损失惨重,将悬殊的战损比例拉了下来。

还有奔驰的大队车兵,使得晋军只能依营而守,很难出营增援,否则平原上失去营垒的保护,多是步兵的晋军就是战车屠杀的对象。

公孙英正带着战车冲击一座晋军营垒,营垒被战车冲破,但守卫的晋军死战不降,战车损坏后,公孙英带着亲兵队与晋军搏杀在混乱的营垒中。

他戴着面甲,左手持盾,右手紧紧握着雁翎刀,同时还用布条将右手和刀柄死死捆住,他浑身浴血,带着亲兵冲向这座营垒将旗所在。

他的亲卫将是临时调来的徐晃,徐晃手持大斧,一身蛮力刚劲无比,抡出斧头一扫,面前晋军鲜有能全尸的。

第八十九章 攻平阳

晋军营垒中,一片混杀,一名晋军校尉被公孙英亲兵队击退,后退至中央将旗处。

“长孙将军,那人是公孙策之兄,魏国王族,夏侯公孙英!”

这名校尉对营垒中拼杀的长孙顺德疾呼,长孙顺德退出战线,一甩陌刀,甩出一串血线,伸手一抹脸上的血迹,喘着粗气望向公孙英。

“怎么打的旗号是孙英?”

“孙氏是公孙一族的亲族,来将确是公孙英无误!”

“擒了他!”

长孙顺德大呼一声,带着亲兵直扑公孙英,他的将旗也开始朝公孙英移动。

公孙英坐镇夏城半年之久,整日与军中宿将磨练武技,进步神速,又有徐晃保护,杀敌无算,浑身浴血,却都是晋军的血。

“君侯,敌将杀来了!”

徐晃一斧将一名晋军校尉劈成两截,指着长孙顺德的将旗大呼,想要劝公孙英冲慢一点,等待后续的部队。

“此时我军士气如虹,正当一鼓而下,斩将夺旗,立不世之功!”

公孙英说扭头说话间,就被长孙顺德一箭射中面甲,身子摇了摇倒地。

“保护君侯!”

徐晃率亲兵们上前堵住晋军,数名精通医术的亲兵将公孙英拖出战线,正要抢救,只见地上的公孙英长出一口气,伸手一把将扎在左脸颊的箭矢拔出,箭簇倒钩上粘着粉色的肉,还沥着血。

长孙顺德见射向徐晃的一箭射偏,射中公孙英,当即大呼:“敌将公孙英被我射杀,夺其首级者封侯拜将!”

晋军士气猛地高涨,魏军看不到公孙英,以为被射杀,士气徒降。

地上公孙英听了,一把摘除损坏的面甲,猛地站起举刀大呼:“杀敌!”

魏军周围一见他无碍,士气猛地回复,尤其是他的亲兵队,徐晃见他无碍,又见长孙顺德冲的最前,一声狞笑,撞开面前三层晋军,直扑长孙顺德。

“去死!”

披发的徐晃冲锋时很是蛮横,挡在面前的晋军重甲亲兵被撞翻一地,他长发抖动间,洒出一串串血珠。

长孙顺德也不畏惧,双手握持陌刀冲向徐晃,默默计算着自己与徐晃之间的距离,提前对着冲来的徐晃猛地一刀劈出。

未想到徐晃在他身前三米的地方猛地停顿,他的陌刀劈空,人却朝着徐晃冲锋,止不住脚,徐晃左腿抬起,将冲来的长孙顺德踹了回去,同时右臂将拖在背后的大斧猛地向前一抡。

“力劈华山!”

大斧极为猛烈,速度很快,恰好劈中倒飞的长孙顺德胸口,长孙顺德一点反应都没有,就成了一地碎尸。

平阳城中李绩在北城墙上望着城外挑灯夜战的两军,想要增援,却是不敢。

自从临晋一战,被张辽突击后,晋军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守,而张辽一部统合了前线魏军,军力略高于晋军,并没有多少数量上的优势,而且魏军平均战力比不上晋军。

但由于魏军有箭阵和战车,使得晋军不敢展开兵力和张辽决战,小范围战斗又会在车兵冲击下一溃再溃。晋军无奈,只能坚守,被张辽钝刀割肉,温水煮蛙。

今日得到公孙英一个满编卫的驰援,张辽加大了攻击力度,企图掐断平阳城和城北的晋军联系,准备分而灭之。

李绩虽然着急心忧,但一脸平静的对城中诸将说:“张辽一部攻势如此猛烈,可见上党地区的魏军已经撑不住了。”

“我们只要死死钉在平阳城,魏军就不敢北上进攻太原郡!支撑到陛下击溃上党魏军,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坚持,就能胜利!”

城外,张辽率先公孙英一步,攻破一寨,指着地图上一座晋军营寨说道:“只要击破段志玄一部,我们就能掐断平阳城所有的外援,到时候分军猛攻,只要平阳城一落,晋军南路各军必然崩解!”

“城中有五万晋军精锐,十万人围攻不成问题,若是强攻,即使攻下平阳城,也是伤筋动骨的损失!”

说话是薛兰,三国时期的薛兰。吕布攻下徐州后将兖州的战事托付给薛兰,结果薛兰辜负了吕布的厚望,被曹操赶出兖州,被堵在齐州钜野,吕布救援不及,薛兰被曹操斩杀。

而他儿子薛永跟着刘备入蜀,后来蜀国被灭,薛氏被迁移到河东郡汾阴,于是就有了河东薛氏。

南北朝时期,据统计,那时候薛氏五品以上人数达四十七人,而此时的河东闻喜裴氏为四十六人,河东解县柳氏才二十人。

张辽故作神秘一笑:“传令诸军,明日一早齐攻平阳城。”

薛兰见张辽信心满面,也不再劝说。

后半夜,突然刮起了大风,随后就是淅淅沥沥的秋雨,张辽猛地起身大喝:“传告诸军,防备晋军偷营!”

营中号鼓响彻,彼此响应,鼓声不停。

晋军并未发动夜袭,不是他们不想,而是见魏军有了防备。

夜袭是技术活,人数不能太多,多了会暴露。夜袭是一种斩首战术,也是打击对方士气的战术。

至于杀敌,很多都是守军惊乱时自相残杀死掉的,真正被夜袭队干掉的守军,不会太多。

魏军多是刚刚混编的部队,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一旦遭到夜袭,可能会一溃千里。所以张辽对于晋军可能发动的夜袭,随时都在警惕着。

九月初四,公孙英率部猛攻晋军段志玄营垒,依旧是敢死士驾驭战车冲破营垒,大军闻鼓而进,以蛮力横扫晋军,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可言。

正是因为是纯纯的力量,使得晋军才没有漏洞可以钻。面对蛮力而来,纯粹比拼军力的魏军,晋军要么死战到底,要么撤退。

段志玄身为二十四凌霄阁排行第十功臣,岂能不战而逃?他为了自己的名节,只能死守。

他身份紧要,以北的晋军诸营不敢坐视他被围杀,纷纷派出部队去救援段志玄。

公孙英分兵阻拦,战场一乱,车兵和箭阵很可能会误伤,没有他们的威慑,更多的晋军南下增援段志玄一部,这一处战场扩大,两军僵持。

张辽一部数将请命:“大将军,北面晋军悉数出营野战,正是一举荡灭的良机呀!”

“大将军,晋军精锐,夏侯虽有兵力优势,可无法持久,还请大将军增援夏侯!若夏侯有失,我等罪无可赦!”

张辽扫过诸将,肃容冷目:“平阳一破,晋军自然溃散!诸将听令!”

十余名将军站成两排,站的笔直。

“依照昨夜制定的计划,齐攻平阳城,四面围堵,务必死战!”

“监军刘威率督战队监察各军,士卒退,斩伍长,伍长什长退,斩队率,队率退,斩屯将,依此类推!”

“传告全军,上级溃退,部下临阵斩之无罪,斩而代其职!”

张辽露出森白的牙齿:“进攻!”

“喏!”

魏军各部在鼓点中纷纷就位,张辽亲自带队进攻南城。他儿子张虎于北门进攻,军中神将此次多有子侄复活,如张虎、赵统等人。

北门外,张虎的亲兵皆是两重重甲,手执战刀大盾,精锐无匹。

突然,他的亲卫将说话了:“留下一万人,攻城后增援羽林卫。”

张虎抱拳称喏,当即挑出五名领军校尉,让他们退出攻城序列。

“我的突然出现,不知道李绩会不会兴奋的晕过去?”

亲卫将询问身旁一名雄壮亲兵,声音明显是公孙策的声音。

“回禀殿下,末将想不到。”

黄忠朗声回答,公孙策回以大笑。

魏国河东空虚,他做出了坐镇朝阳的假象,跟着夹在公孙英的羽林卫中北上,就连公孙英都不知道,更别说其余诸将了。

就连河东的文武官员,乃至是他父亲公孙厉,都不知道他来到了前线。

想要在李世民击破郭亮前,攻破死守平阳坚城的李绩,二十万人拼光还有一定可能。

但这二十万人只要战损超过两成,全军战意就会动摇,所以平阳城不出奇计,是很难短时间攻破的。

南城外的张辽一声令下,四面魏军鼓声震天,十余万魏军分成数队,轮番进攻平阳城。

攻城箭塔和云梯先行,后方的投石机开始投掷毒火罐,城上晋军不甘示弱,火箭连发,两军密密麻麻的火箭对射,平阳城瞬间笼罩在一片杀喊声和烟雾中。

“冲!先登者、斩将者、夺晋军将旗者一律封侯!”

北城张虎大吼一声,与公孙策、黄忠持盾冲锋。

城下弓弩箭阵发威,掩护他们登城,城上弓手在晋将张公谨指挥下,冒着箭雨压制攻城魏军,冲到城下五十步内,公孙策手中大盾扎满了白羽箭。

第九十章 公孙策之威

“云梯!”

“掩护!”

数架云梯刚刚靠到城墙上,就被晋军投下火油,瞬间燃起大火。

城下公孙策与陷阵士在盾阵掩护下,朝城头投掷毒火罐,城头城下一片火海,烟雾缭绕。

早有准备的陷阵士与公孙策将湿布巾塞入面甲,阻挡烟毒。

城头上,一名晋将剑指城下组成严密盾阵的陷阵士嘶喝道:“那是魏军精锐,烧死他们!”

密密麻麻的火油罐投下,砸到盾阵上,前排陷阵士瞬间被火油泡透,随即熊熊烈火燃起,陷阵士浑身是火,咬牙组成盾阵。

黑漆漆的浓烟飘起,随风摇荡。

公孙策左臂化成火焰大蛇,蛇口大张,吞噬周围的火焰,抢救面前的陷阵士。

大火之中,他的火蛇并不显眼,丝毫没有引起晋军的注意。

“登城!”

待各部云梯到位,陷阵营完成吸引火力的任务后,在黄忠的一声大吼中分成数股,冲向云梯。

公孙策躲藏在陷阵士中,一起顺着云梯向城头冲击。

“我郑如龙先登!”

一名魏军轻甲率先登城,一声大吼发出,就被守军乱枪扎来,郑如龙视死如归,大吼一声,虎扑上去,浑身被乱枪扎透,将面前晋军压倒一片。

“杀!”

后续魏军乘着片刻的防守空荡登城四五人,余下云梯魏军都被晋军乱枪刺退,无法前进一步。

这四五人大吼着,挥刀乱砍,砍倒一片晋军,随即就被晋军淹没,他们争取到的时间使得这一路魏军登城近十人。

他们都是敢死队,也不防守,向城墙两面疯狂冲击,纷纷死于乱刀之下。

“将他们赶下去!”

守将张公谨见魏军如此疯狂,对着数名校尉下令。

“呵呵,都去死吧!”

公孙策面前的陷阵士结成人墙,以盾阵死死将晋军乱枪挡住,城上晋军站的密密麻麻,枪兵活动不开,长枪被限制住,公孙策大喝一声后,跳到前面陷阵士盾阵上,一刀甩出。

城上一名晋军军官被一刀击穿,公孙策大手一举,暴喝一声:“戟来!”

手中电蛇一闪,猛地雷电戟出现,他持戟一刺,城上晋军成片电翻,他大喝着,从盾阵一跃上墙,右臂持戟以及横扫,周围扑来的晋军再次倒下数排,城墙这一段为之一空。

“是公孙策!”

一名晋军校尉惊惧交加,两股战战,公孙策哪里管他想什么,狞笑一声,向前一戟,就将这校尉一戟刺翻。

“公孙策在此,投降不杀!”

张公谨夺过强弓,对着震慑晋军的公孙策就是一箭射出:“射死他!乱箭射死他!”

公孙策龇牙一笑,从雷电戟提取雷灵力灌注全身,浑身电蛇缠绕,潜力尽数爆发,右手倒拖雷电戟,左臂向前化成一片火鳞组成的大盾,对着张公谨所在蛮横冲去。

身形如闪电,留下一串残影,沿途晋军纷纷被撞飞,落地后纷纷摔成碎块,犹如泥偶,因为在和公孙策接触的一瞬间,他们就被雷火之力烤成了焦炭。

但比起吕布使用雷灵力强化后的威力,公孙策还差的很远。吕布可以直接用瞬间爆发的雷灵力将敌人烧成灰烬。

“你想杀我?”

冲到张公谨面前,公孙策吐出一口浊气,扭头喝问。

张公谨烟熏的脸上渗出冷汗,手里提着枪猛地大喝一声,刺向公孙策。

公孙策被雷灵力强化后,五感灵敏异常,身躯更是强大,他伸出左臂,一把捏住了张公谨的枪刃。

张公谨抽枪,公孙策握着枪刃呵呵一笑,雷火灵力猛地爆发,顺着长枪瞬间传递到张公谨身上,张公谨浑身是火,内外俱焚,弃了长枪,原地挣扎,打滚,哀嚎之声让人听了牙酸。

周围晋军见了张公谨的悲惨,又见无敌战神一样的公孙策如此残暴,畏畏缩缩,既不敢向前进攻,也不敢向后退却。

公孙策一脚将张公谨首级踏成灰烬,指着一名晋将问:“降否?”

那晋将左右看自己同僚,公孙策摇了摇头打了个响指,就见一道红蓝两色,由雷火灵力化成并相互缠绕的蛇猛地从这晋将脚下出现。

不等这晋将做出反应,红蓝两蛇各从一条腿朝上吞噬,眨眼这名晋将就如张公谨一样,成了一个满地打滚哀嚎的火人。

这名晋将实力远远比不上张公谨,不到两个眨眼的时间,就成了一地枯灰。

公孙策目光扫向另一名晋将,这晋将不等公孙策发问,两腿一软,跪倒,哆哆嗦嗦:“愿……愿降……”

“孤听不清,劳烦你声音大一点,还有,孤不喜欢结巴的人。”

“愿降!愿降!愿降!!”

“哈哈哈!这就对了,你们呢?”

公孙策脸一转,周围晋军军官跪伏一地,纷纷大喝:“愿降!愿降!!”

“你们不降么?”

周围晋军士卒抛掉比山还重,和烙铁一样滚烫的兵器,跪伏一地,纷纷大喝:“愿降!愿降!!”

“你们投降了,孤很高兴!你们,愿意为孤而战么?”

公孙策大喝,望向那第一个投降的晋将。

晋将牙一咬,提刀起身:“愿为殿下效力!”

“好!愿为孤而战的,以布巾裹头!”

晋军军官们纷纷斩下一截披风绑在额头,士卒们撕下衣料,系在额头。

公孙策指着东城方向,仗戟大呼:“大魏的勇士们,随我来!”

“喏!”

北城张公谨的将旗被降卒一刀砍断,城头被逼迫倒戈的晋军纷纷拔掉晋军紫红色的旗帜,魏军赤红色的旗帜被插上城头,很是醒目。

北城也有忠心不二,死战到底的神将或者传承者,天兵却没多少,毕竟天兵是现代人,对同为现代人的公孙策更有认同感。

北城发生的事情被四面城墙站满的人潮很短的时间内就传到了南城,李绩一听公孙策出现,斩杀张公谨,迫降北城晋军,而且这批晋军还倒戈,倒戈的风气就像瘟疫,向东西二城传递,他瞬间就傻了。

“儿郎们,殿下逼降北城守军,平阳将破!”

张辽大喝,全军士气爆棚,攻势更是猛烈,晋军军心惶惶,若不是神将意志镇压,早就溃败了。

公孙策一路杀到东城,可以说是一路走到东城,经过时晋军纷纷归附乞降,或者死战不降的神将被斩,其麾下天兵当即就会反戈。

等到公孙策逼降东城守将侯君集后,来到南城时,西城守将唐俭已经被黄忠一刀劈成两截,西城晋军士气彻底土崩瓦解,晋军或逃散,或投降。

南城,公孙策直赴城楼,两侧晋军无有敢拦者。

城楼内,李绩坐在大椅上,看着公孙策将外面晋将斩的斩,收降的收降,他长叹一口气,从怀间取出一枚药丸,一口吞了下去。

随后虎卫进入城楼,李绩下令自己的亲兵投降,很快,城楼内就公孙策与李绩两人。

“晋国完了,你何必为晋国殉葬?”

公孙策见李绩面容散着黑气,已经知道他服了剧毒。此时只是因为神将强大的生机,才延续一阵性命而已。

“殿下答应老夫一件事,老夫会给殿下一个临死忠告。”

“只要不是动摇我魏国根基之事,但说无妨。”

李绩露出苦笑:“事情不难,劳烦殿下给我的墓碑上莫用李绩二字,用我本名徐士绩。”

公孙策点点头,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对殿下就举手之劳,对我而言却是一大心结。能告诫殿下的就是,晋国可以衰弱的只(贼吧Zei8。COM电子书)有一城之地,也不能灭绝。”

“这是为何?”

李绩张了张嘴,溢出一道黑血,脑袋一偏,死了。

看着李绩腐化,最后剩下一颗首级时公孙策才离开。

而城外与羽林卫绞杀鏖战的晋军一见平阳城落,彻底崩解。

这一日的上党郡,天还没亮就拉开了惨烈的阵地战。

郭亮依山立寨,十余座营寨选易守难攻之地而建,互为犄角,形成一个强大的防御圈。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不缺粮食,开始缺水!

而堵住郭亮后路的李孝恭一部开始缺粮!

李世民抓住战机猛攻郭亮,生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