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垃圾之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效射程----800m
枪口动能----3391J
理论射速----600发/min
战斗射速----250发/min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卡铁撑开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链或弹盘
容弹量
弹链----250发
弹盘----47发
全枪长----1283mm
枪管长----607mm
膛线----4条,右旋
火线高----276mm
全枪质量(不含供弹具)----13kg
实弹链盒质量----9。6kg
瞄准装置
准星----圆柱形
照门----V形缺口式
瞄准基线长----635mm
配用弹种----1908年式7。62×54;mmR枪弹)
此刻,德国专家才心服口服的说道,“中国人真棒,真厉害”。自此,所有的德国专家不敢再藏私,倾囊相授,中德友谊在此充分的体现出来,而德国的MG式机枪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而我的代价是整整瘦了10斤,一个月都没有缓过气来。但是我得到了整整4枚胸章,一枚改装子弹生产线、一枚一式步枪、一枚一式轻机枪、一枚一式通用机枪,官职也从少尉升级为少校,连升3级。

五章 生产大发展榴弹发射器的诞生
更新时间2011…4…23 16:55:56  字数:6808

 由于我对武器的研发有着巨大的贡献,连续设计出一式步枪,一式轻机枪,一式重机枪的一式枪族,一式枪族由于其大部分零件可以通用、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威力稳定、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等特点,国民党政府特授予我少校军衔,并且授予奖章4枚,我听后,在快乐和痛苦中并存,快乐是因为我的能力得到了体现,痛苦是在专为我开办的表彰大会上,一个个衣着光鲜的绅士们和一群胸前挂满胸章的将军们都搂着美女们在哪里夸夸其谈,根本不知道现在东三省的人们还在日寇的铁蹄下受苦受难,外面的普通民众还在忍受着饥饿困苦,而这里的人还在聊着女人、金钱、官位等无关的东西,餐桌上的随便一份最便宜的食物的价格都可以让普通3口之家1周的口粮费用,在这一刻,我深深的感到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仍唱**花的真实写照,这一次宴会的费用可以生产多少一式枪族和子弹啊,由于心情不好,我没有胃口,发完胸章后,与各位大员们见了个面,随便的应付了一下,就匆匆离开了,在回军工厂的路上,看到路边的悲惨情景和宴会上的虚华,深深的感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我在思考在计划着我的未来。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我在不断的改进着我们工厂的生产线和制造工艺,把所有的制造流程和工艺技术细致化和分类化,把各个生产部件分类化和流水线作业,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提高质量体系,大大的提高了生产速度、生产效率和节约了更多的生产原料,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一次悠闲的与德国专家关于中国和德国步枪武器比较的交谈中,我敏锐的发现了我有了新的发明——榴弹发射器,德国的毛瑟步枪有发射枪榴弹的设计(二战德军枪榴弹:为了满足前线士兵对于近距离火力支援的要求,特别是攻击超过手榴弹投掷距离的目标的需要,德国军方开发了这种枪榴弹发射装置。众多不同种类的枪榴弹以及其活动性使得这种武器的应用相当灵活,它可以用来攻击坦克,防御工事以及步兵等目标,但是到了二战末期它已经几乎不能对盟军的坦克构成威胁了。这种武器的最早设计可以追述到1913年,由莱茵金属公司提出并研究发展。它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5年底,共计生产了38;751;100件。这种枪榴弹发射器可以用于毛瑟卡宾98,毛瑟卡宾98a和Gewehr98/40半自动步枪。
这种枪榴弹发射装置由一个发射管和扭转接管组成。发射管的后部通过两个夹钳固定在枪管(枪瞄准器的后部)上并旋紧。圆柱形发射管后部为枪瞄准器留有槽口,发射管后部开口有内螺纹,用于和扭转接管连接。扭转接管的口径为3cm;内部有8条膛线。它旋紧固定在发射管上。改进后的扭转接管被加宽以加强其结构强度。其瞄准具由主体和外壳组成,主体包括瞄准标尺,环箍和用于连接固定的钢带。环箍和钢带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瞄准标尺装在准星后沿,用于射击瞄准距离的调整。外壳上部装有准星,后部装有可读标尺。标尺调节范围从0米(静止状态)到250米,每隔25米一格,并分成两个调节区域,一个区域用于平射瞄准,另一个用于曲射瞄准。该发射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发射装置,一个扭矩接管扳手,一个装发射装置的器具包,两个装榴弹的弹药包。
发射过程
枪榴弹通过专门的空包弹发射。击发空包弹后产生的火药气体推动一个木制推进弹,该弹撞击枪榴弹底部将其发射出去,这样可以保证榴弹发射时的安全。使用任何其他的枪弹都会导致枪管损坏并造成严重的伤害。该榴弹在旋开其底部旋盖后也可以和普通手榴弹一样使用。这种发射方式的缺点是:榴弹会很快被击发,因此只能使用专门的“带触发引信的爆破杀伤枪榴弹”〃GewehrsprenggranatemitKopfzünder〃。其爆炸力与5cm迫击炮炮弹5cmWurfgranate36相近。
种类型号
*带触发引信AZ5071;定时引信和延时引信的爆破杀伤枪榴弹
该爆破杀伤枪榴弹用于消灭在掩体后面,碉堡内以及房屋内的目标。其最远射程大约为280米,然而其瞄准器的有效使用距离只有250米。该爆破榴弹也可用于攻击坦克和装甲车辆,虽然它对于坦克的破坏作用极其有限(例如只有命中坦克发动机通风口,使坦克着火时才能起到破坏作用。)该爆破榴弹采用常规引发方式,在发射后由触发引信引发。其延时引信在触发引信没有被触发的情况下在大约6。5秒后引爆榴弹。榴弹重量为288克,装药31克。(推进用)空包弹装药1克。该爆破榴弹也有不带延时引信的型号。这时不能用于曲射,因为此时触发引信可能不能被触发。从1944年开始生产的该型爆破榴弹不采用延时引爆方式,也没有安装定时引信。
*带触发引信AZ5071;定时引信的爆破杀伤枪榴弹“远程型”
这型爆破榴弹的射程最远可以达到500米。它采用比普通枪榴弹更高质量的材料,其推进用空包弹的装药也增加到1。5克。也由部分该型爆破榴弹不采用延时引爆方式,没有安装定时引信而仅使用常规触发引信。
*带触发引信AZ5097的爆破杀伤枪榴弹“远程型”
这种“远程型”枪射爆破榴弹采用了改进型的触发引信,这种引信可以在不同的撞击角度下被引发,因此该型榴弹也可用于曲射。
*爆破杀伤枪榴弹训练弹(G。Sprgr。üb。)
该型榴弹用于训练射击。这种榴弹发射后会发烟,以便于观察其弹道以及命中情况。
*反装甲枪榴弹30
该型榴弹用于攻击各类装甲目标。但是这种型号的榴弹并没有被大量装备,因为它的穿甲能力很弱。它很快被更重量级的反装甲榴弹所代替。反装甲榴弹与爆破榴弹的区别在于它的外形,反装甲榴弹为细长圆柱形。其主杆由轻金属制成,重量为245克。推进用空包弹装药1。1克。
*重型反装甲枪榴弹40
这种更重型的反装甲榴弹将其爆炸能量集中于所命中目标的前部。它的穿甲能力为:在其有效射程内以6度角命中可穿透80mm装甲。它的命中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其最佳攻击距离为大约100米(固定装甲目标)和75米(运动装甲目标)。该重型反装甲榴弹由装药的弹体和DrallschaftmitZündung组成。推进用空包弹装药1。9克(只用于这一型号榴弹)。
*S。S。反装甲枪榴弹46
该型反装甲榴弹采用空心装药,因此其穿甲能力可达90mm。它长195mm;直径为46mm,弹重440克。
*S。S。反装甲枪榴弹61
该型反装甲榴弹同样采用空心装药,其穿甲能力达到120mm,它长238mm;直径为61mm,弹重530克。
*重型反装甲枪榴弹训练弹(gr。G。Pzgr。üb)
该型榴弹结构和爆破榴弹训练弹相近,但是它没有发烟引信,也没有装药,其弹头为红色。
*闪光榴弹42(Gw。B。Gr42)
该型榴弹弹体为片状,为了稳定其飞行状态而套上了外壳。在弹体内部安装有一个螺旋形接口,以便于作为枪榴弹使用。该弹的片状弹体内装有化学液体,通过触发引信的作用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该榴弹用于特定的战术目的。其推进用空包弹重1。7克或者1。5克。
*烟雾榴弹42(Gw。Nb。Gr42)
该弹用于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掩护,例如在撤退时。其构造和闪光榴弹相近。
*伞降照明榴弹
该弹可用于大约650米远的目标照明。照明持续时间为28秒左右,照明区域直径可达400米。该弹重280克,推进弹装药1。5克。
*宣传用榴弹(G。Propgr。)
该弹用于向敌方发射宣传单。该弹空重200克,全重230克。它可由2种推进空包弹发射,装药量分别为1。5克和1。7克。该弹发射后大约为9秒被引发,可分撒大约40份宣传单。
*GGP
GGP是由HASAG公司生产的一种改型,用于反装甲作战。该弹重520克,长234mm;宽60mm;为空心装药,装药量175克,可以穿透40mm装甲。6片稳定尾翼使其飞行轨迹十分稳定。后期增加了空心装药量,并由部分改装为毒气弹。)
而我的新武器是一式榴弹发射器(一发,40mm),完全仿照M79榴弹发射器(M79榴弹发射器(英文的别名有“Thump-Gun”、“Thumper”和“Blooper”)首次在越战中崭露头角。它有着大型枪膛的设计,与一些大口径的截短型霰弹枪在外型上十分相似。它能够发射许多种不同用途的40毫米榴弹,包括高爆弹、人员杀伤弹(anti-personnel)、烟雾弹、鹿弹(buckshot)、镖弹(flechette)、照明弹和燃烧弹。在越战之后,M79本身的成功使得它的继任者的开发迫不及待,因而出现了M203榴弹发射器,但即使如此,M79榴弹发射器仍然是美军的制式武器。
数据
类型
榴弹发射器
原产国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61年-现在
参与战役
越南战争、福克兰战争、伊拉克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者
春田兵工厂
研发日期
1953年-1960年
生产商
春田兵工厂、
ActionManufacturingpany、
ExoticMetalProducts、
KanarrCorporation及
Thompson-Ramo-Woolridge
生产日期
1961年-1971年
制造数量
美国:350;000把
基本规格
总重量
空枪:2。7公斤(5。95磅)
装弹:2。93公斤(6。45磅)
全长
731毫米(28。77英寸)
枪管长度
357毫米(14。06英寸)
弹药
40x46毫米低速榴弹
口径
40毫米(1。57英寸)
枪机种类
手动
枪口初速
76米/秒
有效距离
350米(382。76码)
最大距离
400米(437。45码)
瞄准具型式
机械标尺照门
历史
M79榴弹发射器的开发是源自美军在1950年代后期的一个提高步兵火力及比枪榴弹更远的抛射爆炸力的武器计划,名为ProjectNIBLICK。最初ProjectNIBLICK成功研制了40x46毫米榴弹,但无法开发出可多发发射的版本,而春田兵工厂开发了一种单发肩射的版本,名为“S-3”,其后改进成“S-5”,一种外形类似霰弹枪的单发榴弹发射器,“S-5”被美国陆军命名为XM79,在改进瞄准标尺后,美国陆军把春田兵工厂的XM79在1960年12月15日定名为M79并正式装备。
1961年,第一把M79送到了越南的美国陆军手上,它们被定位为中距离的支援武器,以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两者攻击距离之间的空隙(后者是50到300米),给予了小班制的士兵十分强大的攻击力。由于它的重量轻巧以及紧凑的长度,证明了它在丛林游击战中十分有效。
设计
M79是采用单发射击、单发装填的肩射型武器。它有着折开式枪机设计,这表示上膛时需要把枪管后部打开,将40毫米榴弹装入后再将枪管折回原处射击。在护木底端有着一个橡皮垫,以吸收一些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在枪管约一半处顶部有一个阶梯形状的可调瞄准标尺,和枪管尾端的一个叶子状的瞄准具搭配使用,在瞄准具中可以有25米到375米之间的视野。在经验丰富的射手上,M79可以稳定的朝2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
弹药
M79可以使用多种40毫米弹药(这些弹药也可给M203榴弹发射器使用),除了非致命的烟雾弹和照明弹以外,大多分三种类型:高爆弹
M406(口径40毫米,装填高爆炸药的榴弹)从M79发射出来的枪口初速大约每秒75米,爆炸之后会产生300个以上的碎片,这些碎片速度高达每秒1524米,致命的范围是半径5米内。同时这种弹药内含旋转启动的保险机制,在弹药飞行15到25米后,备炸保险才会开启,防止近距离击中目标而使射手本身受到波及。(这证明了魔鬼终结者2内的展示是错误的:向着卡车内近距离射击是无法引爆的。)不过某些欧洲国家生产相同规格的40毫米弹药,因为采用不同形式的备炸保险设计,在11米内仍有可能引爆。
近距离散弹
有两种40毫米弹药是为了近距离作战而开发的。一种是镖弹(或称蜂巢弹)一次发射数十发的飞镖弹头来杀伤敌人。另一种则是后来用来取代镖弹的M576鹿弹,一发子弹里面包含了27发大号铅弹,这是种在近距离时具有很大杀伤力的弹药。
防爆弹/非致命弹
M79可以发射防暴弹药及非致命弹药(弹药较长,M203不能发射),较常见的三种弹药为M651CSgas、M1006橡胶子弹及M1029防暴弹。
电影中的M79:《终结者》
M79同时出现在多个电影和电脑游戏里,例如恶灵古堡2、英雄本色、战地风云:越南、Soldat,counter-strikeonline,还有著名的魔鬼终结者2。
游戏中的M79:《使命召唤6》
M79是采用单发射击、单发填充的肩射武器。它有著折开式枪机设计,这表示上膛时需要把枪管后部打开,将子弹装入后将枪管折回原处射击。在护木底端有著一个橡皮垫,以吸收一些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在枪管约一半处有一个阶梯形状的瞄准具,和枪管尾端的一个叶子形状的瞄准具搭配使用,在瞄准具中可以有25到375米之间的视野。在经验丰富的使用者上,M79可以稳定的朝2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在COD6中它的装弹量是20发。
游戏中的M79:《反恐精英online》
爆焰旋风(M79)
这是以美军越战时著名的M79榴弹发射器为原型设计的武器,使用5发40MM榴弹的发射装置,内置5发烈焰火弹,击中目标后爆裂的火焰能够溅伤大范围的敌人,杀伤威力和规模极强的辅助武器,适用于敌军数量众多且集中的战场。在大灾变中面对海量的僵尸,爆焰旋风(M79)必定会有不错的表现,将实力完全展现出来。)
由于在实际测试中,所有人对一式榴弹发射器的表现都非常满意,但是我却觉得他的缺陷,发射速度太慢了,一次一发装填发射,发射速度太慢,不能再第一时间对敌人有效的进行压制,不能完全的体现出他的优点,在一式榴弹发射器的基础上,结合了左轮手枪的特点,我又发明出一式转轮榴弹发射器(6发,40mm)。
此后的几天里,我帮助改造了厂里的手榴弹生产线,因为厂里原来是引进的M24式长柄手榴弹(德国人在二战中装备的手榴弹型号很多,但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还是德国战前研制和装备的高爆手榴弹:M24式长柄手榴弹(Stielhandgranate24)。德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曾广泛使用过带长柄的这类传统造型的手榴弹,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德军对其进行了多次改进,于1924年改进定型。
M24式的弹壳将原型的整体式铸铁弹体改为薄钢板冲压成型,弹体内填充**炸药,弹体安装在一个中空的木制手柄上。其拉发火管是一个独立的部件,由拉线、铅管、小铜套、摩擦线圈、延期药管/**套和**等零部件组成,靠摩擦发火引燃**的,摩擦线圈放置在小铜套内,拉毛铜摩擦线穿过小铜套,与延期药管相连,使用时旋开木柄尾部的金属盖,拧开后露出一段尾部有陶瓷坠子的拉火索,往外拉拉火线索,摩擦线与线圈摩擦发火,点燃延期药管,进而引爆**和主装药,使战斗部爆炸,整个过程约有4~5s的延迟。
M24手榴弹体积较大,在战斗中德国士兵通常将其插在皮带上或插入长统军靴中。大量搬运时使用一种薄金属板冲压的包装箱,每箱可以容纳14枚。在反坦克和阵地攻坚作战中M24手榴弹还可以集束使用以增加破坏力。德军士兵用铁丝将7枚M24绑扎在一起,周围6枚去掉木柄减轻重量,中间1枚保留木柄作为起爆引信。同样也可以将中间的木柄去掉换上压发引信作为地雷使用。
后来德国还开发过M39卵型手榴弹,但是并不受到普通野战部队欢迎。1943年的时候,又研制了一种全新的长柄手榴弹,这就是M43型长柄手榴弹。实际上为了缩短研发周期是在M24基础上作较大改进而来的。M43最显著的外观和结构特征就是把拉发装置移到了弹体底部,这样手柄就只是简单的一根实心的木柄。
弹重0。61kg
战斗部重0。g
装药**
全长355。6mm)
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和现阶段厂里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行,产量和质量远远达不到标准,通过我的实验,我结合67式手榴弹(67式木柄手榴弹是60年代中期研制的,1967年完成设计定型。是在63式木柄手榴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主要是为解决63式木柄手榴弹存在的使用不安全、投掷时早炸和易受潮瞎火等严重问题而研制的。
67式木柄手榴弹的主要改进是:改进了发火机构的结构和生产工艺;改进了全弹的密封包装。如63式手榴弹发火机构采用的是铅拉火管与**直接卡合的结构,容易产生窜火造成早炸,67式木柄手榴弹的发火机构在拉火管和**之间增加了一节导火索,导火索一端与拉火管卡合,另一端与**卡合,结合部涂密封胶防潮隔火,发火头药剂用硫氰酸铅取代雷汞,同时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早炸和易受潮的问题。此弹60年代末开始装备我军,现在仍是我军的制式装备。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大批量生产;缺点是全弹质量过大,体积过大,破片数量较少。
67式木柄手榴弹采用铸铁弹体,全弹质量600g,弹径48mm,全弹长204mm,主装药为38g**,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半径7m,破片离炸点80m以外仍有杀伤威力。)的特点和生产工艺,大大的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让手榴弹的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方便榴弹的生产,我把手榴弹的弹径改为了40mm,并以此命名为1式手榴弹(弹径40mm)。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六章 一式7。62X25mm手枪枪族
更新时间2011…4…23 17:47:42  字数:11584

 在一个清爽的早晨,李厂长把我叫进了办公室,递给我一把美国的柯尔特M1911式手枪(M1911自动手枪作为美国军队的制式手枪长达70多年。虽然在1985年美军更新制式手枪(M9手枪)后M1911A1被替代,各种M1911手枪仍然被许多公司生产,提供给军队、执法机构、保安人员和民间爱好者。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工作原理,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发射0。45英寸(11。4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使用7发弹匣供弹,该手枪特点:一是结构简单,零件数少,分解结合比较方便;二是机构动作可靠,安全性好,故障率低。该枪最大不足是:重量体积较大,射击时后坐力大,影响射击精度。
目录
研制历史M1911A1M1911手枪主要结构中国仿制的M1911手枪M1911手枪性能数据M1911A1手枪性能数据
研制历史
U。S。M1911A11型手枪,是一种0。45ACP口径军用手枪,该型手枪的原设计者是约翰·摩西·勃朗宁,初期产品是M1911型,并成为美军军官的制式手枪。1922年至23年之间进行了部分的改良工作,定型为M1911A1型手枪;由于采单行弹夹设计,使得装弹量只有7+1发。
直至1985年,美国军方采用M92F(现在的M92FS)来作为制式手枪M9,以取代原来的M1911A11。M1911A11可以说是自美国南北战争以来,美国陆军所使用的传统0。45口径制式手抢的最后一种产品。而M1911A11的特色,则在于它那特大的口径。该型于枪采用了0。45ACP(自动柯尔特手枪)子弹来作为弹药,这一种子弹的口径有11。43MM,可以说是一种又大又重的子弹。由于子弹偏大,以致于子弹的初速度并不高,只有246m/秒而已,却拥有极高的人体抑止力,子弹的设计重点并非在于追求贯穿力与远射能力,而是为了阻止突击而来的敌人,并达到吓阻效果而设计的。
M1911手枪最初是由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勃朗宁1889年开始试验自动装填技术。在1895年发明了一种枪管后坐式工作原理的新手枪结构设计。1896年,勃朗宁和他的兄弟与康涅狄格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